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称谓注解

合集下载

清朝职位等级及封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清朝职位等级及封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清朝职位等级及封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职位等级与封号制度在中国古代官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清朝职位等级以及封号制度,分析它们在清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清朝官员的职位等级和封号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朝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以及官员的地位和权力。

同时,借此机会也可以反思封建王朝的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和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清朝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为今后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清朝职位等级及封号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清朝职位等级和封号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职位与封号之间的关系。

结论部分将总结清朝职位等级与封号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与意义,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探讨清朝职位等级及封号,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1.3 目的:清朝职位等级及封号是清朝时期重要的制度之一,对于理解清朝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清朝职位等级和封号制度的介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清朝官员的等级制度和封号制度,揭示清朝政府的组织架构和官员间的地位关系。

同时,通过分析清朝职位与封号之间的关系,探讨清朝政治体系的运作机制,以及这一制度对于社会稳定和政治权力的影响。

最终,通过总结清朝职位等级及封号的特点和意义,展望未来对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方向,从而更好地理解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2. 正文2.1 清朝职位等级清朝的职位等级分为九品和正三品两种制度。

九品制度是指官员分为九个等级,分别为九品一至九品九,九品一为最高级别,九品九为最低级别。

这种等级制度主要用于官员的官阶晋升和官职转任。

在九品制度之外,还存在着正三品制度。

正三品是指按职位的重要程度分为正一品、正二品和正三品。

清朝爵位

清朝爵位

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

藩王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

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

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

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有时在亲王之上依旧设立汗号世袭罔替。

异姓功臣爵位当然是封给异姓功臣的。

公、侯、伯、子、男是其中的一部分。

异姓功臣爵位分为九等。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种。

宗室爵和硕亲王、世子(亲王嫡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嫡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四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

除了清初受封的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后世改号为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雍正时怡贤亲王、同治时恭亲王、光绪时醇亲王、庆亲王共十二个王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余宗亲世爵只能世袭。

功臣世爵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公,分一至三等,超品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侯.超品;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

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

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

外藩中只有蒙古“汗”一级的领主才可以获得这个爵位。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

公侯伯子男和剩下的云都尉、轻车都尉都是给非皇室成员的。

清朝的称谓体系与尊卑制度

清朝的称谓体系与尊卑制度

清朝的称谓体系与尊卑制度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朝,其地位和权力体系都有着独特的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称谓体系和尊卑制度是其中两个最为核心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探讨清朝的称谓体系和尊卑制度。

一、称谓体系清朝的称谓体系是非常复杂和严谨的。

其主要包括尊号、官职、爵位和名号四种类型。

1. 尊号尊号是表示皇帝尊严的称谓,也称为尊号。

在清朝,皇帝的尊号从康熙开始,每个皇帝都不同。

例如雍正的尊号是“古松”,乾隆的尊号是“弘历”,嘉庆的尊号是“景圣”。

皇后、皇太后、皇贵妃等贵族也有自己的尊号,但不如皇帝的尊号那么规范。

例如,皇后的尊号可以是“孝纯”,也可以是“孝节”等。

2. 官职官职是官员的职位称谓。

在清朝,官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身份标识之一。

按照等级高低,官职可以分为九品、十八品和二十四品。

当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升官。

所以,官职不仅是高级官员的身份标识,也是他们智慧和才学的证明。

3. 爵位爵位是贵族的身份标志,也是一种封号。

清朝的爵位分两种,一种是世袭爵位,一种是非世袭爵位。

世袭爵位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等,而非世袭爵位包括男爵、女爵等。

爵位是从皇帝开始,通过赐予或继承的方式,逐渐向下传承。

高级爵位一般只赐给皇亲贵族和大功臣,而低级爵位可以赐给普通朝臣或勤劳公民。

4. 名号名号是个人的称谓,也是尊卑常用的称谓之一。

在清朝,名号通常分为三个等级:兼用号、号和字。

号和字的配备往往受到官职和爵位的影响。

例如,一个布衣如果被皇帝特别提携,有可能获得一个封号和一个字作为名号。

但是,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二、尊卑制度清朝的尊卑制度是种非常明显的阶级制度。

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声望都被清晰地划分了出来。

1. 皇帝和皇室成员在清朝社会中,皇帝是最大的权威和象征。

其他皇室成员也享有很高的尊荣地位,而且他们的身份地位是遗传的,而不是通过任何一种竟争手段得来的。

皇室成员的身份地位和尊容只要被之前的皇帝许可了,就可以由他们世世代代地继承下去。

清朝的中堂、中丞、军门、道台等是什么?

清朝的中堂、中丞、军门、道台等是什么?

清朝的中堂、中丞、军门、道台等是什么?在关于清朝的电视剧中,大家经常会听到官员们称呼不是官职的名字,如中丞、藩台、道台等等,那这些称呼都代表什么呢,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比较常见的几个。

中堂。

中堂是明清时期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

明朝时是因为大学士的属官坐在内阁的两边,而大学士坐中间而得名,清朝是因为每个部都有满汉两个尚书,分管该部的大学士坐在中间而这样称呼。

著名的和珅和中堂是文华殿大学士,而李鸿章李中堂也是文华殿大学士。

李鸿章李中堂督宪、制台、制军、大帅。

这几个称呼指的都是清朝总督。

清朝有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四川、陕甘、云贵和东三省九个总督,管理一省或数省,有时还会设立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临时总督。

总督本职为正二品,但一般会加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副都御使衔,成为从一品,也使得总督可以管理军事、民政和监察。

清朝总督地图抚台、抚军、中丞。

这几个指的是清朝时的巡抚,管理一省的军政民事。

在明朝时,巡抚不是常设官职,只有当一省出事时,朝廷会派人总管军事民政,“巡行天下,抚军按民”。

到了清朝,成了一省的最高长官,从二品,一般会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从而可以名正言顺得管理一省所有事务。

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相当于以前的御史中丞,所以巡抚才有“中丞”的称呼。

任山东巡抚时的袁世凯藩台和臬台。

这两个分别是对布政使和按察使的称呼。

明朝时,一省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作为三个并列的最高长官,分别管理民政、司法和军事。

到了清朝,废除了都指挥使,剩下的两使作为巡抚的属官,分管民政和司法,藩台为从二品,臬台为正三品。

军门、提台。

这是清朝时对提督的称呼,加提督衔的总兵也可以这样称呼。

清朝一省之中的军事力量分为八旗和绿营,八旗兵由满人的都统管理,绿营则由提督管理,可以说是总理一省军事。

提督的品衔较高,是从一品,但是因为文管武,所以提督要受总督和巡抚的管理。

道台。

这是清朝时对道员的称呼。

道的全称是“分巡某某某某等地兵备道”,管理数个府,是省级衙门的派出机构,加兵备衔,也是军政皆管,正四品。

关于清朝“府”、“第”的称谓

关于清朝“府”、“第”的称谓

关于清朝“府”、“第”的称谓综合整理自:冯璐《满族人名的历史特征分析》、王火《满族人名的民俗特征和语言特征》、尹跃奇《谈清代"府","第"称谓》、常越男《清初政治中的瓜尔佳氏费英东家族》、马竞淤《满族姓名历史演变初探》近期《鹿鼎记》翻拍上映,不少历史爱好者纷纷发现了剧中的一个问题:剧中“鳌府”的名称不符合史实。

新版《鹿鼎记》剧照。

图源网络其实,以往很多历史类影视剧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比如,鳌拜府邸的这个错误不是在新版里第一次出现的,之前的几版《鹿鼎记》中也一直存在这个问题。

《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

图源网络虽然这些影视剧并不属于历史正剧,我们却也可以借此一探究竟。

一、鳌拜的府邸——“府”“第”有别清朝的王府建筑,有一系列极为严格的成文规定。

在《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二“工部”中已有记载,其中对亲王府制、世子府制、郡王府制、贝子府制及镇国公、辅国公制都有严格规定,凡第宅公侯以下至三品官“余各有禁,逾制者罪之。

”从这规定上看所谓“府”是指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辅国公府、公主府。

只有获得此类封爵,他们的住宅才能称做“府”。

至于上述几类封爵以外的达官显贵,尽管有公、侯、伯、子、男的封爵,或有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头衔,他们的住宅只能称之为“宅”、“第”,绝不能乱叫成府。

冯其利的《寻访京城清王府》中也记录了鳌拜后裔宅第的变化。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鳌拜部分恢复名誉。

雍正五年,复一等公爵,令其孙达福承袭。

九年,加封其为超武公。

《宸垣识略》记载:“一等超武公第在东堂子胡同”。

(具体位置不详。

)清朝爵位主要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以及蒙古爵位。

历史上的“满清第一勇士”鳌拜,虽是一等超武公,但也只是在功臣系统中排名高,不是王爷或贝勒之类,其府邸就不能叫“府”。

因此“鳌府”的叫法确实有误。

其实除了鳌拜,影视剧中我们熟知的和珅也常常说“本府”,剧中相对应的道具镜头也是“和府”二字。

最新-清朝官职 精品

最新-清朝官职 精品

清朝官职篇一:清代官职的称谓清代职官的称谓中堂:明清对大学士的称呼。

唐代中书省设政事堂,为宰相办事处,后因称宰相为中堂。

明、清大学士位同宰相,故称。

太宰:明清吏部、户部尚书的别称。

阁部:明清时内阁大臣的别称。

中翰:明清时内阁中书的别称。

首辅: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

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较重,一般亦称首辅。

阁臣:明清时大学士的别称。

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

贰卿:侍郎的别称。

司农:亦称“大司农”,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司徒:亦称“大司徒”,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仪曹: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部曹:清代六部之部郎称为部曹。

大司马:亦称“司马”,明清时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大戎”:唐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本兵”:明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亦称“大司空”,明清时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大秋:唐代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小秋:唐代刑部郎官的别称。

都老爷:明清时对都察院长官都御史的俗称。

掌宪:清代都御史的别称。

总宪:清代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

都御史古称宪台,故称。

副宪:清代都察院副长官左副都御史的别称。

中司:清代御史中丞的俗称。

老道长:明清时大僚对各道御史的尊称。

储端:清代太子詹事的别称。

翰长:对翰林前辈的尊称。

光学:清代翰林学士的别称。

庶常:清时庶几士的代称。

乐卿:唐以后太常卿的别称。

1少卿:太仆卿的别称。

总督:也通称部堂、制军、制台。

官名。

清代地方最高官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辖区内的军民要政,正二品,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

为便于节制辖区内的军队和督核官吏,一般都兼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衔。

清中叶后设总督大致为八人,计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陕甘、四川各一人,清末又增设东三省总督。

另设有漕运总督,专司各省转漕的粮政;河道总督,专司黄河、运河的堤防疏浚等事。

巡抚:一般又通称抚台、抚军、部院、中丞。

清代以巡抚为省级的地方长官,会合总督总揽一省军政大权,从二品,加侍郎衔为正二品。

清代于山东、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新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五省各设巡抚怡人;直隶、甘肃、福建、四川不另设巡抚,有总督监管。

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及满语注解)

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及满语注解)

清朝亲王、郡王⼀览表(及满语注解)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皇长⼦:崇德元年四⽉追封。

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

顺治⼗年追封。

宣献郡王斋堪:景祖三⼦。

顺治⼗年追封。

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三⼦。

初为贝勒,顺治⼗年追封。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四⼦,太祖同母弟。

顺治⼗年五⽉追封。

郑亲王济尔哈朗:显祖三⼦舒尔哈齐之⼦:崇德元年四⽉封,顺治⼗⼆年卒。

简亲王济度:济尔哈朗次⼦,顺治⼗四年五⽉由袭爵改封,⼗七年卒。

乾隆四⼗三年正⽉,其后裔仍追复郑亲王原号。

敏郡王勒度:济尔哈朗三⼦,顺治⼋年闰⼆⽉封,⼗⼆年卒。

礼亲王代善:太祖次⼦,崇德元年四⽉封,顺治五年卒。

饶余亲王阿巴泰:太祖七⼦,顺治元年四⽉封郡王,三年卒。

康熙元年三⽉追封亲王。

英亲王阿济格:太祖⼗⼆⼦,顺治元年⼗⽉封,⼋年以罪赐死。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四⼦,阿济格同母胞弟。

崇德七年四⽉封,顺治七年卒,死后封懋德修道⼴业定功安民⽴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年追削封号,夺爵,乾隆四⼗三年正⽉追复原封,世袭罔替。

豫亲王多铎:太祖⼗五⼦,阿济格同母胞弟。

崇德元年四⽉封,顺治六年卒。

九年三⽉追降郡王,乾隆四⼗三年正⽉追复原封。

敬谨亲王尼堪:太祖长⼦贝勒褚英之⼦,顺治六年三⽉封,九年卒。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崇德元年封成亲王,坐事降贝勒,三年卒,四年四⽉追封,世袭。

颖亲王萨哈璘:代善三⼦,天命⼗⼀年封贝勒,崇德元年卒,追封。

谦郡王⽡克达:代善四⼦,顺治⼋年⼆⽉封,九年卒。

巽亲王满达海:代善七⼦,顺治⼋年⼆⽉由袭爵改封,九年卒。

惠亲王祜塞:代善⼋⼦,原封镇国公,薨,追封。

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三⼦,顺治六年三⽉封,九年卒,⼗六年⼗⽉追降贝勒并夺爵。

安亲王岳乐:阿巴泰四⼦,顺治⼗四年⼗⼀⽉封,康熙⼆⼗⼋年卒,三⼗九年⼗⼆⽉追降郡王。

信郡王多尼:多铎⼦,顺治六年由袭爵改封信亲王,九年降郡王,⼗⼋年卒。

乾隆四⼗三年正⽉后裔追封豫亲王。

衍禧郡王罗洛宏:岳托⼦,顺治元年⼗⽉由袭爵改封,三年卒。

清宫戏里的这些称呼都错了

清宫戏里的这些称呼都错了

清宫戏里的这些称呼都错了【寻根探秘】2017年第12期红版具体说来,清代称谓挺复杂的。

从对象上讲,称谓就要分成三类:自称、对称和他称。

清代的自称、对称、他称通常界限分明,是不能混淆的。

除去对象之外,称谓还有时效、身份等限定。

皇帝的自称一般为“朕”或“我”。

其中“朕”比较偏向书面语,“我”则更多用在日常口语里。

特别是在满语的场合,由于满语是不分“朕”和“我”这两个词的,所以皇帝都自称为第一人称的“bi”,即满语的“我”。

如果是面对太后或者太上皇,皇帝自称一般为“我”“臣”“子皇帝臣”“臣我”。

对称方面,太上皇或太后作为长辈称呼皇帝,一般直接就叫他“皇帝”,而不叫“皇上”。

皇子们一般称呼皇帝为“汗阿玛”或“皇父”“父皇”。

至于清宫戏里常见的“皇阿玛”,目前似乎没有相关的记载。

至于后宫和大臣称呼皇帝,一般叫“皇上”,旗人出身的大臣以及后宫、宫女、太监等则可以称呼皇帝为“主子”,修饰一下就是“圣主”之类的。

晚清宫中的太监、宫女等还习惯管皇帝叫“老爷子”“万岁爷”。

皇太后的自称一般也是“我”,书面语上有“予”的记载,偶尔也自称为“朕”。

口语上,据说慈禧太后日常说话自称是“咱家”。

至于“哀家”这个词,似乎是戏曲舞台上的,目前没见过清代太后这样自称的记载。

在对称方面,皇帝和皇后一般用满语称太后为“额捏”“太后额捏”,晚清则用满式汉语称呼太后为“额娘”“皇额娘”。

宫中的太监、宫女以及晚辈一般称太后为“太后主子”“老祖宗”,背后则称之为“佛爷”“老佛爷”,有的他称则为“老家主”,这应该是“主子”的变化称谓。

后宫在面对皇帝和太后的时候,一般自称为“奴才”。

这是清代八旗制度的影响。

就算是皇后,面对皇帝时也要自称为“奴才”。

另外根据一些记录,私下场合或许还可以自称为“吾”“我”之类的。

至于清宫戏里的什么“本宫”“臣妾”之类的词汇,目前并没见过相关记载。

后宫之间,则一般以姐妹相称,但是在正式场合则要称皇后为“主子”,因为皇后是后宫之主。

历代官制名词简释

历代官制名词简释

历代官制名词简释九卿《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条谈到建筑宫室规模时说:“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

”注云:“六卿三孤为九卿。

”此指天官■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机关的总称。

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少府为大府。

魏晋南北朝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位较轻。

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

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大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

清代皇帝的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提,可见不把六部计算在九卿之内。

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说法不一致。

其小九卿则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大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祭酒、顺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九译令《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典属国之下设有“九译令”一官。

典属国是掌管当时少数民族事务之官,因各少数民族语言不同,彼此交往,必须经过翻译,故设九译令。

“九译”是多次转译之意,即所谓“重译来朝”。

九门提督清代步军统领之别称。

九品古代官吏的等级。

两汉以俸禄“石”(d4n)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等。

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为第一品,尚书令为第三品等。

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北魏时,开始在官品中分正、从。

从第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下。

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文武并同。

二府西汉丞相与御史府并称“二府”,亦称“两府”。

成帝时罢御史大夫,改置司空,其名废。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

清朝称谓注解

清朝称谓注解

清朝称谓注解满洲分为五等爵: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

顺治六年定为十二等级清制,亲王、世子、郡王的侧室,凡生有子女者,可封侧福晋。

福晋,满语,妻子或贵妇之意。

额定,亲王封侧福晋四人,世子、郡王封侧福晋三人,奉特旨赏给者不拘额数。

其冠服比福晋降一等。

每年一次由宗人府汇奏请封,咨送礼部都入册阿哥:"阿哥"也是满语音译,其意为"哥哥",它有两个义项.一是清代满族宫廷称皇子,可按排行称阿哥,如大阿哥,二阿哥等.二是旗人的贵族称儿子,此处尤须注意"阿"读四声,"哥"读轻声.凡皇帝所生子均称为皇子,待赐名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

皇子长至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封爵,所封爵高低由皇帝钦定。

王爷:(包括亲王和郡王)王爷是皇帝的直属亲戚但不一定是皇帝的兄弟,地位没有亲王高。

历史上由有很多异姓封王,如吴三桂就是其中之一,不单单异姓还是异族。

且王爷也要看亲属关系,如亲王就是最高的根绝位有一定关系。

王爷的封尚则较为广泛,例如拥有皇族血脉而非正统皇族因立战功,对国家有杰出贡献。

亲王与王爷都是世袭的,在清朝,满族与皇室沾亲切立过大功者通常封为王爷。

亲王:亲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

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一般为皇亲宗室)一般来说亲王较于王爷高,亲王只能是黄族嫡亲,也就是说,是皇帝的亲兄弟或者子嗣皇族女室的丈夫(皇帝的兄弟和儿子)郡王:郡王是亲王的儿子皇帝的儿子封亲王,而亲王的儿子封郡王,从爵位上讲,亲王的等级更高些。

通常,爵位是世降一级,亲王的儿子降为郡王,郡王的儿子降为贝勒……不过有所谓“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永不降级。

亲王就是有血缘关系的,郡王是册封的贝勒:(贝勒是属于爵位名,而不是官名)(贝勒-贝勒是皇族的一个封爵,可以是皇帝的儿子,也可以是其他皇族的承继人。

清制,入八分皇族的爵位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护国公,镇国将军等,非皇族不能封(除了乾隆间的福安康封贝子)是有一定的续承关系。

大清皇族的称谓

大清皇族的称谓

大清皇族的称谓
清代宗室封爵具有民族特色,爵位称呼多用满语,早期封爵更是如此。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仅前几个爵位就基本上是满语。

和硕,满语写作 hoso,其义为四方之方,东北角、西北角之角。

将其放在爵位之前,有统辖、管理一方的意思。

和硕亲王,满语写作hoso i cin wang,也就是一方之王。

多罗,满语写作doro,其义为礼、道、理。

将其放在爵位前面,有“礼的、道的”意思。

多罗郡王,满语写作 doro i giyun wang。

多罗贝勒,满语写作 doro i beile。

贝勒,满语写作beile。

女真语记作“勃堇”或“勃极烈”,早期相当于部落长、酋长,地位低于汗。

满族早期没有亲王、郡王之说,努尔哈赤称汗后,其子多称贝勒,如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等。

入关后,因受汉族文化影响,宗室爵位加进了亲王、郡王,贝勒也就只好放在其后,作为爵位的一种。

贝子,满语写作beise,本是beile(贝勒)一词的复数形式,意思为“众贝勒”。

只是到了皇太极时期,才演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名词,成为爵位中的一个等级。

固山,满语写作gusa,其义为八旗之旗。

八旗为清代军政合一的组织,并有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之分。

后来,“固山”与“贝子”组成了一个新名词,成为清代宗室爵位之一。

固山贝子,满语写作gusa i beise。

清代称谓大全

清代称谓大全

清代称谓大全
1、对男性成员长辈的称谓:
爷爷称萨格答玛法,大爷爷称阿姆巴爷爷,小爷爷称费安古爷爷,大姑奶奶称阿姆巴姑奶奶,小姑奶奶称费安古姑奶奶,父亲称阿玛,伯父称塔答,叔叔称额齐克,堂叔称扎勒黑额齐克,堂伯称扎勒黑塔答,堂姑称扎勒黑姑姑,大堂伯称扎勒黑阿姆子,大姑姑称阿姆巴姑姑。

2、对平辈的称谓:
哥哥称阿哥,姐姐称格格,妹妹称奴恩,堂弟称扎勒黑突,堂兄称扎勒黑阿;哥,堂妹称扎勒黑奴思,堂姊称扎勒黑格格。

3、对下一辈的称谓:
儿子称哈哈子,女儿称萨尔干子,侄子称扎勒黑珠伊,侄女称扎勒黑萨尔干子。

4、对下两辈的称谓:
孙子称奥莫洛珠伊,孙女称奥莫洛萨尔于子,堂孙称扎勒黑奥莫洛珠伊,堂孙女称扎勒黑奥莫洛萨尔干子。

5、对女性成员长辈的称谓:
祖母称奶奶(与汉语相同),伯祖母称阿姆巴奶奶,叔祖母称费安古奶奶,母亲称额娘,伯母称阿姆巴娘,叔母称乌合莫。

6、对平辈的称谓:
嫂子称阿嫂,弟妹称乌合合,堂嫂称扎勒黑阿嫂,堂弟妹称扎勒黑乌合合。

7、对下一辈的称谓:
女儿称萨尔干子,儿媳妇称乌伦,侄子媳妇称扎勒黑乌伦。

8、对下两辈的称谓:
孙子媳妇称奥莫洛乌伦,侄孙子媳妇称扎勒黑奥莫洛乌伦。

清代官职的称谓

清代官职的称谓

清代职官的称谓中堂:明清对大学士的称呼。

唐代中书省设政事堂,为宰相办事处,后因称宰相为中堂。

明、清大学士位同宰相,故称。

太宰:明清吏部、户部尚书的别称。

阁部:明清时内阁大臣的别称。

中翰:明清时内阁中书的别称。

首辅: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

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较重,一般亦称首辅。

阁臣:明清时大学士的别称。

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

贰卿:侍郎的别称。

司农:亦称“大司农”,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司徒:亦称“大司徒”,清代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仪曹: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部曹:清代六部之部郎称为部曹。

大司马:亦称“司马”,明清时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大戎”:唐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本兵”:明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亦称“大司空”,明清时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大秋:唐代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小秋:唐代刑部郎官的别称。

都老爷:明清时对都察院长官都御史的俗称。

掌宪:清代都御史的别称。

总宪:清代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

都御史古称宪台,故称。

副宪:清代都察院副长官左副都御史的别称。

中司:清代御史中丞的俗称。

老道长:明清时大僚对各道御史的尊称。

储端:清代太子詹事的别称。

翰长:对翰林前辈的尊称。

光学:清代翰林学士的别称。

庶常:清时庶几士的代称。

乐卿:唐以后太常卿的别称。

1少卿:太仆卿的别称。

总督:也通称部堂、制军、制台。

官名。

清代地方最高官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辖区内的军民要政,正二品,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

为便于节制辖区内的军队和督核官吏,一般都兼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衔。

清中叶后设总督大致为八人,计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陕甘、四川各一人,清末又增设东三省总督。

另设有漕运总督,专司各省转漕的粮政;河道总督,专司黄河、运河的堤防疏浚等事。

巡抚:一般又通称抚台、抚军、部院、中丞。

清代以巡抚为省级的地方长官,会合总督总揽一省军政大权,从二品,加侍郎衔为正二品。

清代于山东、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新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五省各设巡抚怡人;直隶、甘肃、福建、四川不另设巡抚,有总督监管。

满族皇帝用语大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满族皇帝用语大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满族皇帝用语大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满族皇帝用语是指满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专属称谓和礼仪用语,它是满族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曾建立了伟大的清朝帝国,统治中国几百年。

满族皇帝用语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达了对皇帝至高无上的敬意,也体现了满族民族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

满族皇帝用语的丰富多样,包括称谓和礼仪用语两个方面。

称谓是指用来称呼满族皇帝的专用称谓,如“皇上”、“圣上”等。

这些称谓沿袭自中国古代皇帝制度,但在满族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和用法。

礼仪用语则是指满族皇帝在各种场合下使用的礼节性语言,如在宴会上的祝酒词、在官员面前的赐词等。

这些礼仪用语既体现了满族皇帝的威严和威信,也展示了满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满族皇帝用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首先,将对满族皇帝的称谓进行介绍,包括常见的称谓及其用法。

其次,将探讨满族皇帝的礼仪用语,包括各类场合下的用语和用法。

通过对这些用语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满族皇帝的身份地位、满族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满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满族皇帝用语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满族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通过对满族皇帝用语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满族文化,体现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满族皇帝用语也具有广泛的学术和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满族皇帝用语将继续为人们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启示,丰富我们对于满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大致安排和组织方式的介绍。

在这篇长文中,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概述中,可以对满族皇帝及其用语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说明本文的整体组织方式,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清朝的官衔一品到九品的称呼

清朝的官衔一品到九品的称呼

清朝的官衔一品到九品的称呼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

(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

(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

(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

(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武)城门领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

(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

(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

(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

清朝宫廷称谓请安礼仪有哪些(3)

清朝宫廷称谓请安礼仪有哪些(3)

清朝宫廷称谓请安礼仪有哪些(3)至于“太后吉祥”、“老佛爷吉祥”之类的称谓更为荒谬。

皇帝、后妃、满汉大臣和大部分内务府官员、太监,无论当面或背地都称“皇太后”。

道吉祥是太监圈里流行的见面问候语,皇帝、后妃、大臣们绝不会用下层太监之间的问候语去称呼皇太后。

在清代,只有某些内务府低级官员才会与有地位的太监互道吉祥,以示亲近。

至于“老佛爷”,这是清末一小部分近侍太监与内务府官员背地称慈禧的代名词,以示受宠和亲近,但当面是绝不敢称呼的(据记载,也有称呼“老祖宗”者)。

同治年间是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大臣们为加以区分,在正式文书中会以尊号加以区分,如钮祜禄氏称“慈安皇太后”、那拉氏称“慈禧皇太后”“慈安”、“慈禧”均为尊号中的头两个字,背后会简称“东太后”、“西太后”,但也不会在当面或背地称呼那拉氏为“老佛爷”,因为这是为礼仪制度所不允许的。

对死去的皇太后,大臣们提到时都要称谥号,如那拉氏,则称“孝钦皇太后”。

其实,既便太监们背后称“老佛爷”的也是极少数,一般对东、西两太后会简称“东边”、“西边”,称皇帝为“上边”。

“老佛爷”之称其实并不自西太后始,乾隆皇帝因为寿高,当时近侍、太监背后就称他为“老佛爷”、“老爷子”,但大臣们则不会这样称呼。

野史记载:纪晓岚曾在背后称乾隆为“老头子”,恰被乾隆听见,欲加治罪。

纪氏机智解释才使乾隆转怒为喜。

真实与否姑且不论,但由此可见大臣们在背后对皇帝也是不能随便称呼的。

“老爷子”的称呼一直到清末还存在,如溥仪的乳母就这样称呼他(见《我的前半生》)。

对妃嫔,太监称“主子”。

因皇帝的妃嫔不止一位,则在前面冠以封号,如对光绪之妃珍妃称“珍主”,瑜妃称“瑜主”,以示区分。

书面行文称“主位”。

至于对皇子的称呼,也不像现在影视剧中一律称“阿哥”。

在清代对皇子的称呼不同身份是有区别的,“阿哥”是大臣们对皇子的称谓,内务府官员和太监一律按皇子的排行称“爷”。

书面行文则按排称“皇?子”。

皇帝之女在未授封公主之前,一律称“格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洲分为五等爵: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

顺治六年定为十二等级清制,亲王、世子、郡王的侧室,凡生有子女者,可封侧福晋。

福晋,满语,妻子或贵妇之意。

额定,亲王封侧福晋四人,世子、郡王封侧福晋三人,奉特旨赏给者不拘额数。

其冠服比福晋降一等。

每年一次由宗人府汇奏请封,咨送礼部都入册阿哥:"阿哥"也是满语音译,其意为"哥哥",它有两个义项.一是清代满族宫廷称皇子,可按排行称阿哥,如大阿哥,二阿哥等.二是旗人的贵族称儿子,此处尤须注意"阿"读四声,"哥"读轻声.凡皇帝所生子均称为皇子,待赐名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

皇子长至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封爵,所封爵高低由皇帝钦定。

王爷:(包括亲王和郡王)王爷是皇帝的直属亲戚但不一定是皇帝的兄弟,地位没有亲王高。

历史上由有很多异姓封王,如吴三桂就是其中之一,不单单异姓还是异族。

且王爷也要看亲属关系,如亲王就是最高的根绝位有一定关系。

王爷的封尚则较为广泛,例如拥有皇族血脉而非正统皇族因立战功,对国家有杰出贡献。

亲王与王爷都是世袭的,在清朝,满族与皇室沾亲切立过大功者通常封为王爷。

亲王:亲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

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一般为皇亲宗室)一般来说亲王较于王爷高,亲王只能是黄族嫡亲,也就是说,是皇帝的亲兄弟或者子嗣皇族女室的丈夫(皇帝的兄弟和儿子)郡王:郡王是亲王的儿子皇帝的儿子封亲王,而亲王的儿子封郡王,从爵位上讲,亲王的等级更高些。

通常,爵位是世降一级,亲王的儿子降为郡王,郡王的儿子降为贝勒……不过有所谓“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永不降级。

亲王就是有血缘关系的,郡王是册封的贝勒:(贝勒是属于爵位名,而不是官名)(贝勒-贝勒是皇族的一个封爵,可以是皇帝的儿子,也可以是其他皇族的承继人。

清制,入八分皇族的爵位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护国公,镇国将军等,非皇族不能封(除了乾隆间的福安康封贝子)是有一定的续承关系。

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

全称多罗贝勒。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统称为八和硕贝勒。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号后金,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共同听政,其地位尊于其他贝勒。

史称四大贝勒。

天命十一年(1626)皇太极即位后,废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的旧制,建立贵族封爵制度。

以后,逐渐形成12级封爵制。

贝勒在亲王、郡王之下,其名号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太宗崇德年以前的贝勒,实即后来的亲王。

受封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

有世袭、恩封、功封和考封等获取途径。

归附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行此封爵制,在亲王、郡王下置贝勒爵。

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

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

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

其后又有所修改。

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便因系皇子而封郡王,后又以军功晋亲王。

这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阿哥”是皇上的儿子这一点毫无疑问而贝勒则是较差一些的爵位了,不一定是皇子阿哥,就是一般的王子也可以封贝勒的贝子:(贝勒所生的儿子)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

在早期满族社会中,贝子意为天生贵族贝子一直在辽时就出现了,是契丹族的王子,或地位很高的高外戚之子公主:皇帝的女儿皇帝的女儿并非一生下来就受封公主,也并非个个都受封公主。

在获得正式的公主封号之前,皇帝的女儿一般称为小格格、小公主,这里的小公主只是俗称,并非真正获得封号的意思。

可见公主比格格大郡主:每一个郡王(爷)女儿叫郡主。

(郡主是皇帝兄弟的女儿)格格:(只有清朝叫格格,其他朝都叫公主,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就已经不把皇帝的女儿称作“格格”了,一般均称为“公主”。

)格格不是公主的意思,在清朝初年,一些身份低贱的后妃也被称为格格公主是格格,格格却不一定是公主。

地位最高的是固伦格格,其次是和硕格格,王爷家的格格一般是多罗格格,都是封号。

“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

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

(,不过此名称平民百姓不能用,它仅限于对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呼)(真正称呼为格格的是从亲王到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

亲王的女儿称“和硕格格”,郡王、贝勒的女儿称“多罗格格”,贝子的女儿称“固山格格”,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就称“格格”。

)顺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郡主-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县主-郡王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郡君-贝勒(全称多罗贝勒,位低于郡王)之女称多罗格格,即郡君县君-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位低于贝勒)之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乡君-位低于贝子的镇国公、辅国公之女,亦称格格,即乡君乾隆的亲生女儿不可能降格而封为格格,即使是小燕子,她开始是作为自己的亲生女儿而受到封赠的,自然应该被封为和硕公主这一等级。

这里说明的是。

从所谓固伦公主到格格,表示的是等级,不是具体的名称。

正宫皇后所生之女,封公主,称固伦格格,品级相当于亲王;嫔妃所生之女,封公主,称和硕格格,品级相当于郡王;亲王之女封郡主,称和硕格格;郡王之女封县主,称多罗格格;贝勒之女,封郡君,亦称多罗格格;贝子之女,封县君,称固山格格;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封乡君,称格格。

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

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

“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例如,皇太极的次女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伦长公主,后改为“永宁长公主”,复改为“温庄长公主”。

由此可见,现在影视剧中把皇帝之女称作“格格”是不准确的(如,“还珠格格”、“十八格格”……)。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

“格格”之称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际,才渐渐终止。

例如清高宗(乾隆帝弘历)一生共生了十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因早殁没有加封,另外五个女儿,加封为公主。

即第三女(孝贤纯皇后生),封固伦和敬公主;第四女(纯惠皇贵妃苏氏生)封和硕嘉公主;第七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固伦和静公主;第九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和硕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伦和孝公主。

她是个例外,因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岁时生的,是乾隆帝最钟爱的女儿,后下嫁给和的长子丰绅殷德。

她本应封为和硕公主。

但乾隆破例把他封为“固伦公主”。

此外,乾隆帝还收养了其弟弘昼的一个女儿,后来加封为和硕和婉公主。

从以上事例来看,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就已经不把皇帝的女儿称作“格格”了,一般均称为“公主”。

《清史稿》中明明白白地写道:“公主之等二:曰固伦公主,曰和硕公主。

”满语“固伦”为天下的意思,皇帝为九五之尊,所生的女儿自然得配“固伦”二字,也并非所有的公主都能有“固伦”的名号,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受封为固伦公主,其余的嫔妃们所生的女儿自然应该列入第二等,受封为和硕公主。

不论是紫薇还是小燕子,尽管受到色鬼乾隆的宠爱,也只能得到和硕公主的封号,更何况紫薇的母亲夏雨荷连正式嫔妃的封号都没有。

至于“格格”,则是亲王以下的的宗室成员的女儿的封号。

皇室是皇帝的家族,是宗室的一部分。

清朝是满洲贵族的政权,皇室成员称呼有些与历代相同,例如帝王之妻称皇后或后,帝王母亲称皇太后等。

但由于使用满语和其他原因,有些称呼用词与历代有些不同,罗列如下:皇阿玛:皇父。

皇贵太妃:是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称呼。

贵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来的妃嫔称呼。

阿哥:对皇子的称呼。

如果有几个皇子,就在“阿哥”之前加“大”、“二”、“三”等。

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

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女儿。

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

和硕公主称呼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晚清满族贵妇与外国驻华使节夫人的合影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

县君:对贝子女儿的称呼。

乡君:对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称呼。

格格:对亲王到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的满语称呼。

亲王女称和硕格格,郡王、贝勒女称多罗格格,贝子女。

称固山格格,入八分镇国公与辅国公女就称格格。

福晋:对亲王、郡王和世子正妻的称呼。

固伦额驸:固伦公主的丈夫。

和硕额驸:和硕公主的丈夫。

皇子皇女:皇子皇子出生,无论嫡庶,一下地就交给乳媪。

一个皇子有40个乳媪,其中保姆、乳母各8人,其他叫针线上人、浆洗上人与锅灶上人。

断奶后交给谙达,凡饮食、言语、行动、骑射都由他教。

十二岁开始学满语,十四岁时学射箭、骑马,十六到十八岁结婚。

根据康熙帝的规定,下代皇室男性辈分以允、弘、永、绵、奕、载、溥为序。

皇子排行按“皇×子”的形式表示,如康熙四子胤禛就叫“皇四子”皇子到了六岁给他戴小帽,穿小靴,披小袍。

送他到上书房上学。

皇子不能跨越门槛,由内侍举而置之门内。

父皇在世,住东宫,住处叫阿哥所。

父皇死了,就与生母分府而居。

母亲是皇后则不分开。

清朝十二帝,皇子共113名。

太祖有子16。

一人为皇帝,和硕亲王3人,多罗郡王1人,封公爵3人,封将军2人,无爵或生前有爵被削6人。

太宗有子11,1人为帝,3人封亲王,4人封公,3人早殇。

顺治有子8,1人当皇帝,3人封亲王,4人早殇。

康熙帝有子35。

《清史稿·皇子世系表》的“圣祖系”只提供前24子的情况。

这24子,当皇帝1人,封亲王11人,封郡王5人,封贝勒3人,封贝子1人,另有4人早殇未封。

雍正生有10子,1人为帝,5子早殇,削去宗籍1人,封和硕亲王1人,封和硕怀亲王1人,袭亲王爵后降贝子1人,高宗生子17人,帝1人,早殇7人(其中被追封2人),追封2人,封亲王3人,初封贝勒后有升级的2人、封郡王1人,过继他人而袭郡王1人。

嘉庆5子,帝1人,封亲王1人,封郡王2人,早殇1人。

道光帝9子,帝1人,封亲王1人,郡王3人,早殇2人,过继他人而袭郡王1人,封贝勒1人。

文宗2子。

长子为帝,次子早殇。

同治、光绪、宣统俱无子女。

皇女皇女与母亲的关系比皇子与母亲的关系更疏远。

出生到结婚与母亲见面只几十次而已。

满族贵妇皇女下嫁后赐予府第,不仅不能与家公、家婆同居一个房子,与丈夫同居也都困难。

公主要是想与丈夫同床共枕,得交钱给保姆(又称管家婆)。

如果不交钱,保姆一定多方阻止,或者责骂她们不要脸。

公主感到委屈,入宫也不敢哭诉。

即使哭诉,亲生母也不听。

因为这个规矩,公主没有生子女的。

额驸要是有子女,那就是侧室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