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天花板水电站建设的区域效应及负面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引言 (1)
1水电站工程简介及选址区地理背景 (1)
1.1工程简介 (1)
1.2地理背景 (2)
1.2.1自然背景 (2)
1.2.2人文背景 (2)
2水电站建设的区域综合效应 (2)
2.1.水电站修建的积极效应 (2)
2.1.1改善当地的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 (2)
2.1.2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3)
2.1.3替代了火力发电,减轻了污染 (4)
2.1.4增加就业岗位,对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贡献 (4)
2.1.5缓解了我国用电荒的局面 (4)
2.2水电站建设的负面效应 (6)
2.2.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6)
2.2.2下游河段正常供水遭到破坏 (7)
2.2.3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与生命健康 (7)
2.2.4引进外来人员,治安问题加剧 (8)
2.2.5加剧人地矛盾尖锐化 (8)
3水电站建设负面效应的防治措施 (8)
3.1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8)
3.1.1地质地貌灾害的治理 (8)
3.1.2动植物的保护措施 (9)
3.2防止下游河段供水紧张 (9)
3.3缓解人地矛盾 (9)
3.3.1改善农业结构,充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9)
3.3.2制定合理的政策,妥善安置和管理移民 (10)
3.4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区域人口健康与社会稳定 (10)
3.4.1改善环境卫生和医疗条件,保证区域人口健康 (10)
3.4.2加强治安,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10)
4结语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巧家县天花板水电站建设的区域效应及负面防治措施
李祖平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2008级2班 2008041215)
指导教师:陈红
摘要:天花板水电站的建设对于巧家县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用电荒的问题,还节省了能源,减小了污染;但是在得到好处的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水电站的建设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灾害,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剧人地矛盾等。

对于我省脆弱的农业经济和拥挤的人口情况,这些灾害无疑是致命的因素;研究分析该水电站建成的区域综合效应,同时对其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研究,做好防治工作。

关键词:巧家县;水电站;区域效应;防治措施
引言
我县境内河流分布多,属山区型河流,坡陡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储藏量丰富,开发利用价值高。

牛栏江为我县与鲁甸县、昭阳区的市内县区界河,总规划装机容量达70×104kw,其中:天花板水电站18×104kw,凉风台水电站12×104kw,陡滩口水电站16×104kw,黄角树水电站24×104kw。

这些水能的开发对本区域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但在资源利用的同时更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引起的灾害防治。

不能再以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只有经济与环境得到协调才能给区域带来利益,使区域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1水电站工程简介及选址区地理背景
1.1工程简介
天花板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内金沙江右岸支流的牛栏江上,坐落在巧家县新店乡境内,距省城(昆明市)240km,距本州市(昭通市)80km,左面是巧家县,右面是鲁甸县,距巧家县城123km,鲁店县城57km,是牛栏江上规划修建的第七级电站。

建设时间2007——2011年,建设占地总面积5243.43亩(永久占地4123.23亩,临时
占地1120.2亩),其中农用地1533.45亩(永久用地997.25亩,临时用地536.2亩)、建设用地19.9亩(永久用地16.7亩,临时用地3.2亩)、未利用地2705.1亩(不含水域)。

在农用地中,占用耕地922亩(其中永久占地664.9亩,临时占地257.1亩)、林地611.5亩(其中永久用地332.4亩)。

发电主厂房尺寸68.5m×22.2m×45.1m (长×宽×高)。

拦河坝坝顶高程1076.8m,最大坝高113m。

水库正常蓄水位107.1m,死水位105 m,洪水位107.661m,总库容7870×104m3,库容调节3620×104m3。

总装2台9×104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计划平均年总发电量为8368×106kW·h,年利用时间4649小时。

1.2地理背景
1.2.1自然背景
巧家县地貌格局完善于喜山期,一种是由东西方向为主应力形成的压性断裂带和背斜,另一种是以南北方向为主应力拉伸形成的断裂带。

牛栏江的河床就是由第一种地貌发育而成,断裂规模大,破碎程度高,河流侵蚀作用强,两岸高山的海拔在1000m ——2500m,地势南高北低,地面起伏大,河流平均坡降为8‰。

电站选址处,地层为Tid2—4深灰色薄层、极薄层灰岩夹中厚层灰岩,层间夹有软弱夹层,岩层为薄层状结构,方解石胶结微裂隙发育,岩层倾角为30°~40°,K0+100~K0+220为Tid3灰黑色中厚层、厚层细晶灰岩,岩体呈厚层状结构,裂隙发育为中等,岩层倾角34°[1]。

土壤以红土、褐土为主。

本区气候特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在12.1℃,雨热同期,冬春干冷,夏秋湿热,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90.3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80.9mm(口径为20cm蒸发皿),平均相对湿度为75%。

1.2.2人文背景
该区域交通闭塞,电站建设前没有任何基础交通设施。

以基础农业为主,且山高地贫,只有在山前洪冲积扇上有零散的耕地,农作物类型为自给自足的粮食作物。

地处乡镇的边界远离行政中心,无论交通、经济、文化、医疗、通讯等基础发展都相当落后。

2水电站建设的区域综合效应
2.1.水电站修建的积极效应
2.1.1改善当地的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
本区域交通极其落后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电站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当地交通
及其它基础设施。

因为国家在投资建设电站的同时还要花巨资建设其他配套的基础设施,原本在水电站厂址所在地的周围,除了零星的分布着几家农户以外没有其他任何街道或集市,但在工程开工的前阶段就是修建工人住宅区、娱乐区等,这些工程完工后,基本上有一个小集市的大小,各种基础设施基本齐全。

在本区域内电站建设之前还修建了一条宽阔的沿江公路,北端与巧红(巧家县——红山乡)公路所经的新店乡碉楼村境内的陡滩口处相接,南端直达昭通市,全长120km。

这条公路成为了红山乡、小河镇、新店乡直达州市的主干道,也是昭通市规划的牛栏江流域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的轴线。

所以它将给沿线的区域带来无限的社会利益。

在段家河沟与牛栏江交汇处上游的两三公里处,在修建公路的同时还建成了一座刚架桥。

自古以来对河两岸的人们都是踩着河水来往,枯水天直接在河上垫石头作为跳凳通人,丰水天搭建一座木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这座桥梁的建成为对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和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

电站的建设引进了大量工作人员,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必须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如,通讯设施,医疗机构等,这些基础设施也将给本区人民带来便利,改变了信息沟通难看病难的现状。

2.1.2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电站修建带动着该地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电站建设所需主要物资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提供,必然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大幅度的增加和发展。

如建设所需水泥、钢材、木料、沙石、建材用砖、油料、施工用电、用水以及建设人员基本生活消费均由地方提供和运输。

这样,就会带动地方相关企业迅速发展。

电站建设还拉动消费市场,推进餐饮业、农特产品加工业发展,在该地建成了一批蔬菜、水果、生猪、肉牛、蛋禽等加工基地;这些产业发展无不与电站建设有着直接和间接联系。

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每个工程的建设势必要引进外来人员,这些人的消费将大幅度的提高当地经济收入。

该工程总引进了1000多人(不包括当地的农民工),每人一天消费20元,长达四年的工期总消费达288万元,再加上外来务工的农民工的消费,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电站建设和水电产业发展直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国家投入巨资修建电站,加上电站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和电站建成投产后的发电收入,势必大大增加地区财政。

本电站动态投资11.3466亿元,虽说不及三峡等投资数额巨大,但在该区来说也算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建成后平均年总发电量为8368×106kW·h,按1kW·h 0.37元,年总产
值达3096.16万元。

这些经济效益将大幅度的提高巧家的财政收入。

2.1.3替代了火力发电,减轻了污染
水能资源是绿色能源,而且是可再生资源,开发这种资源一方面可以替代传统的煤、油、气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在利用的过程中不会像传统的能源那样放出有毒有害的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人类,为全球做出了贡献。

火力发电1千瓦·时平均消耗煤炭资源400g。

同时放出的气体有CO2、CO和SO2等(其中SO2较少),总体积达0.070225m3,该电站年均总发电量为8368×106 kW·h 则相当于节省了334720吨煤炭资源,同时减少排放各种气体体积5876.428×104m3。

2.1.4增加就业岗位,对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贡献
电站建设将增加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对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本市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经济增收困难。

近年劳动力输出量大,许多年轻劳动力转移到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

电站的建设将带动基础设施和一系列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而这些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劳动力大,在产业数量与规模增大的同时就潜在的增加了就业岗位,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在就业过程中不少农民工子弟还可获得不少的技能培训,人均纯收入有所提高。

同时水电站的建成后必定要招聘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提供了就业平台。

就业岗位的增加,一方面当地劳动力不外流,对于劳动力输入区减少了外来人口,减少了社会动乱,有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本地区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社会闲杂人等减少,对本区社会稳定也作出了一定贡献。

2.1.5缓解了我国用电荒的局面
云南作为全国水电大省,紧抓外部市场广阔和需求旺盛的美好时机,发挥资源与技术优势积极开发水电资源。

图1数据显示2008年云南电力出口占全国电力出口总量的20﹪,图2表明2009年1——5月云南电力出口占全国的百分比已上升为26﹪,电力出口贸易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2008年云南口岸总出口电力32500×106 kW·h,价值1.5亿美元,而本电站年均总发电量8368×106kW·h,相当于2008年全省出口总量的1∕4,对云南省的电力出口作出了一定贡献。

(资料来源:云南电力网2009年统计报)
(资料来源:云南电力网2009年统计报)
天花板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8×104kw,从表1数据可以清晰看出,目前在全县所有水电站中单个装机容量最大。

全县年均总发电量9834.2931×106kW·h,本电站年均发电量可达8368×106kW·h,占全县水力发电总量的85.09﹪,在全县排名第一,具
有重要地位。

表1 巧家县已建装机容量50 kw以上电站统计表
序号电站所在地电站名称规模
总装机
(kw)
电站性质备注
1 新店乡火地村天花板电站2х90000 180000 股份制
2 小河镇六合村文家河电站2x3200+1x5000 11400 民营
3 白鹤滩镇棉纱村棉纱一级电站2х1250 2500 股份制
4 白鹤滩镇棉纱村棉纱二级电站2х1250 2500 股份制
5 马树镇木桥村马树河二级站2х1000 2000 股份制
6 金塘乡双河村双河电站2х800 1600 股份制
7 茂租乡彪水岩电站2х800 1600 民营
8 白鹤滩杨家湾村旱谷地电站2х630 1260 股份制
9 小河镇小河村小河电站2х630 1260 股份制
10 马村镇木桥村马树河一级站2х630 1260 股份制
11 小河镇炉房沟电站2х500 1000 股份制
12 蒙姑乡蒙姑村蒙姑电站2х250 +1×160 660 乡镇企业
13 茂租乡一级电站2х320 640 民营
14 中寨乡拖租村取水口电站1х160 +1х400 560 股份制已改造
15 红山乡红山村红山电站2х250 500 股份制已改造
16 东坪乡岳坪村东坪乡三级站2х250 500 股份制
17 白鹤滩镇棉纱村棉纱尾水电站1х400 400 股份制
18 茂租乡三级电站2х200 400 民营
19 东坪乡岳坪村东坪乡二级站2х160 320 股份制
20 茂租乡蚂蜂包电站2х160 320 民营
21 茂租乡二级电站1х200 +1х75 275 民营
22 小河镇小河村小河老电站1x120+1х75 195 股份制已改造
23 崇溪乡河玉村河玉电站2х55 110 民营
24 新店青山包村河沟一级电站2х55 110 股份制
25 六合乡六合村六合电站2х55 110 股份制
26 大寨镇海口村三滩电站1х60 60 股份制
合计211540
(资料来源:巧家县发改局2011年统计报)
本电站建成不仅对我省电力出口作出了贡献,缓解了其他地区电力紧缺问题;还解决了本地区家庭用电紧缺。

本区通电于1999年12月,通电后每逢枯水季节,由于电力紧张就会区域性的分时间停电,电站建成后没有再出现此种现象。

2.2水电站建设的负面效应
2.2.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地质地貌灾害。

牛栏江流域的河段无论地貌、地质构造、河谷结构都经历了漫长
的侵蚀、风化、卸菏等综合地质作用,岸坡的地质环境总体上已达到了对稳定的状态。

水库闸坝后,随着水位的抬升,水库的新河岸在河流水位、水量发生重大改变后必然会进行再造、调整以达到新的平衡。

再造过程中,将会诱发库区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水库地震等地质地貌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闸坝对动植物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必然造成两岸的大量植被淹没,另一方面蓄水导致河谷地带气温的改变,两岸的景观带将会发生推移,农业结构发生改变。

两岸的动物的栖息地也将会发生迁移,产仔场遭到破坏;河流中洄游水生物洄游受到阻碍。

库区水质变化。

水库建成后库区水体流速明显减小,水流挟沙能力降低,水体停留时间较长,悬浮物和重金属将沉降于库底。

水体停留时间增长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流速减小又不利于水体充氧和有机物扩散迁移,从而导致蓝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

2.2.2下游河段正常供水遭到破坏
影响河段下游灌溉。

一方面由于闸坝期间的这段时间里下游的断流;另一方面由于引水进洞几公里长,造成河道的干涸;再一方面就是由于电站的规模过大,水不足以带动机器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关水闸导致好几天的断流,然后放水发电,这是个长期的循环过程;对下游的农业灌溉是一种长期而巨大的影响。

2011年最为严重。

下游河段水生物的死亡。

不管是开始闸坝蓄水,还是长期性的循环闸坝蓄水,都会出现河道干涸,一方面水生物会因为缺水自然死亡,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河水保护遭到人们肆意的抓捕和迫害导致种类和数量锐减;对于引水进洞的几公里处,将会由原来的河流变为旱地,水生物直接没有存活的机会;牛栏江的淡水生物都是珍惜动物,有许多是世界上即将灭绝的种类,如:中华细鳞鱼,马口鱼,黄辣丁等鱼;还有许多爬鳅亚科的生物,如:牛栏江似原吸鳅,牛栏江金沙鳅长尾后平鳅等,这些珍惜动物面临着灭绝的遭遇。

这种破坏是不可恢复的。

2.2.3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与生命健康
河流长期性的循环闸坝,人很容易自然通过河道,在突然放水的时候,下游河道如果有人将会造成不可预计的伤害,即使闸水和放水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但是对于不懂事的孩子,还有外人员来说,无疑是对生命的一种极大威胁。

沿江居民的饮用水并非来自江中,所以水库建成水质的变化对于以水为介质传播的传染病发病率不会升高。

但是水库蓄水初期,随着水位的抬升,鼠类将向库周地势高地迁移,使水库周边地区鼠密度增大,人鼠接触机会增加,库周鼠疫和钩端螺旋体
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有可能上升。

2.2.4引进外来人员,治安问题加剧
电站开工引进了技术、管理人员1000多名,这些人居住在天花板这个狭小的地方,使区域人口密度极度增大。

这些外来人群大多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爱好,不同的文化差异,这些因素会导致个人利益产生冲突。

从而加剧本地治安问题,主要有:盗窃、打架斗殴、诈骗、民事纠纷、重大刑事案件等。

2.2.5加剧人地矛盾尖锐化
土地是发展农业的基本前提,是不可再生资源;库区蓄水将淹没农用地1533.45亩,而靠近江边河谷地带的土地极其肥沃,而且平坦便于耕作,光热充足轮作条件好,这些产出高的土地被淹没后,库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将受到严重的损失,影响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淹没线以上中低产田的改造,荒坡的再开发利用,即使可以弥补由于水库淹没造成的耕地的一部分损失,但这些需要改造和新开垦的土地大多坡度较大、土层薄、保墒能力低、灌溉难度大,熟化过程长,在一定时间内很难达到原有淹没耕地的生产水平,从而增加了农业发展的难度,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生产。

随着水库蓄水水位上升,沿河分布的农民必需移民,不管这些移民移到后岸还是移到其他地方,都会使安置区的人口密度增大。

而且移民后,住房的建设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还将占用大量的耕地和园地,所以减少牛栏江沿岸的土地资源,会极大程度的加剧人地矛盾,加大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难度。

3水电站建设负面效应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3.1.1地质地貌灾害的治理
滑坡泥石流的防治。

滑坡泥石流的防治主要有两大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以坡面侵蚀和沟谷侵蚀为主的地区,主要采取生物措施;在崩塌、滑坡活动强烈地区,应主要采取工程措施。

而在该地区坡面侵蚀和重力侵蚀兼有情况下,则以综合治理效果最佳。

生物措施,在该区域堆放泥土石块埋没掉大量的植被,主要是通过在这些松散的物质上重新种植植被,乔、灌、草等植被进行科学地配置,充分发挥其滞留降水,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等功能,减小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几率和强度,从而减轻其危害程度。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有跨域工程、穿越工程、防护工程、排导工程和拦挡工程,对于该区域没有其他大型的建筑物,为了防预对农业的危害,主要采用排导工程和拦挡工程;排导工程就是在这些松散的堆积物上修建适当的沟渠,用于汇集和排泄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减轻物质本身的重力,从而减轻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几率。

拦挡工程,就是在这些松散的废弃物的边缘修建挡墙,拦挡在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时滑下来的物质损害农作物。

潜在地震防治。

地震的防治应做好防、抗、救三个环节。

防,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进行该地区地质环境的监测工作,评价和监督,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地质环境监测网站和数据库系统,做好地震预报工作。

抗和救需要政府与民众上下配合,政府应做好宣传和科普教育,如,电视讲座,定期的减灾宣传,临灾防救演习,从而迅速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在灾难来临时有效的进行自救。

3.1.2动植物的保护措施
下游河段动植物的保护,在水库修建之前应该对该区域内的稀有动植物源进行详查,对古树名木、珍稀保护植物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移植等适当的保护措施。

对流域内破坏的植被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

禁止破坏征地以外的植物资源。

对于珍惜水生物和野生动物应采取人工繁殖再放养的措施,保证物种多样性。

目前下游水生物还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在河流断流时,下游的人们通过药物和电流肆意的捕杀水生物,照这样三五年内可能所有的水生物将面临灭种之灾。

鉴于这种情况,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明确规定不能随意捕水生物、野生动物等。

3.2防止下游河段供水紧张
下游河段水资源短缺的水利工程建设。

由于工程规模与径流量不相匹配,库区需要长期性的循环闸水,为了防止下游河段干涸影响农业灌溉和牲畜引用水,一方面在该区域内需要修建地下井,在夏秋季丰水期储存多于的地表水,另一方面寻找新的水源,建设沟渠跨区域调水。

这样既可以在旱季保证农作物灌溉用水,缓解旱情,减轻农作物的减产,又可以解决牲畜引用水困难的问题。

3.3缓解人地矛盾
3.3.1改善农业结构,充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由于水库蓄水,水体比热容较大,导致区域内夏季气温降低,冬季气温偏高,需要改变原来的农作物结构来适应当地的新环境。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引进新的品种,还可以充分利用塑料大棚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

两种措施根据可行性和实惠性择优选择。

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其他产业。

目前交通得到改善,而且是本区域通往州市的主干道,便于商品的输出,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可以在当地培育建设一些小规模的食品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

而且本区还探明并通过储量评审中心确认的铅锌矿保有金属量为306180吨;其中伴生银金属量为11.20823吨,经过确认的 Pb+Zn金属储量315500吨。

这些矿产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一方面受交通的限制,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的限制,目前交通得到改善,经济有所发展,矿产可以充分的开发利用。

这些产业相互支持相互联系形成产业链,将快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降低对农业的依赖程度从而缓解人地矛盾。

3.3.2制定合理的政策,妥善安置和管理移民
该电站建设涉及的移民搬迁35户160人,政府应制定谁开发谁治理的政策,让开发商支付搬迁费用,保证农户可以拿到应得的数额。

政府还要规划好移民安置点,监督移民的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安置移民。

移民与当地居民生活习性、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容易引发治安问题,所以还需安抚好安置点的民众情绪。

3.4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区域人口健康与社会稳定
3.4.1改善环境卫生和医疗条件,保证区域人口健康
据上文所述,对于库区两岸,人鼠接触机会增加,库周鼠疫和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可能上升。

所以必须改善环境卫生和医疗条件,杜绝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在安置区医疗卫生的建设更为重要,与搬迁前相比,人口密度显著增大,会加大疾病的发生率,移民搬迁还会加大疾病的传播率。

在安置过程中和安置初期,应加强监测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疾病传染病的流行。

3.4.2加强治安,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在库区,由于建设需要,引进的外来人员之间,外来人员与当地人民之间都会由于习性、文化的差异产生摩擦,引发盗窃、打架斗殴、诈骗、民事纠纷、重大刑事案件等治安问题。

在安置区,同样是由于移民和当地居民习性、文化的差异,人口密度增加导致人地矛盾尖锐,引起同样的治安问题。

所以在库区和安置区都需加强治安。

4结语
天花板水电站的开发,为区域带来的综合效益是巨大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是严重的。

通过这个案例,在开发利用资源时不能单方面的看到它的利益,也要充分考虑可能带来的问题。

权衡利弊关系,决定是否值得开发。

如果值得开发,在开发利用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