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未解脱的挣扎——从赤壁赋看苏轼的文化人格的典型性

合集下载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摘要:《赤壁赋》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和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

《赤壁赋》以水月之喻化解人生忧患,在困苦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品质的自我完善,固然是儒家士丈夫追求精神完美的思想的一种反映,同时又带有庄子相对主义和释家虚无主义的色彩。

事物的瞬息变异中寓含着永恒.苏轼“变”与“不变”之论正是得之于佛道思想的启悟。

苏轼用这种思想方法.把“人生须臾”与“长江无穷”统一了起来.表现出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豪放旷达禅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

前后《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

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东坡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谴:“万事到头终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

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

这时,他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前赤壁赋》里抒发了这种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

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表现在他的诗文中是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色彩。

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本来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但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

可是,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出世与入世的挣扎——谈《赤壁赋》的精神世界

出世与入世的挣扎——谈《赤壁赋》的精神世界

轼 终是 爱君 。 ’即量 移汝 州 。 ”若 推广 材料 的征 引 范 围,可 以 黄 州 赤壁 就 是现 今 的 湖北 黄 冈赤 鼻矶 。现 在 史家 一 般认 找 到更 多类似 的证 据 , 比如 《 与李 公择 十七 首 》之 十一 : “ 吾 为 作 为古 战 场 的赤 壁 在湖 北 武 汉 市 赤矶 山或湖 北 蒲 圻 ,黄 冈 侪 虽老 而穷 ,而道 理 贯心 肝 ,忠义 填骨 髓 ,直须 谈 笑于 死生之 赤 鼻 矶 非 赤 壁 古 战场 已成 定论 。 ( 见 1 9 详 9年版 《 海 》 9 辞 际…… 兄虽怀 坎 壤 于时 ,遇事 有可 尊 主泽 民者 ,便 忘躯 为之 , “ 赤壁 ”条 )虽然 宋 以前 的地 志 书 中 ,如 《 安拾遗 》 ( 祸 福 得丧 ,付 与造 物 。 ” 齐 见宋 王象 之 《 地 纪胜 》 卷七 十 九引 ) 有 赤壁 战场 在 黄州 之 说 , 舆 也 作 者 由赤壁 而 曹 操 , 由曹 操 而 建 功 立业 之 宿 愿 。 由此 而 但 苏 轼本 人 也 是疑 信 参 半 的 。他 在 《 与范 子丰 书 ( )》里 一 说 : “ 州 少 西 山麓 ,斗 入江 中, 石室 如 丹 。 《 》云 ‘ 黄 传 曹
壁 。或 言 即 周瑜 破 曹 公 处 , 不知 果是 否 ? 《 奴娇 ? 江 东 ” 念 大
去 》也 说 : “ 垒 西 边 ,人 道 是 , 三 国周 郎赤壁 。 ” 故 黄 州赤 壁 不一 定是 真 正 的赤 壁 古战 场 , 为何 还 在 文 中照 写不 误 呢 ?对 于这 个 问题 ,传 统 的 解释 是 苏 轼 “ 题 发 挥 ,借 以 借 抒情 和 言 理 ” ,借 曹 操这 样 不 可一 世 的 英雄 与 “ 樵 于江 渚 渔 之 上 ” 的 自 己对 比 ,表现 人 生 的渺 小和 悲苦 。对 于 这样 的解 释 , 我认 为还 有 意犹 未 尽 之 处 。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高中语文选入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些诗文,就应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苏轼的思想。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的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由于家庭的教育,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从小博览群书,使得苏轼接触到了各种思想。

青年时期的苏轼,更多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平生倾慕贾谊、陆贽,在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思想为异端。

苏轼一心想达则兼济天下,他对北宋积贫积弱的政局深感到不安,希望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因此他写下了许多的政论文章,表现出了一个要求改革的政治家的风度。

然而由于他所处的中等地主阶层的地位,不愿意过多地触及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他三十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的是书房生活,对当时社会因豪强兼并而引起的危机,远没有王安石看得清楚,因此,他的改革多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强调“任人”而忽视变更“法制”,反对急进的措施。

这使苏轼既不能容于旧党,又不能容于新党。

先是自请外任,而后又遭到小人的陷害,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受尽了身体和心灵的摧残,终于幸免一死,而被贬黄州。

也终于给我们留下了游,抱明月而长终”。

在佛家的思想里,人的命运是早就安排好的,在失意之时,苏轼的心里也浮出了这样的念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而这时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才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

佛家思想天地本是一体,物我本是一源,于见山见水中去大彻大悟,山水之中充满了禅意,充满了佛的智慧。

走在黄州城外的苏轼这时就将所有的情感都寄于山水之中,去体会生命中的顿悟。

苏轼的技巧炉火纯青,苏轼的诗文才气贯天,苏轼的思想博大精深,苏轼的人格光芒万丈。

苏轼一生想着天下,心系苍生,让他豪情万丈;在失意时,寄情山水,洒脱飘逸;在悲观时又以儒家思想警惕自己,而变得豁达开朗。

论苏轼文化人格的旷达放逸、乐观超脱--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作品的

论苏轼文化人格的旷达放逸、乐观超脱--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作品的
沙》 ) , 倒是把子规声声“ 不如归去 , 不如归去 ” ( 宋・ 梅 尧 臣《 杜 鹃》 ): 脱, 这是一种消极待世的虚无 主义 。且看苏子 的作答 : “ 逝者如斯 ,
愁煞人 的怨气给抹杀 了 , 就连 黄鸡啼老又如何 , 只是朱颜转 白 鬓 而未尝往也 ; 盈 虚者 如彼 ,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 白其变者而观之 ,
( 宋・ 苏轼 的《 水调歌 头・ 明 月几 时有》 ) 恨本 是恶果 , 人生 不恶 , 也
就无恨 。 但是那月盈月缺 , 欢聚悲离 , 只是人之常情 , 司空见惯 的,
人 常在 , 共 婵娟 , 如此甚好 , 这祈愿 洋溢着欢欣 , 似乎 一切 的不 幸 到最 后也成淡 云轻风 , 或是被那达 观的情愫所镇压 , 必是源 自于

斑。更何况以戴 罪之 身 , 贬居黄州 , 孑然一身倒是无妨 , 只是蒙 : 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道 出无尽的思想。 月常
受不 白之冤 , 若是以常人心境 , 怕是万万不堪 忍受 的。然而苏轼却 : 在, 竹 柏不 减 , 但只有 闲人可观 , 旁 人看 闲人 , 多是 无所事事之人 , 显示 出不羁放逸 的一 面 , 穷途末路又有何谓 , 就似流水 尚能复西 ,: 苏子贬居黄州 , 虚居官位 , 抱负可施展 , 确是 闲散之人 。但 苏子看 固然不能改变现处 的困境 , 但是能注 以生活一种 旷达洒脱 的催 化
苏 子对生活的 热爱 , 方能从 别离苦海 中解脱 , 在其作 品中也是 馨
香可 闻的。
三、 变换 角度 , 乐观 超 脱
人生百态 , 死胡同总是有 的。若是一意孤行 , 只朝这一方向迷 走, 怕是心无宁 日, 久久纠缠 。苏子只 因学会 了变换 角度 , 以新 眼 光处 百态 , 待万般情 态成常态 , 不 以物喜 、 不 以己悲便不在话 下 ,

《前赤壁赋》论文苏轼儒道思想论文

《前赤壁赋》论文苏轼儒道思想论文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道思想摘要:苏轼在贬谪到黄州期间,创作了闻名后世的前后《赤壁赋》,特别是《前赤壁赋》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前赤壁赋》中,人们看到了一个虽然遭受贬谪但仍然放达洒脱的形象,这个形象是通过苏轼在文中所体现的思想塑造出来的。

苏轼在文中体现了自己所接受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和能排解苦闷的道家思想使得苏轼能够心怀天下苍生,并且能够在失意的情况下而不颓废,依然能够旷达自适。

关键词:前赤壁赋;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为被诬陷作诗毁谤朝廷,被关进御史台的大牢,史称“乌台诗案”。

后经多方求情,九死一生的苏轼而被贬谪到黄州。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无丝毫的实权,并且还是戴罪之身。

黄州是苏轼的第一个贬谪地,从此开始,苏轼开始了自己的贬谪生活。

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苦闷没有打倒苏轼。

苏轼借助儒道思想慢慢排解,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道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从《前赤壁赋》这篇流传千古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儒道思想在苏轼身上的印迹。

一、《前赤壁赋》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仕,“学而优则仕”。

苏轼从小就接受了系统全面的儒家思想教育,“奋励有当时志”,成年之后更是考中进士,并且深受皇上的赏识。

苏轼决定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事业,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而现实的残酷打破了苏轼的梦想,苏轼不得不承受“乌台诗案”的惨重代价,贬谪黄州,却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前后赤壁赋。

其中,《前赤壁赋》因为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而的到更为深远的流传。

在《前赤壁赋》的开始,我们看到作者与三五好友乘船月夜游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作者歌诵“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作者吟诵的这两句诗出自《诗经·陈风·月出》篇,《月出》共三章,其中第一章描写了诗人的不得志。

苏轼是借古诗来抒发自己的忧愁苦闷之情。

被贬谪到黄州,从皇帝身边的大臣到偏远之地毫无实权的小吏,其中固有苏轼身份心理的巨大落差,更有苏轼不得志的愤懑。

《赤壁赋》一笑解千愁赏析

《赤壁赋》一笑解千愁赏析

《赤壁赋》一笑解千愁赏析《赤壁赋》一笑解千愁赏析《赤壁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赤壁赋》一笑解千愁赏析,希望大家喜欢!赏析《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东坡被贬黄州,人生自此断裂为二。

春风得意,逞才使气,心浮气躁的苏东坡隐退了,一个饱经忧患,屡陷困顿而终于突破人生困境的旷达的东坡先生缓缓的走进了历史的画卷。

从乌台诗案中侥幸拣回一条命的苏东坡,在流放黄州的路上,恐怕一路的颠簸伴随一路的思虑吧。

成也诗名,祸也诗名,经历如此恐怖境遇,面对匪夷所思的文字狱,戴罪之身,何敢多言,又何许多言呢?可令人不解的是苏东坡不但没有谨小慎言,反而是其生命激情的爆发期,才情才性与生命之思浑然一体,留下了千古绝唱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等。

是什么促使他做出如此有违初衷的举动呢,是什么促使他如此不顾的唱出生命的悲歌呢?作为团练副使的苏东坡,因其戴罪之身并无俸禄,一切皆需自食其力。

物质的艰辛并不能让热爱生活的苏东坡趴下,但致命的打击很快临到了。

团练使蒋运看中了苏东坡的小妾春娘,欲用白马交换,虽说是交换苏东坡却没得选择,因为团练使负有监督苏东坡的朝廷使命,也就是说苏东坡的生死就操纵在他手上。

苏东坡除了同意还能有什么选择呢?然而那被用来交换的女人却自杀了,在尊严与生存之间,她选择了尊严。

女人生命的消逝犹如在苏东坡的精神世界中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让他再也无法继续原来的生活了,他必须作出回答,由他最心爱女人抛给他的天问,他无法注视那来自天国美丽而哀伤的眼睛的注视,除非他给出了答案。

就象史铁生把自己交给了地坛,从而看见了自己的心魂,苏东坡面对赤壁,直面惨淡的人生,追问生命的根基,他终于在历史中获得了超越,超越这滚滚的万丈红尘,获得生命的彻悟。

从《赤壁赋》的情感变化看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精选文档

从《赤壁赋》的情感变化看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精选文档

从《赤壁赋》的情感变化看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精选文档从《赤壁赋》的情感变化看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1.理清文中的情感思路。

2.情感为何会变化。

3.认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乐”“悲”“喜”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写道: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乌台诗案”后,他像一只凄惶的孤鸿来到黄州。

苏轼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挫折,真正成熟起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赤壁赋》。

二、整体感知苏轼与客到赤壁游玩,面对赤壁的山水、明月,苏轼的心情怎么样?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

明确:乐甚――愀然、悲――喜而笑三、赏“乐”之景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作者因何而“乐”?《牡丹亭》中写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苏轼月夜泛舟游览,可谓四美俱全。

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在文中勾画出人生的良辰、美景、乐事、赏心来。

明确:1.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这里“徘徊”一词用得好,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月亮对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你能用散文化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学生展示)3.乐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此时,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原文怎么说的?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4.赏心:“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面对良辰、美景、乐事,诗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怡然自乐,我们应该用怎?拥挠锲?来读出这种心情呢?――舒缓、柔和。

全班女生齐读。

配乐《高山流水》。

四、解“悲”之情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苏子为何“愀然”呢?客子为何“悲”呢?而在苏子的一番说理之后,客又是如何转“悲”为“喜”的呢?接下来,同学们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一、二组讨论“苏子”之悲,三、四组讨论“客”之悲,五、六组讨论“苏子”的说理,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赤壁赋苏轼作家资料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苏轼

赤壁赋苏轼作家资料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苏轼

赤壁赋苏轼作家资料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苏轼赤壁赋苏轼二、作家资料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苏轼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于展现了可供人们感知、思索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表达了他深邃精微的人生体验和思考。

这位我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不仅接受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深刻影响,而且承受过几起几落、大起大落的生活波折。

在此基础上,他个人特有的敏锐直觉加深了他对人生的体验,他的过人睿智使他对人生的思考获得新的视角和高度。

苏轼算不得擅长抽象思辨的哲学家,但他通过诗词文所表过的人生思想,比起他的几位前贤如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等来,更为丰富、深刻和全面,更具有典型性和吸引力,成为后世中国文人竞相仿效的对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

一出处和生列问题,是中国文人面临的两大人生课题。

前者是人对政治的社会关系,后者是人对宇宙的自然关系,两者属于不同的范围和层次,却又密切关联,相互渗透,都涉及到人生的价值判断。

出和处的矛盾,中国儒佛道三家已提出过不同的解决途径。

儒家以入世进取为基本精神,又以“达兼穷独”“用行舍藏”作为必要的补充;佛家出世,道家遁世的基本精神,则又与儒家的“穷独”相通。

苏轼对此三者,染濡均深,却又融会贯通,兼采并用,形成自己的鲜明特征。

苏轼自幼所接受的传统文化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儒家思想是其基础,充满了“奋厉有当世志”的淑世精神。

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训,使他把自我道德人格的完整、社会责任的完成和文化创造的建树融合一体,是他早年最初所确定的人生目标。

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还由于其特殊的仕宦经历而得到强化和固定化。

和他父亲苏洵屡试蹉跌相反,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他和苏辙至京应试,就像光彩灼熠的明星照亮文坛的上空,一举成名,声誉鹊起。

就其成名之早(二十二岁)、之顺利、之知名度大,并世几天匹敌。

嘉祐六年他应制举,又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取入第三等,此乃最高等级,整个北宋取入第三等者仅四人(见《小学绀珠》卷六《名臣类下》)。

由《赤壁赋》看苏轼人生的三重境界

由《赤壁赋》看苏轼人生的三重境界

由《赤壁赋》看苏轼人生的三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而深得儒、释、道思想精髓的苏轼,在其《赤壁赋》中,充分体现了他人生的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壬戌之秋,七月月明之夜,苏轼与好友一同泛舟赤壁(黄州赤鼻矶)。

惠风和畅,波平如镜,皓月当空,水光潋滟,烟波浩渺,在这一片无边的秋江月色之中,作者的欣愉、舒畅之情完全无法自已,所以他们一面饮酒诵歌,一面驰骋于无穷的想象之境。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任小船飘荡在江上,如乘风而飞,不知所终;随游人飘飘欲举,脱离人世,登临仙境。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巧凑在一起,作者完全忘却了俗事的烦恼,无牵无碍,沉浸在这江天一色、风月无边的畅游之境中,或饮酒,或赋诗,或歌咏。

这时的山水了无机心,不掺一丝杂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世间万物就是这么简单明了、玲珑剔透,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江山月色就是如此美丽,怡情悦性。

江月之下,游人理当畅享这良辰美景。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而,当人的心情到达至高点往往会急转直下,所谓“乐极生悲,喜极而泣”。

接下来“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歌咏和洞箫的相和之声禁不住使游人的感情由乐转入了悲。

悲究竟从何而来呢?还是从一川风月说起。

这里是作者假想中的赤壁,望着同样“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的永恒的大自然的美景自然会联想到历史上(三国)何人曾在此。

“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曹操是历史上声威赫赫、既具武功又有文治的一代英雄。

而今谁人在此?迁谪之人和“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年那不可一世的曹阿瞒已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何况吾辈没有任何功名、孑然一身之人呢?幸与不幸,知遇于时与穷途末路在历史长河的比较中,无不突显出游人的悲苦和怨艾之情。

关于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关于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关于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苏轼的《前赤壁赋》千古佳作,文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夜游赤壁时水光、山色、明月所呈现出的优美意境。

那么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呢?欢迎大家阅读下文学习相关的知识。

一、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文中写道:“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作者借客之口说出人的一生和浩瀚的宇宙相比是短暂的、渺小的,这种有限性不禁使人引发悲伤之感,即“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人生是短暂的,从人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预示着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这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文中作者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的这一辩证思想显然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庄子·德充符》中有“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即从不变的角度看,“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是无穷尽的。

但这里有个问题,从个体生命的角度看,人生是有限的,不可逆的,短暂的,苏轼的看法显然不能否定人生短暂这一事实,只能是自我慰藉的一种说辞罢了。

那么既然人生是短暂的,是不是就应当悲伤绝望呢?其实,人生固然短暂,但就因为其短暂而宝贵,假使人能够长生不老,同日月天地同为永恒的存在,那么人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人生变得了然无趣。

相反,人生是短暂的,在有限的时空中人们去追求和创造,才能获得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人生是短暂而宝贵的,因短暂而宝贵。

二、人生有无意义文中借“客我”之口说到历史人物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了,而今安在哉?”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不管你曾经立下多大的功绩,到头来还是随滔滔江水永远逝去,而自身也会成为花下之尘。

从《赤壁赋》探索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从《赤壁赋》探索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科技信息
人 文 社科
从《 赤壁赋》 掾索荪轼独特昀人格 魅力
江 西新 闻 出版职 业技 术 学院 吴 玉珍
[ 摘 要] 在还原 苏轼作《 赤壁赋》 的时代 背景、 文章 内容和主题思想的基础上 , 知人论世 , 积极探 索苏轼独特 的人格 魅力及 其形成原 因。并针对其魅力的永・性 , 巨 在语 文课 堂教 学中陶冶学生情操 , 净化 学生心灵 。 [ 关键词 ] 苏轼人格 魅力 学习
Hale Waihona Puke 世报国的精神 十分突 出。而被贬后 , 便是 为百 姓办了一 件又一件好 事 : 在徐州 , 亲 自带领官员防洪 、 他 筑堤 ; 在杭 州, 他疏浚 西湖 , 筑苏堤 ; 修 在 广东惠州 , 他引泉人城 , 供百姓饮用。 此外 , 各地 的东坡井 、 东坡书院 , 惠 州的东坡孤儿院 , 海南的东坡医疗 所……也都是苏轼为 民创下的实绩 。 同时 , 苏轼对传统 的文化思想兼收并 蓄 , 也是一个原 因。他对儒 、 释、 道三教相互为用 , 并以一种开放的兼容态度 , 取三家之精华 , 形成一 个博大丰富的思想体系与学术体系 ,这是一个体现苏轼个性 的学术思 想体系 。 大致说来 , 本于儒而不 为所 囿, 参佛老而不为所溺 , 立说 自有根 基, 论道能出己意。 力求独立思考 , 不作无条件认同与追 随, 显示其在学 术思想上的独立 精神。 同时, 苏轼取儒 、 、 释 道思想用 于其人生态度与行 为方式的选择与确立, 同以往 的士大夫是决然不同的。 这 苏轼的意 义则 在于他把儒家 的积极人世与道 、 释的超然 出世 变为共时性 的同步 , 、 道 释之出世 思想不仅未成为否定其用世思想的消极 因素, 反而成为一种独 立 于污蚀现 实之上 的人格精神支 撑。他的卓 然而不 随 ,既有独立 的见 解, 也敢于坚持 自己的独立见解 , 为进退得失所 累 , 不 这种独立 的人 格 精神 的高扬 , 正是基于他正道直行 与齐得失超生死 的人生观。也因有了 这 种 人 生 态 度 , 敢 于 面 对 现 实 人 生 , 现 出一 种 无 所 畏 惧 的 巨大 的独 才 表 立人格力量 。 直道而行 , 独立不改 , 处忧患而泰然 自若 , 其思想文化人格 的独 立 性 自有 其 深 厚 的 文 化 意蕴 。 形成苏轼独 特人格魅 力的第 三个 原因是 : 他的遭遇令人同情 , 的 他 精神让人敬佩。苏轼先后 不容于改革派和守 旧派 ,他在仕途上几起几 落, 被贬谪 达十余年之久 , 次因诗文获罪 ,乌台诗案 ” 点使他丢 了 几 “ 差 性命 。然而 , 在沉浮不定 的人生面前 , 他表现出了极强 的适应力 . 横遭贬 谪 也好 , 自请外放也好 , 都没有使他颓唐丧志 , 不管身居何处 , 无论爵位 高低 , 都能 随遇而安 , 他 有所作为 。 空肠得酒 , 芒角横生 , 嬉笑怒骂 , 皆成 文章 。 苏轼在艺术上的成就 , 进一步讲 , 如果没有深广的忧患意识 , 没有 对残酷 的政治斗争与苦难 的底层生活 的切身感 受,苏轼 的成 功是 不能 想象 的。坎坷的遭逢 , 自有其 举足轻重 的价值 。 四、 教 学 中学 习 苏 轼 独特 的 人格 魅 力 在 对《 赤壁赋》 这么一篇积淀了 中华 民族深厚文化底蕴 的名赋 。教学 中, 我们要积极 调动学生 已有 的生活体验 , 引导学生寻找与文 中和生活 相似的体验( 如考试受挫 、 譬 交友受 挫 、 独立生活难度大 、 难于适应大学 生活 、 就业压力大等情况 )使学 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 , 苏轼 能因打击 而坚强 , 几次遭贬仍然保持浓郁 的生活情 趣和创作活力 , 屡屡 遭受挫 折却还 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 、 旷达的人生态度 。 以其最终能 所 成为“ 唐宋八大家 ” 之一 , 能成为大文豪 , 为与屈原 、 成 李白 、 杜甫相 比肩 的文 化 名 人 。 通过历史上这种真实事件 、真实人物活生生的事例来进行教学 实 践活动 , 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比空 洞的一 味说 理更能征 也 服学生 的心灵 。 教学实践证 明 : 要实现学生道德人格的提升必须重视建 构合乎时代的道德理想人格 ;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要在神化人格与现 实人格之间保持张力 、 取得平 衡 , 使之既有现实性 , 又有一定 ��

苏 轼在赤壁赋中如何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苏 轼在赤壁赋中如何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苏轼在赤壁赋中如何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苏轼在赤壁赋中如何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苏轼的《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篇赋中,他以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不懈探索。

文章开篇,苏轼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为后文的哲理思考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广阔的氛围。

面对如此美景,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他想到了曹操当年的雄姿英发,“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然而如今却已成为过眼云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种对历史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思索,是苏轼对人生哲理探索的起点。

苏轼接着以水与月为喻,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

他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江水不断流淌,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逝去;月亮有圆有缺,但它始终没有增减。

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所感受到的短暂与无常,在宇宙的大尺度中又似乎是微不足道的。

人类所追求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在无尽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虚幻。

这让苏轼认识到,不必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得失和荣辱。

在探索人生哲理的过程中,苏轼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思考。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的满足,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他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里,苏轼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他认为,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恩赐,而不是被物质的欲望所束缚。

苏轼在《赤壁赋》中还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尽管他意识到人生充满了无常和无奈,但他并没有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

相反,他以一种坦然的心态接受了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

他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从《赤壁赋》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

从《赤壁赋》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

从《赤壁赋》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赤壁赋是苏轼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篇词。

这篇词以赤壁之战为背景,表达了苏轼对江山社稷的忧虑和对自身遭遇的痛苦、逆境的坚忍不拔。

苏轼在这篇赋中,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坎坷不平、志存高远、豪情万丈,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忧心忡忡。

这篇赋是苏轼在流放途中写的,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矛盾,也可以看出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

本文将从《赤壁赋》中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了解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苏轼在《赤壁赋》中揭示了自己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忧心忡忡。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曹操率大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战。

这场战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传颂的经典之作。

苏轼在赤壁之战的描写中,表现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他写道:“京尊探头露宿风,敢笑黄巢不丈夫。

却看尘世二千年,欲说还今是乱离。

”苏轼在这篇赋中,对当时的政治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乱世的深切忧虑。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和动荡,也表达了对社稷命运的忧虑。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自己的坎坷不平、志存高远、豪情万丈。

在这篇赋中,苏轼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志存高远的豪情壮志。

他用“江表嫋嫋兮欲语与,余襟吾道慨悯兮。

”的语言,表达了对自己所遭遇的坎坷不平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坚韧和执着。

他饱含深情地写道:“身当恩遇敢自爱,及干时务谁与待?守分安常属清高,虚怀若谷何所念。

”这些语言不仅表现了苏轼对自己命运的不满,也表现了他豪情万丈的志向和追求。

苏轼在这篇赋中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揭示了自己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的品格。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自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

苏轼在这篇赋中,不仅表现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社稷命运的担忧,也表现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

他在赋中写道:“皎如飞电,如箭发!”表现了自己的不屈不挠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乐观旷达背后是强行解脱的无可奈何——《前赤壁赋》主题新解读

乐观旷达背后是强行解脱的无可奈何——《前赤壁赋》主题新解读

品位·经典30文学评论Wen Xue Ping Lun乐观旷达背后是强行解脱的无可奈何——《前赤壁赋》主题新解读○屈雯雯(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 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中,给予苏轼最多的形象符号便是“乐观旷达”。

…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发现“由悲到喜”的心路历程并不能说明苏轼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反而这样的心情转变正是强行解脱后的无可奈何。

[关键词] 苏轼;……乐观旷达;……无可奈何《前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山水游戏类散文中的一篇,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流传千古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来,上至文人学士,下至街头百姓,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中,给予苏轼最多的形象符号便是“乐观旷达”。

这样的精神态度一直引领着我们的生活方向,在痛苦低迷的时候,无疑是一剂勉励人们继续前行的良药。

纵然“乐观旷达”是苏轼形象特征的一个主要代表符号,但这并不表示苏轼所有的诗文创作,他的情感态度最终都要指向“乐观旷达”。

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苏轼《前赤壁赋》的情感分析总是脱离不了这样的套路,即苏轼的心情是由乐转悲再到喜,最终得出其乐观旷达的形象特点。

笔者通过对《赤壁赋》本身语言文字的分析,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发现“由悲到喜”的心路历程并不能说明苏轼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反而这样的心情转变正是强行解脱后的无可奈何。

历来语文教学,乃至众多教参教辅中之所以将其解读为苏轼的乐观旷达,是因为没有深入分析“赤壁”内在的符号意义,更没有结合苏轼的人生理想与经历,没有对比分析《赤壁赋》同期的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单纯只看到文字里的“悲”与“喜”,这对《赤壁赋》的解读将是不完整更是不科学的。

一、从苏轼的人生经历看“赤壁”的象征意义学界普遍认为苏轼写《赤壁赋》时所游赤壁乃是湖北黄州的赤壁矶,而非当年“赤壁之战”时的阵地。

那么苏轼为什么要游此赤壁。

既然知道此赤壁非彼赤壁,那么苏轼为什么还前后两次,再加上写《念奴娇 赤壁怀古》三次游赤壁。

终未摆脱的挣扎——从赤壁赋看苏轼的文化人格的典型性

终未摆脱的挣扎——从赤壁赋看苏轼的文化人格的典型性

终未摆脱的挣扎——从赤壁赋看苏轼的文化人格的典型性苏轼,是有宋一代唯一的一名集诗、词、文、赋多种成绩于一身的文学大师。

他是继李白以后,文学史上的又一座浪漫主义顶峰,是一名集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文化巨擘。

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地位不单单局限于文学领域,更重要的是他是后代封建知识分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范式之一,而且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人格典范——陶渊明的被发觉与被树立,也主腹地归功于苏轼。

苏轼,与许多文学文化史上的大伙儿一样,以其文化人格的典型性成为文化史上一个复杂的存在。

他就像他的诗词文赋,具有非常丰硕和有待挖掘的可能性。

这种无穷的意义可能性使他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

本文拟从苏轼名作《赤壁赋》的解析入手,浅析一下苏轼文化人格中的典型性及其对中国后世知识分子(封建士医生)的阻碍。

一、风暴后的沉思《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1082),正好是作者贬谪黄州后的第二个年头。

元丰二年(1079)当政者(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摘出苏轼诗文中的部份语句,上书宋神宗,说苏轼诽谤新法,污蔑皇帝,应该处以死刑。

舒亶在奏章中称“存心不良,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

”李定也说苏轼“无学术,滥得时名”,他们要求处死苏轼,以“沮乖慝之气”“奋忠良之心”。

事实上,苏轼无非是对新法执行不妥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示了一下抗议。

神宗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在湖州任上被捕,八月系御史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一辈子的一个重要拐点。

在此之前,苏轼的仕途和人一辈子大体仍是平坦的,至少没有多大的曲折。

这一时期的苏轼大体上仍是豪气干云、傲视万物的,他曾在寄弟弟苏辙的一首词中自大地说到“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似乎仕途人一辈子中一切坎坷挫折都只是是芥藓之疾,不足道哉。

这正好反映了青年苏轼豪放率真的一面,他似乎从来不明白什么是韬光养晦,什么是营营苟苟。

身为文官的他乃至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解读苏轼赤壁词赋中的人格精神

解读苏轼赤壁词赋中的人格精神

风月》中的燕燕是关汉卿创造 的众多成功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金朝洛阳一个贵族家里的婢女,为人精细伶俐 ,泼辣倔强。她虽 身为下贱 ,却渴望过一种 自由而幸福的生活。希望找到一个忠实的 “ 好郎君 ”,以摆脱 自己的奴隶地位。她为 了维护 自己应得的 权利,不顾一切地努力争取。经过重重抗争,终于名正言顺地争取到 了小千户二夫人 的地位 。燕燕积极反抗并获得胜利 ,必将 鼓 舞着处在社会底层、失去了正常生活权力的人们为争取人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只有斗争,才能掌握 自己的命运。 《 调风月》的结局 , 表现了关汉卿对人性 的尊重。燕燕为了摆脱 “ 半贱不 良身”的奴隶命运,为争做 “ 包髻 白身”的 自由人,象飞蛾投火一样舍身追 求 着 光 明 。她 感 情真 挚 , 追求 热 烈 、执 着 ,毫 不 妥 协 ,这 本 身是 对 封 建 礼教 门第观 念 的攻击 和 嘲 笑 ,也 是 对灭 杀 人 性 的奴 婢 制 度 的抗议,明显鼓励着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罗 网,破 除门第观念 ,争取人身 自由,维护 自身利益,体现了剧作家对人性的尊重 。 《 金 钱池》中妓女杜蕊娘渴望跳出这 “ 不义之 门”,妓院李妈妈却从中阻拦,并造谣生事 ,使蕊娘 以为意中人韩辅臣另有新欢 ,她不 愿见他。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 的妓女,但她倔强、自尊,憎恨欺诈,从不肯卑躬屈膝地做人。而韩辅臣与她真心相爱, “ 我和你 生则同衾 , 死则同穴 ”,毫无等级偏见。一样的生活 , 一样的情感 , 使这些落拓失意的文人与这些风尘女子有着一见如故的交情, 真正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和女子的情真, 自然而然地把注 目的中心投向了 “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女子身上。 三 . 下层女性间的侠义互助 行侠 仗 义 并 非 男人 的专 利 , 《 救风 尘 》 中 的赵 盼 儿 可谓 是 美 女英 雄 , 她生 活 阅 历丰 富 , 能识 别 往 来客 人 的 真情 假 意 , 同时 对 妓女命运有着痛彻感受和深刻理解 ,对于心性浮躁 的宋引章,她热心规劝,帮助她认识花台子弟周舍的真实面 目,无奈宋 引章涉 世 不 深 ,毫不 听 劝 。 盼 儿在 得 悉 宋 引章备 受 周舍 摧 残 时 , 挺 身而 出义 无 反顾 地 拯救 陷 于绝 境 的姐 妹 ,上演 了 一场 “ 月救 风 尘 ” 赵 她 风 的妙剧, 可谓侠义英雄 。 在剧中赵盼儿将 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巧妙周旋只身应对 , 凭着侠肝义胆和干练机警, 剪恶除奸, 救出宋 引章, 颇具英雄豪气。赵盼儿战胜周舍 ,是女性战胜男性 的典型,是关氏作品中女权胜利的典型。 关汉卿在 男权社会中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女性文化 ,他提高了封建女性的地位 ,开创了中国古代女性文 学的新篇 章。关氏创作 把传统的寒士文学转向了一种市民的俗文学,不再以男权为本位 ,而注重突出女性在生活 中的地位 ,她们通过 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自己的意愿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幸福、通过 自己的智慧来使别人快乐,这些品质都是难能可贵 的。 参考文献

赤壁赋为何被认为是苏 轼的情感宣泄

赤壁赋为何被认为是苏 轼的情感宣泄

赤壁赋为何被认为是苏轼的情感宣泄《赤壁赋为何被认为是苏轼的情感宣泄》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巨星,他的作品犹如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而《赤壁赋》更是其中的一颗夺目明珠,被广泛认为是他情感宣泄的重要载体。

要理解《赤壁赋》为何是苏轼的情感宣泄,首先得从他创作时的背景说起。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一重大的人生挫折让他的内心充满了苦闷与彷徨。

曾经在朝堂上春风得意的他,如今却身处偏远之地,前途未卜,这种巨大的落差感怎能不让他心生感慨?在《赤壁赋》中,苏轼开篇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看似简单的描写,实则蕴含着他内心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沉醉。

然而,这美景的背后,或许也是他试图借大自然的宁静来平复自己内心的波澜。

文中客的一番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客感慨曹操这样的一世枭雄如今也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流露出一种人生无常、世事易逝的悲哀。

而这又何尝不是苏轼自己内心深处的担忧与恐惧呢?他担心自己的才华就此埋没,担心自己的理想再也无法实现。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一直沉浸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

他回应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体现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他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万物瞬息万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的。

既然如此,又何必羡慕那些短暂的荣华富贵呢?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正是他在困境中自我宽慰、自我解脱的表现。

同时,苏轼在文中还提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苏轼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苏轼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苏轼赤壁赋苏轼《赤壁赋》读后感苏轼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名作,为此X为大伙儿推举了读后感,希翼大伙儿实用。

读后感篇1是一篇怎么样的作品呢?初读它的人,会为其文辞华美而打动;再读它的人,会为其体现的哲学人一辈子观而打动。

但如果读者能再多一些知识,知道得运用孟子“知人论世”的办法,就会进一步为苏东坡的人格而折服。

写时,苏轼正处于他一生多次贬官生涯之初: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一些别利于百姓的措施而贬官黄州。

其实,苏轼和王安石是好朋友。

然而,正如夫子所言,“君子群而别党”,苏轼就别愿加人“新党”,同时由于新法实施中浮现诸多弊病,他抗言直谏,就被贬了官。

(只是,后来新党倒台,司马光等旧党上场,召回苏轼,而苏轼又因为反对旧党全废新法而再度被贬―到海南食芋饮水去了。

真别知王安石对此作何感想。

)贬了官的人应该非常郁闷啊,然而苏轼别,他又是吟诗又是吊古,又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丝毫别以处江湖之远为苦。

(赤壁赋》算是他第一次游赤壁时写下的。

尽管大伙儿如今都讲那个赤壁搞错了、真正的赤壁应该在哪儿哪儿,可苏东坡别懂呀,他也别必懂,只要有这份心情,哪里都能够是赤壁。

于是苏子就如此与客泛舟于“清风徐来”、“水波别兴”的赤壁之下了。

风月无边,他觉得自个儿宛然如渡江普通,羽化登仙则是道家的讲法。

此情此境中,苏轼既达到了“离形去知,同于大道”的境地,又有了释家“体无”的体味。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啥呢?听起来像。

“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就讲到自个儿贬官的处境了,难怪客人吹洞箫以和之,而作凄怨之声。

但这并别是东坡的本意。

他抒发的是良辰美景中淡淡的优郁,而别是对人一辈子无常的悲叹。

针对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的虚无的人一辈子观,他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这又令人想起(庄子·大宗师》里河伯见海神的一段。

苏轼别是没有体味到个人的渺小,但他是将渺小的自我同于无,而通于道,与自然同化,而追其生于永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未解脱的挣扎——从赤壁赋看苏轼的文化
人格的典型性
苏轼,是有宋一代唯一的一位集诗、词、文、赋多种成就于一身的文学巨匠。

他是继李白之后,文学史上的又一座浪漫主义高峰,是一位集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文化巨擘。

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地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更重要的是他是后代封建知识分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范式之一,而且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人格典范——陶渊明的被发现与被树立,也主要地归功于苏轼。

苏轼,与许多文学文化史上的大家一样,以其文化人格的典型性成为文化史上一个复杂的存在。

他就像他的诗词文赋,具有无比丰富和有待挖掘的可能性。

这种无限的意义可能性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

本文拟从苏轼名作《赤壁赋》的解析入手,浅析一下苏轼文化人格中的典型性及其对中国后世知识分子(封建士大夫)的影响。

一、风暴后的沉思
《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1082),正好是作者贬谪黄州后的第二个年头。

元丰二年(1079)当政者(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摘出苏轼诗文中的部分语句,上书宋神宗,说苏轼诽谤新法,污蔑皇帝,应该处以极刑。

舒亶在奏章中称“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

”李定也说苏轼“无学术,滥得时名”,他们要求处死苏轼,以“沮乖慝之气”“奋忠良之心”。

事实上,苏轼无非
是对新法执行不当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示了一下抗议。

神宗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在湖州任上被捕,八月系御史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拐点。

在此之前,苏轼的仕途和人生基本还是平坦的,至少没有多大的波折。

这一时期的苏轼基本上还是豪气干云、睥睨万物的,他曾在寄弟弟苏辙的一首词中自负地说到“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似乎仕途人生中一切坎坷挫折都不过是芥藓之疾,不足道哉。

这正好反映了青年苏轼豪放率真的一面,他似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韬光养晦,什么是营营苟苟。

身为文官的他甚至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一时期的苏轼思想上冲突并不激烈,他基本上属于一个温和的保守主义者。

这一点,不论是他对待熙宁变法的保守立场,还是他所上的策论,都表明他是一个奉儒守法的典型封建知识分子。

但这并不等于说他的内心没有矛盾,他并不是一个杜甫那样世世代代奉儒守法、一心一意要致君尧舜的迂腐的封建文人,他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人格操守,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人。

事实上,从他一步入政坛,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就困扰着他,但这种矛盾的双方却在伴随着他仕途的顺逆而此消彼长:每当政治上得意的时候,他入世的思想就占据了上风;而在政治上失意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强烈的出世的欲望。

乌台诗案之后,尤其是贬谪黄州的这一段时间,是他这种矛盾最为突出最为激烈的一段时期。

在此之前,他思想中始终是儒家占据上风,他自己也在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态。

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陷入了一个极端险恶的境地(险些被处决),他在
狱中寄给苏辙的诗中就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他的确是“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

在狱中他所承受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有精神上的摧残。

因此,出狱后,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不得不重估自己的价值,然而,这种重生是痛苦的,“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贬谪黄州期间,苏轼一面表示“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另一方面又难以抑制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内心的波澜发而为文章诗词,形成了他的一个创作高峰。

他晚年说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苏轼本人对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是颇为喜爱的。

这一时期作品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对自己仕宦、人生的反思和追问,作品中都饱含一种“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哀伤或羽化登仙式的强作欢颜。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真诚坦荡的文字中间所蕴含的不仅仅是一些情思意绪,不仅仅是一些哲理思辨,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人格。

二、望美人兮,天一方
《前赤壁赋》作为苏轼的代表作,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的内心冲突和斗争,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在挣扎,在思辨中挣扎,这种入世与避世,倏忽与永恒的挣扎正是苏轼文化人格的一个缩影。

这种冲突与挣扎的意义在于,他不仅仅是苏轼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群体的一种共同性格。

《前赤壁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