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作者:行静月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3期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走过了艰苦的历程。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改革历程,明确了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立场及推行的策略,总结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美好展望。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稳定一、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鲜明立场有观点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没有间断,但其速度赶不上经济体制改革,其最大的弊端没有解决,从而质疑我们党的勇气。
此中观点仅仅以改革的曲折性来质疑我们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态度是不片面的,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在不断的探索着政治体制改革,其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态度和立场是非常坚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政治上的变革也包含在其中。
当前,由于传统的权力过于集中等传统机制的存在使得我国出现了权力腐败、跑官卖官等问题,同时在改革中有些人或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或由于担心失去权力及权力带来的利益而阻拦改革,这些因素都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造成了阻力。
但党深刻的认识到,政治体制需要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改革、行政改革及社会改革的强有力后盾。
二、我国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首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采用的是渐进式与激进式改革相结合的战略。
对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界比较推行的观点是我国今后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应该采用渐进性、渐进式的改革策略。
其次,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协同推进的。
政治体制的改革不能太过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根据现实的跳进不断的向前推进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
目前,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否则我国的民主政治将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造成形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跛脚改革局面,这样改革是走不远走不快的,而且还会摔跤。
从十八大看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
从十八大看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班级:10行政管理班学号:110223070141 姓名:黄洁勤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4日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了,未来中国的政策走向、经济形势等俨然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及讨论的焦点。
十八大之后,中国将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不断前进,未来中国将会更加强大。
我们相信会以崭新的面貌,带领中国全面走向小康社会。
从十八大中看,中国未来的道路会是怎么样?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中国“未来要走的道路”是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同时,通过在经济上转变增长模式,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而有些人有认为中共新一届领导人将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低调务实的态度来治党治国,中国未来“一定有一番新气象”。
那我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我们中国未来的走向。
一、政治方面我们知道,十八大的政治报告中已经讲得很清楚,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符合中国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发展。
十八大之后,中国未来的发展,首先是不能走邪路,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现状不是民选、议会斗争或者多党领导就能解决,恰恰需要坚强的领导。
相信新一届的领导人会带领我们走向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但是也不能走封闭老路这一点更重要。
要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十八大确立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立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中国社会走向。
对于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为此十八大中提出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七项重点任务。
政治体制改革
新的历史跨越----浅析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方向【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们在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的必然选择。
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
在完善政治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正确方向【正文】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这里提出的“两个必须”和“三个更加注重”表明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的原则和着力点,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我们对于走什么样的政治道路,早已有了明确的回答。
这条道路,凝聚着几代人的艰辛探索,积累了近代中国百余年历史经验,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
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虞崇胜来源:《领导之友》2012年第12期随着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政治体制改革又一次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热门话题,这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密切关注,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进步。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
30多年来,中国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推进了机构改革;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提升了公务员队伍素质;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扩大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完善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特别是通过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政治体制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期待相比,当下中国的政治体制仍然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种种问题,如权力过分集中、特权现象流行、贪污受贿、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循私枉法、官僚主义、损人利己、不讲规则、不讲诚信、行为霸道、作风败坏等等。
表面上看,这些问题似乎多是经济、道德或别的什么问题,但是在本质上,这些问题反映出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成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绕不开,躲不过,现实和时代要求我们要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有步骤、有秩序、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性质上讲,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本原则。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之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将依法治国作为根本原则,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体制机制,推动全面依法治国。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推进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健全人大代表制度,完善人民政协制度,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和改善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和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国家治理体系,完善政府职能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职能从过去的直接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效能和公信力,推动政府工作职能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六、推进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动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有序。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十八大精神要点及解读(两篇)
∙十八大报告要点解读∙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准确而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阐述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与会代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
学院党委宣传部专门编辑收集了有关专家对十八大报告要点的解读文章,现整理如下,提供给全院师生理论学习之用。
1.建成小康【报告原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要点解读】: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2.两个翻番【报告原文】: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要点解读】: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发展,必须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切实维护政治大局稳定。 政治体制改革是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 基础的深刻社会变革,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持与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与经济 体制改革相适应,遵循中国政治发展 的客观规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 序地推进。
⑥始终坚持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 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 监督和信访制度,突出民主的监督职能。
二、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 问题 (政改的 必要性)
1、权力过分集中
在政党权力配置上,政治协商制度并没有 充分发挥作用。政治协商在党政决策中的法律 地位还不明确,政治协商的程序也不够规范, 这就难免使协商流于形式。在政府与公民的权 力配置上,政府占优势。在政府与市场的权力 分配上,市场往往被权力过大的政府所吞没, 政府在与市场、企业,利益关系中过大、过多
一、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看待 我国的政治体制
二、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 (改革的必要性)
三、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一、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看待我 国的政治体制
1、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 绩
①党政关系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逐步完善和 发展
③选举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一、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看待我 国的政治体制
三、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确立 “三清”“四权”的标准
“三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 清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概念,具有政 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针对性。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 程中,三者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干部清正 是后两者的前提。“四权”——“废除特权、弘 扬民权、约束公权、保护私权”,反映中国现实 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着力解决。
(完整word版)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摘要: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的.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采取了恰当的原则和方法,使中国的改革独树一帜,没有成为制度转轨,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党和国家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下,从国情出发,从解决业已成熟的问题着手,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全方位推进,不断走向胜利和辉煌。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国体政体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已使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变革,它的每一次成功,每一项进展,都为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迫切地要求政治的支持和推动,从而也就为政治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直接而具体的要求。
既然我们已经认准了改革的大方向,我们完全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顶层设计,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决心、增强信心。
从这一方面讲,尽快出台一些能够提振人民信心的举措是很有必要的。
十八大报告用了很大篇幅专门阐述政治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重要问题,给予了明确回答。
按照党的十六大设计,现阶段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包括九方面的内容,但概括的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最根本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在坚持的前提下予以完善,特别是要搞好“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机构”等一系列自身建设,以及理顺人大与党和其他国家权力的关系。
第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其主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趋势摘要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1980年开始至今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功的建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本文就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的同时,也展望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现状;趋势在九十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反省和总结我国计划经济、文化大革命以及领导干部任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当时的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开始了自上而下渐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在三十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我国已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我国的政治体制已经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持久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国在党政体制、法制建设以及其他社会基本制度建设中都取得了完善和发展,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依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这就造成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一)政治体制改革中取得的成就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对国家机关的领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有选举、决定和罢免的权利,同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其还拥有着对国家大事的最终决定权。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强化人民代表大会最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并且建立了一整套的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社会法和诉讼法在内的法律体系。
同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了公开征集机制、听证会机制等一系列拓宽民主立法渠道的有效机制。
在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方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2、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会议的进一步完善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会议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制,随着多党合作制以及政协工作的不断完善,其在团结我国各阶层人民群众,完善和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八大以来社会体制改革的重大成就回顾
十八大以来社会体制改革的重大成就回顾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
下面将对这些重大成就进行回顾和分析。
一、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加强产权保护和市场竞争,促进了资源配置的更加合理和高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次,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中国加强了宏观调控,稳定了经济增长,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径,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同时,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促进了经济增长。
此外,中国加大了对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中国十八大以来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培育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推动了经济结构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二、政治领域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推动了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建设。
首先,中国进行了党内体制的改革,加强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贯彻执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这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了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其次,中国进行了重大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了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权力监督。
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机构改革,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主要导向,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权力清单管理。
这样的改革不仅提高了政府的效能和执行力,还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此外,中国还进行了重要决策决策协调机制改革,推动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实行了全面从严治党和重大决策决策协调机制改革,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务实性,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全文-来自新华网.doc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全文-来自新华网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胡锦涛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中共十八大时政热点:政改滞后是深化改革最大拦路虎
十八大时政热点:政改滞后是深化改革最大拦路虎中国式政改有着自己的步伐和节奏。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推进,海内外对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关注和期待也越来越高。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进入“深水区”,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再次站在了改革的关口。
“政改滞后是深化改革的最大拦路虎”,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改革不能光靠经济领域的“单兵突进”,为避免改革目标的低效率重复,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多次论及政改,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一直以来,中国政改的官方议程是明确而清晰的。
从“政治文明”写入十六大报告,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论述,“政改”一直是中共政治文件和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
舆论对于中国政改的鼓与呼也已持续多年。
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后,《人民日报》曾连续刊发署名“郑青原”的文章明确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
当今中国正面临深刻转型,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复杂,阶层思想观念趋于多元。
当改革向纵深推进时,面对民众多样的诉求,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和社会成本已不可同日而语。
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国民经济指数与幸福指数的增长却并不协调,社会变革的“喜气”与“怨气”并存。
改革链条环环相扣,不少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经过长期积累,似乎碰到了“天花板”。
“当利益格局被扭曲,就不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同时担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的汪玉凯说,改革不能惧怕“伤筋动骨”,要敢于动既得利益的“奶酪”。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则公开指出,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
中国式政改不是“改不改”,而是“如何改”的问题。
面对体制机制的瓶颈,改革的难点也成为中共决策层“攻坚克难”的突破口。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之十
十八大报告专题解读十八大报告精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统一思想的宣言书、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报告从七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上,除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外,第一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这是与我国国情和民主政治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路径的新拓展。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
目前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我们应逐步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二、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在10年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全党的拥护。
对科学发展观的作用,过去我们党的文献是这样表述的: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或者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就是说它还没有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朝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转变,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发展成为鲜明特点,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取得显著进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增添发展后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对当前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再思考
如果没有政 治体制改革的配合 ,进一步为经济体 制改革扫清 障碍 ,打开 通道 ,是根 本无法实 现的 。现 在经济体 制改革 , 每前进一 步 ,都深深感 到政治体制改革 的必要性 。 ( 二 )要 取得反腐 败斗争 的实质性进展 和最终胜 利 ,更 要依 靠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和 支持
( 三 )缩 小贫 富差 距 ,保障和 改善 民生,需要 进行政 治 体 制 改 革
当然 ,尽管形成贫 富差距 、贫 富悬殊 的因素有很 多 ,原
医院党 组织建设 的重心应 落在基层党组织建设 ,积极培 养一大批处 于医疗 、 科研 、 教学 和管理第 一线的青年党员骨 干 ,使基层党组织获得新鲜 的血液 ,为党输 送优秀人才 ,并 促使这些青 年党 员骨干成 为院内先进标兵 ,带动全院职工工 作 和学 习的积极性 。
和技能交流的一体化。 ( 三 )以医务人 员奉献精神为主要价值取向 医务人员的奉献精 神是 医务 人员 职业 道德 和职业素养的 基本 体现 ,即古人 所说 的 “ 医者父母心 ” 。医院党建工作 应 以医务人员奉 献精神 的培养为主要 的促进 目 标 ,具体要说 , 要求 医院年轻党员作 出表率 , 并 带动科室其他人员共同 以奉 献精 神为最高价值 取向。以我们 单位为例 ,主要的工作 内容 是为系统 内公 司员工开展各类体检 ,同时也为社会群众提供 体检服务 ,基本业务还有住院业务 、社区服务 中心业务和社
尽管反腐败 斗争 取得 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的成就 ,但是总 体上并不尽如人意 。可 以讲 , 我们 的反腐败 斗争 ,还没有取 得根本性的突破性 的 、特别振奋人 心的这种成果 。原 因在 哪 里呢 ,就是我们没有建立起有效 的监督 制约机制 。这 已经成 为一个制度性 的问题 。这种制 度性 的问题导致社会收入严重 的分配不公 ,激化干群矛盾 和各种 社会 矛盾 ,这些都是社会 不安定 因素 。正如 十八 大报告 所强调指 出的 ,如果这个 问题 解决 不好 ,无疑 会对党造 成致命 伤害 ,甚 至可能亡党 亡 国。 建立有效 的监督 和制约机制 ,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 的 滋生蔓延 。真正要解决这个 问题 ,必须诉诸政治体制改革 。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 了重要政治制 度保障 , 得到 了全国各族人 民的广泛认 同和坚定拥护。 我 国政 治制度充 分展现 出社会 主义 民主政 治 的显 著优 势。 胡总书记深刻指出 : “ 衡量一个政治制度是不是 民主 , 关键 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 反映 ,最广大人 民当 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 到了充分实现 ,最 广大人 民的合法权益 是否得到了充分保 障。”我 国政治制度 之所 以具有 巨大优越 性, 追根溯源 , 是因为我们党和 国家始终以最广大人民根本 利 益为宗 旨。 这是党 和国家的根本性质决定 的, 是我们始终追求 的奋斗 目标 ,也是我们制度拥有强大力量的根本 原因和最大 合 法性 。我们必须认 清这一制度本质 , 坚持制度特色 , 坚定制 度 自信 。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 到 , 同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新形势相 比, 同坚持 以人为本 、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 相 比, 我国政治制度还存在一些不适 应 、 不符合 的问题 , 民主 政治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 、 不健 全的地方 , 在保障人 民 民主权利 、 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 在不 足。 因此适应扩大 人 民民主权利 、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 必须继续积 极稳妥推进政 治体制改革 , 更加 自觉 、 更加主 动地发展社会主 义 民主政治 ,更好地把我 国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 的优越性发挥
用科学发展观指 导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 1 、 按照 以人为本 的精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和民主政 治建 设。 科 学发展观 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 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做到 以人为本。首先 , 必须从 根本 上保证人 民是 国家 的真正主人 , 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的权利 ,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 表大会 行使 国家权力 , 依法行使 立法 、 监督 、 决定 、 任免 等职 权 。其次 , 必须正确处理党和政府 与广大人 民群众 的关 系 , 做 到立党为公 , 执政为 民, 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 。忠实践行党的 宗 旨, 着力建设 服务型政府 , 完善公共服务体 系 , 强化社 会管 理 和公共服务 。再次 , 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 , 依法保护每个公 民和社会成员的 自由 、 民主和发展的权利 。 2 、 按照科学精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 民主政治建设 。在 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科学性 的要求 ,就是要认识 民主政治发展 的客观规律 , 并根据这种规律实行科学执政 。从而 , 使我们党 的执政 活动建立 在顺应 历史发展 必然性 和规律性 的基 础之 上, 是我们党能够巩固执政地位 、 长期执政 的前提条件 。我们 党还提出要提高党 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直接关系到党治 国理政的水平 ,关 系到我国民主政治 建设 的 成效。 3 、按照 和谐 发展精神推进政 治体制改革 和民主政治 建 设。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根本方法是统 筹兼顾 , 这充分体现了和谐发展的精神 和要求 。 党 的十八大指 出健全社会 主义协商 民主制度 。要完善协商 民主制度和工作 机制 , 推进协商 民主广泛 、 多层 、 制度化发展 。 通过 国家政权机 关、 政协组织 、 党派 团体 等渠 道 , 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 问题 和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 ,广纳群言 、广集 民 智, 增进共识 、 增强合力 。坚持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 推进政治协 商、 民主监督 、 参政议政 制度设 , 更好协调关系 、 汇聚力量 、 建言献策 、 服务大局 。 加强 同民主党派 的政治协商 。 把政治协 商纳入决策程序 , 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 , 增强 民主 协 商时效性 。 ■、 正确认识我国政治体制的总体概况和面临的 问题 。 新中国成立 6 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 0多年发展 的辉煌 成就充分证明 , 我国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 符合 我 国国情 , 有利于坚持 党的领导 , 有利于保证人 民当家作 主 ,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有利于维护 国家统一 、 民族 团
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来源:江西日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六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贯彻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无论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还是对加快实现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样,我省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刀阔斧地推进机构改革,干部选拔任用走向公开透明,听政制度不断推进,政务信息逐步公开,“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公众更多地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全省形成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在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进一步开创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新局面,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落到实处,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到位、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十八大报告五大亮点解读[1]
十八大报告五大亮点解读党代会五年一次,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规划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
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十八大报告中都会有体现,胡锦涛同志在会上讲了报告的要点,并没有念报告的全文,之所以做这样的一种安排,显然就是因为报告涉及的内容多、面广。
仔细听了这个报告,我感觉报告的亮点、新意很多。
十八大报告五大亮点第一,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当作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来,这肯定是第一次。
我估计马上要进行的修改《党章》的工作,肯定涉及这方面的修改。
这是十八大报告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列提出来的,强调必须要贯彻落实,而且要长期贯彻落实,这个意义在于,科学发展观真正认清了我们发展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调,这次讲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样的话也是没有过的。
这次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更加的强调。
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有了内涵,内涵丰富了,深化了。
第三,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描绘指标的提出,这次很多人关注到了,我也感到震撼,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是了不起的数字。
我觉得这个数字说出来,会让西方国家的很多领导者、政治家吓一跳,他们谁敢提这个数字?当然中国领导人提这个数字,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是提提而已,提了要兑现,这个好衡量的。
所以,我想肯定是经过测算的,肯定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过去我们讲十七大是四位一体,这次加了一个生态建设,这肯定也是新的东西。
第五,这次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关于党的建设,都有一些新的东西。
我觉得十八大报告,针对目前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都给予了回应,或者说对于老百姓的关切都给予了回应。
简述中共十八大的主要内容。
简述中共十八大的主要内容。
一、过去五年工作和十年基本总结: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二、民生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三、政治体制改革:1、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2、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弦上之箭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弦上之箭打开文本图片集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大量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对政治体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内和社会上呼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声音日益强烈。
正因为此,人们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格外关注,对十八大以后的改革走向多有期待。
顺应时代潮流,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当成为全党的共识。
迫在眉睫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人们普遍关注十八大,很重要的一个缘由,是对十八大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抱着一种强烈的期盼。
为什么?归根结底是因为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层次社会矛盾凸显,并且最终交织在政治体制这个点上,使政治体制改革成为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显然不是一个主观设定的题目。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这本身就会在民众中诱发出更多的民主诉求。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纯经济层面的诉求逐渐退居第二位,更高层次的诉求,如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安全、尊严、幸福等的追求突出出来。
这些诉求,很难仅仅通过个人努力来实现,而是需要政府负起责任,从而变成了对政治体制、政府活动的更高要求。
这不简单是民生问题,更不简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政治运行的问题,是在政府组成、决策、施政等方面如何更多地体现民主参与的问题。
仅靠GDP增长速度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
前一时期发生的乌坎事件、启东事件、什邡事件等,都彰显了民众高度的参与意识。
这些事件,看似由不同原因引发,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现有体制没有为有序参与提供足够的平台,从而民众的参与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溢出”体制之外的行为。
特别需要指出,在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也群体性事件频仍,更加典型地反映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度跟不上民主发展的要求。
人们往往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与执政党联系在一起。
这也难怪,因为我们党是唯一的执政党。
所有行使权力的行为,本质都是执政党的行为。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执政党自身的改革创新。
从这个角度看,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十八大以来社会体制改革的重大成就回顾
十八大以来社会体制改革的重大成就回顾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社会体制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党和政府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法治建设、公民权利保障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改革,以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目的。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回顾中国自十八大以来的重大社会体制改革成果。
一、政治体制改革2018年,中国宣布制定政治改革方案,依规审批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府官员。
随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批准了一系列法律修订议案,包括修改宪法、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禁止高官兼任公司董事等法律。
此外,中国还出台了贯彻执行惩治腐败度假方案等政策,成立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改革人大代表选举和职权等。
这一系列改革推进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民主和透明化。
二、宪法法律体系改革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增强宪法、国家监察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权威性和透明度的改革措施,使法律规定更加贴近人民需求和社会现实。
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它地方人大代表组织法律的责任及其监督职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革,以带动机关人员尽量切实地执行法律。
三、国有企业改革自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部分。
在此期间,中国更加关注国有企业的管理情况,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管理结构性改革,致力于降低其行政干预、推动中国企业经济增长的能力。
四、科技创新十八大以来,中国已逐步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点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驱动力。
巨大的科技投入、各种规模的创新研发和“双创”文化的持续推展等,无不表现出中国在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和重要成果。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已经成为全球引领科技创新的先锋力量。
五、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在十八大后致力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中国减贫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
中国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包括医保、社保等都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摘要: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改革的保障,是解决目前某些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针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本文介绍我国当今的国情、政治体制,并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介绍了十八大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以谋求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关键词:基本国情;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十八大;
1 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2 我国的政治体制
所谓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治体制[2]。
它是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3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指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
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标志性成就
4.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的探索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3]。
4.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规划
党的十二大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迫切的要求,1986年,邓小平多次指出,重要的是政治体制改革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7)十三大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列为重要内容,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目标以及方法、步骤等一系列问题。
(8从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由单项改革进入到有目标有步骤地全面配套改革的阶段。
4.3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全新目标
十四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确立了以坚定党的领导,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寓意的治国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为全新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
1992年10月,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搞西方的多党制。
并提出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十大主要任务[3]。
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总要问题的决议》。
这一决议的贯彻为继续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
大会指出,依法治国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新里程。
2004年9月中共十
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5]。
5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
十八大报告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7]:
1.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3.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5.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6.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7.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
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虽然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已经认准了大方向,构画出了蓝图,我们可以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
我们坚信我们的党会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逐步积极稳妥地完成政治体制改革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参考资料: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22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4] 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学习指南》(白皮书),第九章, 2012版,第38页。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版,第277页。
[6] 胡锦涛向十八大作的报告摘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北京晚报,2012-11-08,07版。
[7] 谢春涛解读十八大报告:政治体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中国经济网,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