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PPT

合集下载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锻炼ppt课件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锻炼ppt课件
• 研究发现发病3~6个月为失语症恢复高峰期,抓紧时间进 行语言治疗;
• 先练习张口、闭口、转舌等动作,然后教病人发音,从单 字到词。步骤如下: ①让患者发“啊”声,或用咳嗽、吹火柴等诱导发音训练。 ②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③能发音 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可对着镜子发音,由易到难, 由短到长,在视觉和触觉的帮助下观察口型,并随时矫正。 ④语言刺激疗法: 利用语言训练磁带,将日常生活常用的 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录音带,每次训练5 ~ 6min,间歇10 s。
(3)站立训练
• 为加强肌力, 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早日恢复, 防止废用性 萎缩, 患者能坐稳后即可开始站立训练。
• 站立时, 护士在患侧保护, 让患者身体靠在床边, 健手扶床 栏, 身体重心置于健侧, 站立时间可由几秒钟逐渐至几分钟。
• 在此基础上前后摆动患肢, 前摆时伸膝, 踝背屈; 后摆时屈 膝, 中跖屈。
伸肘关节, 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 • 反复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 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
等。 • 在训练翻身时嘱病人屈肘, 用健手托住病肘, 将健腿插入病腿下, 在躯
干旋转的同时, 用健腿抬动病腿转向健侧。 • 在进行患侧康复训练的同时, 也进行健侧肢体主动运动, 这不仅有助于
双手交叉上举运动 巴氏握手
握拳姿势
翻身训练
搭桥训练
巴氏握手
床上运动
翻身训练
床上运动
方法:患者平卧,双下肢屈髋 屈膝,双脚平放在床上,将臀
搭桥运动
部抬起,并控制住,下肢保持
稳定,保持5-10min,勿憋气
目的:有利于步行功能的训练
康复第二阶段
坐姿训练 站立训练 步行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脑卒中患者的运动疗法康复治疗PPT课件

脑卒中患者的运动疗法康复治疗PPT课件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标准

0
肌张力不增高,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1
肌张力轻微增高,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阻力。
1+
肌 张 力 轻 度 增 高 , 被 动 活 动 患 侧 肢 体 时 在 前 1/2ROM 中 有 轻 微 的 “ 卡 住 ” 感 , 后
1/2ROM中有轻微阻力。
本身血压过高,而运动后可能会发生体位 性低血压。
视网膜病变者,运动后视网膜出血的可能性 增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运动会减少肾血流 量,使尿蛋白排出增加,加重肾脏病变。
部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i型糖尿病患者, 在未很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运动会使血 糖上升,出现尿酮体,甚至酮症酸中毒。
可有勾状抓握,但 在坐和站立位上,有
不能伸指
髋、膝、踝协同性屈曲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 在坐位上,可屈膝900
手指有半随意的小 以上,足可向后滑
范围伸展
动。在足根不离地
的情况下踝能背屈
Ⅴ 肌张力逐渐恢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
有分离精
运动的活动:肘伸直
细运动
时肩可外展900;
肘伸直,肩前屈30~
900时,前臂可旋前旋后;
临床上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患者有可能停 留在上述的某一阶段上不再进展。
Fugl-Meyer评定法
•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各项最高分2分,上肢33项,共66分;下肢17项,共34分,总分1 00分。
• 评出分值后,再根据FMA运动积分评定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
FMA运动积分的临床意义
(二)慢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PPT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PPT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全面评估患者需求
身体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平 衡能力、协调能力等身体功能
状况。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评估患者在进食、穿衣、洗澡 等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自理能力 。
心理状况评估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其 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以便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
社会参与能力评估
评估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包 括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的
关节活动度训练
对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早期床上运动训练
床上翻身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训练,提高身 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逐步引导患者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为 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
桥式运动
指导患者进行桥式运动,锻炼腰背部 和臀部肌肉力量。
04
恢复期康复护理措施
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肩手综合征预防与处理
保持良肢位
避免腕关节屈曲,促进静脉回流。
避免患手输液
尽量避免在患侧手部进行静脉输液。
患手被动运动
进行手部及上肢的被动运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 肉萎缩。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PPT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 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 恢复期康复护理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心理护理与家庭支持体系建设 • 总结与展望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 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 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 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的全面康复精选课件

脑卒中的全面康复精选课件
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41活动困难。
协调功能的评定
❖协调功能是指产生平滑, 准确, 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 (适当的速度, 距离, 方向, 节奏和肌力)
❖协调运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 与特定运 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体作用, 从而产生平稳, 准确, 有控制的运动(适当的速度, 距离, 方向, 节奏和力量)
❖肢体可以完成随意运动, 但痉挛进一步加重达到高 峰, 不能在关节的全范围内进行活动, 由始至终贯穿 着联带运动的特点并达到高峰, 称为联 带运动阶段。
❖出现部分分离运动, 协同运动模式逐渐减弱, 痉挛减 轻, 多种运动组合变得容易。
22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表
I. 上肢 II. 弛缓, 无随意运动 III. 开始出现联合反应, 但不一定引起关节运动, 开始出现协
26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称
关节活动范围, 是指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 动, 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其主要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肌张力的评定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
13
3.腔隙性脑梗死
(1)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 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多无意识障碍。 (3)应进行CT或MRI检查, 以明确诊断。 (4)临床表现都不严重, 较常见的为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
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症 或感觉运动性卒中等。 (5)腰穿脑脊液无红细胞。
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并表现 为多种形式。

脑卒中后居家康复治疗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脑卒中后居家康复治疗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03
CATALOGUE
居家康复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 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训练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日常 生活活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能 够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中,应注重细节和技 巧,如正确的姿势、动作的协调性和连续 性等。
心理干预与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长期跟踪与随访
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与随访,及时发现并解决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语言和认知功能恢复
针对脑卒中后语言和认知障碍,进行 相应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 和认知功能。
居家康复治疗的优点
01
02
03
方便灵活
居家康复治疗不受时间和 地点的限制,患者可以在 家中进行康复训练,方便 灵活。
亲情支持
居家康复治疗能够让患者 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
经济实惠
远程医疗与在线康复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康复服务,打破地域限制。
家庭康复设备研发
研发更多适用于家庭环境的康复设备,降低康复成本。
社区康复服务
建立完善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方便患者就近接受康复治疗。
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与改善
生活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全面了解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状 况。
脑卒中后居家康复 治疗及注意事项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居家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 居家康复治疗方法 • 居家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 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与心理支持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脑卒中康复ppt课件

脑卒中康复ppt课件
七、认知功能评定 八、心理评定 九、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
16
第四节 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 2.康复评定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急性期、恢 复早期(亚急性期)、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 小组共同制订,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 善。 4.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 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等。 6. 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软瘫强化治疗 患者通过体位的正确摆放和关节的 被动活动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肢处于软瘫,特 别是上肢和手。为此要强化治疗,并有意识地将 患侧上肢置于患者的视线之内.
软瘫期强化治疗的治疗原则:除体位的正确摆放 和关节的被动活动治疗仍可进行外,主要是利用 躯干肌的活动,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 恢复,通过紧张性反射、姿势反射、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Rood感觉刺激等手段,促进靶肌肉的 肌力和肌张力增高。
29
第四节 康复治疗
1.软瘫强化治疗内容: 紧张性反射 (tonic reflex)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Rood感觉刺激 运动再学习
30
第四节 康复治疗
2.床上和床边活动训练: Bobath握手 见图2-6 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见图2-7 双侧桥式运动 见图2-8 ,单桥训练 见图2-9 活动桥式运动 牵伸躯干肌:屈患膝、髋内旋,一手压患膝,另一手压肩 牵张腘绳肌 见图2-10 ,图2-11 仰卧及俯卧位屈膝运动 起立床训练 体位转移训练: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向健侧、患侧翻身 床上坐起训练

脑卒中康复PPT精选课件

脑卒中康复PPT精选课件
23
1 .上肢功能的恢复: 若通过训练三个月能抬举,并有一定手功能,
以后有可能实现实用手或辅助手的功能。通过针对 性功能训练,提高手功能的实用性(如切菜、简单 抓握)。并能够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辅助需求、提 高生活自理能力,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属的负担!
24
2 .下肢功能的恢复: 一般认为,大部分患者恢复到平台期的
时间为发病后4-11周。 90%偏瘫者能站立。 75%偏瘫者能行走。
25
言语吞咽功能障碍
• OT (作业治疗):作业疗法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
的作业活动,对身体、精神、发育有功能障碍者或残疾
以致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的患者
进行训练,使其生活、学习、工作能力得以提高、并使
其能重返社会的方法。
9
中医康复方法
传统康复
• 中医中药(口服、薰蒸、外敷、外洗、浸泡) • 针灸 • 推拿按摩 • 其他
15
康复小组成员
康复医师 物理治疗师(PT) 言语治疗师(ST) 作业治疗师(OT) 康复护士 康复工程人员及社会工作者
16
翻身训练
错误方式
向患侧翻身
17
体位治疗(床边)
• 良姿位摆放 (positioning)
抗痉挛位
仰卧位 • 上肢伸展位 • 下肢屈曲位
侧卧位 • 健侧 • 患侧
8
康复治疗的方法
现代康复
• PT(运动疗法):是利用人体肌肉关节运动,以达到防治 疾 病、促进身心功能恢复和发展的一种方法。主要运用 中国传统医学方法,可徒手或借助机械进行科学地、有 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被动或主动地运动,促进障碍功 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方法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课件ppt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课件ppt

三.脑卒中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
1.运动功能障碍 1)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2)康复治疗强度 3)肌力训练 4)痉挛的防治 5)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 6)强制性运动疗法 7)减重步行训练
? 早期治疗是关键,措施 包括被动扩大关节活动 度,促进关节主动运动, 联合应用抗痉挛药物治 疗。
A:非药物治疗
B:口服药物
二.脑卒中康复的管理
? (一).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机构
? (二).脑卒中康复的流程
? 1.一级康复 ? 2.二级康复 ? 3.三级康复
多于发病后14天内开始。此阶段多为 卧床期,主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关节 被动活动,早期床边坐位保持和坐位 平衡训练。如果患者能够痊愈,或者 出院后只需康复指导即可在家或社区 进行康复训练;如果日常生活大部分 需要他人帮助,建议转至康复科或康 复中心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行的康复治疗; 3.三级康复:指在家或社区的继续康复治疗。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脑卒中康复的管理
? 卒中单元:是脑卒中患者的组织化医疗管理 模式,采取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团队工作 方式,强调早期康复治疗。除脑卒中常规治 疗外,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肢体功能训练、 认知训练、语言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全面的管理和系统的 康复。
1.运动功能障碍 1)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2)康复治疗强度 3)肌力训练 4)痉挛的防治 5)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 6)强制性运动疗法 7)减重步行训练
? 痉挛是速度依赖的紧张性 牵张反射过度活跃的表现, 是脑卒中后患者一个最重 要的损害。
? 痉挛可以导致肌肉短缩、 姿势异常、疼痛和关节挛 缩。

脑卒中的运动功能康复PPT课件

脑卒中的运动功能康复PPT课件
脑卒中的运动功能康 复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 • 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的理论基础 • 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的方法与技术 • 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的实践与应用 • 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的挑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 组织损伤。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结果进行诊断。
02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
康复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其运动、语言 、认知等功能的过程。
目标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 担。
康复的重要性与意义
01Βιβλιοθήκη 0203降低致残率
调整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 整康复计划,以适应患者的变
化需求。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安全
遵循个体化原则
注重心理支持
在康复过程中,确保患 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
外伤害。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避免一刀切。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辅导,提高康复效果。
总结与建议
对康复过程进行总结,提出针 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今后的
康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06
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的 挑战与展望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康复效果不稳定
由于个体差异和康复环境等因素,患者的 康复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患者可能
无法完全恢复运动功能。
A 康复周期长
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通常需 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需要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急性期的具体康复治疗方法
1、重视患侧的刺激 2、保持床上正确卧位的姿势 3、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4、上肢自我辅助训练:握手训练 5、转移动作训练:可分为床上转移,从
床上 坐起或起立,自床向轮椅的转移等。
谢谢聆听
(三)偏瘫患者的床上活动
一、双手十指交叉握:患侧拇指放在健侧 拇指上方。
二、桥式运动:可促进髋膝的分离运动, 有利于步行功能的恢复。
双手十指交叉握优点
1、可以保护患肩、患手。 2、改善了感觉和知觉。 3、防止肩胛骨、躯干的后缩。 4、整个偏瘫手臂的痉挛被减轻。 5、克服上肢的共同运动。
桥式运动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重点掌握
1、熟悉脑卒中急性期的主要康复内容。 2、掌握脑卒中良肢位的摆放及注意事项。 3、掌握脑卒中患者被动活动要注意哪些
问题。 4、掌握床上活动的主要内容并运用。 5、掌握脑卒中患者正确的坐位姿势。
轮椅坐姿
轮椅桌板的安置: 1、避免患侧忽略 2、防止肩部后坠, 保持肩、肘、腕关节 的正常位置,防止痉挛。 3、保护患侧上肢不至于滑落
(六)坐位姿势
椅坐位:左右两侧和躯干对称、躯干伸展、 骨盆直立、髋膝踝关节保持90°位,避 免髋关节外展、外旋。
小腿垂直下垂, 双足着地
总结
1、脑卒中良肢位的摆放及注意事项。 2、脑卒中患者被动活动时需注意的问题。 3、床上活动的主要内容。 4、脑卒中急性期的主要康复措施。
健侧卧位的优点
• 1、患者感觉舒适。 • 2、便于治疗者对患肢进行治疗操作。 • 3、对抗偏瘫上肢的屈肌痉挛、下肢的
伸肌痉挛。
患侧卧位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
患侧上肢前伸,肩部向前, 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 心向上。健侧上肢放在身上。 健侧下肢呈迈步位;患髋伸 直,预防髋屈曲性挛缩。
患侧卧位的优点
患侧臀部和大腿下面放一长枕头,膝下放 一小枕。
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1、枕头的选择。 2、手心不应放东西。 3、足底不放置任何硬物。 4、床应放平,床不得抬高。
(二)被动活动
1、在无痛状态下训练。 2、注意保护肩关节、髋关节。 3、要求患者加强对患侧肢体的注意。 4、鼓励患者自我训练。
被动活动
偏瘫下肢的训练 (1)训练足跟着地、踝背伸 (2)学习用正常模式对偏瘫腿的控制
急性期或偏瘫迟缓期
持续时间一般为2周,重症者可达4 周。
(一)主要障碍: 1、情绪障碍 2、肢体瘫痪 3、其他: 可能有失语、构音障碍、
认知障碍等。 2、调控心理状态。 3、为下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
一、急性期康复措施
1、心理支持。 2、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 3、关节的被动活动。 4、床上活动。 5、坐位姿势。
(一)良肢位摆放
目的: 1、预防痉挛模式出现。 2、保护肩关节,防止半脱位。 3、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展、外旋。 4、防止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和肌萎缩。 5、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的卧位:
患侧上肢下垫枕,肩部 向前,肘关节伸展,前 臂旋前,腕关节背伸。 患侧骨盆旋前,髋关节 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 上。
翻身主要是躯干的旋转,它能刺激全身的 反应与活动,是抑制痉挛和减少患侧受 压最具治疗意义的活动。
(五)坐位姿势
1、床上长坐位: 保持髋关节90°屈曲, 双上肢对称地放在前面 的小桌上。背部伸展, 膝下垫一小枕。
(六)坐位姿势
轮椅坐姿: 患侧下肢侧方垫海绵枕, 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轮椅桌板的安置: 1、避免患侧忽略 2、防止肩部后坠
患者仰卧,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足平放在 床上。将臀部抬起,并控制住,下肢保 持稳定,使髋关节尽量伸展,保持5-10 秒,勿憋气。
桥式运动的益处
增加患者对髋、膝关节的控制,增加腰 部肌肉和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促 进髋和膝的分离运动。有利于步行功 能的恢复。
(四)翻身训练
一、向患侧翻身:
翻身的益处
• 患侧卧位是最具治疗意义的体位。 • 1、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 • 2、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于防治
痉挛。
• 3、健侧手在上面可自由活动。
仰卧位的缺点
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 射和迷路反射影响 而出现姿势异常, 而且时间过长易发 生圧疮,目前不主 张使用。
仰卧位
头下置枕,不宜过高,躯干平直,患侧肩 胛下放一枕头使其前伸,上肢放在体侧 的枕上,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 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