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事故处理规则
钻井施工事故应急预案
![钻井施工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4c975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7.png)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钻井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井喷、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
三、事故分类及应对措施1. 井喷事故(1)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切断事故井与相邻井的连接,防止火势蔓延。
(3)启动应急预案中的应急物资,对事故井进行压井作业。
(4)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2. 火灾事故(1)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切断事故现场电源,关闭气源。
(3)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火势较大,立即报警请求消防支援。
(4)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治疗。
3. 爆炸事故(1)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气源。
(3)使用防爆器材进行排险,如无法排除,立即报警请求专业排险队伍支援。
(4)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治疗。
4. 中毒事故(1)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切断事故现场气源,通风换气。
(3)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治疗。
(4)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触电事故(1)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切断事故现场电源,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救援。
(3)对触电人员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治疗。
(4)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应急响应1.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制定应急响应等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应急响应。
3. 确保应急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随时待命。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事故。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钻井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钻井安全事故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0792d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5.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钻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井喷、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 成员包括公司领导、安全部门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等。
2. 应急救援小组- 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救援措施。
- 成员包括安全员、技术员、操作员、医疗人员等。
3. 现场指挥员- 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指挥。
- 成员由应急救援小组中具有丰富经验和能力的人员担任。
四、事故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核。
2. 设备设施检查- 定期对钻井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 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
3.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 对违规操作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 应急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小组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事故报告及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现场操作人员应立即向现场指挥员报告。
- 现场指挥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 根据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 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六、应急救援措施1. 人员疏散- 确保人员安全撤离事故现场,避免人员伤亡。
2. 现场控制- 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 医疗救护-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治疗。
4. 设备设施修复- 组织技术人员对受损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恢复正常生产。
5. 事故调查-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七、后期处置1. 事故善后处理- 对受伤人员进行慰问和赔偿。
钻井事故及处理
![钻井事故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ed503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3.png)
钻井事故及处理钻井事故及处理⼀、钻井井下事故(Downhole drilling accident):钻井作业在井内发⽣的各种事故的总称。
1、卡钻(pipe sicking):凡钻柱在井内不能上提、下放或转动叫做卡钻。
2、机械卡钻(mechanical sticking):除压差卡钻之外的卡钻统称为机械卡钻。
3、泥包卡钻(bailing-up sticking):钻⼊泥页岩底层不能及时清除井底岩屑,钻井液与岩屑混合紧紧抱住钻头或其他井下⼯具形成的卡钻。
4、砂桥卡钻(sand bridge sticking):岩屑在井径变化处集聚堆积造成的卡钻。
5、沉砂卡钻(solids setting sticking):岩屑在井底沉积造成的卡钻。
6、键槽卡钻(key seat sticking ;key slot sticking):钻井作业过程中,钻具在井壁形成的槽沟内被卡。
7、垮塌卡钻(sloughing hole sticking):由于井壁坍塌埋住钻具⽽发⽣卡钻。
8、压差卡钻(differential pressure sticking):即粘附卡钻,钻井液液柱压⼒⼤于地层孔隙压⼒使钻柱紧贴于井壁发⽣卡钻。
9、⼩井眼卡钻(undergauge hole sticking):当井眼直径⼩于使⽤钻头直径,在下钻时钻头压⼊该井段造成的卡钻。
10、缩径卡钻(formation swelling sicking,hole shrinking sticking):由各种因素⼀起井径缩⼩⽽造成的卡钻。
11、顿钻卡钻(drill string free-fall sticking):由于顿钻后钻具弯曲造成的卡钻。
12、落物卡钻(junk sticking):由于井内落物⽽造成的卡钻。
13、⽔泥卡钻(cement sticking):在挤、注⽔泥作业中造成的卡钻。
14、⼲钻卡钻(dry drilling sticking):在⽆钻井液到达钻头时钻进⽽发⽣的卡钻。
钻井队现场事故应急预案
![钻井队现场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a9f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2.png)
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为了确保钻井队现场作业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钻井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钻井队现场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坍塌、设备故障等。
三、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1)一般事故:造成1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的事故。
(2)较大事故:造成1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2. 事故分级根据事故分类,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由钻井队队长担任组长,副队长、安全员、工程师、工长等人员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小组由钻井队队长担任组长,副队长、安全员、工程师、工长等人员担任成员。
负责现场事故应急处置的具体工作。
3. 应急救援小组由钻井队全体员工组成,负责现场事故的救援、疏散、救护等工作。
4. 应急保障小组由钻井队后勤保障人员组成,负责现场事故应急物资的调配、保障等工作。
五、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预案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等。
2. 应急响应(1)预案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召开应急指挥会议,分析事故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2)应急指挥小组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事故(1)立即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气源,防止火势蔓延。
钻井工程事故复杂处置预案
![钻井工程事故复杂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484cb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6.png)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钻井工程事故,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2. 钻井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3. 钻井工程事故应急处置相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钻井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类事故、险情的应急处置。
四、事故分类1. 一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事故;2. 二级事故:造成人员轻伤、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至100万元的事故;3. 三级事故:造成人员轻微伤、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至50万元的事故;4. 一般事故:造成人员轻微伤、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的事故。
五、事故报告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钻井队队长报告;2. 钻井队队长接到报告后,应在30分钟内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3.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六、应急处置1.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2)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4)保护事故现场,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
2.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职责(1)组织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2)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3)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4)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3. 事故调查处理(1)事故调查组成立后,应立即开展事故调查工作;(2)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责任,提出处理意见;(3)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4)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七、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公司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需要;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用于事故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传递。
钻井工程事故复杂处置预案
![钻井工程事故复杂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11f2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d.png)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钻井工程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钻井工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井喷、井涌、设备故障、火灾、中毒、触电等。
三、事故分类1. 一类事故:井喷、井涌等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2. 二类事故:设备故障、火灾、中毒、触电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3. 三类事故:一般性事故,如轻微设备损坏、轻微人员伤害等。
四、事故处置原则1. 生命至上,确保人员安全。
2. 快速响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
3. 科学处置,遵循事故发生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
4. 信息畅通,确保事故信息及时上报、通报。
五、事故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钻井队队长报告。
(2)钻井队队长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报告。
(3)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应在5分钟内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2. 事故响应(1)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处置小组。
(2)事故处置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3. 事故处置(1)一类事故处置①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②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井喷、井涌。
③启动消防设施,扑灭火灾。
④启动中毒、触电应急预案,进行人员救治。
(2)二类事故处置①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②启动设备故障、火灾、中毒、触电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处置。
③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3)三类事故处置①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②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处置。
③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4. 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处置结束后,进行事故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确保设备完好。
3. 加强应急救援培训,提高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钻井工程事故与处理:井塌的处理
![钻井工程事故与处理:井塌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cd7d5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e.png)
缓慢下放钻柱洗井→观察两表( 指重表、泵压表) 参数 →双目余光观察井口方入和滚筒钢丝绳数。
一、一般性井塌的处理
2.下钻遇阻操作程序 接下井工具→下钻→遇阻, 接方钻杆
上提方钻杆,划眼→循环钻井液 →观察振动筛分析 砂样。
二、出现新井眼的处理
2.工具组合形式
如果以上组合方式在找回老井眼过程中失败, 则采用下面的组合方式:
领眼公锥
弯钻杆
欠尺寸扶正器
方钻杆
钻杆
二、出现新井眼的处理 3.找老井眼的具体施工步骤
石油钻井转盘ZP175
将通井工具下至新老井眼分岔位置以上。
循环调整钻井液, 粘度、切力适当提高。
在转盘上划分八个方向, 做好记号。
当通井工具下放至相当于新井眼井深时 遇阻, 说明进入新井眼, 操作时要有足 够的耐心。
二、出现新井眼的处理 .找老井眼的具体施工步骤
如证明进入新井眼,应提起通井工具分岔位置以上, 转换一个角度,再循环下放。
如在八个方向中找不到老井眼,可能把新井眼分岔位 置确定错误。
如证明已进入老井眼,要一直循环通井至老井眼井底。
事故与处理
02 PART
一、一般性井塌的处理 1.常见井塌的处理
下钻过程发生井塌, 应立即停止下钻作业。 起钻过程中发生井塌, 应立即停止起钻作业。 钻进过程中发生井塌, 应立即停泵, 改用单向阀, 建立循环。 中途划眼发生井塌, 停止作业, 建立循环。
一、一般性井塌的处理
2.下钻遇阻操作程序 接下井工具→下钻→遇阻, 接方钻杆
在井径311.2mm井眼: Ф 280mm尖刮刀+ Ф 178mm钻 铤2 柱+ Ф 127mm钻杆。
钻井事故处理与典型事故处理
![钻井事故处理与典型事故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ed52359b89680202d82543.png)
因
9
应急或处 准确判断井下情况,制订正确的处理措施,及时 减少失误,减少时间损失,提高 理措施 分析,修正处理方案,具有多种应急手段。 事故处理效率和一次成功率。
素
10
钻井用器 材与工具
质量合格、性能可靠。
少发生或不发生井下事故,保证 顺利钻进。
1、发生井下复杂与事故的因素、诊断及处理原则
井下复杂情况诊断
的 备第二方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预见性,不能看一步,
处 走一步,时间就是效益。旷日持久、劳师无功,必然会影响
理 原
信心,降低士气,精力分散,更容易出问题。要做到处理一 次,有一次收获,增加一份信心,提高一份士气 。
则
1、发生井下复杂与事故的因素、诊断及处理原则
井
下
科学诊断原则
复
杂
科学诊断原则就是还原复杂与事故的本来面貌。这一原
增高 缓慢下降
突降
A1 A A
A1
A
A
诊
蹩泵
A2
断 井口流
正常 减少
A1
BB B B
B
量变化
增加
A
不返
A2
加快
机械钻 速变化
减慢
A
无进尺
B A
B
A
1、发生井下复杂与事故的因素、诊断及处理原则
井下事故诊断
诊断依据
复
杂
转盘转 动状况
与
事
钻具运 动状态
故 悬重变化
的
诊
泵压变 化情况
断
井口流 量变化
机械钻 速变化
与 则应贯穿在处理的全过程中。要认真收集现场(井下)第一
事 手资料,特别是操作者提供的直接信息。科学的分析,去伪
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18580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5.png)
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钻井事故制约了钻井速度的发展,而且增加了钻井液对地层的浸泡时间,使井下更加复杂,若油层已钻开,则会加重对油层的污染,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重大损失,多年来,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钻井事故,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每一个钻井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下面简要讲一下钻井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一:卡钻事故卡钻是指钻具在井下失去活动能力的事故。
它可分粘附卡钻、憋漏卡钻、沉砂卡钻、键槽卡钻、井塌卡钻、井下落物卡钻、干钻卡钻、缩径卡钻等。
卡钻事故是在钻井工程事故中发生机率最高、最常见的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 — )泥饼粘附卡钻1、发生粘附卡钻的条件:泥饼是造成粘附卡钻的前提条件。
凡是使用水基钻井液和有固相钻井液时,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在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这个压差的作用下,渗入地层,而钻井液的固相部份难以渗入地层,则糊在井壁上形成为了一层泥饼。
等钻具接触井壁时,在压差的作用下产生了一个推力,将钻具压向井壁并嵌入泥饼中。
如果钻具与井壁泥饼所产生的摩阻力加钻具在钻井液中的分量之和大于钻机安全提升拉力时,则发生卡钻。
通常称为泥饼粘附卡钻或者压差卡钻。
凡是泥饼质量和井身质量差以及井内压差大时都容易发生粘卡。
造成粘卡的原因是多反面的,它与泥饼摩阻系数、钻井液密度及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钻井液因素: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量大,钻井液净化差,固相含量较高,加之地层渗透性好,便会在井壁上形成厚厚的泥饼。
若遇漏失层,钻井液中加入了堵漏材料,同样会提高泥饼的厚度和摩阻力。
钻井液受浸污:如果钻遇水层或者石膏层,钻井液受到盐水或者钙的浸污后性能变坏,失水和泥饼都会迅速增加,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卡钻的事故。
活动钻具不及时:因设备故障无法活动或者钻具折断后靠在井壁上等原因,使钻具与泥饼接触的相对静止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卡钻。
井身质量差:狗腿度过大,会使钻具的大部份贴在了井壁上,增加了粘卡的机会。
钻井常见井下事故的处理
![钻井常见井下事故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d3e1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8.png)
钻井常见井下事故的处理钻井作为石油勘探开辟的重要环节之一,面临着各种潜在的井下事故风险。
这些事故可能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完整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井下事故是保障钻井作业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井常见井下事故的处理方法。
1. 井喷事故的处理井喷是指地下水、油气等介质从井眼中喷出,造成井口压力蓦地增大的情况。
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必须即将采取以下措施:- 即将住手钻井作业,并迅速撤离井口附近的人员。
- 封堵井口,可以使用专用的防喷器具或者高强度的封堵物质,如水泥浆等。
- 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 垮塌事故的处理垮塌事故是指井壁在钻井过程中发生塌陷,导致井眼变形或者塌陷的情况。
处理垮塌事故的关键步骤如下:- 即将住手钻井作业,并迅速撤离井口附近的人员。
- 评估垮塌的程度和范围,确定井壁的稳定性。
- 采取加固措施,可以使用钢管或者注水泥等方式加固井壁,确保井眼的稳定。
3. 爆炸事故的处理钻井作业中,可能会遇到爆炸事故,如钻井液中的气体或者油气的爆炸。
处理爆炸事故的关键步骤如下:- 即将切断电源和供气管道,并迅速撤离井口附近的人员。
- 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 评估井下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没有其他潜在的爆炸风险。
4. 窒息事故的处理窒息事故是指井下环境中缺氧或者有毒气体浓度过高,导致工人窒息的情况。
处理窒息事故的关键步骤如下:- 即将切断电源和供气管道,并迅速撤离井口附近的人员。
- 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 提供紧急救援,将窒息的人员迅速送往安全区域,并进行急救处理。
5. 火灾事故的处理钻井作业中,可能会遇到火灾事故,如井口设备的电器故障引起火灾。
处理火灾事故的关键步骤如下:- 即将切断电源,并迅速撤离井口附近的人员。
- 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 使用灭火器或者其他灭火设备扑灭火源,确保火势得到控制。
钻井事故处理
![钻井事故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937fa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b.png)
钻井事故处理第一篇:钻井事故处理处理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应遵守以下四条原则:1、安全的原则: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多种多样,处理事故,工序复杂,处理过程中,必须从设备、工具、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各个方面进行详细地考虑,不但要考虑如何进攻,而且要考虑如何退守,凡事要留有馀地,留有后路,不能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傻事。
2、快速的原则:一旦发生井下事故或复杂问题,其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所以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必须抓紧时间进行处理,要迅速的决策,迅速的组织,迅速的施工,工序衔接要有条不紊。
3、灵活的原则:处理井下事故和复杂情况是一个多变的过程,很难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案,既要重视过去的经验,又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既要灵活机动,又不违犯客观规律;既要大胆思考,又要符合逻辑思维程序。
4、经济的原则:面对不同事故情况,从各种处理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工艺的难易程度、工具材料费用、占用钻机时间、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在经济上合得来则干,合不来则止,此路不通,另走他路,处理事故的原则是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但有些事故必须处理的,就应尽最大能力进行处理。
造成钻具事故的原因:疲劳破坏、腐蚀破坏、机械破坏、事故破坏。
它们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就某一具体事故来说,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原因造成的。
疲劳破坏是钢材破坏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腐蚀破坏是钻具提前损坏的普遍原因之一。
形成钻具疲劳破坏的原因:1、钻具在长期工作中承受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复杂应力作用,达到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交变次数时,便产生疲劳破坏;2、钻具达到临界转速引起的振动破坏;3、钻进时的跳钻、别钻,既可产生纵向振动,又可产生横向振动,对受压部分钻具破坏极为严重,所以在砾石层钻进,最容易发生钻具事故;4、钻具在弯曲的井眼中转动,每旋转一圈,拉压应力交变一次,如此频繁促使钻具早期破坏;5、天车、转盘、井口不在一条中心线上,井口附近的钻具产生应力变形;6、将弯钻杆接入井中,与其上下相连的钻杆都产生弯曲应力,这段钻具与狗腿井段相遇,产生的交变应力将是相当大的。
XX石油钻井公司工程事故和复杂情况责任追究管理规定
![XX石油钻井公司工程事故和复杂情况责任追究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166a8f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3.png)
XX石油钻井公司工程事故和复杂情况责任追究管理规定XX石油钻井公司工程事故和复杂情况责任追究管理规定(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对工程事故和复杂情况(以下统称为“井下故障”或“故障”)的管控,降低井下故障率,杜绝重大工程事故发生,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涉及的井下故障包括在钻井和专业技术服务施工作业过程中,因违章操作、管理不到位或服务质量问题等人为原因造成的责任故障,以及因技术水平或服务能力不足等客观因素导致的故障。
第三条发生井下故障,相关责任方应承担因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人为原因造成的责任故障,还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二级单位和机关部门。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工程技术处职责:(一)负责组织制订井下故障责任追究规章制度。
(二)负责组织开展井下故障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
(三)负责组织开展井下故障预防与处理,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技术管理措施。
第六条其他相关处室职责:(一)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组织调查井下故障中涉及的技术类产品质量。
(二)概预算中心负责组织测算井下故障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三)人事处和纪委监察处负责对责任故障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四)财务资产处负责对井下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按责任划分进行财务核算。
第三章范围及分类第七条工程事故包括钻完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卡钻、卡套管、卡连续油管、固钻具、断钻具等;测井过程中发生放射源落井等。
第八条工程复杂情况包括钻井过程中发生的长时间划眼、严重井漏和井塌、下井定向仪器没信号、套管下入中途起套管等。
第九条按照井下故障造成的时间和经济损失,共分为四类故障:(一)一般故障:损失时间在7天以内,或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总计在50万元以内的故障。
(二)较大故障:损失时间在7~30天,或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总计在50~300万元的故障。
(三)重大故障:损失时间在31~90天,或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总计在301~1000万元的故障。
钻井施工事故应急预案
![钻井施工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f2478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6.png)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钻井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钻井施工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钻井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井喷、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
三、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1)一般事故:造成1人以下轻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的事故。
(2)较大事故:造成1-3人轻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轻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轻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2. 事故分级:(1)一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2)二级事故:重大事故。
(3)三级事故:较大事故。
(4)四级事故:一般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钻井施工事故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项目经理。
(2)副指挥长: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组负责人。
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指挥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2. 应急救援小组(1)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2)现场抢险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抢险救援和恢复。
(3)警戒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的安全警戒和交通管制。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1)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2. 事故应急救援(1)医疗救护组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安排车辆将伤员送往医院。
(2)现场抢险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防止事故扩大。
(3)警戒保卫组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安全警戒,确保人员和车辆安全。
钻井工程事故处理规则(正式版)
![钻井工程事故处理规则(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5b9cbb7cd184254a353507.png)
文件编号:TP-AR-L796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钻井工程事故处理规则(正式版)钻井工程事故处理规则(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钻井工程事故处理的各种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各种钻井单位。
2、卡钻事故的处理2.1首先详细了解卡钻前的现象,事故发生经过,卡钻位置的地层以及井斜、泵压、钻屑的变化,钻井液性能等,综合分析卡钻原因。
2.2常见卡钻的处理方法顺序a.处理压差卡钻:注解卡液→震击→爆炸松扣→套铣松扣。
b.处理键槽卡钻:震击→防掉套铣→套铣松扣。
c.处理井塌卡钻:循环钻井液→转动→震击→打捞套铣→套铣松扣。
d.处理缩径和落物卡钻:注解卡液→震击→套铣松扣或防掉套铣。
2.3地面震击作业(下击)。
2.3.1 241mm以上井眼,地面震击不得超过5次,215mm以下井眼,地面震击不得超过10次,以防折断钻具。
2.3.2震击作业前检查井架固定。
二层台、天车台无杂物.钻杆捆绑结实,提升系统完好。
2.3.3震击作业必须计算好卡点位置和自由段(卡点以上)钻杆在钻井液中重量,将卡点以上悬重标记于指重表上,提拉钻柱时不得超过标记。
钻井事故及处理
![钻井事故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be8c24b7360b4c2e3f6483.png)
(二)井塌卡钻
2.井塌征兆
4)划眼困难,有时发生憋钻、打倒车、接单 根困难,反复划眼效果不大,甚至越划越 浅,严重时可造成卡钻。
5)钻井液性能不稳定,变化快,并且起下钻 反喷钻井液。
(二)井塌卡钻
3.井塌的预防 1)井身结构合理。 (1)表层套管要封掉松软地层。 (2)明显的漏层尽量减小套管鞋以下的口袋长度。 口袋是下部岩屑的储藏所,易掉块。另排 量偏低,易形成砂桥。
如用网套式封堵工具管式封堵工具进行堵漏一井漏及处理二卡钻事故及处理三钻具事故及处理四落物事故及处理五钻头事故及处理六测井事故及处理七套管事故及处理一钻具事故分类二钻具事故原因三钻具事故预防四钻具维护与管理五钻具事故的判断六打捞工具的选择七几种常见的现场打捞工具八辅助打捞工具1
钻井事故及处理
汇报提纲
力波动。
(二)井塌卡钻
4.井塌卡钻的处理
井塌以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小排量循环, 另一种则无法循环。对于前者,控制好进口流量与出口流 量的基本平衡,在循环稳定之后,逐渐提高钻井液的粘度 和切力,尽可能降低失水量,补加防塌剂,增强钻井液的 携岩能力及防塌能力,把坍塌的岩块携带到地面。对于小 排量可以循环但增加排量会漏失及无法循环这两种情况, 则应采取套铣倒扣的方法加以解决。
(二)井塌卡钻
3)操作步骤
(1)将卡点以上钻具重量全部提起(并稍大些),使卡 点附近钻具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然后倒转转盘,将 钻具丝扣倒开提出。
(2)若倒出的钻具没有达到卡点处,可在反扣钻杆下接 倒扣捞矛或反扣公锥(必要时在公锥上面接安全接 头),下到井内被卡钻具处造扣,然后上提,使卡 点处钻具不力,再反转转盘倒扣,如此反复,直到 将卡点以上钻具全部倒出,再进行套铣。套铣时选 择铣鞋、铣筒的外径比井眼稍小,其内径要比钻杆 接头外径大,套铣筒的长度根据实际工况而定。
钻井井下事故应急预案
![钻井井下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de65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2.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钻井井下事故,保障钻井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钻井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井下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井喷失控、火灾、水灾、坍塌、中毒窒息等。
三、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分为以下四类:(1)一般事故:对钻井作业造成一定影响,未造成人员伤亡或重伤。
(2)较大事故:对钻井作业造成较大影响,造成1-2人重伤或3人以下轻伤。
(3)重大事故:对钻井作业造成重大影响,造成3人以上重伤或1人死亡。
(4)特别重大事故:对钻井作业造成特别重大影响,造成10人以上重伤或多人死亡。
2. 事故分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2)二级事故:重大事故。
(3)三级事故:较大事故。
(4)四级事故:一般事故。
四、事故应急预案1. 事故预警(1)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掌握井口周围环境变化。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事故预警意识。
2. 事故应急响应(1)一级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组织救援力量,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2)二级事故: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3)三级事故:启动应急预案,由钻井现场负责人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4)四级事故:由钻井现场负责人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3. 事故救援(1)井喷失控:立即切断井口供气,关闭井口阀门,组织人员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井喷。
(2)火灾:立即切断火源,组织人员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并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3)水灾:立即关闭井口阀门,组织人员使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灾扩大。
(4)坍塌:立即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坍塌扩大。
(5)中毒窒息:立即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通风,并组织人员佩戴防护用品进行救援。
钻井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钻井安全事故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09fa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b.png)
一、总则1. 为确保钻井生产安全,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钻井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钻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钻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事故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2)现场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3)信息报告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设备、车辆调配等工作。
(5)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追究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援、警戒、信息报告、后勤保障、事故调查等工作。
3. 现场救援组:(1)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及时送往医院。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现场安全。
(3)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4. 现场警戒组:(1)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对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3)对现场进行广播,提醒周边人员注意安全。
5. 信息报告组:(1)收集事故信息,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向媒体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6. 后勤保障组:(1)调配救援物资、设备、车辆。
(2)确保救援人员、伤员、家属的食宿。
7. 事故调查组:(1)调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
(2)提出事故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应急响应级别1. 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如人员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等。
2. 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如人员重伤、较大财产损失等。
3. 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如人员轻伤、一般财产损失等。
钻井工程常见事故处理
![钻井工程常见事故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fe4df104a1b0717fd5dd24.png)
第一章 钻井工程事故介绍
第二章 钻井工程事故处理
第一章 钻井工程事故介绍
一、概念 二、钻具事故 三、卡钻 四、井漏 五、井喷
思考题
钻井事故:在钻进中,由于钻井 液的选型不当、性能不良、井身质量 较差,或由于检查不周、违章操作、 处理井下复杂情况的措施不当及疏忽 大意造成的钻具事故、顿钻、卡 钻、 井漏及井喷失火等,通称为钻井事故。
4、处理井下事故与复杂 情况的原则
(1)安全的原则 (2)快速的原则 (3)灵活的原则 (4)经济的原则
(1)安全 的原则
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多种多样,处理的手段 和工具也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和工具平时接 触不多也不熟悉,还要采取一些强化措施, 往往又强化到设备和工具的极限强度,稍有 不慎就会造成新的事故,甚至由井下事故引 发设备事故或人身事故,甚至无法继续进行 处理,导致前功尽弃。所以在处理时,必须 从设备、工具、方案、措施、人员素质等方 面综合考虑,既要考虑进攻,也要考虑撤退, 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注意安全。
5、钻井事故定义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液的 类型选择不当、性能不良、井身质 量较差,或者由于检查不周、违章 操作、处理井下复杂情况的措施不 当及疏忽大意造成的钻具折断、顿 钻、卡钻、井漏、井喷失火等,通 称为指钻杆、钻铤及其 它入井工具和辅助入井工具在井下发 生的各种事故的总称。发生钻具事故 后,遗留在井内的钻具叫“落鱼”。 “落鱼的顶端叫“鱼顶”或“鱼头”。 它分: 1.常见的钻具事故及发生的原因 2.钻具事故的处理
(3)灵活的原则
处理井下事故和复杂情况是一个多变的过程, 很难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案。有时井下情况 变了,人的思想认识也要随着改变。灵活机 动,捕捉战机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最关 键的是实时地掌握现场的第一手信息,特别 是关键时刻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稍纵即逝, 很难捕捉到。既要重视过去的经验,又不拘 泥过去的经验,既要灵活机动,又不违反客 观规律,既要大胆思考,又要符合思维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64225 钻井工程事故处理规则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钻井工程事故处理规则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钻井工程事故处理的各种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各种钻井单位。
2、卡钻事故的处理2.1首先详细了解卡钻前的现象,事故发生经过,卡钻位置的地层以及井斜、泵压、钻屑的变化,钻井液性能等,综合分析卡钻原因。
2.2常见卡钻的处理方法顺序a.处理压差卡钻:注解卡液→震击→爆炸松扣→套铣松扣。
b.处理键槽卡钻:震击→防掉套铣→套铣松扣。
c.处理井塌卡钻:循环钻井液→转动→震击→打捞套铣→套铣松扣。
d.处理缩径和落物卡钻:注解卡液→震击→套铣松扣或防掉套铣。
2.3地面震击作业(下击)。
2.3.1 241mm以上井眼,地面震击不得超过5次,215mm以下井眼,地面震击不得超过10次,以防折断钻具。
2.3.2震击作业前检查井架固定。
二层台、天车台无杂物.钻杆捆绑结实,提升系统完好。
2.3.3震击作业必须计算好卡点位置和自由段(卡点以上)钻杆在钻井液中重量,将卡点以上悬重标记于指重表上,提拉钻柱时不得超过标记。
2.3.4井口作业或调整吨位时,严防手工具等异物落井。
2.3.5接好地面震击器后,以转盘西为基准在捞柱上作好记号.以供监视下击效果。
2.3.6震击作业应从低吨位开始,采取遂渐增大吨位的程序。
2.3.7在整个震击作业过程中,震击器调解释放吨位,均不得大于自由段钻具重量。
2.4浸泡法应用。
2.4.1浸泡液用量计算。
2.4.1.1 环空计算卡点以上l00m至钻头环空全部处于浸泡中,液量附加20%。
2.4.1.2钻具内剩余量要依钻井液与浸泡液密度差来定,以留足顶替量、考虑内外平衡(环空液注压力大于钻柱内液柱压力)为原则。
2.4.1.3为了保证浸泡液进入预定位置,应认真计算循环系统和钻具内容积,用顶替量、顶替时间、顶替压力三者相结合计算确定泵入钻井液量。
2.4.1.4为防止浸泡液窜槽,当浸泡液出钻头后,应在许可条件下尽量开大排量顶替。
2.4.2顶替浸泡液。
2.4.2.1顶替间隔时间可根据浸泡液质量、密度、井下情况、钻柱内剩余量而定,一般2小时一次,替平为止。
2.4.2.2定时顶替浸泡液使其在环空移动,有助于渗透提高解卡效率,同时通过观察泵压变化和井口返出情况,帮助分析判断井下情况,防止事故复杂。
2.4.3为了保证顶替微量的钻井液就能使井口有反应,应先从环空灌满钻井液,再顶替。
2.3.3钻柱活动2.4.3.1注入浸泡液后尚需一定的反应时间方能解卡,要有足够的时间让钻杆脱粘,在此期间当顶替时配合活动钻柱,有利于解卡。
2.4.3.2在等待解卡时,只要条件许可应尽量使裸眼内钻具受压(解卡后钻具不能顿在井底)。
2.4.3.3等待解卡期间,刹把始终不得离人。
2.3.4解卡后的处理2.4.4.1一旦发现解卡应先上下活动钻具和转动钻具,恢复循环,顶出浸泡液,逐级增大排量洗井,恢复正常。
2.4.4.2对于复杂井,只要立管无回压应先起钻,再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下钻顶替浸泡液措施。
2.4测卡松扣参照《测卡松扣操作规程》2.5对扣震击作业2.5.1对扣震击作业前应检查井架固定,二层台,天车台无杂物,钻杆捆结实,大钩保险,提升系统可靠。
2.5.2对扣应选择在钻梃上。
2.5.3对扣前井眼必须畅通,钻井液性能好,井壁稳定,对于被卡钻具若水眼已堵,则应压稳油气层。
2.5.4对扣前应检查指重表悬重及开泵、停泵泵压并做好记录。
2.5.5震击器上部钻具或工具的外径均不允许大于震击器的外径。
2.5.6起下钻作业中要严格控制速度20米/分钟内,及时发现遇阻、防止过失震击。
2.5.7在震击器回位过程中,严格按回程吨位延长操作时间,或停泵,若仍不回位,应每次增加50KN加压或提拉,不允许快提、快放。
2.5.8对扣震击钻具配合。
a.对扣接头+安全接头+开式下击器+随钻震击器+3-12根钻铤+钻杆。
b.对扣接头+安全接头+开式下击器(闭式下击器)+上击器+3-6根钻铤+加速器+(1-3)根钻铤(加重钻杆)+钻杆。
2.6套铣倒扣.卡钻事故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可先松扣〈爆炸切割,内外切割〉至卡点,再进行套铣倒扣。
2.6.1套铣准备2.6.1.1铣管尺寸的选择与井眼大小及被卡钻具尺寸有关,铣管与井眼及钻具之间必须有足够间隙,以便循环钻井液,所以选择铣鞋,铣管要遵循下列原则。
a.铣管选择力争原井眼不扩眼。
b.铣管选择粗扣配合。
c.铣管选择可以同时套铣钻杆或钻铤。
d.使用反扣钻杆时,最好选择反扣套铣筒。
e.铣鞋选择便于进鱼头。
f.铣鞋选择以利套铣不许扩眼打钻。
2.6.1.2使用反扣套铣管,应将方钻杆上双反接头和下部正反接头用三条以上钢板均布焊死〈不得使用钳牙和链条肖〉。
2.6.1.3下铣管前应根据铣鞋的选择尺寸,用稍大的钻头通井划眼(扩眼)2.6.1.4通井划眼(扩眼)应有一定数量的钻铤(1-2根)以保证井眼规则,使铣管能顺利下入。
2.6.1.5通井划眼(扩眼、到鱼头1-2m应小心操作),采用拨放点划法,慢探鱼头,做到即不碰坏鱼头,又做到心中有数。
2.6.1.6复杂井的通井划眼应参照复杂井眼的通井划眼方法进行。
2.6.2套铣2.6.2.1首次下铣管应少下,先摸清井眼情况,再根据井眼情况决定下套铣管长度。
2.6.2.2铣管上下钻台,均应带好护丝,下井涂好丝扣油,不得错扣,按上扣扭矩上紧扣,代用铣管应焊好止推环。
2.6.2.3下套铣管严防遇阻硬压,不得用套铣管通井划眼(扩眼),若遇阻应慢开泵循环,冲通下不去应起出下钻头通井。
2.6.2.4套铣时,关键是套进鱼头,应谨慎操作,正确判断,千万不能套偏,若鱼难进应减少铣管长度。
2.6.2.5套铣参数在泵压正常的情况下,加压3-5吨,适当排量,操作平稳,每套完半单根划眼一次(不提出鱼头)。
2.6.2.6套铣完后应充分循环,用I挡转动防卡铣筒。
2.6.2.7若鱼卡在半空中,钻头不在井底,井下许可一次套完的井应采用防掉套铣结构。
2.6.3倒扣2.6.3.1利用反扣工具倒扣:a.下井的倒扣接头、公锥、母锥等均需详细检查,丈量准确。
b.使用公锥、母锥倒扣要配安全接头。
c.倒扣操作应控制一次倒开,不得重复倒扣,防止倒成几段。
d.若环空堵塞,不得硬倒,应先套再倒。
e.倒扣完起钻要平稳,不能用转盘卸扣。
3钻具事故处理钻具事故指在作业中发生井下钻具脱扣、滑扣、折断等。
3.1发生钻具事故后,应先对扣(不要紧扣)开泵、若能顶通或能上提即紧扣,循环活动起钻,如卡死按卡钻处理。
3.2发生钻具事故,若能压着循环则压着循环,〈注意活动钻具,冲走沉砂并注入稠钻井液,若碰不着鱼头,则可注入一段稠泥浆起钻。
3.3打捞工具应优选用卡瓦打捞筒,再选择打捞矛最后才使用公锥和母锥。
3.4将打捞工具下到鱼顶设计位置(提前0.5m),证明确实接触鱼顶,记下打捞悬重和方入。
提离鱼头开泵冲洗鱼顶,记录泵压,钻井液循环正常即停泵打捞。
3.5若己捞住落鱼不要急于起钻,应提离井底0.5-lm猛刹车2-2次,证明确已抓牢,方可起钻。
3.6正常使用打捞工具防止捷后卡钻的钻真组合。
3.6.1正常打捞a.卡瓦捞筒+开式下击器+随钻震击器+钻铤(3-12根)+钻杆b.卡瓦捞筒+开式下击器+闭式下击器+上击器+钻铤3根十加速器+钻铤3根3.6.2在大井眼或大肚子内打捞。
加大引鞋(壁钩式引鞋)+卡瓦打捞筒+弯钻杆+Ⅰ类或Ⅱ类打捞钻具。
3鱼顶破裂打捞a.先用内引和外引磨鞋修理鱼头,使鱼顶能进入卡瓦捞筒,再打捞。
b.卡瓦打捞筒代内铣鞋+加长筒+a或b打捞钻具配合。
4.井下落物处理4.1发生井下落物,应先通井,一则使井眼畅通,二则使落物通至井底(电缆、电缆仪器绳类落物除外)中子原落井应有特殊通井措施。
4.2对于井下落物的处理采用打捞法,不仅比磨铣节省时间而且重要的是能够获得清洁的井底。
4.3根据井深,井下情况和落鱼尺寸、形状和数量,选择打捞工具制定打捞方案。
4.4对于自行设计自行加工的打捞工具,应在地面进行尺寸、强度的详细检查,并作地面试验,确保安全好用,绘出草图后方可下井。
4.5所有打捞后的起钻不得用高速、不得用转盘卸扣。
4.6绳类落物的理:4.6.1对于电缆和电缆带仪器的处理使用外捞矛或内捞矛。
4.6.2电缆头不清应借助于电测寻找电缆头深度。
4.6.3对于电缆在套管内的打捞,可以加工接近于套管内径的圆盘(便于下钻但间隙值决不允许电缆通过)焊在外捞予上部。
4.6.4下钻至预计电缆头,减慢下放速度,若有遇阻,则转动1-3圈起钻,若无遇阻时下深不要超过预计电缆头200m,起出检查后再逐渐加深。
4.6.5对于裸眼内的打捞,不论是使用外捞矛还是内捞矛,每次的下入深度都是最重要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情况不明,每次增加下深度不超过50m,严禁重复打捞。
4.7杆类落物的处理:4.7.1电测仪或测斜仪落井应使用开窗捞筒或卡瓦打捞筒。
4.7.2当打捞筒下至离鱼顶3-5m应开泵循环,并记下泵压再缓慢的接近落物,为了便于落物进入捞筒可在离开鱼头的情况下改变方向,当落鱼进入打捞筒后,最好不要转动捞具,可上下活动,但不得重压。
4.7.3通过泵压和悬重判断,落物是否捞获,捕获后即起钻。
4.8小件落物处理4.8.1在硬地层使用强磁打捞器+打捞杯+钻杆4.8.2在软地层使用a.反循环打捞篮+打捞杯+钻杆。
b.反循环磁性打捞器+打捞杯十钻杆。
c.一把抓+钻铤1-3根+钻杆。
4.8.3反循环磁铁打捞器4.8.3.1根据井下情况和落物形状选用平底磨鞋,拨鞋或铣鞋的打捞器。
4.8.3.2将打捞器下至井底离落物l-2m开泵循环泥浆,等井底彻底循环干净后,上提钻柱,卸掉方钻杆投入钢球,再接上方钻杆下放钻柱使打捞器距井底0.5m以允许最大排量循环约10分钟,根据不同类型引鞋采用不同方法打捞。
4.8.4磨铣4.8.4.1磨铣杆类应先压后磨,磨铣应加一定压力,转盘转速不能太快,应时刻注意转盘负荷和泵压变化,磨井底碎屑时应3O分钟提起划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