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姚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姚攀

发表时间:2018-12-26T11:28:24.460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作者:姚攀

[导读] 新一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市实践以来,从整体情况看,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引起了全市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有了一定改变,学生的主体性较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转变。但是,有的教师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然而不知其中的道理。针对不知其所以然这一现象,浅谈语文教学新理念,仅供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姚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 442000

【摘要】新一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市实践以来,从整体情况看,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引起了全市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有了一定改变,学生的主体性较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转变。但是,有的教师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然而不知其中的道理。针对不知其所以然这一现象,浅谈语文教学新理念,仅供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情感;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055-01

新一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使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能说出所以然,我认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课改新理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究竟指的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四个新理念中,我们第一线的小语教师主要是正确理解、把握前三个新理念即可,而后一个新理念主要是对编写教材与课程设置而言,我们了解即可。

语文教学新理念是教育专家们依据素质教育要求而提出来的。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对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学生以后要生存,就必须具备两个能力,即再学习的能力与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为这两个能力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教育专家们按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新理念,提出了三维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即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书写)。在训练、扎实语文基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说,要求我们把过去重语文知识的结果的观念转变到重过程的新观念上来。而学生能力的形成,只有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而不是在结果中形成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的设置时,就应想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个过程。既然想到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我们就应反思我们的方法,改变我们的教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学生懂得怎样才叫做读懂了课文(文章),这就是教师的作用:教学生识字、阅读、习作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才会减轻学生学习语文的过重负担。简而言之,教师应教方法,学生要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目标,是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新理念。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来完成,还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教师语言艺术,通过教师对待若干事件的正确认识去教育与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对待万物之中若干问题的正确态度,从学生反映的态度中培养和修正学生的观点。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把习惯培养穿于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其目的就是要我们在这一轮课改中千万不能因课改而忘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教育的规律。工具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此着重探究语文教育的规律。我们要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尤其是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记忆规律,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有序的语言文字训练。二是围绕“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扎实语文基础;三是根据读写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与要求,我们应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课。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课程标准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这个新理念既是这一轮课改的重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易把握的难点。对于这个理念的认识,我们要从宏观上去理解:首先要我们改变过去那种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动起来。这好比过去我们在黑板上教学生骑自行车,而现在必须到室外去教学生骑车,学生自己要动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从一年级抓起,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从而逐渐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这当中必然有个自由扶到放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充分表现出教师的自身能力与对新理念的正确认识。因此,我们应注意“倡导”一词,不要动不动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班级的实际来确定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的。所以,主体性不应是盲目的、脆弱的。再是我们在自主性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白哪些教学内容与程序应是“自主”;哪些内容与问题应是“合作与探究”。另外,一定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一定的教学观点,但是,我们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关系,不能因体现主体性而任意追求时髦的教学方式。核心问题要记住;既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又要体现“主体性”。只有处理好这一关系,方能达到课改的新要求。

综上所述,旨在希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三个新理念之间的关系。孰重孰轻,应依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实际,切忌盲目,切忌停滞不前,否则会被教育发展所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