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巧妙创设情景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巧妙创设情景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
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课的科学性、实验性和通俗性,为我们进行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我在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对优化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一、通过创设讲解情境,诱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的艺术是语言的艺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形象生动的讲解,创设一种特定的氛围,从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我在讲《宇宙》这一单元时,通过形象的对比,逐层展开,向学生描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那样浩大,那样深广,那样无穷无尽,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如醉如迷,通过讲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通过创设示范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不好静,如果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努力发掘教材中适合于学生活动的一些因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在讲《日食和月食》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虽然能听懂但却难以真正掌握,为了使教学更加形象具体,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示范表演:将开着的灯光当太阳,让一个学生举着小球当月亮,另一个学生站着不动以头当地球。
然后让举着小球的学生在灯泡与另一个学生之间转,当灯光、小球、与另一个学生的脸在同一直线上时,另一个学生说他看不见“太阳”。
其它学生也从阴影中看到了这一点。
通过示范情境的创设。
学生为他们能真正掌握月食知识而高兴,感到学习是一种轻松,充满乐趣的事。
从而对科学这门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
五 、 用游 戏创 设情境 利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 :游戏是 由愉快促 动的 ,它是 “
满足 的源泉 。 游戏是儿童 的天堂 。 ” 在课堂教学 中, 教师根
二 、 谜 语 、 儿歌 创设情 境 猜 唱
猜谜语 、 唱儿歌是学生喜爱 的方式 , 能吸引学生的注 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 内容 , 设计 各种游戏、 创设教学情
性、 思维的灵活性 与意志的果 断性三位一体 的结合, 是教
师 长 期 教 育 经 验 积 累 的 结 果
它囊 括 了作 为一 名合格 的语 文 教师 所应 具备 的修 提高 自身 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 养 、 学识和组织课堂教学 的能力 。 它表现 为在 教学 过程 中
、
联 系旧知 识创 设情 境
巴甫洛夫说 过 :任何一个新 问题 的解决 ,都要利用 “
这时教师请 他们试试 , 并让他们说说 , 是什么物体使 主体经验 中已有 的同类题 。” 因此 , 在课堂教学 中根据新 亮。”
作 。( ) 5 不仅能很 好地适应严格 的作息时 间安排, 自如地 现 出更强 的 自主性和创造性 。有 自我效能感和对学 习的 调元知层次的学习。 总之, 尊重学生 的个性差异, 鼓励学 生 方法学习, 即自律学习 。
三、 教师是 学 习活 动 的引导 者 和组 织者
1 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 语文课程标准在 “ 教学建议 ” 中指 出:教师是学 习活 “ 动 的组织者和 引导者 。教师应转 变观念 、 更新 知识 、 断 不 开发课程 资源, 活运用 多种 教学策 略, 灵 引导学 生在实践
2 语文教师重要的心理能力和素质 。是 观察的敏锐 .
习并掌握现代信 息技术, 能够灵活 、 当地将它与语文 教 恰
小学科学情境创设初探
小学科学情境创设初探小学科学情境创设是指根据小学科学的内容和特点,设计出有趣、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下面就是一个小学科学情境创设的初步探讨。
情境创设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由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情境创设应注重通过感官刺激和直观形象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实验、生活实例和趣味性的绘本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和感受科学知识。
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小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因此情境创设应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实际生活问题,以便他们能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可以选择食物的产生和加工、季节变化和天气预报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因此情境创设应设置一些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的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自动手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和观察。
在研究太阳光和影子的情境中,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小实验来观察太阳光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物体上的影子变化。
情境创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的学习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情境创设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在研究植物的生长需求的情境中,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比较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让学生总结出植物生长的一般规律。
小学科学情境创设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小学六年级的科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将科学知识融入具体情境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这种方法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科学世界中,探索和解决问题,进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室环境、设计虚拟科学探险等方式,将科学知识具体化。
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所学,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情境创设,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生活背景。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情境,如将科学实验与学生喜爱的游戏或故事相结合。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探索和学习。
例如,在讲解力学原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超级英雄拯救世界”为主题的情境。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超级英雄的各种动作,探索力的作用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这样的情境不仅生动有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
此外,情境创设也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生可以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有效的情境创设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引导。
教师应该设计合适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索和讨论。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情境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
情境创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情境创设,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堂里,孩子们兴奋地走进教室,眼前的布置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墙上贴满了五彩缤纷的自然图景,桌子上摆放着各种有趣的实验器材。
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当我置身于这个课堂,能够感受到每个孩子脸上的期待与兴奋。
他们的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仿佛在探寻着未知的奥秘。
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每一个概念都变得鲜活而易于理解。
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时,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窗外的小花,询问它们的颜色、形状以及生长环境。
这样的互动,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感,也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让孩子们置身于一个真实而具体的环境中。
在一次关于水循环的课程中,老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的“水循环实验室”。
通过简单的水盆、加热器和透明塑料膜,孩子们亲眼见证了蒸发、凝结和降水的过程。
这不仅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还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了科学原理。
在这种情境中,孩子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探索者和创造者。
他们在实验中提问、思考,甚至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与想法。
教师则像一个引导者,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氛围中,科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活泼的、充满乐趣的探索旅程。
除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同样可以扩展到户外活动。
在一次关于生态系统的教学中,老师组织孩子们前往附近的公园,观察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奔跑、嬉戏,认真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每一个细节。
当他们捡起一片叶子,仔细观察其纹理和颜色时,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
这种亲身体验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情境创设的成功还依赖于教师的创造力与灵活性。
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
例如,在学习磁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带磁性的物体,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谁能吸住什么”。
浅谈营造良好的小学科学课堂气氛
课程教学 >>132浅谈营造良好的小学科学课堂气氛乔树青河北省张北县树儿湾小学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科学教学气氛呢?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
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
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
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
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
小学科学课在情境教学中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在情境教学中的创设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创设情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以及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课,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情趣,从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标签:溶解;创设;情境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
而创设情景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创设情景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积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培养学生的发现精神。
一、用故事创设情境曾经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
”科学教材中的一些著名实验和发现事例都是情景教学的优质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穿插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教学四年级第二单元《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第一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盐商,家里养了一头毛驴,这头小毛驴的主要任务是帮主人运盐。
有一次,小毛驴驮着一袋袋盐到河对面的城里去。
盐可真重呀!累得小毛驴直喘气。
当它来到了河边,可这毕竟是第一次渡河,小毛驴每走一步都要打个哆嗦,这时它一不小心踩到了鲜苔,脚一滑掉入水中,等小毛驴再爬起来的时候,它觉得身上一下轻了许多,它心想,这真是一条神河!可是,它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空口袋了,盐去哪了呢?有些学生就说:“盐融化了”。
我接着说:“盐在水里看不见了”,这种现象就说明小毛驴运盐溶解在水里。
那么水又能溶解哪些物质呢?我把课前事先准备的两个小瓶:食盐和沙子拿了出来,又拿出两个一样的盛水烧杯放在讲台上。
我提问:“老师把一勺盐和一勺沙子分别放进两个盛水的烧杯里,谁来说一说两个盛水的烧杯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说:“盐能溶解在水里,沙子不能溶解”。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潘荟芬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科学课导入阶段引入这节内容时,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设计的要求进行情景设置,其次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学生带入到本节知识点之中,最后再以具体形象为主体、富有层次性与系统性为特征来吸引同学们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新知探索过程中所产生强烈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小学科学实验”一课时讲授《观察力》、“水与空气接触后产生了什么现象?”这一节内容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物质生活以及人生理想理解等方面有一个基本认识;然后,在情境创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教学任务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更直观有趣的了解所学知识。
1 情境创设教学概述1.1 情境创设的意义情境创设的意义是指学生对周围环境和所发生事件产生兴趣,引起注意,激发其情感体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对生活中常见事物产生兴趣,激发起学习动机,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
其次。
通过教师设计各种情景问题调动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让学生能更加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再次就是培养小学生热爱科技以及探究自然现象等能力与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同学间关系友好化发展以及形成和谐民主平等氛围,提高小学科学课学习效率及效果。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是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洞察能力。
对所教课程了解清楚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准备工作;其次根据自己设计好课前情景导入、课堂提问环节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调动起其积极性与参与度,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手段引入新课题或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一种方法。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植物生长的问题情境创设
情境:在一堂关于植物生长的课上,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盆盛开着的鲜花,让学生观察花朵的结构,并且问:“为什么花儿的颜色会如此美丽?是因为什么原因?”学生不断提出各种猜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最终引出了颜色素的概念。
情境: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小动物的食物,如草、肉、水果等,并且问:“你们观察到了不同的动物都吃些什么吗?为什么它们会选择吃这些食物?”学生可以通过比较观察,尝试自行挖掘动物饮食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情境: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水、冰块和蒸汽,并且问:“我们平常见到的水可能会变成哪些状态?它们与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讨论,认识到水的状态可以是液体、固体和气体,从而探讨水分子间的关系。
情境:老师为学生讲解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并且问:“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的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日照角度的改变,来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接触到太阳光线对地球的影响。
情境:老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夜晚看不到光?”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可以逐渐了解到光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同时也能明白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
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更容易培养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如何创设小学科学课中有效情境
如何创设小学科学课中有效情境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小学各科教学中都十分注重情境的创设。
因为,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效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知识,领悟内容和方法。
那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科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科学知识是对生活现象的提炼,在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科学的影子。
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去。
在教学《小杆秤的研究》一课时,我是这样联系生活给学生创设情境的:“同学们,现在做生意的人都不是很讲诚信,市场上普遍存在缺斤少两的现象。
你们在生活中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知道这些不法商贩是利用什么方法实现‘缺斤少两’的吗?你有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学们听了以后,纷纷议论起来,讲述了自己和家人在生活中碰到的类似的事情,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强烈地激发起来,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
正是因为成功的情境创设,所以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研究,最后得出了结论,并对生活中碰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可见,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思维,培养其探究精神。
二、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儿童天生就是爱玩游戏。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游戏是他们十分喜爱的一种形式。
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游戏化的学习情境。
这样,学生就能够产生愉快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这样的气氛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知识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中情境的有效应用
小学科学包含的知识轻松有趣,实用性强。
在课堂上开展大单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整体认知,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更加立体和饱满的知识结构框架。
如何能够让大单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一定的保障呢?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
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感受科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一来既可以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也能够让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有成效。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结合生活,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打开科学课本,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关的素材。
结合小学科学知识的这个特点,我们在实施情境教学法时,就可以以生活现象、事物、案例等为素材。
生活情境是离学生最近的情境,也是最能够走入学生内心深处的情境。
在课堂的开端,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导入新课,把一些生活当中的现象、事物呈现在课堂上,能够最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在生活化的情境当中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就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有了求知欲,就有了探索新知识的动力,学生学习起新知识也会更加投入。
例如《动物大家族》这一单元,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先提问一个简单易回答的问题: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常常见到各种动物。
你认识哪些动物呢?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内容就是给动物分类。
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张动物园的地图,多数学生都有去动物园参观的经历,于是教师以此为情境,再次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讨论:你去过动物园吗?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它们在哪个区域?动物园为什么将这种动物放在这个区域呢?你能说出它们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讨论完这些话题以后,课堂的重点就从动物转移到分类。
这时教师出示课件,呈现出一张图片,图片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动物。
教师先让学生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标准给动物分类,比如说按生活环境分类、按吃的食物分类等等。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情境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愿,提高课堂效果和学习效果。
首先,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
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较为有限,因此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教授面积的概念时,可以以教室、操场等学生熟悉的场景为例,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和实际测量,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其次,情境创设要多样化。
小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比较强烈,如果单一地运用某一种情境设计,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和厌烦。
因此,教师可以在情境设计中不断变换方式和形式,延伸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好奇心。
例如,在教授长方形的概念时,可以一边使用实际物品模拟,如瓦片、积木等,一边使用数字图形模拟,如二维码、面包带等。
再次,情境创设要与学科知识结合。
情境创设不仅要使学生感受到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还要确保情境创设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达到有效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小数时,可以以街市、超市等商场购物的情景为例,让学生通过实际购物过程对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
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与大人不同,他们需要通过亲身感受和实践经验来认识世界和事物。
因此,情境创设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来进行,如运用情境化教育、实证教育、启发式教育等方法来进行情境创设。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是学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通过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和教学组织,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科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示例:1.关于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假设一个湖里生活着鱼、浮游生物和水藻,鱼靠吃浮游生物为生,而浮游生物靠吃水藻为生。
学生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如果湖中的水藻没有了,会对湖中的生物有什么影响?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学生可以了解到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性。
2.关于物体的浮力:在探究浮力的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小明在游泳池里的呼吸管中吹气球,当他手臂一松开,气球就浮到水面上。
为什么气球会浮起来呢?此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气球浮起来的原因,以及与浮力的关系。
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学生能够认识到气球浮起来是因为气球的体积大于它所排挤掉的水的体积,产生了浮力。
3.关于太阳能利用:在探究可再生能源的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小明家的电池不够用了,他想用太阳能充电板给电池充电。
但发现太阳不在就不能充电,为什么?学生们可以思考太阳能充电板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以及如何利用太阳能充电。
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学生们能够理解到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并且学习到太阳能充电的原理和应用。
4.关于物体的冷热传导:在探究传导的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冬天,小明在宿舍床上铺上一层带孔的铁板,发现铺铁板的地方比没铺的地方温暖一些。
为什么?学生们可以思考铁板与床之间的热传导是怎样的,以及为什么铁板上的温度比较高。
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学习到物体之间的冷热传导和热量的传递方式。
通过以上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在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对科学原理的掌握。
问题情境创设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究学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 . 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 . 创设 问题情境
《 小学科 学课程标准 》 中指出 : “ 小 学科 学
将 获得 良好 的效果 有效 的情 境导入 可以让 学生形成探 究的动力 相反 .情境导入 不合 理. 整 个探 究过程就会 失去生命力 , 学生会感
受 生活中 的科学 无处不在 教 师应在课堂 中 设计 丰富多彩 的生活情境 .使学生 在生活情
境 中探究科学
我 国传 统文化博大精 深 .无论是 经典诗 文还 是名人故事无 时无 刻不起着积极 的教育 意义。在教学 中.教师可将这些学 生喜闻乐
见、 耳濡 目染 的素材呈现 出来 。例 如 , 在教学
情境创设 的问题化 .即教 师根据学 生 已 有的知识经验创设 出问题 情境. 这既避免 了知
进度. 提高学 习效率 . 能培养学生 主动学 习的 能力 , 为终身教育打基础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情境创设 生活化
题化 动 态 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
现代教育技术集动画、 图像、 音频为一体 。
可以解决普通教学设备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 可 以使学 生运用 各种感 官来探 究和 体验 知识 从小学生 的认知发展 的角度看 . 利用多媒体现 代化教学在科学教学 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
到枯燥无味 .探 究教 学也不 会取得 预期 的效
个 前测 这一 系列 的活动无一不 是让学生体 验到植物 .使学生 对植物有 了熟悉 感和亲切
感. 从而产 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 了解 了植物 的 结构特 点和多 样性 。再如 , 教学 《 陶瓷 》 一课
时 .教师可 以让学 生联系生活举 例各种 陶瓷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点做法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点做法【摘要】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能够将学生置于愉悦的学习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正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的关键所在,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
一、实验入境,启发创造思维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实验操作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感兴趣的活动。
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合理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启发创造思维,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发现精神。
实践也证明,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有利于突破知识学习中的重难点,自求诠释;有利于学生体会实践意义,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我在执教《摆的研究》、《运动与摩擦力》这些课时,为学生准备好必备仪器,只需对如何控制相同条件,不同条件进行引导,让每一组学生亲自去做实验,认真做好数据记录,然后在班级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力与运动关系时,大部分学生对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用力能够理解,但对怎样才能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大部分学生认为也要用力,这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此时光靠老师讲解效果很差,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实验,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一辆小车和一块长木块,让这辆小车从长木块的同一高度滑下。
1、在底部放上毛巾(小车很快停下来)2、在底部放玻璃(小车滑行较远)3、想一下,如果放一个非常光滑物体(小车怎么样?)此时,学生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原来物体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如果没有力的作用它就不会停下来,将永远运动下去。
可见实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讨论交流更加主动、精彩,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达到了科学探究的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
搞好小学科学课教学可有效地辅助其它学科的教学,弥补单一学科培养目标的不足。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一种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以下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
一、用实验创设情境根据义教均衡要求,农村学校建成了科学实验室,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器材,对科学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
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的实验方法,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寓教于乐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动力,主动探索。
例如,教《气体的热胀冷缩》时,教师先演示一个“喷泉”实验,即把一个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管插入瓶底,用一杯热水浇浇瓶,烧瓶内的冷水便会立即从玻璃管口喷出一米多高。
学生被这一新奇的现象吸引住,激发了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科技史设置故事情境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
”科学教材中一些著名实验、发现事例,是情境教学的优质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穿插讲一些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看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插图,能够使学生终生难忘,他们会追踪科学家的思维,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
例如,教《生物进化》时,讲达尔文从热爱大自然,课余时间常到野外捕捉昆虫,寻找矿石,拣拾贝壳和采集标本的故事;教《水的压力和浮力》时,讲阿基米德从浴桶水益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的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们的忘我探索情境,激励学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发现精神。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引入教学。
情境引入是探究性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能够将学生置于愉悦的学习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的关键所在,结合教学实践,本文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
一、问题入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设计,犹如在学生脑海中投入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疑,根据教学内容巧于设疑,通过设计悬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地思索,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科学的探究学习中来。
如教学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难点时,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当汤圆或饺子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而当汤圆或饺子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这是为什么?然后又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将一块小铁石放入盛满水的脸盆中,问学生:“小铁块为什么下沉?”学生则回答:“因为铁块重,所以下沉。
”紧接着又问学生:“大轮船也是钢铁制成的,比小铁块重得多,为什么它却可以漂浮在水面呢?”学生听后立刻进入思考。
这样不但为新知的探索留下了悬念,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去。
二、趣味入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第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生的认识世界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体而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学习水的性质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为什么洗衣服的时候要用肥皂?”这个问题就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挑战性。
问题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促使学生超越现有的知识和思维框架,开展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在学习物质的状态变化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在寒冷的冬天,湖面上为什么会结冰?”这个问题就很具有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第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交叉性。
科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设计具有交叉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学习声音的传播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为什么在电影院里,声音听起来特别清晰?”这个问题涉及到声音、光和空气等多个学科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第五,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实践性。
科学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探究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我们要注重设计具有实践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
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为什么水中的鱼看起来会变形?”这个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反射和折射的原理,还可以设计实验活动来验证和探究。
小学科学新课标情景创设
小学科学新课标情景创设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激
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情景创设可以是实际的科学现象、实验操作、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通过这些情景,学生能够在具体
的背景中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1. 自然现象情景:利用自然界中的现象,如季节变化、天气变化、动
植物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思考,从而引入相关的科学概
念和原理。
2. 实验操作情景:设计简单易行的科学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从而理解科学原理。
3. 故事情境:通过讲述科学故事或者科学发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好
奇心和探索欲,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被发现和应用的。
4. 问题情境:提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水会结冰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寻找答案。
5. 角色扮演情景:让学生扮演科学家、探险家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活动,通过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加深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理解。
6. 跨学科情景:将科学与其他学科如数学、艺术等结合起来,设计跨
学科的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7. 信息技术情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虚拟的科
学探究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
8. 社区参与情景: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科学活动,如环保活动、科普
讲座等,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应用科学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情景创设,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
思维、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的科学探究打下坚实
的基础。
让科学与生活比翼齐飞——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 ) 生 自备 实 验 器 材 。有 些 实 1学 验材 料 在 生 活 中很 常见 . 生 都 能 找 学
得 到 . 于这 些 材 料 教 师 可 以 在 课 前 对
学 生 的 认 知 发 展 就 是 旧 观 念 不
断 遭 到破 坏并 不断 达 到新 的平 衡状 态
的过程 。因此 , 在科 学课堂 中应 善于利 用 学生 认 知上 的不 平衡 来 创设 生 活化
1 .利 用 学 生 的 好 奇 心 理 创 设 生
活化 情 境
小 学生 对 外 界 事 物 充 满好 奇 . 具
有 强 烈 的探 新 猎 奇 的 心 理 倾 向 . 据 根
你是 否 知道 呢 ? 知 道 他 们用 的是 什 你
么 方 法 呢 ? 学 生 的思 维 开 始 活
脚 、 击身体各个部位 . 索 音响与音 乐合作 的美妙 , 拍 探 进 行 自主伴 奏 、 兴创 造 。 可 以女 生 哼 唱 主 题 , 生 用 “ 即 也 男 蓬
在 短 短 的 两 分 钟 时 间 里 看 到 了 月 相 变 化 的 关 系 的学 生 甚 至 理 解 了视 有 觉 角 度 与 月 相变 化 的关 系
情境 .使学 生产 生 要努 力 通过 新 的学 习活 动达 到更高 水平 的平衡 的 冲动。 例 如 : 讲 热 传 递 时 . 生 根 据 在 学
学 生 这 一 心 理 特 点 . 设 新 奇 的生 活 创 化情 境 . 激 发 学 生 的 问 题 意 识 和 学 能
习兴 趣
里 的 水 装 满 后 就 不 能 再 注 进 去 了 ” ; 有 的 说 : 说 明 空 气 虽 然 占 据 的空 间 “ 大 . 只 要用 力 可 以被 压 缩 ” 恰 当 的 但 。 情 景 不 仅 开 扁 了学 生 的 思 维 之 门 . 而 且 使 学 生 很 快 掌 握 理 解 了 空 气 叮 以 被 压 缩 的 知 识 2 利 用 科 学 知 识 与 实际 生 活 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引入教学。
情境引入是探究性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能够将学生置于愉悦的学习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的关键所在,结合教学实践,本文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
一、问题入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设计,犹如在学生脑海中投入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疑,根据教学内容巧于设疑,通过设计悬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地思索,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科学的探究学习中来。
如教学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难点时,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当汤圆或饺子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而当汤圆
或饺子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这是为什么?然后又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将一块小铁石放入盛满水的脸盆中,问学生:“小铁块为什么下沉?”学生则回答:“因为铁块重,所以下沉。
”紧接着又问学生:“大轮船也是钢铁制成的,比小铁块重得多,为什么它却可以漂浮在水面呢?”学生听后立刻进入思考。
这样不但为新知的探索留下了悬念,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去。
二、趣味入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结合小学生好动、好学、好新的特点。
在教学《被压缩的空气》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玩一个“用注射器做的空气枪”的游戏,学生玩后引发出一个个问题:“空气枪里子弹为什么会射出去的?”“空气枪是怎么制作的?”“空气枪里的子弹能不能射得更远些?”……通过一个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游戏,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并能维持这样的学习动机进入更深入的探究活动。
三、实验入境,激发学生操作学习动机
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
段。
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
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用实验的方法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发地产生对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渴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情境。
实验情境的创设应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如讲《大气压力》时,教师把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厚纸盖上杯口,杯中不能有气泡,这时教师巧妙地问:“同学们注意,老师把杯子倒过来水会怎样?”实验像魔术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求知若渴的情趣被触发了,学生产生了疑问,水到底会不会流出来呢?教师不必发表意见,只需把杯子倒过来,在有悖常理的情境矛盾中,科学探究问题自然萌发。
“是谁把水托住了呢?”这一趣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学生迫不及待地期望答案,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四、生活入境,提高课堂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的支撑,教师要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抵抗弯曲》的教学中,我找到一些多媒体资料导入新课:2006年3月28日韩国桑苏大桥瞬间倒塌,2007年8月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一条横跨密西西比河的大桥在交通高峰时期突然倒塌,上海某工厂钢结构厂房倒塌的事故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惊
心动魄的事实和触目惊心的损失数据中深深地感受到研究
横梁抵抗弯曲性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这一科学概念。
使学生实实在在感到科学知识有用,体会科学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兴趣盎然。
五、多媒体入境,加深感性认识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
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合理运用,尽可能真实,要有吸引力。
如《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
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但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并不很清楚。
如果仅仅看课本或靠教师的讲解,不利于唤起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播放录像生动形象地再现火山和地震的情境,学生如临其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了解了火山喷发时的壮丽景观,并为推测地表的形态找到了依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境因情而生动,教学进入情感领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利用情境,把科学知识的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在富有感情
的教学情境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