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在通信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探讨其在现实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通信系统面临着频谱资源有限、通信标准不兼容等问题。

而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通过将硬件功能抽象为软件算法,实现了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

本部分将介绍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二、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基本原理软件定义无线电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和软件计算来实现通信系统的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功能。

传统无线电系统的硬件功能全部由专用电路实现,而软件定义无线电系统将其功能抽象为算法,并通过可编程的处理器进行实现。

这种基于软件的灵活性使得通信系统的性能可以通过软件的升级和修改进行改进,而无需改变硬件的设计。

三、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通信系统设计在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进行通信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硬件平台的选择、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射频前端的设计。

本节将简要介绍这些方面的内容。

1. 硬件平台的选择在软件定义无线电系统设计中,可以选择通用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专门设计的可重构硬件平台。

通用处理器和FPGA的结合可以提供灵活性和可重构性,但性能可能有限;而专门设计的硬件平台则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但开发成本较高。

2. 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软件定义无线电系统的关键是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

这包括信号调制解调、信道编解码、信号滤波等功能的实现。

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进行实现和优化。

3. 射频前端的设计射频前端的设计关系到软件定义无线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需要考虑频率选择器、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滤波器等射频电路的设计和优化。

四、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实现在通信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际的系统实现。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作者:杨益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7年第03期摘要:随着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新技术在通讯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短波通信系统的设备繁多,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升级成本高。

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其发展趋势是集通信、导航一体化。

对此,文章提出了在软件无线电基础上进行短波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平台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两个方面。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短波通信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在短波通信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软件无线电技术,对现有的业务波形进行模块化封装,也可以对硬件模块进行升级,从而实现对通信系统功能的升级,在短波通信系统中加入这种新技术以及新体制波形,可以使得多个频段的波形实现整合,比如可以将25kH宽带波形、导航121等不同体制的波形进行融合,获得更加准确的通信数据,为通信连接过程中的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1.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短波通信系统总体设计思路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其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比如开放性、灵活性、扩充性等都比较好,软件无线电顶层设计规范对通信设备的软件体系结构、硬件体系结构以及安全体系结构进行了确定,这种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实现各种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硬件模块化以及软件的可移植操作,采用了开放的标准结构,通过各种共享的硬件组建以及软件的连接,实现硬件维护以及软件的功能升级,具体说来,其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硬件上具有互相连通的特性,第二,在软件上可以实现多频段、多模式、多通道的通信。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短波通信系统的核心是软件,作为一个信号处理平台,其包括了3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波形开发部署管理软件、硬件平台及软件平台。

3个组成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波形开发部署管理软件,主要是对波形组件的功能进行划分、重用,并且还要控制物理层波形代码的集成、波形分布的部署以及加载;硬件平台则主要采用总线式结构设计主要完成各种数据的收集、发出、模拟预处理等;软件平台则负责将各种硬件资源封装和描述,在具体的描述过程中需要使用逻辑软件,并且要在这些设备上加载一些不同的软件,实现对多种波形的控制。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通信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通信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信息传送、数据处理、资源优化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软件无线电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通过重新配置现有的硬件(如FPGA、DSP等)来实现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与传输,为通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讨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通信系统设计。

一、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述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指通过软件控制无线电硬件,将硬件功能模块化,实现灵活的通信系统,提高通信信号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Xilinx公司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集成电路(IC)来代替传统的模拟电路,并通过软件控制这些芯片的硬件逻辑。

利用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可以实现可编程接口、传输信号类型可灵活调节、提高通信系统运行效率等优点,进而为通信系统的功能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通信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

它可用于各种领域,如军事、民用电子、航空、航海、车辆、医疗、环境监测等。

当前,以军事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采用SDR技术的软件无线电系统可以将通信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通信信号的处理效率和传输速率。

此外,软件无线电技术还在高速铁路通信、天基通信、移动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通信系统设计在通信系统设计中,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通过以下几步实现:1. 信号输入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将信号进行采集、信号处理和解调。

同时,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进行即时调整和控制。

这样,就可以将高精度数据和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其发送到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射频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2. 信号处理通过将数字信号输入到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就可以实现信号的编码和调制。

FPGA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使其成为处理现代通信协议的理想选择。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在无线电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软件对无线电功能进行配置和控制,而无需通过硬件设计实现。

因此,SDR技术可以大幅度缩短从设计到实现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无线电设备的普遍性和可移植性,降低产品的维护和升级成本。

本文将对SDR技术在无线电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的优势、应用以及未来走向进行探讨。

一、SDR技术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1 调制、解调和数据处理SDR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调制方式(如AM、FM、BPSK、QPSK等)的软调制,而不需要单独设计硬件电路。

同时,在解调和数据处理上,SDR技术也可以通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或通用处理器(GPP)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

1.2 频带和功率管理SDR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一定范围内的频带进行快速定频和扫频,而且可以通过控制软件实现对功率的有效管理。

这种通过软件实现的频带和功率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无线电设备的能量消耗,并且提高了无线电设备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1.3 远距离通信和网络应用SDR技术还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和网络接入等应用。

例如,通过使用SDR技术,人们可以轻松地建立自己的无线电网络,实现对多个设备的同时控制和管理。

二、SDR技术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优势2.1 更高的可编程性和维护性由于SDR技术是使用软件进行配置和控制的,所以这种技术具有更高的可编程性和维护性。

一旦硬件设备完成,可以大大简化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此外,SDR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能够支持快速和便捷的无线电功能配置以及升级。

2.2 更强的可移植性SDR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更强的可移植性。

由于SDR技术主要是使用软件进行配置和控制的,因此可以轻松实现跨平台应用。

例如,使用SDR技术设计的某一种设备可以轻松地移植到不同操作系统或不同平台的设备上。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移动通信基站接收单元的实现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移动通信基站接收单元的实现

天线接收的上行信号经混频变换为中心频率为fo、 带宽
为B。 的宽带中频信号, 经放大送到 A/ D 变换器进行采样数 字化。 该软件无线电基站前端电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宽带化 , 即它把基站所需接收的整个上行频段同时变换到中频,实现 宽带处理。至于对带宽内位于某一特定信道上的信号进行的 解调、 分析、 识别等处理 , 将由后续的信号处理器及其软件来 完成。 显然这种处理方式对 A/ D 变换的要求也比 较高, 例如 A/ D 的采样速率要高、 动态范围要大, 特别是如果 A/ D 的
后处理 。
f,>2+ n1
(6)
不同n 值时的采样频率如表 2 所示。由表 2 可见, 可选 取 n=2 和 n=7 时的两个采样频率 270MHz 和 90MHz 作为对
18 Hz
采样频率。多频段基站前端的组成框图如图4 所示。由图4 可见, 这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频段宽带基站前端只需由4 个点频本振源,2 个采样时钟、个混频器以及若干个滤波器、 l 放大器等组成, 其结构非常简单, 该前端几乎适用于所有移动 通信系统( GSM,AM PS,TACS, DCSI800 ,PCS1900 等)。另外 只需增加前端滤波器和本振源就可把工作频段扩展至 400 -
基 于软 件 无 线 电的移 动通 信 基 站接收 单元 的实现
张进华
(江西省邮电学校 330032) 摘 要: 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 技术, 针对 目 前市场上的 A/ D 转换器件的产品性能,深入研究了移动通信 系统中通用 基站接收单元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A/D 转换;移动通信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是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及计算 机技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无线电技术。它最初是在军事通 信中提出的。 在军事方面, 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指挥自动化体系 要求通信保障具备协同、 机动、 保密、 抗干扰和抗毁五种能力, 而现有的无线电台都是根据特定用途进行设计的,因此存在 着工作频段、 调制方式的差异 , 导致不同部队以及同一部队内 部不同军事目的的电台无法实现互通, 形成了军事通信装备 品种杂、 系列多、 互通差、 协同难的局面。而在民用方面, 移动 通信发展非常迅速,已从第 1代模拟蜂窝系统发展到第 2 代 数字蜂窝系统(GSM, CDMA) , 目前正在向第 3 代移动通信系 统发展, 并且第 4 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已悄然问世。 随着越来越 大的通信需求, 一方面使通信产品的生存周期缩短, 开发费用 上升; 另一方面, 新老体制通信共存, 各种通信系统之间的互 联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的通信 体制与标准不断提出, 通信产品的生存周期减小, 开发费用上 图 1 软件无线电基站宽带前端电路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通信信号接收与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通信信号接收与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Re e r h o o m un c to i na e e i nd da a a q sto y t m s d s a c fc m i a i n sg lr c v ng a t c uiii n s s e ba e o e hn l g f s fwa e r di n t c o o y o o t r a o
p o e sn o r di sg 1 I s n r d c d o h t c oo y f p n ng r c s i g f a o ina . t i to u e t t e e hn l g o o e i bu sr c u e,t e olc in i s tu t r h c le to tc n lg f e p e s A/D , h tc n l g o g tl o c n e r t e r c s i g e h oo y f e pr s e h o o y o x r s t e e h oo y f dii d wn o v  ̄e , h p o e sn tc n l g o x e s a
C N Q S N h—i g , E G P n . i HE i, O G S i o D N e gf qn e
( . l g f e t nc E gn eig Na a nv ri f gn e , h n 4 0 3 C ia 1 Col eo cr i n ie r , v lU ies yo ie r Wu a 3 0 3, hn ; e El o n t En 2 C mmu iain a d C mma d A a e fC L Wu a 3 0 3, hn ) .o nc t n o o n c d my o P A, h n 4 0 3 C ia

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

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

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逐渐成为通信网络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SDR技术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硬件平台,通过程序控制可以灵活地改变无线电通信信号的处理方式,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能够适应多样化的通信需求和环境条件。

本文将介绍基于SDR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挑战。

首先,基于SDR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可以提供更灵活的通信方案。

传统的通信网络设计通常需要依靠特定的硬件设备来实现特定的通信功能,而SDR技术则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在已有硬件平台上实现不同的通信功能。

这种灵活性使得通信系统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通信。

其次,基于SDR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频谱利用效率。

传统通信系统中,不同的无线电通信服务需要独占一定的频谱资源,而SDR技术可以通过动态频谱访问和共享的方式,实现多种通信服务在相同频段上并行进行。

这种频谱的共享和动态分配可以大大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减少频谱资源的浪费,进而提升整体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另外,基于SDR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可以支持更好的网络协议和接口兼容性。

传统通信网络设计中,不同的通信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和接口标准,导致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而SDR技术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不同通信标准的兼容性,减少不同设备之间的接口差异,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除了上述优势,基于SDR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鲁棒性。

SDR技术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通信系统的信息加密和解密等安全功能,保护通信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

同时,SDR系统具备较高的鲁棒性,可以实现自动故障检测和容错处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基于SDR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SDR技术需要具备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来支持实时信号处理和通信功能实现,这对硬件和软件的设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

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
为手 段 ,对信 号进 行增 益控 制 ,增大 信 号 的 输 出功率 ,射 频前 段 需要有 比较 高 的工作 频 率和 工作 带 宽,该 模块 在信 号格 式上 应该 与
后续 的A / D / A 模 块 匹配 , 以顺 利 完 成后 续 的 更 高性 能 的通信 业务 。 有 助 于通信 系 统 的灵活 重构 。 数字化 处 理任 务 。 软 件 无 线 电 的系 统 结 构 包 括 电源 和 天 三 、在 通 信 系统 中 应 用 软 件 无 线 电 技 ( 四 )实现 中频信 号 转 换 的A / D / A 转 换 线 ,完 成变 频任 务 的射频 前端 , 完成信 息转 术 的几 个核 心技 术 器
【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应用前景
在 经 济 水 平 和 生产 力 水 平 不 断 提 升 的 的无 线 电通信 技术 ,应 用 于通信 系 统 中的软 前提之 下 ,人类 的通信 需求 也越 来越 旺盛 , 件 无 线 电具有 以下显著 的优 势 :
现 代 通 信 对 安全 性 以及 及 时 性要 求越 来越 高,崭 新 的通信 要 求呼 唤新 的通信 方 式 的诞 生 ,软 件无 线 电依 托数 字化和 模块 化 具有 极
………ຫໍສະໝຸດ …………



工_ 程 釜 一 J
论 基于软 件无线 电 的通信 系统
云南省 无线电监 测中心 李 玲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通信 系统已经 由模 拟信号时代进入 了数字信号事到 ,无 线通信技术得 到 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 ,硬件设备 的改
造和升级将 花费 巨大的费用 ,不同通信系统之 间无法 兼容 的现象 ,直接影响 了新型通信技术 的推 广和应 用,软件无线电依托于模块化的硬件平 台,实现 了对通信 的编程 作用 ,有助 于提 高通信 系统对信 息的处 理能力,本文简单介绍机基于软件无线 电技术 的通信 系统 。

浅析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应用

浅析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应用

浅析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应用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新型通信系统,它通过软件和计算机进行无线电信号的处理和控制,能够灵活地配置和重新配置硬件设备,实现多种无线通信功能。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前端硬件、中间件和后端软件三部分,它们共同完成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处理和传输。

前端硬件是软件无线电的物理层,负责将无线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它包括射频前端、模拟前端和数字前端三部分。

射频前端主要负责频率合成、滤波和放大等工作;模拟前端则进行模拟信号的调制、解调和振幅、频率、相位等参数的调整;数字前端将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前端硬件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通信标准和需求进行优化和配置,能够适应不同的信号类型和频段。

中间件是软件无线电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

中间件通过一系列算法,包括信号分析、频谱分析、信号解调、差错控制等,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机器能理解的数据。

中间件还具备信号识别和频谱监测的功能,可以自动识别无线电信号的类型和属性,并进行合适的处理。

中间件的设计需要考虑时延、计算复杂度和功耗等因素,保证系统具备实时性和高性能。

后端软件是软件无线电的控制层,负责协调和管理前端硬件和中间件的工作。

后端软件通过与中间件进行通信,将数据传输到应用层或其他系统中。

后端软件具备多种功能,包括频率规划、频谱管理、功率控制、流量控制等,能够灵活地配置和管理整个软件无线电系统。

后端软件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并能够应对各种异常情况。

软件无线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通信、广播、雷达、定位等。

在通信领域,软件无线电可以实现多种通信方式,包括调频、调幅、调相、多址等,能够适应不同的通信标准和需求。

在广播领域,软件无线电可以实现多路广播、频段共享和频率规划等功能,提高频谱利用率。

在雷达和定位领域,软件无线电具备灵活的频率控制和信号处理能力,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雷达和定位系统。

浅析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浅析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程度 , 以达到最大运 行速度。 通过 天线传播信号由模拟数 字转 器接 收, 并转化 为数字 化信息 。 而这部分运行 过程 就依 赖转 注。 欧洲各国, 美 国等国家争先开始研究软件无线 电, 并得到了 换器 的操 作要求 。 如若 转换器工作效率低下, 采样器 的输入信 较 大程 度的成果。 最初 的软件无 线电运用于军方 通讯设备 , 然 号就 难以传递 到之后 的接收机 , 同样使得采样过程效率降低 。 而在时过境迁 , 现 在软件无线 电强大 的功能被各个 领域使用, 成 为真正意义 上完全商业化的通讯方式 , 最突 出的即为在移 动
信, 各 国并没有消除相互之 间的差异性 , 缺 乏通讯 系统之间统

[ 参考文献]
的综合标准 , 存在非常大 的局限性。 所 以要使3 G 通讯 完全达 [ 1 ] 王雪. 浅析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 在下一代通讯系统中的应用 [ J ] . 天津
运 用于各 个领域 将是今后无 线电技 术发 展 的方 向, 而新兴发 展 的无线电技 术也将 为通讯 系统 未来 的发 展做 出贡献 。 关键 词 : 软件无线 电; 通讯 技 术; 灵活性
作为旧时代常用的通信技术方 式, 旧的无线 电技术随着 时 系统 的发展 、 未来 信息覆盖提 供便 利。 特点有高 效性、 安 全性
代进 步和科 技发展慢慢成 为落后与时代的产物。 新的通信 手段 以及其灵活多变性 。 不 断提 出, 比如模拟通讯、 数字通讯 、 移动通讯 等等。 而如今 的
软件无线 电的另一大特点即为其 强大 的适 应多变性 , 可 以 移动 通讯为人们提 供相 当大 的便 利, 在任 何时 间范 围内, 无视 应用于不同系统软件 需要, 可 以与任意接收器为基础 做 出相应 地点, 无视对 象都可 以进行通讯。 于是, 在新的通讯方式的互动 适用性 变化 。 不仅方便于今后系统开发 , 更为其提 供了 良好平 基础 上将无线技术与软件相结合, 成为新的软件无线 电技术。 台, 减少不 必要 的麻烦 作为现在信息通讯 系统 的核心存在 , 软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扩频通信系统同步性的研究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扩频通信系统同步性的研究

图41引言在扩频通信系统中,为了使接收端能正确恢复信码,必须使接收端产生的解扩伪随机码与发端同步。

在传统的扩频通信系统中,一般采取硬件同步的方法对伪随机码进行同步控制。

伪随机码的同步一般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搜索和捕获伪随机码的初始相位,实现初步同步;第二步是进一步减小码相位误差,使所建立的同步保持下去,实现同步跟踪。

这样,就基本上可以保证了扩频系统的同步性。

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 GA 实现扩频通信系统的同步的捕获和跟踪,是通过VHDL 语言对FPGA 模块进行设计,控制和处理扩频通信系统的同步性。

这样的系统具有开发时间短、设计灵活、易于调试,可兼容性好等特点,是未来发展和应用的趋势。

2影响系统同步性的因素及表现由于系统的晶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系统的频率源的实际输出频率与标称频率之间存在差异,导致收发两端载波频率和相位产生漂移,收发两端信息流速率不同步,在接收端产生信息的丢失或者错误接收数据。

另外,由于收发两端相隔一定距离,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散射等路径到达接收机天线时将产生时延扩散。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这种时延扩散的积累会产生载波的相偏。

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多普勒频移,多径效应等因素也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

3实现系统同步的结构设计系统同步主要是解决扩频通信中存在的接收端本地载波与发端载波不同步以及两端信息流速率不一致的问题。

在实际运用中,收端接收机是实现系统同步的主要环节,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接收的中频信号利用带通滤波器滤除带外噪声,直接进行采样,经A/D 变换成数字信号送入F P G A ,由软件完成对采样信号正交数字下变频,估计频偏的正负及数值大小,通过滤波和锁相,得到实际频差与预测频差之间的相位误差信号,完成同步搜索和频偏估计。

在同步搜索成功的基础上,纠正载波频偏和调整码元速率,同步跟踪。

系统锁定同步信息并跟踪载波频偏变化,同时进行扩频码的非相干解调和解扩,最后还原出基带信息。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探讨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探讨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指通过软件来实现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调制解调、射频前端控制等功能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极大地提高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性能,并且能够适应多种通信标准和频谱资源的利用,因此在通信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传统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硬件模块来实现各种功能,这样会导致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耗都比较高,同时也容易出现硬件模块之间的干扰和误差。

而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通过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通用处理器上运行相应的软件程序来实现这些功能,因此可以大大减少系统中的硬件模块,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耗,同时也可以减少硬件模块之间的干扰和误差,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软件无线电技术需要运行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通用处理器上,因此会受到处理器性能和功耗的限制。

为了能够实现复杂的信号处理、调制解调和射频前端控制功能,需要在处理器上运行高性能的软件程序,这就需要处理器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同时也需要具有较低的功耗。

软件无线电技术需要使用相应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因此对软件的开发和优化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能够实现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软件程序,需要对软件进行深入的优化和测试,这对软件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软件无线电技术需要充分考虑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要求,因此在设计和实现软件程序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问题。

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简称SDR)是一种基于软件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可以灵活地实现不同无线通信标准的接收和发射功能。

在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硬件系统设计、射频前端设计、信号处理算法实现、通信协议设计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

首先,硬件系统设计是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础。

硬件系统由射频前端、中频处理单元和数字处理单元组成。

射频前端负责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包括射频采样、频率转换和信号放大等功能。

中频处理单元主要处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解调等操作。

数字处理单元则负责信号的数字化和处理,包括解码、编码、误码纠正等功能。

在硬件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射频前端的带宽、灵敏度等参数的选取,并合理设计数字处理单元的计算能力、存储容量等。

其次,射频前端设计是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射频前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满足多种通信标准的要求。

在射频前端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包括频率合成器、滤波器、放大器等。

频率合成器用于实现频率的转换,可以通过控制其工作频率来实现不同通信标准的支持。

滤波器则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剔除不需要的频段,提高接收质量。

放大器则用于增大信号的幅度,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信号处理算法实现是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信号处理算法包括调制解调、错误检测纠正、信道估计等。

调制解调算法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无线传输,或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错误检测纠正算法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中产生的误码,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信道估计算法则用于估计信号在无线信道中的传输特性,为后续处理提供参数。

通信协议设计是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信协议决定了系统之间进行通信的方式和规范。

在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通信协议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数据格式、错误检测纠正机制、传输速率等。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平台研究和实现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平台研究和实现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课题任务书课题名称: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平台研究与实现课题负责人:智群联系电话:电子邮箱:ccgjzzq126.课题起止时间:2005年09月至2008年08月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二○○五年一、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开发任务,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与课题承担者(以下简称乙方)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三、本课题的成果提供形式以及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四、本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工作具体安排、阶段实施计划、课题进度分工方案)五、参加本课题研究开发的单位和人员承担部门:电子工程系合作单位:主要研究开发人员六、本课题研究启动经费。

课题立项后,甲方拨给乙方元作为课题启动经费。

七、本课题的设备、软件投入经费预算(说明:开发设备应尽量使用学院现有的设备或04年度已计划购进的设备进行开发。

如确需购置新的设备及软件,请填写下表,并根据开发进八、课题的鉴定验收乙方在本课题任务合同完成期限时,应提交供鉴定验收的成果、完整技术资料和总结,甲方根据本合同约定容组织鉴定验收。

并参考课题立项时的等级和结题后的课题成果进行重新评比,评出学院年度教科研成果A、B、C、D类四个等级,确定并划拨相应课题经费(含启动经费)。

(科研类:A类6000元、B类4000元、C类3000元;教研教改类:A类3000元、B类2000元、C类1000元;课件类:A类4000~6000元、B类2000~3000元、C类500~1000元。

被评为D类的不给予课题经费。

)九、成果的权属和本课题研究取得的技术成果,其知识产权归属及成果转化,按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上述技术成果涉及国家利益的,乙方有偿转让之前,应经过甲方的审查批准;涉及国家的,按国家《法》有关规定执行。

十、风险的承担研究开发过程中,因发生不可抗力、因本课题研究的技术已由他人公开或确因现有水平和条件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致使研究开发工作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乙方应提出书面报告(若属于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应附上有关专家的书面认定意见),甲方经核实后提出处理意见。

基于软件无线电语音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软件无线电语音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软件无线电语音通信系统设计王哲;阴亚芳【摘要】本系统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思想设计,采用ARM+FPGA+AD/DA的硬件架构,可实现语音采集、语音输出、信号调制和解调、频点设置;通过RS422通信接口实现系统控制;系统具有开机、启动自检、自检定时上报等功能.本系统选用zynq7000系列为系统的核心控制,由主处理模块对系统各模块状态进行检测,并将故障隔离到模块级,方便系统维护以及波形软件升级.采用AD9364集成射频捷变收发器替代分立式元器件完成射频收发端硬件电路的搭建.采用SGTL5000完成模拟语音信号采集,信号的输出.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的可靠的实现语音通信功能,其中系统发射功率空口可达-12 dbm;音频调制失真度可低至3%;接收灵敏度可达-118 dbm(AM SNR=10);音频输出失真度可低至5%.实现了无线语音系统的小型化,易便携,功耗低,而且其可适用性强.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航海船舶通信,航空航天飞机通信,单兵通信等领域,具用深远的商用价值以及军用价值.【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8(026)019【总页数】6页(P128-133)【关键词】软件无线电;zynq7000;AD9364;SGTL5000【作者】王哲;阴亚芳【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00;西安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9.5随着无线电语音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其灵活、快速、便捷的通信方式在船舶通信、军事通信、民用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

传统的无线电语音通信系统采用离散器件搭建,系统设计的复杂度高,同时离散器件功耗大,对器件要求多,需要系统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硬件设计和射频信号处理经验,从而大大增加了无线语音通信系统的研发成本以及研发周期[3]。

另外,对软件研发要求比较高,同时,随着LTE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两大通信标准的共同出现,全球通信系统所需支持的频段多达50多个,传统无线电语音通信系统设计方案需要设计出不同的硬件平台来支持不同的制式以及不同的频段,其开发周期长,设计成本高,需要投入人力大、物力丰,给无线电语音通信系统的商业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4]。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陆超峰;徐智勇;赵继勇;汪井源;李建华
【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
【年(卷),期】2022(45)24
【摘要】随着无线接入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发光二极管的普及,可见光通信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

新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在应用前通常需要进行系统性验证,然而一个新的硬件系统的设计搭建过程往往耗时长、成本高。

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开发人员需要减少开发的时间和设计周期。

文中基于软件无线电设备和GNU Radio软件平台,设计一种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

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搭建简单、设计灵活的特点,可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时性验证。

在该系统的验证过程中,搭建一个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通过可见光LOS链路完成对720P视频的实时有效传输。

结果表明,该系统平均传输速率达到1745 Kb/s,在接收端可以清晰流畅地播放视频数据,说明通过软件无线电设备搭建可见光通信系统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6页(P1-6)
【作者】陆超峰;徐智勇;赵继勇;汪井源;李建华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9-34;TP311
【相关文献】
1.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2.基于FPGA的OOK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3.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FPGA全数字控制
4.基于高阶PAM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5.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移动自组网通信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及基于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实现的开题报告

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及基于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实现的开题报告

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及基于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其中,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由于能够一次传送大量数据,具有传输速度快、网络扩展性强等优点,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软件无线电技术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基础。

二、选题意义本课题旨在探讨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理论和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加深对通信系统中的参数及接口等的理解,提高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水平,以实现更高效、更方便、更快捷的通信。

三、研究内容1.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理论的研究与探讨2.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的探究3. 基于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实现的研究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和资料,掌握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理论、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 实验研究法:基于软件无线电开发平台,搭建通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进行实验验证,探究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实现。

五、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掌握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通信系统中的参数和接口等基本知识。

2. 探究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加深对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的理解,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打下基础。

3. 实现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验证,实现数据传输等目的。

4. 为公司提供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面的探讨及技术支持。

六、研究难点1. 如何设计实现高速度、高数据量的无线通信系统,需要综合考虑传输数据的速度、信道噪声及干扰等问题。

2. 如何搭建硬件和软件环境,运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无线通信的硬件和软件集成。

3. 如何解决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固有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其效率和性能。

七、研究计划初步计划研究周期为6个月,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阅读和归纳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软件无线电等基础知识,同时搭建相关实验环境。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
LI Li P ENG J u a n ( Wu h a n Ma r i t i me o mm u C n i c 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W u h a n 4 3 0 0 7 9 )
Ab s t r a c t Co n s i de r i n g t h e g r o wi n g d e ma n d o f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a n d n a v i g a t i o n 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 ma n y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o f n o wa d a y s HF c o m— mu n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u c h a s ma s s i v e d e v i c e t y p e ,t he c o mp l e x i t y o f o p e r a t i o n,hi gh c o s t t o u p g r a de ,p o o r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e t c ,t h i s a r t i c l e p r o p o s e d a d e s i g n s c h e me o f HF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of S t wa r e De f i n e d Ra d i o .The h a r d wa r e p l a t f o r i l l r e a l i z e s t he mo d u l e de v e l s c a l a b l e a n d u n i v e r s a l o f t h e I F a n d b a s e b 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 mo d u l e .b y a d o p t i n g t h e b us — s t r uc t u r e a n d t h e n o ve l d e s i g n e d RF t r a n s c e i v e r mo d u l e wi t h d i v i d e d b a n d a n d d o u b l e — t i me f r e q u e n c y - c o n v e r s i o n.Th e s o f t wa r e p l a t f or m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r e a l - t i me o p e r a t i o n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d t h e wa v e f o r m d e v e l op me nt ,d e —

基于软件化无线电技术的智能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软件化无线电技术的智能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软件化无线电技术的智能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智能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基于软件化无线电技术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无线通信系统不仅需要具备高速传输、高可靠性和广泛覆盖的特点,还需具备智能化的功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基于软件化无线电技术的智能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应运而生。

本文将围绕智能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并介绍软件化无线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展示这种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巨大潜力。

首先,我们来探讨什么是软件化无线电技术。

传统的无线电系统通常由硬件实现特定的通信功能,而软件无线电技术则通过配置软件来改变通信系统的行为,使其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核心是使用软件定义的射频前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编程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和调节,以适应不同通信需求。

这种灵活性使得软件化无线电技术成为实现智能无线通信系统的理想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化无线电技术愈发成熟,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软件化无线电技术为多频段通信提供了方便。

通过软件配置,软件无线电可以在不同的频带中进行切换,以适应不同的通信环境。

其次,软件化无线电技术可以提供全数字化信号处理能力。

无线电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调制、解调、过滤和编解码等操作,提高通信质量和系统的健壮性。

此外,软件化无线电技术还可以灵活地支持新的通信标准和协议,从而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快速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基于软件化无线电技术的智能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首先,智能无线通信系统应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无线通信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大规模数据的传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其次,智能无线通信系统应具备较低的延迟。

在实时通信和应用场景中,较低的延迟是保证通信质量的关键要素。

此外,智能无线通信系统还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无线通信系统在复杂的无线信道环境中工作,必须能够有效抵御多径衰落、多用户干扰和外部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软件 无 线 电概 述 、
约瑟夫 - 米托拉 (ee h Mi l) 12 年 5 Jsp t a在 9 2 月份举行 的美 国通 o 信系统会议 上第一 次正式提 出了“ 软件无 线 电” S ( WR, ot r S fwa e R do 的概念 。 a i) 该概 念的核心思想就是积极建构 一个 模块化 、 准 标 化 、 用化 的 硬 件 支 持 平 台 , 后借 助该 硬 件 支持 平 台 , 宽 带 D 通 而 让 / A转换器 、 D A/ 转换器 与天线在最大程度上相互 靠近 , 利用软件 技 术来 实现各种所需要的无线通信 功能 , 如数据格 式、 例 工作频段 、 加 密模 式、 制解 调方式以及通信协议等等 , 软件无线 电拥有使 用 调 让 灵活 、 通用 性 强 、 于 升 级和 系统 联 网 的 优 势 。 便 由于 软 件 无 线 电的 各 种功能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 的 , 因此 , 如需要对通信系统进行 更 假 新只需要添加新型软件模 块即可 ; 同时, 软件无线 电可 以形成多种 通 信 协 议 与 调 制 波形 , 此 能 够 有 效 兼 容 以往 的 旧 体 制 电 台 , 长 因 延 了通信系统 的使用寿命 , 低 了使用成本 。 降 各个国家为了彻底解决通信 中的互通性 问题 , 均在积极开展研 究和探索 , 在让 通信 系统充分满足互通. 眭的前提 下 , 还需要在保 密 性、 抗干扰性 、 安全性等方 面多做努 力。 除此之 外 , 了同时兼顾无 为 线 电 台 时代 发 展 的衔 接 问题 , 信 系 统 还 需 要 具 有 较 长 的 使 用 寿 通 命。 除了软件无 线电之外 , 还有另一设想也能够 满足以上 要求 , 即研 发多 功 能 化 、 频 段 化 的 电 台 , 多 并将 其 系 列 化 , 以代 替 目前 所 有 的 用 电台 , 但是该想 法需 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 并且使用寿命也很难符 合要 求。 在通信 技术 发展极为迅速的今天 , 些系列化 的电台会 很 那 快落伍 。 在今天 , 日新月异 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 技术、 高速 发展 的信 号 处理 技术和宽带模数转换技术 、 具有 较高技术成熟度的E A D 工具和 可编程器件尤其是不断提升 的硬件制造水平 , 这些均为软线无线 电 提供 了极 大的技术便利 。 有鉴于此 , 软件 无线 电的物理层必须要 具 备非常优秀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兼容各种操作系 统, 并保证各种通信功能可 以正常使 用。 相对于传统的通信 系统 , 软 件 无线 电不 需要考虑 多标准通信 问题 、 信道特性 和介质 的改变 问 题, 总之不需要考虑硬件的更新 问题 以及 由此带来的接 口通用性 问 题 , 在保证 通信功 能的同时 , 它 也有 效 节 约 了 使 用 成 本 。
涵 , 后 重 点分 析 和探 讨 了软件 无线 电的 若干 关键 性技 术 。 而 关 键词 : 软件 无线 电 通信 系统 信号 处理技 术 解调/ 制 调 中图 分类 号 : D 5 5 T 6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0 79 1 (0 20 — 0 70 1 0 —4 6 2 1 ) 1 3 -2 0
方 式来 实现 。 一般 情 况下 , 件编 程 可 以实现 以下这 些 功能 , 软 主
要 包 括 : 源 编 码 、 码 方 式 以 及 可 编 程 的射 频 频 段 、 信 解 中频 频 段 、 信道解调 方式与信道调 制方式等等 。 第 四 , 秀 的 可 拓 展 性 。 件 无 线 电技 术 具 有 非 常 优 秀 的 可 优 软
拓展 性 , 不管 是系 统功 能 的拓 展 , 还是 系统 功 能的升 级 , 可 以 均 非 常轻松 地 完成 。 由于 软件 无 线 电技术基 于模 块 化 、 准化 、 标 通
用 化 的 硬 件 支 持 平 台 , 此 在 硬 件 方 面 的 可 拓 展 性 不 大 , 优 秀 因 其 的可拓展 性主要体 现在软件方 面。 如果 想要对系统进 行升级 或者 拓展 仅仅 需要对 相应 的软件进 行升级 或者拓 展 即可 , 常 方便 。 非 升 级 和 拓 展 软 件 要 比 改 进 和 优 化 硬 件 电路 简 单 许 多 。 助 于 软 件 借 工具 , 能够根据 实 际需求来 实现各种 通信业 务的拓展 。
姆● 十
通 信 技 术
数LI 字 技 用一 术一

论基于软件无线 电的通信系统
邹 建 宏
( 00 队 新 疆 乌鲁 木 齐 80 1) 6 1部 9 307
摘 要 : 件 无线 电是 一种 智 能化 的 多功 能无 线 电通信 系统 , 系统的 功 能通过软 件 来 定义 和 实现 。 件 无线 电的基 本设 计 思路 是让 宽 带D 软 该 软 / A转换 器 、 D转换 器与 天 线在 最 大程度 上 相 互靠 近 , 模 块化 、 准 化 、 用化 的硬 件 支持 平 台利 用软 件技 术 来 实现 各种 所 需要 的 无线 通信 功 A/ 在 标 通 能 。 是借 助 于 以上 特 点 , 件 无 线 电拥 有 着使 用 灵 活 、 用 性 强 、 于升 级 和 系统联 网 的优 势 。 本 文 中 , 者 首先 概 述 了软 件 无 线 电 的 内 正 软 通 便 在 笔
3 、软 件 无 线 电的 若 干 关键 性技 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1 . DDC ( 字 下 变 频 技 术 ) 数
2 软件 无 线 电 的 相 关 特 点 、
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众多的优势, 归纳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 面的优势 : 第一 , 易于实现系统的模块化 。 软件 无线 电技术的基本设计思 想就 是模 块化 设计理念。 利用 该技术 , 非常容 易实现通信系统 的模 块 化 设 计 。 信 系 统 的 硬件 平 台和 电气 接 口方 面 均 严格 遵 循 开 放 和 通 统一 的标 准 , 如果需 要进 行维护或者提升系统性 能 , 仅仅通过更换 某 一 个模 块 便 可 以 实 现 , 不 需 要 更 新 整 个 系 统 。 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