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与职能管理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程管理与职能管理关系
流程管理与职能管理的比较研究
一、流程管理与职能管理研究文献回顾
流程管理源于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尔哈默(michaelhammer)
与csc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钱皮(jameschampy)提出的管理流
程再造(bpr)概念,它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
中心,以持续的提升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其实质在于
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在此之前,哈默教授认为美国企业界应重新审
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经营过程,只有对当前的工作流程实行一次重新
设计,才能拯救企业并使之焕发生机。流程的类型分别是战略性流程、经营性流程和辅助性流程,并且所有组织的核心流程基本上是相同的,其数量及复杂水准与组织的规模无关。基于企业流程的管理方法从以
下几个方面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了突破:①信息和交流更加通畅;
②为员工授权;③新的领导方式;④新的协作方式;⑤更加重视知识
要素资源的有效使用。因为整体经济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对外开放
度和法律文化软环境四个方面的原因,中外流程管理存有理解、发展
历程和发体现状等六个方面的差异。
职能管理的基本特点是:①将可重复的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分解为一系
列标准化和次序化的任务,并分配给特定的执行者;②由特定的管理
层来监督和确保执行者有效地完成既定任务,这种科层式的组织结构
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过程中短缺的市场环境下追求大量产品生产的实际,而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过去的供给导向的市场已转变为需求
导向的市场,所以在企业面对的是消费者主导的市场环境的今天,流
程管理也就必然地取代传统的职能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另外,
在职能管理中会出现以下问题:①命令的传递和执行缓慢甚至走样;
②职能的划分会出现空白或重叠;③职能部门过度重视部门利益;④
管理层无暇顾及与企业发展相关的重大或长远问题。相对应地,流程
管理的实施不但能够解决以上问题,而且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组织的
效率和市场竞争水平,但“从职能管理转变到流程管理需要一个过程”。更有甚者,“虽然流程管理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
代中、后期,流程管理思想的萌芽却源远流长,即流程管理思想的最
早提出能够追溯到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taylor)时期,之后流
程管理便逐步由幕后走上前台,由配角成为主角”。
二、基于管理活动簇的两种管理模式分析
(一)统一性分析
管理源于人们在分工协作条件下更加有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之需要,从实践层面来考察,管理表现为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有机联系与相继展开。查阅管理学文献,对企业活动最早做出过较为系统论述的管理学
家应首推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企业的全部活动被划分为六种,在此不妨将企业管理活动单
独列为一类,将剩余五种活动合称为企业非管理活动,两类企业活动
的相异与相同之处被总结在表1之中。
从表1可发现:在管理活动中不但需要对组织既定目标的实现发挥间
接性的整体推动作用的人,而且还需要对组织既定目标的实现发挥直
接性的部分推动作用的人,前者的作用在于积极有效地影响后者的思
想和行为来共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能够把参与管理活
动的人分为两类——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所谓管理主体,是指对组
织目标的实现发挥间接影响作用并承担管理活动最终责任的人,而管
理客体指的是相对于管理主体来说,对组织目标的部分实现发挥直接
推动作用且不承担管理活动最终责任的人。管理主体之所以能够影响
管理客体,其原因在于二者之间存有着有效的作用机制。根据和谐理
论的观点,优化设计(也叫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与人的能动作用(也叫
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是管理活动中一对相对的概念,这两种管理机制
相互对立(机理相反)而又相互补充(任何管理活动的作用机理都能够分
解为优化设计与人的能动作用),并且优化设计与人的能动作用的这种
分类在理论上具备完备性与独立性。所以,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和设
计优化的控制机制被认为是管理活动的两种作用机制,它们是促使管
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有效联系与互动的关键,也是管理主体通过有效地
影响管理客体进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实质所在。除此之外,因为任
何管理活动的完成都会耗费各类资源,所以在任何管理活动展开之时
或完成过程中都会存有期望的结果或目标以求得补偿消耗并取得盈余。
综上所述,管理活动的实施及完成需要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作用机
制和期望目标的紧密联系与协调互动,虽然对管理活动的完整描述还
需要起止时间、针对问题、背景与结果等要素,但这些要素在通常情
况下对管理活动的效果并不构成决定性的影响,或者说仅仅补充说明
性质的要素,所以认为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作用机制和期望目标是
一个管理活动构成的基本要件,其抽象模型如图1所示。
以管理活动的构成角度观察组织的管理时,会发现有一些管理活动之
间存有这样的联系:如果有n个管理活动,虽然它们的管理客体是各
不相同的,但它们的管理主体却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在这里将具有如
此特征的管理活动集合称为管理活动簇,即管理主体相同的管理活动
的有序集合,如图2所示。
传统的职能管理无疑符合管理活动簇的范畴,因为企业或部门最高管
理者行使了管理主体的职责,而其下的所有职能部门负责人或一个职
能部门的各个科室或工段负责人则相对成了具体任务的实施者,即管
理客体。在流程管理中,流程中各个节点上的工作由团队成员负责,
流程负责人对整条流程的成效负责,所以流程管理在分工意义上依旧
属于管理活动簇,只不过相对于职能管理来说,前者着眼于提升组织
横向的满足客户的工作效率,后者着眼于保证最高管理者对组织的纵
向控制和获取专业化的分工优势,二者在各自的管理活动构成上也存
有着明显的差异(见表2,本文将职能管理过程的构成单元或具体节点
称为职能式管理活动,同理可知流程式管理活动的意义),这说明流程
管理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创新性。
(二)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