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教育评价学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评价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个体内差异评价的优点与不足。
答: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并适当地减轻了被评价对象的压力。但由于评价本身缺乏客观标准,不易给被评价对象提供明确的目标,难以发挥评价的应有功能。
缺点: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照顾了个体差异,但由于被评价者不与他校(或他人)相比较,这就难以找出自己真正的差距,而且个体内具体的判据,往往不容易选择。故应把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与相对评价法以及绝对评价法结合起来使用。
2.举例说明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有什么区别?
答:(1)目的不同。
常模参照测验一般用来测量学生相对的等第,它着重于个人之间的比较,主要用于选拔或编组;而目标参照测验则用来测量学生能完成和不能完成哪些作业,主要用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测量,用于诊断和个别指导。
(2)理论假定不同。
常模参照测验的理论假设为:在某个团体中,大多数人完成的作业处于中等水平,处于两个极端水平的人是少数,测验的分数分布为正态分布;目标参照测验的理论依据是:学习成绩应以学习的数量和程度来表示,而学习的数量和程度只有同预先规定的某种标准相比较才具有确定的意义。
(3)选题要求不同。
常模参照测验要求测得的分数变异性大,也就是得分的范围要广,要拉大距离,充分显示个别差异。要求试题难易适中,具有很强的鉴别力;目标参照测验的试题必须正确反映教学目标,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它所关心的是试题是否从数量上、质量上同要测定的内容和范围一致,即是否能正确地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是这些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鉴别力。
(4)评价标准不同。
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学生团体测验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学生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目标参照测验是以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标准作业为标准,看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而不是比较个人之间的差异。
3.如何理解教师评价的校本原则?
答: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素质、工作过程、工作绩效作出价值的判断。教师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
组成部分,同益获得广泛的关注。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教师自我评价的意义及实践中如何有效进行?
答: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往往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为此,我们应该针对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首先要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结果,并不是说将教师的自评结果完全同奖惩挂起钩来,而是说,当教师对自己评价后,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后,尤其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作为管理者(学校领导)应及时会同有关人员,积极帮助教师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切实有效地得以落实,以使教师自评真正起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从而为改进教育服务的目的。加强对教师自我评价机制的研究,提高教师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自身评价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2.联系实际论述传统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
答:存在的问题: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不准确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比,后者的评价有着较大的难度。一些教师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出现了“贴标签”、“穿靴戴帽”、“喧宾夺主”式的评价方法,致使学生评价走入歧途。
(二)、评价激励策略使用不当
由于对激励作用的片面认识、许多教师的学生评价存在过多的表扬和无原则的表扬。这样没有目标的、片面的、随意的评价激励无法真正起到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培养学生随意、傲慢的坏习惯。
(三)、评价与教学融合不够
教师在评价中缺少过程性评价的办法,常常是为评价而评价,除了考卷和类似《素质评价手册》的定期评价外,缺乏其他规范的、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的,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和健康发展的动态评价,没有达到到让学生评价服务教学的目的。
改进对策:
(一)、激励评价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评价应淡化学生横向比较,而多侧重纵向比较;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重视过程性评价,通过及时、动态、灵活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找出不足,发扬成绩,强化信心。
评价中既要发掘学生的潜能,也要找出他们的不足;既要多鼓励进步,也要帮助改正,要客观指
学生的不足并指导他们制定改进计划;既要有肯定评价,也要有否定评价;既要有激励评价,也要有
严格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在突出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
评价在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同伴、家长等都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参与和协商的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的信息,从而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教师在评价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对学生的评价作用,还要善于组织其他主体共同评价的作用,力争做到学生评价科学、中肯、有启发性。
(三)、评价标准与内容多元化
首先,我认为各科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时,将课程标准中的各项学业评价的内容和要求提炼概括出来,在某个阶段重点关注某些方面,并形成一些关键指标,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并重视学生其他潜能与特质的发展,尤其是探究与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发展。教师在日常评价活动中要用积极的眼光,采用观察、记录、访谈、作品展示、活动报告等形式,从多角度、多方面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在自信和自尊中快乐地成长,并做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四)、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评价的过程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例如,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结束后,要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知识、技能、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优点给出恰当的评价,并帮助学生制定改进计划和方法。
(五)、采用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方法
评价中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将性质的评价方法和量化的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进行期末测评方式改革与探索的同时,对学生日常学习,如作业、课堂表现、测验等的评价也应做到形式多样。在评价中,教师将评价作为自觉的教学行为,使评价走向日常化、通俗化、亲情化、人性化,使积极的评价因素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如作业形式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应增加口头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等。在测验的内容和形式上采用访谈评价、问卷评价、小论文、成果展示等,逐步推行表现性评价、多能力综合评价等方法。
三、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40分)
1、案例1.某中学实行“末位淘汰制”的管理方式。第一年执行后,结果却出人意料:一位上课较受学生欢迎的外语教师排在了最后,而工作不努力的那位生物教师分数并不低,令校长很为难。经了解发现,因为那位外语教师性格较内向,平日里不爱和同事交流;而那位工作业绩平平的生物教师却因日常善于交流而和同事密切许多。这使校长陷入两难境地。
如果你是校长,该怎么办?你如何理解末位淘汰制?
答:“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向竞争机制发展的过渡性措施,可以试行;但要因情况而异,不能一刀切。再说“末位淘汰制”也不完全等同于竞争机制。对于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单位最初实行,然后实施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