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世界里的西西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寻找格林先生》是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的名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格雷布寻找格林先生以发送救济金的过程。本文采用存在主义大师加缪的荒诞哲学来探究在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中人如何寻找自身价值的问题,并将小说主人公以荒诞英雄西西弗来做比对,展现了人面对荒诞应具备的反抗精神。

关键词:《寻找格林先生》荒诞西西弗反抗

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他追问的是“人类在混乱与默默无闻中要决定究竟是坚持生存下去还是走向毁灭”[1]的问题。《寻找格林先生》是贝娄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救济站一名普通职员格雷布一天的工作状况,展现了荒诞世界里人的生存困境以及面对荒诞人积极反抗、寻求人生意义的精神。

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一书中集中探讨了荒诞哲学,认为荒诞是指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不和谐,人理想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以及人渴望理解世界与世界的不可知性之间的矛盾。《寻找格林先生》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荒诞的世界。格雷布本身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曾在大学里做过老师,经济大萧条时期,格雷布无法依靠自己的满腹学识为生,只好被迫去做卖鞋卖罐头之类的工作,就连这份发送救济金支票的工作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以格雷布的学识他本应在室内做一份更体面的工作,如今却不得不冒着严寒在外送支票,这种具有强烈反差性的描述就流露出了现实的荒诞性。不仅如此,整个寻找的过程也充满了强烈的荒诞感。格雷布要寻找的是一个名叫图利维·格林的人,他手上有这位格林先生住址的门牌号,然而格雷布却无法找到他,因为“街道和门牌号码,他倒可以找到,可是对象却不在应在的地方”。[2]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里,名字已经无法证实人的身份。面对这样一个荒诞的世界,人应该如何生存下去呢·加缪指出有三种可能的态度:生理自杀,哲学自杀和反抗荒诞。[3]加缪推崇的是人面对荒诞的反抗精神。“活着,就是使荒诞活着。使荒诞活着,首先就是正视它。”[4]加缪以西西弗的命运隐喻当代人的生活。西西弗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因为泄露了宙斯的秘密,他被罚下地狱,在地狱里,他每天要把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推到非常陡的山上,当他到达山顶时,再眼看着这个大石头滚到山脚下面。西西弗要永远地、并且没有任何希望地重复着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在加缪看来,西西弗是这样一个荒诞英雄:明知自己推石而上的结局是石头将再一次滚落山下,明知这一举动毫无意义、毫无结果,荒诞的意识已经在他心里展开,然而西西弗没有停止这一行动,因为就在推石上山这一过程中,西西弗证明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展现了生命的崇高与伟大,树立起了他的人格与尊严。

《寻找格林先生》中的主人公格雷布就是这样一位西西弗式的英雄。格雷布寻找格林先生的过程可以比之于西西弗推石上山的过程,因为两者看起来都是没有尽头没有希望的。格雷布在一开始寻找格林先生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面对的困难。他去送救济金支票的地点是在一个黑人贫民窟,他的上司雷诺告诉他,因为格雷布的白人身份,他将很难从周围邻居口中得知格林先生的信息。在送救济金支票之前,格雷布没有机会查看收支票人的具体信息,他所知道的只是他们的住址门牌号,而且在这一居住地带,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搬进搬出,在这个混乱的环境中寻找一个名叫格林的人无疑似大海里捞针。讽刺的是,面对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除了格雷布以外没有其他人对它给予过多的关注,没有人对他的这份工作有过多的要求,甚至可能格林先生自己也并不在乎这份支票。在小说开头,贝娄引用了圣经中的一句话,“凡当做之事,应尽力去做。”[2]这句话可以看做是格雷布的行为准则,只要是他认为该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尽力做好,至于事情外界客观的意义于他而言已经不重要了。正如西西弗在推石上山的过程中获得人生的价值一样,格雷布也在寻找格林先生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命的尊严和意义。

格雷布寻找格林先生的过程是很艰辛的,不仅要忍受恶劣的天气,更要忍受人性的冷漠,然而他还是从周围的人与事物那里得到了坚持的勇气。格雷布在出发前目睹了“输血妈妈”

斯泰卡大闹救济站的一幕。格雷布起初质疑斯泰卡这一举动的意义,认为“谁会听她的命令·她的大喊大叫能带来什么变化·”[2]然而立刻格雷布在她身上看到了一股包含着“血与肉的战争”[2]的强大力量,这股力量在格雷布寻找格林的过程中时不时涌入他的心头,激励着他完成这一任务。可以说斯泰卡和格雷布一样具有西西弗式的从无望的行动中找寻人生价值的勇气。斯泰卡大闹救济站这一疯狂举动尽管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政策,从而改善她的生存处境,但如果没有这种行动,她的存在将如尘埃一样淹没在芸芸众生当中。换言之,斯泰卡通过积极行动来证实自己的存在并获取生命的尊严,即使这种行动是收益颇微的。格雷布对生活信奉“行动主义者”的态度,认为人应直面生活,在行动中创造生活的意义,因此当他看到斯泰卡以近乎绝望的方式反抗自己的悲惨命运时,他从中获得了巨大的能量。

接下来格雷布遇到了坐在轮椅上的退伍军人菲尔德先生。菲尔德向格雷布讲述他的“百万富翁”计划,他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只要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人联合起来造就一个百万富翁,接下来就会带动整个黑人社区,出现更多的百万富翁。很明显菲尔德的想法过于简单,不仅夸大了钱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体制缺乏全面的认识,他的计划完全是乌托邦式的。但是,就像在斯泰卡身上发现了某种力量一样,格雷布也在菲尔德那里找到了激励他继续寻找格林的能量。菲尔德虽然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贫困,但他仍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百万富翁计划听起来确实荒谬可笑,也不可能被实施,但它是菲尔德对自身以及对整个黑人社区的责任感的体现。他明白以他的力量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因为没有人会去实施他的百万富翁计划,但他依然不放弃这一构想,只要有机会就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他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菲尔德和斯泰卡一样,也是具有西西弗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气的人物,因此,与菲尔德的相遇无疑又一次给了格雷布继续寻找格林的精神支撑。

在寻找格林先生的过程中,格雷布不仅在与之相遇的人身上发现了直面困境、积极反抗的力量,也在周围破败萧条的环境中得到了这股力量。一路上格雷布目睹了芝加哥这座城市最荒芜最萧瑟的场景,目力所及之处都是坍塌的房舍、关闭的工厂和肮脏破旧的建筑群。短短三十年间,这一地带经历了从大火毁灭到重建再到沦为废墟的过程,而面对这样的场景,格雷布不由得思考,为什么人们会同意这些丑恶和苦难·为什么在经历了一次次毁灭之后人们还有勇气重新建立起这座城市·接着格雷布在这些颓败的建筑群中感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逃脱的、独立的、没有规律的力量”[2],“人们不仅感觉到它,而且被迫去配合它”

[2]。这些建筑物是人性力量的写照,人们知道这个世界苦难是不可避免的,但人性的力量会激励人们重新建造起一座城市。历史兴衰起伏向前,而人不屈不饶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格雷布这个西西弗式英雄在这些建筑群中找到了西西弗式的力量。

小说留给读者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并未指明是否找到格林先生,正如人们不知道西西弗的苦难什么时候会终结一样。寻找格林先生是一则具有预言性的故事,暗示了当代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中该如何寻找身份、寻找人生价值的问题,作者以小说主人公格雷布的坚持不懈的找寻来告诫读者,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人人当如西西弗,在荒诞中积极行动,在行动中塑造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索尔·贝娄.诺贝尔奖受奖演说[M]宋兆霖,译.索尔-贝娄.集腋成裘集.李自修,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Saul Bellow. Mosby’s Memoirs and Other Stories.[M].Great Britain: Penguin Books Ltd.

[3]张容. 形而上的反抗:加缪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阿尔贝·加缪. 西西弗神话[M].沈志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