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观察苹果》教案
《观察苹果》小班科学教案:引导孩子发现苹果的形态和颜色变化

观察苹果1.教学目标通过观察苹果的形态和颜色变化,引导孩子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探究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观察苹果的形态和颜色变化,了解苹果的成长过程。
3.教学难点引导孩子探究苹果成长的原因。
4.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践操作。
5.教学过程5.1.导入老师提问:孩子们,大家都吃过苹果吧,苹果从哪里来?它是怎么长大的?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叙述一下。
5.2.正文5.2.1.第一部分:观察苹果的形态和颜色变化(1)展示不同成熟度的苹果,让孩子们观察苹果的形态和颜色变化;(2)让孩子们按照成熟度从小到大排列苹果,并描述它们的形态和颜色变化;(3)请孩子们根据观察到的苹果变化,想想苹果成熟的原因是什么。
5.2.2.第二部分:探究苹果成长的原因(1)老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叙述一下苹果成长的过程。
(2)老师向孩子们展示苹果树、树叶和花朵,引导孩子们探究苹果成长的原因。
(3)让孩子们自己画一张苹果树的图,并标注出它的不同部分。
(4)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究,发现苹果成长的原因是阳光、水分、营养和适宜的气温等因素的影响。
5.3.结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多做实践,多探究,从中发现更多的知识。
6.拓展(1)孩子们可以带来自己家里的不同种类的苹果,对它们进行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苹果特点。
(2)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季节的苹果,了解季节变化对苹果生长的影响。
(3)孩子们可以设计自己的实验,尝试控制气温、水分和光照等因素对苹果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苹果成长的原因。
7.教学评价通过观察苹果的形态和颜色变化,孩子们一方面对苹果成长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探究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和课堂讲解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小班科学教案观察苹果

小班科学教案观察苹果观察苹果是小班科学教案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观察苹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苹果的外观、质地、气味和味道等方面,探索和发现水果的特征和变化。
本文将从实施步骤和教学目标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小班科学教案观察苹果的内容。
一、实施步骤实施小班科学教案观察苹果,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和工具:1. 苹果:尽量选择形状较好、无损伤的苹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一个观察对象。
2. 刀:用于切开苹果,同时确保安全使用。
3. 盘子和塑料袋:用于放置切开的苹果和保存苹果备用。
4. 锅和水:用于煮苹果以展示苹果变化。
实施步骤如下:1. 引导观察:将每个孩子都给予一个苹果,并引导他们观察苹果的外观。
可以问孩子们苹果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皮的颜色是什么?苹果上有没有斑点或瑕疵?这样的引导可以培养孩子们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2. 感官体验:引导孩子们用手触摸苹果的表面,让他们感受苹果的质地。
询问他们苹果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有纹路的?触摸苹果时感觉到了什么?3. 嗅闻苹果:引导孩子们嗅闻苹果的气味。
询问他们苹果的气味是什么样的?是香甜的还是酸味的?激发孩子们的嗅觉和表达能力。
4. 切开苹果:教师示范使用刀将苹果切开,并引导孩子们观察苹果内部结构。
可以问孩子们苹果的内部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看到什么特殊的地方?通过切开苹果,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水果的内部构造。
5. 煮苹果:教师将一部分苹果切块并放入锅中煮沸,引导孩子们观察苹果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可以问孩子们苹果在加热后的形状、颜色、质地是否发生了变化?通过煮苹果的实验,孩子们可以观察到水果在热力作用下的变化。
6. 对比观察:将煮过的苹果与未经处理的苹果进行对比观察。
引导孩子们比较两者的差异,以及苹果的变化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7. 总结讨论:引导孩子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和讨论,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水果特征和变化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观察苹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观察苹果教学内容本次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内容为观察苹果,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索,认识苹果的外观特征和内部构造,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感受快乐。
教学目标1.认识苹果的外观特征和内部构造;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把知识和游戏结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4.为幼儿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Step1:导入1.双手拿着一个苹果,向幼儿展示,问幼儿这是什么?2.让幼儿触摸苹果,让他们感受苹果的形状、大小、纹理等特征。
3.给幼儿介绍苹果的特点,如:色彩鲜艳、滋味香甜、营养丰富等。
Step2:观察1.把苹果切开,让幼儿观察苹果的截面,注意观察苹果的内部构造及颜色。
2.让幼儿用手触摸苹果的果肉,感受苹果的质地,比较硬还是软?3.让幼儿用鼻子嗅一下苹果的气味,询问幼儿苹果的味道是什么?4.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嗅闻,回答问题:苹果的肉是什么颜色的?苹果的果皮是什么颜色的?苹果的味道是什么?Step3:探究1.让幼儿将苹果籽拿出来,观察它的形状和构造,同时讲解苹果籽的作用。
2.演示将苹果籽种植的过程,告诉幼儿如何使苹果籽成长为苹果树。
3.让幼儿拿起切开的苹果,观察苹果种子的位置,如何将苹果种子取出?Step4:总结1.根据本次观察和探究,回答问题:苹果的特征有哪些?如何种植苹果树?2.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苹果的特征和苹果的种子如何取出等内容。
3.教师做总结,通过设置问题等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苹果的外观特征和内部构造,幼儿能够认识苹果的形态、特点和内部构造,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到了科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使用了真实的苹果和苹果种子,通过直观的观察和简单的实践,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乐趣和知识。
小班认识苹果科学教案及反思

小班认识苹果科学教案及反思主题:认识苹果学习目标:1.了解苹果的基本知识,包括外观特征、生长环境和营养成分。
2.掌握如何选择和保存苹果。
3.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苹果的特性和生长过程。
4.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了解苹果的营养功效。
教学准备:1.板书:苹果的外观特征、生长环境、营养成分和选购保存方法。
2.实验材料:苹果、刀、玻璃盘、水杯、放大镜等。
3.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苹果的生长过程和采摘过程。
4.复述:学生小组合作,准备关于苹果的图片、文字或实物展示。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篮新鲜的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观特征。
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苹果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成分吗?你们是如何选择和保存苹果的?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导入新知识: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苹果的外观特征、生长环境和营养成分,并板书相关内容。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的学习目标,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实验探究:1.实验一:观察苹果的特性教师将一个苹果切开,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内部结构和颜色。
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来。
2.实验二:探究苹果的生长教师向学生展示苹果的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苹果的生长过程。
知识整合: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选择和保存苹果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撰写相关内容并进行展示。
然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围绕苹果的营养功效展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苹果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总结:教师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和重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实践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成熟的苹果,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观察结果,并写下对苹果的感受与认识。
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认识苹果展开了教学活动。
通过探究苹果的特性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苹果的认识和兴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幼儿小班科学观察苹果教案反思

幼儿小班科学观察苹果教案反思引言:科学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小班中,通过科学观察教案,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本文将对一堂关于苹果科学观察的教案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科学实验的过程;3.提高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了解苹果的成长过程以及苹果的特点。
二、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苹果的各个阶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反思: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展示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很好的,但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实践探究:教师带领幼儿去菜市场或水果摊位观察不同成熟度的苹果,让幼儿触摸、闻味以及尝试用手指轻轻按压苹果表面。
反思:实践探究环节鼓励幼儿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但可能存在风险因素。
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应提前与家长协商并请家长陪同。
3.整理总结:回到教室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观察到的信息,让幼儿口头或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苹果不同成熟度的认识。
反思:整理总结环节对于幼儿进行思维总结和表达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进一步鼓励幼儿进行更多的讨论和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4.结束活动:教师用一些苹果相关的故事和歌曲来结束活动,加深幼儿对苹果的认识和印象。
反思:结束活动的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可以增加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或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充分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三、改进方向:1.引导问题的提出:在教学导入阶段,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安全措施:在实践探究环节中,需要与家长协商,并请家长陪同,确保幼儿的安全。
3.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在整理总结环节,可以进一步鼓励幼儿进行更多的讨论和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小班认识苹果科学教案及反思

小班认识苹果科学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课题:认识苹果的科学教学内容:认识苹果的外观、结构和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了解苹果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
2.引导学生思考苹果的生长过程,了解苹果是如何形成的。
3.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准备:1.多个苹果2.刀具(用于剖开苹果,展示内部结构)3.苹果成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4.关于苹果的知识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多个不同种类的苹果,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
2.探究:教师用刀具对苹果进行切割,展示苹果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苹果的种子、果肉和果核。
3.讨论:教师与学生讨论苹果的生长过程,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苹果的成长过程,引发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的思考。
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苹果的外观特征、内部结构和生长过程,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了解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探究苹果的外观、结构和生长过程,让学生对苹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苹果的外观特征、切割苹果展示其内部结构,以及讨论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然而,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
学生只是被动地观察和描述苹果,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这可能影响了他们对苹果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其次,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些抽象,需要更多的具体案例或实验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最后,在教学资源的准备方面,教师需要更多地收集与苹果相关的知识资料,并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资源准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反思认识苹果的科学,是小学生自然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苹果外观、结构和生长过程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知道苹果是水果,观察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初步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2.学习运用多种感知、认识苹果。
3.使幼儿对探索苹果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苹果。
2.提供牙签和小盘。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
1、老师这里有一支神奇的笔,猜猜它会什么本领? 2、老师画一个圆形,问:什么水果是圆形的?二、观察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1、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2、用眼睛看一看,苹果想什么?是什么形状的?用鼻子闻一闻,苹果有什么味道?用手摸摸、捏捏,苹果有什么感觉?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口袋”请你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三、.观察了解苹果的内部特征。
1、教师:苹果的外面是什么?苹果的里面是什么?还有什么呢? 2、削去果皮,苹果里面是什么? 3、切开苹果,里面会是什么?四、进一步观察、了解苹果的内部特征。
1、问:苹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将苹果切开两半,引导幼儿观察果肉和果核;问:切开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削下果皮,引导幼儿观察果皮和果肉:苹果的果皮怎么和果肉不一样呢?五、通过品尝,了解苹果是水果,知道多吃苹果身体好。
1、问:你们喜欢吃苹果吗?苹果有什么味道?那我们来尝一尝苹果的味道好吗?(在吃苹果时要注意什么呀!对注意卫生,那在使用牙签时要注意什么呀?对轻轻地戳,用牙齿咬住苹果就把牙签拿掉,牙签还不能对准别人。
) 2、幼儿自由品尝苹果后,引导他们讨论苹果吃到嘴里的感觉。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给大苹果穿衣服。
2.游戏活动:红苹果。
3.家园共育:和爸妈一起认识其他水果。
活动反思:课前准备,我们请幼儿每人带一个苹果到幼儿园。
观察苹果小班科学教案

观察苹果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是教师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的一套教学方案。
本文将以“观察苹果小班科学教案”作为标题,对苹果小班的科学教案进行分析和展示。
一、教案背景小班阶段的幼儿大多数处于3-4岁的年龄段,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认知能力正在逐渐形成。
在这个阶段,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幼儿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还可以培养其观察、探索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因此,针对苹果小班,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科学教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案设计教案的设计应围绕幼儿的发展特点,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是观察苹果小班科学教案的设计:1. 教学目标(1) 认识苹果的外观特点,了解苹果的颜色、形状等;(2) 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质地和味道,了解苹果的口感和食用方法;(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的准确性;(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外观特点,如颜色、形状等;(2) 培养幼儿对苹果质地和味道的感知与描述能力;(3) 提高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的准确性。
3. 教学活动(1) 游戏:师生共同观察苹果的外观特点,学生们说出苹果的颜色、形状等;(2) 感知:让幼儿握住苹果,用手触摸其质地,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特点,如光滑、凉爽等;(3) 小组活动:将苹果切开给每个小组,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品尝,分辨苹果的味道,并描述口感;(4) 自由探索:在小组内,幼儿们可以将苹果通过不同方式组合,例如堆叠、摆放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5) 组织幼儿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苹果组合,幼儿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意。
4.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教师记录和评价幼儿观察苹果的准确性和描述能力;(2) 口头表达:评价幼儿在展示环节中的描述能力和思维逻辑;(3) 团队合作:评价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
《观察苹果》小班科学教案:唤醒孩子的探究精神,培养科学兴趣

观察苹果,作为小班科学教学中常见的教案内容,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科学的奥妙,还能够有效地唤醒孩子的探究精神,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结合实例,介绍如何通过观察苹果来引导孩子的科学探究,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兴趣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通过观察苹果,让孩子们了解苹果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打开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观察苹果的外部形态特征:让孩子们观察苹果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的纹路和凹凸等特征,引导他们分辨苹果的品种和品质。
2.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让孩子们将苹果切开,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包括果皮、果肉、果核等部分的构造和纹理,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和结构原理。
3.探究苹果的营养成分:让孩子们了解苹果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引导他们学会关注饮食健康和营养均衡。
4.研究苹果的生长环境:让孩子们了解苹果的生长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规律。
三、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法:将不同品种的苹果、切开后的苹果等实物展示给孩子们观察,激发其兴趣。
同时,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式,掌握苹果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
2.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探究问题。
例如,“苹果为什么会有纹路和凹凸?”“为什么苹果的果肉是白色的?”3.体验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参与实验,体验和感受科学知识,如实验营养成分的检测、观察苹果的生长过程等,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1.展示苹果:将不同品种的苹果展示给孩子们观察,引导他们观察苹果的外部形态特征。
2.切开苹果:将苹果切开,展示给孩子们观察,引导他们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
3.检测营养成分:让孩子们参与实验,检测苹果的营养成分,引导他们关注饮食健康。
4.观察生长环境:引导孩子们了解苹果的生长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规律。
小班认识苹果科学教案及反思

小班认识苹果科学教案及反思一、引言在小班教学中,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苹果则是孩子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水果之一,通过认识苹果,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生态环境以及食物的营养成分等知识。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份小班认识苹果科学教案,并对教案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提升小班科学教育的有效性。
二、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苹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2)让学生了解苹果的基本特点和营养成分;(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4)提升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教学重难点(1)重点:苹果的生长环境和基本特点;(2)难点:让学生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教学内容(1)学生了解苹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2)学生了解苹果的基本特点和营养成分;(3)学生自行进行苹果的观察和描述。
4.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苹果,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苹果的认识;(2)学习:老师介绍苹果的生态环境、生长过程和基本特点,并通过图片资料进行讲解;(3)操作:学生自行进行苹果的观察和描述,老师辅助学生观察苹果的外形、颜色、质地等;(4)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苹果的特点和了解到的知识。
5.教学方法(1)图片资料介绍法;(2)观察和描述法;(3)教师引导法。
6.学习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2)学生自行进行苹果的观察和描述报告。
三、教案反思1.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教学方法多样,通过图片资料介绍法、观察和描述法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教学目标明确,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然而,也存在不足之处:1.教学内容稍显单一,需要引入更多的互动性和实践性;2.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需要更多的设立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教学环节;3.教学评价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究和研究。
四、教学总结1.通过设计科学教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2.针对小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应该多加引入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3.在设计评价环节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究和研究。
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含反思一、教学背景1.1 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学生。
1.2 教学目标•能够观察苹果外观的特征。
•能够描述苹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能够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1.3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预计用时2节课,每节课30分钟。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1.苹果的外观特征:–颜色–形状–大小2.苹果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结果实2.2 学习方法•观察•描述•比较三、教学过程3.1 第一节课1.初识苹果–让学生看一颗完整的苹果,让他们描述颜色、形状、大小。
2.苹果切片观察–带领学生观察切开的苹果,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
3.画苹果图–让学生用彩色笔画下所观察到的苹果。
3.2 第二节课1.苹果的生长过程–展示苹果的种子,并讲解发芽、生长、结果实的过程。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对苹果生长过程的理解。
3.亲子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种植的植物,了解更多生长过程。
四、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氛围可以更加活跃,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
•学生可能对生长概念理解有限,可以加入更多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帮助他们理解。
五、总结本教案通过观察苹果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提升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热爱自然,关注生长的奥秘。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苹果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苹果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苹果,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颜色和味道。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苹果的外形特征、颜色和味道。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和表达苹果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2. 探究: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苹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苹果是从树上生长出来的。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苹果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味道等。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苹果,记录苹果的生长过程。
2. 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果园参观,亲身体验苹果的生长过程,加深对苹果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苹果的认识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苹果的观察和了解情况。
3. 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3. 考虑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实践环节,增强幼儿的体验感。
八、教学内容拓展:1. 引导幼儿了解苹果的品种,如红富士、嘎啦、花牛等。
2. 教授幼儿关于苹果的儿歌或故事,增强他们对苹果的兴趣。
3. 带领幼儿进行苹果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九、家长沟通与协作:1. 向家长介绍课堂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进行苹果观察活动。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如组织亲子苹果绘画或制作苹果食谱等。
3. 定期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十、教学资源整合:1.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更多关于苹果的图片、故事等资料。
小班 科学 观察苹果 教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观察苹果》教案(小班科学)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幼儿知道苹果的颜色和外形特征。
通过触摸,幼儿获得苹果带来的触觉体验。
通过品尝,幼儿感知和记忆苹果的味道。
2、技能目标:通过对苹果进行由外而内的观察,幼儿获得观察的简单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技巧和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丰富有趣的活动过程,幼儿体验观察的乐趣,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并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求知欲。
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活动,幼儿掌握苹果这一事物的基本特征获得苹果的概念。
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快情绪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难点:通过活动,幼儿掌握基本的观察技巧和方法。
活动方法实物观察法、实践操作法、体验法、角色扮演法、提问法,合作交流法。
活动准备水、苹果、小刀、干净的湿毛巾、扮演小果农的道具。
说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儿歌《摘苹果》;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儿歌中的小朋友摘的是什么啊?”引出观察活动的主题词“苹果”。
二、活动(1)角色扮演,获得苹果。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看到大家穿着很特别的服装,为什么呢?“哦,对了,小朋友们今天是小果农,要去摘水果。
”“我们摘的是什么水果呢?”“对了,苹果”“小朋友们,真棒!”“小朋友们,小火车开起来,我们去活动区的“苹果园”摘苹果喽”播放《摘苹果》儿歌,幼儿自由摘取苹果。
(2)观察认识苹果的外部特征。
“老师看到小朋友们摘到自己喜欢的苹果都很开心,老师也很开心,现在请小朋友们围坐在我们果园中这块空地的圈上。
”“小朋友手里的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呢?”(红色、黄色、有红色也有黄色……)“小朋友们再看一看,手里的苹果像什么呢?”(小球、气球、圆……)教师鼓励幼儿从多个角度观察手里苹果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们相互看一看其他小朋友手里的苹果,比一比,他们是一样大的吗?”(嗯,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3)深入观察苹果的内部颜色和苹果种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苹果》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苹果》及教学反思【教案】《苹果》篇一:《苹果》【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使幼儿知道苹果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环境;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类能力;3.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幼儿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4.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和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苹果、盆子、图片、幼儿画纸、颜料、刷子、水杯、牛奶。
【教学过程】一、自由游戏(10分钟)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玩具进行自由游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记忆图片、观察盆子和瓶子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出示苹果的图片,引导幼儿猜猜这是什么水果。
三、讲授新知(10分钟)1.出示实物苹果,向幼儿展示苹果的外形特点。
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与上节课学习的盆子和瓶子进行比较。
2.引导幼儿说出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并提问:苹果长在哪里?怎么生长出来的?四、实践操作(20分钟)1.邀请幼儿一起参与实验,将切好的苹果放入水杯中,倒入牛奶,引导幼儿观察苹果在牛奶中的变化。
2.配备幼儿画纸、颜料和刷子,让幼儿模仿苹果的颜色,用画笔在画纸上绘制苹果的形状。
3.引导幼儿用纸模仿苹果的形状,从纸上剪下一个苹果形状,并进行涂色。
五、归纳总结(5分钟)1.回顾幼儿的实验操作和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比较不同苹果的形状和颜色。
2.引导幼儿归纳苹果的特点:苹果是圆形的,有不同的颜色。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苹果》,我让幼儿通过观察实物苹果,了解苹果的外形特点。
通过实验操作,幼儿观察苹果在牛奶中的变化,并通过绘画和剪纸的活动培养幼儿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幼儿们对于实物苹果的外形和颜色有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并且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来发现苹果在牛奶中的变化。
他们也很认真地参与到绘画和剪纸的活动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幼儿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还比较脆弱,有的幼儿在倒入牛奶的时候泼洒了一些,需要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
《观察苹果》小班科学教案:让孩子探索苹果的传播方式

本小班科学教案的主题是《观察苹果》,具体目的是希望通过让孩子们从多个角度来观察苹果,让他们了解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和传播方式,进而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一、教学目标1、了解苹果的外观特征,进一步探究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2、让孩子探索苹果的传播方式,并了解相应的生态知识;3、通过比较观察,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苹果、刀、棉签、胶带、白纸、彩色笔。
三、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拿着一个苹果向同学们展示,让同学们自由发挥,说出苹果的外观特征并画出来。
再请同学们在切开苹果后描述其内部构造与食用方式。
2、探究生长发育过程老师回忆植物学的讲解,让学生们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然后引为自然,让学生们提出苹果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画出相应的图例,表明苹果从花、叶子、果实生长,描述苹果在每一个阶段的特征。
老师还可以通过借助影片,复习有机物质合成和光合作用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们分析苹果的营养成分和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3、探索传播方式老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如何让苹果的营养成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学生们自由发散思考,然后从生活中举例让学生们分析苹果在不同传播方式中的特点。
老师还可以通过制作实验,让孩子们掌握苹果的传播方式。
该实验需要先将苹果泥放在胶带上,然后再用棉签将苹果泥均匀地分布在胶带上,并让它干燥。
之后,将胶带放在白纸上,轻轻地拍打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
将实验结果呈现给学生们后,老师引导学生们从实验中得出结论:苹果泥可以通过胶带来进行传播。
老师引出其它的传播方式,如人类的手,风、水等,让学生们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并画出图例,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苹果传播方式的认识。
4、总结与评价老师带领学生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们的思考和表现进行评价。
希望学生们能对苹果的生长发育和传播方式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条理思维和观察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科学教学,让学生们在语言、视觉、听觉和手工活动中全面认识了苹果的特点,探究了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和主要传播方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和阶段性思维。
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及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
杰出的幼儿教学工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汲取到课本学问,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预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同学更好的沟通。
您知道幼儿园教案应当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我细心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观看苹果》及教学反思”,供大家借鉴和使用,盼望大家共享!小班教案《观看苹果》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运用多种感知、熟悉苹果,知道苹果是水果,观看了解苹果的形状特征,初步了解苹果的形状特征,使幼儿对探究苹果感爱好,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观看苹果》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知道苹果是水果,观看了解苹果的形状特征。
初步了解苹果的形状特征。
2.学习运用多种感知、熟悉苹果。
3.使幼儿对探究苹果感爱好。
4.进展幼儿的观看力、想象力。
活动预备:1.幼儿每人一只苹果。
2.供应牙签和小盘。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
1、老师这里有一支奇妙的笔,猜猜它会什么本事?2、老师画一个圆形,问:什么水果是圆形的?二、观看了解苹果的形状特征。
1、这是什么?是什么外形的?2、用眼睛看一看,苹果想什么?是什么外形的?用鼻子闻一闻,苹果有什么味道?用手摸摸、捏捏,苹果有什么感觉?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异的口袋”请你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三、.观看了解苹果的内部特征。
1、老师:苹果的外面是什么?苹果的里面是什么?还有什么呢?2、削去果皮,苹果里面是什么?3、切开苹果,里面会是什么?四、进一步观看、了解苹果的内部特征。
1、问:苹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2、老师将苹果切开两半,引导幼儿观看果肉和果核;问:切开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了什么?3、老师削下果皮,引导幼儿观看果皮和果肉:苹果的果皮怎么和果肉不一样呢?五、通过品尝,了解苹果是水果,知道多吃苹果身体好。
1、问:你们喜爱吃苹果吗?苹果有什么味道?那我们来尝一尝苹果的味道好吗?(在吃苹果时要留意什么呀!对留意卫生,那在使用牙签时要留意什么呀?对轻轻地戳,用牙齿咬住苹果就把牙签拿掉,牙签还不能对准别人。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观察苹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观察苹果教案标题:观察苹果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观察苹果的外观、形状、颜色。
2.观察苹果的大小、重量、硬度。
3.观察苹果的组成部分。
4.观察苹果的味道、香味。
教学准备:1.苹果。
2.放大镜。
3.刀具(教师使用)。
4.笔记本和彩色铅笔。
5.实验工具箱。
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拿出一个苹果,让幼儿猜猜看这是什么水果,然后展示给他们看。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苹果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还是酸的?”观察苹果外观:1.教师让幼儿用手触摸苹果,感受它的形状、表面特征。
2.教师用放大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外观,引导幼儿描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
观察苹果的大小、重量、硬度:1.教师让幼儿用双手比较两个苹果的大小,让他们感受到苹果的大小不是一样的。
2.教师让幼儿用两只手轻轻提起一个苹果,让他们感受到苹果的重量。
3.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实验工具箱,让幼儿试着用硬度计测量苹果的硬度,记录结果。
观察苹果的组成部分:1.教师用刀将一个苹果切开,展示给幼儿看。
2.教师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引导幼儿描述苹果的组成部分(果皮、果肉、果核)。
观察苹果的味道、香味:1.教师将一个苹果切成小块,每个小组分发一块。
2.教师引导幼儿闻一闻苹果的香味,然后尝一尝苹果的味道,让他们描述一下。
总结: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观察,强调苹果的外观、大小、重量、硬度、组成部分、味道和香味。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3.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观察苹果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扩展活动:1.让幼儿在绘本中找到苹果,并用彩色铅笔绘制苹果的外观。
2.让幼儿尝试用苹果制作简单的食物(如苹果沙拉或苹果汁)。
评估:观察幼儿在观察苹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探究精神,以及他们对苹果外观、大小、重量、硬度、组成部分、味道和香味的描述是否准确。
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观察苹果》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苹果,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和食用价值。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苹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2. 观察苹果:通过实物观察,让幼儿了解苹果的内部结构,如果肉、果核等。
3. 苹果树:让幼儿了解苹果树的生长过程,认识苹果树的各个部分。
4. 苹果的营养价值:让幼儿了解苹果的营养成分,知道苹果对身体的好处。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外部和内部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讲述法:教师讲解苹果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等,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知识。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物准备:准备一些苹果,让幼儿观察。
2. 图片准备:准备苹果树、苹果生长过程的图片,方便幼儿观看。
3. 游戏准备:准备与苹果相关的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苹果,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外部特征,如颜色、大小等。
2. 讲解:教师讲解苹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苹果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
3. 观察: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如果肉、果核等。
4. 互动: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关于苹果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游戏:组织幼儿进行苹果相关的游戏,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苹果的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苹果品种介绍:让幼儿了解不同品种的苹果,如红富士、嘎啦、花牛等,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2. 苹果绘画: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苹果的外形,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苹果手工:制作苹果的手工制品,如苹果卡片、苹果树等,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观察苹果时,不会误食苹果碎片。
2. 教育幼儿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注意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观察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苹果是水果,观察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初步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2.学习运用多种感知、认识苹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苹果。
2.提供牙签和小盘。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老师这里有一支神奇的笔,猜猜它会什么本领?
2、老师画一个圆形,问:什么水果是圆形的?
二、观察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1、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2、用眼睛看一看,苹果想什么?是什么形状的?用鼻子闻一闻,苹果有什么味道?用手摸摸、捏捏,苹果有什么感觉?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口袋”请你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三、.观察了解苹果的内部特征。
1、教师:苹果的外面是什么?苹果的里面是什么?还有什么呢?
2、削去果皮,苹果里面是什么?
3、切开苹果,里面会是什么?
四、进一步观察、了解苹果的内部特征。
1、问:苹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将苹果切开两半,引导幼儿观察果肉和果核;
问:切开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削下果皮,引导幼儿观察果皮和果肉:苹果的果皮怎么和果肉不一样呢?
五、通过品尝,了解苹果是水果,知道多吃苹果身体好。
1、问:你们喜欢吃苹果吗?苹果有什么味道?那我们来尝一尝苹果的味道好吗?(在吃苹果时要注意什么呀!对注意卫生,那在使用牙签时要注意什么呀?对轻轻地戳,用牙齿咬住苹果就把牙签拿掉,牙签还不能对准别人。
)
2、幼儿自由品尝苹果后,引导他们讨论苹果吃到嘴里的感觉。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给大苹果穿衣服。
2.游戏活动:红苹果。
3.家园共育:和爸妈一起认识其他水果。
活动反思:
课前准备,我们请幼儿每人带一个苹果到幼儿园。
活动导入环节,我请幼儿说一说什么水果是圆形的?有的幼儿说,南瓜是圆形的。
可见幼儿对“水果”这个词不理解,于是我马上引导幼儿:南瓜是蔬菜,水果有苹果、香蕉、桔子、梨子、葡萄。
金典马上说:桔子是圆形的;许铭熙说,苹果是圆形的。
这样很自然引出主题“苹果”。
在观察苹果的外形特征时,在苹果的颜色上出现了问题。
当我拿出幼儿带来的苹果问: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幼儿说,黄色、红色。
我又问,苹果还有什么颜色的?我心里想,小朋友很自然会想到绿色。
但是我错了,没有幼儿说出绿色。
当我说出还有绿色的苹果呢,小朋友都不相信。
看看小朋友带来的苹果也没有绿色的苹果,于是,我马上打开电脑让幼儿观察绿色苹果的图片。
最后,一起品尝美味的苹果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