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大纲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1.课程授课对象
XXXX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主要阐述有关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
2.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
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使学生基本掌握自动控制系统性能分析及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4.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教学目标
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函数方块图,零极点分布图;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时域和频率域分析方法,重点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及快速性的概念、指标、分析计算及校正的方法。学会分析控制系统,并能初步设计控制系统。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机械工程控制论基础
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第三节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基本要求
1、4学时。
2、重点:认识软件操作界面。难点:对工作软件界面的熟悉。
3、了解《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特点,初步建立控制系统概念。
第二章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一节系统的微分方程
第二节拉普拉斯变换和反变换
第三节传递函数
第四节系统框图简化
第五节信号流图籍梅逊公式
1、12学时。
2、重点: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传递函数的分析和建立;系统的框图表示办法。难点:利用信号流图和梅逊公式来简化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物理系统的传递函数推导。
3、了解复变量、复变函数、留数定理、拉氏变换等基础知识,了解简单机电微分方程方法。
4、理解模型函数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5、掌握传递函数的推导、简化,理解传递函数的数学、物理意义。
第三章时域分析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第三节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第四节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第五节稳态误差分析与计算
1、10学时。
2、重点:一阶、二阶和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误差分析及计算。难点:时间响应的分析、计算方法及稳态误差的分析、判断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3、了解低阶系统的特性及其计算方法。
4、理解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瞬时响应特性及性能指标,及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学会利用公式进行性能指标的计算;
5、掌握稳定性判断、误差及稳态误差的概念和计算误差的方法。
第四章频域分析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第三节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第四节闭环频率特性
第五节闭环系统性能分析
1、12学时。
2、重点:系统开环、闭环的频率特性的分析、计算和物理意义。难点:时间响应的分析、计算方法及稳态误差的分析、判断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3、了解极坐标图的概念及各典型环节极坐标图,闭环频率特性和性能指标关系。
4、理解极坐标图和伯德图的物理意义。
5、掌握频率特性基本概念,对数频率特性绘制、稳定性判断方法。
第五章系统的稳定性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劳斯稳定判据
第三节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第四节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1、10学时。
2、重点:劳斯判据、奈奎斯特判据和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判断。难点: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及计算,相对稳定性判断的分析、计算和物理意义。
3、了解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4、理解影响稳定性的性能参数指标。
5、掌握给定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及计算方法,相对稳定性的分析和判断方法。
第六章系统的设计校正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串联校正
第三节PID校正
第四节反馈校正
1、6学时。
2、重点:串联校正、PID校正和反馈校正的功能及其校正装置的设计过程。
难点:对时域性能指标和频域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控制和调节。
3、一般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校正的实质、校正的方法、校正装置的形式。
4、理解串联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及特性。
5、掌握利用频率特性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参数的方法。简单了解反馈校正、顺馈、前馈校正及复合控制。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备课
每次课有教案,每个章节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结合黑板教学,课堂讲授。
3.教学辅助资料
按照教材设计教案和习题集,已有习题集、CAI课件。
4.实践教学
无。
5.作业与辅导
每章集中做一次习题讲解,每章上一次习题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实际应用部分知识。习题量较为集中在第3章、第四章、第五章。
6.考核考核形式
期末闭卷考试,题型至少5种,基本涵盖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日常考勤和平时作业)。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由于涉及到控制原理与系统,并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故要求学生学习前应具备与其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内容,如: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课程。
五、建议教材及参考教材
建议教材:《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作者:董玉红、徐莉萍,出版社:机械工
业出版社,时间:2005年。
六、参考书目及资料
1、《控制工程基础》董景新赵长德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杨叔子陈克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2版
3、《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赵文峰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七、学生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
1、夏德钤,《自动控制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年第1版,1997年第7次印刷
2、董玉红,杨清梅编著,《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学习指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黄忠霖编著,《控制系统MATLAB计算及仿真》,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