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经济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拍卖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章拍卖经济学导论
核心概念:
1、拍卖经济学:运用经济学一般知识和原理来研究拍卖这一特殊的经济现象,重点研究我国市场经济中拍卖制度的经济特色和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部门经济学。
2、部门经济学:以特定部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为特定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3、专业经济学:是指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及其不同的侧面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4、经济人:就是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
5、帕累托标准:也称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变化到另一种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一个人变得更好。
6、卡尔多-希克斯标准:是指如果一种变革使受益者所得足以补偿受损者的损失,这种变革就叫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如果一种状态下,已经没有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余地,那么这种状态就达到了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它实际上是总财富最大化的标准。
7、实证分析:是指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对事物的价值作出评价。
8、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课后思考题
1、简述经济学的一般研究对象。
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选择及如何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2、简述拍卖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答:(1)拍卖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和专业经济学。
(2)拍卖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3)拍卖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3、为什么说拍卖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答:应用经济学是检验经济理论应用效果的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一般来说,部门经济学和专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在理论经济学和经济实践中起着桥梁作用。
拍卖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运用经济学的一般知识和原理解释拍卖活动这一社会现象,或解决拍卖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推动拍卖业的发展。
因此说,拍卖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4、简述拍卖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答:在经济学假设的前提中,一、最基本的假设就是关于人性的假设——经济人的假设。
经济人假设,有称理性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理性的或合乎逻辑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利益。
二、经济学还有一个假设就是经济资源是稀缺的。
5、简述拍卖经济学的价值目标。
答:拍卖经济学的价值目标就是指拍卖经济学的功能问题。
一、拍卖经济学以拍卖这一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拍卖的概念、经济特征、经济功能、拍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拍卖本身的发展规律。
二、拍卖经济学的价值定位与经济主体的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服务于经济主体、行业组织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
总之,拍卖经济学的功能在于帮助各利益主体实现其利益最大化。
6、试论述拍卖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答:拍卖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是指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对事物的价值作出评价。
规范分析
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静态分析是指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具备条件的分析。
静态分析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孤立的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动态分析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每一个时间点上的变动速率,等等。
动态分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当成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来看待。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是对事物性质的分析,定量分析是对事物的数量得分析。
定性分析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和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定量分析则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分析计算出分析数据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二者相辅相成,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四、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的问题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研究资源的利用则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
拍卖经济学即涉及到资源配置问题,也涉及到资源的利用的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运用两种方法来进行研究。
7、简述拍卖经济学常见的分析工具。
答:常见的分析工具有:一、边际分析,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分析的方法。
二、均衡分析,把经济活动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变动的状态称之为均衡。
三、成本收益分析,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
四、博弈分析,就是研究在局限条件下的市场主体之间博弈的不同行为方式或不同策略的选择,利益对立之间的策论问题以及这些行为选择及策论问题的运作方式的相互作用。
8、试论述拍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拍卖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拍卖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社会现象,即运用就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这一现象的经济本质、特征、功能、演变和发展规律。
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现实注意研究主题。
如何正确认识拍卖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拍卖的经济功能,如果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并合理地规划我国拍卖业今后的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都是拍卖经济学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历史主义的研究主题。
我们的拍卖经济学要对历史上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与拍卖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
三、行为角度的研究主题。
拍卖经济学除了对个体行为进行微观研究外,拍卖经济学还要对拍卖行业的组织、管理的行为进行宏观的研究。
四、制度层面的研究主题。
拍卖活动可以具体化为各种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体现为各种各样拍卖规则的制定和落实。
大到以国家法律形式出现的拍卖环境制度安排,以行为规范形式出现的行业制度安排,小到每一场具体拍卖活动机制的设计等,都是拍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拍卖的基础理论
核心概念:
1、理论经济学:是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
2、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视野,以经济活动总过程为对象,考察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总量的决定和波动。
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两个独立分支。
3、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价格平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不同市场类型下厂商成本分析与产量、价格决定理论、生产要素收入决定即分配理论等。
4、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的,包括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三部分。
5、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
6、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理论。
7、拍卖:根据一系列的规则,通过竞买的人的竞价行为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从而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市场机制。
8、增加拍卖:又称“英国式拍卖”或“英格兰式拍卖”,是最常见的拍卖方式,是一种价格上行的报价方式,即拍卖师宣布拍卖开始后,竞买人可以自由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出价。
如果没有竞买人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价格,那么出价最高的竞买人支付他所出的价格,并得到拍品。
9、减价拍卖:其起源于荷兰,又称“荷兰式拍卖”,它是一种价格下行的拍卖方式,是由拍卖师先叫一拍品的最高价,然后逐步降价,一直到第一个竞买人应价,即告拍卖成交,并在当前的应价上买下该拍品。
10、有底价拍卖:拍卖前设有最低成交价即保留价的拍卖。
11、无底价拍卖:拍卖前不设有最低成交价即保留价的拍卖。
12、单向拍卖:是在拍卖的市场结构中“一对多”的形式,拍卖双方中一定有一方作为主题,具有资源的垄断优势。
13、双向拍卖:是在拍卖市场机构中的“多对多”的形式,拍卖双方是一种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14、私人价值拍卖:是指在拍卖中,每个竞买人都确切的知道物品对他的价值,这等于他对物品的估价。
因此私人价值拍卖又称私人估价拍卖。
15、公共价值拍卖:指在拍卖过程中,物品对于每个竞买人的价值都是相同的,但这个价值是不确定的,不同的竞买人根据自己私人的信息分别形成各自对物品的估价。
16、相关价值拍卖:在拍卖过程中,不同竞买人对物品的估价是相关的,但被拍物品对竞买人的价值可能是不同的。
课后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答:一、社会生产方式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二、商品和商品经济的理论。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三、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体。
四、价值规律原理。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2、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的价值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叫价格。
价格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价格水平的变化首先取决于价值量的变化。
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动成反比,而且与商品的供求关系紧密相关。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变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生产与再生产各部门间按比例分配,从而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的作用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
3、简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面的区别。
答: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学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对广泛,其中主要有:价格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
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活动的总过程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称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水平。
4、简述拍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答:拍卖是根据一系列的规则,通过竞买的人的竞价行为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从而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市场机制。
(一)对拍卖最早的两篇开创性论文是发表于1956年和1961年。
此后20年里发展缓慢,(二)20世界70年代末拍卖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博弈理论研究者和实验经济学者研究兴趣高涨。
与此同时拍卖理论逐渐被主流经济学家所接纳,并大量运用博弈论、实验和经验检验作为研究工具。
威廉维克里在1961年发表的《发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开创了从博弈论研究拍卖行为的先河。
(三)近10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关于拍卖问题研究的文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拍卖理论也已经作为一个专门体系进入中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
5、威廉•维克里对拍卖理论的主要贡献。
答:威廉维克里在1961年发表的《发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一文堪称拍卖理论的开山之作,文中维克里首次运用博弈论处理拍卖问题并取得了巨大进展,他极富预见性的提出了拍卖理论中的多数问题,从而引导了该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
该文中,维克里也指出市场机制(拍卖规则)对偏好的真实具有激励作用。
根据交易规则把国际上通行的拍卖类型分成四类:英格兰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第一价格拍卖和第二价格拍卖,并详细分析了这四种拍卖方式,提出著名的“收益等价定理”。
维克里还将单个物品的拍卖推广到多个相同物品的拍卖,针对每个竞买人最多购买一个单位的简单情形提出并简要分析了同步与序惯拍卖机制。
他是拍卖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这是他获得茹贝尔经济学奖的一个只要原因。
6、简述拍卖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
答:拍卖理论和“标准”的经济学存在着相当紧密的联系,拍卖实践的日益增多,对拍卖的研究甚至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
拍卖理论也构成了很多理论的研究基础,其发展也广泛涉及到了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以及机制设计等诸多领域,它的发展能够推进对价格的形成机制、明码标价以及那些买卖双方都积极参与的价格制定的谈判的研究。
拍卖也与竞争市场有着紧密联系,最优拍卖理论与垄断定价理论极为相似,拍卖理论还有助于对寡头定价模型的研究。
对拍卖问题的研究之所以得以深入,其原因在于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上的发展和创新。
双边拍卖、全支付拍卖的研究,推进了经济对价格形成过程和市场均衡的理解。
事实上,拍卖理论已经成了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及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
自《发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一文发表以来,拍卖经济理论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应用性前沿领域,并极大的推动了非对称性信息下激励经济理论的发展,拍卖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7、简述拍卖理论的应用价值。
答:在特定的条件下,竞争机制,即买卖双方不受限制的商品交换,可以有效率的配置资源,拍卖理论的进展显然为解答我们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答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会有更多的商品和资源需要采用拍卖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
因此加强拍卖理论的研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构建更加有效率的拍卖方式,对于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同样是有一的。
拍卖可以视为一种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资源配置的机制,而不完全信息是现实生活的常态。
所以可以模型化为拍卖的现实问题有很多,因此拍卖理论的研究深入可以将经济分析应用到原来经济学无法涉足的领域或增强对原有问题的认识。
8、简述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前提假设。
答:第一个前提假设是理性人假定,即人都是理性的。
第二前提假设是完备信息假定,即人们对于市场具备完全信息。
第三各前提假设是同质假定,即市场行为主体、市场行为对象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
第四个前提假设是所有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第五个前提假设是成本收益的对等性假定,
即在市场中任何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都是对等的。
9、简述博弈论的主要内容和分类。
答:博弈论,其英文为game theory,是研究行为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均衡问题的理论。
也就是说一个决策主体的选择收到另一个决策主体的影响,同时,这个决策主体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另一个决策主体的选择。
也就是博弈论研究的决策问题,是决策主体间相互影响的决策及均衡。
博弈论一般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当事人的行为相互作用时,能够达到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非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当事人相互作用时,不能够达到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或者虽然能达成一定的协议,但是对当事人没有强约束力。
10、简述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发展。
答: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有五位经济学家因其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研究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家。
第一位是威廉维克里,他集中研究了拍卖规则与公共要价的激励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有关拍卖的私人信息、策略报价问题。
第二位是詹姆斯米尔利斯。
11、简述拍卖与招标的区别和联系。
答:拍卖和招标都是流行的组织和完成交易的方式。
英语中拍卖和招标都是一个词“auction”,但是我国习惯把销售商品的auction称作拍卖,把为了完成一项工程或提供一项服务的auction称作招标。
在招标和拍卖中,资金的流向是不同的,拍卖是商品对钱,招标是用钱买服务。
在商品拍卖中,人们对已经存在的商品的信息是比较完全的,而在工程或服务的招标中,人们对未来的工程和未来的服务信息就不那么完全,因此招标牵扯到未来的不确定性。
这也是招标和拍卖的本质区别。
所以商品拍卖总是遵循“价高者得”,而在工程和服务的招标中,除了比较价格外,还要考虑投标者的承诺和信誉等其他因素,而不能强调“价低者得”。
拍卖和招标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拍卖和招标中的交易标的通常潜在的价值都比较大,通常每件交易的标的都是独特的,各自有一个单独的价格。
文物和艺术品的价格是各不相同,工程和服务也是如此。
拍卖和和招标的这种机制正好适合于这样条件下来组织交易。
12、试论述拍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经济条件。
答:参加拍卖的有委托人,拍卖人和竞买人,他们的行为的都是围绕拍卖标的展开的。
拍卖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这三方当事人和牌品有很大关系的。
一、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是拍卖产生的主要原因。
拍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确立价格的方式对一些物品来说已经无能为力,不能给物品一个明确的价格和成本。
二、卖方对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是拍卖产生的源动力。
出售商品可以采取批发或者零售、拍卖的方式,选择那种方式,除了看物品本身的特性外,还要看那种方式带来的收益最大。
拍卖是为了满足卖方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而产生的特殊的交易方式。
三、买方收入水平和参与度的提高是拍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拍卖市场的发展依赖于竞买人收入水平和参与度的提高。
首先,拍卖交易的成长依托于较高收入水平的支撑。
其次,拍卖市场的发展有赖于参与度的提高。
四、拍卖人的良好服务是保证拍卖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关键。
拍卖人是典型的市场中介组织,是商品流通中的中间商,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为市场交易双方提供双向服务。
拍卖人的优质服务是拍卖业最好的宣传,是保证拍卖市场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关键。
13、试论述拍卖的经济功能。
答:一、发现价格功能。
在拍卖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不是认为规定和制造出来的,而是由竞买人通过激烈的竞争,使商品的价格不断更新,最终由出价最高者决定的。
二、资源配置功能。
拍卖作为市场中特殊的商品交易方式,具有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功能。
特别是对稀缺资源、罚没物资和闲置资产等,在拍卖的交易过程中,最后成交的的竞买人通常是具有最佳条件或者是最需要标的者,这就使拍卖标的得到最好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