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完善版)
(完整word版)《比较教育学》教材介绍及串讲.
《比较教育学》教材介绍及串讲一、课程目标比较教育学是一门对国内外教育进行综合比较的新兴学科。
比较教育学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是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吸取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本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比较教育学的定义,了解比较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基础原则,学习和掌握调查法、比较法、分析法等比较研究方法。
第一节比较教育的意义一、比较教育学的概念二、比较教育学的作用第二节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一、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二、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三、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第二章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外国和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各自的三个阶段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研究成果和阶段特征。
第一节外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一、学科的倡导阶段二、学科的形成阶段三、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第二节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一、第一阶段二、第二阶段三、第三阶段第三章中国教育(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特点、问题和对策;香港、澳门和台湾教育的发展回顾、现行教育制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中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一、近代学校出现和国民教育制度初建阶段二、国民教育制度改革阶段三、社会主义教育曲折前进阶段第二节中国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一、教育行政制度二、地方教育行政第三节中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二、对策第四节香港、澳门和台湾教育一、香港教育二、澳门教育三、台湾教育第四章印度教育(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独立前后印度教育的发展、印度教育行政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以及存在的问第一节印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一、独立前印度教育的演进二、独立后印度教育的发展第二节印度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一、教育行政制度二、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印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二、对策第五章日本教育(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二战前日本教育的演变、二战后日本教育的变革、日本教育行政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比较教育学
浅看美国教育以及对我国的影响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
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后,1783年9月3日,美国与英国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虽然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与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无法相提并论,其教育的历史更是无法与我国教育史相比。
然而,从我国现在与美国教育的差距来看,美国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纵观美国教育制度,美国和大多数国家的不同点表现在美国的教育是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办,主要目的是发展每个孩子的才能,挖掘他们的潜能。
并且不管他们是什么程度,或低或高,都会给他们灌输公民意识。
美国的教育体制规定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美国的儿童6-16岁必须入学。
根据美国的教育制度大致分为:学前教育、初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种。
美国人很重视孩子在保育学校(nursery school)及幼儿园(kindergarden)时期的教育,注重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自我服务技能的培养,也许你无法想到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做那些事情,但只有让孩子做才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紧密相连。
美国对6~18岁儿童和青少年实行义务教育,但大部分州的5岁幼儿进入小学附设的幼儿园(班)是免费的,也就是说,这些州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包括了学前一年,在那里,一般学校的学制是从幼儿园算起的。
美国的小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均设有幼儿园(班)。
幼儿园(班)顺理成章地由学校领导,其人事、经费、师资、设备等也均由学校统一管理。
据了解,美国约有90%以上的5岁幼儿进入了这样的幼儿园。
这对加强幼、小衔接,为儿童入小学作准备,是有利的。
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举办托幼机构。
从渠道看,办园单位有政府机关、学校、科研机构、军队、医院、宗教慈善团体、企业和私人。
从形式看,有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儿园、托儿所、日托中心、保育学校;也有计时制或咨询游戏性质的托儿站;还有一些以艺术训练为主的幼儿艺术学校。
《比较教育学》练习题库及答案(DOC)
《比较教育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填空题1.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分因素分析时代、借鉴时代、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几个发展阶段。
2。
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联系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本体性原则。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主要有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重视普及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4。
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包括_描述__、解释、_并列__、比较四个阶段。
5. 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_调查法_、_分析法__、比较法、_文献法__。
6.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世界中的日本人7。
1974年3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两部法律,这是规范日本战后教育形态的根本性大法。
8. 法国的“郎之万—瓦隆计划"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改革.9。
法国的大学分阶段组织教学,第一阶段是基础课,两年,授予_大学普通学习文凭__文凭;第二阶段是专门化,两年,第一年授予_学士_学位,第二年即本科毕业,授予的学位称_硕士_。
10。
法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与三类机构实施,分别是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11。
法国的初中学制4年,分为方向指导阶段;观察阶段。
12。
_职业技术教育__被视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13。
在德国,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前都经过入学成熟检查,这是一种体格健康和心智发展的检查,经检查被认为明显不合格者将被录取入学校附设幼儿园。
14。
在实施《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暂行条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高等教育将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不完全高等教育、第二层次为基础高等教育、第三层次为专业(或完全)高等教育、第四层次为研究生教育.15. 目前,承担俄罗斯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有三类,分别是综合大学教育系、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中等师范学校。
比较教育学
小学科学教育课时和课程内容分析杨慧敏上海师范大学摘要: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课时安排和内容设置。
通过调查日本和美国的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内现状对中国小学的科学课程重视程度相比,从而提出了切实提升小学课程的地位、学校和家长需认识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高授课教师基本知识素养和培养学生兴趣等五条改善意见。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时安排;小学科学课程内容设;小学科学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多年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且被许多人认为是副课的小学科学课程也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自新课改以来,我国开始将沿用了几十年的“自然”这门学科改名为“科学”一科,从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小学教学内容跟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之间的联系性。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小学3~6年级开设科学课,在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中含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自然科学内容。
从此,原来在1~6年级单独开设的自然课逐渐被三年级起始的科学课取代。
新课改中把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与思考、敢于提问、不惧权威、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这使小学科学课程更加倾向于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主,增加了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结合的特点。
与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改革相比,近年来的改革无疑都吸取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过去的经验教训之上做出了更新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重要改革。
而科学这个曾经不被人重视的课程也在不断地改善着。
小学科学课程在改革后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这其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值得深思。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小学一周只开一节,甚至不开设科学课。
而兼职没经过学科训练,基本上按自己过去学科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来上科学课,课堂效果和教育质量不容乐观。
科学课程在农村小学已经违背了它开设的初衷。
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内容提要复习笔记及强化习题(1-4章)【圣才出品】
3 / 119
圣才电子书
(1)求是性原则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育系统的结构性;第三,教育系统的层次性;第四,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4)过程性原则
比较教育研究要求体现过程性原则,用发展的观点、历史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第
一,重视来龙去脉;第二,注意质量结合;第三,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5)全面性原则
比较教育研究要注意全面性原则。按照事物的矛盾本性,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全面地观
统的最佳功能,达到揭示教育规律、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
国文化有益成果的”、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预期目的。
4 / 11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 (1)区域研究 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按照研究内涵的大 小,又可分为两类: ①整体研究,涉及一个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各个方面的问题。国别教育的专著,比较 教育学中的各国概况,都属于这一类。 ②局部研究,涉及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个别问题。它可以研究一项重大改革, 也可以研究一个重要问题等。外国教育或比较教育杂志中的论文,大都属于这一类。 (2)问题研究 问题研究是比较研究两个国家(地区)或几个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问题,按 照比较的内容,也可分为两类: ①专题比较,是把各国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 ②总体比较,是对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比较教育学
国际教育的新理念及国际初等教育趋势赵双花 23摘要:教育对个人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减少贫困人口、改善人们健康状况和生计的基础。
好的教育要有好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国际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着。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际教育先后提出了基础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全民教育理念和现今的全纳教育理念。
在国际教育新理念的指导下,国际初等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表现突出。
关键词:国际教育;新理念;国际初等教育;趋势一、国际教育的新理念——全纳教育新理念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兴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它是在国际教育民主化的潮流中,尤其是在国际组织的大力宣传和直接推动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199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并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这次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强调的是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极为重要;必须普及基础教育和促进教育平等,其目标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
这次大会为全纳教育搭好了舞台。
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
这次大会再次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校要容纳全体儿童并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
在这次大会中,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拉开了全纳教育的序幕。
至20世纪末、世纪之交之际,国际教育界已形成了探究全纳教育的热潮。
在进入21世纪后,国际教育界也将全纳教育作为国际教育新理念。
迄今,全纳教育的理念已日益为各国所理解,许多国家已纷纷落实到行动,进入了实验研究阶段。
全纳教育的初衷是从关注残疾人开始的,它反对传统的对残疾人进行隔离式的特殊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界定了全纳教育:它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过程。
比较教育学第一章新
21
LOGO
1、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
从比较的时间看
从比较对象相互 影响程度看 从比较研究的内 容看 从比较方法的性 质看 从比较对象的整 体性和局部性看
横向比较研 究
平行比较研 究
专题比较研 究
定性比较研 究
宏观比较研 究
纵向比较研究 影响比较研究 总体比较研究 定量比较研究 微观比较研究
综合比较研究
LOGO
1
第一讲 导 论
1
比较教育学的概念
2
比较教育学的目的与功能
3
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4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2
LOGO
一、比较教育学的概念
▪ 比较教育学概念的演变 ▪ 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 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
LOGO
(一)比较教育学概念的演变
1817年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
22
LOGO
2、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 区域比较研究:是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
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 标准,把世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 群或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教育进行总体 比较的方法。
▪ 问题比较研究: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
的教育按问题分类,进行对应的比较分析。
性研究,研究程序的操作性不强等。
15
LOGO
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的出现不仅使人们能够从宏观背景 上综合地透视世界各国的教育,而且使科学方法 进入比较教育学科成为可能,使研究进入了微观 领域,促使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真正完成了从“描 述”到“分析”的转变,实现了由“表层”到“ 深层”的飞跃,从而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纵深 发展,创造了20世纪60年代比较教育研究的昌盛时 代。其局限性在于对因素如果发挥作用及相互影
比较教育学Microsoft Word 文档
剧情瑞克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婚姻失败、工作也不顺利,被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单位,派往一所叫布兰登的学校任校长。
这所中学因暴力犯罪而臭名昭著。
在这所学校里,吸毒贩毒、抢劫、强奸等几乎所有的暴力行为都已经是家常便饭,逃课、拒考等更是没有人来管,到这里任校长的人都没有好结果。
但瑞克一心想要将学校治理好,于是他制定了“禁止”章程。
但在第一次的全体学生大会上,学生集团头目邓肯就给了瑞克一个下马威。
瑞克和以邓肯为代表的暴力团伙之间的较量开始了。
学校中逐渐接受了瑞克制定的管理制度的学生和老师遭到了邓肯团伙的袭击,瑞克对此非常恼火和自责,但邓肯的这种行为并没有动摇瑞克改变校风的决心,瑞克坚持要和邓肯较量到底,把这个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虽然他的决心与作风引起社会与警方的不满,但最后他获得胜利,改变了学校的形象。
背景:高中通过基本技能考试必须达到75%,否则年底学校被州政府接管。
但新泽西州派特森市易斯特赛德高中的合格率是38%,这就意味学生根本不认得字。
克拉克校长的台词:l 把饭厅里的栏杆拆掉:你们把学生当动物看待,他们自然就变得像动物。
l 这里是教育场所,如果你们控制不了,那还怎么教书?我们不但要有热情,还要有纪律。
l 听着,如果你有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尽管来找我。
l 试着让学生唱校歌——不会。
他们说这所学校死了,就像建校舍所用的的这片墓地。
但我们还有易斯特赛德的灵魂。
什么是灵魂?灵魂是不死的精神。
希望你们成为我的灵魂。
要向认定我们失败的成见挑战,让我们的学校获得新生。
l 我的格言很简单:如果你不成功,不要怪罪你的父母,也不要怪罪白人,要怪罪的是你,你必须对自己负责任。
l 110天后,你们要参加基本技能考试,这不仅仅是考试得多少分的问题。
如果你们不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你们会发现自己寸步难行,你们根本无法把电视上看到的轻易就能实现的梦想变成现实。
l 你们来到这里只有一个原因,唯一的原因,那就是学习,为你们的理想努力奋斗。
比较教育学
第二编第三章:中国教育1、1840-1918年的学制:①1902年,清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未实行。
②1903年,清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内容:模仿日本,学习年限长,实行九五三三制。
③1912-1913颁布壬子癸丑学制,模仿日本,实行七四三三制。
④1922年颁布壬戍学制,模仿美国,采用六三三四制。
第四章:印度教育1、印度古代教育:以塔克西拉和纳兰陀出名,注重品德教育,首重宗教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常用争辩和讨论方式进行教学。
2、印度中世纪(穆斯林)教育:实施伊斯兰教育的机构为麦克台卜(初等教育)和马德拉沙(高等教育)。
3、印度教育的西方化时期(1854-1904):1854年颁布《教育急件》,主要内容:①在各省设立公共教育部②以英国伦敦大学为模式,在三个管区各创办一所大学③设置补助金制度④建立上下衔接的学校制度。
意义:①为殖民地印度教育西方化奠定了基础,为后印度教育的发展绘制了蓝图,并在1882年成立印度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委员会。
局限性:①强调西方化,使东方教育无人问津②强调政府对教育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结束了教育的多样化和自由学习的传统③强调世俗性而忽略宗教性④强调高等教育而忽视初等教育。
4、印度民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初期,第二阶段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主要以甘地的基础教育思想为指导展开,也称基础教育运动,甘地的《哈里真》强调以手工劳动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思想:①实行免费的义务初等教育②教育以手工劳动为中心③教育是自助的④教育应该用母语施行⑤教育应该以非暴力为基础。
5、印度独立后教育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独立初期:初等教育发展模式:五三五制;1948成立大学教育委员会,1952成立中等教育委员会。
意义:对独立初期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指导性作用:修业年限延长,高校类型日趋多样,高教体制逐步完善,高质量理工学院的创办等。
比较教育学1.3
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本章试图以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和研究方法为切入点,梳理比较教育学自成立以来,其研究视野、研究领域、研究论题和研究方法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以期进一步认识比较教育这门学科的价值,推动比较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
第一节影响比较教育研究主题与方法的因素比较教育研究主题与方法的产生、形成不会是一种孤立的、偶然的事件,而是有一个发展的演变过程,这一发展演变过程必然与社会发展与变革、科学哲学的发展和教育科学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为什么在某个历史时期是这些而不是那些研究主题,为什么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会选择和运用某些研究方法,为什么在某个历史时期,某些主题和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以及教育本身的水平直接相关,只有把这些因素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如果我们把社会作为系统来考察,不难发现,教育既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
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既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若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看,整个社会系统的性质,决定于教育及其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同时由于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教育本身的性质又受到整个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的制约和影响。
若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来看,教育系统也只有不断地与社会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和保证其自身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功能和目标。
由此可见,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变革是密不可分的。
比较教育作为教育科学中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主题和方法与社会变革也同样存在着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早在16、17世纪,由于地理大发现、工业生产的出现及商贸活动的迅速发展,使得西方各国相互交流活动明显增加。
随后的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技术革命,促使整个欧洲从生产方式、生产手段到社会结构乃至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价值观念都处于激剧变化的转型时期;紧接着在英、法等国家相继爆发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的面貌。
比较教育学课件
比较教育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
欧洲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开始于18世纪中期。 其原因是:由于欧洲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即工 业革命,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扩大教育范围,由此 促进了各种各类学校的建立。
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 教育行政体制是随着现代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而出现 的。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 重视,教育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 事业。于是公共教育制度在各国得以建立。
比较教育
二、各主要国家的教育行政体制 教材例举了中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 的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比较,请阅读并比较。
现代中等教育产生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产阶 级的需要,出现了以传授广泛知识和发展儿童个性为主的 新学校,就是最早的一批中等学校。进入18世纪后,中等 教育进一步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实科中学; 二是出现了供资产阶级子弟入学的多种类型的学校。
第二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阶段(20世纪初—— 70年代末) 进入20世纪后,世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学制的变革;二是出现 了教育观念、课程和教学上的改革。 讨论:1、为什么会出现学制上的变革?
不同的是:各国在具体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 中有不同的做法。请比较中、法、德、美、 英等国的不同学制。
比较教育
四、世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
一、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二、逐渐扩展义务教育的范围,不断延长年限 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 展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第三章 教育行政体制比较
比较教育学
第一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1、P2法国教育家朱利安——比较教育之父2、P2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继续教育史的研究,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P3(其它的看看书上了解一下)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
日本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冲原丰:比较教育学是以教育的整个领域为对象,对两国以上的现行教育进行比较,并把外国教育学包括在内的科学。
苏联研究者索科洛娃: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中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的和个别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揭示它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
3、P4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从19世纪学科萌芽时期起,就提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借鉴他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育实践。
4、P4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①从研究领域说,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涉及教育的整个领域②从研究时间说,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为中心。
③从研究空间说,比较教育学以世界各国的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P6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由于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所以它的研究以比较法作为主要方法。
6、P10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比较教育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
7、P17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比较教育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
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问题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⑴区域研究:①整体研究:涉及一个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各个方面的问题。
②局部研究:所涉及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个别问题。
⑵问题研究:①专题比较:专题比较是把各国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
②总体比较:总体比较是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8、P19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比较法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比较教育学》课件
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
总结词
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关注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教育实践方式、方法和效果,探究 其优劣和适用性。
跨文化比较研究
强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教育比较,探究文化对 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比较教育政策分析
研究不同国家的教育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评估过 程,分析政策背后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
全球视野下的教育发展
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发展趋势和问题,探究国际 组织、跨国公司和全球治理对教育的影响。
比较教育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特点
中国教育体系注重基础知识和应 试能力,强调集体主义和纪律性 。学校类型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 学校等,教育资源丰富。
挑战
中国教育体系面临教育资源不均 衡和学生学业压力大的问题。此 外,教育体制僵化、创新不足也 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日本教育体系的特点与挑战
特点
日本教育体系注重全面性和个性化,强调集体主义和纪律性 。学校类型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等,教育资源丰富。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 象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国家 、地区和民族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 、教育实践和教育文化,以及这些因 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 法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 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文献 研究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了 解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教育发展 情况;实证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调查、 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进行 分析;比较研究则是对不同国家、地 区和民族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探究 其异同点和发展趋势。
比较教育学-贝雷迪
三、Area studies (a preliminary step to comparison)
the most usual case is to deal with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s of one nation. a la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 appraisal of a culture cannot be made without careful preparation on the part of observer. 1) a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of the area under study 2) residence abroad 3) a never-ceasing watchfulness by the observer to control his own cultural and personal biases description study in foreign schools (1) Primary sources 1) the follow-up of printed sources 2) school visitations
“predictio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 Sadler / educational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ociety---broader social and cultural reasons. not primarily borrowing but predicting the likely success of a system of education in one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of precedents and similar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比较教育学
第一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1、P2法国教育家朱利安——比较教育之父2、P2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继续教育史的研究,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P3(其它的看看书上了解一下)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
日本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冲原丰:比较教育学是以教育的整个领域为对象,对两国以上的现行教育进行比较,并把外国教育学包括在内的科学。
苏联研究者索科洛娃: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中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的和个别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揭示它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
3、P4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从19世纪学科萌芽时期起,就提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借鉴他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育实践。
4、P4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①从研究领域说,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涉及教育的整个领域②从研究时间说,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为中心。
③从研究空间说,比较教育学以世界各国的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P6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由于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所以它的研究以比较法作为主要方法。
6、P10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比较教育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
7、P17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比较教育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
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问题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⑴区域研究:①整体研究:涉及一个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各个方面的问题。
②局部研究:所涉及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个别问题。
⑵问题研究:①专题比较:专题比较是把各国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
②总体比较:总体比较是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8、P19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比较法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比较教育学
(2) 普通高中
• 高中第一年称二年级,是义务教育的最后 一年。按初中毕业方向指导的结果就近招 生,但也允许跨区入学。考虑到将来的分 科,这一年开设了多种必选课和自选课。 每所高中能开设什么样的选修课成为学生 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
• 高中的后两年实行分科教学,从1993年开 始分为文科、经济与社会、理科、工业科 技(内分机械、电子、电子技术、建筑、 能源、材料六个方向)、实验室科技、第 三产业科技(分为会计与管理、计算机与 管理、行政与商业活动、行政联络、商业 联络等五个方向)、医学、社会科学七科 组织教学。
典雅古香
{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二)中等教育 初中 普通高中 普通和技术高中教育 职业高中教育
(
1、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是初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由幼儿学校实 施,招收2-5岁的儿童。学前教育不是强迫的, 但免费实施,所有儿童均可就近入学。 • 教学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着重训练儿童 的语言能力,为儿童学习读、写、算、表达和交流 奠定基础。 • 法国的学前教育有统一大纲,教养性十分明确, 但它只规定了一般原则,各学校和教师可在具体 内容和方法方面加以充分发挥。但禁止把小学的 教学内容提前到幼儿学校进行。
• 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法国的公 立大学一律免费,只需支付一定的注册费(约200€)。法国 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现有80余所大学和300多所专业高 校和研究中心。十分发达的教育体制使法国的高等教育质 量得以保证,法国的文凭国际公认,并且学费低廉。法国 大学与2004年开始现实行与国际接轨的LMD教育制度,分 三阶段:第一阶段(Licence)三年,毕业后获大学基础文凭 ,相当于我国学士文凭;第二阶段(Masteur)两年,毕业 后获硕士学位;第三阶段(Docteur)三年,毕业后可获博 士学位。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每个阶段结束,成绩合 格,都能得到国家授予的文凭。这个文凭并不意味着你可 以自动进入更高一阶段的学习,但你能据此进入同阶段的 其他学科学习。 • 在法国,称为“大学区”(académies)的学术委员会负责 管理指定地区的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大学向所属的大学 区负责,而大学区向教育部负责。不过,私立大学由于独 立于政府,也因此独立于大学区。法国领土被分为35个大 学区,其中26个位于法国本土,9个位于法国海外领地。 一个大学区通常跨越几个省。大学区也覆盖位于海外的法 国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教育学》第一章导论一、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二、朱利安:法国人,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人,于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提出以下建议:组建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教育改革建议;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建议。
朱利安的其他教育著作:《体育、德育和智育概论》(1808)、《裴斯泰洛齐教育方法的精髓》(1812)。
贡献:提出比较教育;确实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范例;提出了问卷的编制。
三、“理智的框架”:第一,规范模式(normative pattern) :影响各国教育的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道德价值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
第二,制度模式(institutional pattern) :有关教育制度及其组织结构,制约教育制度的政治、经济制度,政党,经济、法律组织结构和群众团体等资料。
第三,精神模式(pattern of mental state) :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性等方面的资料。
第四,自然模式(physical pattern) :包括地理、地质、气象、环境、人口等方面的资料。
四、国外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1.学科的倡导阶段,19世纪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本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外国的教育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制度的借鉴,发展本国教育,但是缺乏严谨的科学方法对外国教育经验的借鉴停留在描述的水平,没有对形成各国教育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做深入的分析,也没有揭示出教育规律。
2.学科的形成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比较教育学科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这个阶段比较教育学成为高校的课程,在本阶段比较教育开始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教育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规模不够广阔,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成果不丰富。
3.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从50年代起到现在是比较教育的第三阶段是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综合研究表现在以下:a:研究规模迅速扩大b:研究方法和观点多种多样c:研究成果大量增加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日益受到教育学界的瞩目,对各国政府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教育改革的实施,产生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日益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比较教育的研究,正处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之中。
五、比较教育的作用:(1)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理解。
(2)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吸取外国教育中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
(3)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4)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比较教育研究的类型:1、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
(1)整体研究涉及一个个国家教育各个方面的问题。
(2)局部研究涉及某个国家教育的个别问题。
2、问题研究:是比较两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教育问题,按照比较的内容,也可分为两类:专题比较和总体比较。
(1)专题比较是把各国同一类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
(2)总体比较是对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做全面的比较研究。
七、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思考): (1)第一,比较教育是是一个研究领域。
国教育家黎成魁认为“比较教育不是一门‘学科(discipline)’,而是一个‘研究领域(field of study)’一门学科是由它的目的、概念和方法所界定的。
然而,尽管比较教育确实有其研究对象——教育事实的比较,但它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 两种前途:一种作为研究领域长期存在下去,如英国的霍尔斯认为:“比较教育领域不是一门学科,也永远不会成为一门学科。
”另一种经过长期的建设,比较教育最终会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比较教育具有独立学术地位的学科。
是一门应用学科,又是一门理论学科(3)较教育是一种研究方法。
美国比较教育家安德森就认为比较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各国教育美国一、社区学院、赠地学院社区学院:美国的两年制短期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
为本社区具备各种能力的中学毕业生及成人提供范围广泛的课程和服务,包括终结性计划,转学性计划,实行开放招生政策,但升级毕业有一定标准,学生一般走读,产生于20世纪初。
这类学院的显著特点是:根据地方工商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教育计划,尤其是职业教育计划,收费低廉,适应大批少数民族学生和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的需要,课程和教学时间形式对象灵活多样是美国普及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使高等教育结构更趋于合理。
赠地学院: 是美国由国会指定,得益于莫雷尔法(Morrill Land-Grant Colleges Act)的高等教育机构。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
二、《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法》: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59—1962年拨款8亿多美元资助教育改革。
内容: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三、生计教育计划背景:社会动荡不安和失业问题严重概念:1971年马兰,生计教育是“在初等、中等、高等以及成人教育所有阶段,按照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使学生能在未来的职业方面实现自己的愿望,所进行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教育”。
三层涵义:(1)生计教育课程应面向所有的学生;(2)生计教育是一种持续性教育,包括自儿童早期直至中学后整个人生的历程;(3)凡中学毕业的学生,包括中途退学者,都将掌握谋生的各种技能,以维持其个人或家庭生活的需要。
四、简述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一)教育的移植时期1.移民按自己的意愿办学,教育模式多样化。
(1)妇女学校、慈善性的贫民初等学校(2)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3)大学仿照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办学,大学:哈佛学院(1636)、耶鲁学院(1701)2.宗教的目的就是教育的目的。
3R:指读、写和宗教(reading, writing, religion)3.上学与不上学的人的区别就是阶级的区别。
(二)教育的改造时期1.19世纪20年代兴起了公共教育运动(1)“公立教育之父”贺拉斯·曼(马萨诸塞州教育厅厅长),“平等、免费、不属任何教派(世俗)”的公立学校;(2)1839年马萨诸塞州建立了第一所师范学校;(3)19世纪中叶,文实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
2.州立大学的兴起美国各州普遍拨地兴学,建立州立大学,27个州中有25个州设立了州立的农工商学院。
3.进行教育立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1827年伊利诺州制定了美国第一个教育法。
(三)教育的创新时期1.地方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行使,或保留给各州人民行使之。
”2.公立中学运动的发展1827年,马萨诸塞州规定“每一城镇满500户居民设一所中学”;1834年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小学;1918年基本普及了6年到8年义务教育。
3.中学学制的改革传统学制:八四制(小学八年,中学四年)1894年“十人委员会”《中学课程改革方案》,提出“六三三”学制。
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917)《史密斯—休士法》:拨款资助各州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普通中学(升学)改成综合中学(升学和就业)5.高等教育的发展(1)讲究实用取向: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和称赠地学院(2)学术研究取向: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创研究院(3)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创举。
(四)二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1.战后美国教育的任务:(1)安置退役军人就学和就业(1944)《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联邦政府供给退役军人入学者以学费和生活费。
(2)使广大青年适应战后的生活1946年,美国建立了“青年生活适应教育委员会”。
2.学科结构运动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3.1971年的“生计教育运动”4.恢复基础教育运动5.1983年的《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五、美国教育的创新有哪些?(自己总结,以下仅供参考)1.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创举。
2.社会服务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
威斯康辛大学:“忠实地为当时当地的社会服务”。
3.霍普金斯大学(1876)首创研究生院。
4.地方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六、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及启示:1.原因:(1)新技术革命的挑战(2)国际间经济、科技激烈竞争的需要(3)美国教育质量平庸:a.忘记了教育的基本目的b.中学教育质量的下降c.功能性文盲增多d.高等教育质量降低2.目标: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公平而又高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3.改革建议:加强新基础课的教学;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师资质量,改善教师待遇;加强领导和财政资助。
英国一、公学:公学是新型的寄宿制私立文法学校,是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目标以“公职”人员为主,得名公学,设备条件优越,师资水平高,学费昂贵。
二、导生制:19世纪初的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英国国教会牧师贝尔和公谊会教徒兰开斯特发明了“导生制”。
老师先对年龄大、成绩好的“导生”施教,然后他们再转教其他的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
导生制的优点:(1)廉价、经济实用;(2)师资不足的问题;(3)扩大受教育范围;(4)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1944年教育法》:①法定公共教育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
②郡和郡自治市议会为负责三个阶段公共教育的地方教育当局。
③改组民办学校。
④地方教育当局必须为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者提供正规教育,为一切未满18岁但不受全日制中等教育或其他经官方承认的全日制或部分时间制教育的青年提供强迫的部分时间制教育。
四、《罗宾斯报告》: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所有具备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五、英国高等教育的双重制的特点:(1)大学是“自治”机构;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则受地方教育当局领导。
(2)大学拥有独立的学位授予权;而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学位则由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统一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