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场景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场景描写
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要素。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学完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我与同学们都被“炮兽”肆虐的恢宏场面和“安东诺夫卡苹果”的富足快乐的氛围感染着,意犹未尽。因此,我决定也来个话题,试着让同学们创作自己心中的场景。
我选择了“站台”这个题目,因为这定然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最终习作效果远远超出我的预设:士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者、小商贩……叙述角度的多样化,令我不得不赞叹他们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在他们的“站台”下,我不只看到了娴熟的场景描写技法,更读出了厚重的情感。如若不是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怎会写出这些令人心动且耐人寻味的作品我很庆幸这次给了场景描写教学留了些
空间,因为我感受到了学生对小说的创作兴趣与热情,在他们的笔下似乎在述说:高中写作不止有议论文。
跟帖一:高1409班毛雅淇
他又要走了。
像以前一样,提前几天买好车票,走的当天一大早就来站台等车,边等边吃着方便面,边听着身旁前来送行的妻子唠叨。时间不紧,还可以和身边的人聊聊,再瞅瞅周围的人都在做什么,火车便来了。
他知道,今天妻子不会叫他起床了,便自己靠着闹钟勉强起了床。到了熟悉的站台,买了一碗最便宜的方便面,便坐下开始享用了。才是清晨,站台就已经积聚了不少人。一对看上去像是一对新婚夫妻的小两口,甜蜜地黏在一起,手挽着手,开心得嘴都合不拢。他看着,咬了咬下嘴唇,赶紧吃了一大口面,也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点儿不是滋味,忍不住悄悄和妻子说:“老婆,你瞧现在的小年青,一个个都这么开放,咱俩刚结婚那会儿就没这样……”
又是一对夫妻,但他们中间还有另一个人――一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儿,大概五六岁,一会儿拉着爸爸妈妈的手玩“荡秋千”,一会儿又噘起嘴嚷嚷着要妈妈抱。这幸福美满的一家让他看傻了眼,筷子都差点儿掉到地上。他攥紧筷子,对身旁的妻子坚定地说:“等我工作稳定了,咱俩就要孩子,等我有钱了,咱就养一窝孩子……”
话还没说完,突然有个小伙子走来,气喘吁吁,还拎着一个大旅行箱,看准了他身边空着的地方就要坐。“嗨!别坐呀!没看见这儿有人吗”背后的声音令小伙子一颤,既诧异又生气地回头看了看,依旧是个空位,撂下句“有病”,
便快步离开了。
他刚想追上去理论清楚,另外两人却吸引了他的视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前行着,在他推
着的轮椅中,还坐着一个足有七十岁的老太太。看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安慰身旁的妻子:“老婆,刚才那人没有压到你
吧你放心,我时刻保护你,再过几十年,咱俩肯定会像那对老人一样,你要是走不动了,我……我也推你!”
“请乘坐开往北京K1648次列车的旅客前往检票处检票。”刚吃完早已凉透的面,火车便快进站了,他起身,扔掉空碗,抹了一把嘴上的面汤,便朝检票处走去。以往,这是妻子最唠叨的时候,但今天,耳旁清净得令他难受。或许,妻子真的……已经不在了吗
他不敢继续想下去,一路小跑到安检口,还是忍不住回头,向远方的空气挥了挥手。以前,那里总是有只手,急切地朝他挥动着,今天却什么都没有。是他的视力下降了吗还在想,却听到安检员的催促声:“快走!后面还有人呢!”
他背过身,偷偷抹了把眼泪,走了。
点评:读来让人心酸,禁不住也要偷偷地抹泪。一位丧妻的男青年,他很伤心,一个个幻境足以证明;他很贫穷,那碗贯穿全文的方便面足以证明;他很坚强,因为他没有沉溺于过去,而是努力地前行了。
跟帖二:高1409班张婧u
他站在上海火车站前,街对面的霓虹灯闪烁,车站前人来人往、匆匆忙忙。他打量着这座城市,眼神欣喜而胆怯,孤零零的,一个人。
他穿着一件破旧的中山装,是他爸爸年轻时的衣服。这件衣服穿在他身上明显不合身,袖子略长,遮住了手指,身上更是明显地肥大,好像套了一个大面口袋。风吹起衣服,他竹竿一样的手臂就从宽大的衣服中显露出来。裤子倒是还算合身,只是细瞅就会发现,颜色黑得不均匀,是用农家布自己染的,不过还好,现在是黑夜,在橙色路灯的映照下倒也不大明显。他右手拎着一个破旧的黄色双肩包,里面装着的是他打着补丁的铺盖卷,肩上扛着一个白色编织袋。说是白色编织袋,其实是几个化肥袋子翻过来,他娘连夜给他缝的。
他看着眼前的上海。天啊,他从来不知道晚上能这么亮。车站前的日光灯大剌剌地打在地上,街道两旁的商店灯火通明,摩天大楼闪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好像一道光的海洋。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也是他上了高三后,他爹才咬咬牙每天晚上给他点一盏小油灯。油灯的火苗小小的,他也不敢往大里挑――那样的话烧不了几个晚上就用完了。他看到大街上人来人往,像他这么大的小伙子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姑娘们衣服的款式更是他没见过的。他就那样呆呆地看着他们,看他们往来穿梭。直到一个姑娘从他
面前走过,又回头笑骂了一句“神经病”,他才回过神来。他现在到了上海,这个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他心里涌起了一股自豪,他要在这里上大学,在这里开启他的新人生。他还记得小时候,在那个僻远的小山村,在群山环绕之间,爹坐在地头,手里拿着锄头,对他说:“娃儿,好好读书,走出去!”爹说这话时不看他,倒看着天边。他也看着天边,天上除了一两只飞鸟什么也没有。他终于走出来了。
现在他应该去学校,可那个叫“复旦”的大学怎么走呢他在马路边站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拦住了一个年轻人,张口问道:“请……请问,复……复旦大学怎么走”那浓重的贵州口音让他突然觉得无比羞愧。年轻人扶扶眼镜,字正腔圆地问他:“什么”他的脸瞬间涨红,觉得年轻人的目光是那么的不屑和鄙视。他又问了一遍,这次年轻人听懂了。年轻人打量了他一眼。“复旦去那儿打工吗”他的头猛然抬起,脸涨得更红:“不,我去上学!”声音不由自主地大了起来,甚至忘记了自己浓重的口音。年轻人似是吃了一惊。“你去上学真不简单啊!”眼中带了羡慕。随后热情地告诉他在哪里坐公交,在哪里换车。末了还引他到公交站牌。他向年轻人道了谢,坐上了公共汽车。看着窗外景色飞退,城市的光倒映在他眼里,这才意识到他与这座城市的距离:口音、衣服、身份、钱……从站台到现在就这么多,以后,可能更多。但那又怎样呢他不缺的是知识和勤勉,这两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