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合集下载

住院患者抗菌药 物使用率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住院患者抗菌药 物使用率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抗菌药物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然而,过度、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进而增加患者感染治疗难度和医疗风险。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各国医疗机构纷纷制定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规范医务人员对于抗菌药物的开具和使用,从而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标准明确了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医务人员在开具抗菌药物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临床评估,确定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等信息,然后根据相关指南和标准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一些常见的禁忌症也需要在标准中明确规定,以指导医务人员在特定情况下的抗菌药物使用。

其次,标准规定了不同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程。

不同类型的感染在临床表现、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同时,标准还会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避免患者因为抗菌药物使用不足或过多而引发不良反应或治疗失败。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合理的抗菌药物剂量能够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治疗剂量,对感染病原进行有效的抑制或杀灭。

同时,给药途径的选择也能够影响抗菌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安全性,因此标准需要对这方面内容进行明确规定。

最后,标准还包括了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和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培训工作。

总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标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能够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包括7类指标:住院死亡类指标(Inpatient Mortality Indicators)、重返类指标(Patients Return Indicators)、医院感染类指标(Hospital Infection Indicators)、手术并发症类指标(Operation Complication Indicators)、患者安全类指标(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Rational Use of Drug)、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Hospi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指标分类图: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框架一、住院死亡类指标(Inpatient Mortality Indicators )(一)住院总死亡率(Total Inpatient Mortality )。

表达方式:%100⨯=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住院总死亡患者人数住院总死亡率(二)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

1.新生儿患者总住院死亡率 表达方式:%100⨯=次同期新生儿患者出院人数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人率新生儿患者总住院死亡2.新生儿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 表达方式:%100⨯=院人次同期新生儿手术患者出亡人数新生儿手术患者住院死住院死亡率新生儿手术患者3.新生儿非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 表达方式:%100⨯=出院人次同期新生儿非手术患者死亡人数新生儿非手术患者住院住院死亡率新生儿非手术患者4.新生儿患者出生体重分级住院死亡率(1)出生体重≤750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 表达方式:%100750750750⨯≤≤=≤新生儿患者出院人次克的同期出生体重患者住院死亡人数克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克的出生体重 (2)出生体重751-1000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 表达方式:%100100075110007511000751⨯--=-新生儿患者出院人次克的同期出生体重数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人克的出生体重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克的出生体重 (3)出生体重1001-1800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100180010011800100118001001⨯--=-新生儿患者出院人次克的同期出生体重数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人克的出生体重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克的出生体重 (4)出生体重≥1801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100180118011801⨯≥≥=≥新生儿患者出院人次克的同期出生体重患者住院死亡人数克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克的出生体重(5)新生儿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死亡率 表达方式:%100⨯=新生儿患者出院人次同期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住院死亡人数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住院死亡率新生儿医院感染患者(三)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Mortality of Surgical Patients )。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

同期总出院人数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 。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抗生素合理应用检查标准

抗生素合理应用检查标准
10
无备案表扣10分;未及时更新扣5分
2-3-2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考查《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内容、相关会议记录
5
无相关制度不得分,无相关内容扣3分,无会议记录扣2分
2-3-3 建立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临时采购程序。特殊感染患者临时采购,须按临时采购程序审批,同意后方可采购,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
1-1-3临床科室成立合理用药评价小组,负责本科室合理用药的管理、指导工作。
抽查科室;查活动记录
10
有一个科室缺评价小组扣5分;有一个科室评价小组无活动记录扣2分;对存在的问题整改效果不明显扣1分
1-1-4抗菌药物收入占医院药品收入的比例比去年下降10%。
查阅资料
20
下降比例不足10%扣10分,不足10%,每少1个百分点再扣1分
山东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评估标准
项目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检查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1 组织管理部分 100分
1-1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院、科二级抗感染药物管理组织,各级管理组织职能明确,协作机制健全。
1-1-1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医务、药学、护理、医院感染、教育、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现场考查
10
品规超过1个扣2分,扣完为止
2-2-6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个品规。
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现场考查
10
品规超过1个扣2分,扣完为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要求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上升,增加治疗难度。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临床应用指标要求,以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要求的相关内容。

一、抗菌药物使用适应症:医师在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来确定合适的抗菌药物。

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在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滥用抗菌药物是不可取的。

二、首次给药原则:医师在初次给予抗菌药物时,首先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用药史,选择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同时,应当注重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抗菌药物疗程持续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应当根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类型、感染部位和患者的病情决定。

对于急性感染,应当在严密监测下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评估疗效,根据疗效调整用药时间。

对于慢性感染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感染,应当避免过早停药,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抗药性的发展。

四、选择敏感药物:在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应当根据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

应当选择对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杀菌作用的敏感性药物,避免选择对患者无效或引起耐药性的药物。

五、抗生素的合理组合:对于复杂感染或多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多种不同的抗菌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但是在选择药物组合时,应当注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合理搭配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要求是为了规范医师在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性的发展。

医师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指标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希望各位医务人员能够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标要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护患者的健康。

综合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标准

综合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标准

综合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标准在当今医疗领域,抗菌药物的使用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但过度或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为了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综合性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符合标准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规范。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评估指标为了评估综合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否符合标准,可以考虑以下指标:1.抗菌药物使用率:即单位时间内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单位时间的总药物使用量的比值。

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并且符合相关的指导原则。

2.口服与静脉给药比例: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一般应以口服给药为主,静脉给药为辅。

口服与静脉给药比例的不合理偏离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3.单药与联合用药比例: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优先考虑单一药物的使用,必要时才考虑联合用药。

单药与联合用药比例的合理性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4.抗菌药物种类选择:综合性医疗机构应根据疾病种类、病原体耐药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广谱抗菌药物。

实施符合标准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措施要确保综合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标准,可以实施以下管理措施:1.建立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团队,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原则,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不合理使用进行监督和纠正。

2.开展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增强其合理使用的意识。

3.建立抗菌药物使用审核机制,对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合理有效。

4.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明确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疗程等使用规范,指导医护人员准确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5.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持续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综合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标准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治疗疾病的重要保障之一。

通过合理管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降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风险,还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保障。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及质控指标应知应会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及质控指标应知应会

详细描述
02
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等。
03
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竞赛和技能考核等活动。
04
加强与国内外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抗菌药物管理经验和技术。
05
04
抗菌药物质控指标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对各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监测,确保合理用药。
临床科室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是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耐药菌株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耐药菌的传播风险。
总结词
医院应定期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向临床医生提供耐药性报告,指导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详细描述
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
抗菌药物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多个科室和领域,如外科手术、内科感染、儿科、妇科等。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如耐药性的产生、不良反应增多、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等。因此,合理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级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详细描述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只有在明确指征时才使用。
遵循“降阶梯”原则,及时停用不必要的抗菌药物。
根据感染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用药方案。
总结词:明确规定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和规范,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规范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监测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抗菌药物的范围● 包括抗生素类和合成抗菌药物类,不含植物成分的抗菌药;● 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在此表中不列为抗菌药; ● 抗皮肤感染药、抗眼科感染药及含庆大霉素、喹诺酮类或其它复方的止泻药,列为抗菌药。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处方指标抗菌药物用药指标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一、处方指标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同期就诊人次就诊用药总品种数均用药品种数每次就诊人●目的:考查用药过多的程度。

●确定规则:复方药物当一种药品计算;标准化的序贯疗法需制定指南。

●同期: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或横断面上. ●1个就诊人次多处开方、多张处方需合并。

● 统计:求均值(将处方药物总数除以就诊总人数)。

2、每次就诊人均费用同期就诊人次就诊药物总费用人均药费每次就诊 ● 目的:考查药费过高的程度。

● 同期: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或横断面上.● 1个就诊人次多处开方、多张处方的总费用。

● 统计:求均值(就诊处方药品总费用除以就诊总人数)。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药物的百分率就诊使用抗菌 ●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病人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病人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病人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4、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注射药物人次药物的百分率就诊使用注射 ●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注射药物使用情况。

● 明确注射药物的范围。

● 就诊使用注射药物人次:是指在规定的抽样时间段内,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人次,即如果一个病人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注射药物,则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为1人次,以此类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释义节选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释义节选

2.正确使用DDD值-单一成分药物
• 头孢他啶注射剂DDD值为4g。
2.正确使用DDD值-单一成分药物
• 甲硝唑注射剂治疗系统性感染*DDD值为 1.5g。
*甲硝唑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时DDD值为0.5g。 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时DDD值为2.0g。
2.正确使用DDD值-复方制剂
• 头孢哌酮复方制剂DDD值为4g,指的是头 孢哌酮。
释义

目的:测算抗菌药物费用在总药费中的相对数值

统计:将已使用的抗菌药物总金额除以已使用药品总金额乘100%。
16
(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 6. 抗菌药物特殊品种使用量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百分率
抗菌药物特殊品种 ) 抗菌药物特殊品种使用 量 使用量(累计DDD数 100% 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百 分率 同期抗菌药物使用量 (累积DDD数)
http://www.whocc.no/atc_ddd_methodology/purpose_of_the_atc_ddd_system/ http://www.whocc.no/atcddd/atcsystem.html#6
1.正确理解DDD值-ATC/DDD系统的目的
• ATC/DDD系统提供了药物应用研究的工具,藉此提高 药物应用水平。 • 维持长期稳定的ATC编码和DDD值,有利于研究药物 消耗的趋势,不至于因系统的频繁改变而使得类似研 究变得复杂化。 • ATC/DDD系统提供了稳定的计量单位,使得不同地区 、不同时期、不同人种之间,药物应用研究具有统一 的标准,具有可比性。 • ATC/DDD系统本身不适于指导医保、定价和干预治疗 。 http://www.whocc.no/atc_ddd_methodology/purpose_of_the_atc_ddd_system/

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及合理用药分析课件

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及合理用药分析课件

五、不合理用药影响
3 满意度评价
2013年满意度调查:职工患者对医院的医疗费用 满意度仅为72、 88%,是所有项目中最不满意的。(整体满意度85、73% ) 。 满意度指标要大于85%。
六、合理用药持续改进
1 学习《中国医师道德准则》,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幸免不正当的经济动机;
依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
七、合理用药观念
应最大限度地考虑患者的医疗利益,而非自身的
1 经济利益,幸免过度药物治疗。 2 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
3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感谢您的聆听!

0人/日
五、不合理用药影响
1 医保费用结算
关于医疗机构因为医疗费用控制不力等其他原因而导致超支情况, 其超支部分医院自行承担,医保办一概不予承担。
药占比超过50%的部分 不合理用药(辅助和昂贵药品)超过10%的部分。
五、不合理用药影响
2 医院各类评审
医保定点医院评审 等级医院评审 医院评先评优 吊销医院营业执照 吊销医生执业证书 刑事处罚
规格 单价 使用数量 使用金额 产地
10mg/支 22、7
6984
158536
黑龙江珍宝 岛
2952
67010
1456
33051
782
17751
第十六条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
不规范处方
2
用药不适宜处方
3
超常处方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一)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二)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三)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 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四)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五)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 方的; (六)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七)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八)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九)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十)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十一)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十二)无特别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别 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十三)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别管理药品处方未 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十四)医师未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十五)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依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 剂、煎煮等特别要求的。

上海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指标

上海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指标

上海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指标1. 背景介绍上海市一直致力于提高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以提高医疗质量和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用药考核指标,旨在引导医疗机构合理使用药品、减少药品浪费和滥用,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2. 合理用药考核指标的内容上海市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考核指标主要包括药品使用指标、抗菌药物使用指标、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报告指标、药物费用指标等多个方面。

这些指标涵盖了医疗机构在用药过程中需遵守的各项规定和标准,旨在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3. 药品使用指标药品使用指标是衡量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括了处方药品的种类、用药频次、给药途径、疗程等多个方面。

医疗机构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药品,并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和频次,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药耗。

医疗机构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用药情况的跟踪和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4. 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是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难题。

上海市规定医疗机构需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各类细菌感染需进行及时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细菌的耐药性和敏感性,以便科学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5. 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报告指标在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是难以避免的,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上海市要求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报告系统,并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对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的识别、报告和处理能力。

6. 药物费用指标药物费用指标是评价医疗机构用药成本控制和效益的重要依据,医疗机构应该通过严格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和药品采购管理,降低药物费用的支出,提高药物使用的效益。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要指标解读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要指标解读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说明:“双控”
1.严控抗菌药物购用品种数,保障抗菌药物品种结构合理。
(1)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2)精神病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10种; (3)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40种; (4)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 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5)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4.下列情况可越级使用二线及以上药物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 但仅限于1天用量。 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限制级”或“特殊级”药物进行治 疗: (1)感染病情严重者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经心肺复苏存活之病人;脏器穿孔者;感染性心内 膜炎;严重的蜂窝组织炎;重度烧伤及其他重症感染者。 (2)免疫状态低下病人发生感染时,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剂治 疗;接受抗癌化学疗法;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 <0.5×10-9/L:爱滋病. (3)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 注:但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证实“非限制使用药物”有效时 仍应使用“非限制使用药物”:
×10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三. Ⅰ类(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控制
(一)Ⅰ类(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相关规定
1. I类(清洁)手术概念 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 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 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2. 主要包括 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病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含补片修 补术)、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瘤切除术、经 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则: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上例:20×3=60(天)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在医疗机构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过度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

为了规范和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指标1.抗菌药物使用率:医疗机构应当监测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包括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了解抗菌药物在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2.抗菌药物使用时长:监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长,避免出现药物使用过短或过长的情况。

3.抗菌药物使用途径: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的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等,以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方式。

4.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避免在无需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下滥用。

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指标1.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率:建立完善的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体系,提高细菌感染的明确诊断率,减少盲目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2.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监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包括滥用、过量使用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3.消耗类抗菌药物比例:监测消耗类抗菌药物的比例,了解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避免过度使用高级别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效果评估指标1.治疗效果评估:监测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的病情转归,评估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2.耐药性监测: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定期监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计划。

3.不良反应监测:监测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以上指标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控制机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率,有效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

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

同期总出院人数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 。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PPT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PPT

合理用药的定义
合理用药是指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根据疾病诊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安全、有 效、经济的原则,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
合理用药要求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等 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01
02
03
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的创新方向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药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合理用药 指标,推动医疗机构的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信息化技术应用
利用物联网、移动医疗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 的动态监测和实时反馈,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激励机制建设
详细描述
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是指医疗机构药品销售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比例。该 指标用于评估医疗机构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有助于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药品 销售情况,促进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总结词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是衡量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Part
03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的具体 内容
药物使用强度
总结词
药物使用强度是衡量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医疗机构对药品的依赖程 度和使用强度。
详细描述
药物使用强度是指医疗机构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每百张床位使用的药品种类数和用药量。 该指标用于评估医疗机构对药品的依赖程度和使用强度,有助于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用 药情况。
疗事故和纠纷。
降低医疗成本
合理用药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 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 时也有助于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一.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1.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目的: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病人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病人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病人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如分组(手术组、非手术组或预防组、治疗组)计算,同期总出院人数不相同时要考虑权重。

二.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目的:测量每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者平均用了几种抗菌药物。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抗菌药物品种数:按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统计。

统计:抽样期间,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总品种数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药物
三.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目的:测算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抗菌药物的费用按药品最近的购入价格(按商品名计价)。

统计:抽样期间,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总费用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总例数
四.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日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约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

由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用于不同药品间比较的指标。

DDD数(DDDs)即是这样的指标。

DDD(Defined
Daily Dose,约定日剂量)是指为达到主要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DDD数有两种计算方法(1)
1、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1000)/(DDD值×365天×居民数)
含义:以约定日计量为单位的每1000居民每天某药品的消耗量。

适用于对某一地区居民的用药的总体评价。

2、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DDD值
含义:以约定日剂量为单位的某药品的消耗量。

适用于一家或几家医院的不同年度的动态比较和用药结构的分析。

DDD数作为不同药品间可比较的指标,是因为DDD数是一个比值,与日剂量无关的数值,并不会因为各种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

DDD数大,反映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渐少用该药。

DDD以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准剂量,将不同药物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标准单位。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DDD为研究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指标,并颁布了用来规范此类研究的每一种抗生素的标准DDD值。

可以计算单一病例或所有病例使用药物累积DDD或平均DDD,也可以计算使用不同种类药物的累积DDD。

五. 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比
目的:测算抗菌药物费用在总药费中的相对数值
统计:将已使用的抗菌药物总金额除以已使用药品总金额乘100。

六. 抗菌药物特殊品种使用量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百分比
目的:测量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总量中的相对数值
统计:将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量(累计DDD数)除以抗菌药物使用总量(累计DDD数)乘100。

七.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住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八.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目的:测算清洁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清洁手术病例
同期清洁手术总例数:是按清洁手术例数统计
九.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
目的:测算清洁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程度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总天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清洁手术病例用抗菌药物总天数。

同期清洁手术用抗菌药物总例数:是按清洁手术用抗菌药物例数统计。

十. 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目的:考查清洁手术术前首次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
因为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相关管理规定,一般清洁手术在切皮前0.5-2.0小时内预防切口感染给药,是合理的。

此项均按病例数统计。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