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员风险:包括内部审计人员不熟悉审计流程、缺乏专业知识、操作疏忽等可能导致的风险。

2. 流程风险:包括审计程序不完善、审计计划缺失、审计程序不合理等可能导致的风险。

3. 技术风险:包括信息系统安全漏洞、数据丢失或被篡改、计算误差等可能导致的风险。

4. 管理风险:包括审计报告被篡改、审计记录丢失、审计文件未经适当保管等可能导致的风险。

为了有效评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流程和标准,确保审计程序符合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2. 建立合适的内部审计团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

3. 采取有效的信息技术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意外损失。

4. 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确保审计记录和文件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避免审计报告被篡改。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必不可
少的一环,只有有效评估和管控风险,才能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障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审计师的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审计

审计师的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审计

审计师的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审计为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对审计对象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审计。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的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进行这些工作。

一、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风险评估是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的关键步骤,它有助于审计师确定审计对象的风险水平,从而指导后续的审计程序。

以下是风险评估的几个重要方面:1. 技术风险:审计师需要评估审计对象所使用的技术系统和工具,并确定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如果审计对象的技术系统存在缺陷或不足,可能会影响审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业务风险:审计师需要了解审计对象的业务模式、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等因素,以确定其所面临的业务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市场变化、法律法规变更以及行业前景不确定等问题。

3. 财务风险:审计师需要评估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

这包括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评估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对重大交易和会计估计进行审核。

4. 法律风险:审计师还需要评估审计对象的法律合规性和法律风险。

这包括评估其合同和法律文件的合规性,以及评估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审计是为了评估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以确保审计对象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几个重要方面:1. 控制活动:审计师需要评估审计对象的控制活动,包括授权、记录和报告等环节,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这包括对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审核,以及对控制活动的测试和评估。

2. 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审计还需要评估审计对象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这包括对审计对象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以及对内部控制措施的测试和评估。

3. 信息与通信:审计师需要评估审计对象的信息与通信系统,以确定其对审计和内部控制的支持程度。

这包括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及对信息披露的合规性进行审核。

4. 监督与评价:审计师还需要评估审计对象的监督与评价机制,以确定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的监督和评价情况。

内部审计工作风险评估方法

内部审计工作风险评估方法

内部审计工作风险评估方法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识别和防范风险、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风险评估,则是确保审计工作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内部审计工作风险评估方法。

一、风险清单法风险清单法是一种较为基础和直观的风险评估方法。

首先,审计人员需要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行业研究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列出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财务风险(如资金流动性风险、债务违约风险)、运营风险(如生产中断风险、供应链风险)、合规风险(如违反法律法规风险、违反内部制度风险)、战略风险(如市场定位偏差风险、竞争策略失误风险)等。

然后,对每个风险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风险的来源、影响范围、发生的可能性等。

通过对这些风险的逐一分析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风险清单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操作,能够快速地对众多风险进行初步梳理和分类。

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和预设的清单,可能会遗漏一些新出现或特殊的风险。

二、流程图法流程图法是通过绘制企业的业务流程图,来识别和评估风险。

审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包括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环节,将这些流程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绘制流程图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业务流程中的各个节点和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传递路径。

通过对流程图的分析,可以发现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例如流程过于复杂导致效率低下、关键控制点缺失、职责划分不清晰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展示业务流程,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流程优化的机会。

但它也需要审计人员对企业业务有深入的了解,并且绘制流程图的过程可能较为繁琐。

三、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产生的影响程度分别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绘制在一个矩阵中,从而确定风险的等级。

首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总结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总结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总结《篇一》自从我加入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团队以来,我亲身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作为一名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我深知自己的职责是确保公司的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一、基本情况我主要负责的工作是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和合规检查。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公司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工作重点我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评估: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我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2.内部审计:我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审计,确保公司的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3.合规检查:我定期对公司的合规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三、取得的成绩和做法通过我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1.我成功地发现并解决了公司在内部控制和合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公司的风险。

2.我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益。

3.我提出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我在工作中采取的主要做法有:1.我深入了解了公司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2.我积极地与公司领导和同事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3.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经验教训和处理办法在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尝试,我成功地克服了它们。

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教训和处理办法:1.遇到问题时,不要慌张,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2.当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要主动向领导或同事请教。

3.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忘记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五、今后的打算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商业银行的内外部审计和风险审计

商业银行的内外部审计和风险审计

商业银行的内外部审计和风险审计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为了确保其运营的合规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性,需要进行内外部审计和风险审计。

本文将分别对这三种审计进行介绍,旨在深入了解商业银行的审计体系,以及其对风险管理和治理的重要性。

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指由商业银行内部委派专门的内部审计团队对其内部管理和运营进行审计的过程。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估银行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流程的有效性,提供改善建议,并确保其运营活动符合法规和政策。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估、合规性审查等。

首先,内部审计团队需要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和操作进行审查,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意见。

其次,内部控制评估是核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是否健全,确保资产安全和交易准确性。

最后,合规性审查是审查商业银行的运营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

内部审计的优势在于,审计团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和内部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提供专业的改进意见。

然而,由于内部审计团队是由银行内部组织的,独立性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是指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专业审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进行审查的过程。

外部审计的目的是验证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其符合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外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包括审计财务报表、核查内部控制体系、评估风险管理等。

审计师通过检查和验证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确认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审计师会审查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评估其健全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此外,外部审计还会调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其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

外部审计的优势在于,审计师具有独立性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

同时,外部审计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风险审计风险审计是指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进行审查的过程。

内部审计部内部控制评估和风险管理流程

内部审计部内部控制评估和风险管理流程

内部审计部内部控制评估和风险管理流程内部审计部是公司内部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评估和监督公司内部的控制系统,以及管理潜在的风险。

内部控制评估和风险管理流程是确保公司运营和财务活动的有效性和透明度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内部审计部内部控制评估和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详细讨论。

一、内部控制评估内部控制评估是内部审计部门主要的职责之一。

其目的是评估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风险水平以及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足够有效。

评估的依据包括内部控制政策、程序和指南,以及特定风险因素和业务需求。

内部控制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风险识别和分类:内部审计部门首先对公司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然后将这些风险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控制评估。

2. 控制评价:针对每个风险类别,内部审计部门评估公司已有的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这其中包括控制的设计、实施和运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减轻相应的风险。

3. 缺陷分析和改进建议:内部审计部门对于控制存在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涉及控制的优化、流程的改进或者系统的升级。

4. 监督和跟进:内部审计部门要确保建议的改进措施得到及时的执行,并进行持续监督和跟进,以验证改进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二、风险管理流程除了内部控制评估,内部审计部门还需要负责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监控四个方面。

1. 风险识别: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通过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和调研,全面了解公司内部的各种风险因素。

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2. 风险评估:对于识别出的各种风险,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进行量化和评估,以确定其潜在的影响程度和概率。

这样可以帮助公司在应对风险时更好地进行决策。

3. 风险应对: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和措施。

这可能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强化内部控制措施、购买保险等。

4. 风险监控: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持续的监控和跟进,包括定期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沟通等,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内部审计部门风险评估工作计划

内部审计部门风险评估工作计划

内部审计部门风险评估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拓展,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风险评估工作计划。

本计划旨在识别、评估和管理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各种风险,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内部审计部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分析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评估其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风险评估的意义在于:1.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2.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降低企业风险;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内部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4. 促进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管理层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三、风险评估的范围和方法1. 风险评估的范围内部审计部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1)审计程序和流程的风险;(2)审计人员技能和素质的风险;(3)审计技术方法和工具的风险;(4)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合规性和风险;(5)外部环境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2. 风险评估的方法内部审计部门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对审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看法;(2)访谈法:与审计人员、管理层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审计工作的需求和期望;(3)流程图法:通过绘制审计流程图,分析审计程序和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点;(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5)专家评估法:邀请专家对审计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提高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四、风险评估的步骤和时间安排1. 准备阶段(1-2周):制定风险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目的、范围和方法;组建评估团队,分配工作任务;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 实施阶段(3-4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流程分析和案例研究,发现风险点;组织专家评估和指导。

3. 分析阶段(5-6周):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识别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作业指导书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作业指导书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作业指导书第1章内部审计概述 (4)1.1 内部审计的定义与作用 (4)1.1.1 定义 (4)1.1.2 作用 (4)1.2 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4)1.2.1 基本原则 (4)1.2.2 标准 (5)第2章风险评估基础 (5)2.1 风险的定义与分类 (5)2.2 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5)1.1 采用PESTLE分析,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环境等方面识别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

(5)1.2 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内部风险。

(5)1.3 运用故障树分析(FTA)、因果图等工具,识别潜在风险。

(5)2.1 定性评估:采用风险矩阵、专家打分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

(6)2.2 定量评估:运用概率论、统计学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量计算。

(6)2.3 风险排序:根据风险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排序,以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

(6)2.3 风险控制与缓释策略 (6)1.1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6)1.2 设立风险预警指标,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

(6)1.3 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6)2.1 转移风险: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6)2.2 分散风险:通过多元化投资、业务拓展等方式,降低单一风险的影响。

(6)2.3 应急预案:针对重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6)2.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氛围。

(6)第3章内部审计程序与流程 (6)3.1 审计计划制定 (6)3.1.1 年度审计计划 (6)3.1.2 专项审计计划 (6)3.1.3 审计计划审批 (6)3.2 审计程序设计 (7)3.2.1 审计程序概述 (7)3.2.2 审计程序内容 (7)3.2.3 审计程序审批 (7)3.3 审计实施与报告 (7)3.3.1 审计实施 (7)3.3.2 审计报告 (7)3.3.3 审计报告审批 (7)3.4 审计跟踪与改进 (7)3.4.1 审计跟踪 (7)3.4.3 整改效果评估 (8)3.4.4 持续改进 (8)第4章财务审计 (8)4.1 财务报表审计 (8)4.1.1 目的与范围 (8)4.1.2 审计程序 (8)4.1.3 审计要点 (8)4.2 财务合规性审计 (8)4.2.1 目的与范围 (8)4.2.2 审计程序 (8)4.2.3 审计要点 (9)4.3 财务效益审计 (9)4.3.1 目的与范围 (9)4.3.2 审计程序 (9)4.3.3 审计要点 (9)第5章运营审计 (9)5.1 业务流程审计 (9)5.1.1 审计目标 (9)5.1.2 审计内容 (9)5.1.3 审计方法 (10)5.2 信息系统审计 (10)5.2.1 审计目标 (10)5.2.2 审计内容 (10)5.2.3 审计方法 (10)5.3 合同管理与合规性审计 (10)5.3.1 审计目标 (10)5.3.2 审计内容 (10)5.3.3 审计方法 (11)第6章风险评估与管理 (11)6.1 风险评估方法与工具 (11)6.1.1 风险识别 (11)6.1.2 风险评估 (11)6.2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11)6.2.1 风险分类 (11)6.2.2 风险评估流程 (12)6.2.3 风险管理制度 (12)6.3 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12)6.3.1 风险应对策略 (12)6.3.2 风险应对措施 (12)第7章内部控制审计 (13)7.1 内部控制概述 (13)7.2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13)7.2.1 询问与调查 (13)7.2.3 评估内部控制缺陷 (13)7.3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13)7.3.1 制定审计计划 (13)7.3.2 实施审计程序 (13)7.3.3 撰写审计报告 (14)7.3.4 跟踪审计整改 (14)第8章人力资源管理审计 (14)8.1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概述 (14)8.1.1 定义 (14)8.1.2 目的 (14)8.1.3 范围 (14)8.1.4 程序 (15)8.2 人力资源政策与合规性审计 (15)8.2.1 审计目的 (15)8.2.2 审计内容 (15)8.3 人力资源效益审计 (15)8.3.1 审计目的 (15)8.3.2 审计内容 (15)第9章项目审计 (16)9.1 项目审计概述 (16)9.2 项目立项与实施审计 (16)9.2.1 立项审计 (16)9.2.2 实施审计 (16)9.3 项目效益与风险审计 (16)9.3.1 效益审计 (16)9.3.2 风险审计 (16)第10章审计报告与沟通 (17)10.1 审计报告编写规范 (17)10.1.1 审计报告结构 (17)10.1.2 审计报告内容要求 (17)10.1.3 审计报告格式要求 (17)10.2 审计结论与建议 (17)10.2.1 审计结论 (17)10.2.2 审计建议 (17)10.3 审计沟通与反馈 (18)10.3.1 审计沟通 (18)10.3.2 审计反馈 (18)10.4 审计成果运用与持续改进 (18)10.4.1 审计成果运用 (18)10.4.2 持续改进 (18)第1章内部审计概述1.1 内部审计的定义与作用1.1.1 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设立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评估和咨询活动。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职场老鸟,今天我要跟你聊聊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那些事儿。

要知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不仅要会赚钱,更要会花钱,而这就离不开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这两大法宝。

让我们来看看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它能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想象一下,内部审计就像企业的医生,定期给企业做个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病灶恶化。

内部审计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管理审计、运营审计等方面,目的就是找出企业的漏洞,提出改进建议,让企业健康发展。

那么,风险评估又是怎么回事呢?风险评估就是企业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提前预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想好解决办法。

这就像天气预报,事先告诉你哪里会下雨,让你做好准备,避免被淋湿。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动向,预防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确保企业稳定运营。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可分。

内部审计为风险评估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石,通过对企业各项业务的审查,揭示潜在的风险点,为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而风险评估则可以帮助内部审计更好地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我要分享一些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经验。

要想做好内部审计,要建立健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职责和权限。

审计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意见。

在审计过程中,要注重证据收集,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对于风险评估,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风险管理团队要充分了解企业业务,掌握市场动态,以便准确判断风险。

企业还要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承担等。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企业安全。

我想说,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就像幼儿教育,需要耐心、细心和决心。

银行内部审计程序与风险评估

银行内部审计程序与风险评估

银行内部审计程序与风险评估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银行内部审计程序和风险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经济体系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银行内部审计程序和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银行内部审计程序是银行保持良好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内部审计程序是指银行内部对各项业务、流程和风险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内部审计程序,银行可以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银行内部审计程序通常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业务审计、财务审计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机结合,银行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风险状况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风险评估是银行内部审计程序的核心环节之一。

风险评估是指银行对各项业务和流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风险评估,银行可以识别和量化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银行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减少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同时,风险评估还可以帮助银行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优化业务流程,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银行通常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

其中,风险评估矩阵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并绘制成矩阵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各项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和优先级。

此外,银行还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模型建立等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估。

这些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除了风险评估,银行内部审计程序还包括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银行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和改进的过程。

内部控制是指银行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和利益,提高经营效率和合规性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流程和控制措施。

通过内部控制评价,银行可以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八种内部审计方法

八种内部审计方法

八种内部审计方法概述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确保组织的运营和管理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并提供有关改进管理控制措施的建议。

为了对企业的风险和控制进行全面评估,内部审计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八种常见的内部审计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流程审计、数据分析、合规性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和运营审计。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旨在确定组织所面临的各类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

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确定哪些风险对企业影响最大,并为管理层提供相应的风险防控建议。

二、流程审计流程审计是对企业运营过程的审查,目的是评估流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通过对流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瑕疵,并提出改进建议。

流程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运营流程的标准化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1 流程规划和设计审计流程规划和设计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流程规划和设计是否合理和有效。

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企业的流程目标、流程设计、流程文档等是否符合业务需求,并提出改进意见。

2.2 流程执行和控制审计流程执行和控制审计旨在评估企业的流程是否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执行,并查明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企业达到预期的流程目标。

2.3 流程监控和改进审计流程监控和改进审计是对企业的流程监控和改进机制进行审查。

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企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流程监控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利用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企业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检测潜在的风险,识别业务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合规性审计合规性审计是对企业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包括内部规章制度、行业法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

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风险评估是对信息资产(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风险评估任务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推荐风险消减对策风险评估过程注意事项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其次,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三,资产中存在哪里弱点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容易程度又如何?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最后,组织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估的过程。

进行风险评估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内部审计的定义1,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

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2,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内部审计在风险识别中的作用是什么

内部审计在风险识别中的作用是什么

内部审计在风险识别中的作用是什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应对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识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能够提供独立客观的风险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企业的其他业务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的影响和干扰,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

这种独立性和客观性使得内部审计能够发现那些可能被管理层忽视或掩盖的风险,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风险信息。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查和分析,能够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并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他们运用专业的审计方法和工具,收集相关的证据和数据,以支持风险评估的结论。

这种基于事实和数据的风险评估,能够为企业管理层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内部审计有助于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内部审计不仅能够发现风险,还能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审查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内部审计可以审查企业风险识别的过程是否充分和有效。

它可以评估企业是否能够及时识别出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风险,以及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了准确的分类和描述。

其次,内部审计可以关注企业风险评估的方法是否合理,评估结果是否准确。

它可以检查企业是否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合理地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应对最重要的风险。

此外,内部审计还可以审查企业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它可以评估企业是否针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等。

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检查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对风险管理流程的持续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内部审计风险评估

内部审计风险评估

内部审计风险评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内部审计在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企业提供独立且客观的评估,有助于改善内部控制,并确保企业达到既定的目标。

然而,内部审计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保障企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审计风险概述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面临的可能导致偏差、误判或错误的因素和情况。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于内外环境的各种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人员素质、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等。

内部审计风险的存在可能影响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而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方法1.制定评估指标:根据内部审计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应该具备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收集信息:收集与内部审计风险相关的信息,包括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过程等。

信息获取可以通过面谈、文件分析、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

3.识别风险: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和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内部审计风险。

这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判断企业内部的潜在风险。

4.评估风险程度:对已识别出的内部审计风险进行程度评估。

评估过程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5.制定控制措施: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控制措施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提升技术水平等。

三、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的意义1.提升审计质量:通过评估和管理内部审计风险,能够识别和消除可能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保护企业利益:内部审计风险评估能够发现和控制潜在的经营风险,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利益。

3.改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查漏补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

内部十种审计方法

内部十种审计方法

内部十种审计方法内部审计是指组织机构内部利用自身资源和人员进行的一种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的过程。

它旨在通过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流程,提供有关组织机构运作情况的独立意见和建议。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内部审计方法:1.风险评估审计:对组织机构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

通过确定和评估风险,确保组织对潜在风险有所了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

2.控制环境审计:对组织机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审计,包括管理层的承诺、道德价值观和行为标准。

通过评估控制环境的有效性,有效地产生和维护良好的内部控制。

3.流程审计:对组织机构的业务流程进行审计,以确保其有效和高效。

通过审查组织机构的业务流程,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并提供建议以优化流程。

4.资金审计:对组织机构的资金使用进行审计,包括预算编制、资金流动和报销过程。

通过审计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法规和组织机构的政策,并提供合理的报告。

5.信息系统审计:对组织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安全、完整性和可靠性。

通过审计信息系统,评估信息系统的风险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6.遵从性审计:对组织机构的遵守法规和内部政策进行审计。

通过审计组织机构的遵守性,确保组织机构遵守法规和内部政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纠正。

7.绩效审计:对组织机构的绩效进行审计,包括目标设定、绩效测量和绩效报告。

通过审计绩效,评估组织机构达成目标的能力,并提供改进绩效的建议。

8.品质管理审计:对组织机构的品质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包括品质策略、目标和流程。

通过审计品质管理,确保组织机构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改进品质管理的建议。

9.供应商审计:对组织机构的供应商进行审计,包括评估供应商的合规性、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审计供应商,确保组织机构与合规、可靠的供应商合作,并提供改进供应链管理的建议。

10.项目审计:对组织机构的项目进行审计,包括项目计划、执行和监控。

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流程

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流程

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流程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的合作对于企业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内部审计旨在评估和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而风险管理部门则负责识别、评估和管理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本文将探讨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的流程,以及二者如何协同合作提升企业的整体风控能力。

一、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人员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独立的、系统的评估和改善。

内部审计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审计目标:内部审计部门首先需要与风险管理部门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确定需要审计的重点领域。

2. 制定审计计划: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审计目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地点、审计程序和责任人等。

3. 数据收集与分析: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相关文档、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对企业的各项风险管理和控制活动进行评估。

同时,对风险管理部门的报告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审查。

4. 发现问题与评估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评估这些问题可能对企业运营带来的风险。

5. 提出改进建议:基于发现的问题和评估的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向企业管理层提出改善建议,以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

建议应具体、可行,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6. 监督改进措施:内部审计部门跟踪和监督改进建议的实施情况,并评估其有效性。

在必要时,对整体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进行再次审计,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二、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其目的是对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

一般而言,风险评估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部门通过调研、采访、统计数据等方式,识别出企业内外部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规合规风险等。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持续性等方面的分析。

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衡量和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和有效性的一套指标体系。

该体系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评价指标:
1. 内控评价:评估内部审计部门对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和监督的能力和有效性。

包括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发现和修复内部控制缺陷的能力。

2. 风险评估:评估内部审计部门对组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有效性。

包括评估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3. 符合性评价:评估内部审计部门对组织内部和外部法规、政策和合规要求的评估和监督的能力和有效性。

包括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合规检查和合规审计工作。

4. 业务价值评估:评估内部审计部门对组织业务目标的支持和价值的评估和监督的能力和有效性。

包括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业务风险评估和业务流程审核等工作。

5. 专业能力评价: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素质、专业能力和继续专业发展的能力和有效性。

包括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培训、认证和绩效管理等方面。

6. 绩效评价: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整体绩效和效率。

包括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评价指标应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定制。

浅析风险评估在以风险为导向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浦镇公司(1)

浅析风险评估在以风险为导向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浦镇公司(1)

浅析风险评估在以风险为导向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近年来国家相续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文件,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正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企业内部审计执业模式也随着风险管理的引入发生着变化,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正在为企业所广泛运用。

一、风险评估在开展以风险为导向内部控制审计中的重要性1、风险评估是开展以风险为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的基础工作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首先要对风险管理的概念有一个充分认识,明确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明确运用什么样的风险评估方法,怎样进行风险评估,要达到什么样的风险评估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风险为导向内控审计中,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

2、风险评估是开展以风险为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的关键步骤风险评估是企业根据收集的风险管理信息,对企业整体和各管理及业务流程进行风险的辨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运用风险管理工具,辨识评估出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事件,存在的薄弱环节,确定出企业重点风险因素。

其风险评估的结果展示了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的目标,在日常经营中需要优先安排进行重点管理的关键风险。

如我们公司每年一次的风险评估工作,运用风险评估工具,所评估排序出的重大风险因素,包括海外市场风险、重大项目执行风险、技术风险、供应链风险等大类,这些评估出的重大风险事件,同样也是作为内控审计重点、关键环节,才能达到风险导向内控审计的效果。

3、风险评估是开展以风险为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确定审计方案重要环节开展以风险为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其风险评估工作,也是企业认识自己的过程。

企业对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重要环节和事项,采取措施加强风险防范,而对内控审计人员来说就可以在审计计划、审计方案的编制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制定,按照重大风险分布,存在的风险因素的业务,确定内控审计范围、审计方式、审计步骤、审计要求等,使内控审计方案编制达到以风险为导向,以存在的重大风险为内控审计重点,更有针对性的加强内部控制测试,发现内控缺陷,达到最佳的审计效果,发挥内部审计更好的服务企业的发展作用。

内部审计要点

内部审计要点

内部审计要点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对其财务、运营和管理活动进行独立、客观和系统性的评估。

它的目的是帮助组织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确保组织达到其目标并遵守法规和政策。

以下是内部审计的一些要点:1. 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包括审计范围、目标和时间表。

这个计划应该根据组织的风险评估和重要性来确定。

2. 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应该对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哪些领域需要重点关注。

这可以通过与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来实现。

3. 内部控制评估:内部审计应该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控制、运营控制和合规性控制。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数据分析:内部审计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来识别异常模式或趋势,以发现潜在的问题或欺诈行为。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加强审计的有效性和效率。

5. 报告和沟通:内部审计应该及时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审计报告,并与他们进行沟通。

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地描述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6. 跟踪和监督:内部审计应该跟踪已经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这有助于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提供持续改进的机会。

7. 保持独立性:内部审计应该保持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或个人的影响。

这有助于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8. 持续学习和发展: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和监管要求。

这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价值。

总之,内部审计是组织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遵循上述要点,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组织识别风险、改进控制、提高效率,并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审计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案例分享

审计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案例分享

审计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案例分享随着企业经营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加剧,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企业通常会聘请审计师进行内部审计。

本文将分享一些与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相关的案例。

一、案例一: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某国际电子商务公司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这对企业的声誉和客户信任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风险,该企业聘请了一位审计师进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审计师首先进行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识别了企业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弱点。

随后,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增强访问控制、完善数据备份机制、加强员工培训等。

此外,审计师还制定了一个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计划,明确了风险管理的目标、策略和控制措施。

通过这次内部审计,企业成功地加强了信息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并取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二、案例二:财务风险管理某制造企业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面临着财务风险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该企业聘请了一位审计师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审计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他发现企业存在资金链紧张、应收账款逾期等财务风险,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改善经营策略、优化现金流管理、加强供应链风险控制等。

在内部审计的指导下,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加强风险控制,成功渡过了经济寒冬。

三、案例三:合规风险管理某跨国公司由于业务遍及多个国家,面临着合规风险的挑战。

为了确保公司的合规性,该企业聘请了一位审计师进行内部审计。

审计师首先对公司的政策、制度和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发现了一些合规性不足之处。

他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定期进行合规性培训等。

同时,他还制定了一个合规风险管理计划,明确了合规性目标和控制措施。

通过内部审计的推动,企业成功地加强了合规风险管理,确保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并赢得了国际市场的信任。

结论以上案例仅是审计师在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在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从的角度来讲,评估是对(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

作为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体系策划的过程。

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风险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推荐风险消减对策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其次,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三,资产中存在哪里弱点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容易程度又如何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最后,组织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估的过程。

进行风险评估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内部审计的定义1,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

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2,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内部审计是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

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应称法,即:由部门、单位内部设置的专职机构及人员,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用以健全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在中国审计组织体系中,起着以为主导,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重要作用,支撑着企业的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的本质在于,作为企业指挥者管理机能的一部分,对企业管理手段妥善与否、有无弊漏和是否经济有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和评价。

内部审计的主要缺陷和特点是,由于在本单位领导下进行内部审计活动,其独立性表现稍弱;但具有及时性、连续性、针对性、预防性等特点。

内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有效性、经济性、合规性。

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1 开展财政财务审计2 开展资金管理审计3 开展任期紧经济责任审计4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5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管理审计6开展管理审计与效益审计7开展其他审计审计人员为每一个单元和共享的服务制定具体的风险清单,并确定那些成为组织最大威胁的风险.接着,审计人员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肯能性,在一个三点标尺上对风险评级,那些最高级别的风险被标上关键风险,威胁和关键风险的结合点被最先审计,并随之受到管理层的重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机制。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受托责任的范围和管理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前几个阶段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们与风险结合起来,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成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能动的管理机制。

在管理机制方面,反馈是管理控制的核心,而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控制机制中正是扮演了反馈的角色,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反馈的职能不只是事后的审核与报告,更多的是实时乃至事前的反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这种反馈与广义的风险相结合,能够使企业规避下必要地的损失,或未即将到来的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这种变化也更能体现内部审计的作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所谓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已企业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客观的签证和咨询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内部审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审计目标导向的变化。

首先确定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提出规避和控制风险的方法,通过后续的审计程序,检测风险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内部审计目标和企业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内部审计的真正价值,使得内部成为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内部审计范围的扩展。

内部审计部门在对企业所有风险进行彻底了解后,对风险进行排序,根据风险大小来确定审计范围和分配审计资源。

恰当、有效地分配内部审计资源,使得更多与风险管理相关的控制和活动得到关注,有助于合理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3内部审计方法的改进。

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化的推广和普及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处理信息、准确判断的能力,为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提供技术支持。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广泛运用分析性程序检测被审计对象,其基本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分析性测试、实质性测试、余额测试等。

对于有证据表明较低的领域,应依赖内部控制货分析性复核;对被认为风险较高的领域,实施大量的实质性测试和余额测试,是审计手段与审计目标更好地融合,提高审计的效率。

现代内部审计观念的核心是,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

无论是识别风险还是评价风险,都不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

在识别和评价之后,还必须进行风险应对。

从内部审计自身来说,通过评估结果找出风险程度较高的经营机构或业务领域,据此科学地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审计频率、合理调配审计资源,从而使企业内部的业务经营全过程各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督,保证充分的审计覆盖面,不留审计盲点;从企业的风险管理来说,由于内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对风险的评估,把部分资源分配到影响全局、有碍组织发展的重大风险的前瞻性评价和风险揭示上,并且将风险的评估同企业当前的经营管理控制、计划、策略结合起来可以为董事会和高层提供风险管理策略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顾问服务,从企业制度化建设来说,将企业内部审计中风险评估的结果形成制度化的成果,并且及时将发现的风险因素、形成原因及相应整改措施在内部网络上进行明示,这一方面可以引起所有分支机构的对照检查与关注另一方面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

2 、以风险为导向确定审计重点风险评估与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相互应用1、以风险评估作为导向配置企业的审计资源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审计资源较为稀缺,内部审计部门要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就需要根据风险的评估结果把稀缺的审计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审计环节,选择合理的审计项目,科学制定内部审计计划,确定合适的审计频率,从而使企业内部业务经营环节得到有效地监督,从而进行有效地控制。

通过对企业风险评估,找出剩余风险程度较高地经营机构或领域,优先安排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专项审计。

2、以风险评估为导向确定企业内部审计重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缺乏成熟的体系实施准确的全面的系统的风险评估,距离达到依靠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风险仍有一定的距离。

内部审计要结合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的方法运用于部分审计对象,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进全面的风险评估。

如对下属企业或分公司等开展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在项目方案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贯彻风险评估的理论,参照风险评估规范实施相关步骤。

首先以机构为维度划分审计单元,以使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能持续性地监控剩余风险较大的分支机构;再利用以往的审计经验,评估结果最大的几类风险,针对相对应风险控制环节确定具体审计步骤,评价相关控制的有效性,最后项目的结果可作为实施全面风险评估的重要测算依据。

3、实现内部审计职能转向提供重要测算依据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一般脱胎于原来的稽核监察部门,在过去数十年中,稽核监察人员的工作重点大都偏向于查错纠弊,直接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在未评估企业风险前直接关注控制,肯定将带来许多问题:多余的控制阻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运作;企业部门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困难;控制的改变滞后于经营环境的迅猛变化,对过去形成的、与目前所面临的风险相差较大或无关的控制进行审计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没有风险就没有控制,控制为管理风险而存在。

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使审计人员关心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使审计工作与企业战略计划连接起来,使审计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价值,达到企业的目标。

4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价值,完善全面风险评估管理我国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正在建设、完善过程当中,企业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流程再造等方面着手,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全面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不但可以用于指导审计计划、专项审计方案的制定,还可以用于指导并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

风险导向的风险评估结果反映了企业内部各审计单元的剩余风险大小,凸显了经营机构或业务领域薄弱的控制环节,同时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可以以独立的审计角度,定期的连续不断地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将发现的风险因素、风险环节通报企业管理层,引导企业进行对照检查与整改,改进与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体制和流程,促进企业上下加强风险管理,并最终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达到风险控制目标。

加强风险评估在内部审计中应用的建议风险评估是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必须坚持规范、长久地开展,因此我们建议从制度、信息系统等各方面加强对风险评估的支撑,形成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1、建立制度形成保障。

企业内部应对风险评估工作制定相应制度办法,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开展风险导向的风险评估与计量工作。

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办法形成保障,将风险评估工作固化下来,使之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长期的、持续不断地工作模式。

2、建立系统作为支持。

风险评估工作离不开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计量,要使评估结果更加精确、符合实际,必须有强大、健全的信息系统强有力的支持,为此,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因加快审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以信息系统支持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

3、完善评估流程与方法。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制定统一、规范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操作规程,内部审计人员在统一的操作流程下,运用规范化的评估方法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以便更精准地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来指导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