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的定义和内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一种植物群落都有一定的表现面积,既能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以及影响群落学过程的所有环境因素的最小面积。表现面积既是表现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基本面积的要求,也是群落发育和保持稳定状态的要求。因此每一种植物群落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布面积,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单个、单行或零星分布的植物及小面积的群丛片断都难以体现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也就不称为群落。无论是从作为一个整体的观赏效果,还是从完成其改善生态环境作用及其本身的发育所需来看,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也需要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布面积。相同数量的植物个体数作零星分布与有机的群落分布相比,显然后者的观赏价值和环境效应均比前者要高。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3]。自然界中类型多样的植物群落维持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生态园林是城市的人工植物群落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要维持稳定与平衡,保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植物群落类型也应该是多样的。另一方面,植物群落类型的多样化也是生态园林创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要克服现有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类型单调的局面,根据生态园林的建设目标,参考当地的气候与植物区系特征,尽量构建接近自然植物群落的园林植物群落类型,使城市的环境接近自然。物种的多样性是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增强园林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增加其环境效应。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生态功能以及不同的立地条件对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只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才能形成缤纷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的不同审美要求,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减少因城市的拥挤及建筑物的高大及建筑物的高大及单调所带来的压抑感;也只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才能构建具有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4结语
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的主体结构, 也是生态园林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基础, 通过合理地调节和改变城市园林中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分布格局, 就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生态园林”。不同植被地带的自然植物群落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受到所处地带环境条件的制约,同时又是群落内各种种群内在适应和生存竞争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果[5]。我们在用园林植物建园时,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群落结构选择各层次的植物种类,并进行合理的结构配置,这样能满足各种植物对生境的要求,使园林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结构,取得叫好的建园效果。我国许多城市的园林建设已正在逐步走向生态化、自然化, 如南京市在将森林生态系统引入城市、改善城市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因此在现代化的城市园林规划与建筑中,要改变以往的见缝插针、点缀式绿化为主的模式,要讲规模和效应,尽量少建小品、堆假山、少造喷水池、雕塑、铺设硬质地面,以免打破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格局、肢解群落结构、降低群落整体的观赏价值和环境效应,即使是居民小区绿化中也要注意形成规模。
3.2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类型多样化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自然形成了一种协调的关系,不同于自然的城市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城市植物群落是指城市这个人工环境中所有的植物的总和。城市规划中用得很多的是绿地这一概念。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绿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城市的生态绿化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2]。生态绿化就是符合生态学理论的绿化,就是模拟森林的自然发育规律的轨迹,以科学化的造林技术,在短期内建造适合当地自然法则的理想森林。因此,随着城市园林的发展,出现了生态园林的概念。
3.3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应与其功能相适应
生态园林均具有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条件的共性。植物群落是多种植物的有机结合体,具有一定的垂直结构和水平机构。这些具有不同功能和用途的生态园林在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上便有不用的要求和特征。无论哪一种生态园林,其植物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倾向于复层结构,以增强群落的稳定性和环境效应。我过是个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城市土地尤为紧张,城市生态园林中应尽可能的构建层次结构复杂的复层园林。
总之, 生态园林是以丰富的植物为主要材料、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 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 改善城市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6]。
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方面内涵的园林才能称其为生态园林。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的主体结构,也是生态园林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基础,通过合理地调节和改变城市园林中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分布格局,就能形成结构的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构建原则
3.1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应有一定规模和分布面积,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2生态园林的定义和内涵
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适宜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尽所能,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自然界里,植物很少单独生长,一般总是有一定的植物种类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结合。这种植物组合一般概括为植物群落[1]。植物群落是其各种生物及其所在环境长期互相作用的产物,同时在空间和时间不断发生着变化。事实上植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并非以个体的形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是在植物群落中以群落的有机整体与环境发生相互关系。因此,园林植物栽培和造园工作就应该从植物群落角度着手,弄清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发育规律以及群落内植物与植物间、植物与其他生物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从而营造符合生态规律的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3.4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
以往的园林建设中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不考虑物种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主观意愿较强,随意搭配物种构建园林群落,而且种植密度又大。这样的植物群落经过数年后便会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而退化,功能衰减,达不到生态园林设计的效果,同时也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要保持群落的稳定性就要根据当地群落的演替规律,充分考虑群落中物种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选择生态位重叠较少的物种进行建构群落,特别是建群种和优势种的选择上更要如此。同时还要根据物种的生物学特性选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以免因密度太大,同种间的恶性竞争而导致植株死亡。
生态园林有三个重要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景观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文体生活的环境;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性,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吸收固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衰减噪音、防风降尘,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他应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