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PPT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共23张PPT)
3、军事:战争以兼并为主且更加频繁
各国都致力于变法以图富国强兵
4、文化:私学兴盛,思想文化繁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主张变革; 主张依法治国。
法家学说最 合乎当时社 会发展的需 求,成为各 国推行变法 改革的思想 理论武器。
春秋时期的改革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已经陆续推行了一些变 革措施。先是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大力发展农工 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他采取“ 相地而衰(cui)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 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后来其他国家也实行了类似的税法。公元前594 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 亩收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秦国 军队的战斗力。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史记》
三、政治方面(集权) 1、建立严密的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作用:加强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强化了统治。
2、普遍推行县制。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3、制定秦律。
作用: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和巩固变法成果。
云梦睡地虎秦简
四、思想文化方面:“燔诗书而明法令”
作用: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们的思想。 实质:文化专制。
五、风尚习俗方面
禁止父子及用: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 也加强了集权统治。
第三篇 改革评价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嬴驷)。 他的亲信诬告商鞅谋反。走投无路的商鞅最终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国 都咸阳车裂示众。不过,“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秦始皇陵兵马俑
那么,商鞅变法在历史上究竟起过什么作用? 它的影响和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PPT课件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PPT课件
——《史记.商君列传》
实行什伍连坐法;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实行县制; 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5.风俗习惯方面: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 小家庭政策
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 ,商鞅 变法具有什么特点?
(基习(发(展4础1俗2356)))封等措成历强强建方效 施 时 调 调经面最 农最 法济全明 彻 业久 治,面显 底 在: ,富: 国先 以国涉增 废 家后以强及强除两法中兵政了井次律的,秦田改形重治建、国制革式要立经实,,废作了济力废用持除封、,除续奴建1军为世隶地8事秦卿主年主、统 世贵阶司一 禄族级法奠的的、定特统文了权治化,。、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国语 齐语》
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
国贫。”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
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3.政治方面:
(1)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 功(作2用):建沉立重严打密击的了户奴籍隶制主度旧,贵制族定,连但坐也法招(致又其什怨伍恨 连作坐用制:)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
保证了兵源,强化了专制统治 (3)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作用:削弱了奴隶主贵族在地方上的权力,加 强了中央集权 (4)根据李悝《法经》,制定秦律 作用: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
的灌溉渠和道路;“封疆”:是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作增积生怎消(3用强极产样极):了:,统评:发国重促价 抑一展 家 农 进重 制度了 实 主 了农 了量农 力 义 封抑 商衡业 是 建商品生农经政经产业济策济,社发?的增会展发加的,展了主为国导秦家思统的想一财 , 奠政 保 定收 护 了入 了 物, 个 质体 基小 础农 ;

初中历史商鞅变法ppt课件

初中历史商鞅变法ppt课件
⑴必要性:秦国相对性:秦孝公立志改变落后状况,秦孝公发布求贤令,推行社会改革。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卫国人,原名叫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因功封为商,号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商鞅。
商鞅,他早年投身于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公叔痤赏识卫鞅的能力,欲将卫鞅推荐给魏惠王,但未及推荐他就病卧床榻了。公叔痤病重时,魏惠王前去看望,问公叔痤:“万一相国一病不起,我将把国政托付给谁呢?”公叔痤说:“卫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把国事全托于他。”见惠王默然无言,公叔痤遣退侍臣,单独对惠王说:“大王倘不任用卫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出境,为别国所用。”惠王许诺离去。公叔痤又召来卫鞅,抱歉地说道:“今天大王询问相国的继任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色并不同意。我先君而后臣,对大王说如果不能用你,就应把你杀掉,大王答应了我。你应该赶快离开,免遭擒杀。”卫鞅回答说:“大王既然不能采纳您的意见任用我,又怎么能采纳您的意见杀掉我呢?”于是没有离开。惠王离开公叔痤病榻后对身边人说:“公叔痤的病情很重,他竟然要我把国政交给卫鞅,后又劝我杀掉卫鞅,真是太糊涂啦!”果然没有考虑公叔痤的意见。
旁白(高兴地):八年后的一农户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主人忙着迎接客人,邻里纷纷道贺,你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 张三:祝贺你啊,同魏国这一仗,你立了大功,国君赏了你二级爵位,还有9亩田宅,过去只有贵族老爷才有资格享受这些,真羡慕你啊。 主人(一脸喜庆):同贺同贺!去年你向国库上缴了那么多的粮食,不也受到奖励了吗! 李四:诸位,自新法以来,咱老百姓安心务农,家给人足,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生活改善很多呀!今年,我又买了几亩良田,粮食多得吃不完。 主人:秦国不仅富了,而且在七国中,还是强国。我打了十年仗,只有这几年才真正扬眉吐气,次次凯旋而归啊!
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

第8课《商鞅变法》ppt课件

第8课《商鞅变法》ppt课件

商鞅变法的评价:
1.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 根本性变化。(政治上) 3.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军事上) 4.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战国后期,秦国 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 (经济上)
秦国逐渐拥有了统一中原的雄心和力量, 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因出生在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
镇一带)又称卫鞅。后因在秦功劳卓著, 封为商君,所以又称商鞅.曾应秦孝公求 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
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
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像
商鞅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和改革家。
商鞅主持变法
第二学习主题 第5课 商鞅变法 二、商鞅主持变法(怎么 “变”?) 时间:公元前356年
商鞅主持变法
学习与探究
学习测评
1.商鞅变法发生在( )。 A.商朝 B.西周
D
C.春秋
D.战国
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
C.实行“连坐法”
B.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D
)。
3.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兴修 4.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
第二学习主题
第5课
商鞅变法
三、秦国的变化(“变”的结果)
商鞅变法
政治 经济 军事
富 强
商鞅与旧贵族辩论变法问题
商鞅变法触犯秦国保守 派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强 烈反对。太子驷的老师公子 虔和公孙贾故意唆使太子犯 法。 商鞅采取果断措施,公子 虔被割鼻,公孙贾脸被刺字, 从此保守派贵族不敢公开破 坏变法了,新法顺利推行, 取得很大成效。 但是秦孝公死后,商鞅 失去了靠山,被保守派施以 “车裂”之刑。商鞅虽死, 但变法深入人心。

商鞅变法PPT课件

商鞅变法PPT课件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经济上:生产力发展,新型生产关系产生 2.政治上:新兴地主要求掌权,建立封建专制 3.军事上: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4.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改革兴起的根本原因
1.经济上:生产力发展,新型生产关系产生 2.政治上:新兴地主要求掌权,建立封建专制 3.军事上: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4.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户籍制度、连坐法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推行县制
加强中央集权
“燔诗书而明法令”思想专制,强化法制
强制老百姓分家 有利于增加税收
商鞅变法的特点是什么?
变法最全面、最彻底、影响最深远。 从内容来看变法以耕战、法治为主。
一、商鞅之死
1.原因:侵犯了贵族的利益,遭到他 们的反对;秦孝公去世
2.过程:公元前338年,旧贵族诬告 商鞅谋反,商鞅被杀,尸体被车裂示 众。
②强令旧贵族迁居。
③裁减冗员,节余财力养兵和奖励军功。
④要求官员秉公执法。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秦国的逐步发展 2.秦国的历史机遇
社会大变革的风气为秦的发展提供 了历史机遇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地理位置:地处西部
益国十二,开地 千里,遂霸西戎
秦国具有哪些变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有利条件:
3.变法的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思考:变法得以成功的原因
根本原因
①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 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改革从秦国的实际出发,改革的措施、 策略得当。
③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④商鞅坚持改革的魄力。
直接原因
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⒈)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 展规律 ; (⒉)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强弱的对比; (⒊)改革的措施、策略与用人等是否 得当。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38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38ppt

“孝公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 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 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 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 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 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寡人 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 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试比较两段材料对商鞅评价的异同
阅读教材23页资料卡片,思考为何 商鞅被车裂而“秦人不怜”?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 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秦民大悦与秦人不怜是否矛盾?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 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中的这段话出现在商鞅第一次变法后,很有可 能是司马迁用来评价商鞅第一次变法的内容,第一 次变法最有可能让秦民大悦的当是奖励军功,废除 世卿世禄,这确实足以让平民喜悦。但就在这段话 后面,司马迁接着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2. 变法前的秦国
秦僻在雍州, 不与中国诸 侯之会盟, 夷翟(狄) 遇之。 (《史 记·秦本 纪》)
“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鍼虎 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 鸟》。”(《左传·文公六年》)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 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 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 的目的。
• 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公元前358年,秦军首败韩军于西山; 公允前354年,秦攻取魏国的少梁; 公元前352年,秦兵攻克魏国旧都安邑; 公元前340年,商鞅生擒魏国公子卬,夺回 西河部分土地

商鞅变法31教学课件ppt

商鞅变法31教学课件ppt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徙木立信
Page 1
想一想 商鞅为什么要徙木立信?
Page 2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学习主题第8课
商鞅变法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商君其人
商鞅,(前395-前 338年)战国中期卫国 人,原名公孙鞅。他 性格坚毅果敢,是法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渴望建功立业,其 志向是“为天下立制 ,为万民立法”。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商鞅变法17张ppt

商鞅变法17张ppt
法的内容
2、政治方面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 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集小乡邑聚为县, 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什伍、连 坐制度
废除世卿世禄制
推广县制
商鞅变法的内容
3、军事方面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克敌者,上大夫 受县,下大夫受 郡,士田十万。
商鞅变法的影响
1、积极:
(1)政治上: 中央集制度的开始。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农业生产 (2)经济上: 发展,经济实力增强 (3)军事上: 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军事实力 增强
秦——国富兵强,奠定统一基础
商鞅变法的影响
2、消极:
(1)严刑峻法、轻视教化 (2)重农抑商: 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 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思 考,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一场变法和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 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 达到。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成功原因
(1)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有效;
(3)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4)商鞅个人的政治才干和领导能力。
课堂小结
背 景
大变革 秦国 经济 政治 军事 习俗
富国强兵
秦 统 一
商 鞅 变 法
内 容
结果、影响
兵强国富
商鞅变法
时代特征
经济 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政治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各国先后进行变法 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思想 法家成为各国变法的思想武器

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PPT课件

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PPT课件

“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便利各地经济的交流 和发展
三 变法措施
1、富国之举 ——以农富国
(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强兵、加强集权之举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 业,--பைடு நூலகம்---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三 商鞅变法必要性和可能性
1、先天不利:偏居关中,落后中原 2、先前基础:穆公称霸;献公改革 3、有利条件:国君权力集中;法家学说传播;尚武风尚 4、历史机遇:三家分晋;士人活跃 5、现实刺激: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秦孝公下令求贤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 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二 各国的变法和改革概况
1、春秋时期
(1)齐国管仲的改革:“相地而衰征” (2)鲁国的改革:公元前594年,“初税亩”
2、战国时期
(1)魏国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平籴法”、《法经》
李悝,又名李克,战国时魏国(今山西南部运 城一带)人,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
其生平事迹,已难确知其详,但他在历史上 留下永久名声的,是他在魏文侯支持下发起的变法 改革。使魏国在战国时期率先强盛称雄。所著《法 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法典。
1、春秋时期
(1)齐国管仲的改革:“相地而衰征”
——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鲁国的改革:公元前594年,“初税亩”
——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公元前594年,鲁宣公适应土地私有制这一历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实行“初税亩”。
《左传》载:宣公十五年秋七月,初税亩。初,是开始的意思;税亩是按土地亩数 对土地征税,即“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凭借政治权力对 “私田”开始征税,规定不论“私田”、“公田”一律“履亩而税”。从此,井田之外的 “私田”开始纳税。“初税亩”的实施使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标志着我国税收制度的 正式形成。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6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61张PPT)


战 国

时 期




、 长






游 地



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公元前770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群 雄纷争,强者为王,变法图强的潮流在各国激荡。 地处西部一隅的秦国,在“欲兴秦、图天下”的 秦孝公继位后,重用胸怀大志的商鞅实施变法。 商鞅力排变法阻力,循历史潮流而动,行“富国 强兵、殷民图霸”之法。其“身虽死”而“法卒 行”,为“秦王扫六合”建千秋伟业而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 阶级属性。
成败依据和成败因素
依据: 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 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了维持。
成败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 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 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
认识和启示
认识: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性;
进步性;局限性。
吴起(约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卫国人,曾在鲁国担任将 领。后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便到了魏国。魏文侯以吴起作为将帅, 攻打秦国,拔下秦国五座城池。文侯死后吴起遭谋害,便离开魏国, 投奔楚国。楚国便拜他为相国。等到楚悼王死后,楚国旧贵族作乱, 围攻吴起,吴起最后被乱箭射杀。
商鞅(约前390-前338)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为了富国强 兵,下令求贤。商鞅携带李悝《法经》入秦,取得秦孝公信任,被 任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变法长达21年,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秦 孝公死后,被旧贵族诬陷,车裂而死。
——《国语》
祭祀宗庙——农耕
由公田到私田
过程:铁器使用、牛耕的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影响(性质、地位、作用)
性质是一次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作用:积极方面: ①秦综合国力大增,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②封建制度在秦确立起来; ③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解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器的职能更加健
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封建经济
展开论战
商鞅向秦
孝公阐述富国
强兵之术,提
出变革政治的
主张,得到赏
识。在秦孝公
支持下,商鞅
与保守势力展
开论战,为变
法扫清了思想
障碍。
商鞅舌战图
徙木立信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公布法令前,又立木于 栎阳城南门,发告示称徙木之北门者,赏十金,以 此来取信于民。商鞅克服重重阻力,于公元前356年 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秦国获得大治。
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 值的文化典籍。
探究——据上所述,排斥儒家 是更好地执行变法的唯一选择,但 是排斥的办法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假如你是商鞅变法时期的一位贤士,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也可列表归纳商鞅变法的的内容:
三、商鞅变法的结果
1、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2、结果: 商鞅被害后,新法并未被废除。
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
也。”
——《韩非子》
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
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
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
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
便将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是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 于新法推行,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 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 从而激化阶级矛盾,是导致秦灭亡的重要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迅速发展。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 生机。 军事上,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变法后,秦国的综合国力大增, 政治威望日高,还形成了全国皆军、惟军为荣的尚武精神。
作用(消影方面):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激化阶级矛盾,是导致秦灭 亡的重要原因
2、加重剥削压迫:如:连坐法 3、允许土地买卖不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4、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探究——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 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
其深远影响有:
积极: 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消极: 1、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致经济结构单一,缺乏活力
3、政治方面
1)建立县制, 国君任免官吏 2)什伍连坐制度
3)轻罪重刑
强化中央集权
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
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
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 目的是什么?
与什伍相结合 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控制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 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汉书. 食货志》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变法使得秦国富强起来
3、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句原话,概括商鞅 变法的历史作用。

魏 韩
商鞅
商鞅其人
商鞅(约前390~前 338),出生于卫国没落贵 族家庭,原姓公孙,名鞅, 也叫卫鞅。后因在变法有功, 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故 史称商鞅。商鞅尊崇李悝的 学说,少年时就立志革新政 治。公元前361年,商鞅看到 秦孝公的《求贤令》后,便带着 李悝的《法经》,只身入秦。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2)严肃军纪
提高军队战斗力
3)严格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制度
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2、经济方面
1)废除井田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国家实力
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2)奖励耕织
稳定财政收入 增强国家实力
3、重农抑商
提高生产积极性
加强管理,有效 行使政府权力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4、思想方面
焚烧诗书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
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 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 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 家;要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 有效的方法。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
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 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 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 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 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 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 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为什么?
成功
• 成功依据:
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积极
成果是否得到了维持。
• 成败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
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
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
成功原因:
1、顺应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合乎秦国国 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实行坚决,这是成功 的重要原因 3、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 4、改革措施全面彻底, 5、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 6、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 具全盘计划。 7、商鞅坚定的变法精神。执法如山,厉行法治,赏 罚分明。(“法及太子”,法不阿贵)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民主意 识的弱化 5、焚烧史书,蔑视文化: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
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6、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
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7、倡导君主独裁,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
四、商鞅变法的特点
A从内容上看(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 法治” ) 是最彻底、最全面的改革
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
州域,而弱丧社稷”
——摘自《汉书•食货志》
(1)三个材料中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
(2)你认为材料一中哪句话最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为什么
(3)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
3、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 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 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 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 权衡丈尺。
B借助国家力量,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 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 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
C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对秦对中国历史的发 展有重大影响。
五、认识和启示
• 认识: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 性;进步性;局限性。
• 启示: • ①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 • ②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
牺牲精神。 • ③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 ④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 ⑤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以减少改革的
阻力。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
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
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
练一练: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要变 法?又为什么能变法?
必要性:大变革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要 求;地主阶级的要求;秦国摆脱落 后,富国强兵的需要。 ⑴秦孝公等国君的励精图治。
可能性: ⑵商鞅以其突出的思想理论和果敢、坚 定、诚 信的行为赢得了秦孝公的支持,赢 得了秦国的人心,为其变法提供了有利得 条件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
强”
——摘自《谏逐客书》
材14料、二(:1)太材史料公一曰完:全“支商持君商,鞅其变天法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 公(2以)帝“王民术以,殷挟盛持”浮。说变,法非后其,质对矣老。百…姓…来及说得负用担,仍刑比分较子重虔。, 欺(3魏)将认。为…商…鞅余为尝人读“商刻君薄开人塞也耕”战,书其,“与变其法人”行为事“相挟持浮 类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其—品摘德自方《面史评记价•商,君没列有传认》 材识料到三其:历史“进秦步孝性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
专题二 商鞅变法
①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 大变革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体现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 政治:原有宗法秩序瓦解,新兴地主阶级
要求重建政治经济制度,各国改革风起 云涌 思想:私学兴起,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1)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 认识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