三年级数学上册1 时、分、秒第2课时 时间的简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5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第9题。
▶教学目标
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答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清时刻和经过的时间,会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和熊二相互争辩自己的用时比较少,它俩谁也不服谁。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们俩究竟谁用时少,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堂学习。
二、探究新知识
(一)单位换算。
1.探究时分的换算。
(1)师: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时少?为什么呢?
【学情预设】预设1:熊大用时少,因为熊二用了120分钟这么多。
预设2:熊二用时少,因为熊大用的时间是以小时作单位的呢!
预设3:无法直接比较,单位不相同。
预设4:用时一样长。可以换算成一样的单位再比较。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说用时一样长?2小时等于120分钟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师:看来熊大和熊二花的时间是一样的。你明白了吗?和你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
(2)师:5时又等于多少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组内交流。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1时是60分,5时是5个60分,也就是300分。
2.探究分秒的换算。
师:180秒又等于多少分,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要看180里有几个60,就等于几分钟。用减法解决,180-60-60-60=0,所以180里有3个60,180秒=3分。
3.练一练。
60秒=()分3分=()秒1分40秒=()秒
师: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相互交流。
指名多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方法。◎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关注学生是否发现其中的问题,能否结合已有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讨论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经验。
4.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分与秒
之间的进率是60,把分化成秒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把秒化成分时,有多少个60,就是
几分。
【设计意图】不断地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地复述思维的过程,使学生思
维过程具体化,形成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时间计算。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2。
2.阅读与理解。
(1)师: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小明是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每天早上他都准时
到学校上课,从不迟到。你知道小明上学的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课件出示问题。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3.分析与解答。
(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小组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2)全班交流,完善解答。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预设1:直接数一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预设2:从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预设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
4.回顾与反思。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教师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补充完整,写上答语。
5.对比分析,归纳方法。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学生通过数
格子、计算等多种
方法解决问题,只
要思路清晰、有理
有据,教师均应予
以肯定。
【教学提示】
本次解决问
题涉及时间和时
刻。教师在上课过
程中不需准确定
义,但是还是要有
意识地把它们区
分开来。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情预设】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计算法更简洁一些。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可以依次呈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课件展示: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是怎么求经过时间的?
【学情预设】预设1:看钟面,数格后计算。
本题在学习了求经过时间的基础上有些变化。重在让学生理解并说明“晚点”在本题中意味着什么。
预设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唤醒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生活经验,想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的多样化到方法最优化,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新知识
1.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多余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表达清楚需要哪些信息。表达的过程混乱或不完整时,可以让学生互相补充整理。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情预设】用开门时间减去现在的时间。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学情预设】9时-8时40分,9时直接减8时40分不好减,可以把9时看成8时60分,这时就可以直接计算了。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
师:计算经过时间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注意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减。当“分”不够减时,可以从“时”退,要注意等量关系,1时=60分。
2.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第9题。
师:“晚点”是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要比9时15分还要晚。
师:这题怎么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结合例题说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梯度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单位换算和时间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简单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同时获得新发现: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终点时间。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板书设计
时间的简单计算
2时=120分想:1时=60分,2时是2个60分。
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终点时间
①7时45分-7时15分=30分9时15分+25分=9时40分
②②9时-8时40分
=8时60分-8时40分◎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本题在学习了求经过时间的基础上有些变化。重在让学生理解并说明“晚点”在本题中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