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
水文地质勘查及勘查技术方法管理概述
水文地质勘查及勘查技术方法(手段)管理第一节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重要性及类型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任务——揭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变化规律;目的——各类工程建设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或工程项目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任务: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揭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变化规律。
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工作,复杂是因为地下水的流动性(水质水量随时空变化);重要是因为一是地下水是重要的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热能资源等),二是地下水严重影响各类工程活动,三是地下水活动可引发各类地质灾害。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特点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即综合水文地质调查,其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概略查明区域性宏观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条件,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质形成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
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专门目的或某项生产建设而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其目的是某项生产建设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为进行地下水某些方面的科学研究需进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其任务是:较详细地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问题,为工程建设项目或其他专门目的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依据。
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范围,一般应包括水源地在开采条件下可能的补给范围;矿床水文地质调查范围,应根据矿井在最大疏干深度条件下可能补给矿坑的补给范围;环境水文地质调查范围,至少应包括地下水污染区和污染源分布区。
3、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监测:水文地质长期观测地下水动态: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地下水均衡:研究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收支平衡的数量关系。
附煤矿防治水规定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3条 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 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 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第一章、总则
预测预报:是水害防治的基础。指在查清矿井水文 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水害预测预报理论 和方法,对矿井水害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和评价。
有疑必探:是根据水害预测预报评价结论,对可能 构成水害的区域,采用物探、化探和钻探等综合 探测技术手段,查明或排除水害。
二是体现防治老空水害为重点。对防治老空水害 规定更加严密。
三是体现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矿井水文地质类 型划分、水文地质勘探等工作是基础。
四是在水害防治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分 发挥科学技术进步在防治水工作中的作用。
五是体现企业防治水的主体责任。除水体下开采 外,其它为企业自己审批。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6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 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 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47条: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第49条: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
紧急情况下及时撤人井下人员制度。 第89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要建
第一章、总则
第9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 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 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技能和抵御水 灾的能力。
注:通过培训,使职工了解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基本知识,掌 握井下透水征兆有有关知识,提高职工防治水工作技能和抵 御水害的能力。区队长、班组长必须经过防治水知识培训后 方可上岗。 煤矿必须组织井下职工开展水害应急救援演练。
修订的目的:以颁布实施《煤矿防治水规定》为
契机,坚决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 (一)高度重视煤矿防治水工作 (二)全面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 (三)认真做好井下探放水工作 (四)防范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 (五)加强防治水监督监察工作力度
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ppt课件
二、 矿井涌水量观测及水质监测
(一)一般应分矿井、分水平设站进行观测,断裂破 碎带、陷落柱出水较大的应单设站观测。每月观测13次。涌水量每月观测不少于3次,水样监测每年不少 于2次,丰、枯水期各1次。涌水量出现异常、井下发 生突水或受降水影响矿井的雨季时段,观测频率应适 当增加。
(二)对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 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每天观测一次。对溃 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每隔1-2小时观 测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并采取水样 进行水质分析。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正常观测时 间观测。
封孔质量是否合格。
⑼观测孔竣工后,要严格抽水洗孔,以 确保观测层(段)不被淤塞。
(三)水文地质钻孔必须做好简易水文 地质观测。技术要求应参照并按相关规 程规范进行。对没有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资料的钻孔,应降低其质量等级或不予 验收
(三)水文地质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井,当用 小口径抽水不能查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 面岩溶塌陷)条件时,可进行井下放水试验。 井下条件不具备时,则应进行大口径、大流量 群孔抽水试验。群孔抽水试验必须单独编制设 计,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后实施。
(五)古井老窑的调查
调查古井老窑的位置及开采、充水、排 水的资料及老窑停采原因等情况。察看 地形,圈出采空区,并估算积水量。
(六)生产矿井调查
调查研究矿区内生产矿井的充水因素、 充水方式、突水层位、突水点的位置与 突水量、矿井涌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开采 水平、开采面积的关系、以往发生水害 的观测研究资料和防治水措施及效果。
(三)地表水体调查
调查与收集矿区河流、水渠、湖泊、积水区、山 塘和水库等地表水体的历年水位、流量、积水量、 最大洪水淹没范围、含泥砂量、水质和地表水体 与下伏含水层的水力关系等。对可能渗漏补给地 下水的地段要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渗漏量监测。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防治水规定(征求意见稿)二〇〇九年五月五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 (2)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第二节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 (3)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 (5)第一节水文地质补充调查 (5)第二节地面水文地质观测 (7)第三节井下水文地质观测 (8)第四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10)第五节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11)第六节井下水文地质勘探 (14)第四章矿井防治水 (16)第一节地面防治水 (16)第二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18)第三节建立健全排水系统 (19)第四节构筑水闸门与水闸墙的要求 (21)第五节疏干开采和带压开采 (22)第六节注浆堵水 (24)第五章井下探放水 (26)第六章水体下采煤 (29)第七章露天煤矿防治水 (31)第八章水害应急救援 (32)第一节应急预案及实施要求 (32)第二节排水恢复被淹井巷 (34)第九章法律责任 (35)第十章附则 (37)附录:一、本规定主要名词解释 (37)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主要内容 (38)三、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 (39)四、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 (42)五、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 (43)六、各类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43)七、“安全隔水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50)八、“安全水头值”计算公式 (51)九、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报表和预测图模式 (5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办的各类煤矿。
煤炭行业现行的各项规程、规范、标准在防治水方面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二O一一年四月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审核:总工:队长: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二O一一年四月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2)第三节自然地理 (5)第二章井田地质 (10)第一节地层 (10)第二节构造 (12)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查 (17)第一节水文地质补充调查 (17)第二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29)第四章矿井涌水量预算和水害防治 (57)第一节矿井排水系统简述及涌水量预算 (57)第二节矿井水害防治 (59)第三节煤矿目前排水系统评价 (64)第五章结论及建议 (68)第一节成果及结论 (68)第二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71)附图:1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2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1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3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4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6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5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9+10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6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A-A′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7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500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目的和任务为进一步做好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长治市煤炭工业局在二O O九年八月十七日下发了《长治市煤炭工业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长煤局行发[2009]286号文),要求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的同时,切实做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期间的水害防治工作,并对矿井防治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煤矿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管理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采取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情况,特别是采空区、相邻矿井之间及关闭矿井老空(窑)积水等情况,编制并提交《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及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等基础图纸和资料,为今后煤矿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关于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
调查方法
包括线路调查、剖面调查 、定点观测等,结合地质 图、地形图等资料进行分 析。
目的
了解地下水补给、径流、 排泄等条件,评估地下水 资源潜力。
地下水动态观测
观测内容
监测地下水位、水温、水 质等参数的变化。
观测方法
设立观测井、观测孔,采 用自动记录仪器进行长期 连续观测。
目的
揭示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气 候变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
然环境的影响。
04
水文地质保护与应用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合理开发与利用
通过科学的水文地质勘察,可以明确地下水资源的分布、 储量及补给条件,为地下水的合护
水文地质研究有助于识别地下水污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 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免受污染,维护生态系 统健康。
在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具 有以下重要性
资源利用:通过评价地下水资源 ,为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经济效益:水文地质评价有助于 工程选址、设计和施工的优化, 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02
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地面水文地质调查
01
02
03
调查内容
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获 取地表水体、地貌、土壤 类型、植被等水文地质要 素的数据。
监测与管理
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地下水位、水质等信 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 理。
工程地质中的水文地质应用
1 2
工程选址与安全评估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数据对于工程选址 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避开潜在的地 质灾害和水文风险。
工程设计与施工
考虑水文地质因素,可以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如基础选型、基坑降水等。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编写要求及参考提纲sc改
附件三: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一、有关规定及要求(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开采区接近可疑的古空积水区域或顶水开采的。
地表水发生较大变化,查清对矿井的水害影响。
需要找新的水源地。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和相应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行整体分析研究。
矿井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以内以水文地质物探、钻探和抽(放)水试验等为主。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结合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地下水动态观测、采样测试等各种勘查技术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必须编制补充勘探设计,中小型水文补勘项目设计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后实施。
补充勘探设计要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要充分利用矿井现有条件,做到井上、井下相结合。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实施中一定要保证各项工程的质量,严格按批准的设计施工,修改设计要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工程完成后,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资料,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验收。
二、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一)水文地质钻探每个钻孔都要按照勘探设计要求进行单孔设计,包括钻孔结构、孔斜、岩芯采取率、封孔止水要求、终孔直径、终孔层位、简易水文观测、抽水试验、地球物理测井及采样测试、封孔质量、孔口装置和测量标志要求等。
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
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 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 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 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
勘探类型
1、资源勘探
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等;
2、工程地质勘探(勘察)
3、数值法 数值法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迅速发展起来的
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常用的是有限元法 足够的观测孔和清晰的边界条件
建立数学模型
反求参数 预测计算
•
五、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成果
补充勘探成果的特点:
1、不同于资源勘探成果,资料累积,分析研究程度不足; 2、补充勘探的成果不仅来源于补充勘探所取得的资料,还来源于前期勘 探、生产实际揭露等,其成果是综合性的; 3、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成果紧紧围绕煤矿生产实际,必须回答煤矿水文地质 疑难问题,为解决水害问题提供地质依据。 4、成果应不断更新,随时补充、修正和完善。
上,建立矿区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参数及合 理
的方法计算矿区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主要方法有:比拟法、数理 统
计法、水均衡法、解析法、数值法和物理模拟法等。必须注意计 算
•
矿井涌水量计算
1、比拟法: 富水系数:
采空面积富水系数: 采掘长度富水系数:
单位涌水量比拟法:
函数关系比拟法: (降深、巷道长度、雨季补给增长系数)
位下降速度<2cm/h
孔封闭
原状水样
单孔抽水试验稳定时段延 续时间不少于8小时
水位、冲洗液消耗、孔内 情况、岩心描述等
பைடு நூலகம்
•
钻孔结构设计
考虑因素:孔深,孔径、抽水试验等
一建-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矿业工程相关法规25-2
下水影响较大和已经进行疏干排水工程的边
坡,应当进行地下水位、水压及涌水量的观 测,分析地下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及疏 干的效果,制定地下水治理措施。
1G431043 矿井防治水工作要求
二、矿井防治水 (一)防隔水岩(煤)柱的留设
矿井应当根据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
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开 采方法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确定相应的防隔 水煤(岩)柱的尺寸;矿井防隔水煤(岩)柱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严禁在各类防隔水
(四)注浆堵水 1.总体要求
当井下巷道穿过与河流、湖泊、溶洞、含水层等
存在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 造时,应当探水前进。如果前方有水,应当超前预注 浆封堵加固,必要时可预先构筑防水闸门或者采取其 他防治水措施。否则,不准施工。穿过含水层段的井
巷,应当按照防水的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处理。
泵的能力,应当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 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 当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 h的最大涌水量。检修水泵的
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1G431043 矿井防治水工作要求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者极复杂的 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可
煤(岩)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1G431043 矿井防治水工作要求
(二)排水系统设置 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
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
仓等,确保矿井能够正常排水。
1G431043 矿井防治水工作要求
1.水泵 矿井井下排水设备应当符合矿井排水的要求。除正
在检修的水泵外,应当有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工作水
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王新
三、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设计
1、补勘的目的、任务 目的:防治水。任务确定应全面分析已有资料,确定补勘的任务。 2、补勘的依据:规范规程、资料来源 3、补勘的范围 矿井?采区?工作面?下组煤?上组煤?煤系地 层含水层?太灰含水层?奥灰含水层? 4、补勘技术手段及工程量:根据任务及规程(勘探类型)确定。 5、工程预算 6、成果设计
7、矿井涌水量计算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对补充勘探,当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不大时,可用比拟法预测矿井涌 水量。矿井涌水量计算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 上,建立矿区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参数及合理 的方法计算矿区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主要方法有:比拟法、数理统 计法、水均衡法、解析法、数值法和物理模拟法等。必须注意计算 方法的使用条件,有条件时应采用几种方法计算对比。对计算结果 应进行详细评价,分析论证计算涌水量可能偏大或偏小的原因,推 荐排水设计的矿井涌水量。
三型
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 第二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床 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床
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区别
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划分的目的是为不同类型矿床的勘探工程设定不同工程量、勘探 程度以及矿井涌水量计算等技术要求。 比如:孔隙充水简单型矿床在勘查阶段的水文地质剖面要求至少一条,但在复杂型矿 床要求至少4条剖面,各剖面上不少于3个水文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可计算 全矿区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 立足与勘探,围绕如何将勘探工作做好,与开采安全关系不大。
设最大降深为s1, 一般地:
2 s2 s1
3 s3 1 s1
3
非稳定流:抽水过程中保持水量稳定,观测水位变化
或保持水位稳定,观测水量变化。符合实际。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规范
5 、 钻孔的孔斜应满足选用抽水设备和水位观测仪器的工艺要求。 6 、钻孔控制深度以揭穿主要目的层为原则,重点控制第一期开拓水平,少数孔
注:一般将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0.001L/s·m的岩层视为隔水层
各类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的问题
孔隙充水矿床
应着重查明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岩性、厚度、结构、粒度、磨圆度、分选 性胶结程度、富水性、渗透性及其变化;查明流砂层的空间分布和特征,含(隔)水 层的组合关系,各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弱透水层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评价流砂层的疏干条件及降水和地表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详查 勘查 详查、勘查
3~5
5~7
根据需要对详查阶段钻孔取舍和补充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代表性点
3~5
7~10
根据需要对详查阶段钻孔取舍和补充
勘探坑槽道或生产矿井
详查、勘查 勘察坑道和主要生产矿井设排水量观测站,简单矿区可省略
水化学样、细菌样检验
详查、勘查 可作水源地的井、泉,地表水按丰、枯季取样
水化学分析样
2、 描述岩芯的岩性、结构构造、裂隙性质、 密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态、 大小、充填情况、发育深度,统计裂隙率、岩 溶率。
3 、 单一含水层(组)的钻孔应测定终孔稳定水 位。
水文地质钻探
1 、 钻孔施工宜采用清水钻进,当地层破碎不能用清水钻进时,应在主要含水层 或试验段(观测段)用清水钻进,若必须采用泥浆钻进时,应采取有效地洗井措施。
直接充水的矿床: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含冒落带和底板 破坏厚度),与矿体直接接触,地下水直接进入矿坑。
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相关规定及技术要求
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相关规定及技术要求第一节一般规定1、矿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一)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二)矿井原勘探工作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的;(三)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的;(四)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原有勘探成果资料难以满足生产建设需要的;(五)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者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的;(六)矿井采掘工程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强富水松散含水层下提高煤层开采上限或者强富水含水层上带压开采,专门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的;(七)矿井井巷工程穿过强含水层或者地质构造异常带,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的。
2、水文地质测绘应当采用遥感水文地质测绘方法,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影像、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测绘质量。
3、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及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第24条和第27条要求开展。
第二节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4、应当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探,可以采用地震与电法相结合的勘探技术方法查明构造及其富水性。
水文物探主要以电法勘探为主,宜采用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或者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技术方法。
可以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查明火成岩侵入范围和断层、陷落柱等构造。
5、水文地质钻探工程量应当根据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目的、具体任务及综合勘探的要求等确定;应当充分利用已有钻孔(井)及钻探成果,与长期水文动态观(监)测网的建设(完善)统筹考虑,形成控制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态的水文地质剖面线。
6、水文地质钻探必须要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第30条要求的十项主要技术指标开展相关工作。
7、抽水试验成果应当满足矿井涌水量预测、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度、释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8、需要进行注水试验的,应当编制注水试验设计。
设计包括试验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及套管下入层位、深度及止水方法,采用的注水设备、注水试验方法,以及注水试验质量要求等内容。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一)要求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对象条件矿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1.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
2.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的。
3.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的。
4.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
5.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者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的。
6.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者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煤层底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的。
7.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的。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要求1.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当满足相应的工作程度,并达到防治水工作的要求。
2.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当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地下水动态观测、采样测试等各种勘查技术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3. 补充勘探设计应当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并充分利用矿井现有条件,做到井上、井下相结合。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完成后,应当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者资料,由矿山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查、验收。
(三)井下水文地质勘探 1.基本原则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采用井下物探、钻探、监测、测试等手段。
(2) 采用井下与地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
(3) 井下勘探施工作业时,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2. 勘探安全作业要求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的各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钻孔施工设计,经矿井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2) 施工并加固钻机啊室,保证正常的工作条件。
(3) 钻机安装牢固。
钻孔首先。
煤矿水文地质勘探
三型
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 第二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床 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床
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区别
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划分的目的是为不同类型矿床的勘探工程设定不同工程量、勘探 程度以及矿井涌水量计算等技术要求。 比如:孔隙充水简单型矿床在勘查阶段的水文地质剖面要求至少一条,但在复杂型矿 床要求至少4条剖面,各剖面上不少于3个水文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可计算 全矿区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 立足与勘探,围绕如何将勘探工作做好,与开采安全关系不大。
煤矿水文地质勘探
矿井建设生产阶段所进行的水文地质勘探,一般视为煤 炭资源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质勘探)的继续与深入,
多带有补充勘探的性质 。基本任务是,为煤炭工业的规
划布局和煤矿建设,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依据,并为水 文地质研究积累资料。
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特征
它一般应分阶段循序进行。矿井水文地质勘探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 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并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水文 地质依据,它是在煤田水文地质勘探的基础上进行的。矿井水文地质勘 探是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它既可以验证和深化煤田地质勘 探对井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又可以根据矿井建设生产过程 中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充分利用矿井的有利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矿 井水文地质勘探,为矿井建设生产和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可见矿 井水文地质勘探是煤田地质勘探所不能取代的。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和极复杂的大水矿井,尤其是这样。
完整岩层岩芯采取率70%;破 碎带>60%
详细记录涌水、掉块、塌孔、缩径、逸气、掉钻 等现象层位和深度,岩性、裂隙性质、密度、风 化程度、岩溶特性及发育深度。
全孔测井
大型及重要建设项目场地:港口码头,机场等;
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
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 引言煤矿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煤矿所在地区的开发和生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煤矿进入了深部开采阶段。
深部开采过程中,煤矿水文地质问题日益突出,给矿井生产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是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揭示煤矿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水文特征以及与矿井生产活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意义、方法以及应用进行介绍。
2. 意义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揭示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通过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可以了解煤矿所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煤矿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矿井底水资源。
2.2 分析水文特征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还可以利用水文地质剖面等方法对地下水水位、渗透系数、水文特征等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煤矿生产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地下水的水文特征,可以为煤矿生产提供合理的水文参数,有助于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2.3 提供技术支持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还可以为煤矿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煤矿企业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合理规划水处理设施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煤矿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3. 方法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方法包括:3.1 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位观测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置地下水位观测点,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进行观测,可以了解煤矿所在地区的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以及水位的季节性变化。
3.2 水文地质剖面水文地质剖面是分析地下水水位、水文特征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煤矿区域设置水文地质剖面,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位分布情况以及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煤矿生产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3.3 水文特征分析通过采集煤矿区域地下水的水样,进行水文特性分析,如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指标的测试,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情况以及与矿井生产活动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3.1水文地质补充调查3.1.1当矿区(井)现有水文地质资料不能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工作;未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或水文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矿区(井),应补充水文地质测绘工作。
3.1.2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范围应覆盖一个具有相对独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3.1.3水文地质补充调查除传统的方法外,还可采用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
3.1.4水文地质补充调查的主要内容3.1.4.1资料收集⑴气象资料收集一般应有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及其历年月平均值和两极值。
其中降水量应收集百年之内的两极值。
⑵收集调查区内以往勘查研究成果、动态观测资料、勘探钻孔、供水井钻探及抽水试验资料。
3.1.4.2地貌地质调查⑴着重调查收集由开采或地下水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人工湖等地貌变化、岩溶发育矿区的各种岩溶地貌形态。
⑵对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和基岩露头,应基本查明其时代、岩性、厚度、富水性及地下水的补排方式等,并划分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
⑶对地质构造应基本查明其形态、产状、性质、规模、破碎带(范围、充填物、胶结程度、导水性)及有无泉水出露等;初步分析研究其对矿井开采的影响。
3.1.4.3地表水体调查调查与收集矿区河流、水渠、湖泊、积水区、山塘和水库等地表水体的历年水位、流量、积水量、最大洪水淹没范围、含泥砂量、水质和地表水体与下伏含水层的水力关系等。
对可能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地段要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渗漏量监测。
3.1.4.4井泉调查调查井泉的位置、标高、深度、出水层位、涌水量、水位、水质、水温、有无气体溢出、流出类型及其补给水源。
并素描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
3.1.4.5古井老窑的调查调查古井老窑的位置及开采、充水、排水的资料及老窑停采原因等情况。
察看地形,圈出采空区,并估算积水量。
3.1.4.6生产矿井调查调查研究矿区内生产矿井的充水因素、充水方式、突水层位、突水点的位置与突水量、矿井涌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开采水平、开采面积的关系、以往发生水害的观测研究资料和防治水措施及效果。
3.1.4.7七、周边矿井调查调查周边矿井的位置、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以及与相邻矿井的空间关系,并收集系统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有关资料。
3.1.4.8地面岩溶调查调查岩溶发育的形态、分布范围。
详细调查对地下水运动有明显影响的进水口、出水口和通道,必要时可进行连通试验和暗河测绘工作。
要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和地下水径流方向,圈定补给区,测定补给区内的渗漏情况,估算地下水径流量。
有岩溶塌陷的区域,还要进行岩溶塌陷的测绘工作。
3.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3.2.1矿区(井)地面水文地质观测的主要内容3.2.1.1气象观测凡距离大于30km气象台(站)较远的矿区(井),应设立气象观测站,站址的选择和气象观测项目,应符合气象台(站)的要求。
距气象台(站)小于30km的矿区(井),可只建立雨量观测站。
3.2.1.2地表水观测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
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3.2.1.3地下水动态观测观测点应布置在下列地段和层位:⑴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主要含水层;⑵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强径流带(构造破碎带);⑶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⑷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⑸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⑹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⑺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⑻疏干边界或隔水边界处。
3.2.1.4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钻孔、井、泉等。
观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测流量。
3.2.1.5观测点应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标绘在综合水文地质图上。
观测点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
3.2.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在开采前一个水文年即应进行,在采掘过程中亦必须坚持观测。
在未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之前,每7-10天观测一次,随后每月观测1-3次,雨季或遇有异常时,需增加观测次数。
水质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一次。
3.2.3观测工作要求同步进行,每次必须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在最短时间内测完。
要注意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
钻孔水位观测每回应有两次读数,其差值不得大于2cm,取值可用平均数。
测量工具使用前应校验。
有条件的矿区应尽量使用智能自动水位仪观测、记录和传输数据。
3.3井下水文地质观测3.3.1凡新开凿的井筒、主要穿层石门及开拓巷道,都要及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并绘制井筒、石门、巷道的实测水文地质剖面图或展开图。
3.3.1.1井巷穿过含水层:应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岩溶的发育与充填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及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和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3.3.1.2 含水层裂隙:应测定其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等,观察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玫瑰图,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测定岩石的裂隙率。
测定的面积:较密集裂隙可取1-2m 2,稀疏裂隙可取4-10m 2。
其计算公式为:()%100ab ⨯=∑FK T 式中:K T —裂隙率(%)F —测定面积(m 2)a —裂隙长度(m )b —裂隙宽度(m )3.3.1.3 岩溶:应观测其形态、发育情况、分布状况、有无充填物和充填物成分及充水状况等,并绘制岩溶素描图。
3.3.1.4 断裂构造:应测定其断距、产状、断层带宽度,观测断裂带充填物成分、胶结程度及出水情况等。
3.3.1.5 褶曲:应观测其形态、产状及破碎情况等。
3.3.1.6 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应详细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等,并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和含砂量等。
同时,应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和水位的变化,并分析突水原因。
各主要突水点可以作为动态观测点进行系统观测,并要编制卡片,附平面图、素描图或照片。
大中型煤矿发生300m 3/h 以上的突水、小型煤矿发生60m 3/h 以上的突水,或因突水造成采掘区域和矿井被淹的,要将突水情况及时上报煤矿安全煤炭监管、监察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参照附录五。
3.3.1.7 陷落柱观测:应观测陷落柱内外地层岩性与产状、裂隙岩溶发育程度及涌水等情况,判定陷落柱发育高度,并要编制卡片,附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或照片。
3.3.2矿井涌水量观测及水质监测3.3.2.1一般应分矿井、分水平设站进行观测,断裂破碎带、陷落柱出水较大的应单设站观测。
每月观测1-3次。
涌水量每月观测不少于3次,水样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1次。
涌水量出现异常、井下发生突水或受降水影响矿井的雨季时段,观测频率应适当增加。
3.3.2.2对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每天观测一次。
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每隔1-2小时观测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正常观测时间观测。
3.3.2.3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范围内有地表水体、富含水层、穿过与富含水层相连通的构造断裂带或接近老空积水区时,应每天观测充水情况,掌握水量变化。
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参照附录四。
3.3.2.4新凿立、斜井,垂深每延深10m,观测一次涌水量。
掘进至新的含水层时,虽不到规定的距离,也应在含水层的顶底板各测一次涌水量。
3.3.2.5矿井涌水量的观测,应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要求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其它先进的测水方法。
测量工具和仪表要定期校验,以减少人为误差。
3.3.3井下对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时,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每小时观测1-2次;涌水量、水压基本稳定后,按正常观测要求进行。
疏放老空水应每天进行观测。
3.4水文地质补充勘探3.4.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3.4.1.1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3.4.1.2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3.4.1.3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3.4.1.4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3.4.1.5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3.4.1.6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3.4.1.7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3.4.2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3.4.2.1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相应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工作程度应达到防治水工作要求。
3.4.2.2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行整体分析研究。
矿井井田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井田以内以水文地质物探、钻探和抽水试验等为主。
3.4.2.3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地下水动态观测、采样测试等各种勘查技术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3.4.2.4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必须编制补充勘探设计,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后实施。
补充勘探设计要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要充分利用矿井现有条件,做到井上、井下相结合。
3.4.2.5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完成后,必须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资料,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验收。
3.5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3.5.1水文地质钻探3.5.1.1每个钻孔都要按照勘探设计要求进行单孔设计,包括钻孔结构、孔斜、岩芯采取率、封孔止水要求、终孔直径、终孔层位、简易水文观测、抽水试验、地球物理测井及采样测试、封孔质量、孔口装置和测量标志要求等。
3.5.1.2钻孔施工主要技术要求⑴以煤层底板水害为主的矿井,其水文地质补充勘探钻孔的终孔深度,应以揭露下伏主要含水层段为原则。
⑵所有勘探钻孔均应进行水文测井工作,有条件的可进行流量测井、超声成像,配合钻探取芯划分含、隔水层,为取得有关参数提供依据。
⑶主要含水层或试验段(观测段)应采用清水钻进。
遇特殊情况需改用泥浆时,可采用低固相优质泥浆,但事前必须取得地质部门同意,事后要采取有效的洗孔措施。
⑷钻孔孔径视钻孔目的确定,抽水试验孔试验段孔径以满足设计的抽水量和安装抽水设备为原则,水位观测孔观测段孔径应满足止水和水位观测的要求。
⑸抽水试验钻孔的孔斜应满足选用抽水设备和水位观测仪器的工艺要求。
⑹钻孔应取芯钻进,并进行岩芯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