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第二集小国大业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第二集小国大业观后感by乔峰
(2009-11-10 14:42:53)
第二集小国大业
荷兰,一个国土面积仅相当于两个北京大的国家,却在17世纪成为了全球商业的霸主。荷兰在鼎盛时期居然占据了当时世界贸易的一半,他们的东印度公司在世界各个角落有15000多个分支机构,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了日本的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的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自己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他们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即现在的纽约。这些丰功伟绩,居然是由面积如此之小的荷兰创造的,不得不令人瞠目结舌。那么,其背后大国崛起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这很值得我们探究一下。
首先看硬实力,荷兰人充分发挥了自己水上和海上交通便利的优势,使之成为发展世界贸易的有利前提条件。除了这个显著的优势外,我还实在再找不出其他的硬实力因素。国土和人口就不用提了,资源也相当有限,更有意思的是,那时的荷兰人对中央集权的政府很不感冒,他们更倾向于地方自治,以此来保障他们的商业自由。
再来看软实力,硬实力不行,那软实力肯定很突出。对的,荷兰的重商主义使得荷兰人能不顾一切的发展自己的海上商业贸易。而且,前面我提到的地方自治,也使得荷兰的商业有了更多的发展自由和创新能力。和英格兰的海上贸易竞争就能看出这点,虽地理人口等处于劣势,但他们对商船的大胆改造(去除火炮并缩小夹板面积同时加大商船容量),和在商业信誉方面的坚决信守(宁可冻死也没有动托运人的货物),使他们最终击败了英格兰,在海上贸易领域遥遥领先。为了打破西班牙对自己的商业封锁,聪明的荷兰人准备发展远洋贸易,为了解决远洋贸易需要的巨额资金,他们成立了股份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向大众融资。五年后,东印度公司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上贸易霸主,贸易量超过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总和。同时,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阿姆斯特丹成为了当时世界资本市场的中心。当货币流通在荷兰受阻时,荷兰又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银行的交易可以保持很高的自由度。自此,银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信用达成了有机的统一,金融和商业体系空前发达。荷兰人占据了当时世界贸易的一半,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但正是因为这种发展模式,也埋下了荷兰最终衰落的种子。17世纪末期,荷兰在世界的商业地位慢慢下降,逐渐被重视工业的英国所取代。成功的因素固然重要,但衰落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更值得我们探讨。我觉得荷兰最终衰落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国民崇尚自治,对中央集权政府不感兴趣,无政府状态的出现比较频繁。这样的后果是国家容易受到外来列强的侵略和欺辱,西班牙国王和英国
女王都曾经对荷兰行使过治理权利,给荷兰人带来了极大的教训。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环境,但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协调,那么,全体国民肯定做不到心往一处使,最终也将因为国家的动荡而带来经济的衰退;
第二,对外依存度过高,本国工业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发展。经济学中GDP 是由四部分构成的——投资、储蓄、消费和进出口。而荷兰对投资这一块并没有加以重视,使得国家发展的内生力不足,相反,荷兰对金融相当依赖,也相当疯狂,曾经的“郁金香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且,荷兰没有发展实体工业的人口以及国土优势,这是他的一个弊端。
一个小小的荷兰居然也能在世界大国的舞台上留下自己华丽的身影,那么,我们中国呢?中国的发展将往何处去?这些问题还很值得我们不断反思。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
小国大业(荷兰)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作荷兰。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
知道世界对荷兰的尊敬是从英语单词的后缀开始的,据说当时的英国人在为国家起名字的时候,充分加入了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从England和Holland的拼写上来看,英国人是把荷兰视作了自己的同类型——至少从造词规律来看,英国人不怎么绅士的。
印象中,荷兰可以说是和平崛起的"典范"了,不过历史学家们评述荷兰的和平是因为他们重商权而轻主权。因为重商权,他们培育出了现代经济制度的雏形;因为重商权,他们成为了海上的马车夫;因为重商权,他们得以催生了近代共和国制度。但是轻视主权又使得他们在政治上一次次地犯下今天看来很低级的错误。但是,荷兰人未必认为这样不好。他们似乎是富而不贵的典范,并且安于这种生活。荷兰毕竟太小了,又没有日耳曼、斯拉夫那样强烈的大民族意识。用小国大业来形容荷兰再贴切不过了。
没有强力的集权,没有领土的野心,只有商业版图。但是,没有强大的政治庇佑的生意人,注定不能长久。还真是佩服荷兰人的性格,他们眼中似乎只有海洋和利润,即使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当过一流强国,并且终被从一流富国中挤掉,依然不改的奉行着祖先的信条。他们更像海洋上的犹太人。
严格的说,所谓的荷兰崛起算不得和平,同样夹杂着殖民扩张,但与其他列强相比较时,他可以算得上温柔了。他们只是重商,同样是在没有海洋谋略的童年里干出了只有成年人才该做的大事情。但他们为后人留下了榜样,所谓先驱的价值也就在于此吧,不是要带给人们什一个什么样的
世界,而是要带给人们思考或反思。
今天的荷兰依然伟大,至少在他们自己的领域里是这样的...
小国大业之《大国崛起》观后感
2009.5.22 16:37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国家,它就是曾经对全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荷兰。
17世纪的荷兰,人口150W,势力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然而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人口密集,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成为了17世界的大国呢?
下面是荷兰当时的概况:
鲱鱼应是荷兰崛起的一个起点。在15世纪时,有着100万人口的荷兰,靠着洋流带来的丰富的鲱鱼,解决了20%荷兰人的生计。在荷兰捕食大量鲱鱼的同时,必然于北海其他民族产生竞争。然而聪明并上进的荷兰人发明了一刀除去鱼肠子的方法和独特的储藏技术,使其生产的鲱鱼畅销欧洲各地。使鲱鱼成了其独有的资源,最终使得荷兰在这场竞争中获胜。以至于现代的荷兰任刻意保留着几个世界前的传统的鲱鱼生产方法。通过捕鱼,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捕鱼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传统。
荷兰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为了使人口密集地区每天不会被潮汐淹没两次,建造了复杂的水利设施。现代的荷兰,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为了排涝,修建了多条运河,是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成为商业集散地。鲱鱼畅销欧洲,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英国商人,荷兰人又设计了一种造价低廉的船只,以至于运价低廉,被誉为“欧洲的海上马夫车”,并且船只具有独特的设计,船只肚子很大,甲板很小,减少在贸易中的上税额,使其利润增加。
在1596年到1598年,巴伦文,船长,用生命做代价照顾好生意,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信用,赢得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祖先的遗训“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
为了经济自由,商人购买了城市的自治权,所有的城市都努力争取获得更多贸易机会,也因此是第一个赋予商人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是联合的股份公司,产生了融资,股票分红,金融中心。集中分散的力量做投资,由于政府参股,公司的权利很大。
创造了新的资本流通体制,1609年,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中活跃着至少1000名股票经纪人,成了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建立银行,解决拥堵的资本流通渠道;发明了商业信用,通过立法保障银行信用。并具有“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通商和赚钱利益”的思想。
成为17世纪世界强国的主要原因一:荷兰人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