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使用工具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知识汇总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4. 杠杆尺平衡的条件是:左边(格子数)×左边(钩码数)=右边(格子数)×右边(钩码数)。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2.增加小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增大)秤砣,也可以让提绳(靠近)称重处。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 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举例:(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第六课滑轮组1.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 .我们使用过的工具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开瓶器开瓶盖剪刀剪纸、线、布等螺丝刀拧螺丝钉等筷子夹饭菜老虎钳起钉子或夹断钉子和铁镶子.夹取细小的物品羊角锤订钉子,起钉子剥线钳剥电线的外皮2.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3.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乂叫(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的类型: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第二课杠杆的科学L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 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注意:支点可以在任意位置,比如边上,中间2.★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在左图中杠杆尺的右边哪个位置上挂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写出所有挂法。

)3.杠杆能否省力,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L杠杆举例: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等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火钳、镜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等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等2・秤杆:。

点,(4是备用支点,防止称的东西太重。

不够用)阻力点:B(被称的重物)用力点:P(秤由)3、杆秤由秤杆、秤盘、秤坨、提绳儿部分组成。

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把秤蛇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此虽小压千斤〃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教学设计(新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教学设计(新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教学设计(新版)一. 教材分析《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剪刀、螺丝刀、锤子、胶带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以及简单了解一些古代和现代的技术工具。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使他们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工具,对工具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系统。

学生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工具的表面现象,忽视工具的实质和作用。

此外,学生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剪刀、螺丝刀、锤子、胶带等日常生活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剪刀、螺丝刀、锤子、胶带等日常生活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

2.教学难点:剪刀、螺丝刀、锤子、胶带等工具的正确使用和操作规范。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

2.使用演示法,直观地展示工具的使用过程,便于学生模仿和掌握。

3.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剪刀、螺丝刀、锤子、胶带等工具,以及一些相关的教具和实物。

2.制作PPT,展示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

3.划分学习小组,安排小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接触过的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剪刀、螺丝刀、锤子、胶带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工具。

3.操练(10分钟)教师演示剪刀、螺丝刀、锤子、胶带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工具的使用技巧。

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常用的工具》教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常用的工具》教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工具》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常用的工具》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常用的工具》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工具》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课的研究活动中,值得我们重点思考和研讨的问题有:在六年级里,我们对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关于制定研究计划,在本套教材中从三年级就开始了,先是口头的制定观察计划、简单的书面计划,有一定的研究主题的计划等等,到了六年级,对于制定研究计划,我们要求学生们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对于他们提出的研究主题,要不要作一定的引导或者是限制?学习“我们常用的工具”,实际上是学生在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标准,如它们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图表、文字、口述等方式进行交流。

在交流对常用机械工具试用工具等活动中,关键是可能会发现为什么螺丝刀可以很方面的起出螺丝钉,而用钉锤虽然不能很方便地起螺丝钉却能很轻松的拔除铁钉?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我得去研究一下。

因而就有了根据在试用工具中产生的问题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的活动。

这个问题来自于前面的活动,也会对后面的研究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方便开展研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1、认识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使用工具1.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二、杠杆的科学1.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夹、羊角锤等。

费力杠杆:镊子、筷子、钓鱼竿等。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跷跷板等。

2. 小杆秤也是杠杆类工具,提绳是支点,秤盘是阻力点,秤砣是用力点。

四、轮轴的秘密1.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轮越大越省力。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1.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2. 动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

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省力。

六、滑轮组1.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

七、斜面的作用1.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 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3
精选2021版课件 44
精选2021版课件
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制 动
车把刹车是杠杆



பைடு நூலகம்

车龙头是轮轴
45
精选2021版课件
脚踏板是轮轴
46
大齿轮
精选2021版课件
前轴
小齿轮
大齿轮 小齿轮 前轴 是轮轴
47
寻找自行车上简单机精械选2021版原课件 理的应用
自行车部件
车把手 脚蹋板
铁钉 螺丝钉 图钉
许多时候,使用工具可以省力或方便。
6
精选2021版课件
探究活动二:把各种钉子从木板取出
选用合适工具往往可以省力或方便。
7
精选2021版课件 8
简单机械
精选2021版课件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
钉锤、剪刀这些机械的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 机械。
9
杠杆:
精选2021版课件
17
精选2021版课件
比较下面两件工具它们的省力情况?
阻 力
用力点理发剪

支点
费力
阻 力 点 支点
用力点 铁皮剪 省力
18
阻力点
精选2021版课件
支点
用力点
19
精选2021版课件
用力点 支

阻力点 点

阻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20
精选2021版课件
讨论:为什么有些杠杆要设计成费力的呢?
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能给我们带来方便,有些杠杆 虽然费力,但省距离,使我们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有很大的操作 空间,比如理发剪、钓鱼竿等。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作业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一、填空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我们用(羊角锤)拔钉子,用(拧螺丝刀)拧螺丝钉,用(撬棍)撬动大石块,用(小刀)从木头中取出图钉,用(木板)把重油桶很轻松地移上汽车,升旗杆上用到了(定滑轮)。

3,我们用(剪刀)剪布,用(钳子)剪断铁丝,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盖,用(锯子)锯断木板,用(吊车)吊起汽车,用(钉书机)把几张低订在一起,用(菜刀)切菜,用(剁刀)剁骨头。

二、判断1、使用工具时要注意不伤到自已就行。

(×)2、用铅笔刀削铅笔也是在使用工具。

(√)3、小学生太小不能制作工具。

(×)4、工具的作用主要是省力和使用方便。

(√)5、因为要注意安全,所以只有当大人在场的时候才能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一、填空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2、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3、起钉锤, 压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都利用了(杠杆)工作原理。

4、我们用杠杆尺进行研究实验。

我们把杠杆尺当“撬棍”,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做是(被撬起的重物),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看做是(我们用的力)。

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不断改变杠杆左右放置钩码的(位置)和两边钩码的(个数)。

二、问答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呢?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呢?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填空1、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杠杆是否省力,主要是由它的3个点(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的位置决定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课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课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课的知识点第一课:使用工具。

小伙伴们!这课可有意思啦。

一、认识工具。

1.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工具呢。

比如说,开罐头的时候,用开罐器就特别轻松,要是光用手啊,那可费劲死了。

工具就像我们的小助手,可以帮助我们很容易地做一些凭我们自己的双手很难完成的事儿。

2.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像螺丝刀,那是专门用来拧螺丝的。

螺丝有十字的和一字的,对应的螺丝刀也不一样哦。

要是用错了螺丝刀,就像给马穿上牛的犁具,根本干不了活儿。

二、选择工具。

1. 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

就像你要砍柴,那肯定是拿斧头比拿剪刀好使啊。

斧头又大又锋利,“咔嚓”一下就能把柴砍断,剪刀那么小,去砍柴的话,估计柴没动,剪刀先坏了。

2. 选择工具还要考虑方便性和效率。

假如你要把钉子从木头里拔出来,用羊角锤就比用钳子要方便得多。

羊角锤的设计就是专门用来拔钉子的,一钩一撬,钉子就出来了,钳子就没这么顺手啦。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一、杠杆的概念。

1. 杠杆就像一个神奇的小棍儿,不过它得有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叫支点。

比如说跷跷板,中间那个支撑的地方就是支点。

跷跷板两边坐的人就像是在杠杆两边用力的点。

2. 杠杆有三个重要的位置,除了支点,还有用力点和阻力点。

就像我们用撬棍撬石头,手握住撬棍用力的地方就是用力点,石头压着撬棍的地方就是阻力点。

二、杠杆的分类。

1. 省力杠杆。

这种杠杆可厉害了,它能让我们用比较小的力去撬起很重的东西。

像开瓶器,我们轻轻一扳,就能把瓶盖打开,瓶盖对开瓶器的阻力很大,但是因为开瓶器是省力杠杆,所以我们不需要用很大的力。

省力杠杆的特点就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长。

2. 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是费力的,你可能会想,费力的杠杆有啥用啊?其实也有用处呢。

像镊子,我们用镊子夹东西的时候,虽然费点力,但是它可以让我们更精准地操作。

费力杠杆就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短。

3.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1—4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1—4课教案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清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清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清单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在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技术。

2.工具是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使用工具能使一些很费力、难做的事情变得省力、方便。

3.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

4.工具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通信工具、测量工具、机械工具、交通工具等。

其中手机、电话等是通信工具;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是测量工具;螺丝刀、剪刀等是机械工具;自行车、汽车等是交通工具。

5.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化。

6.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不同,效果不同。

在工作中要学会合理的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的完成任务。

7.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地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地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用核桃夹可以比较方便地取出完整的核桃仁。

8.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等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人们习惯将简单机械叫工具。

第2课斜面1.对于技术和工具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我们应当进行测试与评价。

测试的方法可以是模拟测试和实际测试。

在测评时,需要建立测评指标,评价的指标可以有多有少,我们可以逐步由少到多来学习。

2.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架桥的引桥、楼梯、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

在水利设施上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等。

3.利用斜面比直接提升物体省力,斜面都能省力。

4.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的力越少。

螺丝钉的不同螺纹正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5.通过斜面将物体从高处搬运到低处时,物体可以借助自身的重力从高处沿斜面滑到低处,这个过程人不需要额外施加力。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说课稿(新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说课稿(新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说课稿(新版)一. 教材分析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的内容包括:对工具的认知、工具的使用、简单的机械原理、简单的技术制作等。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制作等方式,掌握一些基本的工具使用技巧和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技术制作,对工具和技术制作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但同时,他们在理解和运用机械原理、进行技术制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自主地掌握工具的使用技巧和机械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常见工具,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简单的机械原理。

2.教学难点:工具的合理选择和运用,简单机械原理在实际制作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操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工具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工具与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实践,掌握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习简单的机械原理:教师讲解、学生实验,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

4.应用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技术制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5.展示与评价:各组展示制作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背背默默知识点整理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背背默默知识点整理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背背默默知识点整理(适合背诵的知识点)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具,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

2.采用不同的方式取出核桃仁(1)注意:使用工具时,要十分小心,防止手被砸伤或压伤。

(2)不使用工具时,很费劲而且很难取出核桃仁;使用锤子、砖块等工具时,能取出核桃仁,但基本上都是碎块、碎渣。

使用核桃夹时,既省时又省力,熟练后还可以取出完整的核桃仁。

3.工具的选择和使用(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2)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

(3)同一种工具,使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会不同。

(4)费力、难做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

4.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术。

5.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通信工具:手机、电话、电脑等。

(2)测量工具:温度计、刻度尺、秒表等。

(3)机械工具:螺丝刀、钳子、扳手、羊角锤等。

(4)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

6.不同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

第2课斜面1.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斜坡了。

他们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

斜坡就是一种斜面,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省力。

2.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不需要人为施加力。

3.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4.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

5.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设施,组成水利系统。

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1.很久以前,人类就学会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兽骨、植物纤维等来制造工具。

人们知道,单纯依靠自己肌肉产生的力量是有限的,制造一些工具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2.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杠杆。

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使用工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使用工具》

长时间使用工具容易导致疲劳,应适 时休息,避免因疲劳导致操作失误或 意外伤害。
保持稳定姿势
在使用工具时,应保持稳定姿势,避 免因身体晃动导致操作失误或意外伤 害。
工具的保养与维护
定期检查
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发现损坏 或磨损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清洁与润滑
定期对工具进行清洁和润滑,保 持工具的良好工作状态。
按材质分类
工具可以按照其材质进行 分类,如金属工具、塑料 工具、木质工具等。
工具的发展历程
石器时代
人类最早的工具是石器,如石 斧、石刀等,用于狩猎和加工
食物。
青铜器和铁器时代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类进 入了青铜器和铁器时代,出现 了如青铜剑、铁锤等金属工具 。
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类发明 了各种机械和电动工具,如机 床、电动钻床等,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效率。
选择材料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制作简易工具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工具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
详细描述
在选择材料时,学生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强度、易得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例如,如果选择制作杠杆的材料,学生应该选择坚固且耐用的材料,如木头或 金属。
制作过程
总结词
制作过程是实现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细致的操作和耐心。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的特点
工具具有实用性、功能性、设计 性和人机交互性等特点,能够提 高人类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工具的种类
01
02
03
按功能分类
工具可以按照其功能进行 分类,如切割工具、钻孔 工具、测量工具、装配工 具等。
按使用领域分类
工具可以按照其使用领域 进行分类,如机械工具、 电子工具、医疗工具、建 筑工具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清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清单
秤盘的距离越(近),离秤砣的距离越(远),越(省力)。
三、轮轴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1)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2)螺丝刀是常见的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3)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4)在我们的周围,常见的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都是轮轴。
12.煤是远古植物被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变化形成的,我们常常能在煤块上看到植物枝、叶的痕迹,在有的煤层中甚至还发现了具有完整树干形状的煤。
13.石油、天然气是由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4.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
四生物的多样性
一、校园生物大搜索和分布图
8.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9.在动物的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10.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
斜面的原理。
4.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五、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链条和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2.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杠杆
车铃按钮、后架上的弹簧夹、刹车
轮轴
车把手、小齿轮和后车轮、脚踏板和大齿轮、车轮和车轴、脚蹬板和脚蹬轴
8.电器的能量转化事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
使用方法(简述)
1、用工具把油漆 桶撬开
2、拧没有轮的水 龙头 3、搬纯净水上桌
4、火堆中取物
谢谢
本课学习小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机械指的是
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如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简单的机械,叫
3、简单机械被人们习惯称为 4、许多时候,使用工具可以让我们
工具
5、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用途,完成同样的事,使用方便或省力 能让我们更方便或省力。
6、使用工具一定要注意安全!
简单机械 恰当的工具
挑战任务:每组至少完成一项任务
1.使用工具
体验活动:
把一根粗线弄断,谁用时最短 谁就赢!
我们使用过的工具
工具名称 可以做什么 工具名称 可以做什么
常见工具名称PK赛
常见工具名称PK赛
把各种钉子从木板取出
1 2 3 456
探究活动二:实践应用场
油桶搬上车 石头大搬迁
国旗升上顶
提供以下工具
我们可以组装或制造出各种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