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是指针对技术部门或技术团队中的工作流程、标准和规范进行管理和规范化的一套体系。
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技术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的定义、意义、制定原则、重要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探讨技术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一个合理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
一、技术管理制度的定义和意义技术管理制度是指对技术工作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章制度。
它可以确保技术工作按照既定的流程顺利进行,保证技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无缝对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二、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技术管理制度应该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工作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2.灵活性原则:技术管理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技术工作的变化和发展。
3.透明性原则:技术管理制度应该公开透明,让参与者充分了解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4.公正性原则:技术管理制度应该公正合理,对技术人员一视同仁,避免个人偏见和任性。
5.可操作性原则:技术管理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技术人员实施和落实,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技术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1.技术项目管理:明确技术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计划、进度控制和评审机制,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技术文档管理:规范技术文档的编写、审批和归档流程,确保技术文档的准确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技术交流与协作:建立技术交流和协作平台,鼓励技术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
4.技术培训与发展:制定技术培训计划和发展路径,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5.绩效评估与激励: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根据绩效结果进行激励和奖惩,并为技术人员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四、技术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明确目标:制定技术管理制度之前,需要明确制度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
技术 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成为了推动企业持续进步的关键力量。
如何有效地管理技术资源,提高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效率,已成为每个组织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展示一份技术管理制度范本,旨在帮助组织构建起一套高效、公正且客观的技术管理体系。
技术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技术活动、优化技术资源配置、提升技术竞争力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
它通常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个优秀的技术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技术的有序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保障技术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技术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制度范本中会明确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核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效益等。
这些原则是技术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它们确保了技术管理活动能够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
范本会详细阐述技术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一般来说,技术管理部门应当有清晰的组织架构,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支持、技术培训等不同职能的小组或部门。
每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要明确划分,以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技术项目管理是技术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度范本会提供项目立项、评审、执行、验收等流程的标准化操作指南。
这些流程的设计要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考虑到项目实施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在技术管理制度中,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范本会包含员工技能提升、职业发展规划、激励机制等内容。
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技术管理制度还要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
这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和运用策略。
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不仅能够保护企业的技术成果,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部管理制度(精选10篇)
技术部管理制度技术部管理制度一、管理制度的含义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工具,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
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二、技术部管理制度(精选10篇)公司各部都有各自的职责,明确各自的职责,规范管理各自的行为业务,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技术部管理制度(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技术部管理制度11、目的:为了加强技术部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整体高效的合力,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计划,特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如下,需技术部员工谨计遵守。
2、范围:技术部所有岗位人员及外协制版、制墨等人员。
3、部门行为规范:3.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临时有事外出必须向部门主管请假,经批准后把手头工作交待完毕,方可离开。
3.2.爱护办公设备,仪器,节约使用纸张,能用废纸打印复印不得使用新纸,严格按照公司行政部规定使用办公设备。
3.3.对于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与任务,技术部全员应本着团结、协作、高效、严谨的作风完成。
员工之间要积极配合,作好各项工作。
3.4.工作中应保持办公室环境安静,不得大声暄哗影响其它人工作,工作时间不得利用手机、电脑玩游戏及上网上淘宝等,工作中应保持办公环境、工作台面整洁有序。
3.5.外来文件的收发,图纸及工艺文件的发放,应依据公司相关制度或程序执行,保持有效记录。
3.6.应做好对生产,质量及销售等部门的技术支持工作,工作中从全局出发,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
3.7.下班后,最后一位离开的员工,应注意空调、电脑、打样机及其它电器关闭,并锁好门窗。
技术部管理制度21、负责提供产品的整套图纸。
要求图纸准确、清晰,真正起到保证指导生产的目的。
2、负责编制生产计划及材料需求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再将生产计划转报生产部门。
技术管理制度分类标准
技术管理制度分类标准一、技术管理制度分类标准1.按照技术资源的性质不同进行分类技术资源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硬件技术资源、软件技术资源和人力技术资源。
因此,可以将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分类,分别针对不同属性的技术资源进行管理。
硬件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硬件技术资源的管理,在企业中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生产设备、生产线等方面。
软件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软件技术资源的管理,包括各种软件工具、数据库、应用程序等的管理。
人力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对人力技术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技术人员的培训、激励机制、技术能力的评估等。
2.按照技术管理制度的范围和内容进行分类技术管理制度根据其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技术开发管理制度、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等。
技术开发管理制度:主要是对技术开发过程中的管理进行规范,包括技术开发项目的立项、规划、实施、控制和评估等。
技术应用管理制度:主要是对技术应用过程的管理进行规范,包括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效果评估等。
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主要是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进行规范,包括技术创新的策略制定、机制建设、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3.按照技术管理制度的实施对象进行分类技术管理制度根据其实施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企业内部技术管理制度和企业间技术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技术资源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技术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创新等过程。
企业间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间技术合作、技术交流和技术共享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之间的技术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上述的技术管理制度分类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扩展,以适应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实际需求。
二、技术管理制度分类标准的相关内容1.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组织合理利用技术资源、提高技术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基础。
包括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推广以及执行和监督等方面。
2.技术资源的评估和分配技术资源的评估和分配是技术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技术资源的价值评估、需求分析、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等方面。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技术活
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
技术管理制度通
常包括以下方面:
1. 技术管理目标和策略:明确技术管理的目标和策略,确
定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2. 技术规划和预测:制定技术发展的计划和预测,包括技
术研发、技术引进和技术转化等。
3. 技术评估和选择:对技术进行评估和选择,确定适合企
业发展的技术。
4. 技术研发管理:包括研发项目的选择、组织、执行和评
估等。
5. 技术引进和转化管理:对外引进和内部转化技术的管理,包括技术合作、技术交易和技术改造等。
6. 技术质量和标准管理:制定技术质量和标准,确保技术的质量和一致性。
7. 技术人员培养和管理:制定技术人员培养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人员选拔、培训、评价和激励等。
8. 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包括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保密措施等。
9. 技术信息管理:管理和利用技术信息,包括技术情报收集、信息共享和技术文献管理等。
10. 技术安全管理:制定技术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技术活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制定和执行技术管理制度,企业或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技术活动,提高技术创新和竞争力。
此外,技术管理制度也能够确保技术活动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一、概述技术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技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管理活动。
技术管理制度是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和规范,是企业形成和实施技术管理机制的基础。
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技术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技术管理目标技术管理目标是企业在技术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
制定技术管理目标是企业树立技术发展的导向和目标,是推动技术管理工作向着预定方向迅速、顺利、有序地进行的基础。
2. 技术管理组织结构技术管理组织结构是指技术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职责和工作程序。
要根据企业的规模、性质和发展阶段,合理设置技术管理组织结构,确定技术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保证技术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3. 技术管理流程技术管理流程是指技术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包括技术创新、研发、设计、测试、评估、应用等方面的流程。
要建立完整的技术管理流程,并配备相应的管理工具、方法和流程,以确保技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 技术管理政策技术管理政策是企业确定的技术管理方针、原则和政策措施。
要明确技术管理政策的内容、范围和实施方式,确保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5. 技术管理规章制度技术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操作规范和制度标准。
要建立和完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技术管理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要求和标准,加强对技术管理工作的规范指导和监督。
6. 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用于管理技术资源、信息和知识的信息化平台。
要建立先进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便于实时了解和分析企业技术信息,提高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7. 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技术管理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要加强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各类技术管理人才,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技术管理责任制度范本
技术管理责任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技术管理职责,提高技术管理效率,特制定本责任制度。
第二条技术管理是指对组织内技术事务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以实现组织技术目标的管理活动。
技术管理的职责涵盖技术规划、技术组织、技术指导、技术协调、技术监督、技术评估等方面。
第三条技术管理职责的实施应该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原则。
第四条技术管理责任制度是对技术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和规范的制度,是技术管理职责的有效落实和保障。
第五条技术管理责任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从事技术管理的人员。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六条组织内技术管理职责的分工应根据工作需要、岗位设置和人员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配。
第七条技术管理职责的分工应包括技术规划、技术组织、技术指导、技术协调、技术监督、技术评估等方面。
第八条技术规划职责的人员应负责制定和协调组织技术发展规划,并对技术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九条技术组织职责的人员应负责组织和协调技术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等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第十条技术指导职责的人员应负责为组织内其他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解答技术问题,并推动技术创新和提升。
第十一条技术协调职责的人员应负责协调和处理组织内外技术冲突和矛盾,推动各方技术合作和协同发展。
第十二条技术监督职责的人员应负责对组织内技术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第十三条技术评估职责的人员应负责对组织内技术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查,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第三章职责要求第十四条技术管理职责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第十五条技术管理职责的人员应保持学习和创新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第十六条技术管理职责的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严守技术管理机密,不泄露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技术管理职责的人员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组织内其他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动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职责落实第十八条技术管理职责的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工作,确保各项技术管理职责得到有效落实。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为了提高技术管理能力和效率,规范技术管理行为,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流程。
技术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技术工作的顺利
进行,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技术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技术管理组织架构:明确技术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定技术管理的组织结构,
确保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 技术管理流程:制定技术管理的各项流程和程序,包括技术需求收集、技术方案论证、技术资源配置、技术项目管理等,确保技术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3. 技术管理标准:制定和执行技术管理的各项标准和规范,包括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确保技术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4. 技术管理评估和奖惩机制:建立技术管理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对技术管理人员
进行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他们积极工作。
5. 技术管理培训和交流:组织技术管理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能
力和管理水平,推动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6. 技术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设和维护技术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技术管理的数据共
享和协同,提高技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制定和执行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或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技术资源,推动技
术创新和发展,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技术管理制度(三篇)
技术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技术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技术管理制度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制度:包括技术创新目标和任务的确定、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技术创新资金的管理等内容。
2. 技术研发制度:包括研发项目的选择和管理、研发成果的评价和推广、研发人员的培训和激励等内容。
3. 技术应用制度:包括技术应用的规范和管理、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和改进等内容。
4. 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管理组织和职责的划分、技术管理流程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内容。
技术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层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技术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和落实。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企业才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管理制度(二)是指组织和企业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技术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这些制度旨在确保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提高技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技术管理流程:包括技术规划、技术研发、技术转化、技术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2. 技术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权责和职责,使其在技术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 技术项目管理:对技术项目进行管理,包括项目立项、项目组织、项目执行、项目评估等。
4. 技术资产管理:对技术专利、技术标准、技术文档等技术资产进行管理,确保其有效利用和保护。
5. 技术信息管理:对技术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传播进行管理,使其能够为技术决策和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6. 技术质量管理:对技术活动的质量进行管理,包括技术标准的制定、技术过程的控制、技术结果的评估等。
7. 技术人员培训和发展:制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和发展规划,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本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规范公司的技术标准管理工作,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规定,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技术标准的制定、审批、执行与管理事宜。
第3条责任公司技术标准由生产部工艺技术科根据各级标准负责制定与完善,各部门须严格执行。
第2章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审批第4条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和协议产品标准。
第5条制定技术标准的原则如下。
1.符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同类产品,进行规格优选和合理分档,形成标准条例。
3.尽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
____公司内控标准一定要优于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
5.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物料及企业内部中间产品,必须制定质量检验标准。
第6条企业所采用的内控标准由技术经理带领技术人员负责起草,经分管生产技术的副总审核。
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审核完毕,送交公司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
第7条内控标准的修改由由技术管理人员负责,修改前必须充分调查市场需求,修改后的审批颁布程序同上。
第8条企业内控标准的修改在得到确认的同时,废除以往的旧标准。
第3章技术标准的执行第9条公司技术标准一经颁布,各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任何部门在工作执行过程中,不得擅自修改工艺、降低标准。
否则,所引起的质量事故将按生产质量管理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第10条公司的各类质量验收、检侧活动,都必须按制定的技术标准执行。
符合标准的物资或产品由质检部颁发合格证,不符合标准的物资不准入库、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
第4章技术资料管理第11条技术人员处理完毕的技术资料,应在第二年的第一季度内归档。
第12条归档应达到如下要求。
1.技术文件与资料应纸质优良、文字清楚、格式统一、签字手续完备。
2.准确、齐全、成套,新设计的图样技术文件应符合国标、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否则资料管理员有权拒绝接受。
第13条归档的技术文件与资料,应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
技术管理制度全文
技术管理制度全文一、制度目的技术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企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行为,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技术部门及相关技术人员,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等各类技术人员。
三、技术管理组织架构1. 技术总监:负责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指导技术团队的工作,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
2. 技术部门经理:负责具体的技术管理和实施工作,协调各技术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推动技术项目进展。
3. 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技术研发、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等具体工作,按照部门经理的指导完成工作任务。
四、技术管理制度1. 技术项目管理- 制定项目规划和进度计划,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
- 组织技术团队进行项目研发和实施,推动项目进展。
- 定期召开项目进展会议,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困难。
2. 技术文档管理- 编制技术文档和标准规范,确保技术工作有据可查。
- 维护并更新技术资料和文档,保持技术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定期对技术文档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 技术培训管理- 制定技术培训计划和内容,为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 组织技术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 定期组织技术考核,评估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4. 技术成果评审- 定期评审技术项目成果和效益,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技术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 对技术创新和发明成果进行评估和鉴定,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
- 对技术改进和创新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促进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五、技术管理制度遵守规范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范: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2. 坚守职业操守,保守企业技术秘密,不得泄露和传播技术机密。
3. 尊重知识产权,严禁抄袭和盗用他人技术成果。
4. 坚持技术创新精神,勇于挑战技术难题,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技术。
5. 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建立良好的技术团队合作氛围,共同推进技术项目和工作。
规章制度-技术管理制度3篇
规章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精选3篇(一)技术管理制度是一种规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技术操作、开发与创新等方面的活动。
以下是技术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1. 技术管理责任:明确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与责任分工,确定技术管理的具体责任人。
2. 技术开发与创新管理:规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管理流程和程序,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项目管理、试验验证等环节。
3. 技术文档管理:明确技术文档的编写、审批、归档,以及文件的保密与共享等要求。
4. 技术评估与验收:确定技术评估和验收的标准及程序,确保技术项目的质量和成果的实现。
5. 技术培训与员工发展:制定技术培训计划,为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制定员工发展计划,提供晋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6. 技术风险管理:规定技术项目的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保障技术项目的顺利进行。
7. 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技术操作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操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8. 技术设备管理:确定技术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要求,保证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养。
通过制定和执行技术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技术操作和开发活动,提高技术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规章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精选3篇(二)1. 学习计划制度:制定每个岗位的学习计划,规定员工每年需要参加的培训、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2. 学习资源管理制度:对公司内部的学习资源进行管理,包括图书馆、电子图书、在线课程等,确保员工可以获得所需的学习资源。
3. 学习评估制度:对员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考试、案例分析、论文等形式,用于评估员工在学习中的成绩和进步。
4. 学习记录制度:记录员工的学习历程和成果,包括参加的培训、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时间,用于跟踪员工的学习情况。
5. 学习分享制度:鼓励员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分享和经验交流,可以通过内部论坛、分享会等形式进行。
6. 学习奖励制度: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或者荣誉奖励,激励员工积极学习。
技术管理制度(精选11篇)
技术管理制度(精选11篇)技术管理制度一、什么是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工具,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
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二、技术管理制度(精选11篇)为保证生产技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公司生产安全,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小编今天为你整理了技术管理制度(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技术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安全优质供水,严把各工序质量关,及时整改出错环节,严格按照工艺技术要求,保证出厂水水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絮凝沉淀池工艺技术要求第二条严格控制运行水位,防止池面水位淹没指型槽,甚至产生溢流。
第三条定期进行排泥工作,排泥周期根据原水浊度和排泥水浊度确定。
第四条沉淀池的出水应设置质量控制点,浊度指标一般控制在2ntu以下。
第五条沉淀池的停止和启用操作应尽可能减少滤前水的浊度波动。
第六条合理确定排泥区间和排泥时间,既要排清积泥,又要防止排清水。
第七条藻类繁殖旺盛时期,可采取前加氯或其他有效除藻措施,提高混凝效果。
第八条定期清洗滤前水浊度仪,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章机械搅拌澄清池工艺技术要求第九条机械搅拌澄清池宜连续运行。
第十条机械搅拌澄清池初始运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运行水量为正常水量的50%~70%;2、投药量应为正常运行投药量的1-2倍;3、原水浊度偏低时,在投药的同时可投加石灰或粘土;或在空池进水前通过排泥管把相邻运行的澄清池内的泥浆压入空池内,然后再进原水;4、第二反应室沉降比达10%以上和澄清池出水基本达标后,方可减少加药量,增加水量。
5、增加水量应间歇进行,间隔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次增加水量应为正常水量的10%-15%,直至达到设计能力。
6、搅拌强度和回流提升量应逐步增加到正常值。
第十一条短时间停用后重新投运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短时间停运期间,搅拌叶轮应继续低速运行,防止泥渣下沉。
技术管理责任制度(5篇)
技术管理责任制度一、技术管理机构责任制(1)按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范围,分工负责,做好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工作。
(2)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上级办法的技术标准、规定、规程、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3)负责收集和提供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建议和技术措施等。
(4)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5)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负责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推广应用。
(6)进行有关技术咨询。
二、项目经理技术责任制为了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杜绝技术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项目经理应抓好以下技术工作:(1)贯彻各级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组织和职责分工。
(2)组织审查图纸,掌握工程特点与关键部位,以便全面考虑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案。
还应着重找出在施工操作、特殊材料、设备能力及物质条件供应等方面有实际困难之处,并及早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3)决定本工程项目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和新设备。
(4)主持技术交流,组织全体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重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
(5)进行人才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
一方面为提高业务能力组织专题或技术讲座;另一方面应结合生产需要,组织学习规范规程、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与工程有关的新技术等。
(6)经常深入现场,检查重点项目和关键部位。
检查施工操作、原料使用、检验报告、工序搭接、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情况。
对出现的问题、难点、薄弱环节,要及时交给有关部门和人员研究处理。
三、各级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1、总工程师的责任制总工程师是施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疑难问题,有权做出决策。
其主要职责是:(1)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技术规程、验收规范和技术管理制度等。
(3)组织编制技术措施纲要及技术工作总结。
技术管理制度要点
技术管理制度要点一、技术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创新性原则:技术管理制度应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新增长为目标,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引导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改进工作。
2. 系统性原则:技术管理制度应以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为基础,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技术管理和控制。
3. 持续性原则:技术管理制度应有利于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水平,持续改进和优化技术管理制度。
4. 风险防范原则:技术管理制度应注重技术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确保技术管理活动安全、可靠。
二、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 确定技术管理制度的责任部门和负责人,明确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2. 制定技术管理制度的流程和程序,规定技术管理活动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并明确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关系。
3. 建立技术管理制度的督导和检查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或委员会,对技术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4. 对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及时修订和完善技术管理制度,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求。
三、技术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1. 技术规划管理:制定企业技术发展规划、长期技术创新规划和中期技术创新规划,实施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推动技术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2. 技术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源库,加强对技术资产的保护和管理,规范技术文件和专利文件的管理,提高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技术研发管理:规范技术研发项目的立项、实施和评估,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优化技术创新流程,提高技术研发的效率和质量。
4. 技术标准管理:建立技术标准体系,规范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执行,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5. 技术成果转化管理:加强技术成果的保护和转化,推动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6. 技术人才管理:招聘、培训、评价和激励技术人才,建立健全的技术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
7. 技术风险管理:加强技术风险的评估和控制,规范技术管理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措施,确保技术管理活动的安全和可靠。
技术管理制度指标
技术管理制度指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管理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重要的一部分。
技术管理制度是企业技术管理实践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制度的概念、目的、内容、建立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二、技术管理制度的概念技术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科学规范地管理和利用技术资源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是企业技术管理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托。
技术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在企业内部规范技术管理的各项活动,还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技术管理制度的目的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科学的管理技术资源,提高企业技术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技术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实现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2. 加强技术开发、研究和创新活动的管理和协调,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3. 促进技术和经营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技术管理的协调性和效益;4. 提高企业技术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保障企业技术管理活动的公平公正。
四、技术管理制度的内容技术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技术管理的流程和程序、技术管理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技术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技术管理的原则和理念、技术管理的规范和标准等。
2. 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包括技术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划分、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技术管理的权责关系和配合机制等。
3. 技术管理的流程和程序:包括技术需求和规划、技术开发和研究、技术推广和应用、技术评估和监测、技术调整和更新等。
4. 技术管理的绩效评价和监督:包括技术管理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技术管理的监督和审计、技术管理的改进和完善等。
技术人员管理制度(优秀6篇)
技术人员管理制度(优秀6篇)技术管理制度篇一一、安全管理权力1、有权拒绝任何人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
2、有权进入采掘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技术检查。
当作业现场(点)出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技术管理规定时,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
3、有权拒绝使用未经安全检测的支护材料,确保员工劳动安全。
4、有权督促采掘区队长认真执行《规程》、技术规范、技术和安全技术措施,当发现未认真执行时,有权向矿长建议任免,并负责地要求限期整治达标。
5、有权要求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更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二、安全管理职责1、在科长领导下,在采矿工程师指导下,对采掘技术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认真编制矿井开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应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条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3、认真负责地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杜绝人为技术事故发生。
由于编制不及时,布局不合理、规程措施不适用,出现无措施开工工程等而造成事故,负重要责任。
4、抓好现场管理,认真检查各作业点安全状况(支护设备运行、通风,瓦斯管理等),杜绝空顶作业,超控顶距作业和使用失效材料,发现隐患及时责令处理,坚持“三不生产”和“三不走”的原则。
由于工作检查不细,隐患落实整改不力、不及时而离开现场后再现事故,负重要责任。
5、抓好技术指导质量标准化工作,严格检查考核、考评,并限令达标。
由于管理不严,考核不实,弄虚作假而发生事故的隐患,负重要责任。
6、准确掌握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了解清楚周边邻矿开采状况,及时填绘十一种图纸资料,编制预防事故处理计划措施,由于情况不清,无预防措施而发生大的事故,负重要责任。
7、参加矿安全大检查和专业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并责令限期完成,追踪复查。
8、参与矿重点工程审查、施工监督,竣工验收。
9、抓好员工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10、发生事故后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及绘制专项现场图,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制定完善落实补救措施。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5篇)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一、概述技术标准是生产、加工、产品交付、物资验收的重要依据,技术标准文本必须齐全、正确、规范、统一。
二、职责2.1生产部负责各自范围内技术标准的收集和编制。
2.2总经理负责技术标准的批准发布。
三、管理办法3.1生产技术部将本公司所需的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收集齐全。
3.2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产品标准。
3.3企业产品标准应符合标准化法律法规的规定,应严于或达到相应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3.4生产部组织起草企业产品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征求各部门和有关人员意见后,编制标准草案送审稿。
3.5生产技术部组织会审,编制审查纪要。
根据审查意见编制标准草案报批稿,经总经理批准发布,报送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登记。
3.6对于生产过程中必需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生产技术部应制定质量验收标准。
3.7技术标准涵盖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如生产标准、产品分选、包装标准等。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2)是指组织或机构为了规范和统一技术标准的制定、更新、实施、评审和监督等过程而建立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流程,并确保各项技术标准有效实施和得到持续改进。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包括以下要素:1. 制定和更新技术标准的程序和规范:确定技术标准的制定、更新和修改的流程和要求,包括标准主体的职责、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批和发布程序等。
2. 技术标准的编写和审核:确定标准起草的具体要求,包括标准编委会的组成、技术专家的参与、标准的格式和内容等。
并建立标准审核的机制,确保标准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3. 技术标准的实施和推广:确定技术标准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包括标准的培训和宣传、实施的时间节点、实施的责任人和监督机制等。
4. 技术标准的评审和改进:建立技术标准评审的机制,定期对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根据实际应用和反馈情况,对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文(4篇)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技术标准工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促进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技术标准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条技术标准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公正性、公开性、透明性、权威性。
第三条技术标准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健全技术标准制定、发布、实施、监督和管理体系,推动技术标准的保持和更新。
第三章技术标准的制定第四条技术标准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实事求是、科学决策。
技术标准制定须立足于实践,明确技术要求,做到公正客观、科学合理,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公开透明、广泛征求意见。
技术标准制定前应公开发布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组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及公众参与讨论和评议。
(三)权威性、可操作性。
技术标准应由权威机构或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确保其具备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条技术标准的制定程序:(一)确定制定技术标准的任务和目标;(二)组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制定技术标准的专业人员,成立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组;(三)收集整理技术资料,调研和分析相关技术情况;(四)分阶段、分组制定技术标准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五)组织专家评审和论证,修改完善技术标准草案;(六)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发布技术标准。
第六条技术标准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与科技发展和产业需求相适应。
第四章技术标准的发布与实施第七条技术标准的发布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发布前应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并经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二)技术标准发布应公开透明,确保信息对外公开和公众容易获取。
第八条技术标准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技术标准应主动推广和宣传,使之为各方所知晓和接受;(二)技术标准的实施应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支持,确保技术标准的正确使用和执行;(三)技术标准的实施应及时检验和评估,对不合格的应及时整改或废止。
第五章技术标准的监督与管理第九条技术标准的监督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建立健全监督与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二)加强对技术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技术标准的违反者,应依法进行处罚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规范技术管理行为,完善技术管理流程,提高技术管理效率,争取技术经济效益,在项目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制定先进的技术方案,注重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重大课题的攻关,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结合分局的管理办法及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自身形象和素质,增强社会声誉,保证工程质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最根本性工作。
技术管理的工作成效是通过在建设项目中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而间接反映出来的。
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条工程技术管理的依据是:国家住建部所颁布的法规、法令、基本建设的技术政策;设计文件;国家、省市以及地区的行业标准、规范、有关规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和其它经济合同。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权限第四条机构设置(一)项目设立技术质量生产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技质产办),在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的领导下全面开展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二)项目部技术管理机构设置为:决策层(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由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管理层(以项目部技质生办产为核心,由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组成)—执行层(项目部下属各外协队)。
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图见附件1。
第五条职责(一)项目经理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公司及分局的有关工程技术政策、法规、制度。
2、领导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科研成果及合理化建议进行审批。
(二)总工程师职责1、全面负责项目部技术管理工作。
2、主持召开项目部技术工作会议和大型专题技术会议,对会议讨论和施工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作出的决定负责,在项目经理批准后组织贯彻实施。
3、负责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组织年、季、月度计划的编制和审查。
4、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合同文件、技术文件,以合同为依据开展各项技术工作。
5、组织设计交接桩及复测工作,负责项目的测量管理和试验管理工作。
6、承担对外技术联系,负责合同中的图纸供应催促和设计变更联系工作。
7、负责对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的技术沟通和反馈工作。
8、参与各项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活动,指导作业队QC小组活动,做好各项技术成果的鉴定、申报工作。
9、负责组织项目部各类施工方案优化项目,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各种施工要素的优化配置。
(三)各副经理职责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负责本职范围内的技术管理工作。
(四)技术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1、在项目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部技术管理工作,指导各外协队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2、负责项目部所承建的工程及各项施工内容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和技术交底工作。
3、负责编制年、季、月计划。
对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依据。
4、负责图纸工程量的计算、统计和核对。
负责对上工程量的编制、上报,对下工程量的审核工作。
负责对上、对下工程量台账的建立、更新、核对等工作。
5、负责物资需求计划和增补计划的编制和填报,并建立材料台账。
6、负责工程日报、周报、快报、工地例会等资料的编制和上报。
7、做好变更索赔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
8、负责POWER ON工程管理软件的管理工作,按时将专业相关模块进行录入。
9、配合物资设备办公室做好材料核销工作。
10、负责技术文件的接收、处理工作。
(五)安全管理办公室职责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3、按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并按技术交底内容要求安排施工。
(六)生产管理办公室职责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将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部施工思路及建议应用于施工过程中。
3、按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并按技术交底内容要求安排施工。
(七)经营财务管理办公室职责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组织好施工变更工作。
(八)物资设备管理办公室职责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按技质生办所报的需求计划和增补计划,及时采购施工所需物资,加强材料使用和管理工作。
(九)测量队职责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负责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出具测量成果,并提交项目部技质生办。
3、按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
(十)外协队职责1、在项目总工程师和技质生办的领导下做好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2、依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在各单项工程开工前负责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负责技术指导,并认真填写有关施工记录和验收表格。
3、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般技术问题,对重大技术问题必须向项目部技质生办报告以便妥善解决。
4、按照项目部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单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在项目部批准之后严格按照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
5、负责填写、收集和整理各种原始记录,及时报送项目部有关职能部门。
6、积极配合好测量、试验方面的工作,做好施工放样和现场试验工作。
7、参加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和技术总结的编写工作。
8、在施工中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努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第四章技术管理的原则第六条技术管理与其它专业管理相辅相成,互相衔接,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息渠道,相互学习,增加沟通,共同搞好技术管理工作。
第七条技术管理工作不仅自始至终地存在于建设施工阶段全过程,而且向前后延伸,具有紧密衔接、连续运行的特点。
因此要求技术管理的机构和人员相对稳定,不宜随意变动。
但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难以做到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技术管理有较严格的记录、交接和信息传递的制度。
第八条技术工作本身应创造条件,实现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第九条技术管理工作要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以科学的眼光进行管理。
在整个工程的运作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作到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条理化以及适应现场的针对性。
第十条技术管理的原则(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技术政策、科技路线、基本建设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环境,增强活力;(二)一切从用户出发,满足顾客(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的需求,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实施精品战略;(三)技术管理必须围绕“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工期任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四)面向现场,强化基层技术管理。
建立畅通、迅速的信息渠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一有效的技术管理网络体系;(五)强调技术工作的书面化程序,满足可追溯性原则。
技术工作要求作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五章施工技术管理第十一条图纸会审及复核制度(一)图纸会审目的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
(二)会审参加人员项目经理、总工(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员、内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三)会审时间一般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特殊情况也可边开工边组织会审(如图纸不能及时供应时)。
(四)会审组织由技质生办负责组织、落实。
(五)会审内容1、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2、审查施工图的基础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有无问题,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3、审查建设项目坐标、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4、审查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和清楚明确,核对建筑、结构、g 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5、审查建筑平、立、剖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建筑图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6、审查建设项目与地下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有无矛盾。
7、审查结构图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中是否有钢筋明细表,钢筋砼关于钢筋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如钢筋锚固长度与抗震要求长度等。
8、审查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特别困难的部位,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构件与配件,货源如何组织。
9、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和应采用的必要措施进行商讨。
10、设计中的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变部分设计的,审查时必须提出,共同研讨,求得圆满的解决方案。
(六)会审程序1、会审由技质生办召集进行。
并由技质生办通知外协队参加。
2、会审分专业会审和综合会审,解决专业自身和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及施工配合问题。
无论专业或综合会审,在会审之前,应先由设计单位交底,交待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而后再由各单位提出问题。
3、会审时,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提出自审时的统一意见,并作记录。
会审后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由各参加会审人员签字。
4、根据实际情况,图纸也可分阶段会审,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水电暖工程等:当图纸问题较多较大时,施工中间可重新会审,以解决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
(七)会审记录内容1、工程项目名称(分阶段会审时要标明分项工程阶段)。
2、参加会审的单位及其人员名字。
3、会审地点,会审时间。
4、内容:(1)对设计图纸提出存在的矛盾、问题,由技质生办联系设计单位(设计代表)予以答复修改(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要附图说明)。
(2)外协队为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等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解决方法。
(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3)会审中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4)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并盖章后生效。
(八)复核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影响全面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
当复核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方可施工。
(九)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1、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四角定位轴线的坐标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位置及其间距,水准点、轴线、标高等。
2、地基与基础工程:基坑(槽)底的土质;基础中心线的位置;基础底标高、基础各部尺寸。
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及各分部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型号和牢固程度;现浇砼的配合比、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钢筋搭接长度,预埋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接头情况、构件强度等。
4、砌体工程:墙身中心线、皮数杆、砂浆配合比等。
5、屋面工程:防水材料的规格及要求等。
6、钢筋混凝土柱以及特殊屋面的形状、尺寸等。
7、管道工程:各种管道的标高及其坡度,化粪池、检查井底标高及各部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