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今年初中综合素质作文立意
今年初中综合素质作文立意一、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1.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2.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3.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
4.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反映青春成长历程
1.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2.友谊、亲情的体会
3.理想、追求的思考
4.挫折、成长的历程
三、抒发童真情怀
1.纯真善良的内心世界
2.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对家乡的热爱
4.对祖国的热爱
四、展现个性特长
1.特殊的兴趣爱好
2.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3.个性化的生活态度
4.个人的长处和优势
五、启迪人生哲理
1.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做人的道理和原则
3.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4.对幸福生活的理解
立意要贴近生活实际,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考作文备考以《无声之处,亦有深味》为题(审题立意+选材及构思+优秀范文)
一、中考作文备考: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言有尽,意无穷,生活中的无穷之意往往潜藏在一个微笑,一张照片,一处风景之中。
请以“无声之处,亦有深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二、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带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充满了哲学意味和文学美感。
它不仅要求考生具备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思维深度。
先来审读题目,审读题目可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进行。
本题中的关键词由“无声”“亦”“深味”组成。
“无声”即没有声音,限定了写作的素材。
那什么事物是没有声音的呢?结合提示语不难发现,“无声”可以是“一个微笑”“一张照片”,也可以是“一处风景”。
“亦”是也的意思,相对于平常的认知而言,“亦”字有一个发现体悟的过程,与“有声”形成对应,在文中可以或用铺垫或用对比等方式适当体现。
对“深味”的理解,可以说是文章的中心,即素材本身所反映的主题需具有一定的道理和意味。
将以上分析结合起来,题目就是在提示我们,即使在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缺乏声响的地方或时刻,也可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味。
从深层意义上来分析。
“无声之处”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寂静,更可以引申为心灵上的宁静、沉思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以摆脱外界的干扰,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感受生命的韵律。
因此,“无声之处”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灵的境界或状态。
其次,“深味”则是指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或价值。
这些意义或价值可能并不显眼,但却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们可能是一种情感、一种思考、一种智慧,也可能是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的某种感悟或理解。
三、选材及构思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
而当我们学会在“无声之处”中沉思、感悟时,便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深刻之处。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作文专题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
信只有三个字——“爸:钱。
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
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
1 / 3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
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
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3:【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选材ppt(附范文)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句子文题 ,句子旳动词往往是“题眼”。宝山 区:经历了,我才懂得。
• 二、注意副词隐含旳信息与要求。
• “最”、“也”、“还”、 • “再”、“更”、“其实”“原来”
• (静安)爱原来是片海洋
• 三、明确写作对象和范围。 • (宝山)经历了,我才懂得 • 找准对象——我
• 明确范围——写我所经历旳有意义旳事
或体现感情色彩旳词语。
• 词语文题,什么旳味道?成长旳路上,我们品尝过人 生百味,妈妈旳一碗热汤,同学递来旳一方手 帕,花儿旳芬芳,浩瀚书海旳心香等等
• 短语文题,短语中旳修饰语一般来说是“题 眼”。如:嘉定区:默默地注视。
考场作文审题总原则
结合淄博中考电脑阅卷旳实际情况,作文阅卷是 一件繁琐、枯燥旳工作,中考阅卷时,更要在要 求旳时间内完毕近十万旳阅卷数量,因为时间紧, 任务重,阅卷老师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都字斟句 酌、细细品味,经过反复阅读来琢磨观点、概括 中心。中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让阅卷 老师一时难以把握,最明智旳做法是能让阅卷老 师在最短旳时间内,比较清楚地了解作文旳主题, 也就是说,要在文章醒目旳位置出现点题旳句子, 而且,就中考而言,最佳让点题旳句子在文中屡 次出现给阅卷老师留下较为深刻旳印象。
要“旨在笔先” ,即下笔之前就确立好主 题。也就是作品体现出来旳是表扬,还是贬斥; 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提倡,还是反对;是赞 颂,还是鞭挞。不论写什么内容,都要表白自 己旳观点、思想和态度,即要有一种鲜明旳主 题。
• 写一种人,就要体现出这个人旳思想品质和 个性特征;
• 叙一件事就要经过这件事反应出某个思想意 义或问题;
• 绘一幅景,就要融入作者旳主观感情。
总之,考生要根据自己旳生活和阅读积累, 进一步思索,仔细选择。
2024中考语文作文结构及三大主题训练小人物类作文01:选材与立意
三大主题作文训练——小人物类第一讲:小人物类作文——选材与立意主题阐述小人物,通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权势,也没有卓越的才华和天赋。
然而,他们身上却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品质。
他们或许是街头的清洁工,用辛勤的劳动保持城市的整洁;或者是餐馆的服务员,用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让人们感受到温暖;或者是平凡的老师,用心血和知识培育下一代。
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但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却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诚信、什么是善良。
他们或许没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周围的人,传递着正能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通过描写小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让人们更加关注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学会尊重和感激他们的贡献。
同时,通过揭示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真实和美好,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力量。
在写作小人物类作文时,可以从具体的人物故事入手,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小人物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同时,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小人物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总之,小人物虽然平凡,但他们的存在和行为却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关注和赞美小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活的本质,学会珍惜和感激身边的每一个人。
认识平凡人物何为平凡人物指身边平凡但我们却对他们不够熟悉、了解的普通人。
他们在各行各业做着普通的工作,过着平凡的一生,却也品尝着人生百味,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平凡人物有谁(1)每天蹬着三轮车捡垃圾、拾破烂、卖废品的人。
(2)早出晚归、忍受着寒风呼啸或太阳暴晒的——环卫工人/校园清洁工。
(3)还有那些留守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留守老人、儿童。
(4)还有那些背并离乡四处漂泊的人/打工者/经商者。
比如建筑工人,快递小哥/大叔,保安(学校的、小区的、工厂的、公司的),保姆/钟点工,三轮车夫/出租车司机/大巴车司机/旅游车司机/公交车司机/滴滴专车(5)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菜场卖水果的一家人,街头巷尾卖早点的人,路边小吃摊手工达人(做糕点、编绳等),卖麻团的老人,一个老鞋匠,中心公园西侧买自制糕点的女孩,在工厂前门对面看管单车的一位40多岁的阿姨。
作文素材立意中考
作文素材立意中考(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作文素材立意中考作文素材立意中考7篇关于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懂得提升自己的作文书写技巧。
中考作文《总有属于我的季节》审题立意及满分作文多篇
中考作文《总有属于我的季节》审题立意及满分作文多篇作文要求: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本次作文也是命题作文简单分析如下。
审题·选材·行文1、审题。
《总有属于我的季节》这个题目重体验,较感性。
题目的中心词是“季节”,既可以是真实的季节,也可以是象征性的,并非拘泥于春、夏、秋、冬,它只是一个比喻,可以幻化开来,启示我们思考人生。
根据提示语挖掘象征意义进行行文更有深刻想和新颖性。
但本题的重点更在一个“总有”上。
一个总有,意思是有一个坚定信念,在千寻百觅之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侧重要写相信自己,坚强面对花季中的雨季,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同学们写这篇作文时可以“朝花夕拾”写往事经历,也可以放眼未来,写出期待和向往,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
2、选材:看到题目同学们多首先想到的就是:“写一个我喜欢的季节,然后写写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
”其实这个题目设了个“陷阱”,表面上看是要写季节,实际上这个题目可以理解为“总有属于我的空间”、“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等意思。
如果写“春夏秋冬”,很容易“上当”其实“属于我的”一词已经提示真正要同学们写的是成长中的故事。
这个题目有着自信、阳光和青春的气息。
激起内心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的事。
若是仅仅提到某个季节的美丽景色,而忽略了“总有”的修饰限定,就还没有把握到题目的侧重和隐含意义,属于审题不准确。
3、构思。
此文题同学们可采用前后照应的总分总结构、转折式、对比式结构进行布局行文。
动笔之前,先理清思路,安排好材料顺序,突出中心,处理好详略。
四、佳作借鉴2、中考满分作文总有属于我的季节初三的一年,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春去冬来,充实而紧张的时光匆匆而过。
今年初中综合素质作文立意
今年初中综合素质作文立意
对于今年初中综合素质作文的立意,由于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存在差异,且具体的作文题目未给出,我无法给出精确的立意方向。
但根据历年来的作文命题趋势,以及初中阶段语文教育强调的核心价值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立意方向:
1. 个人成长与自我修养:可以围绕独立思考、诚实守信、勤奋拼搏、勇于担当、坚韧不拔等品质进行立意,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2. 亲情、友情与人际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如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珍视同学朋友间的互助合作,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
3. 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热爱祖国、关心社会进步的价值观,比如对环保、公益、传统文化传承等话题的思考。
4. 科技创新与时代发展:结合时代背景,探讨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 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平凡中发现非凡,从细节中体悟人生哲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请根据实际作文题目具体分析,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和要求,确定恰当的立意角度。
初中中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列提纲
四:构思结构列提纲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中心
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 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认真地去战胜小困难,最后 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
起因:“我”和小伙伴爬石架。
材
料 经过:“我”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 步走下石架。
结果: “我”由小时候爬石架感悟 出的人生道理。
列提纲模板一
练习二、
生活中处处有“顶”。你看,一粒种子,顶出土 层只海燕,顶风冒雨;一座大山,顶天立地;一个 团队,合力相顶…他们都顶出了独属自己的春天 !“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
请以“顶出一个春天”为题,先列一份提纲再写一 篇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 得抄袭和套作;(2)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3)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
、
书
信
体
式
等Leabharlann 。练习:• 一、 • 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 • 作文 • 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
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 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 请以《钥匙》为题,先列一份提纲再写一篇作文。 •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 • 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 校名、地名。
二、立意确定中心
可以从以下中考作文常见考点来确定中心: 四大主题 1、人生感悟类:自信·勤奋·乐观·信念等。 2、感恩感动类(情感类):亲情·友情·师生情 等。 3、审视探究类:表达思想认识,关注 现实社会等。 4、审美体验类:文化·自然·民俗等。
三、选材
四步骤: 1.明确要求 2.材料新鲜 3.贴近生活 4.详略得当
适合初中的成长类作文选材立意
适合初中的成长类作文选材立意成长经历类作文由两部分组成。
重要的部分是作者的某一段或几段的经历;次要的部分是表现出经历这些事件之后,作者所获得的成长。
成长经历类作文在中考作文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体现了中考作文命题的两大原则: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关注学生的心灵感受。
一、成长类型作家刘墉说,成长是—种美丽的痛。
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哪些算是成长呢?1.品德方面的成长:会帮助同学了;会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2.学习方面的成长:能坚持不懈了;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能主动探索知识了;知道细心的重要……3.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会开展小队活动了;会为大家服务了;能耐心做事情……4.亲情、友情方面的成长:会解决同学矛盾;会真心对待朋友;学会了谦让;能体会到大人的苦心了……5.在失败与沮丧中的成长:失败中得到启发;摩擦中懂得谅解;矛盾中得到教训;后悔中得到成长……总之,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我们在写作文时还要注意这种变化。
二、方法点拨成长经历类作文比较适合运用对比和铺垫等写作手法,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对比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
这种对比可以是不同人物的对比,也可以是不同事件的前后人物的心理变化的对比。
(二)铺垫写作中的铺垫是指对文章中故事发生的背景、缘由及故事发展情况所做的必要交代。
铺是指展开的意思,垫是指垫高使其显得突出的意思,铺垫的作用也是以此展开。
1.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缘由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对故事的发生发展做必要的情况介绍。
例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才发生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的事。
在整个故事中,作者对在场的人物和心理都做了必要的介绍,尽管后面出现了赤身的皇帝展示自己新装的荒诞举动,也让读者觉得故事情节是合理的,这要归功于文章中对相关情况进行说的铺垫性文字内容。
2025初三作文备考:2024年广东中考成长类作文当好自己故事主角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素材)
2025初三作文备考:2024年广东中考成长类作文当好自己故事主角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真题解析】“2023年的题目“这一次,我全力以赴”强调了一次性的努力和奋斗,鼓励考生在面对重要事情时全力以赴。
2022年的题目“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则强调了面对机遇和挑战时的积极态度,鼓励考生主动加速,积极应对。
2021年的题目“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则强调了少年应有的品质和形象,鼓励考生展现积极向上、勇敢担当的精神面貌。
语文是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实施要以生活实践为主线,今年的作文题因此有了浓郁的“生活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①写作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②要“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③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表达与交流类问题或任务要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学习经验记述生活经历,表达情感体验”2024年的作文题目“当好自己故事的主角”在延续了个人成长、奋斗和积极面对生活的主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生的主体地位和自我认知。
题目中的“自己”和“主角”两个词,强调了考生在人生中的核心地位和主体性。
考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成为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积极塑造自己的人生故事。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认识到自己在人生中的核心地位,不仅是故事的主角,还要当好这个主角。
这涉及到积极面对生活、坚持梦想、承担责任等方面。
考生需要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找到相关的素材和感悟,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自己如何成为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如何积极塑造自己的人生故事。
同时,这个题目也要求考生展现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认知。
考生需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4 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当好自已故事的主角》,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总的来说,2024年的作文题目“当好自己故事的主角”要求考生展现自己如何成为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如何积极塑造自己的人生故事。
2025初三作文备考:2024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从有意思出发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素材)
2025初三作文备考:2024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从有意思出发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原题再现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大国工匠”李万君,焊工出身,是吉林省第一个获得教授级荣誉的工人。
有记者采访他,他的回答耐人寻味:“我第一次看到焊花,就感觉像过年放烟花一样有意思。
这一焊,没想到就焊了这么多年,还焊出一个教授来。
”题目:从“有意思”出发要求:(1)文体不限。
(2)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4)不少于600字。
(5)书写工整认真。
文题解析简析:“从有意思出发”就是从兴趣出发,从问题出发,从想象力出发。
写出“有意思”的内容,你为什么关注这个问题,怎么发现和解决问题,就能打开写作的思路。
立意可以围绕要善于发现工作、生活中的趣味,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去追求和探索,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也可以从“有意思”延伸到兴趣爱好对人生的重要性,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引领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就。
从李万君的“有意思”出发,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工人对职业的热爱与坚守,对创新的追求与探索,对责任的担当与坚守。
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大国工匠”精神。
让我们从“有意思”出发,用匠心独运的精神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去铸就更多的辉煌!《从“有意思”出发》这一题目,充满了启发性和开放性。
它鼓励考生从自己的兴趣和感受出发,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好、新奇与趣味,进而展开文章的构思与创作。
这样的命题方式,既能够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也能够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有意思”是本题的核心词汇,它指向的是那些能引发兴趣、好奇或者让人感到愉悦的事物或经历。
考生需要围绕这一核心概念,去探寻和表达那些他们认为“有意思”的内容。
题目并未限定具体的写作内容,给予了考生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考生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经历、兴趣爱好等多个角度切入,选择那些他们认为最有意思的片段或故事进行叙述。
2024中考语文作文结构及三大主题训练亲情类作文01:选材和立意
三大主题作文训练——亲情类第一讲:亲情类作文选材和立意主题阐述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其本质是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祖孙之情,是血脉之亲。
亲情作文关键抓住一个“人”,突出一个“情”字。
曾几何时,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我们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使前行之路铺满鲜花;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使生命之舟洒满阳光;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高扬生命的风帆,使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在最坎坷崎岖的时刻,亲情给我们以最饱满的勇气,使我们驱散失落和沮丧,坚定我们拼搏的决心。
爱,是家庭不变的主题,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让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让温暖留在每个人的心间。
拿起你手中的笔,伴随着你的真情与感动,写写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动人故事吧,去感受家庭里的悲欢离合、冷暖人生,情到深处泪自流。
作文存在问题学自行车必摔冷天必送袄生病送医必背着考试不好必然不指责下雨天接送必湿身内容上:选材陈旧虚假空洞情感上:欠缺真实主题雷同语言上:平淡粗糙文采不足分析:不会感动的人又怎么会去感悟生活呢?不会感动的人又怎么可能去揣摩生活呢?不会感动的人又如何会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呢?也许发生在你我身边亲情的故事并不轰轰烈烈,但必定曾在某个瞬间拨动了心底那根最动情的弦,记下它,让它去感动更多的人,这就是写作的目的。
解决两个问题(一)写什么兄弟姐妹、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
亲情,不仅局限于我们和父母之间,我们和老人之间,还有可爱的兄弟姐妹,还有微妙的婆媳关系,还有家族的动荡变迁……在故事的回忆中,学会捕捉常态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选材:(1)爱到极致动天地。
可以选取一件或几件感人肺腑的和惊天地、泣鬼神的亲情壮举,来抒发对亲情的讴歌和赞美。
(2)点点滴滴总关情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所蕴含的感人之处,善于捕捉自己内心的每一次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
中考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作文的立意和选材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
意是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是内容的物质外壳,二者不可分离,而意是主导,材料要受意的指导和制约。
因此,在实际的构思过程中,一般都是立意在先,选材在后。
下面就按这个顺序来说。
立意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
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作文之初,头脑里往往是乱纷纷的,想来想去,总觉得“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难下一字;有时似乎想出了一点眉目,可是刚写了一段话,又觉得写不下去。
对于这种现象,推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文意未立或虽立而不甚明朗。
待到文意已明,文思也跟着旺盛起来,有时甚至妙绪泉涌,不吐不快,下笔千言也不见得是件难事。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立意之于文思,正是这样:立意越精细越明朗,写起来就越顺畅。
这是文章写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立意有哪些要求呢?一是贵在创新。
我们文章里所需要的“新”,不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不是冠冕堂皇的套话、空话,而是那些既符合时代精神又闪耀着个性色彩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独有的见解和体会,它们小得如同一滴水,却能照见太阳。
“新”,又是发人之所未发。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为人们所熟视无睹的事物,也会有一些习非成是的观念;这些都是未被开发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发现了再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必能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立意上能创新,全在于思维活跃。
这就要多读多看多思考。
多读多看才能视野广阔,联类不穷;多思考才能辨析事理,有所发现。
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不会受制于旧的思维定式,而敢于创新。
还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像,因为联想和想像常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能使我们从普通事物上看出它们所包含的新的意义来。
立意也有技巧,常见的有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大题小做、画龙点睛、一字立骨、抑扬互用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知道一点有好处,但切不可生搬硬套。
技巧也是为内容服务的,抓住这个根本才能用得活,用得巧。
选材选材服务于立意,但材料往往不完全受“意”的限制,好的材料往往可以丰富、扩展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
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作文立意与选材》教案
作文立意与选材教学目标1、在立意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深刻透彻、有创新的认识2、结合立意恰当选材,提升作文水平教学重点:明确立意与选材的要求,作文时力求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得当教学难点:1、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2、结合立意恰当、新颖地选材,提升作文水平教学方法: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和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以练习法检测效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语文作文部分的分数是60分,分值很大。
要想获得高分,作文出了要注意审题清楚,还要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得当,形式有创新,语言有文采。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作文立意与选材》。
(幻灯片出示课题)二、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和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并以练习法检测效果(依次如下:)理论指导一)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和重要性1、立意: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
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2、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
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
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也就是立意不正确,不管它如何精彩,写成的文章最终只能是一篇各种材料的大杂烩。
理论指导二)选材与立意两者的关系立意,是文章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
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过渡语——那么,立意与选材有哪些要求呢?)理论指导三)立意与选材的要求:(一)立意的要求1、“阔”:“阔”就是要横向扩展、发散,立意时把人、事、景、物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思路开阔,才能创造出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写作天地,新颖的立意也一定会接踵而至。
2、“深”:不仅要发散、开阔,还要高远、深刻。
“深”要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序渐进。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立意才能深刻。
3、“新”:立意要想胜人三分,还要大胆创新。
中考作文《我也出了一份力》审题立意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作文《我也出了一份力》审题立意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2022贵州贵阳卷中考作文真题请以“我也出了一份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50分)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字;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着意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生活,正确看待生活,勇于探索,敢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发现,从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能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作文主题是“参与”,“我也出了一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富有责任心,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思路一:在家中,“我”也出了一份力。
家中的事务很多,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参与,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做......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我”培养一些好的习惯,更让“我”具有参与的意识,有责任心。
可以选取个具体的活动加以描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如:看到家中整洁美观,“我”非常高兴,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啊!有画龙点睛之效。
思路二:在学校,“我" 也出了一份力。
出墙报,打扫卫生,体育.....体现参与的自豪,表达自己的思考。
这次活动,“我”也出了一份力,看到大家一张张的笑脸,“我”的心里如蜜甜。
思路三:在社会,“我”也出了一份力。
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抗疫募捐、参加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我”可以积极参与,写出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本文以写记叙文为佳,要交代清楚过程,要写出真切的感悟。
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注意“也”字,对“出力”写的不足,不够。
1.审题立意。
以“我也出了一份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根据写作提示,可知“一份力”是个人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中与团队其他成员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如,你在初中生活阶段新的班级、新的小组、新的俱乐部、舞蹈团队等各种集体中,和同学们一起生活、学习,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上你的付出、奋斗、拼搏、努力表现及感情等,烘托出一个特别友爱的班集体形象,最后写出自己对班集体的感情或自己的感悟:为集体出一份力,我骄傲、我自豪等。
浅谈中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
5 0
分 乃 至 句 式 .从 中 找 出 命 题 的 真
实 意 图 题 眼 就 是 题 目命 制 时 的
以 及 标 志 性 的 词 语 来 提 高 考 场 阅 读 的 速 度 . 常 可 以通 过 它 们 来 检 常
准 角 度 . 好 句 式 选
第二 , 语言表达力求 精炼 。 第三 , 看分答题 。 分条表述
到 . 如 此 — — ” 再 如 :我 最 想 依 靠 的人 是 你 ” 你 我 。 “ “
确 立 好 主 题 ( 立 好 意 ) 的 主题 应 健 康 向上 , 颖 即 。好 新
别 致
1 有 时 代 气 息 写 文章 要 有 时 代 气 息 . 颂 当 . 要 歌 前 社 会 的 新 风 尚 . 击 当前 社 会 的 各 种 弊 端 , 样 写 抨 这 出来 的 文 章 才 有 很 高 的 社 会 价 值 .因 为 它 能 推 动 社 会 的 进 步 和 发 展 。 么 . 样 才 能 准 确 地 把 握 有 时 代 那 怎 特 色 的 内 容 和 主题 呢 ? 时 要 注 意 关 注 社 会 , 意 看 平 注 报 纸 、 电 视 、 广 播 , 参 加 一 些 社 会 活 动 , 合 政 看 听 多 结
辞 语 言
构 思这道题时 的兴奋点 组 织的
眼、 画标 志的考场 阅读 中所需的一
答 案 .尤 其 是 使 用 的关 键 词 一 定 些具 体试题的作答 的 目的
要 对准命题的着 眼点即题眼 。
3检 索 范 围 , 确 提 取 信 息 。 . 准
阅 读 题 主 要 是 考 查 学 生 对 文
佳 : 择 材 料 。 精 为 上 。材 料 选 择 要 注 意 以 下 几 选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的立意和选材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
意是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是内容的物质外壳,二者不可分离,而意是主导,材料要受意的指导和制约。
因此,在实际的构思过程中,一般都是立意在先,选材在后。
下面就按这个顺序来说。
立意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
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作文之初,头脑里往往是乱纷纷的,想来想去,总觉得“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难下一字;有时似乎想出了一点眉目,可是刚写了一段话,又觉得写不下去。
对于这种现象,推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文意未立或虽立而不甚明朗。
待到文意已明,文思也跟着旺盛起来,有时甚至妙绪泉涌,不吐不快,下笔千言也不见得是件难事。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立意之于文思,正是这样:立意越精细越明朗,写起来就越顺畅。
这是文章写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立意有哪些要求呢?一是贵在创新。
我们文章里所需要的“新”,不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不是冠冕堂皇的套话、空话,而是那些既符合时代精神又闪耀着个性色彩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独有的见解和体会,它们小得如同一滴水,却能照见太阳。
“新”,又是发人之所未发。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为人们所熟视无睹的事物,也会有一些习非成是的观念;这些都是未被开发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发现了再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必能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立意上能创新,全在于思维活跃。
这就要多读多看多思考。
多读多看才能视野广阔,联类不穷;多思考才能辨析事理,有所发现。
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不会受制于旧的思维定式,而敢于创新。
还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像,因为联想和想像常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能使我们从普通事物上看出它们所包含的新的意义来。
立意也有技巧,常见的有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大题小做、画龙点睛、一字立骨、抑扬互用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知道一点有好处,但切不可生搬硬套。
技巧也是为内容服务的,抓住这个根本才能用得活,用得巧。
选材选材服务于立意,但材料往往不完全受“意”的限制,好的材料往往可以丰富、扩展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
好的材料有三条标准:(1)切合文章的旨意。
这一条至关紧要,也最难把握。
材料和旨意的切合度怎样,凭直观感觉不易判定,最好是在材料初步选定后,就把文章的基本格局构想出来,再从这个格局出发来审视所选定的每一个材料。
这样做,材料的切合度就比较容易显现出来,使用与否,也就有了把握。
(2)有比较丰富的意蕴。
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义。
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些启示。
一件材料有无意蕴,要先用读者的眼光来看,要用心感受它,你果真动了情,那就是有。
这种鉴别方法是很有效的,不妨一试。
(3)要新一点。
这一条不言自明,凡是别人没有用过的都可以算作新,有一点时代色彩自然更好。
按照这几条标准来选材本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中学作文命题一般都不会超出学生经历见闻和感受体验的范围,可供选择的材料决不会少;说难,其实另有原因。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听老师在班上念优秀习作后,总这样说:“这些材料连同它们的细节我全知道呀,为什么当时竟然没有想到?”有些同学刚把作文交上去,就暗自埋怨起来:“唉!可惜有一个材料没有写上。
”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在限时作文里尤其显得严重。
从表面看,这是由一时的紧张心态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你还没有占有这些材料,你不占有它们,它们怎能听从你的调遣呢?要想占有材料,就得做个有心人,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往深处想。
这样,许多非常平常的事物就会带着奇异的闪光奔向你的笔端,成为你的写作材料。
材料也需要不断地积累,办法是平时多写点札记,把自己见到的和想到的随手写下来,因为既经写过,就不容易忘记,用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一片段作文以某件实物为写作对象,写一个片段,300字左右。
要求:(1)取其象征意义来立意;(2)以该物的形状、结构、用途等方面的特点做写作材料。
【示例】红缨红缨在农村经常可见,它最重要的用途是装饰高骡大马。
红缨的构造并不十分复杂,只要把麻劈成缕缕细丝,染成红色,剪裁整齐,扎成大把、小把就行了。
小把的叫红缨花,大把的叫火把花。
在骡、马的鞍子上、扇尾上,栽上一朵红缨花,额头上扎上一炬火把型的红缨絮,像火红的榴花,像一片朝霞。
它是美的象征。
骡、马头上扎一朵红缨,在行进中,眼前似乎燃烧着一团火。
它能热了马的心,提起骡的神,使它们越走越带劲,越走越精神。
它是军列前边迎风招展的“旗帜”。
当骡、马行进在大道、公路上,自行车、拖拉机、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闹闹哄哄,这时它们头上的红缨来回摆动,可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避免骡、马受惊发生意外。
它是定神静心的“安神丸”。
烈日炎炎的盛夏,潮湿闷热的天气,那苍蝇、蚊子,讨厌的小昆虫,时常封锁道路,在骡、马的眼前飞来舞去。
这时那红缨随着牲口的头来回摆动,上下左右驱赶着,扑打着这些小玩意儿,保护它的主人不受其害。
它是一把理想的“扇子”。
当人们光景富裕,日子红火时,为了图个喜庆,这时不免要把那高骡大马打扮一番,所以红缨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它是一朵“富”字花。
红缨,虽然很普通,但是它却象征了我们这个黄金时代,象征了当代农民的富丽年华。
本文立意十分鲜明,第二段结末说红缨“是美的象征”,这是泛泛的提示,目的在于引出对红缨的具体描述和说明;到最后一段再顺理成章地指出,红缨“象征了我们这个黄金时代,象征了当代农民的富丽年华”。
这样一来立意就有了一定的思想高度。
材料既单纯而又丰富多彩。
文章主要是写骡马行进中红缨的动态,却又把它跟骡马的姿态和四周的环境联在一起,再分别用“旗帜”“安神丸”“扇子”三个比喻来概括红缨的作用,使本来很简单的事物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记叙文的立意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
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
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任何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没有这个中心意思,文章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
那么,文章的中心从哪里来呢?这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命题作文中,题目已隐含了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另一中在一些命题作文或非命题作文中中心没有确定,要作者自己去确定。
前者如《记一个勤奋刻苦的人》,“勤奋刻苦”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人物的特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
绝大多数文章都属于后者。
对于没有确定中心的文章,应该自己来确定中心。
确定中心,或者说立意,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一篇文章的中心要集中,一般只能是一个中心。
不能指望一篇只有几百字的文章能表现好几个中心,那样做只能造成“面面俱到”却“面面都不到”的结果。
二、立意要深。
立意要深是指文章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给人以启迪。
写人的文章要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能作一些发掘,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叙事的文章能以小见大,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深刻透彻。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深浅的问题,体现在作文中,立意便有个深刻与否的问题。
有一位同学写《记一堂体育课》,写的是800米测验,最后两百米,作者坚持不住了,但想到为期末的体育成绩,为了评"三好学生",为了初三中考,加油拼搏,最后终于战胜自我,胜利到达终点。
其中对"三好"、"中考"强调很多,给人一种"功利感",不深刻,体现了小作者思想认识水平还不够。
如把有关"为了三好,为了中考"的内容去掉,就将主题确立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就要深刻得多。
三、立意要新1、要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
1999年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江苏一考生写作此文时,独辟蹊径。
他先是构思出一个记忆移植公司的开业典礼,然后详写某成功的企业家,在移植了贫困山区失学儿童苦娃的记忆后,体验到他渴望上学的苦衷,含泪慷慨解囊。
作者想象时,避开了个人的得失,将视角投向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从而使文章立意非同凡响。
2、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别人想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透的,这是立意创新的关键。
摆脱思维定势,多逆向思维。
立意与众不同,文章方能脱颖而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要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
文贵新,这是古今作文的共同要求。
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记叙对象,有的人写出了前人所不曾有的理解,这就是立意上的推陈出新。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题目--《我的财富》,一般人都将“财富”理解为“钱”或“财物”,而有一位同学以“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为“财富”,说“家境贫寒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意义”,“使我不断发奋努力”,“使我懂得了做人要有骨气,有尊严”,让人耳目一新。
四、立意要真,即“说真话”,“诉真情”。
现在有的学生写作都是瞎编的,例如写好人好事,半数以上写捡钱包或扶老奶奶过马路,帮老大爷推车,老师们大多感慨:“哪有那么多人的钱包可捡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多观察、多思考。
观察什么呢?观察平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想人之常情,想家庭的欢乐、苦恼,想同学之间的摩擦、友谊等。
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是我们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真人真事”,完全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去调动自己的想象,合理虚构。
虚构不等于胡编乱造,虚构要合乎生活逻辑,也就是要合乎情理。
记叙文的选材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
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
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那么,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呢?一、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
写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
剪裁,需要有依据。
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
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
二、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
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
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