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文:2077-区域协作模式下的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协作模式下的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一是在教育领域,需要研究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必须要提高使用效益。目前我国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在个别领域已经实现了共建共享。但共建共享的范围和程度还远远够不上高水平,迫切需要研究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怎样在区域协作模式的框架内将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在城市发展领域,需要研究区域协作模式下的资源共享问题。区域协作模式作为一种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受到决策者和智库的高度重视。武汉“1+8”城市圈,以建“两型社会”为目标,以城市圈建设为载体,充分协调圈内各城市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也需要研究区域协作模式下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2)课题界定
立足区域协作和资源整合思想,促进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突出信息化和教育价值的核心特征,通过对区域内分散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体汇聚、融合整编,重新构成新的有机整体,实现区域内高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的整体结构最佳化、整体效益最大化。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美国区域协作中主要使用“州际契约”模式。在1948年,美国成立了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力图通过跨州教育协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内长三角区域协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协作广泛采用行政契约和磋商沟通。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张吉军、易玲以行政契约理论的视角,以城市建设和行政管理为重点,探索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的城市合作模式。2013年,渭南师范学院的梁转琴总结了黄河金三角“示范区”26年区域协作经验,探索了该“示范区”高效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建设原则、策略和措施。2013年,河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杨凤英、殷必轩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州际协作组织的主要活动、功能、运行机制等问题,提供了区域协作模式的美国经验。2015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Lori A. Cargile和Shelly Harkness探讨了可汗学校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指出了可汗学校的不足,但依然乐观的相信可汗学校可以助力数学教育,对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共建共享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2016年,罗马尼亚的Olga Bucovetchi,Radu 设计了一个适宜于慕课(MOOC)平台的课程,超过了罗马尼亚学生的预期,表明线上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广受学生欢迎。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自武汉“1+8”城市圈提出创建“两型社会”的构想获得国务院批准以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与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诸方面形成合力,使武汉“1+8”城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平有一个大的跃升。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快速提高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有利于促进中部崛起,统筹区域发展。
2008年8月,教育部和湖北省签订了“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合作协定,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绘就了蓝图。虽然武汉“1+8”城市圈的教育质量不低,但与京津冀地区的教育质量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迫切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提高武汉“1+8”城市圈教育质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规划武汉“1+8”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国教育改革,探索教育管理新体制、统筹协调新机制和科学发展新模式。
近一个时期来,高校的远程教育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实验中心、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得到了大发展,但是一般都是各高校分别建设,分布极不均衡,重复建设较多,资源利用率不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效益,降低高等教育成本。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课题理论依据
随着国内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合作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以行政部门签署合作章程或协议为主。云计算是新兴的服务计算模型,可有效融合、管理、动态调配分布式的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以统一的界面向广大的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的数据、软件和应用服务放在云端,可为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供革命性的手段和方式,可大大促进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优化区域内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打破目前各高校各自建设、各自使用的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式,通过高校部门间、高校间、市际、省际等多个层次的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建立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区域化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推进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弥补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充分发挥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益,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数字鸿沟,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动力源和加速器的作用。
(3)研究内容
一、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二、我国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数字图书馆初具规模,搭建了基本的网络环境,电子资源种类和数据库数量较多,建立了图书馆联盟组织,共建共享具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现象普遍;缺乏鲜明个性;技术标准不统一;共建共享范围有限,资金利用效率低。
三、区域协作模式下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多个层次整合,基于云计算平台共享,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四、区域协作模式下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
开放合作、整体协作,发挥地区优势,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分布推进,分工合作、形成体系。
五、区域协作模式下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组织形式
部门间、高校间、市际、省际等多个层次;基于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的联盟、基于高校重点网络信息设施的联盟、基于高校线上教学活动的联盟、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联盟、基于数字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联盟等多个模式。
六、区域协作模式下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技术手段
云服务体系,服务平台,服务模式。
七、区域协作模式下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阶段划分
利用现有平台共建共享阶段,局部整合共建共享阶段,区域融合共建共享阶段。
八、区域协作模式下高校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措施
转变思想观念,制定规章制度,健全组织机构,科学配置资源,加强经费保障,统一技术标准,组织交流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