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籍抗日老兵蔡子斌的传奇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澄海籍抗日老兵蔡子斌的传奇人生
中华历史的辉煌,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推进整个国家前进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曾经产生过一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斗中影响深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特殊部队,它就是中国远征军。
七十年的风云变幻,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
最为感人的是,位于滇缅公路最末端的畹町桥,记下了世纪百年沧桑,记录下了那段光辉的历史。
一九四二年春,日军入侵缅甸,为保滇缅公路畅通和援助盟军,保家卫国,捍卫国家尊严,十万中国远征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踏过畹町桥出境抗日作战,改写了中华近代以来备受外强欺躏的屈辱历史。
中国远征军首次踏过畹町桥出国抗日作战,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雄赳赳历史篇章,世人瞩目,感天动地,气贯长虹。
同时,由于这场战争,将边境小城畹町一步步推上了中国历史舞台,演绎出不寻常的历史风采,使畹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了一座举世闻名的英雄城市。
“爱我中华”、“自强不息”成了畹町固有的精神品质。
70年过去了,流落在畹町的126位抗日将士名单上,有一个最为醒目的名字倍受人们尊崇,并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他就是蔡子斌。
说起蔡子斌,畹町人对他一点也不陌生,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个曾经在抗战时期功绩卓著、能征善战的老兵,深受畹町人民的爱戴。
值得我用一生来珍惜的是,我有幸全程跟随摄制组走近了蔡子斌老人的人生世界。
那是2007年年末,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在畹町拍摄二集电视集,一集是《沧桑畹町桥》,一集就是《再见吧,南洋》。
特邀参加电视专题片拍摄的共有3名老兵,即韩子扬、蔡子斌、邵金华。
其中年纪最大的为蔡子斌,1913年5月8日出生。
韩子扬、邵金华分别比蔡子斌各小1岁。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身体最硬朗的要数蔡子斌。
当三名老兵走上畹町桥头,回忆起当年中国远征军走出国门抗战的情形并双手抚摸畹町桥时,目光远眺国门和滇缅公路,说起当年,三位老兵禁不住陷入深深的沉思和往事中。
当缓缓走过畹町桥头,心情格外激动,如烟的往事浮现在眼前,不时涌上心头。
我看在眼里,不禁为他们的过去而感动不已。
十万中国将士啊,70多年仿如弹指一挥间,那场战争仿佛就在昨日。
对于那场发生在缅北和滇西的战争,老人想说的话儿很多很多。
真是青春易逝,人生难求啊。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又过去,2009年已来临,在短短的365天里,又有两位抗日老兵先后驾鹤西归作了古,蔡子斌成了目前畹町仅存并健在的唯一一位抗日老兵。
一
面对蔡子斌老人,我很难理解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
更无法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与那场战争联系在一起。
为心中的疑问,不知有多少次独自站到了畹町桥头,去寻找中国远征军留给世人的无数悲壮和奇迹。
甚至遥望伸向缅甸的滇缅公路无端地去想,我们这个星球的东方,有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海,在海的西边,有两个几千年来相依相伴的国度,她们一个形如桑叶,一个形似卧蚕。
也就是泱泱中国和岛国日本。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在半个世纪前,犹如卧蚕的后者,却对形如桑叶的前者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入侵,制造了一个个耸人听闻的惨案,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一段永远抹不去的历史,使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想起来都不寒而栗。
究其原因,到底为什么?是否可以这么说,一个民族经济的苍白和精神的缺钙,就有写不尽道不完的悲哀?
为了历史不再重演,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敢于正视过去。
70年前的中国,在忍让中迎来日本军国主义的皮靴,在退却中膨胀了日本天皇的东方帝国梦,以致我泱泱大国生灵涂炭,遍地枯黄。
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既是南侨机工,又是一名远征军战士的蔡子斌,作为抗日的一份子,为世人精彩地演绎了他的传奇人生。
畹町成了他的唯一归宿,他的一生感人至深。
他和千千万万的中国远征军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侨之光,民族之魂。
通过了解,我被他的故事深深感动了。
二
蔡子斌生于1913年,家住广东澄海县东湖乡湖畔行门牌3号。
6岁半丧父,家里失去了主要劳动力,家境十分窘迫。
在同乡的帮助下,母亲办起了私塾,靠微薄的收入抚养他和弟弟,三人相依为命。
自小受到“精忠报国”儒家思想的教育。
1928年,蔡子斌15岁,他的母亲托同宗的叔叔蔡扬标带蔡子斌到新加坡学手艺,在一家名叫东升南春橡胶厂做工。
1932年“一·二八”事变,蔡子斌毅然参加“南侨回国服务团”,被分配到19路军做战地服务工作。
冒着敌人的炮火,给前线送水、送食品、送弹药、救护伤员等工作。
此后,蔡子斌随19路军到福州,接受了8个月的军事训练,正式入伍,分配
到军部特务营任步兵上士班长。
从此,他抱定决心,积极投身抗日,将19路军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由于蒋介石屈服于日本鬼子,把坚持抗日的19路军调到福建围剿红军。
当时红军提出枪口对外,不打自己人。
19路军达成“抗日倒蒋”的共识。
于是,蒋介石解除蔡铤锴的军权,整编19路军。
蔡子斌觉得继续在下去没有多大意思,和几个志合道同的同志离开了部队,乘轮船经厦门到了香港,经同乡介绍在英国人办的太古造船厂做工。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暴发,日寇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掀起抗日高潮。
国难当头,任何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都会挺身而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着深深爱国情感的蔡子斌毅然决然放弃工作,走上从军之路,第二次从军,投奔到原广东省陈济棠的第一集团军李汉魂的155师。
1939年蔡子斌参加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战斗失利。
中国军队只好退至南京,又遭日军追击。
部队为了保全实力,只好退守徐州扎营。
然而,日军师团偷渡老黄河口,占领了陇海铁路的南封,妄图切断中国军队的退路,一举全歼,形势万分危急,155师奉命沿京广路到郑州,向陇海线上日军占领的南封站、络皇站发起攻击,冲锋号角响彻云霄,部队以营、团为单位集团式的冲锋,敌我双方炮火十分猛烈,冲上去的部队倒下去,后面的又冲上来,战斗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战士挠勇善战,视死如归。
经过猛攻死守,日军坚固防线被瓦解,被围困在徐州的中国军队得救了。
得以从陇海线上撤退。
参加这次战斗的187师和155师伤亡极大,牺牲将士无数。
蔡子斌在这场战斗中光荣负伤,被送到了湖南后方医院救治。
他感到痛苦万分。
好在伤势不是太重,蔡子斌只好听天由命。
徐州、长沙会战连连失利,日军沿长江直抵湖北宜昌、沙市,向四川逼近,形势万分危急。
伤势尚未全愈康复,蔡子斌便随一大批伤兵编入江防司令部,蔡子斌被编入战防炮51团1营2连,镇守庙河要塞。
日军占领沙市后,曾两次以猛烈火力支援,快艇突进三峡,都被防卫要塞的将士凭借有利地形火力击沉,遏制了日军的狂妄野心,稳住了态势。
1942年,日军企图南下,相继占领东南亚各国,随即从泰缅边境袭击缅甸仰光、腊戌,打败了中国入缅作战的军队,从中国畹町入侵,占领了滇缅公路怒江以西,威胁着保山、昆明,滇西告急。
蔡子斌所在的战防炮51团,奉命支援滇西,51团1营奉命调到临沧地区耿马县
卡瓦山张振武游击司令部。
蔡子斌奉命率领一个班镇守邦孔阵地。
凭着他的机智勇敢,每次日军偷袭都未能得逞,并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仓皇溃逃,败不成军。
1944年夏天,滇西反攻,蔡子斌所在的游击支队改为11集团军的别动队,渡过怒江天险率先抵达新城后直奔腾冲黄泥坎,完成阻击日军对龙陵的支援,穿插至龙陵与潞西交界地背荫山河头街。
此时,远征军第11集团军、20集团军在松山、腾冲展开了激战,准备收复松山、腾冲。
驻守龙陵的日军依托龙陵四周环山有利地形和坚固的防御体系,以及芒市大本营兵力弹药的增援与此远征军对峙,龙陵久攻不克,经侦查,日军在芒市有个强大的军火库作保障,使远征军束手无策,远征军一时拿不出解决的妥善办法。
为了尽快摧毁日军大本营在芒市的军火对龙陵的有效增援,别动队奉命从河头街潜伏到轩岗坝的轩蚌,摸清了日军在芒市三棵树的军火仓库。
1944年10月的一天晚上,别动队领导命令蔡子斌为组长的三人行动组,对日军军火药实施爆破。
请命后,蔡子斌背起冲锋枪,携带破坏钳等工具,和两名战士各背一个30公斤重的烈性炸药包,在一名傣族青年的向导下,火速赶往指定地点。
日军对该军火库加强了警戒,蔡子斌率领的别动小分队无法靠近。
炸毁军火库事关重大。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蔡子斌一行早把生死置之度外。
待暮色降临,蔡子斌率行动小组沿着崎岖的小路潜伏到三棵树日军军火库隐蔽位置。
天将拂晓,蔡子斌抓住了日军警戒松懈解小便之机,主动出击,蔡子斌临危不惧,坚决果断,沉着应战,一个鹞子翻身,神速跳入壕沟,闪电般奖炸药包安放到军火库的墙壁处,然后引爆炸药包。
随着几声巨大的轰鸣,冲天火光杂有炮弹的燃爆声,冲出的火光点燃整个芒市坝子的黎明。
蔡子斌无比兴奋激动地告诉我,就在三棵树日军弹药库炸毁的第四天,日军的军火给养被断绝。
血脉被截断,从军事上对日军构成了严重威胁,龙陵松山终于收复,直至在畹町收复了盘据在滇西的最后一个日军据点,收复黑山门和回龙山要塞,率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畹町国门,滇西宣告光复。
反攻的中国远征军终于在缅甸芒友与驻扎印度的中印远征军胜利会师,为彻底夺取在缅北抗日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战争太残酷了。
在收复了龙陵的战斗过程之后,蔡子斌离开了部队,回到畹町,利用战争沿途遗留下来的废铜烂铁,重操旧业,发挥他在香港太古造船厂学到的手艺来维持必要的生活。
凡是百姓需要的锅、桶、瓢、勺,他都能精心打制。
同时,利用畹町贸易发展缺少劳力,作起了搬运工,这样来贴补家用,增加收入,过一个安定的生活。
这期间生活基本还算平稳,由于他精力充沛,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但好景不长,1953年受国家政策影响,进出口贸易骤然停止,搬运工失业,政府只得组织垦荒自救。
种地因一时见不了成效,他无法养家糊口,于是蔡子斌又干起了老本行,搞自己的手艺维持营生。
1958年,畹町办起了农具厂,蔡子斌因有一技之长,被吸纳进厂当了一名工人。
1960年,生活越来越困难,因出境到缅甸棒赛买肉回家而铸成了大错,有关部门以不服市场管理偷渡国境为由,在全厂职工大会上受批判,随后以“反党反社会主义”为名将蔡子斌送到保山地区机械厂劳改队劳改。
蔡子斌的命运急转直下。
在此之前其妻因吸食大烟送昌宁新光农场劳教,蔡子斌不得不带着6岁的儿子进入劳改队劳教。
原本平静的家庭走上了崩溃的边沿。
真是房漏又遇连天雨,祸不单行,人性扭曲,世态炎凉。
蔡子斌有口难辨,直到踏上劳改队连他都有点莫名其妙。
象这样的经历,经受这样的磨难,这样的曲折人生都被蔡子斌碰上了。
谁知,蔡子斌一坐就是18年。
等他的冤假错案被平反昭雪,收到平反通知书,那已经是1979年10月。
人眼不见天眼见,蔡子斌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一天。
18年呀,人生能有几个18年?蔡子斌得以枯木逢春,如久旱甘霖,一时间,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政府平反后由畹町农具厂补给了328·80元的生活费,被他挽言谢绝了。
天道酬情,天无绝人之路,他凭着自己的一身老骨头,再次重操旧业。
蔡子斌人生道路极为坎坷,人世沧桑,而今已是96岁高龄的耄耋老人。
说起抗日,他顿时精神焕发,倍感人生的珍贵。
蔡子斌很乐观豁达,在他的家堂前,挂有一幅“诗写梅花月,茶前谷雨春”,人生的写照即是如此。
他已习惯了平淡的生活。
台湾知道了他的下落曾多次邀请他举家迁居台湾,都被他拒绝了。
畹町政府对抗日老兵十分尊重,为他送去了彩色电视机,每月补助他410元的生活补助,中央军委发放了抗日战争纪念60周年纪念勋章和和平奖章,在政治上、生活上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他很知足,抗日无悔,国家没有忘记他。
国家强盛了,民族振兴了,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一名世纪老人,他深感欣慰。
由于蔡子斌的抗日传奇及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人们,香港《大公报》于2005年特邀蔡子斌参加了抗日60周年纪念活动。
蔡子斌万分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香港《大公报》以头
条大篇幅报道了蔡子斌的抗日事迹,一时在世界引起哗然。
在社会上、广大华人中影响深远,慕名前来拜访的有名之士络绎不绝,一时成为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四
2009年5月30日,流落于缅甸的12名中国远征军从畹町桥入境回国探亲访友。
中央新闻频道、国际频道专门报道了此次活动的经过。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大喜日子。
蔡子斌知道后,在亲人的搀扶下欣喜来到了畹町桥,欢迎阔别近70多年的生前战友,梦圆回家。
欢迎的场面显得有些庄重热闹,火热的情感似乎在连接着中缅两国的世纪畹町桥上四处弥漫。
这天是不寻常的一天,为这一天的到来,老兵们整整盼了70多年!
蔡子斌老人在畹町桥坐在轮椅上等了整整2个小时。
当终于迎来了与阔别近半个世纪的生前如今已是满头鬓霜的战友相逢时,此刻的蔡子斌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泪水顿时从眼眶夺眶而出。
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
这也是蔡子斌第一次淌下了热泪。
年轻时出生入死在抗日战场上没有掉过泪,遭大难进劳时没有掉过一滴泪。
但是,这次面对老战友,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当我采访他时他告诉我,他因高兴和激动,除了清晰地记得9位老兵的姓名,具体在哪个部队,他什么都记不住了。
是啊,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历史的烟尘怎掩埋得尽?流落缅甸为了生计,全因那场惨烈的战争,没有任何联系,活到今天已是万幸。
这样的相逢对于离散的老兵可能来得迟了一些,可对于遭受战乱之苦的强大中国来说,不矢为一个惊人的好消息。
因为在和平外交的曙光映照下,海峡两岸的国人心儿被再次拉近。
坚冰已破,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了这一难得的消息。
历史的尘烟正在打破,博爱正在消融并打开被多年尘封的日子。
畅开心扉和远大胸怀,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中国正在崛起。
历史既然选择了畹町,就让畹町再来一次最美的诠释和见证。
骨肉同胞相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战争造成的灾难是令人痛惜的。
不管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对人类自身来说,都是一种悲哀,尤其是非正义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令人永远难以从心灵中抹去。
在我民族大义之上,除了极少数败类之外,绝大多数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尽管过去曾有过
这样那样的分歧或矛盾,但在国家与民族存亡危急之际,都以凛然大气,挺身而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血肉之躯,再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坚决抗日,这种国家精神将永世长存。
蔡子斌老人即是这一精神代表之一,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共和国也不会忘记,畹町不会忘记,他们的英雄壮举将永世长存。
畹町为有蔡子斌等这样的抗日老兵而倍感骄傲。
五
我从蔡子斌老人身上得到一种伟大的感召和启示:每一个炎黄子孙,不要忘记中华民族遭受的那场奇耻大辱,不要忘记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团结一致,竭尽全力去实现富国强国之梦。
否则,为国捐躯的人们将死不瞑目,死后还担心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会降临我们这片多灾多难的国土,应以忧患意识随时警省。
爱我中华,赤子忠心,国家富强,匹夫有责,时铭于心。
在此,我祝蔡老长命百岁,只见花开,一年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