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基腐病病害
检查茎部症状
观察茎基部是否有水渍状 病斑,病斑是否环绕茎基 部,以及病斑的颜色和扩 展情况。
结合果穗症状
观察果穗苞叶颜色和果穗 下垂情况,以及籽粒的饱 满程度,进一步确认病情 。
易混淆病害区分
与玉米纹枯病的区别
玉米纹枯病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茎秆和果穗。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椭圆形,后变为云纹状大斑, 病斑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与玉米青枯病相比,纹枯病的病斑颜色较浅,形状不同,且不会导致茎秆 倒折。
1 2 3
生物农药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木霉菌、芽孢杆菌等 生物制剂,对玉米青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诱抗剂应用
诱抗剂能够诱导玉米产生抗病性,提高玉米对青 枯病的抵抗能力,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防 治技术。
生物防治优势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 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是未来玉米病害防治 的重要方向。
玉米茎基腐病病害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病害概述 • 症状识别与诊断 • 病原菌种类与传播途径 • 防治措施与建议 • 田间管理与应急处理 • 农民培训与科普宣传
01
病害概述
定义与命名
定义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是 一种由镰刀菌或腐霉菌等病原菌引起 的玉米病害。
命名
该病害之所以被称为玉米茎基腐病, 是因为它主要侵染玉米的茎基部,导 致基部腐烂;而青枯病则是指病株在 发病后期整株青枯死亡的现象。
土壤贫瘠、排水不良、连作等条件有 利于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从而加重 病害的发生。
04
防治措施与建议
农业防治策略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玉米青枯病有较好 抗性的品种,是防治该病 害的根本途径。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防治和治疗措施
汇报人:2023-11-20contents•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概述•预防措施目录•治疗措施•防治和治疗措施的优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概述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一种由病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玉米的茎和叶片。
定义在发病初期,玉米的茎部会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黑色,严重时茎部腐烂,植株倒伏死亡。
症状定义和症状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病原菌为细菌,属于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
病原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等途径传播,在田间可随风雨扩散。
病原菌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原菌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一般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影响因素病原菌的致病力、环境湿度、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都会影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预防措施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可以显著降低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病率。
针对不同发病区域,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抗病品种。
避免单一品种的种植,以降低病害的传播和扩散风险。
种植抗病品种定期进行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和传播途径。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加强田间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需求,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免造成植株过度生长,降低抗病能力。
灌溉要适量,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避免过湿导致病原菌滋生。
合理施肥和灌溉0102及时清除病残体对于发病较重的地区,应在玉米生长期间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并妥善处理。
在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并集中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越冬数量。
治疗措施使用抗菌剂如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等,按比例配置后涂抹或喷雾到玉米茎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减轻病情。
涂抹或喷雾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使用抗菌剂进行预防,可避免病害扩散。
玉米茎腐病防治措施
玉米茎腐病防治措施玉米茎腐病是指玉米植株茎部发生病变、腐烂的一种病害。
该病害主要通过伤口、水分和气孔进入茎部,并在茎内引起病变,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下面是关于玉米茎腐病防治措施的介绍。
1.良种选择:选择抗玉米茎腐病的良种进行种植。
良种具有抗玉米茎腐病的遗传特性,能够降低患病的风险。
2.土壤改良:加强土壤管理,改善土壤质地和水分保持能力。
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情况,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3.病害预防:避免受伤感染,减少机械伤害、鸟类啄食等生物因素的损害。
及时修剪病株,并消毒修剪工具,防止病菌传播。
4.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增强玉米植株的营养状况,提高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5.间作轮作:配套合理地轮作或间作其他作物,可以减少玉米茎腐病的发生。
选择间作作物要注意与玉米茎腐病的致病菌没有寄主关系。
6.农药防治:在病害初期可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农药选择时要根据具体病情和田间条件,结合专业人员的建议进行合理使用。
7.生物防治:可利用一些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有益微生物进行防治。
如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肠杆菌等进行土壤处理,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病菌的侵染。
8.灌溉管理:合理进行灌溉管理,避免过量灌溉或集水不畅导致土壤过湿。
干旱时要适量灌溉,避免土壤干旱过度。
9.定期翻土松土:翻土松土有助于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和侵染。
10.综合防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综合应用上述各种措施,并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控工作,可有效降低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传播。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东北地区
加强生物防治,合理使用 化学农药,避免对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
南方地区
加强品种选育,提高抗病 能力,同时注意排水和通 风,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 播。
对未来防治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玉米茎腐病 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深入研究玉米茎腐病的发病机制,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VS
喷药防治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定期喷施化学药剂可 有效防治茎腐病的发生。应根据病害发生 的情况和天气状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喷施 时间。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甲霜灵、霜脲 氰等。为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建议轮 换使用不同的药剂。
04
玉米茎腐病的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
选用对玉米茎腐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特别 是对多种致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品种,以降低 发病风险。
传播途径与危害
玉米茎腐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可随土壤、病残体、风 雨等传播。
玉米茎腐病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严重时可造成 大面积减产。
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连作地块病情加重。 同时,茎腐病也是玉米仓储期的重要病害之一。
02
玉米茎腐病的诊断与识别
诊断方法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识别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茎基部变软、倒伏,叶片变黄 ,果穗下垂,籽粒干瘪等。在诊断时,应注意观察这些症状 是否存在。
品种轮换
避免单一品种长期种植,应进行品种轮换, 以减少病原菌的适应性增强和积累。
合理施肥与灌溉
科学施肥
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避免过量 施用氮肥,以促进玉米植株健康生长,提高 抗病能力。
适时灌溉
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水分充足,但要避免过 度灌溉,以防止土壤湿度过大,促进病原菌
玉米茎基腐病
一是茎腐病是以肿囊腐霉菌,瓜果腐霉菌等腐霉菌 为主要致病菌引起的;
二是以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孢菌为主要致病菌引起 的;
三是以瓜果腐霉菌与禾谷镰孢菌复合侵染起的。
致病性
产生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两者都产生糖 蛋白类毒素,镰刀菌还可产生脱氧血镰刀 菌烯醇(DON)导致质壁分离细胞电解质 外渗,线粒体空胞化,抑制种子根生长, 导致叶片萎蔫。还产生一系列细胞壁降解 酶:果胶甲基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 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 消除酶PMTE,纤维素酶CX。
(3)耕作栽培措施:一般连作地发病重,而生茬 地发病轻。一般早熟和早播[年兆时2发病重,适 期晚播或种植中晚熟品种可延缓湖减轻发病。平 地轻,岗地和洼地重。土壤条件好,玉米植株生 长健壮发病轻。
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 2.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3.轮作 4.适期晚播 5.合理施肥 6.生物防治
果穗腐烂型
有的果穗发病后下垂,穗柄变柔软,包叶 青枯、不易剥离,病穗籽粒排列松散,易 脱粒,粒色灰暗,无光泽。
病原
腐霉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肿囊腐霉P.inflatum、禾生腐霉 P.graminracola),鞭毛菌亚门腐霉属;
镰刀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概述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 米茎腐病,俗称玉米 青枯病。
玉米茎腐病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 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 害,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在 玉米植株上表现的症状就有所不同。
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 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 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
玉米抽雄期防治茎腐病
2023-11-09•玉米茎腐病概述•抽雄期玉米茎腐病防治方法•防治实践与案例分析目录•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01玉米茎腐病概述玉米茎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的抽雄期。
症状包括植株萎蔫、茎基部变软、叶片失绿、叶片枯黄等。
病斑通常呈褐色,并伴有腐烂和臭味。
定义与症状发病规律与原因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在雨后或灌溉后。
土壤质地、排水不良和种植密度过高也会增加病害的发生率。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源。
危害与影响玉米茎腐病可以导致玉米产量的显著下降,甚至可能绝收。
病害的传播速度快,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对整个玉米田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玉米的品质和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02抽雄期玉米茎腐病防治方法不同品种对茎腐病的抗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的品种能有效减少茎腐病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合理施肥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倒茬,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降低茎腐病的发生风险。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03农业防治0201使用生物菌肥在土壤中施用生物菌肥,如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茎腐病的发生。
生物防治药剂使用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药剂,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可以防治茎腐病的发生。
生物防治种子处理使用化学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如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拌种,可以预防茎腐病的发生。
喷药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化学药剂,如甲霜灵、霜脲氰等,可以控制茎腐病的蔓延和扩散。
化学防治03防治实践与案例分析某地区农场在玉米抽雄期采用了严格的防治茎腐病的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有效降低了茎腐病的发生率和损失。
案例一某农民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注重轮作、深翻土地、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使得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案例二成功防治案例介绍防治注意事项与经验分享注意事项在防治玉米茎腐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浇水,选用抗病品种等。
玉米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田间管理
不及时的除草、松土和喷 洒农药等田间管理措施, 可能会促进病原菌的繁殖 和传播。
03
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轮作倒茬
不同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性有差异,选择适 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 茎基腐病的发生。
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的积 累和繁殖,有助于减轻茎基腐病的发生。
案例三:药剂防治的效果分析
总结词
药剂防治是一种有效的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方 法。
详细描述
使用杀菌剂可以减轻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程 度。然而,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可能会导致病 菌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轮换使用不同杀菌 剂,以保持药剂的防治效果。此外,喷药时 应注意天气条件和喷药时间,以提高防治效
果。
05
结论与展望
清洁田园
合理施肥
及时清除病株和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病 原菌的传播。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
选用对环境友好、对植物无害的生物农药 ,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可以有效防 治茎基腐病。
VS
增加有益菌群
通过喷洒有益菌群或使用生物肥料,增加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抑制病原菌的 生长和繁殖。
加强玉米品种的抗病性选育, 培育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抗茎 基腐病品种。
深入研究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方法,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防 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量。
发展方向
加强玉米茎基腐病的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现并控制病害的传播和
蔓延。
推广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改善 土壤环境和气象条件,减少病害
的发生概率。
怎样防治玉米茎基腐病
怎样防治玉米茎基腐病1. 简介玉米茎基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
它会造成玉米的茎部组织腐烂,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方法。
2. 预防措施2.1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选购玉米种子时,可以咨询农业技术人员或种植户,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抗病品种能够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2 优化种植环境良好的种植环境可以减少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
以下是几个优化种植环境的方法:•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玉米茎基腐病喜欢潮湿环境,因此,保持土壤排水通畅对防治病害至关重要。
•控制田间湿度。
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减少真菌的繁殖和扩散。
在湿度过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通风或者减少浇水量来控制湿度。
•避免连作。
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增加病害发生的概率。
因此,要注意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2.3 合理施肥适当而合理的施肥可以增强玉米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具体来说,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过量施肥。
过量施肥会使植株过于茂盛,形成茎基腐病的好的生长条件。
•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添加缺失的营养元素,使玉米健康生长。
•平衡施肥。
不同阶段的玉米对营养需求不同,要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施肥量和配比,实现平衡施肥。
3. 病害治疗3.1 早期发现和切除病株一旦发现茎基腐病的病株,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治病害的进一步传播。
具体操作如下:•使用消毒液湿布刀具,将病株切离,避免传播病菌。
•将切下的病株放入塑料袋中,进行垃圾处理,避免二次感染。
3.2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化学药剂是防治茎基腐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以下是具体操作:•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
在购买和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遵循农药使用规定,并遵循科学指导。
•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药剂的浸种、喷雾或灌根处理。
•注意药剂使用的时间和浓度,避免药剂过量或使用时间不当而导致草地损坏。
3.3 使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防治方法。
玉米茎基腐病和小麦茎基腐病的区别
玉米茎基腐病和小麦茎基腐病的区别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病原菌的不同。
1. 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主要引起玉米茎部的腐烂。
如何有效防治玉米茎基腐病
玉米茎基腐病别名玉米青枯病、玉米茎腐病,主要由几种镰刀菌、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玉米种子或植株后引起。
本病一般在玉米植株生长至灌浆期后开始表现出症状,进入乳熟后期、蜡熟期时,会达到症状显露高峰期——具体表现为茎秆突然表现出青枯及萎蔫状,整株的叶片均呈现“被水烫过”的状态,逐渐干枯并褪色。
此外,病株的果穗下垂严重,苞叶也逐渐枯死,茎基部初始呈现出水浸状态,之后的颜色逐渐加深,直到转变成淡褐色停止,以手捏时会感到紧实程度较低,此时的玉米植株多发生倒伏,进而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①腐霉菌腐霉菌是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真菌,主要侵蚀包括玉米在内的多种植物的叶片、花朵、结果等部位。
这种真菌的适应性极强,故导致玉米茎基腐病可在相对较低环境温度下发生。
当环境温度介于30~35℃之间且降雨多、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时,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率最高。
由于腐霉菌侵蚀植株、发病及传播速度均较快,故有可能出现“前一天农田还十分健康,一夜之间一片农田都被感染且植株均出现病害”的情况。
②镰刀菌镰刀菌在无性时期属于半知菌亚门,在有性时期属于子囊菌亚门。
目前,已知的镰刀菌种类共计44种,额外还有7个变种。
这种病菌属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其广泛,在很多地区的土壤、动植物有机体(甚至是气温极低的北极以及气温极高的干旱炎热沙漠中的有机体)中均可以通过寄生或腐生的方式生存。
——图1 图2——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症状玉米茎基腐病分为多种亚型,感染不同亚型基腐病的玉米植株表现出的症状并不完全相同。
具体而言:①茎叶青枯型玉米植株发病时,首先从下部叶片出现症状,之后逐渐向上方扩展。
叶片最开始呈现出水渍状,逐渐泛青且开始干枯,直到最后整株植株都会泛青且干枯。
其中,有一些病株从最开始出现症状到整株出现症状的耗时极短,大多数在乳熟末期、蜡熟期,几乎没有任何自下而上逐步被侵蚀变化的过程,多在下雨后天气突然放晴时出现。
②茎基腐烂型玉米植株的根系发育远未达到预期,根系数量少且均十分短小。
玉米青枯型茎腐病和黄枯型茎腐病的区别
玉米青枯型茎腐病和黄枯型茎腐病的区别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玉米青枯型茎腐病和黄枯型茎腐病的区别。
别看这是个农业话题,咱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病害的定义吧。
玉米青枯型茎腐病,顾名思义,就是玉米茎部呈现出青绿色的腐烂现象。
这种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而且传染性很强,一旦染上,玉米的生长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那么,怎么才能预防和治疗这种病害呢?别着急,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
我们要了解玉米青枯型茎腐病的症状。
它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茎部,呈现出青绿色的腐烂现象。
如果你看到玉米叶子上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很可能就是感染了青枯型茎腐病。
这种病害也有可能表现为黄绿色的腐烂现象,但青绿色更为常见。
那么,怎么才能预防玉米青枯型茎腐病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2. 合理种植:避免过密种植,保持适当的田间间距,有利于玉米生长和通风透光。
3. 适当施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增强其抵抗力。
4. 防治害虫:及时发现和清除玉米田里的害虫,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除了预防措施外,我们还要学会如何治疗玉米青枯型茎腐病。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资源对病原体进行控制和消除。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对病原体进行喷洒,达到抑制和杀灭的目的。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物理防治:通过物理手段如高温、干燥等对病原体进行消灭。
玉米青枯型茎腐病和黄枯型茎腐病虽然都是茎部腐烂病害,但它们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的分享,对这两种病害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啦,咱们下次再见!。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探析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探析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玉米产量经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中,玉米茎腐病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一种病害。
本文从发生原因、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生原因1.气候因素: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容易加速病菌繁殖和传播。
2.土壤因素: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并繁殖。
土壤过度湿润、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土壤酸碱度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玉米茎腐病的发生。
3.耕作管理因素:过度施肥、种植密度过高、过量喷洒农药等耕作管理不当的措施都会导致玉米茎腐病的发生。
二、症状表现玉米茎腐病的表现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茎基部发生腐烂,病状开始时茎基部会变软,出现水渍,并且会发出难闻的臭味。
待病情加重时,茎基部会变得黑色,病菌就会沿着茎向上扩散,最终导致玉米植株倒伏。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玉米产量,还会增加玉米的病害指数,使得土壤中的病原菌大量增长,后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会更容易受到病害感染。
三、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玉米的养分供给,提高玉米的免疫力,减少病菌的发病率。
2.合理密度:密度过高会容易造成玉米生长不良和茎腐病的发生,因此,适度减少密度有利于玉米生长、预防病害。
3.适度耕作:随着耕作面积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田间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
在使用工具的同时,适度控制土壤湿润度、土壤酸碱度可以有效地预防茎腐病的发生。
4.合理喷药:在玉米茎腐病初期,可采用压力喷雾器喷撒药物,选用具有杀菌、增强植物免疫力等特性的药剂,可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
总之,玉米茎腐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病害,会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降低农民的经济效益。
因此,为了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农民在种植期间一定要注意科学种植,并且及时发现和治疗玉米茎腐病。
桦甸市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桦甸市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是中国东北重要的玉米种植基地之一,玉米产量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玉米茎腐病成为桦甸市玉米种植的一大隐患,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原因、症状特征以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广大农民朋友在玉米种植中有所帮助。
一、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原因玉米茎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由镰刀菌和青枯菌引起。
这两种真菌会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大量繁殖,然后通过伤口或受损部位侵入植物内部,导致茎部腐烂。
镰刀菌主要在早熟期和老茎上发作,而青枯菌主要在拔节至吐丝期发作。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土壤有关。
过于肥沃或缺乏透气性的土壤容易引起玉米植株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易受到真菌的侵害。
土壤中的连作难题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长期种植玉米会导致土壤中的真菌孳生,合理轮作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手段。
气候条件也是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因素之一。
过多的降雨和高湿度会增加病害的发生几率,特别是在玉米生长的季节,不良的气候条件容易造成病害的大面积爆发。
二、玉米茎腐病的症状特征玉米茎腐病主要在玉米的吐丝期和乳熟期发病,病害初期表现为茎部基础处出现小而圆的病斑,颜色呈绿褐色,随后逐渐扩大并向上蔓延,形成不规则形状的病斑。
接着,病斑逐渐变成暗褐色或黑色,出现腐烂。
当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茎部内部会逐渐腐烂,导致植株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最终会导致玉米植株死亡。
感染玉米茎腐病的植株会出现生长迟缓、叶片黄化、枯黄和落叶等现象。
在严重的情况下,植株甚至无法形成玉米籽粒,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三、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施肥要注意控制氮肥的量,过多的氮肥会使玉米植株长势旺盛,但抵抗力会下降,易感染病害。
适量的有机肥和磷肥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 合理密植:适当的密植有助于玉米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减少湿度,有利于病害的预防和控制。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有抗病性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能大大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探析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探析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茎腐病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
玉米茎腐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其病原真菌主要有镰刀菌、镰刀菌类真菌和青霉菌等,这些真菌会侵染玉米植株,造成玉米茎的腐烂,导致植株死亡或减产。
本文将针对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原因、症状特征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析,以期对玉米茎腐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一、发生原因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气候因素:玉米茎腐病多发生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这种环境条件更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
2. 土壤因素: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土壤质地粘重、排水不良等情况都会增加玉米茎腐病的发生风险。
3. 病原菌侵染: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土壤侵染和风雨等途径侵染玉米植株,引发茎腐病。
4. 生长管理不当:缺乏适当的施肥、间作种植等管理措施也会增加玉米茎腐病的发生风险。
二、症状特征玉米茎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上部叶片逐渐枯黄干枯,茎部则出现褐色腐烂斑点,逐渐扩展并肥厚,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在玉米茎横切面上可以看到黄白色霉层,并伴有臭味。
受感染的茎秆易折断,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三、防治措施针对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原因和症状特征,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合理选址:选择土壤排水良好、通风透光好、土壤酸碱度适宜的地块种植玉米,避免潮湿阴暗的环境。
2.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对玉米茎腐病具有一定抗性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3.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4. 种前处理: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有效杀死携带病原菌的种子,减少病害的传播。
5. 合理密植:适当控制玉米的密度,避免植株之间的拥挤,保持通风良好,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6. 农田清洁:定期清理农田杂草和残茬,避免病原菌在土壤中滞留。
7. 化学防治:在玉米茎腐病发病初期可进行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选用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农药进行防治。
玉米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玉米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
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原种产量,给公司和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一般套种玉米和夏播玉米的发病率达10%~25%,严重达48.6%,造成减产约25%。
目前对此病的防治措施仍采用抗病品种为主,但因品种的选育周期长,往往开始比较抗病,4~5年后又变为感病品种,从而给生产上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现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一、发生规律1.症状特点:该病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
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典型症状表现为: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渍状而青枯,而后全株青枯。
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急骤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在雨后忽晴天气时多见。
茎基腐烂型: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而短,病株茎基部变软,剖茎检查,髓部空松,根茎基部及地面上1~3节间多出现黑色软腐,遇风易倒折,在潮湿时病部初期出现白色,后期为粉红色霉状物。
果穗腐烂型:有的果穗发病后下垂,穗柄变柔软,包叶青枯、不易剥离,病穗籽粒排列松散,易脱粒,粒色灰暗,无光泽。
2.发病原因: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植株上表现的症状就有所不同。
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
因此,不同生态区病原菌分离频率不同,同一生态区内病原菌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
多雨地区往往以腐霉菌型茎基腐为主,而在干旱地区以镰刀菌型茎基腐为主。
该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病菌在病残体组织内外、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玉米茎腐病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茎腐病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玉米茎腐病属土传病害,一般年份的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高达80%以上,特别是在多雨年份,其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近年来,玉米茎腐病发病范围与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和加重,并成为影响玉米产量与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
本文对玉米茎腐病的病症、病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一、茎腐病发生的类型及症状在玉米生产上,引发茎腐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其中重要的一类是真菌性茎腐病。
真菌性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玉米植株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炭疽菌、镰刀菌侵染引起。
不同病原菌侵染发生的条件不同,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所要求的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
1.真菌性茎腐病症状。
真菌性茎腐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在根系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
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需5~7天。
发病快的仅需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以上。
感染茎腐病的玉米植株在乳熟后期常突然成片萎蔫死亡,因枯死植株呈青绿色,故称青枯病。
植株先从根部受害,最初病菌在毛根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扩大至次生根,直到整个根系褐变腐烂,最后粗细根变成空心;根的皮层易剥离、松脱,须根和根毛减少,整个根部易拔出。
病害逐渐向茎基部扩展蔓延,茎基部1~2节处开始出现水渍状梭形或长椭圆形病斑,随后很快变软下陷,内部空松,一掐即瘪,手感明显;节间变淡褐色,果穗苞叶青干,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瘪,脱粒困难。
2.细菌性茎腐病症状。
细菌性茎腐病主要为害玉米植株中部叶茎和叶鞘,玉米10片叶时,叶梢上发生水渍状腐烂,病变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
叶鞘上病斑呈不规则形状,边缘浅红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
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3~4天后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
玉米茎腐病防治措施
玉米茎腐病防治措施玉米茎腐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玉米茎腐病的病因、症状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农民朋友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玉米茎腐病。
一、病因玉米茎腐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致病真菌有玉米茎腐病菌、镰刀菌等。
这些真菌在温湿环境下容易繁殖,而且通过土壤、种子、空气等途径传播,并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侵入植株,引起茎部腐烂。
二、症状1. 叶片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萎死亡。
2. 茎部出现褐色软腐症状,逐渐向上蔓延,最终导致茎部完全腐烂。
3. 病变部位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霉味,是已经受到真菌侵染的明显表现。
三、防治措施1.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预防玉米茎腐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轮作可以改变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的数量和分布,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种植一些对玉米茎腐病菌不适应的作物,如水稻、小麦等,有助于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
2.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茎腐病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农民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玉米茎腐病的重要环节。
过量施肥会使玉米生长过快,茎部容易受到伤害,从而引发茎腐病。
农民朋友在施肥时要注意控制用量,按照玉米生长的实际需要进行施肥。
4. 种植健康种子选择健康的玉米种子进行播种,是预防玉米茎腐病的关键。
健康的种子能够有效地减少病原菌的侵染,降低病害的发生。
5.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预防玉米茎腐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包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通风透光,及时灭菌等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6. 种植间作物在玉米地里种植一些对玉米茎腐病菌不适应的间作物,如豆类、蔬菜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7. 合理灌溉合理灌溉是预防玉米茎腐病的重要环节。
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过浸,增加了真菌的繁殖环境,因此在灌溉时要合理控制水量,避免土壤过湿。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
在发病初期,选用内吸性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如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等;同时,可结合叶面肥喷施,提高防治效 果。
多部门协作,加强监管力度
农业部门
负责制定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技术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服务;加强农药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植保机构
负责开展病害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病害信息;指导农民开展 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施药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 等防护用品,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吸 入呼吸道。
安全间隔期
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玉米采 收前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废弃物处理
妥善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剩余药液 ,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05
生物防治方法探讨
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控制
天敌昆虫种类
瓢虫、草蛉等是玉米细菌性茎腐 病的天敌昆虫。
应用实例
在玉米播种前或生长期间,喷洒适当的微生物制剂,可显著降低玉 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率。
生物技术在未来防治中的潜力
基因工程技术
01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病玉米品种,实现对病原菌的长效抗
性。
微生物组学技术
02
利用微生物组学技术解析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发掘具有
生防潜力的微生物资源。
生物信息学技术
科研机构
加强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研究工作,选育抗病品种,研发新型防治药 剂;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提高农民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
提高农民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
1 2 3
加强宣传培训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玉米细 菌性茎腐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提高农民防治意 识。
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玉米细 菌性茎腐病防治技术的现场培训和指导服务,提 高农民防治技能水平。
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玉米茎腐病简介英文名 Corn stalk rot异名玉米茎腐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青枯病。
病原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串珠镰刀菌F.m oniliforme(Sheld.) S.et H.,均属半知菌亚门;瓜果腐霉Pythium ap hanidermatum (Eds.) Fitzp.、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 Matth和禾生腐霉Pythium graminicola Subram,均属鞭毛菌亚门。
禾谷镰孢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串株镰孢有性态为称藤仓赤霉G.fujikuroi (Saw.) Wr.,均属子囊菌亚门。
危害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发病率一般在1 5%~20%,严重时可达70%以上,产量损失因发病时期而不同,一般在20%左右。
详细资料为害症状(1)根和茎基部:受害严重植株从茎基部发病处折断,根茎内部组织腐烂坏死,叶片表现出青枯、黄枯或青黄枯,病株的果穗往往下垂,籽粒松瘪,造成玉米提前枯死、倒伏,千粒重、穗粒重、穗长和行粒数降低。
(2) 叶片:症状有青枯、黄枯和青黄枯3种。
如在发病期遇到雨后高温,蒸腾作用较大,因根系及茎基受病害,使水分吸收运输功能减弱,从而导致植株叶片迅速枯死,全株呈青枯症状。
如发病期没有明显雨后高温,蒸腾作用缓慢,在水分供应不足情况下叶片由下而上缓慢失水,逐步枯死,呈黄枯症状。
如病程发展速度突然由慢转快则表现青黄枯。
病原物①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透明,有3或5个分隔。
②串珠镰刀菌小分生孢子容易产生,量大,卵圆形,暗色或无色,单胞或有1个分隔,成串珠状或聚成假头状,着生于孢子梗顶端。
用麦粒培养基经光照处理,可促进产生镰刀形大孢子,两端尖削,3~5隔。
③瓜果腐霉菌菌丝发达,尢分隔,白色棉絮状,孢子囊丝状体,不规则膨大。
藏卵器平滑,卵孢子球形、平滑,不充满藏卵器内腔。
浅析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
浅析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且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的一类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侵染引起的。
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原种产量,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一、玉米茎腐病的为害症状及特点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玉米产区均有分布,夏玉米发生较重。
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茎基腐病显病高峰期,多数叶片由下而上表现为青枯症状,少数为黄枯症状,也有在乳熟期全株急骤青枯,为急性症状。
植株茎基部先发黄变褐,后变软,内部空松或病株倒折,病株果穗下垂,苞叶呈青枯状,根系发育不良,根少而短,变黑腐烂,茎基髓部因病原不同可见红色粉状霉(镰刀菌)、白色绒毛状霉(腐霉菌)或有黄褐色臭液(软腐细菌)。
?发病初期茎下部叶鞘出现不规则形浅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侵入内部组织,使茎组织腐烂,呈深褐色至红褐色,并有臭味,植株倒折。
有时植株上部也受害,心叶失绿,萎蔫状,叶鞘与茎秆腐烂易拔出,并有黄褐色臭液。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典型症状是在玉米近地面2~3节处茎基部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渍状软化,变褐腐烂,有酸臭味,腐烂处凹陷,茎秆倒折。
在叶鞘上的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红褐色,在病组织与健组织的交界处呈水渍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可上、下发展,引起植株腐烂而倒折。
该病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扩展,呈现青枯症状,最后全株显症,很容易和健株区别。
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遇风易倒折。
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而短,变黑腐烂。
该病在玉米连茬发病重,高温高湿利于发病,雨后天气转晴,常出现发病高峰。
矮秆、早熟品种和双穗玉米发病重。
二、玉米茎腐病的发病规律玉米茎基腐病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高危害病害,病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菌的形态、生理不再叙述。 F. graminearum易产生大孢子,不产生小孢子。
目前国内对玉米茎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存在三种不同 观点:
一是茎腐病是以肿囊腐霉菌,瓜果腐霉菌等腐霉菌 为主要致病菌引起的; 二是以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孢菌为主要致病菌引起 的; 三是以瓜果腐霉菌与禾谷镰孢菌复合侵染起的。
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穗柄柔韧,果穗 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瘪,脱粒 困难。
茎部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 褐斑,随后很快变软下陷,内部空松,一掐即 瘪,手感十分明显;剖茎检视,组织腐烂,维 管束呈丝状游离,可见白色或玫瑰红色的菌丝, 以后在产生玫瑰红色菌丝的残杆表面可见蓝黑 色的子囊壳。
吉林省目前的研究认为引起茎腐病的病原
菌主要是F. spp 和 P.spp, 其中F. graminearum 是主要的,其次为Fuasrium moniliforme和Pythium sp;辽宁、河北主 要是腐霉菌和镰刀菌复合侵染;在山西省 串珠镰刀菌和腐霉菌均是主要致病菌。
侵染循环
茎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和种子上 越冬。种子带菌率很高,而且种皮比内部带菌率高, 如中单2和丹玉13种子表皮带菌率分别是34%和72%, 种子内部带菌率仅有6%。
4、生物防治
增产菌按种子重的0.2%拌种或叶面喷雾,对茎 腐病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增产6.1-11.4%。 哈氏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 Windels(1983)用其处理甜玉米种子防治由 F,Gibberella &Pythium引起的玉米茎腐病和 根腐病。
抗性机制 茎杆硬度和根系拉力强度与抗茎腐病呈 正相关。另外还与杂交种植株体内含糖、钾、硅量 有一定关系。 抗性遗传 玉米对镰刀菌茎腐病的抗性属核基因遗 传,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为多基因数量遗传,以 加性遗传为主,也存在上位性和显性或部分显性效 应。
气象条件
(1)气温,地温对发病的直接影响
玉米生长前期持续低温有利于病害发生,后期温度 高对病害扩展有利。 (2)雨水与发病 病害的发生与8月份的降雨量密切相关,8月份降雨 量比常年平均值高,病株率高,一般认为玉米散粉 至乳熟初期遇大雨,雨后暴晒发病重。
茎杆腐烂自茎基第一节开始向上扩展,可达第 二、三节甚至全株,病株极易倒折。
多数病株明显发生根腐,初生根和次生根腐烂变短, 根囊皮松脱,髓部变为空腔,须根和根毛减少,整 个根部极易拔出。
另据报道,引起茎腐的镰刀菌和腐霉菌
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病害的发生程度很 可能主要取决于生育前期的侵染,因为 前期侵染对玉米根系生长影响早,为害 持续时间长,而后期侵染则主要起加速 病程的作用。此外由于几种病原菌可单 独或复合侵染引起茎腐病,症状在細节 上略有些差异。
病原
玉米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 关于病原菌国内外报道颇不一致,迄今已报道的病 原菌有20多余种,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 病原菌种类存在较大差异。种类主要有:
1 Fusarium spp 1)Fusarium graminearum Schuabe 禾生镰刀 菌 2)F. moniliforme Sheldon 串株镰刀菌 3)F. equiseti 木贼镰刀菌 2 Pythium spp 1) P. aphanidermatum 瓜果腐霉菌 2) P. inflatum 肿囊腐霉菌 3) P. graminicola 禾生腐霉菌 3 Drechslera zeicola Stout 炭黑蠕孢菌
土质和地势 土壤有机质丰富,排灌良好的地块,玉米 生长好,发病就轻(1.7%),反之土壤瘠薄,易涝易 旱地,玉米生长差,发病较重,特别是地势低洼易积 水,土壤湿度大,后期发病重。
防治
对于茎腐病的防治应采取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为 主,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和进行种子处理为辅的终合 防治措施。
1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吉林省农科院对吉林省主要自交系,杂交组合和地 方品种及群体用三种病原菌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共 鉴定自交系1569份(次),杂交组合792份(次), 群体47份和地方品种72份,总计2480份次 ,结果:
高抗自交系有689份,占43.91,如466、406、340、 434、Mo17、春145、吉873、丹黄03、黄428、吉 894、金09、吉846、洛抗03、吉867、吉901、辽 721,330,420、春09,460 、E28等;抗病的占 19.82% 。 高抗杂交种有213份,占26.89%,如长单183、丹 玉16、四单78、24、吉单197、沈单7、掖单51、 936*340,LM54*340,8112*340,776*E28,A619* 杂C546,932*330,中单2,锦单6,吉单156,330* 丹黄02,吉单158,吉单180,吉单141等,抗病的 占29.42%。
越冬后的病菌借风、雨、灌溉水、机械、昆虫传播, 通过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或从表皮直接进入,逐渐 蔓延扩展,引起地上部症状。到后期病菌可侵染穗 部(穗茎叶,穗尖或玉米螟幼虫带菌通过蛀孔传 染),造成穗腐,最终造成种子带菌。
发Hale Waihona Puke 条件品种不同的玉米品种和自交系对茎腐病的抗性存在明显 差异,但同一品种对腐霉菌和镰刀菌的抗病性无显 著差异,即抗腐霉菌的品种也抗镰刀菌,反之亦然。
2、种子处理
针对土壤和种子带菌情况,对种子进行包衣,近 几年实践证明,种子包衣起一定的作用,但药效 不是很好,今后应积极筛选更好的药剂,同时注 意持效期。另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0.2%拌种, 有一定的防效,同时兼防丝黑穗病和全蚀病。
3、加强栽培管理
清除病残组织,病重地块不能根茬还田; 轮作2-3年可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减轻发病。 适当晚播可减轻发病,但要注意品种的生育期。 氮、磷、钾施用的比例合理,不要偏施氮肥和 追肥过晚,要增施氮肥。 播种密度不能过大,过大势必造成争肥,争水, 争光,减弱植株本身的抗病性,同时增加田间 的湿度,有利于发病。
玉米茎腐病
corn
stalk
rot
分布与为害
玉米茎腐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 土传病害。美国、加拿大、印度、法国、前南斯 拉夫等23个国家都有发生,其中美国发生普遍, 危害严重,遍布24个洲,减产达20%-30%; 我国于20年代就有发生,60年代后随着抗大、小 斑和丝黑穗病玉米品系的选育和推广,由于主推 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对茎腐病多数抗性不强,因此, 很快成为玉米上丞待解决的重要病害问题,据广 西、浙江、湖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等18 个省区调查,一般年份发病率10%-20%,严重年份 可达50%-60%,减产约25%,重者甚至绝收。
栽培管理条件
播期:对病害发生有很大影响。播种早,发病重,随着播期推迟发病率降 低,而且感病品种表现比抗病品种明显。 连作发病重,感病品种连作年限越长,病菌积累越多,发病越重。 施肥:追肥多和重施氮肥发病。多施农家肥,N、P、K配合施用发病轻。另 外适当增施钾肥有减轻发病的作用。 播种密度:不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茎腐病的发病率随密度的增加 而提高。
症状
我们所要讲的是真菌性茎腐病,主要由镰孢菌和 腐霉菌引起的。
该病害在自然条件下为成株期病害,在玉米灌 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 从始见病叶到全株显症,一般经历一周左右。历期 短的仅需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以上。
地上部症状
叶片一般不产生病斑,也不形成病症,是茎 基腐所致的附带表现,大体分为两种类型,即 青枯型和黄枯型。青枯型也可称急性型,病发 后叶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灰绿色,水烫状或 霜打状,发病快,历期短,田间80%以上属于 这种类型,病原菌致病力强,品种比较感病, 环境条件对发病有利时,则易表现青枯状。黄 枯型也称慢性型,病发后叶片自下而上,或自 上而下逐变黄枯死,显症历期较长,一般见于 抗病品种或环境条件不利于发病的情况。
病害损失可因籽粒不饱满、重量减轻或不完全成熟 直接造成的,也可因茎杆破损和倒伏间接造成的, 甚至是苗期死苗造成的。此外,该病不仅使当年玉 米减产,且对翌年产量也有影响。陈鹏印(1985) 报道,从病株收获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生 活力下降,病株后代(F1)千粒重和穗粒重分别降 低7.8%和9.9%,自交系所受影响更大,分别降低12% 和23%。
徐作廷等(1985)统计,山东每年发病面积约 500万亩,春玉米发病率为10%-20%,严重的可 达50%以上,夏玉米发病率为20%---30%,重者 可达60%以上。胡吉成(1988)报道,吉林省 1985年主推的杂交种四单八,平均发病率达 30%,严重地块倒伏达60%左右。1987年在怀德、 榆树、扶余等几个玉米出口基地县估计,因此 病减产0.75亿公斤玉米。怀德县秦家屯村发病 率高达61%,大面积倒伏,损失惨重。
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经济有效 的根本措施,而且我国抗源丰富,为选育工作 和利用抗病品种提供了保证。 根据吉林省地理情况,适合推广如丹玉16,沈 单7,掖单51,锦单6,吉单156,158,180, 141,四单78,152,29,24,吉单197,123, 122,118,长单183,中单2等,掖单13,农大 60,四密21等。 抗茎腐病并兼抗大斑及丝黑穗的玉米品种有: 四单105,151,72,四早6,四单104等,其中 四单104,72,四早6号等品种还兼抗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