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中国教育史基础精讲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考纲内容】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5)1922年“新学制”“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6)收回教育权运动:教会教育的扩张:收回教育权运动。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1)制定教育方针①提出1912年1月,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
临时政府教育部重要的任务是为新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教育发展规划蓝图,其中最有战略意义的是确立民国教育方针。
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
②意义民国教育方针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
它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健全人格作为首要任务,以军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引导体育和智育,寄希望于教育能在捍卫国家主权、抑制武人政治、振兴民族经济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2)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含义:1912年,教育部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正式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因当年为阴历壬子年,故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四级。
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法定入学年龄为6周岁;中等教育4年,专设女子学校;高等教育虽不分级,但含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
试论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之我见【内容摘要】本文针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求解“钱学森之问”,应该从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去分析。
内在原因包括学生素质较低,学生抵御社会诱惑的能力较差等;外在原因包括现行教育体制缺乏创新的土壤,部分教师水平低下等。
不管主客观原因如何,学生自我的勤奋努力才是成才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素质低诱惑大缺乏信仰缺乏兴趣偏科教育体制教师水平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求解“钱学森之问”,我认为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和教育体制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一、内在原因民国时期和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陆,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基础教育、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等领域差异显著。
所以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的演进,必然造就了不同于民国时期大学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青年。
而新时代青年身上的某些不利于学生生长发展的特点与恶习,加上整个社会大背景下轻人文精神、重物质利益观念的蔓延,是当代中国缺乏大师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大学生素质偏低。
这里所指的大学生素质低下,并不是针对个体的学生而言,而是特指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民国时期,办学的高等院校很少,同时受到家境、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非常高,所以能够进入大学的学生那可真是凤毛麟角。
根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的教育部分可以知道,1936年全国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加起来也不过110所左右,另一个数据是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到1937年的四十年间,总共也只有不到11万名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
民国时期这种学校少、入学几率小的现象当然是有利有弊的。
国民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中共一大以后,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 并大力发展党团组织、开展青年运动和妇 女运动。 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党通过 多种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主要有:
• 其一,继续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
• 除了办好原有的刊物外,还扩大宣传阵地,在 上海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出版了《劳动周刊》, 湖南党组织创办了《新时代》,山东党组织创办 了《山东劳动周刊》,社会主义青年团出版了 《先驱》,中921 年秋,上海成立了党的第一个出版机 构———人民出版社,首批出书 15 种, 党还成立了上海书店,以它为中心在全国 各地建立马克思主义书籍和进步报刊的发 行网。 在读书的基础上,党以学术讨论的
名义,采取公开合法的方式,开办马克思 学说的讲座,举行马克思诞辰、李卜克内 西和卢森堡遇害的纪念活动,以及五一劳 动节的公开集会。 在这些场合,一方面人 去发表演说, 一方面散发宣传品,
主题
•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 作模式初探
• 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诞生到现在,在长期的 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实践中, 十分重视对广
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 极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我党在不同时期各具 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要理解党的创立 和大革命时期的社会意识, 就必须首先了解 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 要对广大干 部和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要 从他们的社会存在出发去进行说明。
• 在革命年代,共产党人想要赢得革命的成功,首先必 须占领思想领域。 正如列宁所言,在思想领域,中间 的东西是没有的。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的基本方式
• 在建党的过程中, 早期共产主义者在对工人的 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启蒙工作。 主要 方式有:
• 一是出版刊物,进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蔡元培与教育独立思潮
蔡元培与教育独立思潮作者:王如雪来源:《卷宗》2016年第07期摘要: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萌发于五四运动之前,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教育独立思潮是在民国初年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工作者们为了保证教育独立自主的发展,而反对政治对教育的一切干扰,从而避免教育成为政治或政党附庸的活动。
最终因为当时社会现实情况以及运动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在40年代走向失败。
1 《教育独立议》与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在民国初年的教育独立思潮中,中国没有与政治体制相适应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关于教育独立的大讨论中,以各种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独立方案层出不穷。
以蔡元培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因为具有更加深厚的近代文化素养,他们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理解的更加全面透彻,他们的教育思想也就更具有文化底蕴,影响也更加深远。
蔡元培第一次直接阐述自己的教育独立思想是在1922年3月发表的《教育独立议》,明确提出教育应该以发展受教育者的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的,反对教会对教育的渗透,主张教育独立于党派政治独立于宗教,主张教育专家化。
1912年3月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就任之初就提出:“教育有两大区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
专制时代,教育家循政府之方针以标准教育,常为纯粹之隶属政治者。
共和时代,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乃得有超轶政治之教育。
”蔡元培在任期内拟定的教育方针和在随后指定的“壬午学制”中都取消了政治化的教育宗旨。
南京政府统一全国以后,国民党渐渐表现出了一党独裁的本质,希望在教育中植入三民主义教育,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强行纳入到学校教育当中,极力倡导党化教育,将教育紧紧的掌控在政府手中,但是蔡元培并不认同,试图保持教育独立,主张以“中华民国大学院”取代教育部,希望将教育的管理从国家权力中剥离出来。
2 教育独立思想在北大的实践蔡元培1917年出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在执掌北京大学10年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一个校长对于大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其在北大建立起的教授治校、大学自治体制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为中国教育走进现代化打开了一扇大门。
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研究的开题报告
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研究
背景介绍: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国家面临着诸多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股以“教育救国”为主旨的思潮兴起。
许多知识
分子认为,教育能够激发人民的自觉性和创造力,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推动国家的现
代化进程。
这一思潮对于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研究意义:
研究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审视历史上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反思当今教育制度的不足之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
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
研究内容:
1.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教育现状;
2.“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3.代表性人物思想和实践;
4.“教育救国”对当时教育事业的影响;
5.对当今教育事业实践的启示。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历史、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文献,并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梳理出“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2.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当时教育现状和代表性人物的思想和实践;
3.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深入探讨“教育救国”思潮对当时和未来的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
预期成果:
本文将综合运用以上研究方法,对“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代表性人物的思想和实践、对当时教育事业的影响以及对今天教育事业实践的启示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可供教育改革的建议,为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建言献策。
第十四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 1929年3月, 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以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为会议重要议题。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提出《教育方针及其实施原则案》,强调教育为 “立国之大本”,教育方针须“适应民族与时代之需 要”,在全国统一、训政开始之际,确立教育方针和实 施原则尤为急迫和重要。
▪ 三、“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 ▪ (一)“整饬学风” ▪ 以三民主义统一青年学生思想。 ▪ (二)建立训育制度 ▪ 1929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实行
《中小学训育主任办法》,设立逊于主任和训 育人员,专事考查学生的思想、言论和行动, 在全国中小学实行训育制度。 ▪ (三)施行导师制
▪ 四、实行童子军训练和军训
▪ 2.教育具有历史性
▪ 杨贤江认为教育是因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也是在劳动过程中得以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 由于人们的劳动时间不同,由于人们的社会生活 需要不同,各个社会也就有不同的教育。他把教 育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封 建社会阶段和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并认为随着社 会主义的胜利,必然产生社会主义的教育。
▪ 为了严格控制学校和学生,作为对学生训育的组成部分, 国民政府在小学和初中实行童子军训练,在高中以上学 校实行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用管理军营的办法管理学 校,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管理学生,其目的在于养成儿童 青少年的绝对服从意识、划一行动习惯、团体主义精神 和军事知识技能。
▪ 五、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 ▪ 1928年12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学课程标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20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曾经涌动起一股要求“教育独立”的思潮和运动,其标志是1922年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李石岑《教育独立建议》等方案的提出和当时南北各校师生的有关活动。
尽管“教育独立”主张立意颇高,但在现实层面充其量体现为企望“教育经费独立”这一基本诉求。
唯一的例外,是1928年前后一度试行的大学院及大学区制,那是一种力求在“法理上”为教育独立奠定根基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
“教育独立”理念在知识界引起一定共呜,直至抗战时期教育独立主张仍时有出现,该主张几乎成为民国时期自由知识分子的一个玫瑰色的梦。
已往学术界对此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适当评价,更绝少从教育自身运行规律的视角作出解释和定位。
本文拟就这段史事作一简要评述,以期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教育独立”主张由来已久。
清末,章太炎即提出教育独立的设想:“学校者,使人知识精明,道行坚厉,不当隶政府,惟小学与海陆军学校属之,其他学校皆独立。
”[1]其主旨是摆脱清政府对中等以上学校的干预,保证学术、教育的自由发展。
与此同时,严复亦主张“政、学分途”,而王国维更明确强调:“学术之发达,存乎其独立而已。
”[2]西方观念的启悟和中国书院的传统,使得上层知识界对学术和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已有了清晰的近代意识。
1912年,蔡元培作为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其中论及政治家与教育家的区别:政治家是以谋现世幸福为其目的,而教育家则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其追求;故而前者常常顾及现实,而后者往往虑及久远。
因而他主张共和时代的教育应当“超轶于政治”[3]。
此番议论,颇令时人耳目一新。
蔡氏也确能“知行合一”,在民国肇始、党争甚烈的政治环境中,他组建北京教育部,全然不顾党派之分,请出教育专家、共和党人范源濂作次长,称“现在是国家教育创制的开始,要撇开个人的偏见、党派的立场,给教育立一个统一的智慧的百年大计”[4]。
显然,他在向世人表明教育的超然地位,也因此招致国民党内胡汉民诸人的不满和指责。
民国“教育独立”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条件 下 , 育独立 思想仍 具有许 多现 实意义 , 教 回顾这段 历史能够为 当代 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 带来许 多有益启迪。
关 键 词 : 国 ; 育 独 立 思 想 ; 育独 立运 动 ; 元 培 ; 民 教 教 蔡 当代 意 蕴
中 图分 类号 : 5 96 G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 3 4 ( 02)4 0 4 — 10—202 1 0—150 4
“ 教育独 立” 思想是在 2 世纪 2 年代爆 发的教 者不知学术独立之神圣 , 0 0 反而总是抱着 “ 文以载道” 的 育独立运动 中所体 现 出来的 旨在探 索教育 主体 自主 心态以政治伦理原则来衡量学术 的价值 。 总之 , 具有 发展规律的一种进步精神 , 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既 不 同学术背景和知识背景的人士都基于 自身 的认知 是 中国教育领域的重大历史转折 , 也是一次影响深远 水 平 和 视 角 , “ 对 教育 独 立 ” 行 了 不 同 阐述 和表 达 , 进 的社 会 文 化 事 件 。 以往 学 界对 此 多有 论 述 和评 介 , 但 但 始终 没有 形 成统 一 的观 念 。 绝少从高等教育管理 的视角作出考察和探析。 由此 , “ 教育独立 ” 思想的真正确立要 到新文化运动 以 笔者认为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 ,有必要对其重新审视 , 后 , 最初也仅是局限于追求教育经费的独立 。北洋军 进一步挖掘和提炼 “ 教育独立 ” 思想 的内涵 旨义与精 阀执政时期 , 国内外政治环境 日益 恶化 , 阀政府忙 军 髓, 以期为 当代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可鉴之资。 于应付国内战争 ,完全忽视教育 的正常发展需要 , 引 起 了教育界的强烈不满与抗议 。在教育领域 , 随着教 “ 教育独立” 思想的内涵与演变 育救 国观念 和 自由主义等近代文化 思潮 的流行与传 播, 教育事业作为社会活动中主体部门的独立性与传 统政教合一教育模式下工具性之间的矛盾 日 突出。 益 “ 育 独立 ” 主张 由来 已久 , 在 教育 独 立 运 动 教 的 早 知识分子群体 普遍认识到 , 为了维 爆 发 之前 的二 十 年 间 、 革废科 举 制 和 引 入西 式 新 教 经过广泛 的讨论 , 在 持正常教育活动持续进行 , 也为 了抵制西方教会教育 育 的历 史 进 程 中 , 已 经 萌 发 了 “ 育 独 立 ” 识 和 就 教 意 依靠 “ 术 自由” 想 。在 此过 程 中 , 判 科 举 制度 下 教 育 对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产生过多制约 和不 良影响 , 学 思 批 教 育进行文化改革无疑是其他一 切必要 改革 的基础 功 能 的政 治 化 、 面化 , 析 教 育 和 学 术 自身 和 规 律 片 辨 特 点 乃是 教 育 独 立 意识 的最初 表 现 。【 如 晚清 的章 和最佳途径 。在这种信念 的影响下 , l 例 教育救 国思想逐 太炎就从教育 本质与政府关 系的角度提 出过教育独 渐达到高潮 ,并 引导其 它各种思潮 由零散走 向整合 、 最终形成了以教育经费和教育行政 立的设想 :学校者 , “ 使人知识精明 , 道行坚厉 , 当隶 由模糊走 向清晰 , 不 政府 , 惟小学与海 陆军学校属之, 其他学校 皆独立 。 闭 独立为主要诉求的教育独立思想 , ” 也成为教育独立运 另有严复等人主张“ 、 政 学分途”王 国维强调“ , 学术之 动 的精神 内涵 。 发 达 , 乎其 独 立 而 已” 3 文 化运 动 的主要 领 导 人 存 。【 】 新 “ 育 独立 ” 想 的核 心 , 仿 效 西方 “ 教 思 是 学术 自由 , 陈 独 秀更 认 为 , 国学 术 文化 不 发达 之 根 源莫 过 于学 大学 自治 ” 中 的模 式 , 主 教育 摆脱 来 自政 治 、 教 的种 力 宗
第六章_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六章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民国 成立初期
(4)中学分为两个阶段,增加了办学的灵
活性。
(5)注重普及教育,规定以四年为义务教
育年限。
(6)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伸缩
余地。
中国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教育思想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 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 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3、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 的知识分子 基本观点:一方面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读问 题,同时也支持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实验,尤其号 召知识青年到工农中去,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 农结合的思想。 4、以胡适、张东荪为代表的观点可称为纯粹的 工读主义 基本观点:把工读单纯看作是解决青年失学问题 的好方法。
二、壬ré n子癸丑学制
民国成立后,由于政体变更,原有的清末 学制(癸卯学制)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1912年教育部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 即壬子学制。至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 一系列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形成一个完整的 学制系统,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 1913年学制。(参见教材362页)
2、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在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资产阶 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平民教育视为救国和改 良社会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 (民主)政治。 教育实践:1919年北高师师生组织的平民教育 社;1923年朱其慧、陶行知、晏阳初的中华平民教 育促进总会。
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领导力
校长领导力是指大学校长在领导和管理大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包括规划、组织、协调、决策和执行等。
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的领导力特点包括:注重学术自由、倡导思想独立、强调民主管理、重视师资建设、关注学生成长等。
定义与特点校长领导力的历史与发展民国时期大学校长领导力的背景与特点教育理念与治校方针教育理念蔡元培坚信教育能够救国,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地启迪民智,所以他非常重视教育。
他提倡学生应该拥有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
此外,他还强调学生应该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治校方针蔡元培在治校方面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他主张学术自由,尊重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思想。
同时,他也强调学校的管理要民主化,学生应该参与学校的治理。
此外,他还注重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努力使北京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人才选拔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培养蔡元培的领导力对民国时期的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理念和治校方针被其他大学所借鉴和学习。
他的领导风格也成为了当时的典范之一,引领了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们的发展方向。
贡献蔡元培的领导力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推动了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他还积极参与了各种文化和社会事业,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影响蔡元培领导力的影响与贡献VS治校方针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与治校方针人才选拔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梅贻琦领导力的影响与贡献影响贡献教育理念与治校方针强调通才教育罗家伦主张学术自由,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探索和表达,为学术研究提供宽松的环境。
提倡学术自由推行平民化教育培养研究能力罗家伦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研究能力,提升学术水平。
重视综合素质罗家伦在人才选拔上注重综合素质,包括学术成绩、社会活动、领导能力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潜力。
提供实践机会罗家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实习、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民国时期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探析
民国时期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探析作者:靳颖来源:《兰台世界·上半月》2017年第04期摘要平民教育思想是“救亡图存”历史社会现实中民众追求国家独立富强的时代产物,是“教育救国论”在20世纪的延续。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是民国时期教育体系的创新,它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平民教育的根本宗旨,以“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为平民教育的基本模式,以乡村改造运动的十大信条为平民教育的指导原理。
关键词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体系四大教育晏阳初是我国近代的平民教育学家,其著名的理论研究成果——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理念,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晏阳初也被称之为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人。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深渊。
在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和内忧外患、水深火热的时代形势中,独立、富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现实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
在此背景下,一批爱国人士提出将西方新文明引入国内,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现状,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则是通过教育,即“教育救国”。
晏阳初是“教育救国”的流派之一,他的平民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首先,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占据了主流,在教育研究领域,“当先言平民教育”思想成为国际舆论发展趋势;其次,当时国内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下,只有通过平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民众的“国民性”,提升国民素质;再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政府已经没有能力进行社会教育,以往“学在官府”的教育方式必须实现向“学在民间”的教育模式转化,这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现实基础;加之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提倡将难懂、晦涩的文言文代之以白话文,以利于民众在空闲时间进行阅读,这为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对政教关系的历史和现代解读——读姜朝晖的《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作者: 左玉河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9-12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教育独立 民国时期 历史经验 思潮 现代解读 政教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
摘要:姜朝晖教授的专著《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选择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该思潮的萌生、演变历程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揭示教育独立思潮的核心内涵,深化对该思潮的认识,总结宝贵的历史经验。
贵州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贵州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
辛亥革命前,他通过兴办教育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民国成立之初,他以第一任教育总长的身份,坚决清除教育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因素,苦心规划民国教育的未来。
1917年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贵州教师考试网此次为大家带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该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进行过初步的民主改革。
但由于继承了“老爷”式学堂的传统,加上受袁世凯搞帝制复古这种政治气候的影响,校内民主思想受到压抑,改革成效不显著。
蔡元培在孙中山等人的支持下,毅然赴任,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蔡元培认为,教师不热心学问,学生把大学当作做官发财的阶梯,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
因此,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蔡元培明确声明,在学术上“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是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蔡元培初到北大时,仍然是“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少数人办理,并学长也没有与闻的”。
蔡元培任校长后,当年即组织了评议会,各门教授会。
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目的是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
第七讲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二)
3、“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方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 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仍以维 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 办法纲领》,一方面采取战时教育应急措施,另 一方面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1938年制定 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规定了战时 教育的9大方针和17项要求。如三育并重、文武合 一、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重、教育目的与政治 目的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以科 学方法整理发扬我国固有文化之精粹,以立民族 自信;加速自然科学研究,以应国防与生产急需; 社会科学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求适合国情; 各级学校目标明确,谋求各地均衡发展;普及义 务教育依原计划按期实现,有计划地实施社会教 育与家庭教育。以上教育方针成为战时教育的指 导性原则。
由于沦陷区学校师生流亡到大后方者日益增多, 国民政府设立国立中学予以安置。八年抗战中, 前后办理国立中学34所,按设立顺序数冠名。设 有国立师范学校14所,国立职业学校14所。这些 国立中等学校都是公费住宿制学校,条件较优越, 但管理控制也很严格。 1938年12月从战时状态出发,通令西南、西北后 方诸省先行实行中学分区制。即根据省内交通、 经济、人口、文化、教育实际情况,划分若干个 中学区,各区内调整公立私立学校配置,每区设1 所完全中学、1所女子中学,并建设1所示范性学 校。
提出了学校系统方案,对1922年“新学制”
的中学部分有较大发动,不再将分科选科制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其他方面与1922年学制 大同小异,如各级学校的年限也没有改变。 称它为“戊辰学制”。
从1929年起至1932年,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了一 系列教育法令,如《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 组织法》、《小学法》、《中学法》、《师范学 校法》、《职业学校法》、《国外留学法》等教 育法令,作为政府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法定 文件。 紧跟其后,教育部相应的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规 程,如《大学规程》、《专科学校规程》、《小 学规程》、《中学规程》、《国外留学规程》等, 并针对部分类别的学校颁布了课程标准,如《小 学课程标准》、《中学课程标准》等。以这些法 令,规程、标准为基础形成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
陈献章教育思想研究
陈献章教育思想研究陈献章教育思想研究一、引言陈献章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他对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着重研究陈献章的教育思想,探讨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二、陈献章的教育思想陈献章生活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他坚信教育与国家生存息息相关,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教育理念。
1. 教育与社会发展陈献章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和谐社会的保障。
他主张教育应该服务于国家的需要,以培养具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
陈献章的教育思想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陈献章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智力、体力和美德。
他强调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品德、广博知识、实践能力的公民。
3. 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对于教育方法,陈献章认为学生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他主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独立发现知识。
他反对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提倡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三、陈献章的影响陈献章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陈献章在他的教育实践中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他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开办了一系列新式学校和教育机构。
他的教育实践带动了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对中国的现代化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2. 引进现代教育思想陈献章在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广泛吸收了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尤其是美国的教育理念。
他积极倡导引进外国先进教育经验,进行对比研究和吸收借鉴。
他在创办学校和制定教育方针时,融合了西方教育理念,并在中国教育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3. 科学教育研究的奠基人陈献章在教育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研究方法和理论,为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强调教育应该是科学的,主张教育研究应该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命题和方法,对中国的教育研究从经验主义到理论研究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民国教育
从学制纵向构成来看,初等小学校
4年,高 等小学校3年,均设补习科。中学校4年。大 学预科3年(副设于大学,不得独立设立), 本科3年,法科和医科4年。小学之下有蒙养 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 从学制横向构成来看,除普通教育外,还有 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 和高等师范学校二级,相当于中等和高等教 育阶段。实业教育分乙种实业学校和甲种实 业学校,相当于高小和中等教育阶段。还有 专门学校,相当于高等教育阶段,本科3-4年, 预科1年。
美育教育
蔡元培在我国近代史上首倡美育。“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
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 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 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有人我,则于 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 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 体隔。”因此,拭人我之见,泯营求之念便是从现象世界走向 实体世界的关键,而美感教育的特性恰恰就在于此。他认为美 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
1916年12月,蔡元培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进行了 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 科学社、中华教育改进社等教育社团建立,他都是主要发起人 和领导者,又是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主要成员。1923年,抗议 北洋政府任命反动政客彭允彝为教育部长,辞去北大校长职务, 再度赴欧洲考察。1926年回国,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蔡元 培担任大学院院长等一系列要职,促成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 他看出蒋介石也是搞专制独裁,遂于1928年8月辞去一切职务, 只保留中央研究院院长,致力于学术研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后,他迁居香港,1940年3月5日病逝。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清末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清末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关于清末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教育概念的研究、社会教育发展原因表现特点及影响研究、区域社会教育研究、社会教育事业机构研究和社会教育特定群体的研究。
但是,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标签:清末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综述近代以来,从英国叩响国门开始,中国一直受到外国列强的压迫,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睁眼看世界,为了御敌强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他们积极翻译外国书籍,由此,一个新的名词诞生了——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这个名词,是随着翻译国外各种教育学说而逐渐被介绍于国人的,从当时‘多采自日本’的转译方式看,社会教育这个名词最初是由日本教育界传入我国。
”[1]6社会教育在清末已经发展成一股教育思潮,至民国时教育总长蔡元培始设社会教育司,专司民众事宜,至此,社会教育制度开始在我国确立。
近十年来,学术界涌现出大批关于清末时民国期社会教育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研究成果归类并加以论述。
关于清末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研究综述已经发表的文章有三篇。
分别是杨才林的《民国社会教育的若干问题》、郑周的《近十年关于民国社会教育的研究综述》和万妮娜的《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综述》。
杨才林将民国社会教育的研究历程分为三段,认为在1990年以来的研究中体现出初步勃兴的态度,并总结出本阶段研究关注的范围。
郑周从国民政府、共产党和个人三方面开展的社会教育研究展开论述,总结出在社会教育方面的研究出现不均衡性的特点,未来就社会教育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万妮娜主要从社会教育概念、社会教育发展、区域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事业和设施等方面加以论述。
同时,这些文章也论述了关于民国社会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这些文章论述的角度不尽相同,各有所长。
然而这些研究综述关注的是关于民国社会教育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清末社会教育研究综述。
本人在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再做进一步探讨。
一、社会教育概念的研究社会教育从传入我国开始,对其概念的界定一直众说纷纭。
20年代中国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人物—蔡元培
20年代中国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人物—蔡元培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
民国成立之初,他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在考试中主要是以选择、判断等客观题方式出现,考试频率不算很高,但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教育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从“养成共和国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一)军国民教育近代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人们因为鸦片的侵蚀,身体机能受到极大的损伤,以至于在和外界交战时落于下风。
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是想通过提高中国国民身体素质,寓兵于民,对抗军阀外侵,捍卫民主共和(二)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旨在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使其能发挥提高国民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三)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可以使中国富国强兵,但是公民道德教育,是养成健全人格之本。
因此公民道德教育是五育的核心。
蔡元培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
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
(四)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所独创并且是五育中的最高境界。
世界观教育要求人们实现思想言论、意志的自由,不要被某一学说或者教义束缚,这一观点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五)美感教育大力提倡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他认为美感教育不仅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性。
所以他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
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引言语文教材在中国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也逐渐开始发展。
本文旨在对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教学方法以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1. 综合性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还涉及文学鉴赏、修辞技巧等方面。
教材内容包括文学作品、文章阅读和写作训练等,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2. 浸润国学经典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大量引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等。
通过对这些经典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3. 强调实用性与传统文言文为主的教学相比,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实用性。
教材内容包括了生活中常见的课文、对话和应用文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1. 体验式教学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采用了许多体验式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诗歌鉴赏时,教师会利用音乐和美术等手段,让学生通过欣赏、朗读和表演等形式,深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2. 讨论式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注重讨论式教学。
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参与讨论,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
3. 实践式教学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写作时,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然后通过写作将观察、思考和表达相结合。
这种实践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并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对中国教育的影响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进行文学鉴赏、思考和创造等。
民国时期学潮问题的别样解读
民国时期学潮问题的别样解读作者:姜朝晖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第06期[摘要]民国时期就学潮泛化的问题,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主张青年学生对参与政治活动应保持谨慎克制的态度;另一方面为化解知识分子的教育责任与其社会责任感之间的矛盾,他们提出教育界应该立足于自身独特的学术和文化品质之上来服务于国家民族的大目标,这种教育救国思想是对将教育直接导向政治斗争的狭隘的教育救国思想的升华。
[关键词]教育救国,教育独立,民国时期民国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发生之频繁,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即使在世界历史上都属少见,对学生运动的评价长期以来只有一种比较平面化的解读方式,即突出学生运动在促进政治改良方面的积极意义;其实民国时期的学潮是具有多面相的,在当时对青年学生或教育界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也存在其他看法。
这里介绍一下蔡元培、胡适等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对教育与救国之间关系的别样解读。
过去受突出阶级斗争的历史观的影响,我们在评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学潮所采取的谨慎克制的态度的时候,持一味批评的观点,认为这是他们在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上的脱离民众、对保守势力妥协的一种表现。
但随着学术思想的解放,对近代自由主义的认识和评价也越来越接近客观,如果以非意识形态的目光重新审视自由主义者对教育与救国之间关系的认识,就可以看到其实他们的思想当中有某些具有持久意义的内容。
一、教育与救国的现实矛盾中国近代的自由主义者多是一些有西方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其中在大学任教的人数很多,在教育与救国的关系问题上,他们无疑面临着一个在道义和理智上都难以协调的矛盾,这就是知识分子自身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与近代以来逐渐萌发的教育独立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他们对学潮的态度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矛盾。
教育界作为知识分子群体都是具有极强的社会关怀意识的,教育救国始终是近代很有影响的思潮,像西方一些知识分子那样单纯地为满足好奇心和开启理智而学,对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来说是太奢侈的事,甚至被视为玩物丧志,为教育而教育、为学术而学术的思想在近代中国始终是不占主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指导教师:庞振超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赵越学号:20123930137 专业:教育学院(系):教育系完成时间:2016年5月12日2015年5月12 日目录摘要 (2)一、引言 (3)二、教育独立思潮的萌生 (4)(一)萌生的历史背景 (4)(二)萌生的思想背景 (5)三、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运动 (6)(一)教育经费独立——20年代初的索薪运动 (6)(二)教育行政独立的思潮与设想 (7)四、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8)(一)《教育独立议》与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8)(二)教育独立思想在北大的实践 (9)(三)大学院与大学区的实验与反思 (9)五、教育独立思潮的评价 (11)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摘要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萌发于五四运动之前,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教育独立思潮是在民国初年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以蔡元培为代表一些教育工作者们为了保证教育独立自主的发展,避免教育成为政治或政党附庸,而进行的一系列反对政治对教育的控制和干扰的活动。
由于当时社会现实情况以及运动本身所存在的一些因素,导致教育独立运动最终在40年代走向失败。
但是,民国时期的教育独立思潮对于当代社会的教育改革也存在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教育独立;蔡元培AbstractKey words:一、引言民国时期,在政教关系之中对教育主体地位的探索与研究主要体现在教育独立思潮的产生与发展上。
教育独立主要是指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尊重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反对教育成为政治的附属品或者使教育沦为政治的工具并且反对任何政党、政权以及各类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干扰、干预,从而保证教育的独立与自由。
同时,教育界人士对于自已参与政治也应采取相应的谨慎与克制的态度。
究其本质,教育独立就是提倡“教育独立于政治,排除政治对教育的控制与干扰。
”这一思潮最先开端于民国初年,并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并且达到高潮。
但是,最终在20世纪40年代戛然而止。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民国时期之这一思潮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对教育事业的现实主体价值以及教育本身所应具有的独特规律的一种认知,以及对其自身的社会身份地位的一种觉悟,并且也包含着对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一种维护。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独立、教育思想独立、教育行政独立、大学自治等。
这些诉求体现了当时人们希望教育独立、保证教育自身独特地位的一种强烈的愿望。
民国教育独立思潮研究不仅是民国教育史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对当今社会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对教育改革的诸多讨论中,关于如何保证教育的独特社会地位、保证教育独立自主的特性,一直以来也是人们广泛议论的话题。
许多人认为,同民国时期教育界所具有的那种独立自尊的气质相比,当今教育界则有一种附属于政治的政治化倾向。
在当今校园中我们不难发现政治的氛围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教育,不论是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内容都存在着浓厚的政治导向作用,在很多学校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严重偏离教育本质的不正常现象,学校这一为社会提供具有独立创造性人才的智力机构,其独立自主的主体性正在一点点的萎缩,教育健康良性发展的独立空间正在一点点的被政治所挤压。
在这种状况下,为了谋求教育的良好发展,一个在百年前就被提出的老问题又重新的摆在了现代人们的面前,那就是教育独立的问题:行政权利与教育学术权力的分开;明确政府在教育管理体制中的角色、职责;保证大学作为一个教育学术独立团体的独立地位;重新构建当代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本文希望从教育独立思潮的萌生、教育独立思潮的开端与发展、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南京国民政府的党化教育下的教育独立以及教育独立思潮的评价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浅析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
二、教育独立思潮的萌生(一)萌生的历史背景教育独立思潮萌发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改革之中,特别是与科举制的废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科举制发端于隋唐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并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一个主要的方法,在科举制度制定之初,在人才选拔上确实打破了以往世家大族的垄断,有利于促进教育的的公平,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但是,自宋以来,传统书院制日渐衰微而科举考试制快速发展,并且渐渐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参加科举考试也成为普通人出仕做官步入统治阶级的唯一方法。
因此教育渐渐成为政治的附庸,统治者也希望通过教育来满足知识分子从政的愿望,从而达到将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目的,科举制与选官制的紧密结合也造成了中国教育政治化的历史基础。
而中国教育的严重政治化,教育内容的僵化,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也是造成二十世纪我国严重落后于西方列强的重要原因。
1898年严复就曾指出晚清时期中国学校的弊端“师无所为教,弟无所为学,而国家乃徒存学校之名,不复能望学校之政。
”1因此,在清朝末年严重的国内外危机下,当时的一部分有识之士看到的传统中国高度合一的政教关系的弊端,提出了废除科举、广兴学校、学习西方先进的学校制度、办学理念,从而使中国教育独立于政治之外,并且使教育不仅仅是为政治而服务,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高官厚禄,教育的内容也不应仅仅是儒教学说四书五经。
到了1905年,朝野各界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如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端方等人都上奏朝廷希望废科举、立学堂,并认为这样可以“广学育才,化民成俗,内定国事,外服强邻。
”2到了1905年 8月清政府正式颁布上谕谕令设立学部并且废科举以广学校,这样自隋唐以来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画上了句号。
废除科举之后各地开始大量兴办新式教育,并且办学的主体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民间办学的热潮高涨,这样就是中央行政体制外的教育空间快速扩大,另外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功能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且使摆脱政治的宰制成为可能。
在废除科举之以后乃至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都明确了官私并存的教育多元化办学理念,这就对恢复乃至扩大民教办学自主权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民国初年的教育独立运动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1严复:《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严复集》册1,上海:中华书局,1986年,第88页2《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4册,第124-128页;转引自姜朝晖《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二)萌生的思想背景教育独立思潮的产生受到来自教育内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清末至民初,教育独立思潮的萌发不仅受到现实政治环境的影响,也广泛的受到当时教育救国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独立思潮的产生奠定了思想的基础。
其中教育救国论在当时对教育独立论的产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教育救国论诞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是在当时清政府积贫积弱加之西方列强对我国虎视眈眈的大背景下,由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依靠技术教育来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从而达到自强的目的。
经过维新派人士严复、梁启超等人的推波助澜,教育救国运动在五四运动时期发展达到高潮,并逐渐的在这种极度重视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优先性的思潮中,孕育出了教育要脱离于政治自主发展的思潮。
当时教育救国思想认为发展教育,广开民智应放在社会改革的首要地位,是社会改革发展的根本,因此教育的变革就势必要先于政治的变革,这就使的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独立于政治之外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扰,因此,教育救国的思潮成为了催生教育独立思潮的直接力量。
在清末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就曾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富强,这其中以张之洞为代表,他在劝学篇中曾经讲到“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
”“智以救亡,学以益智,士以导工商。
”1这样阐明了由“学”到“智”,由“智”及“强”的教育救国论的固定思维方式。
而在后期出现的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人也提出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梁启超在《新民论》上曾指出,要想“维新吾国”先要“维新吾民”,而达到新民的主要方法就会通过教育来开民智。
在五四时期,随着教育救国思想的不断发展,各种教育思想与教育运动犹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军国民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农村教育思潮等共同组成了教育救国的大潮。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教育独立思潮于20世纪20年代萌生,正是在那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国内环境极度恶劣的环境,当时人们才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这种现状。
因此之前的那种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教育模式必定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在那种政治动荡、政权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人们认为教育应当独立于政治之外,使教育能够独立自主的连续不断的发展,并且应通过教育来达到挽救政治、挽救国家的目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独立思潮的诞生也显得是顺其自然了。
1张之洞:《劝学篇》,谢俊美主编《醒狮丛书·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三、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运动(一)教育经费独立——20年代初的索薪运动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索薪运动,是当时教育界因教育经费问题与政府之间产生严重分歧,继而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对抗加剧并且演变为一场社会运动,索薪运动的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历史事件,更是教育独立的孕育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
在民国初年,中国内政纷扰不断,尤其是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政局更是动荡不安,专制政府的地位朝不保夕,政局极其不稳定,因此当时的教育界认识到政府不可能给予教育足够的保障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只有使教育彻底独立于政局之外,保证教育的独立地位使教育免受政权更迭带来的的影响,才能使教育在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的时代保证自身的发展。
但是,教育的发展是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的,政府有义务为教育的建设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各省政权往往由军阀把持,各军阀之间又是战争冲突不断,为了保障各自政治地位的稳定,教育经费往往挪用做军费,教育经费亏空巨大。
当时北洋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给教育的经费保障并没有通过立法以明确教育经费在国家中央算总额中所应占的比例。
一直等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1932年,在《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才首次明确提到“中央及地方应宽筹教育上必须之经费,其依法独立之经费并予以保障。
”但是对于经费怎么拨,拨多少还是没有明确规定。
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政府才对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有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民国初年关于教育经费问题已实施模糊掌控、模糊实施加之政局动荡因此教育经费的挪用、教师薪水拖欠等问题就越发的明显了。
1917年以前,中国的统治者是北京军阀的首领袁世凯,当时中国还是大致统一的,各级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府的政令都是遵从的,地方税交付中央都还是规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