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汇报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最新学习文档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最新学习文档

2019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一、单选题1.用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其结果是()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能会减少②可能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③细胞中的蛋白质活性可能下降④若该细胞死亡,则属于凋亡.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

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根本原因是()A. 红细胞易变形破裂B. 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C. mRNA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 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3.居里夫人对核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她在研究工作中长期接触放射线物质,患上了白血病。

最可能的病因是放射线物质使细胞发生了()A. 基因重组B. 基因复制C. 基因突变D. 基因分离4.基因突变发生在下列哪一过程中?()A. DNA→DNAB. DNA→RNAC. RNA→蛋白质D. 蛋白质→性状5.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甲所示的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三对等位基因B. 图乙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 基因D,d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D. 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自由组合6.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培养培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B. 发生突变的大肠杆菌DNA分子中共有6种碱基配对方式C. 大肠杆菌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 的替换D. 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增强7.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般不会引起下列哪一项结果()A. 有利于个体生存B. 不利于个体生存C. 有利于生物进化D. 不利于其他生物的进化8.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 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 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D. 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9.下列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 人类的红绿色盲和无籽番茄B. 八倍体小黑麦和无籽番茄C. 人类的红绿色盲病和果蝇的白眼D. 八倍体小黑麦和果蝇的白眼10.一对父母产生的后代,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分离D. 染色体变异1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 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重组C. 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及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等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D. 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12.基因重组发生在()A.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 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C. 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D. 无丝分裂的过程中13.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能够聚集辐射,辐射对人的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B. 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C. 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D.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辐射引起的14.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 分裂间期B. 分裂期前期C. 分裂期后期D. 在分裂期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15.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和人,都会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整理)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整理)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一、选择题1.F因子从一个细胞转移至另一个细胞的基因转移过程称为:A.转化B.转导C.转染D.转座E.接合2.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称为:A.转化B.转导C.转染D.转座E.接合3.溶原菌是指:A.整合了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B.整合了质粒基因组的细菌C.含有独立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D.含有独立质粒基因组的细菌E.含有独立噬菌体和质粒基因组的细菌4.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为:A.转化B.转导C.转染D.转座E.接合5.由整合酶催化、在两个DNA序列的特异位点间发生的整合称为:A.位点特异的重组B.同源重组C.基本重组D.随机重组E.人工重组6.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A.位点特异的重组B.非位点特异的重组C.基本重组D.随机重组E.人工重组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A.5'磷酸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B.3'磷酸基和5'羟基基团的末端C.5'磷酸基和3'磷酸基团韵末端D.5'羟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E.以上都不是8.可识别并切割特异DNA序列的称:A.限制性核酸外切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D.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DNA酶9.限制酶的识别顺序通常是:A.聚腺苷酸B.聚胞苷酸C.RNA聚合酶附着点D.回文对称序列E.甲基化“帽”结构10.限制酶:A.从噬菌体中提取而得B.可将单链DNA任意切开C.可将双链DNA任意切开D.可将双链DNA特异切开E.不受DNA甲基化影响.11.限制酶的作用特性不包括:A.在对称序列处切开DNAB.同时切开双链DNAC.DNA两链的切点常在同一位点D.酶切后的DNA片段多具有粘性互补末端 E.酶辨认的碱基一般为4—6个12.限制酶的特点不包括:A.只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B.其识别不受DNA来源的限制C.不同生物的DNA经相同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相同末端D.对双链和单链DNA同样切割E.同一限制酶在一DNA分子上可有数个切点13.关于限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识别DNA特定的碱基顺序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开DNA B.切割点附近的碱基顺序一般呈回文结构C.它能专一降解经甲基化修饰的DNAD.是重组DNA的主要工具酶E.主要从细菌中获得14.在重组DNA技术中催化形成重组DNA分子的是DNA的:A.聚合酶B.解链酶C.连接酶D.拓扑酶E.内切酶15.在重组DNA技术领域所说的分子克隆是指: A.建立单克隆抗体B.建立多克隆抗体C.构建重组DNA分子D.无性繁殖DNA-E.有性繁殖DNA16.无性繁殖依赖DNA载体的最基本性质是:A.青霉素抗性B.卡那霉素抗性C.自我复制能力D.自我转录能力E.自我表达能力17.重组DNA技术领域常用的质粒DNA是:A.细菌染色体DNA的一部分B.细菌染色体外的独立遗传单位C.病毒基因组DNA的一部分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一部分E.真核细胞染色体外的独立遗传单位18.pBR322是:A.天然的酵母质粒B.经人工改造的酵母质粒C.天然的大肠杆菌质粒D.经人工改造的大肠杆菌质粒E.经人工改造的噬菌体19.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可简单地概括为:A.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分离、提纯与鉴定B.分、切、接、转、筛C.将重组体导人宿主细胞,筛出含目的基因的阳性株 D.将载体和目的基因接合成重组体E.限制酶的应用20.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不包括:A.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分离B.限制酶的切割C.DNA重组体的形成及转化D.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E.重组体的序列分析21.理想的基因工程载体应:A.分子尽可能大B.有适宜的限制酶切割位点C.含有多个耐药性基因D.不易在宿主细胞间转移E.能整合于宿主细胞DNA,并随其复制22.下列哪一种物质不能作为基因(克隆)载体:A.质粒B.λ噬菌体C.M13噬菌体D.病毒RNAE.逆转录病毒DNA23.用于转化哺乳类动物细胞的常用载体是:A.质粒B.λ噬菌体C.M13噬菌体D.逆转录病毒DNAE.大肠杆菌基因组24.关于建立cDNA文库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特定组织中提出mRNAB.将特定细胞的DNA用限制酶切割后,克隆到噬菌体或质粒中C.用逆转录酶合成mRNA的对应单股DNAD.用DNA聚合酶,以单股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E.加SAM,以使新生的DNA双链甲基化25.cDNA文库包括该种生物:A.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基因B.所有蛋白质的结构基因C.所有结构基因D.结构基因与不表达的调控区E.内含子和调控区26.某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5'…GGGGGG …3'序列后产生:A.5'突出末端B.3'突出末端C.5'及3'突出末端D.5'或3'突出末端E.平头末端27.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不涉及:A.限制酶B.单链核酸酶C.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D.DNA连接酶E.核酸外切酶28.理想的宿主细胞不应有下列哪种特点:A.易接纳重组子B.对载体的复制扩增无严格限制C.不存在特异的限制酶体系以降解外源DNAD.不对外源DNA进行修饰E.含有载体的筛选标记基因29.基因工程中不需要:A.限制酶B.基因载体C.DNA连接酶D.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E.核酶30.重组噬菌体DNA转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属于:A.转化B.转导C.转位D.转染E.转录31.有关重组体转化及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宿主细胞经CaCl2处理后对重组体的通透性增加B.电击法也可增加宿主细胞的通透性C.噬菌体为载体的重组体必须以体外包装的方式转化宿主细胞 D.真核基因难于在原核细胞中表达E.转化生殖细胞可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32.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不能采用:A.粘端连接B.平端连接C.尾接法D.人工连接器E.非共价键连接33.直接针对目的DNA进行筛选的方法是:A.青霉素抗药性B.氨卞青霉素抗药性C.分子杂交D.分子筛E.电泳34.“克隆”某一目的DNA的过程不包括: A.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B.外源基因与载体的拼接C.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D.筛选并无性繁殖含重组分子的受体细胞 E.表达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35.表达人类蛋白质的最理想的细胞体系是:A.E.coli表达体系B.原核表达体系C.酵母表达体系D.昆虫表达体系E.哺乳类细胞表达体系36.不能用作克隆载体的DNA是:A.质粒DNAB.噬菌体DNAC.细菌基因组DNAD.腺病毒DNAE.逆转录病毒DNA37.克隆的真核黄素基因组DNA可在多种系统表达,例外的是:A.E.coli表达体系B.酵母表达体系C.昆虫表达体系D.COS细胞表达体系E.CHO细胞表达体系38.原核生物的粘端连接方式不涉及;A.质粒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核酸外切酶D.退火E.DNA连接酶二、X型选择题1.自然界基因转移可能伴发基因重组的有:A.接合作用B.转化作用C.转导作用D.转座2.基因组通常是指:A.一个病毒所含的全套基因B.几个基因组成的DNA片段C.体细胞或生殖细胞所含的一整套基因D.一条染色体上所含的全部基因3.基因工程的特点:A.在细胞水平上操作B.在分子水平上操作C.在细胞水平上表达D.在分子水平上表达4.基因工程过程涉及:A.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分离B.限制酶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C.DNA重组体的转化与表达D.DNA重组体扩增、筛选与鉴定5.限制酶:A.能识别并切开DNA分子中某些碱基序列B.酶辨认的碱基序列具有回文结构C.酶辨认的碱基序列不具有倒转的重复顺序D.能切断DNA的一条单链6.限制酶作用于DNA;A.可将单链DNA特异切开B.可将双链DNA任意切开C.酶切后可产生粘性末端D.酶切后可产生平头末端7.经限制酶切割的DNA,可产生:A.粘性末端B.平头末端C.带有5' -磷酸基的末端D.带有3' -羟基的末端8.目的基因的获得,可以:A.直接从染色体DNA中分离B.利用已知序列人工合成C.提取mRNA,逆转录合成cDNAD.利用探针自基因文库中“钓”取9.在分子克隆中,目的DNA的获取途径有:A.基因组DNA文库B.真核细胞染色体DNAC.真核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D.聚合酶链式反应10.从基因组DNA文库或cDNA文库分离、扩增某一感兴趣基因的过程就是: A.基因克隆B.分子克隆C.重组DNA技术D.构建基因组DNA文库11.可用作克隆基因载体的DNA有:A.细菌质粒DNAB.噬菌体DNAC.病毒DNAD.酵母人工染色体(YAC)12.基因工程的载体有:A.pBR322B.大肠杆菌C.M13噬菌体D.昆虫病毒DNA13.多拷贝质粒是指:A.细菌中存在多个同种质粒B.质粒中存在多个目的基因C.细菌中存在多种质粒D.在细菌中可自我复制的质粒14.具有互补粘性末端的载体与目的基因组连接,需经:A.变性B.混合C.退火D.DNA连接酶催化15.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成的重组体:A.有独立的繁殖能力B.无独立的繁殖能力C.两者用DNA连接酶连接D.连接键为非共价键16.“尾接法”的连接方式涉及:A.polyGB.po1yCC.TdTD.ATP17.进行基因工程实验时,常用技术有:A.分子杂交技术B.DNA探针技术C.质粒重组技术D.基因调控技术18.将重组DNA分子导人受体细菌的方法有: A.接合B.转座C.转化D.转染19.下述操作可能用于DNA克隆过程的是:A.DNA的制备和酶解B.不同来源DNA的拼接C.核酸分子杂交D.细菌的生长和繁殖20.关于质粒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基因组DNA的组成部分B.具有独立复制功能C.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D.含有感兴趣的目的DNA三、填空题1.自然界基因转移伴发重组有几种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

高三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1.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型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答案】A【解析】若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缺失导致,则可能是带有敏感型基因的片段缺失,原有的隐性基因(抗性基因)得以表达的结果,A正确。

突变体为1对同源染色体的片段都缺失导致的,经诱变再恢复原状的可能性极小,B错误。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再经诱变具有恢复的可能,但概率较低,C错误。

敏感型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该基因发生突变,也可能使控制的肽链提前终止或者延长,不一定是不能编码蛋白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的特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能力。

2.下图为哺乳动物某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示意图,其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可导致a、b位置的互换C.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D.I、II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基因碱基对缺失,应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产生基因重组,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误;一个基因可控制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的控制,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C正确;I、Ⅱ是非基因序列,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及基因与性状关系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生物化学第十四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生物化学第十四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一、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是指DNA片段在细胞内、细胞间,甚至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换,交换后的片段仍然具有复制和表达的功能。

1.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相互接触时,DNA分子即从一个细胞向另一个细胞转移,这种遗传物质的转移方式称为接合作用(conjugation)。

2.转化和转染:由外来DNA引起生物体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

噬菌体常常可感染细菌并将其DNA注入细菌体内,也可引起细菌遗传性状的改变。

通过感染方式将外来DNA引入宿主细胞,并导致宿主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称为转染(transfection)。

转染是转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3.整合和转导:外来DNA侵入宿主细胞,并与宿主细胞DNA进行重组,成为宿主细胞DNA的一部分,这一过程称为整合。

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的外来DNA,可以被切离出来,同时也可带走一部分的宿主DNA,这一过程称为转导(transduction)。

来源于宿主DNA的基因称为转导基因。

4.转座:转座又称为转位(transposition),是指DNA的片段或基因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现象。

这些能够在基因组中自由游动的DNA片段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两种类型。

⑴插入序列:典型的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是长750-1500bp的DNA片段,由两个分离的反向重复序列和一个转座酶基因。

当转座酶基因表达时,即可引起该序列的转座。

其转座方式主要有保守性转座和复制性转座。

⑵转座子:转座子(transposons)是可从一个染色体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的分散的重复序列,含两个反向重复序列、一个转座酶基因和其他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由一组可变区基因(VH)和一组恒定区基因(CH)构成,通过这些基因的选择性转座和重组,就可以转录表达出各种各样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对付不同的抗原。

基因重组及基因工程练习习题.doc

基因重组及基因工程练习习题.doc

第十七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DNA后产生A. 5 ′磷酸基和 3′羟基基团的末端B. 5 ′磷酸基和 3′磷酸基团的末端C. 5 ′羟基和 3′羟基基团的末端D. 3 ′磷酸基和 5′羟基基团的末端E.以上都不是2.可识别并切割特异 DNA序列的酶是A. 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 限制性核酸外切酶D.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 DNA 酶3.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下哪个描述是错误的?A. 识别和切割位点通常是4~8 个 bp 长度B.大多数酶的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C. 在识别位点切割磷酸二酯键D.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DNA分子E. 只能切割含识别序列的双链DNA分子4.在重组 DNA技术中催化形成重组 DNA分子的酶是A. 解链酶B. DNA聚合酶C. DNA 连接酶D.内切酶E. 拓扑酶5.对基因工程载体的描述,下列哪个不正确?A. 可以转入宿主细胞B.有限制酶的识别位点C. 可与目的基因相连D.是环状DNA分子E. 有筛选标志6.克隆所依赖的 DNA载体的最基本性质是A. 卡那霉素抗性B.青霉素抗性C. 自我复制能力D.自我表达能力E. 自我转录能力7.重组 DNA技术中常用的质粒 DNA是A. 病毒基因组DNA的一部分B.细菌染色体外的独立遗传单位C. 细菌染色体DNA的一部分D.真核细胞染色体外的独立遗传单位E. 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一部分8.下列哪种物质一般不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A. 质粒B.噬菌体.C. 哺乳动物的病毒D.逆转录病毒DNAE.大肠杆菌基因组9.关于 pBR322质粒描述错误的是A.有一些限制酶的酶切位点B.含有 1 个 ori.C.含有来自大肠杆菌的lacZ 基因片段D.含个氨卞青霉素抗性基因E.含四环素抗性基因。

10.以mRNA为模板催化cDNA合成需要下列酶A. RNA 聚合酶B. DNA聚合酶C. Klenow片段D.逆转录酶E. DNA酶11.催化聚合酶链反应需要下列酶A. RNA 聚合酶B. DNA聚合酶C. TaqDNA 聚合酶D.逆转录酶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2.关于PCR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 是一种酶促反应B.引物决定了扩增的特异性C. 扩增产物量大D.扩增的对象是DNA序列E. 扩增的对象是RNA序列13.在基因工程中, DNA重组体是指A. 不同来源的两段 DNA单链的复性B.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物C. 不同来源的 DNA分子的连接物D. 原核 DNA与真核 DNA的连接物E. 两个不同的结构基因形成的连接物14. 基因工程操作中转导是指A. 把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B. 把 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C. 把 DNA重组体导入原核细胞D. 把外源 DNA导入宿主细胞E. 以噬菌体或病毒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15.重组 DNA的筛选与鉴定不包括哪一方法A. 限制酶酶切图谱鉴定B. PCR扩增鉴定C. 显微注射D.蓝白筛选E.抗药筛选.二、多项选择题1.在分子克隆中,目的 DNA可来自A. 原核细胞染色体DNAB.真核细胞染色体DNAC.人工合成的DNAD.聚合酶链反应E. 真核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2.重组 DNA技术基本过程包括A. 目的基因的获取B. 克隆载体的构建C.目的 DNA与载体的连接D. 将重组体导入受体菌E. 重组 DNA分子转化受体菌的筛选3. 分子克隆又称A. 基因克隆B.DNA 克隆C.单克隆抗体制备D. 构建基因组 DNA文库E. 基因重组4.参与聚合酶链反应体系的组分有A. DNA 引物B. 目的 DNAC. 三磷酸脱氧核苷D. Taq DNA 聚合酶E. RNA 聚合酶5.从基因组 DNA文库或 cDNA文库分离、扩增某一感兴趣基因的过程就是A. 基因克隆 B. 分子克隆C.DNA克隆D. 构建基因组 DNA文库E. 重组 DNA技术6. 可用作克隆基因载体的DNA有A. 细菌质粒 DNAB. 真核细胞基因组 DNAC.病毒 DNAD. 酵母人工染色体E. 噬菌体 DNA7.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菌的方法有A. 接合B.转座C.感染D.转染E.转化8.转染真核细胞的方法有A. 磷酸钙共沉淀法B.电穿孔C. DEAE 葡聚糖法D.脂质体载体法E.显微注射法9.下述操作可能用于基因工程过程的是A. DNA的制备和酶解B.不同来源DNA的拼接..C.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D.细菌的生长和繁殖E.核酸分子杂交10.关于质粒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基因组DNA的组成部分B.具有独立复制功能C.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D.含有感兴趣的目的DNAE. 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三、填空题1、 DNA重组技术主要涉及两大核心技术:和。

生物化学(简单清晰)第14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生物化学(简单清晰)第14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拼接重组体
切开的链并非原来断裂的链,重 组体异源双链区的两侧来自不同亲本DNA。




5´ 内切酶 3´
3´ 5´

3´ (recBCD)
3´ 5´
5´ 3´
3´ 5´
分支迁移
5´ 3´

5´ (recA) 3´



内切酶
(recBCD)
3´ 5´ 5´
3´ 5´ 3´
DNA侵扰 (recA)
以 质 粒 为 载 体 的 DNA 克 隆 过 程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 化学合成法 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其产物的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λ噬菌体的整合酶识别噬菌体和宿主染 色体的特异靶位点发生选择性整合;
反转录病毒整合酶可特异地识别、整 合反转录病毒cDNA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long terminal repeat, LTR)。
(二)细菌的特异位点重组
沙门氏菌H片段倒位决定鞭毛相转变。
hix
hix
hin PP22
H2
DNA
阻遏基因
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
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
DNA连接酶
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 二酯键,使DNA切口封合或使两个DNA分子或片段连接
DNA聚合酶Ⅰ
Klenow片段 反转录酶
多聚核苷酸激酶
①合成双链cDNA分子或片段连接 ②缺口平移制作高比活探针
可接合质粒如 F 因子(F factor)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4)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4)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4)第十四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2. 接合作用(conjugation )。

3. 转化作用(transforation )。

4. 转导作用(transduction )。

5. 转座(transposition )。

6. 转座子(transposons )。

7.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

8. 基本重组(general recombination )。

9. DNA克隆(DNA cloning )。

10. 复制子( replicon )。

1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

12. 回文结构(palindrome )。

13. 配伍末端(compatible end )。

14. 目的DNA (target DNA)。

15. 互补DNA (complementary DNA;cDNA )。

16. 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 )。

17.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 )。

18. 质粒(plasmid )。

19. α—互补(alpha complementation )。

20. 基因组DNA文库( genomic DNA library )。

21. 标志补救(marker rescue )。

22. 转染(transfection )。

23. 基因组DNA (genomic DNA)。

24. 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

25.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26. cDNA文库(cDNA library )。

27. 保守性转座(conservative transposition )。

28. 复制性转座(duplicative transposition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经典试题附解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经典试题附解析

1、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 .①处插入碱基对G -CB .②处碱基对A -T 替换为G -C C .③处缺失碱基对A -TD .④处碱基对G -C 替换为A -T2、由于基因突变,细胞中有一种蛋白质在赖氨酸残基(位置)上发生了变化。

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 或AAG ;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 或GAC ;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 。

根据已知条件,你认为基因模板链上突变后的脱氧核苷酸和替代赖氨酸3能反映的是( )①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②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 ③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④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4、如图是某个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 .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C .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D .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后代 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6、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 、GAG 。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转运缬氨酸的tRNA 一端的裸露的三个碱基是CAUB .②过程是α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 供能,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C .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 .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血红蛋白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7、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TG GGC CTG CTG A …… GAG TTC TAA — 1 4 7 10 13 100 103 106A .第6位的C 被替换为TB .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 .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 .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8、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①基因突变B.②基因重组C.③基因重组D.④基因突变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 .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 .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 .将活的R 菌与加热杀死的S 菌混合,部分R 菌转化为S 菌属于基因重组10、下图为某噬菌体内的某基因结构图(15N 标记),该基因由2 5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A 占全部碱基的20%。

生物化学复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生物化学复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生物化学复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第十四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单选题1.以下是自然界存在的基因转移和重组,例外的是:A 接合B 转化C 转座D 转位E 转导2.基因工程发展的主要基础是:A 基因可复制B 人类获得了DNA连接酶C 基因可发生转移和重组D 人类发现了质粒E 大肠杆菌具有快速繁殖能力3.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是指:A 可自主复制的基因片段B 表达产物为人类感兴趣的基因C 能翻译出蛋白质的基因D 可对基因表达调控的DNA片断E 在宿主中自主表达的DNA片断4.载体作为携带外源性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并表达的工具,有如下性质:A 均能与宿主细胞基因重组B 均有抗药性标志C 均为2~3kb的小分子DNAD 均可自我复制E 均有表达外源性基因的能力5.下列都是有关基因工程基本操作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分离目的基因B 制备载体C 制备重组体D 转染宿主细胞E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宿主DNA6.以下是获取目的基因的途径或来源,例外的是A cDNA法B 化学合成法C 粘性末端法D PCR法E 基因组DNA7.分、切、接、转、筛是基因工程常用的5个步骤,其中哪一步用到分子杂交技术的?A 第一步B 第二步C 第三步D 第四步E 第五步8.限制性内切酶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它可用于:A 切割宿主DNAB 切割目的基因C 切割重组体D 切割粘性末端E 切割基因组9.以下均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例外的是:A 限制性内切酶B DNA连接酶C RNA聚合酶ID DNA聚合酶IE 反转录酶10.外源性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有以下几种方式:A 粘性末端连接B 平端连接C 同聚物加尾连接D 人工接头连接E 以上都是名词解释1基因工程2目的基因3载体4重组体5转化6转座7限制性内切酶8PCR9粘性末端10回文结构问答题1什么是基因重组?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有几种方式?2什么是基因工程?3试简述基因工程得基本操作步骤及其原理。

生物化学(19.6)--作业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附答案)

生物化学(19.6)--作业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附答案)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名词解释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转导作用(transduction)转座作用(transposition)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基因载体(vector)基因组DNA文库(genomic DNA library)质粒(plasmid)启动子(promotor)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黏性末端(sticky end)问答题1. 基因工程技术中的载体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2. 简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基本过程,并举出应用实例。

3. 列表比较常见的工具酶及其功能。

3. 如何将重组DNA导人受体菌,目的为何?解释转化、转染及感染。

4. 简述基因工程过程。

5. 简述原核和真核表达体系各自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名词解释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答案] 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的方式。

转导作用(transduction)[答案] 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个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体细胞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的方式。

转座作用(transposition)[答案] 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答案] 是指两个DNA的同源序列之间进行单链或双链的交换。

同源重组不需要特异的DNA 序列,而是依靠两个DNA分子之间序列的相同或相似就可进行的一种重组方式。

转座作用(transposition)[答案] 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答案] 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

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3一个碱基对可加到DNA分子或从DNA分子上除去,这种生物体DNA碱基顺序的变化是一种()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D.不遗传的变异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都能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5秋天在桃树上如发现个别芽变,欲将变异芽的性状保留下来,则应()A.等开花时进行授粉B.等开花时接受同株花粉C.等开花时接受异株花粉D.取变异芽嫁接到砧木上8 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分子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 B.DNA的解旋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9 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很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影响 D.疾病影响10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 非等位基因都可以自由重组B. 染色体中的基因交换都属于基因重组C. 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D. 转基因技术也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11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糖,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改变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12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B.乙细胞的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1与2或1与4的片段筛选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细胞的不能进行基因重组13 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A.提取生物体DNA分子B.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D.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14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B.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C.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15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王镜岩生物化学题库精选有详细答案

王镜岩生物化学题库精选有详细答案

第十章D N A的生物合成(复制)一、A型选择题1.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A.DNA→RNA→蛋白质 B.RNA→DNA→蛋白质 C.蛋白质→DNA→RNA D.DNA→蛋白质→RNA E.RNA→蛋白质→DNA2.关于DNA的半不连续合成,错误的说法是()A.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 B.随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C.不连续合成的片段为冈崎片段 D.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酶合成E.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均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3.冈崎片段是指()A.DNA模板上的DNA片段 B.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C.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D.前导链上合成的DNA片段E.由DNA连接酶合成的DNA4.关于DNA复制中DNA聚合酶的错误说法是()A.底物都是dNTP B.必须有DNA模板 C.合成方向是5,→3,D.需要Mg2+参与 E.需要ATP参与5.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A.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 B.不需要引物 C.需要4种NTPD.dUTP是它的一种作用物 E.可以将二个DNA片段连起来6.DNA连接酶()A.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 B.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连接C.合成RNA引物D.将双螺旋解链 E.去除引物,填补空缺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半保留复制 B.两条子链均连续合成 C.合成方向5,→3,D.以四种dNTP为原料 E.有DNA连接酶参加8.DNA损伤的修复方式中不包括()A.切除修复 B.光修复 C.SOS修复 D.重组修复 E.互补修复9.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其β链有关的突变是()A.断裂B.插入C.缺失 D.交联 E.点突变10.子代DNA分子中新合成的链为5,-ACGTACG-3,,其模板链是()A.3,-ACGTACG-5, B.5,-TGCATGC-3, C.3,-TGCATGC-5,D.5,-UGCAUGC-3, E.3,-UGCAUGC-5,二、填空题1.复制时遗传信息从传递至;翻译时遗传信息从传递至。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一、选择题A型题1、由病毒携带、将宿主DNA片段从一个细胞转移至另一个细胞的现象或机制称为A、接合B、转化C、转导D、转染E、转座2、依赖整合酶、在两个DNA序列的特异位点间发生的整合称为A、位点特异性重组B、非位点特异性重组C、同源重组D、随机重组E、人工重组3、基因工程的特点是A、在分子水平上操作,在分子水平上表达B、在分子水平上操作,在细胞水平上表达C、在细胞水平上操作,在分子水平上表达D、在细胞水平上操作,在细胞水平上表达E、在细胞水平上操作,在整体水平上表达4、EcoR I的酶切位点为G▼AA TTC,切割后产生的末端突出部分含A、1个核苷酸B、2个核苷酸C、3个核苷酸D、4个核苷酸E、5个核苷酸5、在下列双链DNA序列中不属于完全回文结构的是A、AGAA TTCTB、TGAA TTCAC、CGTTGCD、GGAA TTCCE、AGA TA TCT6、“配伍末端”是指A、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相同的DNA序列,酶切产生的相同类型粘性末端B、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相同的DNA序列,酶切产生的相同类型钝性末端C、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不同的DNA序列,酶切产生的不同类型粘性末端D、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不同的DNA序列,酶切产生的不同类型钝性末端E、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不同的DNA序列,酶切产生的相同类型粘性末端7、cDNA是指A、细胞或生物体整套遗传信息(染色体和线粒体)的所有DNA序列B、细胞或生物体染色体的整套遗传信息所有DNA序列C、细胞或生物体线粒体的整套遗传信息所有DNA序列D、与细胞或生物体内rRNA互补的单链或双链DNAE、细胞或生物体整套mRNA互补的单链或双链DNA8、用“蓝白选择”筛选、鉴定重组体,所用的半乳糖苷酶的底物是A、X-galB、IPTGC、PEGD、DextranE、Glycerol9、原核细胞表达系统表达产物形成包涵体的主要原因是A、表达产物可溶B、表达产物不溶C、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D、表达产物不能被糖基化E、表达产物不能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10、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含有编码的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eo r)基因,其稳定转染筛选过程所用筛选物为A、X-galB、IPTGC、ampenicillinD、G418E、HypromycinX型题1、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主要有A、接合作用B、转化作用C、转导作用D、转座E、连接2、可用于基因工程的载体为A、质粒DNA B噬菌体DNA C、病毒DNA 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E、酵母人工染色体3、在原核生物表达实验中,载体应具备A、可选择的多克隆位点B、3’-端的加尾信号C、适当的启动子D、抗生素抗性基因E、终止信号4、能催化合成探针的工具酶有A、限制性内切酶B、DNA连接酶C、DNA聚合酶ID、反转录酶E、多聚核苷酸激酶5、常用于真核细胞转染的方法有A、磷酸钙转染B、脂质体转染C、电穿孔D、显微注射E、DEAE葡聚糖介导转染二、名词解释1、转化和转导作用(transformation and transduction)2、质粒(plasmid)3、目的基因(target DNA)4、基因组DNA文库和cDNA文库(genomic DNA library and cDNA library )5、多克隆位点(multiple cloning sites)6、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三、问答题1、什么是基因克隆?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高三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杀虫剂诱导了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使害虫抗药性增强【答案】D【解析】基因可发生回复突变;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不涉及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属于基因重组;害虫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杀虫剂起选择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一定会遗传给子代C.物理、化学、生物因素都可能引起碱基对的改变D.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答案】C【解析】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的碱基序列,因此基因突变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A错误。

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这与基因突变发生在哪种染色体上无关,B错误。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C正确。

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基因频率改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因果关系,D错误。

3.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作为亲本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B.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该新品种C.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D.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个体,和该新品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育种方法和理解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育种方法的特点。

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需用秋水仙素处理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新品种,B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案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一、选择题(一) A 型选择题1 .关于基因重组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外源 DNA 片段不能在原核细胞中表达B .外源 DNA 片段可以在原核细胞中表达C .基因重组可引起自然突变D .整段 DNA 能在不同物种间进行交换E .整段的 DNA 能在细胞间进行交换2 .在分子生物学领域,重组 DNA 技术又称A .蛋白质工程B .酶工程C .细胞工程D .基因工程E . DNA 工程3 .在重组 DNA 技术中,不常见到的酶是A . DNA 连接酶B . DNA 聚合酶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 .反转录酶E .拓扑异构酶4 .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为A .转化B .转导C .转染D .转座E .结合5 .可识别特异 DNA 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 DNA 的一类酶称为A .限制性核酸外切酶B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 .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D .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 . DNA 内切酶6 . cDNA 是指A .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 RNA 互补的 DNAB .在体内经转录合成的与 DNA 互补的 DNAC .在体内经转录合成的与 DNA 互补的 RNAD .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 DNA 互补的 DNAE .在体外经转录合成的与 RNA 互补的 RNA7 .基因组 DNA 代表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A .部分遗传信息B .整套遗传信息C .可转录基因的遗传信息D .非转录基因的遗传信息E .可表达基因的遗传信息8 .下列有关质粒的描述正确的是A .质粒分子本身不含有具备复制功能的遗传结构B .质粒是存在于酵母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 DNA 分子C .质粒分子本身是含有复制功能的遗传结构,能在宿主细胞独立自主进行复制D .质粒一般不携带遗传信息,不会赋予宿主细胞一些遗传性状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 .重组 DNA 技术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A .Ⅰ类酶B .Ⅱ类酶C .Ⅲ类酶D .Ⅳ类酶E .Ⅴ类酶10 .在重组 DNA 技术中催化形成重组 DNA 分子的酶是A . DNA 聚合酶B . RNA 连接酶C .核酸内切酶E .反转录酶 E . DNA 连接酶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11 .已知人乳腺来源的某长度为 1.5 kb 的基因序列,获取该目的基因的最方便的方法是A .化学合成法B .基因组文库法C . c DNA 文库法D .聚合酶链反应E .差异显示法Hind Ⅲ切割 5′-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2 A GCTT-3′后产生A .平端B . 5 ′突出黏端C . 3′突出黏端D .钝性末端E .配伍黏末端13 .构建基因组 DNA 文库时,首先需分离细胞的A .染色体 DNAB .线粒体 DNAC . mRNAd . tRNA E . rRNA14 .以质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菌的过程称A .转化B .转染C .感染D .转导E .转位E . coli 表达载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15 .关于A .有大肠杆菌适宜的选择标志B .有两套复制原点及选择标记,分别在大肠杆菌和真核细胞中起作用C .具有能调控转录、产生大量 mRNA 的强启动子D .含有适当的翻译控制序列E .还有合理设计的多克隆位点16 .α- 互补筛选法属于A .抗药性标志筛选B .酶联免疫筛选C .标志补救筛选D .原位杂交筛选E . Southern 杂交筛选17 .下列常用于原核表达体系的是A .酵母细胞B .昆虫细胞C .哺乳类细胞D .真菌E .大肠杆菌18 .真核表达载体不含有A .选择标记B .启动子C .转录翻译终止信号D . mRNA 加 poly A 信号E . 3′- 加帽信号19 .就分于结构而论,质粒一般是A .环状双链 DNA 分子B .环状单链 DNA 分子C .环状单链 RNA 分子D .线状双链 DNA 分子E .线状单链 DNA 分子20 .一般不用作基因工程载体的是A .质粒 DNAB .昆虫病毒 DNAC .基因组 DNAD .噬菌体 DNAE .逆转录病毒 DNA21 .用于重组 DNA 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核苷酸序列的A .正超螺旋结构B .负超螺旋结构C .α螺旋结构D .回文结构E .锌指结构22 .用来鉴定 DNA 的技术是A . Northern 印迹杂交B . Western 印迹杂交C . Southern 印迹杂交D .离子交换层析E . SDS-PAGE23 .建 cDNA 文库时,首先需分离细胞的A .染色体 DNAB .线粒体 DNAC .总 m RNAD . t RNAE . r RNA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24 .如果克隆的基因能够在宿主菌中表达,且表达产物与宿主菌的营养缺陷互补,那我们可以A .用营养突变菌株进行筛选B .用营养完全株进行筛选C .通过α- 互补进行蓝白筛选D .免疫组化筛选E .抗药性标志25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DNA 后产生A . 3′- 磷酸基末端和 5′- 羟基末端B . 5′- 磷酸基末端和 3′- 羟基末端C . 3′- 磷酸基末端和 5′- 磷酸基末端D . 5′- 羟基末端和 3′- 羟基末端E .以上都不是26 .针对载体携带某种或某些标志基因和目的基因而设计的筛选方法称A .非直接选择法B .直接选择法C .免疫学方法D .免疫化学方法E .酶免检测分析27 .无性繁殖依赖 DNA 载体的最基本性质是A .自我转录能力B .自我表达能力C .自我复制能力D .青霉素抗性E .卡那霉素抗性28 .分子遗传学领域里的分子克隆是指A .细菌克隆B . DNA 克隆C . RNA 克隆D .动物克隆E .植物克隆29 .重组 DNA 的连接方式不包括A .平头末端连接B .黏性末端连接C .同聚物加尾连接D .人工接头连接E .黏性末端和平头末端连接30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获得目的基因A .化学合成法B .基因组 DNA 文库C . cDNA 文库D .物理方法E . PCR 法(二) B 型选择题A .超螺旋结构B .启动子序列C . S-D 序列D .回文序列E .α - 螺旋结构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通常是2 .在转录过程中 RNA 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特异序列是3 . 16S 核糖体特异结合的特异序列是4 .属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是A .基因载体的切割B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C . DNA 重组子导入受体细胞D .表达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E .筛选、繁殖含有 DNA 重组分子的受体细胞5 .可以产生重组 DNA 分子的是6 .需要使用限制性内切酶的是7 .需要应用转化或转染等技术手段的是8 .需要选择原核或真核表达体系的是A .同源重组B .特异位点重组C .转座重组D .人工重组E .随机重组9 .在体外将不同来源的 DNA 连接起来称10 .在两个同源序列间进行 DNA 片段交换称11 .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A .接合B .转化C .转导D .转座E .细胞融合12 .质粒 DNA 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称13 .由噬菌体感染宿主时伴随的基因转移称14 .自动获取外源 DNA ,使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称A .碱性磷酸酶B . DNA 连接酶C . DNA 聚合酶D .逆转录酶E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5 .能识别特异序列、切割 DNA 的酶是16 .催化合成 cDNA 的是17 .来源不同的 DNA 拼接成重组 DNA 分子需A . 5′及 3′突出末端B . 3′突出末端C . 5′突出末端D . 5′或 3′突出末端E .平头末端18 .某识别 6 核苷酸序列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5′-AGCTA▼AGCTT-3′产生 GTCTA-3′产▼某识别 6 核苷酸序列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5′-CTGCA19 .生产 5′-AGGAT▼ATCAC-3′20 .某识别 6 核苷酸序列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生(三) X 型选择题克隆包括下列哪些基本步骤1 . DNA.选择和构建合适的克隆载体A .目的基因的获得 B.将重组 DNA 导入受体菌C .筛选转化菌 DE .外源基因和载体连接.关于质粒 DNA 的叙述正确的是2DNA 的组成部分A .是真核生物基因组具有独立复制功能,能在宿主细胞独立的进行复制B .含有各种抗性筛选标记C .不 DNA 含有感兴趣的目的.D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E .克隆过程的是3 .下述操作可能用于 DNAPCR A .获得目的 DNA B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 DNA 和载体 C .核酸分子杂交 D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cDNAE . RT-PCR 制备 4 .下述序列属于完全回文结构的是′ 5′-CCATGG-3-CCTAGG-3A . 5′′ B . -CGATCG-3′.C . 5′-CCTTGG-3′ D 5′′ 5E .′-CGTTCG-3 有5 .可用作克隆基因载体的 DNADNA 病毒噬菌体 DNA C . A .细菌质粒 DNA B . DNA 真核细胞基因组..D 大肠杆菌基因组 DNA E可来自6 .在分子克隆中,目的 DNAA .原核细胞染色体 DNAB DNA 文库.基因组 cDNA.真核细胞 mRNA 反转录获得的C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D E .人工化学合成的 7 .下列哪些方法可应用于重组体的筛选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A .抗药性标记筛选B .营养突变菌株筛选C .α- 互补筛选D .原位杂交筛选E .免疫化学方法筛选8 .根据重组 DNA 时所采用的载体性质不同,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方式有A .接合B .转化C .转染D .转座E .感染9 .一个典型的插入序列包括A .两个分离的反向重复序列B .一个表达产物能引起转座的转座酶编码基因C .反向重复序列的侧翼有正向重复序列D .抗生素抗性等有用基因E .以上都包括10 .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方式有A .黏性末端连接B .平端连接C .同聚物加尾连接D .人工接头连接E .以上都没有11 .分子医学包括的领域有A .疾病基因的发现与克隆B .基因诊断C .基因治疗D .遗传病的预防E .生物制药12 .在基因工程的中所需的工具酶有A .限制性核酸外切酶B . DNA 连接酶C .逆转录酶D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 .碱性磷酸酶二、是非题1 .载体和目的基因只有利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才能进行重组。

2 .来源于真核的外源 DNA 片段只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3 .重组 DNA 技术中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Ⅱ类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