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外交学考研真题经典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国的外交手段日益成熟
**风波后迅速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在地区安全方面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和六方会谈等机制,并妥善的处理了南联盟炸馆、南海撞机等危机事件。
在新时期提出和谐世界观,这是和谐世界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延续。
中国的外交哲学逐步形成了和平发展观、合作共赢观、和谐世界观和新安全观,积极地融入世界体系,逐渐成为负责任的大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邓小平以灵活务实的思想方法,全新的思维方式,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思想。
在此方针指导下,我国成功解决了对外关系中的难题,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在目前的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下,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深入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科学内涵韬光养晦,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智慧的一个经典表述 ,本身的含义是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是把古代中国军事谋略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外交的一种“积极防御”战略,是利用和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和取胜之道,是极具匠心和深谋远虑的。
韬光养晦绝不等同于单纯的防守退却或被动应付,而是要有所作为。
邓小平指出,不管世界政治格局怎样变,中国在世界上算一极 ,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们绝不能示弱”。
韬光养晦的目的,是为了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而有
所作为,为的是促进韬光养晦战略目标的实现。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核心就是“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即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及时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集中全力搞经济建设,“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此,在某些国际问题上我们要善于守拙,“扎扎实实干自己的事”。
在外交实践中,坚持不称霸、不当头的原则,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集团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
综上所述,对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应将其理解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出发,珍惜机遇,埋头苦干,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经济搞上去,避免过分张扬,“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着重营造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长期和平国际环境。
准确把握“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客观依据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这个国家对所处国际环境的判断以及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是建立在对当时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准确判断之上的,十多年过去了,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和中国的外交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应该看到当前中国决定采取“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基本背景要素仍然存在,而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赋予继续坚持这一方针更为坚实的基础和理由。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着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复杂、最深刻的变化,但并没有动摇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认为,“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
做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的重要判断的主要论据有三个方面:第一,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二,世界政治的主导力量———大国关系正处在一个以协调、合作、共处为主要取向的新时期 ,发展高新科技、夯实
综合国力,是各大国政策取向。
大国都在努力争取一个于己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趋势进一步加深。
总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上没有即将爆发世界大战的态势,中国也没有面临外敌入侵的紧迫情况,因此中国完全可以韬光养晦、埋头苦干、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冷战结束之初,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虽然美国依仗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多极化进程中试图建立由其控制的单极世界秩序,但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对美国的霸权都有很大的牵制作用。
国际格局演变的大趋势是多极化,而不是单极独霸。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历史需要, 是顺应历史的潮流。
江**同志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影响着各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途”, 如何更好地把握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规律,如何做到“韬光养晦、决不当头”,同时又“有所作为”,使中国在国际政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我们来说是新的实际问题。
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多极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在我国的周边环境相对安全的情况下,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
国家关系的最高准则,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仍是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制定国际战略所依据的最高原则是国家利益,邓小平同志说:“考虑国与国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
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在很长时期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完成祖国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根本利益要求我们自觉遵循“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综合国力是一国制定国际战略的最重要的依据。
邓小平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方针,是基于我国当时综合国力的现状而提出的。
“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
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不过三百美元”。
十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目前,我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但也要看到我国综合国力的特殊性。
经济总量大,但人均仍比较低。
2003年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第1 00多位;经济结构不合理,关键技术落后,许多重要装备和技术仍然依赖进口,受制于人;人口文化技术水平低,存在严重就业压力;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低,浪费破坏严重,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任重道远;经济体制、社会秩序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完善。
可以说,当前的综合国力的现状仍是邓小平所概括的大国与小国,这要求我们继续采取“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
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是时代的要求。
把握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并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
胡主席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对外战略方面必须坚决贯彻、灵活运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必须立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称霸、不当头、不谋求势力范围;同时要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国际战略目标是积极推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但是应该看到,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传统的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建立国际新秩序面临着许
多严峻挑战,任重道远。
针对这些,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各国政府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我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可以看出,我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处处体现着“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
灵活运用现有国际规则、参与未来国际规则制定的内在要求国际规则指国际社会为稳定国际秩序,促进共同发展或提高交往效率等目的而建立的有约束性的制度性安排。
长期以来,制订和修改规则的权力一直由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致使很多国际规则体现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对于西方制定或主导的国际规则,中国人较为有利、较为务实的办法是坚持“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辩证方针,集中精力搞本国建设。
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当然还包括中国参与、修正,乃至自己提出、主导创立国际规则。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决定着“中国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体系的调整、改造,使之反映中国的利益诉求。
如不参加就会被抛弃,成为国际弃儿。
”进入21世纪,全球层面的国际规则调整正全面展开,如安全领域的反对恐怖主义、多边安全机制、军控问题;经济领域的区域合作、WTO规则的谈判等。
中国必须把握机遇、有所作为,以保证在全球化进程中拥有主动权和一定的发言权。
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
它不是应对90年代初复杂国际局势的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我国长远利益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当前的新形势赋予了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更丰富的科学内涵、更坚实的客观依据、更迫切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