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第三章沉降与过滤PPT
![化工原理第三章沉降与过滤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f904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f.png)
真空过滤
利用真空泵降低过滤介质两侧 的压力差进行过滤,适用于易 产生泡沫或悬浮液中含有大量
气体的场合。
过滤设备与操作
板框压滤机
由滤板和滤框组成,适 用于各种颗粒分离,但
操作较繁琐。
转筒真空过滤机
叶滤机
袋式过滤器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但只适用于颗粒较大的
分离。
适用于精细颗粒的分离, 但设备成本较高。
过滤原理
利用颗粒大小、形状、密度等物 理性质的差异,使不同颗粒在过 滤介质两侧形成不同的速度或动 量,从而实现分离。
过滤操作的分类
恒压过滤
在恒定压力下进行过滤,适用 于颗粒粒度较小、悬浮液粘度
较大的情况。
变压过滤
在改变压力下进行过滤,适用 于颗粒粒度较大、悬浮液粘度 较小的情况。
热过滤
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过滤,适用 于悬浮液中含有热敏性物质的 情况。
设备
沉降槽、沉降池、离心机等。
操作
将悬浮液引入沉降设备中,在重力作用下使固体颗粒下沉,上清液从上部排出, 底部沉积的固体经过排出装置排出。操作过程中需控制适当的温度、流量和停留 时间等参数,以保证分离效果。
02
过滤
过滤的定义与原理
过滤定义
通过多孔介质使固体颗粒截留, 从而使液体与固体分离的操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过滤器、压力计、流量计等。
2. 将过滤介质放入过滤器中。
过滤实验操作
3. 将待测流体引入过滤器,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5. 收集过滤后的流体样本,测量其中颗粒的浓度。
4. 记录不同时刻的流量和压差数据。
注意事项:确保过滤器密封性好,避免流体泄漏;保持 恒定的流体流量和压力,以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利用真空泵降低过滤介质两侧 的压力差进行过滤,适用于易 产生泡沫或悬浮液中含有大量
气体的场合。
过滤设备与操作
板框压滤机
由滤板和滤框组成,适 用于各种颗粒分离,但
操作较繁琐。
转筒真空过滤机
叶滤机
袋式过滤器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但只适用于颗粒较大的
分离。
适用于精细颗粒的分离, 但设备成本较高。
过滤原理
利用颗粒大小、形状、密度等物 理性质的差异,使不同颗粒在过 滤介质两侧形成不同的速度或动 量,从而实现分离。
过滤操作的分类
恒压过滤
在恒定压力下进行过滤,适用 于颗粒粒度较小、悬浮液粘度
较大的情况。
变压过滤
在改变压力下进行过滤,适用 于颗粒粒度较大、悬浮液粘度 较小的情况。
热过滤
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过滤,适用 于悬浮液中含有热敏性物质的 情况。
设备
沉降槽、沉降池、离心机等。
操作
将悬浮液引入沉降设备中,在重力作用下使固体颗粒下沉,上清液从上部排出, 底部沉积的固体经过排出装置排出。操作过程中需控制适当的温度、流量和停留 时间等参数,以保证分离效果。
02
过滤
过滤的定义与原理
过滤定义
通过多孔介质使固体颗粒截留, 从而使液体与固体分离的操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过滤器、压力计、流量计等。
2. 将过滤介质放入过滤器中。
过滤实验操作
3. 将待测流体引入过滤器,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5. 收集过滤后的流体样本,测量其中颗粒的浓度。
4. 记录不同时刻的流量和压差数据。
注意事项:确保过滤器密封性好,避免流体泄漏;保持 恒定的流体流量和压力,以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化工原理第三章 沉降
![化工原理第三章 沉降](https://img.taocdn.com/s3/m/2547706ba45177232f60a26b.png)
ut
2 d p ( p ) g
1.86 10 Pa s
5
18
(40 106 )2 9.81 ( 2600 1.165) 18 1.86 10 5
0.12m s
校核:
Re dut 0.3 2
(正确)
6.非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
同样条件下 因此
1 3
1 则:Re k 18
令
Rep 1
则
k 2.62
层流区:
k 2.6 2 采用斯托克斯公式
过渡区:
湍流区:
2.62 k 60.1
60.1 k 2364
采用阿伦公式
采用牛顿公式
试差法: 假设 流型 选择 公式
验算
计算
ut
计算
Re t
例:求直径40μm球形颗粒在30℃大气中的自由沉降 速度。已知ρ颗粒为2600kg/m3,大气压为0.1MPa。 解: 查30℃、0.1MPa空气: 1.165kg m3 设为层流,则:
ζ是流体相对于颗粒运动时的雷诺数的函数,
(Re) (d pu / )
层流区 过渡区 湍流区
10 4 Re 2
24 Re
2 Re 500
500 Re 2 10
5
10 0.5 Re 0.44
第二节 重力沉降
目的:流体与固体颗粒分离
上部易形成涡流 ——倾斜式、 旁路 尘粒易带走 ——扩散式
螺旋面进口:结构复杂,设计制造不方便。
蜗壳形进口:结构简单,减小阻力。
轴向进口:常用于多管式旋风分离器。
常用型式
标准型、CLT/A型、CLP型、扩散式等。
2 d p ( p ) g
1.86 10 Pa s
5
18
(40 106 )2 9.81 ( 2600 1.165) 18 1.86 10 5
0.12m s
校核:
Re dut 0.3 2
(正确)
6.非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
同样条件下 因此
1 3
1 则:Re k 18
令
Rep 1
则
k 2.62
层流区:
k 2.6 2 采用斯托克斯公式
过渡区:
湍流区:
2.62 k 60.1
60.1 k 2364
采用阿伦公式
采用牛顿公式
试差法: 假设 流型 选择 公式
验算
计算
ut
计算
Re t
例:求直径40μm球形颗粒在30℃大气中的自由沉降 速度。已知ρ颗粒为2600kg/m3,大气压为0.1MPa。 解: 查30℃、0.1MPa空气: 1.165kg m3 设为层流,则:
ζ是流体相对于颗粒运动时的雷诺数的函数,
(Re) (d pu / )
层流区 过渡区 湍流区
10 4 Re 2
24 Re
2 Re 500
500 Re 2 10
5
10 0.5 Re 0.44
第二节 重力沉降
目的:流体与固体颗粒分离
上部易形成涡流 ——倾斜式、 旁路 尘粒易带走 ——扩散式
螺旋面进口:结构复杂,设计制造不方便。
蜗壳形进口:结构简单,减小阻力。
轴向进口:常用于多管式旋风分离器。
常用型式
标准型、CLT/A型、CLP型、扩散式等。
新编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精选文档PPT课件
![新编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精选文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a1b6bd5022aaea998f0f77.png)
2020/11/19
14
多层降尘室:
2020/11/19
若n个隔板,则
qV(n1)W Lut
缺点: 清灰难; 隔板间距小,
颗粒易被扬起。
15
3. 临界颗粒直径
临界颗粒直径dpC——降尘室理论上能100%除去的 最小颗粒直径。
层流
ut
d2pc(p)g 18
ut
Hu qV L WL
dpc
18 (p)gut
ur
d
p2(p ) 18
u2 r
方向 向下,大小不变 径向向外,随r变化
ur ut
u2
gr
Fc Fg
KC
离心分离因数KC——同一颗粒在同种介质中所受离心 力与重力之比。
2020/11/19
21
二、 离心沉降设备 (一)旋风分离器 1. 结构与工作原理
KC为5~2500,可分离 气体中5~75m的颗粒。
18 qV (p)gW L
2020/11/19
16
(二)沉降槽(增稠器) 1. 悬浮液的沉聚过程
2020/11/19
17
2. 沉降槽(增稠器)
2020/11/19
18
第三节 离心沉降
一、离心沉降速度 (一)沉降过程
合
切向速度 u 径向速度 ur 合成u合
2020/11/19
19
离心力:FC
u2 m
2020/11/19
5
2020/11/19
6
2020/11/19
——球形 圆盘形
7
(1)层流区 10-4< Re < 2 Stokes 区
24 Re
(2)过渡区 2< Re < 500
化工原理第三章离心沉降ppt课件
![化工原理第三章离心沉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608a6a83d049649a665865.png)
与重力沉降速度的比值。
dP2 (P ) ut2
Kc
ur u
18 r gdP2 (P )
ut2 gr
18
——离心分别因数
【作用】Kc是表示离心力大小的目的。 Kc越大,阐 明离心分别设备性能越好。
【例】当旋转半径r=0.4m,切向速度ut =20m/s时,
求离心分别因数。
Kc
ut2 202 =102 gr 9.810.4
分量 kg
91 152 180 253 338 420
大 型 旋 风 分 别 器
5、旋风分别器的特点 〔1〕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设备 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低。 〔2〕在普通操作条件下,作用于粒子上的离心力是 重力的5~2500倍〔离心分别要素〕,所以旋风除尘 器的效率显著高于重力沉降室。 〔3〕大多用来去除3μm以上的粒子,并联的多管旋 风除尘器安装对3μ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尘效 率。
气体中所夹带 的尘粒逐渐沉降 到器壁,碰到器 壁后落下,滑向 出灰口。
气体在器内 按螺旋形道路 向器底旋转, 到达底部后折 而向上,成为 内层的上旋的 气流,称为气 芯,然后从顶 部的中央排气 管排出。
旋
风
分
别
器
任
务
气芯
原
理
表
示
图
外旋气流
喷雾枯燥流程图
干料
流化床枯燥器
4、旋风分别器的性能 旋风分别器性能的主要操作参数为: 〔1〕气体处置量; 〔2〕临界粒径; 〔3〕分别效率; 〔4〕气体经过旋风分别器的压强降。
dpc
9b n(P )ui
——临界粒径的计算式
其中气体在器内旋转圈数n经常取5。
〔3〕推导临界粒径计算公式的几点假设 ①进入旋风分别器的气流严厉按照螺旋形道路作等 速运动,且切线速度恒定,等于进口气速ut=ui; ②颗粒沉降过程中所穿过的气流厚度为进气口宽度 b; ③颗粒在层流区内做自在沉降,径向〔沉降〕速度 可用下式表示:
[高中教育]第3章沉降与过滤ppt
![[高中教育]第3章沉降与过滤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dc7dad14791711cd79178c.png)
15.11.2020
16
3.3重力沉降
沉降 在某种力场中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密度差异 ,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操作过程。
重力 作用力
重力 沉降
(分离较大的颗粒)
惯性离心力
离心沉降
3.3.1重力沉降
(分离尺寸小的颗粒)
3.3.1.1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自由沉降:颗粒浓度低,分散好,沉降过程中互不碰 撞、互不影响。
的表面积最小,因此对非球形颗粒,总有S 1 ,颗粒的形 状越接近球形, S 越接近1,对于球形颗粒 S 1。
②颗粒的当量直径
颗粒的当量直径表示非球形颗粒的大小,通常有两种表示
方法: a)等体积当量直径
de
3
6
VP
V P-颗粒体积m3
15.11.2020
7
b)等比表面积当量直径
即与非球形颗粒比表面积相等的球形颗粒的直径为该颗粒的
连续相与分散相 分离
不同的物理性质
机械 分离
分散相和连续相 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式
15.11.2020
沉降 过滤
3
3.1.2非均相物系分离的目的
(1)收集分散物质
例如从气流干燥器或喷雾干燥器排出的气体中回收固体产品。
(2)净化分散介质
例如:生产硫酸,二氧化硫炉气含杂质,净化。
(3)环境保护
空气中的粉尘、废水、废气治理。
。 (VG/S)/V
一般,乱堆床层ε=0.4~0.7;均匀球体:松排列ε= 0.4,紧密排列ε=0.26。
(2)床层的自由截面积
床层截面上未被颗粒占据的流体可以自由通过的面积, 称为床层的自由截面积。
15.11.2020
10
☆床层的各向同性:小颗粒乱堆床层可以认为是各向同性的 。各向同性床层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自由截面积与床层截面 积之比在数值上与床层的空隙率相等。同床层空隙率一样, 由于壁面效应的影响,壁面附近的自由截面积大。
《沉降与过滤》PPT课件
![《沉降与过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4c5d159e31433238689325.png)
—与真空 管相连
15 不工作区 16-17吹松区、卸料 区 18 不工作区
—h槽 —压缩空气
第4节 膜过滤 一、膜过滤原理与膜组件 〔一〕膜过滤原理
原料液
小分子的 A物质
大分子的 B物质
溢流
膜
A物质
渗透液
?化工原理?课件——第3章 沉降与过滤
第4节 膜过滤
一、膜过滤原理与膜组件
〔二〕膜组件
渗透液
?化工原理?课件——第3章 沉降与过滤
第1节 重力沉降
一、重力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 ——Stokes定律
层流区 1 4 0 R e 2区
24
Re
d2()g
ut
s
18
过渡区 2R e50—0—Allen定律区
10
Re0.5
ut d
4g2()2 s 225
?化工原理?课件——第3章 沉降与过滤
40um的颗粒的回收百分率?(4)如欲回收直径为
15um的尘粒,降尘室应各成多少层?
解:(1) VbLu
s
tc
4
utcV s (b)L250.4ms
?化工原理?课件——第3章 沉降与过滤
第1节 重力沉降
二、降尘室
设为层流沉降: utcdc2(1s8)g
dc
18utc (s )g
18 0.0261 030.4 (300 00.7)59.81
(L L e ) W 2 (L L e ) E
〔二〕转筒真空过滤机
转筒及分配头:
?化工原理?课件——第3章 沉降与过滤
第3节 过滤
二、过滤设备
工 作 原
1-7 过滤区 8-10 吸干 区11 不工作区
化工原理第三章概述、重力沉降ppt课件
![化工原理第三章概述、重力沉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ed540ee009581b6ad9eb8a.png)
;
(2〕过渡区:2<Re<500,Allen定律区
10
Re (3〕湍流区:500<Re<2×105,Newton定律区
0.44
【阐明】(1〕查ζ-Re关系曲线图,准确但复杂; (2〕经验公式计算简便,但是有误差。
2021/6/5
;
第二节 重力沉降
一、什么是沉降?
2021/6/5
【定义】在某种力场中利用分散相
有关说明
2021/6/5
;
【阻力系数ζ计算的经验公式】 【应用前提】球形颗粒。
根据不同的雷诺数范围〔区域〕内的阻力系数ζ 的变化情况,可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阻力系数ζ:
(1〕层流区:10-4<Re<2,Stokes定律区
24
Re
2021/6/5
;
层流区
过渡区
湍流区
2021/6/5
ζ-Re关系曲线图
;
何谓球形度
s
S Sp
S——与物体相同体积的球体的表面积; SP——物体的表面积。
【定义】与物体相同体积的球体的表面积和物体的 表面积之比。
2021/6/5
;
(1〕此处的雷诺数Re是指:
Re d Pu
计算Re时,dP应为足以表征颗粒大小的长度〔特 性尺寸),对球形颗粒而言,就是它的直径。
(2〕此处的区域〔如层流区〕范围与 流动型态的区域范围并不相同。
2021/6/5
;
【准数判别法】如果不能确定流动处在哪个区,亦 可采用以下方法先确定区域。通过实验整理数据可 得到:
其中:
Re
Ar
18 0.6 Ar
Ar
d
3 P
P
2
g
——阿基米德准数
2021/6/5
(2〕过渡区:2<Re<500,Allen定律区
10
Re (3〕湍流区:500<Re<2×105,Newton定律区
0.44
【阐明】(1〕查ζ-Re关系曲线图,准确但复杂; (2〕经验公式计算简便,但是有误差。
2021/6/5
;
第二节 重力沉降
一、什么是沉降?
2021/6/5
【定义】在某种力场中利用分散相
有关说明
2021/6/5
;
【阻力系数ζ计算的经验公式】 【应用前提】球形颗粒。
根据不同的雷诺数范围〔区域〕内的阻力系数ζ 的变化情况,可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阻力系数ζ:
(1〕层流区:10-4<Re<2,Stokes定律区
24
Re
2021/6/5
;
层流区
过渡区
湍流区
2021/6/5
ζ-Re关系曲线图
;
何谓球形度
s
S Sp
S——与物体相同体积的球体的表面积; SP——物体的表面积。
【定义】与物体相同体积的球体的表面积和物体的 表面积之比。
2021/6/5
;
(1〕此处的雷诺数Re是指:
Re d Pu
计算Re时,dP应为足以表征颗粒大小的长度〔特 性尺寸),对球形颗粒而言,就是它的直径。
(2〕此处的区域〔如层流区〕范围与 流动型态的区域范围并不相同。
2021/6/5
;
【准数判别法】如果不能确定流动处在哪个区,亦 可采用以下方法先确定区域。通过实验整理数据可 得到:
其中:
Re
Ar
18 0.6 Ar
Ar
d
3 P
P
2
g
——阿基米德准数
2021/6/5
三章沉降与过滤ppt课件
![三章沉降与过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62d1b20b1c59eef9c7b425.png)
ut
4de(s )g 3s
Фs:代表球形度,也叫形状系数,表征颗粒形状与球形颗粒的差
异度。
s
S SP
SP—真实颗粒表面积 S—与SP真实颗粒体积相等的球型颗粒表面积 de:代表当量直径,即与真实颗粒SP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即
VP
1 6
d
3 e
VP:任意形状的颗粒体积, 不同Фs下的ξ—Re,曲线不同。
说明:①适用于光滑的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称为自由沉降 速度公式。
②所计算速度为匀速速度(a=0) ③ξ为阻力沉降系数
2、 阻力沉降系数ξ计算 对于球形颗粒,将不同Re范围的阻力系数ξ计算式代入上式得:
层流区 (104 Re2)
ut
d2(s )g 18
斯托克斯公式
过渡区 (2Re500)
ut
3
4g2(s )2 d 225
4、影响沉降速度的其它因素
• 以上的沉降过程为在重力作用下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① 颗粒为球形; ② 颗粒沉降时彼此相距较远,互不干扰; ③ 容器壁对沉降的阻滞作用可以忽略; ④ 颗粒直径不能小到受流体分子运动的影响。 在实际情况中还需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 (1)、颗粒形状 颗粒形状偏离球形越大,其阻力系数就越大。 • (2)、壁效应 当颗粒靠近器壁的位置沉降时,由于器壁的影
响,沉降速度比自由沉降速度小,这种影响称为壁效应。 • (3)干扰沉降 当非均相物系中颗粒较多,颗粒之间相互距离
较近时,颗粒沉降会受到其它颗粒的影响,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 降,干扰沉降速度比自由沉降速度小。
二、 降尘室
重力沉降是一种最原始的分离方法。一般作为预分离之用,分
离粒径较大的尘粒。本节介绍典型的水平流动型降尘室。(书图3-3
化学工程基础 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 课件
![化学工程基础 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46a760f7ec4afe04a1dfab.png)
沉聚:悬浮液在任何设备中静置,其固体颗粒都会产 生重力沉降,将澄清液与稠浆分离,这种操作即为沉 聚。 澄清:从浓度较低的悬浮液通过沉聚得到澄清液的操 作。 增稠:从浓度较高的悬浮液中通过沉聚得到稠浆称为 增稠。 澄清器和增稠器:用以澄清和增稠的设备。
3.2 重力沉降
3.2.3 悬浮液的沉聚
加料
溢流
据中国气象局出版的最新版的《地面记录观测规范》说 明,“霾”的特征或成因是大量极细微尘粒,均匀浮游 空中,使空气普遍浑浊。出现的天气条件是气团稳定, 较干燥。霾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均可出现。
3.1 概述
(2) 非均相物系中,流体和固体颗粒间会产生相对运动
ρ固> ρ流体,固体颗粒会在力的方向上与流体产生 相对运动。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法:产生沉降(重力,离心力,惯性力)
3.2 重力沉降
(3) 絮凝剂
含有粒径小于1μm的固体颗粒的液体(溶胶),沉降 分离困难。 分离方法: 加入少量电解质(絮凝剂)。 如加入明矾可使雨后浑浊的井水澄清。
原因:颗粒带负电,明矾水解物Al(OH)3带正电。从 而使微粒聚集成大颗粒迅速沉降。
3.2 重力沉降
(3) 絮凝剂 凡是能促进溶胶中小颗粒絮凝的物质称为絮凝剂。
过滤法:颗粒较大,不能穿过过滤介质
液体洗涤:喷淋含尘气体洗去固体颗粒
电除尘:高压电场作用
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过滤
3.1 概述
3.1.2 颗粒的沉降运动
(1)流体对固体颗粒的绕流
颗粒静止
流体流动
产生作用力 (2)固体颗粒做沉降运动
3.1 概述
3.1.2 颗粒的沉降运动
流体静止
颗粒运动
产生作用力
3.1 概述
45通压缩空气的孔34过滤9134过滤去真空泵转筒真空过滤机装臵示意图过滤洗涤干燥吹松卸渣9234过滤水平转筒分为若干段滤布蒙于侧壁段管分配头转动盘多孔分配头固定盘凹槽2凹槽1凹槽3三个通道的入口滤液真空管洗水真空管吹气管工作过程跟综一段当浸入滤浆中时对应滤布对应管转动盘孔凹滤液真空管滤液通道过滤9334过滤当位于水喷头下对应滤饼滤布对应管转动盘孔凹槽1洗水真空管洗水通道洗涤吹气管凹槽3转动盘孔对应管滤布滤饼缩空气通道吹松干燥遇到刮刀9434过滤生产能力单位时间内过滤机获得的滤液的体积量q单位
3.2 重力沉降
3.2.3 悬浮液的沉聚
加料
溢流
据中国气象局出版的最新版的《地面记录观测规范》说 明,“霾”的特征或成因是大量极细微尘粒,均匀浮游 空中,使空气普遍浑浊。出现的天气条件是气团稳定, 较干燥。霾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均可出现。
3.1 概述
(2) 非均相物系中,流体和固体颗粒间会产生相对运动
ρ固> ρ流体,固体颗粒会在力的方向上与流体产生 相对运动。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法:产生沉降(重力,离心力,惯性力)
3.2 重力沉降
(3) 絮凝剂
含有粒径小于1μm的固体颗粒的液体(溶胶),沉降 分离困难。 分离方法: 加入少量电解质(絮凝剂)。 如加入明矾可使雨后浑浊的井水澄清。
原因:颗粒带负电,明矾水解物Al(OH)3带正电。从 而使微粒聚集成大颗粒迅速沉降。
3.2 重力沉降
(3) 絮凝剂 凡是能促进溶胶中小颗粒絮凝的物质称为絮凝剂。
过滤法:颗粒较大,不能穿过过滤介质
液体洗涤:喷淋含尘气体洗去固体颗粒
电除尘:高压电场作用
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过滤
3.1 概述
3.1.2 颗粒的沉降运动
(1)流体对固体颗粒的绕流
颗粒静止
流体流动
产生作用力 (2)固体颗粒做沉降运动
3.1 概述
3.1.2 颗粒的沉降运动
流体静止
颗粒运动
产生作用力
3.1 概述
45通压缩空气的孔34过滤9134过滤去真空泵转筒真空过滤机装臵示意图过滤洗涤干燥吹松卸渣9234过滤水平转筒分为若干段滤布蒙于侧壁段管分配头转动盘多孔分配头固定盘凹槽2凹槽1凹槽3三个通道的入口滤液真空管洗水真空管吹气管工作过程跟综一段当浸入滤浆中时对应滤布对应管转动盘孔凹滤液真空管滤液通道过滤9334过滤当位于水喷头下对应滤饼滤布对应管转动盘孔凹槽1洗水真空管洗水通道洗涤吹气管凹槽3转动盘孔对应管滤布滤饼缩空气通道吹松干燥遇到刮刀9434过滤生产能力单位时间内过滤机获得的滤液的体积量q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相应的沉降速度分别为:
层流区(Re<2)
u gd2(s)
t
18
过渡区(2<Re<500)
1
ut
4g2(s )2
225
3
d
湍流区(500<Re<2*105)
u 3g(s)d
t
➢ut与dp有关。dp愈大,ut则愈大。
➢层流区与过渡区中,ut还与流体粘度有关。
➢液体粘度约为气体粘度的50倍,故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
2) 连续相的粘度:
应用:
➢加酶:清饮料中添加果胶酶,使 ↓→ut↑,易于分离。 ➢增稠:浓饮料中添加增稠剂,使 ↑→ut↓,不易分层。 ➢加热:
320)20两/5/2相0 密度差( p-):
精选
16
在实际沉降中:
4) 颗粒形状
非球形颗粒的形状可用球形度s 来描述。
s
S Sp
s—— 球形度;
S —— 颗粒的表面积,m2;
3
计算Re,核算流型:
Redpu
0.924 24 95 10 69.79 17 0 399 .28 1.00 15 0 3
假设正确,计算有效。
2020/5/20
精选
14
(三)影响沉降速度的其它因素 1.干扰沉降
u干扰 u自由
2. 颗粒形状
球形度 与非 颗球 粒形 体颗 积粒 相面 的 等积 表 的 A d面 球 e2 积 表
注意:其中斯托克斯区的计算式是准确的,其它两个区域 的计算式是近似的。
2020/5/20
精选
8
第二节 重力沉降
一、重力沉降速度 (一)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自由沉降:颗粒浓度低,分散好,沉降过程中
互不碰撞、互不影响。
阻力 Fd
Q p, 颗粒下沉 u
浮力 Fb
2020/5/20
重力 Fg
精选
9
重 力 : Fgmg6dp3pg
浮 力Fb: 6dp3g
u
阻力 F dA : p2 u2 4dp22 u2
阻力 Fd 浮力 Fb
重力 Fg
F gF bF dmamd du
6 d p 3p g 6 d p 3g 4 d p 2 2 u 2 6 d p 3p a
2020/5/20
精选
10
➢ 随着颗粒向下沉降,u逐渐增大,d u 逐渐减少。
越小,阻力越大,Re相同时沉降速度越小。
3. 壁效应 使沉降速度下降。
2020/5/20
精选
15
影响沉降速度的因素总结(以层流区为例)
1) 颗粒直径dp
u gd2(s)
t
18
应用:
➢啤酒生产,采用絮状酵母,dp↑→ut↑↑,使啤酒易于分离和澄清。
➢均质乳化, dp↓→ut↓↓,使饮料不易分层。
➢加絮凝剂,如水中加明矾。
2020/5/20
精选
4
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
当流体相对于静止的固体颗粒流动时,或者固体颗粒在静止
流体中移动时,由于流体的粘性,两者之间会产生作用力,这
种作用力通常称为曳力(drag force)或阻力。
Fd
➢Fd与颗粒运动的方向相反
➢只要颗粒与流体之间有相
u
对运动,就会产生阻力。
图 流体绕过颗粒的流动
➢对于一定的颗粒和流体, 只要相对运动速度相同,流 体对颗粒的阻力就一样。
2020/5/20
精选
5
颗粒所受的阻力Fd可用下式计算
Fd
A u2
2
(Re)(dpu)
ρ——流体密度;
μ—— 流体粘度;
dp——颗粒的当量直径; A—— 颗粒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u—— 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速度。
—— 2020/5/20 阻力系数,是雷诺数R精e的选 函数,由实验确定。
第三章 沉降与过滤
第一节 概述
自然界的混合物分为两大类:
均相物系(honogeneous system): 均相混合物。物系内
部各处均匀且无相界面。如溶液和混合气体都是均相物系。
非均相物系(non-honogeneous system): 非均相混合物。
物系内部有隔开不同相的界面存在,且界面两侧的物料性质有
Sp——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的表面积,m2。
不同球形度下阻力系数与Re的关系见课本图示,Re中的
分离的目的: 1. 回收分散物质; 2. 净化分散介质。
均相物系的分离:
通常先造成一个两相物系,再用机械分离的方法 分离,如蒸馏,萃取等。
2020/5/20
精选
3
沉降: 在某种力场的作用下,利用分散物质与分散介质的
密度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分离的单元操作。
沉降力场:重力、离心力。
沉降操作分类:重力沉降、离心沉降。
➢
当u增到一定数值ut时,dd
u
d
=0。颗粒开始作匀速沉降运动。
颗粒的沉降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加速阶段; ➢匀速阶段。
重力沉降速度:也称为终端速度,颗粒受力平衡时, 匀速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ut
4dp(p )g 3
2020/5/20
精选
11
将不同流动区域的阻力系数分别代入上式,得球形颗粒在各
度比在气体中的小很多。
2020/5/20
精选
12
(二) 沉降速度的计算
求沉降速度通常采用试差法。
①假设流体流动类型; ②计算沉降速度; ③计算Re,验证与假设是否相符; ④如果不相符,则转①。如果相符,OK !202/5/20精选13
例:计算直径为98m,密度为3000kg/m3的固体颗粒
分别在20℃的水中的自由沉降速度。
解:在20℃的水中: 20℃水的密度为998.2kg/m3,粘度为
1.005×10-3 Pas
先设为层流区。
u 9 . 7 1 9m 0 / 7 s d 2 (s ) g ( 9 1 8 6 ) 0 ( 3 9 0 . 2 ) 9 0 9 .8 8 0 1
t
18
1 1 .0 8 1 0 30 5
显著差异。如:悬浮液、乳浊液、泡沫液属于液态非均相物系,
含尘气体、含雾气体属于气态非均相物系。
2020/5/20
精选
1
非均相物系由分散相和连续相组成
分散相: 分散物质。在非均相物系中,处于分散 状态的物质。
连续相: 分散介质。包围着分散物质而处于连续 状态的流体。
2020/5/20
精选
2
非均相物系分离: 沉降(重力沉降、离心沉降) 过滤
6
球形颗粒的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2020/5/20
精选
7
图中曲线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各区域的曲线可分别用不同 的计算式表示为:
➢层流区(斯托克斯Stokes区,10-4<Re<2) 24/Re
➢过渡区(艾仑Allen区,2<Re<500)
18.5/Re0.8
10/ Re
➢湍流区(牛顿Newton区,500<Re<2*105) 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