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诗歌的交融》ppt-高中音乐PPT课件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说课稿
⾳乐与诗歌的交融说课稿
⾳乐与诗歌的交融说课稿
⾼中⾳乐说课稿《⾳乐的体裁》
——《⾳乐与诗歌的交融》
⼀、说⼤纲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乐与诗歌的交融》,⾼中⾳乐新课标中指出,⾼中⾳乐课是⼈⽂学科的重要领域,其⽬标之⼀是能够联系姊妹艺术和其他学科,并能够认识、理解⾳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识⾳乐要素在⾳乐表现中的作⽤。
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理解⾳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更为主要的⽬的是引导学⽣学会辨别区分⾳乐的不同体裁,拓展学⽣的⾳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学⽣感知和欣赏⾳乐能⼒的⽬的。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中《⾳乐鉴赏》第五单元《⾳乐的体裁》第⼀课《⾳乐与诗歌的交融》它是⾳乐体裁的开篇,起启下作⽤.学⽣对⾳乐的常见体裁基本了解,本课将主要欣赏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两种体裁的⾳乐作品各两⾸,并⽐较其特点.
2、教学⽬标:
(1)能认真聆听群众歌曲、艺术歌曲两种体裁的⾳乐作品。
(2)能理解声乐体裁的划分,在欣赏中提⾼学⽣的⾳乐素养。
(3)能很容易的判断和区分两种体裁的⾳乐作品
3、教学重点:聆听、体验不同体裁的⾳乐作品
4、教学难点:⽐较两种⾳乐体裁的特点,并能判断不同体裁的作品
三、说教法。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感受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美妙。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节奏、韵律,并能够运用到音乐创作中。
3.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诗歌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诗歌的概述:介绍音乐与诗歌的定义、特点和关系。
2.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讲解诗歌的节奏、韵律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
3.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实例分析: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中的诗歌元素,如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等。
4. 创作实践:学生分组创作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展示并进行点评。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音乐与诗歌交融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
2. 示范法: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诗歌元素。
3. 实践法:学生分组创作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与诗歌交融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实例分析等内容。
2. 教学音频:经典音乐作品,用于示范和分析。
3. 创作工具:音响设备、乐器等,供学生创作使用。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创作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原理,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中的诗歌元素。
3. 实践:学生分组创作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教师进行指导。
4. 展示:各组学生展示作品,进行点评和交流。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拓展:推荐相关的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供学生课后欣赏和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品创作:评估学生在创作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时的创意和技巧运用。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高中音乐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
学生活动
教学构想
作品
赏析
古代作品赏析
1、导入2、《阳关三叠》赏析(浏览欣
1、请欣赏文字后回答:是诗还是歌?(播放《阳关三叠》诗歌幻灯)学生自由回答(答案不一),老师暂不肯定答案。2.我们将诗歌配上音乐来欣赏一次(播放音乐课件)、赏析作品。学生再次回答,老师结论:是诗更是歌。3.导入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学习。
群众歌曲的产生和发展,与近现代的革命斗
《义,我国的争有密切关系,如法国的《马赛曲》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大刀进行曲》等。
、艺术歌曲(播放幻灯)2
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世纪初,19 18世纪末通称艺术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
学生1、自由回答。2、听赏音乐片段。在老、3
以古诗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明确本课的教学目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赏)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揭示了了人类早期的混生性文化现象中,言语与歌唱有着天然的共生性联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与诗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春秋《诗经》、战国《楚辞》,以及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诗歌与音乐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诗歌是奏着音乐的哲学”,音乐是心情的艺术,诗歌和音乐在产生、表达和审美特征等方面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音乐能最直接的表现和激发情感,能在声音的运动中直接的表现音乐家从生活体验中获得的种种情感,音乐的情感启发,可以使欣赏者积极的调动各种情感触觉以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1、可以按演唱形
高中音乐_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一、导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诗歌,就是诗和歌密不可分。
据《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始制乐,以赏诸侯。
”是中国最早的琴歌。
《诗经》里记载,“如鼓琴瑟”“鼓瑟鼓琴”“琴瑟友之”。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经三百五十篇,孔子皆弦歌之。
”这些诗句都充分说明琴歌在三百五十篇中的特殊地位,说明琴歌在古代士大夫阶层,是可以边弹边吟诵的。
二、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央视的经典传承节目就是把经典诗词和音乐结合起来,“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经典咏流传》注重时代化、时尚化、国际化的表达。
节目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让大众从更年轻化的语态表达中去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三、放幻灯片2,王维的《阳关三叠》,我们曾经欣赏过古代琴歌的表演,今天这首曲目加入了钢琴等现代乐器,演唱者用方言来演绎了这首古诗,放幻灯片3视频。
看完后教师发表感叹:真是送君一别,情真意切,让人潸然泪下。
四、幻灯片4,王维的《山居秋暝》,寄情闲云野鹤,悠悠山水田园,中国古典山水诗中,总蕴含着一种淡泊宁静与自然相亲相拥的生活之美。
我们来欣赏霍尊演绎的《山居秋暝》,放幻灯片5视频。
厦门六中的合唱团演唱的安卡贝拉优美动听,而且加上了身体自然的打击动作,犹如一群活泼美丽的浣纱少女。
五、放幻灯片6,《将进酒》是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曲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我们来欣赏凤凰传奇的演绎作品,放幻灯片7视频。
教师提问:女声的旋律节奏怎么样,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男声的节奏怎么样,情感表达如何?在旋律上起伏大,充分体现了李白的特色,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高中音乐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
高中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感受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美。
2.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与诗歌交融创作的兴趣,激发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介绍2. 经典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欣赏3.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创作方法与技巧4. 创作实践:学生分组创作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5. 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介绍经典作品。
2. 欣赏法: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美。
3. 实践法:分组创作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评价法: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音响、投影仪等。
2. 教学素材:经典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音频、视频资料。
3. 创作工具:乐器、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经典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雨打芭蕉》为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诗歌的美。
2. 讲解:介绍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阐述音乐与诗歌交融的艺术特点。
3. 欣赏:欣赏一系列经典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分析作品中的交融手法。
4. 实践:分组让学生尝试创作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提供创作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各组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总结优点与不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与诗歌交融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创作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分析其差异和特色。
2. 跨界合作:邀请诗人、作曲家等进行讲座或互动,分享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创作经验。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更多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拓宽视野。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意、合作、沟通能力等。
2. 作品评价:从旋律、节奏、诗歌内容等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设计)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设计)第一章: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概述1.1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历史介绍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分析古代诗歌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例如古代的诗歌演唱传统。
1.2 音乐与诗歌的相互影响探讨音乐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如韵律、节奏、音韵等。
分析诗歌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如歌词的题材、情感表达等。
第二章: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1 诗歌的节奏介绍诗歌节奏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不同节奏类型的诗歌,如押韵诗、自由诗等。
2.2 诗歌的韵律讲解韵律的定义和作用。
探讨不同韵律形式的诗歌,如AABB、ABAB等。
第三章:音乐的表现手法与诗歌的结合3.1 音乐的旋律与诗歌的配合介绍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和与诗歌的结合方式。
分析旋律如何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相协调。
3.2 音乐的和声与诗歌的交融讲解和声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探讨和声如何与诗歌的情感和意境相互融合。
第四章:诗歌的演唱技巧4.1 诗歌的朗读与发音介绍诗歌朗读的重要性和技巧。
分析如何正确发音和语调变化来表达诗歌的情感。
4.2 诗歌的演唱与音乐伴奏的配合探讨如何将诗歌与音乐伴奏有效结合,创造出感染力强的演唱效果。
分析不同音乐风格与诗歌的搭配方式。
第五章:音乐与诗歌的创作实践5.1 音乐与诗歌的协作创作介绍音乐与诗歌协作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探讨诗人与作曲家如何共同创作出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
5.2 学生音乐与诗歌创作展示安排学生进行音乐与诗歌的创作实践。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六章:音乐与诗歌的情感表达6.1 音乐与诗歌的情感共鸣分析音乐与诗歌如何共同表达情感。
探讨音乐与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的相互补充。
6.2 音乐与诗歌的情感传递讲解情感在音乐与诗歌中的传递方式。
探讨音乐与诗歌如何通过旋律、节奏、歌词等元素传递情感。
第七章:音乐与诗歌的意境创造介绍音乐与诗歌意境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音乐与诗歌如何通过旋律、歌词、节奏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7.2 音乐与诗歌的意境融合探讨音乐与诗歌在意境上的相互融合。
高中音乐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
高中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感受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美妙。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与诗歌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丰富内心世界。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介绍2.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实例分析3. 创作与表演:学生自主创作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分析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实例。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创作与表演,亲身体验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创作与表演的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诗歌的美妙。
2. 讲解:介绍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分析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实例。
3. 实践:分组让学生进行音乐与诗歌的创作与表演。
4.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与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与交流。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诗歌交融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创作与表演:评价学生在创作与表演中的表现,鼓励创意与个性。
六、教学内容1.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2.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技巧与方法3.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欣赏与分析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分析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技巧与方法。
2. 欣赏法:播放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心得。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诗歌交融的艺术形式。
2. 讲解:讲解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分析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技巧与方法。
3. 欣赏:播放一系列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
4. 讨论:分组让学生就欣赏的作品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悟。
高中音乐《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壱、导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诗歌,就是诗和歌密不可分。
据《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始制乐,以赏诸侯。
”是中国最早的琴歌。
《诗经》里记载,“如鼓琴瑟”“鼓瑟鼓琴”“琴瑟友之”。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经三百五十篇,孔子皆弦歌之。
”这些诗句都充分说明琴歌在三百五十篇中的特殊地位,说明琴歌在古代士大夫阶层,是可以边弹边吟诵的。
弐、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央视的经典传承节目就是把经典诗词和音乐结合起来,“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经典咏流传》注重时代化、时尚化、国际化的表达。
节目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让大众从更年轻化的语态表达中去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参、放幻灯片2,王维的《阳关三叠》,我们曾经欣赏过古代琴歌的表演,今天这首曲目加入了钢琴等现代乐器,演唱者用方言来演绎了这首古诗,放幻灯片3 视频。
看完后教师发表感叹:真是送君一别,情真意切,让人潸然泪下。
四、幻灯片4,王维的《山居秋暝》,寄情闲云野鹤,悠悠山水田园,中国古典山水诗中,总蕴含着一种淡泊宁静与自然相亲相拥的生活之美。
我们来欣赏霍尊演绎的《山居秋暝》,放幻灯片5 视频。
厦门六中的合唱团演唱的安卡贝拉优美动听,而且加上了身体自然的打ft动作,犹如一群活泼美丽的浣纱少女。
五、放幻灯片6,《将进酒》是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曲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我们来欣赏凤凰传奇的演绎作品,放幻灯片7 视频。
教师提问:女声的旋律节奏怎么样,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男声的节奏怎么样,情感表达如何?在旋律上起伏大,充分体现了李白的特色,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高中音乐教案范文: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高中音乐教案范文: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名称: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和相互融合的特点;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诗歌创作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和表演,体验音乐与诗歌的美妙融合。
教学重点:1. 了解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方式;2. 学会欣赏并理解音乐与诗歌的融合作品。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与诗歌之间的创作和表演;2. 培养学生的音乐与诗歌的综合素养。
教学准备:1. 音乐与诗歌的融合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资料;2. 复印诗歌和乐谱;3. 准备乐器和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音乐和诗歌的特点,提问他们对音乐和诗歌的看法。
2. 通过展示一段音乐和诗歌的融合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对音乐和诗歌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看法,并找出几个例子。
2. 学生汇报: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介绍他们讨论的结果并分享例子。
Step 3: 欣赏(15分钟)1. 播放一段音乐与诗歌融合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和观看,并记录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音乐和诗歌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Step 4: 创作(20分钟)1. 让学生自由发挥,经过讨论和头脑风暴,选择一首诗歌和一段音乐进行融合。
2. 学生分工合作,一部分学生负责改编诗歌,增加音乐元素;另一部分学生负责创作配乐。
3. 学生进行排练和录音。
Step 5: 表演与分享(20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创作的音乐与诗歌融合作品,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意见,小组进行改进并再次表演。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他们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教学拓展:1. 给学生提供更多音乐与诗歌融合作品的欣赏机会,引导他们开展更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感受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美妙。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体验情感,培养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介绍。
2. 分析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实例,如古典诗词歌曲、现代诗歌配乐等。
3. 创作实践:学生自己创作一首诗歌,并为其配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技巧。
2. 学生创作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分析实例。
2. 示范法:播放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实例,让学生感受。
3. 创作实践:分组讨论,学生自主创作。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实例分析等内容。
2. 教学音频:包含古典诗词歌曲、现代诗歌配乐等实例。
3. 创作素材:提供一定的诗歌创作素材,如诗句、音乐片段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音乐与诗歌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3. 实例分析:播放古典诗词歌曲、现代诗歌配乐等实例,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美妙。
4. 创作实践:分组讨论,学生自主创作一首诗歌,并为其配乐。
5. 作品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七、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创作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3.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自主查找更多关于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实例,进行欣赏和分析。
3. 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素材。
九、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与诗歌的讲座、演出等活动,拓宽视野。
2.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音乐与诗歌交融的课题,进行课题研究。
3. 开展音乐与诗歌的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十、课程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创作实践的成果。
3. 学生对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理解和感悟。
高中音乐教案范文: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乐与诗歌课题:⾳乐与诗歌的交融课型:鉴赏课课时:⼀课时年级:⾼⼀年级教学⽬标:1.能认真聆听和学唱《春晓》等四⾸古体诗词的⾳乐主题,了解⾳乐与诗歌结合的⼏种不同形式,体验诗乐合⼀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能通过实例欣赏来理解⾳乐与诗歌间天然的亲和性。
增进对我国传统民族⾳乐的了解和兴趣爱好。
3.能背唱《春晓》主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与古体诗词结合的⾳乐语⾔特征。
教具与媒体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简介本课学习的意图和⽬的。
⼆.新课。
(⼀)诗乐合⼀。
诗⾔志,歌永⾔,声依永,律和声。
我国古代诗乐⼀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都是合于⾳乐⽽可歌唱的。
“乐府”原为汉时政府⾳乐机关之名。
汉以后的五、七⾔古体诗和唐以后的近体诗始为徒诗⽽不可歌。
唐⼈的拟乐府古题与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古体诗了。
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歌唱的,或称“唐⼈乐府”,有时与词相混,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作为词调名。
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间感受到⾳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回肠荡⽓,别有⼀种感染⼒量。
欣赏《陋室铭》配乐诗朗诵和吟唱两种表达⽅式。
(⼆)以乐从诗。
诗歌为⾳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形式。
1.欣赏《春晓》通过配乐诗朗诵唤起学⽣对它的熟悉了解,把握诗境。
《春晓》是诗⼈抒写春天⽣机的⼩诗,诗⽂清新⾃然、声景俱全. 仔细玩味,令⼈于平淡中见奇巧,于⾃然中悟真谛。
短短的四个浅近易懂的⼩句毫⽆雕琢痕迹和造作情感,浸透着诗⼈对⼤⾃然、对春光的热爱之⼼和喜悦之情。
通过分析、演唱主题,了解与诗歌结合的⾳乐语⾔特征。
《春晓》⼀歌只有短短的⼋个⼩节,四个⼩乐句构成。
四个乐句的⾳型基本都采⽤了×· × ×× × 的节奏型。
因此,有利于古诗严谨的格式、⾳韵的表现,附点节奏的使⽤更加表现了春天的活⼒。
高中音乐 5.1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大型声乐套曲教案
学习
目标
1.能结合作品表现的历史背景与事件,完整欣赏《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体验作品充分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概。
2.能感受到大型声乐作品的丰富表现力和强烈的震撼力。
3.能简述大合唱的含义。会唱《黄河颂》’《河边对口曲 》等乐章的经典主题
重点
体验和感受《黄河大合唱》主要乐章。
学生观看录像片段,聆听感受音乐
播放汹涌澎湃的黄河场面,意在营造课堂学习的气氛,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导课形式直截了当,直入主题。
词曲作者,创作背景等资料进行收集,准备课上进行交流。
对学生的交流和陈述进行概括和总结。
分 组交流,请小组代表进行陈述:
难点
探究《黄河大合唱》的时代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理解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的具体内涵
教学
方法
情境法、欣赏法、练习法、对比法
教学
课 时
1课时
教具
钢琴、多媒体
教学
流程
活动记录
复备栏
一、导入:
1、多媒体屏幕上播放黄河雄伟壮观的场面,播放背景音乐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片段。
2、师:今天,我们将要欣赏一部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黄河大合唱》。
章的的演唱形式进行概括并填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小结。
7、复习巩固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签回答问题(也可以先集体议论,后进行集体评价测试)。
(2)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作简单了解。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概括和总结。这 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借助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展示交流
音乐是一种聆听的艺术。教师有针对性的问题能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音乐与诗歌课题: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课型:鉴赏课课时:一课时年级:高一年级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和学唱《春晓》等四首古体诗词的音乐主题,了解音乐与诗歌结合的几种不同形式,体验诗乐合一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能通过实例欣赏来理解音乐与诗歌间天然的亲和性。
增进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兴趣爱好。
3.能背唱《春晓》主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与古体诗词结合的音乐宪语言特征。
教具与媒体运滩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警程:一.导入:简介本课帝学习的意图和目的。
1 / 6二.惩新课。
(一)诗乐合一。
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葛,律和声。
我国古代株诗乐一体,《诗三百篇》醚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真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
华乐府原为汉时政府音乐每机关之名。
汉以后的五、诲七言古体诗和唐以后的近披体诗始为徒诗而不可歌。
孝唐人的拟乐府古题与新乐歇府不再合乐,实为古体诗捕了。
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车歌唱的,或称唐人乐府箩,有时与词相混,如《须阳关曲》《杨柳枝》等,绎也被作为词调名。
宋侥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浮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殃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佑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叹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秩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儒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私,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每欣赏《陋室铭》配乐诗榔朗诵和吟唱两种表达方式买。
(二)以乐从诗。
诗歌免为音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氓创作形式。
1.欣赏《春五晓》通过配乐诗朗诵油唤起学生对它的熟悉了解滚,把握诗境。
《春晓》是恐诗人抒写春天生机的小诗瞩 ,诗文清新自然、声---------------------------------------------------------------最新资料推荐------------------------------------------------------ 景俱毅全.仔细玩味,令人于平燥淡中见奇巧,于自然中悟焰真谛。
高中音乐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
高中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感受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美感。
2.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掌握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诗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诗歌的定义及特点2.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意义3.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案例分析4.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实践操作5. 诗歌创作与音乐编曲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诗歌的定义、特点及交融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创作。
4. 创作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和音乐编曲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音乐与诗歌的定义、特点、交融案例等。
2. 教学素材:包括诗歌文本、音乐作品等。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引发学生对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兴趣。
2. 讲解音乐与诗歌的定义、特点及交融意义。
3. 分析具体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让学生进行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实践操作,指导并点评。
6.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创作中收获成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与诗歌交融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对音乐与诗歌交融理论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创意、协作、技巧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诗人或音乐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比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主题班会或社团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课型:1、新授课。
2、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结合学生视觉、听觉感受的综合课。
3、学生主体参与、自主讨论的形式。
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弄够理解声乐作品是音乐与姊妹艺术(诗歌)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2、能够认真聆听作品,感受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并在区分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的实践中,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1、音乐与诗歌相互交融的原因。
2、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以及各自的定义,同时理解声乐题材划分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听觉感受法3、课堂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赏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思考:分析两个音频各采用什么形式 ?第一个音频是配乐诗朗诵。
第二个音频是歌曲,运用了音乐和前者诗歌相结合的方式。
师讲解:音乐与诗歌融合的历史,最终歌曲的形成,以至后来体裁的形成。
我国的历史就有见证: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音乐与诗歌结合的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体制的发展和演变阶段。
可见音乐与诗歌有这天然的共性。
二、新课教学:1、问:音乐与诗歌有着哪些联系?诗歌和音乐都需要有节奏感(中国古典诗歌音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运。
逗,也就是一句之中最显著的那个顿。
运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
其次,押韵也是形成中国诗歌节奏的一个要素。
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都分的重复。
按照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
)、音调(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厌组织起来的)、情感(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是声情的和谐)等。
(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到了近代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这就是歌曲。
后来歌曲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多种样式即声乐体裁。
①、根据声乐演唱的形式分为:独唱、齐唱、对唱、合唱、轮唱、重唱等②、根据不同题材分为: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与诙谐歌曲等③、根据歌词与歌谱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分节歌与通谱歌曲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演唱形式 齐唱、轮唱、合唱
歌词
通俗简练、易于上口
歌词与歌 多为分节歌,几段歌词用 谱的处理 同一旋律或略作变化诗歌
多为通谱歌曲,每段歌词 均用不同的音乐,词曲结 合紧密
2020年10月2日
13
• 《马赛曲》 • 《沁园春雪》 • 《共青团员之歌》 • 《跳蚤之歌》
声乐作品,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此外
还作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
等。
2020年10月2日
9
菩提树
门前有棵菩提树,站立在古井边, 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 也曾在那树干上,刻下甜蜜的话, 无论快乐和痛苦,常在树下留连, 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 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两眼, 好象听见那树叶对我轻声呼唤: 同伴,回到我这里来找寻平安!
2020年10月2日
10
2020年10月2日
11
(1)伴奏作用: 伴奏占有重要地位
独唱
(3)歌词及对演唱者的要求:
采用著名诗歌;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演 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4)歌词与歌谱的处理:
每段歌词用不同的旋律,词曲很难分解,
. 2020年10月属2日 通谱歌曲
12
歌曲形式
群众歌曲
伴
奏 有无伴奏均可
(3)歌词及对演唱者的要求:
通俗简练,易于上口;适合大众,易于演唱
(4)歌词与歌谱的处理:
2020年1几0月段2日 歌词用同一旋律或略作变化,属分节歌。 8
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 德国诗人:缪勒;作曲 家:舒伯特。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歌曲《魔王》、
《野玫瑰》、《鳟鱼》,声乐套曲《美丽的
磨坊姑娘》、《冬之旅》等大量的、优美的
艺术歌曲的概念: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
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歌词
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个人的
内心世界。
2020年10月2日
5
谷建芬:《绿叶对根的情意》、 《滚滚长江东是水》、《那就 是我》、《二十年后再相会》
2020年10月2日
6
音乐特点
演唱形式
ⅹ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ⅹ
2020年10月2日
1
2020年10月2日
诗歌与音乐的联系?
诗歌与音乐都需要有
2
诗歌与音乐都需要有
节奏感、音调、情感
诗歌朗诵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意,但配上音乐 唱起来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的畅快淋漓。
1根据声乐演唱形式不同:
独唱、对唱、重唱、小组唱、合唱、齐唱
2按不同题材来区分的声乐题材:
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与诙谐歌曲等。
3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 的作用不同而区分的两类声乐题材:群众歌曲与艺术歌 曲
2020年10月2日
4
群众歌曲的概念: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
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起宣 传鼓舞作用。群众歌曲的产生与发 展与近现代的革命斗争有密切的联 系。按题材内容分工人歌曲、士兵 歌曲、学生歌曲、节庆歌曲等。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6
群众歌曲 艺术歌曲
2020年10月2日
14
欣赏《和未来有约》属于哪种声乐题材
通俗歌曲、群众歌曲、重唱歌曲、创作歌曲。
一首歌曲很可能有多种类别,可能既是群众 歌曲,又是通俗歌曲、重唱歌曲,还是创作 歌曲。所以说,声乐体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唯一的,而是相对的、多视角的。
2020年10月2日
新索群星-和未 来有约.mp4
天也新, 地也新,春光更 明 媚 城市 乡村处处 增光 辉 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 汗? 回首往事 心中 可有 愧
歌词与歌谱 的处理
演唱要求
2020年10月2日
7
(1)音乐特点:
音乐语言近似口语,节奏轻快简洁。歌曲的风格 轻快、洒脱,表现了20世纪80年代新一辈青年 的理想和抱负。
(2)演唱形式: 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