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问题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问题调研报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全局问题,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依然是人口众多的农民,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农业科技人才。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村科技人才除乡镇农技干部外,其余为农民农业科技人才。

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多分为知识技能型、生产经验型、社会组织型,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强、田间操作经验丰富等特点.一批“田秀才”和“土专家"就是典型的农民农业科技人才,一般表现的形式为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园、协会合作社领头人和骨干。

这些农民科技人才与市、县农业专业技术干部交流学习的机会和掌握的良种、农药、实用技术等一系列农业科学均多于一般普通的农民群众。

这些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先人一步的农民生产者,一般对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都有典型引路的作用,是联系县级农业专业技术干部和从事田间劳动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有着零差距的作用,是农业适用技术应用的主体。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留守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出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偏大、数量太少、素质过低的问题,现探其原因,并谈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我县与全国一样,人们形象地把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人口称为“3860”部队,这与国家提出发展社会主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明显不相适应,尤其是农村农业适用技术人才的现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宏伟蓝图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呈现出“一老一少”。

“一老一少”即: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偏大,人员数量太少.我县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及年龄经历了1960—1976年,1980—1992年,1994—2002年,2003—2010年四个阶段的变化。

1960—-1976年在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体制下,农业科技发展速度很慢,农业科技人才多为经验型的公社社员;1980—1998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改革打响了第一炮,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粮食生产成为全县人民和农民群众的头等大事,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培养和扶持了一批以韩彦君、韩世荣、史璞、郑风德等为代表的农民科技人才,尤其是韩彦君的熊选1号小麦在全县粮食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多在65岁以上,已告别了农村的田间地头;1992—2002年,我县农业经济结构由单一粮食生产型向苹果、黄花、瓜菜等特色农业方向迈进,扶持培养了王存孝、李岁月、李宗广、王宏涛为代表的一批农民科技人才,这些农民科技人才为我县苹果、瓜菜、养殖等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但这些人的年龄已年近50岁;2005—2010年,由于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为了顺应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扶持和培养了以岳祥龙、张庆安、何治涛、杨顺发为代表的协会、专业合作社型的农民农业科技人才,这些集经营、经纪、农业技术服务一体的农民科技人才为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领军作用,这些人年龄多在50左右,且队伍人员数量较少。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日益提高,而目前我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我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和构成情况;2. 分析我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3. 提出促进我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100份问卷,采样范围覆盖了全县各个乡镇。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人才队伍构成、培养渠道、培训需求等方面。

另外,我们还深入了解了受访者的工作经历和意见建议,以获取更为详实的信息。

【调研结果】1. 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构成情况:在100名受访者中,大部分已经从事农业工作超过5年,其中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占比30%,中级职称的人员占比40%,初级职称的人员占比30%。

2. 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渠道:受访者中有40%是在高校农业专业毕业后进入农业工作的,30%是通过技校、职业学院等教育机构的培养,还有30%是通过实践经验逐渐成长为农业专业人才。

3. 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需求:受访者中有80%表示对继续教育和培训有较高的需求,主要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市场营销、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培训需求。

4. 问题分析:a. 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我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中初级职称者比例较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级职称人才的比例;b. 培养渠道不够多样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应加大教育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合作,提供灵活多样的培养渠道;c. 培训供给不足:目前县里的农业技术培训不够系统化和精细化,应加大培训投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对策和建议】1.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高级职称人才比例,增加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为了了解当前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本次调研旨在深入农村地区,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而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范围涵盖了多个农村地区。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科技人才的基本信息、培养方式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在实地访谈中深入了解相关问题。

三、调研结果1.农村科技人才基本信息根据问卷调查,农村科技人才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建设等领域。

其中,大学学历的人才占比较高,但中职及以下学历的人才缺乏。

2.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方式目前,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以农村高校和技工院校为主。

但由于条件限制和资源不足,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农村科技人才的职业培训渠道不畅,导致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3.农村科技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具备实用科技能力的人才,尤其是在现代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电商等领域。

然而,由于科技人才的缺乏,农村地区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受到限制。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层次低。

农村科技人才的学历普遍较低,缺乏高级专业人才。

2.培养模式单一。

农村科技人才主要依靠农村高校和技工院校培养,缺乏多元化的培养途径。

3.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农村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4.职业培训不畅。

农村科技人才的职业培训渠道不畅,缺乏系统的培训计划和教育资源。

五、建议和对策为了解决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加强人才培养。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和人才层次。

2.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对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条件。

3.完善培训机制。

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简介:本文为农业农村局对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的调研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和人才流动等方面进行调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且普遍存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职称职务普遍偏低等问题。

在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企业普遍缺乏农业专业的技术人才,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发展水平。

因此,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使用,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当前,全国各地各级院校都设有相关农业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但是国内高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同时,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水平,培养更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此外,还需要通过加强农村实践、庇训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人员的农业专业技术水平。

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使用当前,地方政府和企业普遍缺乏农业专业的技术人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水平。

因此,需要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使用,合理安排专业人才的岗位和任务,提高专业人才的士气和工作热情。

同时,还需要通过加强培训和庇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质量。

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激励目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如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薪资待遇、加强职称评定和职业晋升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奖励机制等方式,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和工作热情。

五、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流动当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率较低,缺乏相应的流动机制和流动渠道。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流动渠道,吸引更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农业行业,提高人才的流动性和行业内部竞争力。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作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农村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目的通过调研了解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结合多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四、调研结果1.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尤其是高级和中级人才较为稀缺,难以满足农村实际生产和科技创新的需求。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当前,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等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条件有限,导致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难度较大。

3.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流动性较大。

由于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待遇不高、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等原因,导致农村实用科技人才流动性较大,造成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的不稳定性。

4.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调研建议1.加大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通过加强对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加高级和中级人才的数量,提高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2.完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的对接,提供更多的培养机会和资源,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通用8篇)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篇1由于城乡收入差别巨大,社会资源分配和公共产品提供不公平,以及“市民”优越于“农民”的传统观念,造成农村人才工作陷入困境,很多地方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力的人才匮乏状况。

一、问题1、人才总量不足。

基层各行业特别是政府、教育卫生、农业技术等部门广人才严重缺乏。

2、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重。

当地青年人才留不住,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外,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

3、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衡。

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差距较大,出现县内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入。

4、现有人才素质不高。

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严重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及其匮乏。

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也非常单一,缺乏信息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建议1、切实改善农村人才待遇,帮助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对农村人才的待遇给予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以地区差、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待遇,促使人才向农村流动。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乡村级干部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准。

着力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授课,辅导与农业农村推广相结合,帮助他们成为各地带头创业致富的农村优秀干部和人才。

3、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人才相互流动。

要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间合理的交流与流动,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

要建立城乡对口帮扶制度,实行对口人才培养。

4、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通过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落后的现状,以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省财政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将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农业人才工作专项调研报告

农业人才工作专项调研报告

农业人才工作专项调研报告农业人才工作专项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农业人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了解农业人才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业人才的需求、供给和培养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供给和培养情况,以及现有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农业院校、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情况。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以了解广大农业从业者对人才培养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农业人才需求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农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操作和管理、农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

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对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物联网和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2. 农业人才供给农业人才供给主要来自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和农民转岗。

但是,由于农业学科的非热门性和农业从业者较高的年龄结构,导致了农业人才供给的局限性和不足。

3. 农业人才培养农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农业院校为主,同时还有政府和企业开展的培训项目。

然而,目前农业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与实际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较为欠缺,且培养方式相对传统,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四、问题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农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人才培养方法和内容亟待改进。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农业人才的供给量,鼓励更多大学生和农民转岗从事农业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人才进入农业领域。

2. 优化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并且,通过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3. 加强对农村现代农业的推广和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农村人才素质,助力乡村振兴。

我县农民科技人才培训状况调查报告

我县农民科技人才培训状况调查报告

我县农民科技人才培训状况调查报告新农村应培养科技型新农民----对我县农民科技人才培训状况的调查新农村建设应当培养科技型新农民,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计划。

只有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科技型新农民,才会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造就一大批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科技型新农民,加快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应当通过农广校对新农民实施科技培训计划,使之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型新农民、新人才。

--我县农民科技人才培训状况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养了1540名中专人才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我县通过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学知识、学技术氛围的形成;促进了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了农民就业率;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9.1亿元;养蚕5.81万张,产茧942吨;猪、禽出栏分别增长8%和45%;油菜籽总产1.66万吨,粮食总产达到13万吨;劳务输出6.6万人;烤烟、蔬菜分别种植3500亩、43000亩;大瀛湖绿化治理完成工程造林5002.3亩、封山育林4137.7亩;10个新农村试点村已按规划强力推进,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

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农民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农村人口的总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

目前,我县农民接受农广校学历教育、其它职业教育的约有1.2万人,如加上有关部门开展的培训会、现场会、“科技三下乡”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约有4万人次,也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2%左右。

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到专业技能培训的约有20%。

以上情况说明,汉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较滞后,如不加大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将较大地制约了汉阴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深入调研,我对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做出如下报告。

一、总体情况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体规模较小,工作年限长短不一,整体结构较为单一。

7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大专及以上学历,但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二、存在问题1.人员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相对单一,不利于集体协作,也无法满足不同农业产业的需求。

2.缺乏实践经验。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具备理论知识水平,但多数缺乏实践技能。

农业产业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变化远远快于农业技术的发展速度,专业技术人员竞争力差距拉大。

3.缺乏对市场的适应性。

很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对市场的全面了解,因此在生产销售、市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上表现不佳。

4.待遇较低。

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较少受到社会认可,但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均较低,难以吸引人才加入、留在基层工作。

三、对策建议1.优化人才结构。

对于现有的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应鼓励其深入了解农业产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加强跨专业协作,同时也应该引进其他专业人才,建立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农业专技人才队伍。

2.增强实践经验。

在管理制度和机制上,应鼓励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实践基地、产业园区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工作能力和经验水平。

3.加强市场化培训。

应该加强对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说明市场需求,传授市场营销技术,提高市场化服务能力。

4.提高待遇。

合理地定位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地位和作用,给予适当的政策、财务和职业发展支持,通过多元化的待遇机制来提升吸引力,保障市场人才的留存和开发。

以上是对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希望领导们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存在的不足。

谢谢!针对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首先,可以采取精准招聘措施,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从事农业产业工作。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X书记、各位领导: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特出问题之一是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与人才队伍的相对滞后。

基层和农业部门反应很大,进一步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根据这次主任会议议题,我局进行了专题调研,召集部分乡镇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和基层农业服务单位同志进行座谈,并赴浙江学习先进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经过多年摸索、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公益性、经营性和帮扶性三种推广模式,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了农技推广的针对性,也兼顾了新技术应用的导向作用。

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发动、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活动,推广了适用于我市的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水稻新品种及其机插高产载培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新品种及其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穴盘育苗技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治技术,在畜禽、水产新品种及其集约化饲养技术、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等方面收到良好成效,奠定了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这其中,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通过包村联户、“一村一品”,技术培训等扎实工作,有效推进了农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存在问题应该看到,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仍然是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薄弱之处,从市、镇、村,农技人员呈倒金字塔形,基层农技人员严重缺乏。

一是镇(街道)农技人员编制偏少,同时,非农专业人员占编超编情况较为普遍。

二是基层农技人员队伍不稳,存在随意抽调农技人员从事其它工作,事实上忽视了农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专业性。

三是基层农技人员逐步老化,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结构老化,约**%农技人员超过45岁。

四是农技推广经费得不到保障,基层农技单位要兼顾经营创收,人心不稳,精力不够集中。

五是农技推广机制也不够完善和灵活,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乡村振兴科技人才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科技人才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科技人才调研报告乡村振兴科技人才调研报告一、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目前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科技人才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50份有效问卷。

调研的目标人群主要包括从事农村科技创新的科技人员、乡村振兴领导干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

三、调研结果1.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被广泛认可。

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途径,为乡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科技人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而,调研也发现,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乡村的科技创新环境相对较弱,科技资源供给不足,导致科技人才的发展受限。

其次,乡村的物质条件相对落后,科技人才在实践中往往受到条件上的限制。

例如,实验设备和科研条件的不足,给科技人才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困难。

此外,调研结果还发现,科技人才在乡村工作中往往面临着收入较低、福利待遇差、晋升渠道不畅等问题,这导致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选择流失,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四、建议和对策为了解决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加强乡村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改善科技资源供给。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技资源和项目资金。

2.完善乡村科研设施和条件,提高科技人才的实践能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条件,为科技人才的创新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3.提升科技人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和福利待遇,激励他们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

4.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加乡村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大多数是年龄较大的老专家,缺乏年轻的科技人才。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层出不穷,需要有一支年轻、富有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来应对挑战。

2. 岗位需求与培养不匹配现实中,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学校培养的农业科技人才与实际农业生产的需求不相匹配。

一些高校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使得毕业生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

3. 薪酬不合理相较于其他行业,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这使得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望而却步,选择进入其他行业。

这也造成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4. 缺乏创新意识在一些传统的农业科技人才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得农业科技工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实际水平。

二、对策建议1. 多渠道引进人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高校毕业生、海归人才、外籍人才等多方面引进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为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2. 充分激发潜能在农业科技人才中,应大力培养鼓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鼓励他们进行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水平。

3. 优化薪酬待遇适当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薪酬水平,使其与其他行业相对平衡,并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4. 结合实际需求培养人才在高校的农业科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实际生产需求紧密结合,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熟悉实际农业生产的流程和技术。

5.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包括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扶持政策,以及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激励奖励机制。

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增效三大主题,紧扣“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开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更好发挥基层人才队伍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我县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近年来,X县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主要有X支技术人才队伍。

一是政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X县共有农业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X个,分别是X、X等,专业技术人员X人,涉及农业、林业、畜牧等。

按行业分,农业X人,林业X人,畜牧X人。

按职称分,高级X人,中级X人,初级X人。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人才队伍。

X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 蔬菜X个,共有专业技术人员X人。

三是高校专家教授队伍。

X县与X大学等X个高校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合作教授X人,其中,农业X个,林业X 个,畜牧X个。

按职称分:教授X人,副教授X人,讲师X 人。

四是农民自身队伍。

现有懂技术、善经营、精管理、经验的本地“土专家" 田秀才” X人,职业农民X人。

二、主要做法一是注重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

领导重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和前提。

为加强全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X县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把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重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人才机构、人才资源、人才利用等重要事项,围绕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工作重心等方面研究部署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建立了科学的用人机制,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农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推广,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断增加,为农民增收和市场提供足够的农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显得十分必要。

本次调研报告主要就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两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农业科技推广状况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前,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技的推广日益普及,并且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得到了不断完善。

现在,我国省级开展农技推广的机构已经达到了800多个,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同时,各地还建设了大量的农业科技推广站点,(小型流動服务点,农业科技推广车辆等等),方便农民获取最新的科技信息和技术支持。

比如说,在苏州市已经设立了200余个农技推广站点,在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下,农民增产、增收效益明显提升。

(二)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技术素质和科技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政府将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逐年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也不断加强。

例如,在半年内,新疆研发的智能化种植模式推广至48个县,有效增加了该地的经济效益。

二、人才队伍建设状况在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广中,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推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前,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培养和引进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人才队伍。

(一)农业人才的培养为了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我国大力支持农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生产技术素质和科技水平。

在教育方面,大学、职业教育和技术学院也因应需要设立了农业相关专业,以培养更多的农业人才。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农业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也逐渐增长。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亟待改善、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也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任务之一。

部分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有着必要的说明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2 问题意识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不足等方面。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匮乏,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低,导致我国农业科技跟不上国际发展步伐。

由于农业科技行业的薪资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许多优秀人才选择流向其他行业,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对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不足,导致农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薄弱。

亟需加强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提供技术支持,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

许多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导致农村缺乏人才支撑,农业科技水平难以提高。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人才较少。

这种结构不利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也不利于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农村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

科技创新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而人才队伍的建设则是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因此,本文对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覆盖了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调研对象,实地走访则选择了一些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较好的地区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通过问卷调查可知,许多被调查的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科技人才专业分布不够合理,很多村庄连专业人才都没有。

尤其针对农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当前的进展情况比较缓慢,高层次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相当薄弱。

2、科技人才队伍数量不够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数量不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创新制约的主要原因是人才队伍的不足。

3、科技创新机制不足科技创新机制包括科技政策体系、科技投入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科技人才引进体系等,但是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农村科技创新机制不够健全,政策缺乏具体措施和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导致很多现实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科技厅、科技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支持,加强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聘用和薪酬保障。

2、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力度。

3、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等各种力量参与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农村科技人才与农村基层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和人才培养。

五、总结本文从调研实际出发,对我国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了目前科技人才队伍数量、结构和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全5篇)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全5篇)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滞后现状,只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同时有效带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我县共有农业技术人才6384人(在职在岗农业专业技术人员76人,农村农业实用人才6308人)。

其中,正高级农艺师2人,副高级农艺师5人,中级职称42人,助理农艺师2411人,无职称的3924人;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24人,大学专科351人,中专以下学历6007人。

从年龄来看,50岁及以上2225人,36—49岁1631人,35岁及以下1028人。

根据调查分析,我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以下特点:1、人才数量持续增长。

两年来,我县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稳步上升。

2013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304人,其中,中级3人、初级213人。

2014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523人,其中,高级2人,中级2人,初级405人。

2、人才结构渐趋合理。

我县在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为1:6:344,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到总量的 1.9%;高学历人员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所占比重达到15.3%;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45岁以下人员的比重占到41.6%,中青年人员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

3、人才素质明显提升。

高层次优秀人才有所增加。

高级职称人员7人(其中正高级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0.2%。

二、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做法、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在农业农村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励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进一步落实完善农业科技配套政策,为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滞后现状,只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同时有效带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我县共有农业技术人才6384人(在职在岗农业专业技术人员76人,农村农业实用人才6308人)。

其中,正高级农艺师2人,副高级农艺师5人,中级职称42人,助理农艺师2411人,无职称的3924人;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24人,大学专科351人,中专以下学历6007人。

从年龄来看,50岁及以上2225人,36—49岁1631人,35岁及以下1028人。

根据调查分析,我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以下特点:1、人才数量持续增长。

两年来,我县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稳步上升。

2013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304人,其中,中级3人、初级213人。

2014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523人,其中,高级2人,中级2人,初级405人。

2、人才结构渐趋合理。

我县在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为1:6:344,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到总量的1.9%;高学历人员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所占比重达到15.3%;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45岁以下人员的比重占到41.6%,中青年人员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

3、人才素质明显提升。

高层次优秀人才有所增加。

高级职称人员7人(其中正高级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0.2%。

二、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做法、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在农业农村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励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进一步落实完善农业科技配套政策,为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重视解决农业科技人员职称评定问题,具备高级职称的要积极向上争取职数及时评定;具备中级职称的,积极向人事部门申请增加职数。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发展迅速,农业专业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当前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实地访谈:我们走访了3个农业示范园区,与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2.问卷调查:我们随机选取了100个农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评价。

三、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培训不足: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存在投入不足、培训时间短、培训机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农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2.缺乏激励机制: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缺乏激励机制,工资待遇低,晋升通道不畅,缺乏职业发展空间。

3.信息不畅通:农业从业人员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农业动态的渠道有限,信息交流不畅。

4.缺乏实践机会: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在实践中的机会有限,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造成专业技术能力的不足。

5.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一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益较高,但也有一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益较低,这导致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相应的不均衡。

四、对策建议1.增加教育培训投入:加大对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投入,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增加培训时间和机会,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2.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薪资待遇和晋升机制,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收入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3.加强信息交流:建立县级农业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和其他途径,及时传递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农业动态,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

三区科技人才种植业调研报告

三区科技人才种植业调研报告

三区科技人才种植业调研报告## 1. 背景介绍本报告是针对三区的科技人才在种植业领域的调研报告。

三区是一个具有丰富农业资源的地区,但由于传统种植方法的限制,产量和效益相对较低。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三区开始引入科技人才,并结合新技术应用于种植业中。

## 2. 科技人才的角色科技人才在三区种植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种植方法,帮助农民改善种植环境、优化种植方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他们还负责监测和管理种植过程中的数据,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并进行及时的调整。

## 3. 科技在种植业中的应用科技在种植业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智能设备和传感器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能够收集并监测土壤湿度、气候条件、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

科技人才利用这些数据来优化灌溉方案、施肥计划、温度控制等,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作物的生长效果。

### 3.2 数据分析和预测科技人才通过对大量农业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预测病虫害爆发的风险、作物生长的趋势、市场需求等信息。

这有助于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减少损失并提高利润。

### 3.3 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是指利用GPS、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农田进行精确测绘和定位,实现个体化管理。

科技人才可以通过精准农业技术来优化施肥、除草、喷洒农药等操作,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4. 科技人才培养与支持为了加强三区科技人才在种植业中的应用能力,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建立专门培训机构或课程,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提供奖学金、科研基金等支持,鼓励科技人才投身于种植业领域;-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在种植业中的创新和应用。

## 5. 结论通过引入科技人才并应用新技术,三区的种植业有望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发展。

科技人才在种植业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可以通过创新的种植方法、数据分析和预测,以及精准农业技术的运用,帮助农民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问题调研报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全局问题,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依然是人口众多的农民,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农业科技人才。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村科技人才除乡镇农技干部外,其余为农民农业科技人才。

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多分为知识技能型、生产经验型、社会组织型,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强、田间操作经验丰富等特点。

一批“田秀才”和“土专家”就是典型的农民农业科技人才,一般表现的形式为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园、协会合作社领头人和骨干。

这些农民科技人才与市、县农业专业技术干部交流学习的机会和掌握的良种、农药、实用技术等一系列农业科学均多于一般普通的农民群众。

这些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先人一步的农民生产者,一般对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都有典型引路的作用,是联系县级农业专业技术干部和从事田间劳动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有着零差距的作用,是农业适用技术应用的主体。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留守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表现出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偏大、数量太少、素质过低的问题,现探其原因,并谈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我县与全国一样,人们形象地把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人口称为“3860”部队,这与国家提出发展社会主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明显不相适应,尤其是农村农业适用技术人才的现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宏伟蓝图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呈现出“一老一少”。

“一老一少”即: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偏大,人员数量太少。

我县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及年龄经历了1960—1976年,1980—1992年,1994—2002年,2003—2010年四个阶段的变化。

1960——1976年在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体制下,农业科技发展速度很慢,农业科技人才多为经验型的公社社员;1980—1998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改革打响了第一炮,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粮食生产成为全县人民和农民群众的头等大事,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培养和扶持了一批以韩彦君、韩世荣、史璞、郑风德等为代表的农民科技人才,尤其是韩彦君的熊选1号小麦在全县粮食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多在65岁以上,已告别了农村的田间地头;1992—2002年,我县农业经济结构由单一粮食生产型向苹果、黄花、瓜菜等特色农业方向迈进,扶持培养了王存孝、李岁月、李宗广、王宏涛为代表的一批农民科技人才,这些农民科技人才为我县苹果、瓜菜、养殖等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但这些人的年龄已年近50岁;2005—2010年,由于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为了顺应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扶持和培养了以岳祥龙、张庆安、何治涛、杨顺发为代表的协会、专业合作社型的农民农业科技人才,这些集经营、经纪、农业技术服务一体的农民科技人才为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领军作用,这些人年龄多在50左右,且队伍人员数量较少。

据统计资料:我县农村科技机构有97个,农民科技服务组织42个,农业科技人员3209名,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3%,占农村劳动力的2.6%,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农村农业科技人员的89%,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1%,年龄在30—45岁之间的占10%,呈现出“一老一少”的特点。

(二)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呈现出“一低一差”。

“一低一差”即:农民农业科技人员文化程度低,科技整体素质差。

我县农村农业科技人才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差。

据调查:我县农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中文化程度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8%,小学文化程度占46%,接受系统培训、正规培训的人很少,多以短时、临时培训为主,且以接受单项技术和零碎的科谱知识培训为主,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杂症”能力差,尤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查,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无技术应对能力,遇到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常束手无策。

与工程建筑、机械修理、商业贸易、服务等领域的农民技术人才相比呈现出“一低一差”的特点。

诸如一些从事工程建筑、工商贸易、城市服务中的农民技术人才已成长为实业家和农民企业家,而在农村从事农业技术的农民却难以把农业科技事业做大、做强。

(三)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呈现出“一缺一乏”。

“一缺以乏”既:农民农业科技人员社会服务职能缺位,后继乏人。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下出现的农民科技人才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产需求,农民农业科技人才社会服务功能缺位,即“一缺”,一些协会、专业合作社型的农民科技人才发挥不了应有的技术服务作用,一些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有名无实”,对农村农业生产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作用甚微。

同时,随着城乡经济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弃农从商、弃农从工、弃农入城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问题令人堪忧,即“一乏”。

据统计我县现有劳力12.75万,输出3.21万,其中35—25岁的占40%,26-16岁占35%,35-45岁占15%,46岁以上占10%;与农村留守的农业科技人才年龄相比较,留守的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年龄明显偏大,80后的新生代农民数量大幅减少,部分村组出现80后农民空白的现象,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将会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科技人才严重断层。

二、我县农村农业科技人才“老少低差缺乏”的原因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既有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又有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业生产现金收入低下、农村人口外流的原因,但探其我们工作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农业科技人才扶持培养工作力度小,无政策支撑。

在我县,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硬”条件和政策等因素不利于农民农业科技人才的出现和成长,尤其是受自然、政策、市场三大因素限制的农业产业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对乡村农业科技人才的扶持和培养投入资金极少,没有把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纳入政府工作的对象,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一些涉及农村科技培训的科技、就业、农牧、林业等部门的培训资源资金分散,没有规范和长效培训政策去支撑农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乡镇级人民政府,村委会把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工作没有纳入议事日程,涉及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人才扶持培养的工作在政府工作中成了可有可无的事。

一些特色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基地的农民群众很少参加高层次的技术培训,农村农资经营机构的人员长期得不到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培训,不懂、不学、不会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农资产品,得不到科学的指导服务,技术错误和失误时有发生,缺乏政策支撑。

(二)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经济收入较低,无利益驱动。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与普通的农民劳动者在一些人眼中的劳动贡献界线不清,一些农民科技示范户、技术能手其传帮带作用没有形成利益驱动的机制,技术服务工作无利益回报,在农民科技示范中不同程度存在封闭和保守的现象。

一些涉及农业技术服务的产业协会、合作社、示范园中,其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员经济收入较低,致使绝大多乡村科技服务组织真正从事农业技术专业工作的人员少,而从事经营、经纪工作的人较多,没有形成农业科技有偿服务机制,一些果树修剪、病虫防治、嫁接育苗等有偿服务专业队没有形成,与工程建筑、民俗文化、卫生服务、美容理发等行业相比,无利益驱动机制,致使长期以来我们培养的一些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难以稳定,无组织管理机构,处散乱状态,影响了农村农业科技队伍的发展壮大。

(三)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社会地位低,无社会支持力量。

农民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生产田间第一线涌现出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培养和扶持出的一批技术能手、产业领头人。

由于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与工程建筑、交通运输、烹饪、商业、卫生、工业等行业中涌现出的农民专业技术人才相比,社会地位低,社会交际范围狭窄。

同时,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从事农业技术的一些科技示范户成员,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其社会影响力较小,而从事其它行业的农民技术人才,由于经济收益较高,受社会力量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不断发展壮大。

而农民农业科技人仍然脱离不了农村大环境、农业大田野。

“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社会条件依然没有形成,一些有雄厚资金的社会“名流”、企业家在教育、慈善、救济等事业中支持的较多,而在农民农业科技人才扶持、基层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却很少得到这些社会精英的支持。

一些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只把赚钱的对象放在了农业和农民身上,但对农业科技事业的长效发展却认识不到位,对农民农业科技人才扶持支持处于空白。

三、解决我县农村农业科技人才“老少低差缺乏”的对策及建议。

建设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农产品优质足量的供给,关键在科技,核心在于人才。

针对我县农村农业科技“老少低差缺乏”的现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以优惠政策保障和扶持农村后备农业科技人才力量。

制定一系列扶持和培养35—25岁之间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对一些能长年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农民,从土地流转、资金投放、农资补贴、技术投入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发现和扶持一批愿在农村从事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科技示范户,尤其是在我县苹果、瓜菜、草畜、黄花菜、药材等一些特色农业产业领域里扶持一批青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户,把科技示范基地当作扶持和煅炼人才的基地去抓,建立扶持和培养稳固的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的基地,切实解决农村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的问题。

(二)以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素质。

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依然是培养农村农民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措施,创新培训机制是提高培训效果和快出人才的重要途径。

整合县内涉及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的相关资源和资金,充分利用近几年农村中小学由于生源减少闲置的校舍,创办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学校。

在全县分山、川、塬不同特色农业布局内,按照“有校舍、有设备、有领导机构、有师资队伍、有稳定的学员、有培训制度、有专项资金、有培训验收标准”即“九有”要求,建立5—10个区域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学校。

依据特色农业产业布局,组建一支涉及粮油、果树、瓜菜、草畜等高素质的农民培训讲师团,配套一些必备的现代化培训设备,加大培训投资,建立健全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制度,就地建立农民培训实习和操作示范基地,变临时培训为长效培训,变单一性的培训为系统性培训,真正做到室内讲授和实地操作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三)以组建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壮大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农村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现代农业的要求相矛盾。

在20—30年内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如果没有大的变化,其土地流转步伐难以加快,加上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人多以老弱妇孺为主,青壮年大量外流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接受新技术、认识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难度不断加大,一家一户难以办到、办好的事越来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