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事件报道的误区及改正策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性事件报道的误区及改正策略

作者:毕佳佳

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4期

一、灾难性事件的概念

灾难性事件按性质划分主要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大类。一类是以自然本身为主的突发灾难,;即自然灾难,如冰雪灾害、地震、洪水、龙卷风等;一类是由人为影响造成的灾难,即人为灾难,如人为引起的交通事故、火灾、矿难、房屋倒塌等。灾难性事件在发生之前可能存在征兆,但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察觉,并且突发性很强,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负面性,影响广泛且久远[1]。综上所述,由于灾难性事件具有突发性、灾难性、负面性和社会性,因而此类报道备受媒体关注并有突出的新闻价值,引发全球媒体都在关注和记录这些灾难以及与灾难作斗争的人类。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山东青岛市发生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列楼爆炸特别重大事故,62人失去生命,136人受伤,1.8万多人被转移。这次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属于突发灾难性事件。以下内容笔者就由此事件为例来解析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存在的误区以及改正策略。

二、灾难性事件报道存在的误区

在我国,媒体一直以来重视正面新闻对公众的激励、净化和榜样作用[2],而对灾难性事件本身的报道及其负面影响,总是尽可能少报、甚至不报,或者干脆在灾难性新闻中只挖掘正面信息,结果反而造成民众恐慌、“谣言”横行的局面。

在此次“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重大事故中,青岛当地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虽也引导了舆情并提供了正面信息,但在后期却得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引发受众的反感。由此可见青岛当地媒体在对此次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存在误区。

1.首次报道头版篇幅偏少。输油管道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本就属于重大新闻事件,虽然2013年11月23日的青岛各个报刊头版刊登了该事故的情况,但都使用了较小篇幅,特别是《青岛早报》和《半岛都市报》在头版只用了1/4的篇幅。不大肆宣扬灾难是我国媒体的一贯作风,但这样的报道会让受众觉得不被重视,明明是重大事件却在头版被其他无关紧要的新闻占据了版面,实属失误与不该。

2.过分渲染温情色彩。在事发两天后,即2013年11月24日,青岛当地媒体意识到对此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篇幅不足,于是《青岛早报》使用了头版加8个内版,《半岛都市报》使用了头版加7个内版,《青岛晚报》使用了头版加6个内版,其他地方媒体也加大了篇幅。但是仅仅加大篇幅而没有实质性内容也是不行的,我们来看看当天报纸的文章标题都是什么,笔者选取其中部分标题:《排队献血,爱暖寒冬》,《最佳医护,最好救治》《住安置点,如家温暖》《官兵做饭,百姓喊香》等。本是令人痛心的灾难事件,但从媒体的文字描述上来看反

而好像是件好事,在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受众们在网络平台已经炸开了锅,大家最想了解的是为何发生爆炸,相关责任人是如何处理事故的,事故中的伤者情况如何,断电停水什么时候才能恢复等切合实际的问题,而不是当地媒体的报喜不报忧,硬是把灾情丧事变成了歌功颂德的“喜事”。

3.较少关注事故中个体的状况。在灾难性事件中,特别是社会性灾难,报道最应该关注的是灾难中的“人”,而不是其他[3]。上述列举的报道中,《排队献血,爱暖寒冬》虽然报道了群众踊跃献血的场景,给人以鼓励。但是,此篇报道中关注的却是献血的民众,花大量篇幅描写了个别群众是如何跨越阻碍前来献血的,并没有提到受伤民众的情况。在《最佳医护,最好救治》中,大量篇幅写青岛市卫生局是如何赶赴现场组织救援的,调了多少台机器、床位和药物,如何成立了救治专家医疗队,到文章最后才描写了被救治受伤民众的伤情,可谓是本末倒置。由此看来,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青岛媒体还存在很多误区和争议,尽管为稳定灾情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带来的舆论反弹还是不可忽视。

三、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改正策略

存在误区就需要探讨改正的办法,对于“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就青岛当地媒体的职责缺失本文提出了以下改正策略,并结合同样对此事件进行全程跟踪报道的新华社的通讯稿件进行对比,以得出如何更好的报道灾难性事件。

1.重视对灾难事件本身的报道。媒体记者在对灾难性新闻事件的采访过程中,必须要特别注意紧抓灾难事件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组成因素,按其重要程度应分别为死伤情况、灾难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救援和救济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灾区的灾后处理情况等。媒体应重视并加强对灾难事件本身的报道,受众第一时间最想了解的是事件本身而不是只空喊口号,或是报道某某领导奔赴救灾现场,布置救援工作之类。

新华社山东分社的记者就在第一时间赶赴爆炸现场,通过精细的访问与调查,以及走访附近群众及对中石化青岛负责人的独家访问了解到了许多重大信息,这些信息对还原事故真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爆炸发生后,网络上也充满了碎片化信息,但是如何把灾难性事件报道做好还是需要记者亲临现场,用自己的职业敏感挖掘信息,而不能依靠网络或群众支离破碎的言论来粘合新闻。来自新华社的稿件《36小时生命争夺战:中石化输油管道事故救人纪实》是由新华社五名记者实地探访灾难现场与走访附近群众,写出的一篇生动具体的反应灾难事件本身及现场救援真实场景的文章。

2.注意正面引导,讲求方法策略,注意分寸感。新闻的真实性是其最重要的要素,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更应该保证内容的准确与真实,做到如实反映事实,从而使整个事件的报道全面客观。媒体要认真核对报道中涉及的人物、地点、数字、细节等,避免因疏忽而导致误报,以真实具体的报道将事实的真相尽可能准确地传达给受众。灾难性事件具有复杂的多面性,我们在报道中要避免一叶障目,例如只报道某一方面的情况而对另一方面的情况避而不谈,或者把个人情绪和观点掺杂到报道中以此误导受众[4]。灾难性事件具有很强的负面性,但是在报道过

程中要善于发现并揭示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发展中的正面要素,从而使灾难的负面性降低,聚集群众共同面对、共同抗击灾难。关于正面引导,青岛当地的媒体倒是做了,但是没有把握好分寸,过于强调暖色彩使受众觉得当地媒体有意回避灾难,不能给群众一个好的交代。

那么如何把握灾难报道中的“冷暖”色呢,首先不能忽视灾难本身的冷色调,要报道事故相关的灾难性和危害性;其次也需要找一些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细节,比如在本次爆炸事件中应关注爆炸现场周边的生活日用品(蔬菜、肉蛋、矿泉水等)是否涨价,居民是否已经离家,吃饭问题如何解决等暖色彩,做到冷暖结合,有张有弛。由新华社记者袁军宝执笔的《“11·22”事故第三天:风雨中的热乎饭菜》就描写了事故第三天的情况:随着气温的降低,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不断地有遇难者的尸体被发现,周边部分小区的燃气、暖气仍然没有恢复,风雨中的冷色调浓重。但是青岛警备某部队的官兵来到事发地的小区给居民做饭,为这冷色调添上了一抹温暖。这样冷暖结合的报道才会给受众带来温暖不排斥的正面效应,比青岛媒体的《官兵做饭,百姓喊香》要好很多,避免了多度渲染暖色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人”是社会性灾难事件的主体,在灾难性新闻的报道中除了要关注事故本身的缘由,我们更应该关注事故中的“人”。事故发生后,受众最关心的是事故中的人怎么样了,所以记者就需要真实、全面、细致地记录现场,用一个个人物故事和救援细节来满足受众对“伤亡怎样、生活得怎样”的集中关切,同时也要聚焦事故后“人”的需求,倾听民众的感受和诉求。事故发生后,新华社记者罗争光在事故受损最严重的黄岛华欧北海花园小区内走访,看到了一个幼儿园的窗口严重破损,经过访问得知事故发生时有20多个孩子在窗口边玩耍且都受到了较大惊吓,其中一个孩子被碎玻璃轻度划伤。由他执笔的《爆燃事故中,被“震”伤的幼儿园》在年轻父母中得到很大反响,有些父母看到文章和配图后不禁落泪。

青岛媒体也报道了事故中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在报道为灾难贡献力量的个体,描写了做饭的官兵、救治的医护人员、献血的民众,但是却没有从灾难中的个体出发,让受众知晓事故中人的生存状况,从而警醒、启发受众对灾难的远离,也更能引起受众共鸣。

4.关注后续报道。在诸多因素中,最能体现灾难新闻价值的社会性和久远性的应该是事件的后续相关报道[5]。人们只有在灾难报道的反思中找到灾难的具体原因,使受众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警惕,才能预防此类灾害的再次发生,或者即使再次发生也能够尽量减少损失。然而在这个层面,大多数灾难事件的报道总是停留在对受灾现场情况的简单描述,以及对死伤者家属痛哭流涕画面的捕捉,而对相关事件的后续报道做得是寥寥无几。这样将导致难以全面、深入的报道灾难性事件,挖掘受众对灾难事件背后的深层思考。青岛当地媒体对此次爆炸事件的后续报道不多,除了交代相关部门是如何安置受灾民众,如何进行赔偿外,并没有深刻的反思灾难为何发生,如何预防以及关注后续伤者的生活状况。

综上所述,灾难性新闻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报道时需要记者倾注更多的精力,灾难新闻报道不仅仅需要记者的新闻敏感和职业素养,更需要重视灾难本身,关注事故中的人,把握报道分寸。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曾经说:“造就一篇好新闻,绝不仅仅是漂亮的文字、敏锐的嗅觉和灵巧的处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