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信息系统

合集下载

上海浦东机场采用IBMPOS机系统进行收银处理

上海浦东机场采用IBMPOS机系统进行收银处理

上海浦东机场采用IBMPOS机系统进行收银处理全国三大机场之一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近年来凭借信息化手段创造了机场零售行业年销售额二十亿的佳绩。

业绩的取得除了有效的管理之外,IT产品创新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今天,商业零售企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价格的竞争、服务的竞争,而且是管理的竞争,应用现代化工具和手段的竞争,是企业的规模和效益的竞争。

2005年底零售行业的全面放开,对国内零售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如何降低管理费用,降低经营成本;如何科学合理的完成交易,有效提高商品的销售量;这些只有通过使用恰当的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才能实现。

和其他零售行业不同的是,机场零售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对交易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光顾机场商店的客人大都需要赶时间,快速消费购物成了他们消费的独特性。

因此快速准确完成交易过程对机场零售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民航运营规模不断扩大,航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2006年决定对浦东机场一期项目POS系统进行软件改造并对二期POS系统做规划。

重建POS软件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浦东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日均起降航班达560架次左右,航班量已占到整个上海机场的六成左右。

通航浦东国际机场的中外航空公司已达48家,航线覆盖73个国际(地区)城市、62个国内城市。

浦东国际机场一号候机楼工程(目前正在使用的候机楼)1997年10月全面开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

一期工程改造工程完成后,将能满足2008年第二座候机楼投入使用前的运营需要,即具备年飞机起降30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365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

二期工程已于2004年开始,预计完成时间为2007年底。

1999年浦东国际机场开始对1号候机楼内商业和餐饮收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当时采用了90台IBM4694-104 POS系统,服务于候机楼各个商业区域模块内。

在应用的7年时间里,该设备运转稳定,几乎没有出现过故障问题,良好的系统性能确保了交易的快速完成。

机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上海国际机场保驾护航

机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上海国际机场保驾护航

52008.05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浦东新区东南端的机场镇和南汇县祝桥镇境内,濒临东海,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距市中心人民广场30公里,能满足年7000万人次的旅客流量和年500万吨货运量的需求,为上海新世纪的发展打下基础。

超大规模的机场运营业务,需要有强大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浦东机场目前已建有集成系统、离港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浦东国际机场航班问讯系统、目视停靠引导系统等40几个信息系统,有效支撑了浦东机场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营。

安全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也逐渐表现出与机场航运业务紧密结合的特性,机场航运业务的开展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一旦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机场业务的开展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业务中断。

例如2003年7月4日,首都机场离港系统瘫痪93分钟,共有71个出港航班因此发生延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中航信离港系统主机故障,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机场的离港系统发生整体性瘫痪,多个航班被迫延误,旅客怨声载道;同年,香港国际机场的中央电脑系统出现故障,经抢修近16小时才全面恢复正常,致使47班航班延误,机场快线香港及九龙站预办登机手续暂停;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也曾多次因信息传输系统故障,导致航班延误,千名旅客无法按时登机,不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大大降低了客户满意度。

2008年3月,斥资86亿美元兴建的希思罗机场五号航站楼,投入使用首日便因行李传输系统出错、电脑故障等多种原因陷入混乱状态,近70个航班被迫取消,导致数千人滞留机场,很多人被迫取消航班。

可见,信息系统虽然提高了机场的业务水平和航运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问题。

信息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机场运营,甚至威胁到航空运输安全。

信息安全直接关系着机场的运营安全及业务持续。

机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对信息系统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民航信息系统已经同银行、证券等行业信息系统共同被列入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七大行业网络保障单位之中。

案例3-1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案例3-1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案例3-1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一个超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于1995年6月正式启动,并于1999年9月16日建成通航。

浦东国际机场的定位是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枢纽机场,总体规划有四条长4000米、宽 60米的主跑道和4座规模各约为30万平方米的单元式航站楼。

一期工程建设一条主跑道、一座航站楼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的旅客处理能力为2000万人次/年;货物处理能力75万吨/年。

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作为机场建设的项目业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工程建设社会化管理的组织模式项目的管理组织在建设这样宏大的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实现浦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的社会化管理,机场项目业主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构思项目管理组织的模式,形成了按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总体构想。

浦东国际机场投资多元化必然涉及到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问题。

作为机场建设管理的主体,机场项目业主当仁不让地对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实施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场内任何项目的规划设计均必须符合机场总体规划的要求。

对于工程的实施,则在制定统一的规则后,组建由相关单位构成的建设分指挥部,与其签订委托合同,将工程交由其进行管理。

除此之外,充分借用和发挥社会专业力量,将部分专业工程委托给社会化的专业部门或机构。

这样,形成了机场项目业主与建设分指挥部、社会专业机构,以经济关系建立起来的、具有特色的大型项目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实现了工程项目的社会化管理。

在工程的具体事务管理中,机场项目业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机场建设管理提供服务,得到了有力的社会支撑。

如机场项目中某些设备的采购、货物的仓储、大宗材料的运输和有关的辅助服务等均按市场原则通过经济合同来实现。

社会化管理使业主的工程事务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少,业主班子的人员规模可以降低至最低点,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

浅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资料

浅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资料

浅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资料一、民航机场是一个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技术装备种类多,技术新,航班生产保障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设备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高,。

对于多跑道、多航站楼的枢纽运作的浦东机场来说,对设备运行可靠性、设备保障能力的要求更高,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

但是,我们在设备运行管理、维护维修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与多跑道、多航站楼枢纽运营设备保障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

比如运行管理、维护维修标准不成体系,缺乏对维修标准的评估机制;维护维修、故障处理仍依靠手工记录,对维修业务处理产生的海量数据无法进行统计分析,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多跑道、多航站楼枢纽运作,设备运行高可靠性的要求,必须引入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都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前提的。

因此,公司决定启动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技术手段。

经过前期供应商选型、管理咨询、项目实施等诸多过程,公司与广州市正泰商业数据有限公司精诚合作,现已建成一套面向公司各个工作层面的,以设备资产管理为主要工作目标的企业级EAM协同工作平台,并于2009年6月1日在公司范围内全面上线运行。

二、EAM系统应用,带来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需要时间去证明。

但是,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设备管理业务、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等设备管理基础工作的梳理、评估、优化,为公司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导入了EAM系统倡导的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管理模式。

对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以设备运行、维修标准体系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管理设备运行、维护活动,优化设备管理资源的配置,及时传递设备运行、维护维修信息,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经济性,实现设备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实现设备资产投资回报最大化。

这些都是EAM 系统所倡导的设备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也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应该追求的目标。

《2024年上海市枢纽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研究——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范文

《2024年上海市枢纽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研究——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范文

《上海市枢纽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研究——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航空运输作为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枢纽机场的陆侧公共交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其浦东国际机场作为重要的航空枢纽,每天承担着大量的旅客运输任务。

因此,对浦东国际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 also 有助于推动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浦东国际机场陆侧公共交通概述浦东国际机场陆侧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其中,地铁和公交线路覆盖了周边主要区域,为旅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

同时,机场还设有出租车和私家车停车场,方便旅客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交通方式。

三、浦东国际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现状及问题目前,浦东国际机场在陆侧公共交通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导致旅客在换乘过程中耗费时间较长。

其次,部分公交线路的班次不够密集,难以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此外,私家车和出租车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停车难、拥堵等问题。

四、优化浦东国际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的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措施:1. 优化交通衔接:加强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提高换乘效率。

例如,可以设置地铁与机场摆渡车的无缝衔接,减少旅客的换乘次数和时间。

2. 增加公交线路班次:根据旅客的出行需求,增加公交线路的班次密度,提高公交服务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3. 完善停车管理:对于私家车和出租车停车场,应加强管理,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缓解停车难和拥堵问题。

4.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调度,提高交通运营效率。

5. 加强监管与执法:加大对交通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交通秩序,确保公共交通的顺畅运行。

五、案例分析以浦东国际机场地铁为例,通过优化地铁与机场摆渡车的衔接,实现了地铁与机场的无缝对接。

浦东国际机场案例分析

浦东国际机场案例分析

5、项目的组织结构模式
• 该项目的控制采用的是Partnering模式。
传统建设模式
怀疑和不信任 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沟通 单个工程项目合同关系
Partnering模式
可以信任,有良好工作关系 有共同的目标 沟通范围扩大 可以于自身利益限定了资 源的获取 限定在项目级别的人员上
传统建设模式partnering模式怀疑和不信任可以信任有良好工作关系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有共同的目标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沟通沟通范围扩大单个工程项目合同关系可以长期合作项目评价的客观性受限制对项目客观地批评和评价每一方出于自身利益限定了资源的获取可以获取参与各方组织的资源达到资源共享限定在项目级别的人员上整个企业的参与6项目经理部组织工作小组partnering业主代表总承包商建工集团机施公司设计代表华东院监理代表设计单位总承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分包专业分包商分包1分包2分包37项目的质量进度及时间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是一流国际机场的必要条件
2、项目概况
• 航站楼是浦东国际机场的核心建筑,航站楼一期工程总面 积为30万m2,由航站主楼(长402m,宽128m)和候机长 廊(长1374m,宽37m)两大部分组成,航站主楼和候机 长廊之间以两条宽54m的连接廊相连。 •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 is the core of construction, building a total area of 300000 m2, the main terminal (long 402 m, width of 128 m) and the gallery (1374 m long, wide 37 m) two major components, terminal building and the gallery in article 54 between two wide links connected m corridor.

试论浦东国际机场航班信息管理

试论浦东国际机场航班信息管理

试论浦东国际机场航班信息管理
孙强;许洪
【期刊名称】《民航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 一个机场的日常运营是围绕机场的进、出港班进行的.航班计划决定了机场各保障部门的人员、设备配置情况,当日航班执行情况决定机场日常工作人员安排和设备使用情况.所以,如何将机场航班信息化工作做好,将直接影响机场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机场航班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进、出港旅客提供信息服务,保证旅客出行方便;二是为机场各保障部门及驻场各单位(航空公司、航油公司、海关、边检、边防等)提供生产工作所需信息,保证机场运营正确;三是通过对航班信息的整理为机场和各驻场单位提供航班运营数据,帮助机场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对相关航班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机场的经营状况和今后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孙强;许洪
【作者单位】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62.8
【相关文献】
1.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楼宇自控系统航班联动——工作成果初步评测(长廊部分) [J], 林建海;赵梅建;毛亮
2.论航空客运航班延误之认定及后果承担——兼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不正常航班服务标准》 [J], 张然
3.新一代航班信息显示系统-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航班信息显示系统 [J], 金辉;石敏
4.基于容流匹配的机场离场航班时刻优化
——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例 [J], 杨琳;李纯柱;张楠;卢婷婷
5.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总裁杜春才在浦东国际机场荣获国际卫生机场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上海市枢纽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研究——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范文

《2024年上海市枢纽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研究——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范文

《上海市枢纽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研究——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篇一一、引言上海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其枢纽机场的交通管理尤为重要。

浦东国际机场作为上海市的标志性枢纽机场,承担着重要的航空运输任务。

随着国际国内旅客的流量持续增长,浦东国际机场的陆侧公共交通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本文将就上海市枢纽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进行研究,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探讨其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浦东国际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现状(一)交通管理概况浦东国际机场的陆侧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为确保旅客出行便捷,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在浦东国际机场设立了完善的交通管理体系,包括交通规划、交通组织、交通设施等方面。

(二)交通管理特点浦东国际机场的陆侧公共交通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交通方式多样,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二是交通设施完善,为旅客提供便捷的出行环境;三是交通组织科学,确保交通流畅,减少拥堵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交通拥堵问题随着浦东国际机场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出现了一定的交通拥堵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道路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大量车辆同时通行所导致。

(二)交通管理效率问题尽管浦东国际机场的交通管理体系相对完善,但在高峰时段仍存在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交通疏导不够及时,部分区域存在交通瓶颈等。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一)优化交通组织与管理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建议加强交通组织与管理,提高交通疏导效率。

例如,可以采取智能交通系统,实时监测道路拥堵情况,为驾驶员提供最佳路线建议。

同时,加强交警巡逻,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二)完善公共交通设施为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设施。

例如,增设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覆盖范围和便捷性。

同时,优化停车场布局,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和停车效率。

(三)推广绿色出行方式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建议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案例分析: 浦东国际机场信息系统建设 - 中国经理人

案例分析: 浦东国际机场信息系统建设 - 中国经理人

h
11
在航站楼之侧有航管塔台和站坪指挥中
心。工作区内建有商务、办公、地面保障 服务用房、消防中心、能源中心、供配电 站、污物与污水处理设施、排水设施、油 库等。机场有一条1.9km长的主进场高架, 横跨400m x 320m的水池,为旅客提供便 捷的陆上交通。此外,还为航空公司提供 有规划良好的货运、机务维修及其他用地。
要;另一方面,使营运模式适合信息技术处理方
式和处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
精简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h
16
需求特点分析(续)
• 3.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

机场业务能否正常、连续运作,关系
到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一个城市、
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交通、经济
秩序及其形象和声誉。机场信息与弱电系
中心、地面服务等许多单位的准备工作;而旅客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浦东国际机场信息与弱电系
统由50多个子系统组成,有些系统独立完成一定
的业务功能,而大多数系统相互间均有不同程度
的信息交互。系统将采用中心数据库结构的计算
机网络,以高速宽带主干网连接机场内的综合信
息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及部分弱电子系统。该系
统还将与现有的虹桥国际机场以及规划中的城市
航站楼的信息系统相连,并预留与浦东国际机场
h
6
h
7
浦东机场第二跑道概况
• 2005年3月17日 , 浦东机场第二跑道位于 浦东机场第一跑道以东2260米处,长3800 米、宽60米,与第一条跑道平行;建有两
条平行滑行道、四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六 条跑滑之间的垂直联络道及两条长1662米 的东西向联络滑行道;按照满足4F类飞行 的使用要求设计,可起降包括A380在内的 各种大型飞机。

民航机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前期分析方法

民航机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前期分析方法

民航机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前期分析方法
张海英
【期刊名称】《项目管理技术》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民航机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前期的现状,提出前期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前期分析方法,并结合案例介绍浦东机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前期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

希望为类似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张海英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相关文献】
1.对民航机场建设项目设计管理的探讨
2.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风险的模糊分析方法研究
3.民航机场建设项目无标底招标实践
4.民航机场建设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及应用
5.基于我国民航机场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在浦东机场的应用

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在浦东机场的应用

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在浦东机场的应用一、系统建设背景概述“空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世界民航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理念;特别是“9·11”事件之后,加强机场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安检工作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机场安检工作的核心,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在提高安检质量、规范安检管理,预防劫机、炸机事件的发生,保证空防安全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

安检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使传统的手工和简单机器检查向信息化、网络化的安检方式转变。

它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存储、处理通过安检的旅客及其行李图像等信息,一旦出现劫机、空难等突发性事件,只需数十秒就能准确提供任何一个航班、任何一名旅客的安检信息资料。

其次,该系统将空防安全与治安防范成功结合,它的布控人员资源管理程序可以查堵全国公安部门布控的各类犯罪嫌疑人。

第三,它使安检管理更加科学化。

由于该系统利用刷卡上岗和计算机科学管理,在记录旅客信息的同时,也自动记录了每个工作人员的在岗情况和现场工作记录,对提高安检人员的责任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它在应用时与离港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等系统相配合,使旅客进入候机厅,就进入了安全系统的检查视野。

浦东机场T2航站楼是一座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4000万人次的新航站楼,出发大厅共设有72个安检通道,其中国内出发为35个,国际出发为32个。

本次项目全部设置了安检信息管理系统,随身行李X 光机全部采用先进的安全检查设备,从而使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了图像处理等功能。

1.系统总体架构系统以集成为核心,以离港旅客安检业务流程为主线。

系统通过各模块采集旅客离港信息、旅客证件信息、旅客肖像、旅客安检信息、行李X光机图片、可疑行李开箱检查信息、航班动态及时钟同步信息;通过排班管理、登录验证等记录安检人员岗位信息;通过输入手段管理布控数据。

采集到安检信息后,建立安检信息集成平台,用于安检信息综合管理和安检生产。

实现对旅客、行李、监控视频、开包日志、布控等安检信息的管理;并能够实现对安检员工资料管理、有效日志管理、旅检现场资源与岗位人员管理等。

案例研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信息系统

案例研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信息系统

供信息和服务的主要部分。
• 3.能源保障

建立监视与自动控制系统,对机场内重要建
筑如航站楼、车库等进行自动化管理的系统,实
现对楼宇内各类设备的运行监控、进出控制、安
保监控和消防报警等。还包括分布在机场内的若
干个自成体系的监控系统,为整个机场的能源、
照明、通讯、给排水等方面提供自动控制。
• 4.通讯接口
浦东国际机场信息系统的
建设历程与特点
• 1997年中期,机场建设指挥部决定公开 招聘一家国内计算机公司作为浦东国际机 场信息系统建设期间的咨询顾问公司,协 助浦东国际机场通过国际招标的方法确定 一家国际著名计算机公司承担浦东国际机 场信息系统集成建设任务。通过议标,确 定了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为信息系 统咨询顾问公司。1997年底,机场建设指 挥部又聘请上海新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 为第二家咨询顾问公司。
门,为机场的运营提供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及
决策支持,并为机场的行政管理提供计算机辅助
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
• 2.生产运营

建立营运管理系统.面向机场的营运部门,
是机场日常运行的核心部分。包括对航班信息等
重要信息的收集、维护、处理、存储和发布,以
及对机位、值机柜等运营资源的管理及分配.是
为旅客、机场工作人员、航空公司及驻场单位提
基莫机场。最后考虑到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周期
紧.虽然西门于利多富公司的方案并不是绝对的
最佳设计方案,但西门子利多富公司有成功运用 于德国柏林机场的成熟解决方案UFIS,这有利于 降低信息系统集成的风险,确保浦东国际机场在 建国50周年时能够按时投入营运,因此浦东国际 机场建设指挥部最终决定选择德国西门子利多富 公司作为系统集成商。

项目管理案例——浦东国际机场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管理案例——浦东国际机场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管理案例——浦东国际机场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一个超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于199 5年6月正式启动,1999年9月16日建成通航。

浦东国际机场定位于亚太地区的国际枢纽机场,总体规划有四条长4000米、宽60米的主跑道;四座规模各约为30万平方米的单元式航站楼。

第一期工程建设一条主跑道、一座航站楼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的旅客处理能力为2000万人次/年;货物处理能力75万吨/年。

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作为机场建设的项目业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化改革,对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一、工程建设社会化管理的组织模式项目的管理组织在建设这样宏大的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传统的工程建设的管理组织方式,业主班子将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组织机构。

在设计浦东国际机场的项目管理组织时,机场项目业主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构思项目管理组织的模式,形成了按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总体构想。

这一构想就是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成果,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实行浦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的社会化管理。

浦东国际机场的投资是多元化的,投资多元化必然涉及到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问题。

作为机场建设管理的主体,机场项目业主当仁不让地对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实施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场内任何项目的规划设计均必须符合机场总体规划的要求,决不允许各行其是。

对于工程的实施,则在制定统一的规则和要求后,组建由相关单位构成的相应的建设分指挥部,与其签订委托合同,由其进行工程管理。

除此之外,充分借用和发挥社会专业力量,将部分专业工程委托社会化的专业部门或机构对其的实施进行管理。

这样,形成了机场项目业主与建设分指挥部、社会专业机构是以经济关系建立起来的具有特色的大型项目的工程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实现了工程项目的社会化管理。

在工程的具体事务管理中,机场项目业主又是按市场化经营的方法进行运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机场建设管理提供服务,使机场建设得到有力的社会支撑。

浦东虹桥两场信息系统整合过程的风险分析

浦东虹桥两场信息系统整合过程的风险分析

主要任务:
识别、记录 信息系统 建设及整 合过程的 风险因素 并形成风 险清单。
对风险因素 进行分析 和评估并 梳理重大
风险因素。
确定风险的 应对策略, 制定并采 取相应的 措施降低 风险。
3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3.1 两场系统整合的主要内容
运行数据库(AODB)的整合; 航班查询数据库(FQDB)的整合; 管理数据库(AMDB)的整合; 航班运营资源管理系统(RMS)的整合; 网络(Network)的整合; 呼叫中心系统(Call Centre)的整合;
20
12
18
24
5
6
10
12
15
18
20
24
25
30
30
36
根据风险重要性系数大小可分为低风险(1-6);低/中风
险(7-12);中级风险(13-19);高风险(20-30);
和极高风险(30-26)。
3.10 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策略
风险决策目标必须明确;必须有可靠的依据;有可靠资源 予以保证和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将各种不同的风险通过适 当的手段交给最能控制该风险的参与方:
1
A5 招标文件 技术部分文件未按时提交 Late preparation
1
A6
招标文件 商务部分文件未按时准备好 Commercial documents prepared late
1
A7
招标文件 设计院未及时提交柖标图纸 Design Institute not providing drawings and input on time.
针对重要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制定 风险控制措施。
跟随工程的具体进度,跟踪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 落实效果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浦东机场航班信息显示系统网络方案

浦东机场航班信息显示系统网络方案

浦东机场航班信息显示系统网络方案
宁安亮;何骏
【期刊名称】《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10)002
【摘要】以浦东国际机场FIDS系统为背景,从应用需求、网络结构、网络管理几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种大型国际机场FIDS系统的网络解决方案。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宁安亮;何骏
【作者单位】指挥技术学院研究生队;指挥技术学院试验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351
【相关文献】
1.中间件技术在浦东机场航班信息集成系统的应用 [J], 潘硕华;周龙;朱琦
2.新一代航班信息显示系统-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航班信息显示系统 [J], 金辉;石敏
3.航班信息显示系统中公共信息显示问题研究 [J], 石敏;金辉;田向东
4.华东空管航班信息一体化系统在浦东机场的运行实践 [J], 安琨琨;郑伟国
5.探析智慧化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发展与设计 [J], 闫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轮的竞争是在IBM、UNISYS和西门子利多富 公司之间进行的,3家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不同的实 现技术方法和途径,在此重大决策之际,机场建 设指挥部组织了考察团出国进行现场考察与调研, 分别考察了德国的柏林机场、慕尼黑机场,法国 的戴高乐机场、奥利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斯 基莫机场。最后考虑到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周期 紧.虽然西门于利多富公司的方案并不是绝对的 最佳设计方案,但西门子利多富公司有成功运用 于德国柏林机场的成熟解决方案UFIS,这有利于 降低信息系统集成的风险,确保浦东国际机场在 建国50周年时能够按时投入营运,因此浦东国际 机场建设指挥部最终决定选择德国西门子利多富 公司作为系统集成商。
需求特点分析(续)
• 2。营运模式和信息与弱电系统的可塑性较大 • 浦东国际机场一切从零开始,不存在改造原 有系统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限制,业务模式和信息 与弱电系统的可塑性均较大。因此,在设计过程 中可以充分、合理地把营运模式和信息与弱电系 统结合起来;一方面,使信息与弱电系统本身的 体系结构尽可能合理、高效,符合营运模式的需 要;另一方面,使营运模式适合信息技术处理方 式和处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 精简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主要包括飞 行区、航站区、货运区、工作区、机务维 修区、东航和上航等航空公司的基地及相 应的市政配套工程。飞行区工程建有一条 长4000m、宽60m的跑道和相应的平行滑 行道及联络道,配有先进的II、III类导航系 统。航站区工程建有长400m,宽128m的 主楼和长1374m,宽37m的候机长廊。主 楼内国际国内厅各设4个岛共192个值机柜 台,13个到港行李提取带;候机长廊设有 28条登机桥(固定端);在航站楼前方建有一 座建筑面积达11.8hm2的停车楼,可泊车 3460辆;
• 5.网络平台 • 建立机场中心数据库,实现各子系统 的数据共享和自动化;建立高速宽带主干 网,为各子系统的数据交互提供高速的通 道。
浦东国际机场信息系统的 建设历程与特点
• 1997年中期,机场建设指挥部决定公开 招聘一家国内计算机公司作为浦东国际机 场信息系统建设期间的咨询顾问公司,协 助浦东国际机场通过国际招标的方法确定 一家国际著名计算机公司承担浦东国际机 场信息系统集成建设任务。通过议标,确 定了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为信息系 统咨询顾问公司。1997年底,机场建设指 挥部又聘请上海新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 为第二家咨询顾问公司。

目前,浦东机场 日均起降航班达 560架次左右,航 班量已占到整个上 海机场的六成左右。 通航浦东机场的中 外航空公司已达48 家,航线覆盖73个 国际(地区)城市、 62个国内城市。
浦东机场第二跑道概况
• 2005年3月17日 , 浦东机场第二跑道位于 浦东机场第一跑道以东2260米处,长3800 米、宽60米,与第一条跑道平行;建有两 条平行滑行道、四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六 条跑滑之间的垂直联络道及两条长1662米 的东西向联络滑行道;按照满足4F类飞行 的使用要求设计,可起降包括A380在内的 各种大型飞机。
案例研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信息系统建设
机场概况
• 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市东部,面积 40平方公里,距市中心约30公里,距虹桥 机场约40公里。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1997年10月全面开 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一条长 4000米长、60米宽的4E级南北向跑道,两 条平行滑行道,80万平米的机坪,共有76 个机位,货运库面积达5万平米,同时,装 备有导航、通讯、监视、气象和后勤保障 等系统,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在航站楼之侧有航管塔台和站坪指挥中 心。工作区内建有商务、办公、地面保障 服务用房、消防中心、能源中心、供配电 站、污物与污水处理设施、排水设施、油 库等。机场有一条1.9km长的主进场高架, 横跨400m x 320m的水池,为旅客提供便 捷的陆上交通。此外,还为航空公司提供 有规划良好的货运、机务维修及其他用地。
• 浦东国际机场信息与弱电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一 个边学习边认识、边认识边实践的成功经历。

浦东国际机场信息与弱电系统的总体规 划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认识 过程。1996年,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对航站 楼进行初设计时,结合其工作范围,曾对 浦东国际机场信息与弱电系统的规划提出 了一些初步设想,其后民航中南机场设计 院给出了一些规划设计建议,另外,作为 顾问公司的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也 作了一定的工作。在诸多探讨的基础上, 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最后形成了总体 规划设想,并且这些设想随着各个系统建 设的展开仍在不断完善深化。
需求特点分析(续)
• 3.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 • 机场业务能否正常、连续运作,关系 到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一个城市、 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交通、经济 秩序及其形象和声誉。机场信息与弱电系 统能否可靠、安全、连续地运行,是对该 系统的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要求。
需求特点分析(续)
• 4.机场业务流程复杂 • 以航班业务为例,每个航班的计划要经过预 计划、中长期计划、次日计划的编排直到当日计 划的调整;制定好的计划会影响到停机位、值机 柜、行李转盘、登机门等一系列营运资源的分配, 以及候机楼公安、海关、安检、油料公司、配餐 中心、地面服务等许多单位的准备工作;而旅客 进港前、出港后更是涉及离港、航班信息显示、 行李处理、广播等诸多环节。因此,整个系统的 信息相关性和信息处理流程都较为复杂。
需求特点分析(续)
• 6.地域范围大 • 仅一期工程就将覆盖航站区、工作区、货运 区、站坪指挥中心4个区域共约20个左右建筑单 体,航站楼更是长达1347m。因此,采用合理、 有效的综合布线和网络技术至关重要。
• 7.采用的技术及软硬件产品的类型多 • 由于采取各子系统单独招标的方式,机场各 个系统所涉及的软硬件设备的品牌干差万别,各 系统采用的网络、主机、数据库等关键技术也各 不相同。
需求特点分析(续)
• 8.外部接口多 • 浦东国际机场还要考虑与诸多其他单位 信息系统之间的接口,以便与这些外部单 位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这些单位包括中国 民航总局、东方航空公司和上海航空公司 等国内外航空公司、海关、边防检查、卫 生检疫、动植物检疫、空管局、虹桥国际 机场以及在建设中的城市航站楼等。
浦东机场的规划
• 浦东国际机场是按“一次规划,分期建 设、滚动发展”的原则组织实施的。总体 规划为:4条跑道,4座航站楼,年旅客吞 吐量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500万t。 • 一期工程设计目标年为2005年,年旅客吞 吐量为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75万t, 详见表1.1。
表1.1 浦东国际机场建设规模
机场概况(续)

浦东航站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大部分 组成,均为三层结构,由两条通道连接, 面积达28万平米,到港行李输送带13条, 登机桥28座;候机楼内的商业餐饮设施和 其他出租服务设施面积达6万平米。

浦东机场一期 工程改造工程完成 后,将能满足 2008年第二座候 机楼投入使用前的 运营需要,即具备 年飞机起降30万 架次、年旅客吞吐 量3650万人次的 保障能力。
浦东国际机场现场条件
• 各个信息与弱电在设计中均考虑到浦东国际机场的现场条 件,即所有设备和产品应能在下列现场条件下正常运行: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浦东的东海之滨 • 海拔高度:1000m以下; • 室外环境温度:—5℃---40℃; • 室内环境温度:0℃---40℃; • 最大相对湿度:95%; • 其他:无明显的尘埃、烟、腐蚀性或可燃性气体 • 电力供应条件如下: • 电压:380V/220V交流三相五线制 • 频率:50Hz; • 电压波动:17%; 频率波动:15%; • 工作制度:365天/24小时。
浦东国际机场信息系统建设的任务
• 1.管理信息 • 建立综合信息系统,面向机场的主要管理部 门,为机场的运营提供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及 决策支持,并为机场的行政管理提供计算机辅助 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
• 2.生产运营 • 建立营运管理系统.面向机场的营运部门, 是机场日常运行的核心部分。包括对航班信息等 重要信息的收集、维护、处理、存储和发布,以 及对机位、值机柜等运营资源的管理及分配.是 为旅客、机场工作人员、航空公司及驻场单位提 供信息和服务的主要部分。
需求特点分析(续)
• 5.覆盖内容广 • 这些系统既包括日常营运管理如离港、航班 信息显示、行李处理、广播、营运资源分配、飞 机泊位引导、应急指挥、地面服务以及配餐、油 料、货运等,也包括综合信息管理如航空业务统 计、航空业务收费、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 资产管理、仓库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还包括 CATV、楼宇自动化管理、安保监控、消防等系 统,整体信息量巨大。

事实上,为了借鉴已有经验,减少建设风险, 浦东国际机场一方面聘请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 公司与上海新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顾问公司, 另一方面,还长期聘请一些老专家担任建设顾问, 多方力量共同辅助进行各个项目的招评标与技术 谈判工作。建设指挥部对于一些需要作出决策的 问题,与诸多顾问充分讨论认证,对于重大问题, 还邀请著名大学、研究所的知名学者共同参与, 以降低决策风险。
• 3.能源保障 • 建立监视与自动控制系统,对机场内重要建 筑如航站楼、车库等进行自动化管理的系统,实 现对楼宇内各类设备的运行监控、进出控制、安 保监控和消防报警等。还包括分布在机场内的若 干个自成体系的监控系统,为整个机场的能源、 照明、通讯、给排水等方面提供自动控制。 • 4.通讯接口 • 为机场的有关部门、民航专用通信网络、虹 桥机场、城市航站楼及未来航站楼提供接口和规 范。外部通讯是提供机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 接口,一方面它是获取航班信息等重要信息的关 键通道,另一方面.它也是机场向民航各管理部 门、各航空公司及驻场单位发布信息的主渠道。
• 测试实验室的概念也是逐步形成的。在信
息系统集成招标阶段,虽然考虑了系统的 测试,但是当时的测试含义仅限于在机场 开航前,对部分核心应用于系统进行独立 测试。随着系统设计分析的深入和开发工 作的进行,对于系统集成的复杂程度以及 各子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对机场信息系统在可靠性和可用性方 面的高要求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 香港赤腊角机场开航时出现系统运行异常 的教训,使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深刻 地认识到保证机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是 机场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