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的传统解释
《群落的结构》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
4.3 群落的结构【考点扫描】1、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2、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条件。
【知识清单】1、群落:(1)概念: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___ ___的总和。
不同群落的重要差别是,这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越靠近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2、种间关系:(1)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分为两种:(1)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2)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同。
(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
)例: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等(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后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例: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等(3)寄生:对寄住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的更好。
例: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等(4)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例:大豆与根瘤菌等3、群落的空间结构生物群落具有结构和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
【自主学习】()1、生物群落是指①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②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③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④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在一个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其中的全部鲫鱼叫做()A.生态系统B.种群C.种群密度D.群落()3、大鲈鱼吃小鲈鱼、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4、在某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D.彼此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5、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A、有效地避免竞争B、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作用产量D、以上选项都正确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得到下图,据图回答:(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0.广东省2000高考综合科目考试题型示例
广东省2000年高考综合科目考试题型示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1.(1)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
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
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讥讽爱迪生的人( )A.不尊重事实,不懂得主观要符合客观B.不懂得失败与成功相反相成C.不懂得内因与外因的辩证法D.不懂得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2)根据上题材料,从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 )②理性认识比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与生态系统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过程是( )A.光合作用B.同化作用C.呼吸作用D.渗透作用3.我国青藏高原农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 )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B.C02浓度高C.雨量充沛D.气温偏低,水份蒸发少4.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B.NO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D.NO5.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
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6.下列溶液中,在空气里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试剂瓶存放的是( )A.石碳酸B.氢硫酸C.氢氟酸D.醋酸7.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A.将提前B.将延后C.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D.不变8.图为地磁场感应线的示意图。
高海拔地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和措施探究
高海拔地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和措施探究摘要:对于高海拔地区,其农作物产量一直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由于其海拔较高,气候恶劣,农业生产领域较为薄弱。
高海拔地区农作物产量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其环境恶劣,农作物的种植大多是比较分散。
通过高海拔地区环境的特征来看,环境温度相对较低,而且海拔高度也有着明显坡度,整体温度变化较强,农作物成熟不稳定,产量很低。
根据这种局面,本次文章提出了对高海拔地区农作物产量的环境分析,找到可以改变的措施,根据环境因素提出更多的建议,促进高海拔地区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农作物产量;措施对于高海拔地区来说,其整体地势较为复杂,而且覆盖范围较广。
我国著名的青藏高原整体范围达到上千公顷,这些地区的农作物大多数是进行一年一熟制。
高海拔地区的环境决定了其农作物大多为小麦,油菜等。
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温度较低,整体光能资源充沛,受整体地理环境的影响,热量资源和降水出现了极度不平衡的现象,这对当地的农作物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决定了其最终产量的多少。
1 高海拔地区农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分析1.1 农作物种子活力对产量的影响高海拔地区农作物产量对当地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多少与农作物种子活力有着密切联系。
种子的活力对于农作物产量有着决定性的因素,不同品种之间的性状,其活性也不同,而且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也有着很大联系,整个生长过程都与其种子活力有着联系。
在自然环境下,海拔越高的地方,种子的活力就越低,而且受到气候的影响,发芽率也普遍较低,整体产量不足。
因此,要进行种子的培育,不断筛选出优良的种子,找到适合高海拔地区的品种,从而改善整体的存活率,提高最后产量,进一步提升当地农作物的经济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1.2 农作物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对于高海拔地区的农民来说,高海拔地区的种植密度与后续的产出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密度较高的地区农作物产量会出现递减的症状,尤其超过一定密度就会出现直线下降趋势。
中国地理复习西北青藏地区答案
4.冻土对青藏铁路的不利影响有: 冻土对青藏铁路的不利影响有: 冻土对青藏铁路的不利影响有 冻土的季节冻融作用使路基不稳定,铁路变形, 冻土的季节冻融作用使路基不稳定,铁路变形, 影响铁路运营安全,使铁路修难度加大。
A D C D B
A A B D D
(1)依托河流、绿洲和交通线分布(或答 水源有 )依托河流、绿洲和交通线分布(或答:水源有 保证的地方,如绿洲 河流沿岸,2分 答城市数量少; 如绿洲,河流沿岸 保证的地方 如绿洲 河流沿岸 分,答城市数量少; 城市之间空间距离大等可酌情给分) 城市之间空间距离大等可酌情给分) );多为季节性 (2)多为内流河(或以内流河为主);多为季节性 )多为内流河(或以内流河为主); 河流;河流短小;多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河流;河流短小;多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 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答对三点,得满分, 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答对三点,得满分,共6分 分 昼夜温差大( 分),有利于 (3)光照强(2分);昼夜温差大(2分),有利于 )光照强( 分);昼夜温差大 有机质的积累。 有机质的积累。 绿洲减小, (4)土地荒漠化(2分) 绿洲减小,向河流向上游 )土地荒漠化( 分 迁移;草场退化等(答对1点得满分,共2分) 迁移;草场退化等(答对 点得满分, 分 点得满分
• 内蒙古东部牧区热量条件较好,距离海 内蒙古东部牧区热量条件较好, 洋较近,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 洋较近,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 牧草生长周期长,牧草产量高、质量好, 牧草生长周期长,牧草产量高、质量好, 该地区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生产经验 该地区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 丰富; 丰富; • 青藏牧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少, 青藏牧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少, 牧草产量低、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 牧草产量低、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
藏族传统文化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解说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J.NORTHWEST MINORITIE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No.4.2002藏族传统文化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解说鄂义太1,乌图2(大连民族学院党办,辽宁大连116600)[摘要]在藏族传统文化中,青藏高原藏族居住区域被命名为/神圣雪域0。
藏族通过想象、语言、神话及象征符号将地理上的高原解释为/人类学的高原0,使之成为神圣化的精神家园。
因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青藏高原自然面貌与人文景观和谐地组合为一体,成为相互依存的完美整体。
神圣生敬畏,敬畏生珍爱。
对高原家乡神圣化的功能作用是珍爱保护它,是藏族人保护高原环境、美化家园的一种崇高愿望。
通过自然禁忌行为和规范加强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藏族;传统文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解释[中图分类号]C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40(2002)04-0052-09一、对雪域高原的神圣化地球的最高点是青藏高原,它以高亢的地势、寒冷的气候而被称为/世界屋脊0、/地球第三极0。
总面积29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4500米,而最高处为8848米。
高原地貌的显著特点是边缘高山环绕,峡谷深切,内部纵横着许多巨大的山系,构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
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系如同一条条巨大的发爪,紧紧抓扣住高原。
在山脉之间分布着荒漠、盆地、草原和河谷。
山,构成了高原的主体地貌,青藏高原是山的世界。
高原山地使土壤发育中物理作用强烈,生物化学作用弱小,高原有3/4的土地是丘陵、山地、荒漠、戈壁和沙漠,只有1%的土地为种植业可耕地。
同时,高原具有典型的高原干旱,寒冷气候特征,平均气温低下,具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气候特征。
高原腹地大风天超过100天。
因此,高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生物资源极为珍贵。
森林覆盖率只有4%,草地生长期短,生物产量低。
西藏自治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90XIANGCUN KEJI2018年12月(中)西藏自治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旦增德窘(米林县农牧局农技推广站,西藏米林860500)[摘要]结合西藏自治区冬小麦种植现状,优化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实现西藏自治区农业增产增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西藏自治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技术;西藏自治区[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18)35-90-21播种前的准备1.1选种与种子处理1.1.1品种选择。
根据西藏自治区的地理与气候特征,为达到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目的,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稳产性、抗倒伏能力强、耐高肥水及适应瘠薄土壤的中穗多穗型品种及多穗型品种[1]。
1.1.2种子筛选。
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人工或者机械选种,筛选出不符合要求的种子与杂物,暴晒两三天,结束种子休眠期,增强种子的发芽势,提高种子发芽率。
1.1.3种子处理。
小麦播种之前需要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有效预防各种病虫害。
一方面,机械包衣。
种子经处理后,通过种子包衣机进行机械包衣,主要应用的药剂有卫福、立克锈等。
用“卫福”药剂0.2kg兑水1.2kg,拌种量为50.0kg;用立克锈0.1kg兑水1.0kg,拌种量为50.0kg[2]。
另一方面,人工拌种。
将“卫福”药剂兑水稀释,用药量0.2kg,兑水0.4kg,拌种50.0kg,通过喷雾器将药液喷洒在种子上,一边搅拌一边喷洒,将药液均匀混在种子上,在种子湿润之后要略微闷一下,然后摊开晾干,避免太阳直射,之后晒干再进行播种。
1.2种植地的选择与处理1.2.1种植地的选择。
在播种之前要合理选择地块位置,选择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良好的土地。
前茬作物可以为青稞、油菜以及豆类、绿肥等作物。
另外,要根据不同小麦品种的特征,合理选择土地种植。
1.2.2地块处理。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冬小麦栽培技术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冬小麦栽培技术作者:汪军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18期[摘要]近些年,冬小麦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成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本文主要介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冬小麦的种植状况,对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冬小麦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冬小麦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技术;高海拔地区;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背景下,冬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但冬小麦在高海拔地区很容易出现越冬死苗、春冻等问题,因此,加强对冬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提升种植质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1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冬小麦栽培现状青藏高原的自然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全世界最高、最年轻的水平地带性以及垂直地带性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单元。
高原腹地中的平均年温度在0 ℃以下,大片地区中最暖月的平均温度在10 ℃以下。
青藏高原在海拔3 000~5 000 m,其平均海拔则在4 000 m以上,海拔较高。
2015—2016 年,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人员引进冬小麦新品种蓝天15 号在新庄镇海拔2 550 m处进行试验性种植,获得397.5 kg/667 m2的产量,并且收获早,可以复种一茬青贮饲草,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在青藏高原中,青稞有着良好的抗冻性,适应青藏高原的环境,也是青海省的第一粮食作物。
但青稞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性状不良,无法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而冬小麦种植可以有效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所以小麦目前已成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高寒生态环境的影响下,目前青藏高原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在4 万hm2左右,其整体的品质不佳,蛋白质含量较低。
过去,青藏高原每年都需从内地调运大量的小麦,但近些年随着青藏高原全区温度的提升,冬小麦在高海拔地区的种植数量也在不断提升。
最初,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小麦种植,选择的品种生育期相对较长,在一些高寒及半干旱地区无法成熟。
生物与环境试题及答案
Cs—8 生物与环境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有35题,每题2分,共70分)1.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海水含盐量D.海水含氧量2.下列因素中,对提高家禽产卵量影响最大的是()A.光照强度B.每日光照时间C.食物D.温度3.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B.空气逐渐稀薄C.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变小D.云雾量增加4.右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共生Array 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共生5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6.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生长的植物种类,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A.充分利用阳光B.减少阳光照射C.适应低温D.适应潮湿的环境7.如使秋天开花的菊花在“五一”开花,处理的措施是()A.增加光照时间B.降低光照强度C.增加光照强度D.增加黑暗时间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度的生态效应()A.非洲大耳狐耳廓比北极狐大B.冬眠的蛇互相缠绕在一起C.石莼分布在近海水的表层D.厄尔尼诺现象使某地松鼠冬季发情9.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种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例如某些害虫。
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A.缺乏天敌B.食物丰富C.气候适宜D.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10.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11.由于某种原因,使某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变成了灰白色。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9章 青藏地区 第1节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世界屋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并能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构成。
2.认识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特殊自然环境下的独特高原风光。
3.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主要的地形区以及自然环境特征。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以及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特殊自然环境下的独特高原风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1.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构成。
2.青藏高原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
【难点】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来自威海的大学生“蓝猫”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并出示思考问题:1.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2.青藏铁路沿线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哪些?你最想去看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学生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知识点世界屋脊【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4~P86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9.3,说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答案: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读教材图9.3,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及地形地势特征。
答案: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
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显著的地形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人教版)考点专项突破题集】18青藏地区(解析版)
专题18 青藏地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2020·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初二月考)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域内部差异显著。
下图为青藏高原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①海拔高,气温低②大河源地,冰川广布③地形复杂,降水丰富④地势低洼,湖泊稀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青藏高原内部差异体现在()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种植业集中在河谷地区C.降水东南少,西北多D.海拔越高人口密度越大【答案】1.A 2.B【解析】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较少。
由于地势高,又有许多高山冰川,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所以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2.青藏高原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于气温较低,所以种植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降水东南多,西北少,海拔高,空气稀薄,人口密度小。
所以正确的是B,ACD不正确。
根据题意选B。
(2020·北京朝阳·初三二模) 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峰海拔高度进行第三次测量。
下图为测量线路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珠穆朗玛峰()A.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B.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C.南坡位于中国境内D.比青藏高原高8800米4.从珠峰大本营前往珠峰()A.一直沿山脊前进B.一直沿山谷前进C.一号营地至峰顶最难攀登D.全程长4000多米5.测量登山队员面临的困难有()①极度严寒②极度缺氧③泥石流频发④特大暴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0年4月珠峰大本营、中间营和前进营完成5G网络建设。
通过5G+VR(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从“云端”感受珠峰的巍峨壮美。
云技术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A.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新能源技术的发展C.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D.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答案】3.A 4.C 5.A 6.A【解析】3.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故A正确。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二地理暑假作业4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无答案)(2021年整理)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18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4 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18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4 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18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4 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四、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第1卷一、单选题1、人类活动使大气遭到破坏而形成的臭氧空洞,主要分布于: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
电离层2、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第下列小题:小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 D。
④小题2:Ⅱ层对于人类的意义在于: ( )A。
成云致雨,多种多样的天气B.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高强度紫外线的伤害C。
吸收大量的红外线,形成大量的逆辐射D.属于地球辐射带的一部分,有利于卫星发射3、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
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2。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4、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气温的垂直变化与空气的干湿程度有关。
地理: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中国地理分区(鲁教版)
宜昌、重庆
电力、冶金
攀枝花、六盘水
钢__铁__、__煤__炭__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范围
地形 特征
①跨我国地势第二、 ①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三级阶梯,平原面积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
广阔;②主要地形区 而分散;②主要地形区:长江中
:东北平原、华北平 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
水集中于夏季
节变化相对较小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流量较小,季节变 河流流量
化大
含沙量
含沙量大
汛期
汛期短
结冰期
冬季结冰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植被
与落叶阔叶林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 湿润地区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相 对较小
含沙量小 汛期长 冬季不结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温馨提示] 青藏高原农作物高产的主要自然原因 (1)太阳辐射强、日照长。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 薄,透明度好,因而太阳辐射强,而且晴天多,日照时间 长,有利于作物和牧草的光合作用。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营养物质。 (3)气温较低,植物生长周期长,农作物有充足的时 间积累贮藏营养物质。由于以上原因,西藏的小麦穗大、 粒重、产量高,蔬菜、水果等长得又大又好,牧草的营养 成分也很高。
高山气候,气候寒冷
型及特征 降水少
,降水稀少
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日照时间长
不利条件 降水不足;严重干旱, 水源有限
热量不足
农
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 高寒牧业:牦牛、藏
鲁教高二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一、青藏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青藏地区的范围
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主要包括青海 思考:分析青藏高原光照强的原因
重要农业区分布在河谷的原因?
A.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
、西藏和四川 青藏过去的交通运输状况:
学段:高二区域地理 学科:地理 教材版本:鲁教版 3、青藏高原单位面积小麦产量高,原因是( )
原 南坡: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阳坡光照充足 因
北坡: 海拔高,背风坡降水少,阴坡光照少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农牧业的发展(热量不足)
(1)重要农业区分布在何处?
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2)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哪些?
青稞、小麦、豌豆
青稞
河
谷
农
重要农业区分布在河谷的原因?
业
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耕地集中 灌溉便利
B.光照强
青藏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
C.热量丰富 经纬度位置:27°N-40°N,73°E-104°E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D.土壤肥沃
4、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 农牧业的发展(热量不足)
青藏地区草场资源丰富,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分布最广。
关的是( C ) 从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减少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第二的高原。
从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减少
农牧业的发展(热量不足)
3、青藏高原单位面积小麦产量高,原因是(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第二的高原。
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耕地集中
植被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大象版初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代号填入答案卡中) 123456789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1.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海拔高度C .行政区域D .地理位置2.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接近 A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局部)B .1月份0℃等温线(局部)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D .800mm 等降水量线读下图,完成3—4题3.这种民居景观所在地区是 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 4.关于这种民居景观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区年降水量超过 1000毫米B .该地区属我国西部干旱地区C .该地区位于亚热带,水热条件好D .该地区15.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控制 ③人地矛盾有所缓和④环境遭到破坏后很难得到恢复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6.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南方地区面积比北方地区大,但人口都没北方地区多B .北方地区以“黑土地”和“黄土地”著称,长江以南的丘陵多红壤,平原地区为 “水稻土”C .北方地区煤炭、石油丰富,南方地区水能、有色金属丰富 D .北方地区居民主食为面食,南方地区居民以米饭为主。
7.2008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天府”,她们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
十大新“天府”中,地处我国青藏地区的是A .三江平原B .成都平原C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D .伊犁河谷8.十大新天府中,地处我国非季风区的是 A .三江平原 B .成都平原 C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D .伊犁河谷9.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 .淮河B 。
洛阳市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洛阳市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选择题1、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共同的特征是()A.都处在高寒地区B.都处在干旱地区C.降水都比较少D.都有广阔的天然草场答案:D我国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在广大西部地区,草场面积广阔,主要发展了牧区畜牧业,共有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青海四大牧区,故选D。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2、青藏地区青稞、小麦单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较低B.大气洁净、透明度好C.河湖众多,雨水充足D.日照时间长,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特征。
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气温相对较高河谷地区,属于河谷农业。
在河谷地带,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气温低,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和抑制呼吸作用,利于作物积累养分,同时作物的生长期长,所以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雨水充足不是青藏地区的特征。
选项D正确。
小提示:一种地理现象存在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原因。
3、下面词语描述的不是三江源地区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高悬B.湖泊星罗、沼泽密布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D.羽族炫翎、蹄类竞骄答案:C三江源位于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羽族炫翎、蹄类竞骄故”,而“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故选C。
4、因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B.兰州C.西宁D.拉萨答案:D以上四个城市中,因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故选D。
5、不属于青藏高原地区珍稀保护的动物是()A.藏羚羊B.长颈鹿C.雪豹D.野驴答案:B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藏野驴、雪豹等,长颈鹿是热带草原的动物。
故选B。
6、光照充足、气温的日较差大的地区是()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答案:C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降水少,云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而充足,昼夜温差大。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汇总大全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汇总大全选择题1、青藏地区青稞、小麦单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较低B.大气洁净、透明度好C.河湖众多,雨水充足D.日照时间长,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特征。
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气温相对较高河谷地区,属于河谷农业。
在河谷地带,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气温低,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和抑制呼吸作用,利于作物积累养分,同时作物的生长期长,所以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雨水充足不是青藏地区的特征。
选项D正确。
小提示:一种地理现象存在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原因。
2、下列说法中,属于西北地区位置或范围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B.昆仑山以南C.大兴安岭以西D.横断山以东答案:C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故选C。
3、歌曲《大中国》歌词:“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指出长江与黄河注入的海洋分别是()A.黄海、渤海B.东海、渤海C.东海、黄海D.渤海、黄海答案:B由题目可知,歌曲《大中国》中唱到的家里有两条龙,这两条龙是我国流程最长的两条河流,其中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黄河自西向东注入渤海,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有关知识.4、从下图看,陆地相对集中在()A.北半球和东半球B.北半球和西半球C.南半球和东半球D.南半球和西半球答案:A读图可知,从左到右是西半球、东半球、北半球、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北半球。
故根据题意选A。
小提示:5、北方地区著名的温带水果是( )A.香蕉B.菠萝C.柑橘D.苹果答案:D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著名的温带水果是苹果、梨等,香蕉、菠萝和柑橘是南方地区的水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的传统解释认为: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温差大、光温配合好,小麦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消耗小,有利于更多地积累同化产物。
而研究表明:在高产条件下,高原小麦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略低于平原地区。
传统观点不能对此作出很好解释。
事实上,青藏高原 CO2密度低会严重制约小麦的光合作用;但高原太阳辐射强、群体结构有利,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 CO2的不足,使得其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仅略低于平原地区。
高原年均温低导致小麦的生育期远长于平原地区,因此,单季小麦能够更长时间地利用各种生态条件。
略低的干物质累积速率和长得多的生长期决定了青藏高原的干物质单产高于平原地区;收获指数高的小麦在高原获得了创记录的高产。
关键词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干物质累积速率分类中图法 S181青藏高原是小麦等作物的高产区。
关于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研究已开展了三十多年,传统观念认为: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温差大、光温配合好,小麦的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消耗小,有利于小麦更多地积累同化产物[8、17、19、20、22、23]。
本文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观测,取得大量数据,对此问题得到一些新认识。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994 年 9 月至 1996 年 9 月连续两年在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西藏达孜,29°41′N,91°20′E, 海拔 3688m)的冬小麦试验田进行观测。
内容包括:群体密度,群体高度,干物质产量,叶、茎、穗面积,叶仰角,产量结构等。
每 10d 观测一次,供试品种有 3 个:肥麦、藏冬 92-66、藏冬 90-11。
2 结果与分析2.1 观测结果2.1.1 干物质累积速率传统的解释只能推论出高原地区小麦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比平原地区高得多。
而观测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图 1 绘出了高原(达孜)两年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由于 1996 年孕穗期(6 月 9 日)发生了严重的霜冻灾害,造成灌浆至收获期干物质呈负增长趋势,故霜冻后的资料不参与分析。
由图可见,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冬小麦返青后麦田累积干物质近似直线上升(虚线),由此得到的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是 0.190t/hm2·d(斜率)。
为与平原地区进行比较,图 2 绘出了山东禹城两年的观测结果[9],其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是 0.214t/hm2·d (虚线斜率),高原是平原的 89%。
可见,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速率并不高于平原地区。
图 1 西藏达孜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1994~1995、1995~1996 年度)Fig.1 The dry matters accumulation of winter wheat in Dagze of Xizang during 1994~1995 and 1995~1996图 2 山东禹城冬小麦鲁麦 8 号干物质积累动态[9](1990~1991、1991~1992 年度)Fig.2 The dry matters accumulation of winter wheat in Yucheng of Shandong during 1990~1991 and 1991~1992由于小麦生长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高原与平原的对比难于在品种上统一起来,但可以选择能代表当地高产水平的小麦进行比较。
因为高产就表明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生境,且受耕作水平的制约小,能较客观地反映自然生态环境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事实上,无论是高原或平原,高产小麦的干物质产量、生育期都相当稳定,品种差异不明显,可比性强。
由表 1 的高产资料可见:青藏高原冬小麦返青(或春小麦出苗)至乳熟期的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一般不超过 0.20t/hm2·d,其中包括创纪录产量 15.2t/hm2的高产田在内;而平原地区产量在 7.5t/hm2左右的小麦同生育期的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一般都会超过 0.21t/hm2·d。
高原大部分麦区仅为平原的 80%~90%。
可见高原小麦的干物质累积速率略低于平原地区。
表 1 青藏高原与平原地区高产小麦干物质平均累积速率对比Table 1 A comparison of productivity rate of wheat between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plain areas2.1.2 产量结构虽然高原地区干物质累积速率不高于平原地区,但干物质和籽粒产量却明显高于平原地区。
本试验地土质为壤质沙土,土壤中砾石广布,土层厚度仅 15~30cm,保水保肥能力很差,田间管理水平仅为中等,试验结果并不能代表当地最好水平,但 1995 年产量仍超千斤。
表 2 对高原与平原地区小麦产量结构特征作了对比,高原小麦产量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高,经济系数也不低,因而籽粒产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
表 2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冬小麦田产量结构比较Table 2 A comparison of crop yield components between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NorthChina Plain注:山东、河北、青海和江孜资料分别来源于参考文献 9、10、20 和 23。
2.2 高产原因分析2.2.1 入射辐射和群体结构因素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光合有效辐射 (PAR) 及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蓝紫光和黄橙光波段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比平原地区高[13],而且小麦的群体结构有利于光能的利用。
林忠辉① 1995 年对藏冬系列的冬小麦叶片仰角作了测量,认为高原小麦叶片直立性好,利于叶片上下均匀受光,从而使群体能容纳更大的叶面积指数 (LAI)。
为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1996 年经对拉萨的地方性冬小麦品种作了测量,由图 3 绘出了灌浆期 3 个冬小麦品种的叶仰角的分布。
由图可见,藏冬 92-66 叶仰角分布集中在 60~80°,平均叶仰角为 53°;藏冬 90-11 集中在 50~90°,平均叶仰角为 56°;肥麦集中在 60~90°,平均叶仰角为 60°。
而平原地区冬小麦冀麦 5018 同期主要集中在 40~70°,平均叶仰角仅为 49°;鲁麦 8 号在 0~90°几乎呈均匀分布,平均叶仰角约为 45°①。
观测结果证实了高原小麦叶片确实有较好的直立性。
这使得高原小麦最大 LAI 为平原的 1.3~1.6 倍[13、19]。
较大的 LAI 对提高全生育期叶日积 (LAD) 有重要意义。
图 3 西藏达孜小麦浆期叶仰角的概率分布Fig.3 The probability of leaf angle for winter wheat during the grain-filling periodin Dagze of Xizang问题是,若高原和平原其他条件相同,则高原有利的太阳辐射和群体结构应使得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速率高于平原地区,因此,仅考虑这两个有利因素并不能很圆满解释高产原因。
2.2.2 CO 2密度因素青藏高原入射辐射、群体结构有利,但小麦干物质积累速率仍然低于平原地区,这只能推论出:青藏高原小麦的光能利用效率不高,而应远低于平原地区。
这一推论可以从 CO 2 密度因素得到解释:高原空气稀薄,在海拔 3000~4000m 范围的地区,大气密度为 0.802~0.892kg/m3,为海平面的 2/3 左右[7],CO 2 密度也只有平原的 2/3 左右[8];CO 2是光合作用的“源”,密度低会大大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
前人对高原太阳辐射强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对 CO 2 密度低所导致的小麦光能利用率低的问题却没有给予充分的讨论。
本课题同时对西藏地区冬小麦的叶片光合速率进行了大量观测,结果表明,高原小麦旗叶光量子利用效率仅为平原的 2/3 左右②,这一观测结果完全证实了我们的推论。
2.2.3 温度因素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年均气温大都低于同纬度地区 5℃以上 [7], 麦类生育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低,则成熟晚 [15]; 另外,西藏冬小麦全生育期需要 0℃以上积温为 2100~2400℃,比我国北方冬小麦所需积温 1900~2300℃略高[4],导致高原小麦生育期延长。
吴东兵等[12]的试验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本试验的观测结果与大量文献报道表明 [16、19、20], 青藏高原冬小麦从返青(或春小麦出苗)至收获的时间一般都在 140d 以上,而平原地区为 90d 左右[5、14、21],高原是平原的 1.5 倍以上。
生育期长不仅使得全生育期小麦群体对太阳辐射的截获时间、光合作用时间延长,而且使得小麦叶片的持绿时间延长、LAD 增大。
表 3 表明,高原地区(达孜)冬小麦返青至乳熟期的 LAD 大于华北平原,拔节至乳熟期的 LAD 甚至为平原地区的 2 倍。
有关研究表明,LAD 与籽粒产量有明显的线性关系[18、21]。
表 3 高原、平原地区冬小麦叶日积 (LAD) 对比Table 3 A comparison of winter wheat LAD between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North China Plain注:平原地区资料来源于参考文献 21。
比较图 1、图 2 可以看到高原和平原小麦生长过程的差别:平原小麦干物质增长略快,但生育期短,干物质累积量低;而高原小麦干物质增长略慢,但生长期很长,使得干物质产量大幅度提高。
因此,高原地区小麦生育期长是高原干物质产量和籽粒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3 小结小麦的籽粒产量等于干物质产量与经济系数之积。
两年的观测表明,西藏达孜地区的经济系数与平原地区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因此籽粒产量与干物质产量关系密切,而干物质产量决定于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和生育期天数。
图 4 简要概括了青藏高原农业生态环境因素对小麦干物质产量形成的影响。
注:能量资料来源于参考文献 4、13;LAI 资料来源于参考文献 19 和林忠辉等①。
图 4 青藏高原农业生态环境因素对小麦干物质产量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 dry matter production of wheat inQinghai-Xizang Plateau密度、能量输入、群体结构等因素主要影响小麦干物质累积速率。
青藏高原在农田生态系统中 ,CO2密度低制约了小麦的光合作用,使光合效率仅为平原的 2/3 左右;但在能量输入方面又具有两个有利CO2条件:一是太阳辐射,二是群体结构,这对小麦光合日总量会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使干物质累积速率只略低于平原地区,而非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