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读书笔记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xl
《成功教师必知的22宗“军规”》
张广亮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对成功的教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成功的教师是在帮助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同时,学生喜爱、同事尊重、家长信任、领导引以自豪的老师。
成功的老师一定会把工作当作快乐生活的组成部分,把工作当作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载体。
读这本书的收获,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此书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从教学实际出发来思考教师应遵守的职业规范,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它对教师自身的修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堪称是教师走向成功的领路人。
如今对待工作,虽然也能做到尽职尽责,但对于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却没有过深入的思考。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特点。
众所周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这两句话虽然几岁孩童都耳熟能详,但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却不是轻而易举能做到的。
读了《成功教师必知的22宗“军规”》中的一句话,令我茅塞顿开。
“当一名教师就好比在创造生命,我可以看到我所孕育的泥人开始呼吸。
没有什么能比那么近的亲眼看到生命的呼吸更令人激动的了。
”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忽然间我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浑身也充满了力量。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教师要富有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一定会受家长和孩子尊敬,这也是成为好教师的前提条件之一。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才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的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
用赏识换回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
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那么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你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相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真心付出,必有回报。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教师还要永远保持求知者的姿态,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就像老子说的那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况且教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这就要求我们要深钻教材,不断学习,将要讲的内容从本质上搞清楚,这样自己才能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即在教学上做到“深入浅出”,学生才愿意在你的引领下,走入更广阔,更深奥的知识殿堂。
然而现实中,我们作为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触犯了神圣的“军规”还浑然不知,更可悲的是还在继续上演这幕悲剧。
生活在经济社会里的教师,会受到金钱的诱惑,受到名誉地位的侵扰,有时,来自社会的强大物质诱惑会使老师偏离道德的天平。
于是乎,教师在一日复一日的教育中少了些办法,却多了些借口;少了些实效,却多了些拖沓;少了些应对,多了些应付,少了些担当,多了些逃避,抱怨满天飞。
告诉你,你已触犯了军规第一条:明确自己的职业特点。
因为教师也是三百六十行中普通的一行,一种社会所必备的工作,就像每个家庭都要有油盐酱醋茶一样的普通。
与热门职业相比,有时还显得有些“低贱”。
当你走进教师这个队伍,请降低你对职业的期盼,这样你就会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然而老师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只有父母和老师希望别人胜过自己:父母期待儿女超过自己,老师希望学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母的爱给自己的孩子,老师的爱给别人的孩子。
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最优秀的老师是用尽生命的最后一口气为学生服务的人。
你既然当了老师,你的生命就属于你的学生,你要用生命所拥有的一切奉献给学生,学生才是你的“上帝”。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你就要讲奉献、做人梯、当蜡烛。
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所以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要投入全部的生命。
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
严也不行,宽也不行,左右为难。
还要时刻承受着生活的多重挤对:应试教育是老师的错,要求老师要达到永无止境的“学高”;教师要面对家长的冷脸,要容忍家长的白眼,要承受家长的指责;教师还要面对温室中长大的一代。
每一位老师都会举出无数的例子来倾诉自己的苦衷。
严正的告诉你,你已触犯军规第二条: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生最短的路是心路,人生最长的路也是心路;人生最大的障碍是心的山,心的河;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人生最大的困惑也莫过于不能走出自己,超越自己。
多变的世界里,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在其不为人知的烦恼,教育事业也不例外,所以有人抱怨,有人放弃。
然而“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教师唯有选择心境宁静和单纯、思想明净和淡泊——拥有一颗平常心。
因为工作着就是幸福着,当你没有了烦恼,没有了抱怨,没有了压力,也就意味着你没有了工作。
请以平常心对待工作中的不满、烦恼、挤兑吧。
通过对《成功教师必知的22宗“军规”》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责任的重大。
我一定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爱心去塑造每个孩子的心灵,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赖,领导信任的好老师。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反思周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我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测量小车从斜面下滑平均速度的实验,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实验方案的反思,评估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同学能独立完成实验。
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时有三个地方推动学生知识的前进步伐。
引入部分,提问学生两部小车分别做怎样的运动,提醒学生因为平均速度的不一样,小车出现两种运动状况,暗示学生,小车的运动特点可以观察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并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小车下落时运动的特点猜想,学生可能是无法想象的,此时引入一幅图片“小的时候玩滑梯有什么感觉?”推动课程进一步深入猜想。
最后课堂中,让学生测量人走路的平均速度。
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把物理融入到生活中。
本节课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个别学生还不会正确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比如:有些机械停表一些是一圈30S,有些是一圈60S,分度值分别是0.1S和0.2S,有些是电子秒表,在测量长度是有些同学还不会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我应该在实验
之前和学生一起复习一下秒表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探究的不够,有些细节教学没注意,有些学生,先直接用单位为毫米的长度除以时间,得到的单位为毫米每秒,这个就体现了学生的单位换算还有待加强。
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基本单位米每秒。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的思路明确,准确的完成了知识与目标的教学任务。
但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的反应很一般,最突出的表现是很少有同学能回答问题,这足以暴露我这节课设计的不足之处——缺乏实效性。
课后反思中体会到有如下问题:1. 问题设计的难度。
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问题太简单,导致学生可以不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这类问题其实根本没有设计在教案里,是自己根据实况想到的,这种想到就说出来的无难度小问题,是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的。
其二是问题设计的过难,导致学生即便经过思考,还是不能形成确切的表述。
从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经验的老师都不是直接问这种关键性的问题,而是给学生搭台阶,层层递进的问问题,既有难度,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又不失引导,使同学能迅速解决。
所以在今后的备课中,要把关键性的问题“分步化”,大问题化成有层次的小问题,给学生一定的缓冲,使得问题具有“可答性”,且要精炼自己的语言,不要像在沙滩上捡贝壳一样,喜欢哪句讲哪句,想到那个例子说哪个例子,这些都会使自己的课堂语言繁杂并重复,这种未经过加工的教学片断是不成熟的,对学生来说很不利。
要分清谁是课堂中的主角。
这节课设计的最大弊病就是没有分清教学主体,导致课堂仍然停留在“以讲代学”旧模式中。
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甚至自问自答,学生成了录音机,笔记本,仅需听讲不需思考,完全是在单方面的灌输。
这种课堂模式学生会听的很累很无趣,容易走神。
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不仅动手,而且动脑。
让传授知识与学生动手实验穿插进行,让传授知识与学生的问题思考穿插进行,慢慢的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考与训练发展。
有的时候,备课中也考虑是否让学生动手,但又怕学生一动手就乱哄哄,不好维持纪律,所以就拿掉了这个动手实验,变成了教师演示。
现在想想,这种担心虽不是多余的,但是以拿掉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代价换取的课堂纪律,是无意义的。
所以,今后要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做,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这有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
小车的坡度要很小,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增长,最后结果的误差就会减小。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实验器材可以让学生说明,指出长度、时间的测量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而速度测量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所以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v=s/t,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实验器材是钟表和刻度尺。
平均速度测量,实验难点是终点计时,注意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物理量的对应,决定不能认为v=(v1 v2)/2,一定要让学生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绝不是一回事。
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X g h
《怀揣着希望上路》
陈晓华
教育科学出版社
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主编的由陈晓华老师著作的《怀揣着希望上路》,主要写的是深圳育才中学,陈晓华老师带领的班级中发生的平常却具有启迪性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陈老师主要讲的就是教育的事情 ,只有热爱孩子,才能从中体会到奉献的自豪。
教育过程永远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当我们守护着学生成长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在成长。
同时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我也感觉:经常跟孩子在一起,我们的心也会跟着年轻起来,会懂得孩子心中所想,了解孩子所需。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没有学生会拒绝一个用心教育的老师,都说,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时刻关心关爱学生,而当学生走进教师的心灵,并深深的关爱体谅谅解并支持着教师的时候,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
就在去年的八月十五,当两位学生给我送去月饼的时候,我真的是一言难尽啊,真的,也许对于我来说,我得到的仅仅是几个月饼,但是,那是学生用心来信任你的回报啊,当学生把信任交给你的时候,我们就要珍惜这份厚重的信任,当学生视你为知己的时候,更要善待这份心灵的托付,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美丽与尊严。
面对学生,当学生问一声"老师好"的时候,我们该微笑着表示感激。
我们应该感激他在受教育以后,有明显的进步,课堂上学生学会了新的知识对我们会心的一笑,真的感觉比喝了蜜还甜。
有了感激,就少了抱怨,有了感激,就少了冷漠,感激会让我们多了一份热情,感激也会让我们多了一份理解,感激使我们有了良好的心态,感激也会让我们发现学生的可爱,感激也会让我们的批评变的友好,也会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温馨,感激也会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乐趣,也更让我们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感激学生,学生也会感激我们,如果是这样,天空也会变得湛蓝,空气也会变得润泽,心情会变得舒朗,教育会变得充满温情和生机,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充满活力和希望。
教育是美好的,在读完陈老师的书以后,我更是收获颇丰。
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我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步伐,让教育的爱永远延续下去。
在这本书中,陈老师就是把平时和学生所发生的琐碎的事情写了下来,刚借到此书的时候,看了看感觉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可是后来越看越觉得可看,书非借不能读也,真的是至理名言,就像我不喜欢写读书笔记一样,这个少数人擅长的事情,非得强加于他人一样,不干不行,我还是的看本书,写点东西。
在这本书中,陈老师主要讲的就是教育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说,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们热爱孩子,忘我的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的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的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育永远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当我们守护着学生成长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在成长。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可能是基础太过于薄弱,废了好大的力气,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每当我们辛辛苦苦干完一天的工作,躺在床上静下心来休息的时候,真的是"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食之无味,弃子可惜,拎不起,放不下,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所以我们才有了教师节,其实呢,有节日的人群,基本都是弱势群体,比如儿童节是为了讨得些许玩乐或美餐一顿,而有了凭借,妇女节往往因为节日可以安享晚餐,护士则是因为可以休息半天,而教师节呢?因为工作关系,休息就免了,精神激励为重,于是邀请领导光
临教师晚上的聚餐,将几句诸如羡慕老师的职业,教师职业如何光荣等等,说一些"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此要,忙起来不要"的重要讲话,虚假做作,毫无真诚可言,还不如教师自娱自乐来得快乐。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既然干了这行,就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学生不管怎么样,他们是没有错误的,而到社会上的时候和老师经常联系的还恰恰是我们所谓的差生,我们不能啊,在困惑的时候,毅力不可或缺,在迷惘的时候,信念不可或缺,在失败的时候,希望不可或缺。
因为:教育需要的是一种精神,要让学生记住,教师的心胸是博爱的,对待他们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其实,做为一个相对的差生而言,他们也其实过的很累,每天坐在教室里,听不懂,学不会,睡觉吧,又怕老师嚷。
私下里,我曾经问学生,他说:"晚上很困,睡不着,白天想学习却常常发呆,想努力却不知道从何努力,想读书却觉得很是无聊,想有所突破却无法突破,想看点课外书,又怕老师抓,其实看点课外书,那不也是最好的语文学习么",对于这样的情况,你说怎么办?其实学生不缺批评,缺乏的恰恰是一种认同和欣赏,也许学生不会欣赏我们自己,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反感我们去欣赏他吧。
当我们经常把学生好的一面张扬出来,并进行强化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多一个乖学生,少一个差学生,也可能会多一份认同,少一份对立,也可能是多一份温情,少一份冷漠。
感激别人是会得到回报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是偏偏忽略了感激的人或事,其实,一个友好的微笑,就能够把我们的感激之情洋溢出来,让学生觉得,其实他们还是可以的。
面对学生,当学生一声"老师好"的时候,我们该微笑着表示感激,当学生在接受批评的时候,礼貌的对他的良好素养,说声"谢谢",我们应该感激他在受教育以后,有明显的进步,他们事先向我们请假,我们应该感激他们对我们的理解,当学生向我们坦言对我们的一些看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义正严词地批评他,学生表示接受,我们应该感激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其实我们应该感激学生在课堂上的微笑,感激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激情。
有了感激,就少了抱怨,有了感激,就少了冷漠,感激会让我们多了一份热情,感激也会让我们多了一份理解,感激使我们有了良好的心态,感激也会让我们发现学生的可爱,感激也会让我们的批评变的友好,也会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温馨,感激也会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乐趣,也更让我们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感激学生,看到的是微笑,记恨学生,看到的是丑恶,学生终究是孩子,犯错了,要想到他们不是故意和我们作对,如果他能够接受批评,我们应该感激,如果他不接受,我们也应该感激他的直率。
感激学生,需要一种朗朗的心胸,只是想到索取,感激会离我们远去,嫉恨会超我们款款而来,感激学生,需要一种宁静的淡泊,急功近利换来的只能是虚荣和失落,教育是慢功出细活的工程,任何的功利之求,只会使我们的教育出现变异,欲速则不达,这是定理。
感激学生,学生也会感激我们,如果是这样,天空也会变得湛蓝,空气也会变得润泽,心情会变得舒朗,教育会变得充满温情和生机,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充满活力和希望。
感激会让学生知道,我们理解他们最出色的优点,也要让学生从心里知道:他们虽然不是我们最出色的学生,看了陈晓华(红袖)老师的《怀揣着希望上路》,感觉是收获颇丰,可谓口齿余香。
有一种感觉一直在心头涌动,是与专家心灵对话的欣喜?是找到教育摸索前行的捷径?还是一种感悟教育真谛的幸福?我不知道,但是,结合陈老师的教育思想和做法 " 点评 " 自己的工作,使
自己也在教育旅途里 " 怀揣着希望上路 " 却是要做的事情了!但是我们却是他们最佩服的老师。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反思
昨天上完了分式的乘除法,现在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自我反思:学生是在前几节课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以及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是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
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接下来的教学,我分两块进行。
在分式的乘法中,举了两个例题,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上下约分,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要分解因式,再上下约分。
分式的除法,也是遵循这样的框式。
在例题的讲解中,我讲得比较慢,务必讲清,讲透。
不足之处是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些纰漏,之前细节没注意,约分时,一开始把约完的字母就把它擦掉了,虽然版式看上去很干净,但学生的作业本上不可能擦擦涂涂,在后面例题中我又修正了这种做法,干脆把字母保留,约在旁边,这样也很清楚明了。
在学生做习题时,我想平时都是老师来看,讲评,这次我何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就想让学生做小老师,小组成员做好题目,再让其他小组成员上去批改,如果错的,直接让他把正确的做在旁边并像老师一样的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同一组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借此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后的启示:学生对于法则的运用不难,但是较差班级的学生在运用法则计算时遇到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或多项式乘多项式即整式的乘法运算时,情况较差,另外在结果的化简上存在问题,化简意识不够,应该在复习分数的乘除法时复习分数的约分,通过对分数的约分类比分式的约分,加强化简意识和能力。
还有因式分解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这些直接影响这节课的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是相关相联的,所以课前有必要巩固整式的乘法运算和因式分解这两方面的知识,进行有针对的练习。
类比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好方法《分式的乘除法》是一节计算教学课,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法则,再大量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必然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的实质不能真正理解,对所学知识也容易遗忘,因此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方式进行。
法则的引入,运用了类比的方法,由小学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入手,引导学生类比归纳出分式乘除法的法则,课堂上学生能由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过渡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文字叙述,中下游学生有一定困难,但通过小组长点拨,也能顺利归纳。
类比让学生体验出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的紧密,参与到知识点的归纳过程更有利他们熟练掌握法则,为后面法则的运用打下基础。
本节的合作探究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