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城设计案例分析
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 城市的空间形态
74 国际城市形态论坛International Urban Morphology Forum / 南方建筑/ South Architecture 2010.1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Interpreting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Paris卞素萍Bian Suping1 巴黎拉德方斯2 巴黎的城市轴线3 巴黎协和广场4 凯旋门5 纪功柱6 巴黎埃菲尔铁塔摘要本文分析了巴黎的城市结构、城市肌理与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关系,并介绍了两种经典的城市设计的发展方法在城市中的运用。
通过相互之间的关联,城市街道、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得到有效的整合。
最后阐述了在旧城更新过程中保护和改造问题及滨水区城市设计和绿地规划等,对我国诸多城市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巴黎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城市交通整合保护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aspects ofcities, which are urban structure, urban texture and urban spatial form. Moreover it introduces two classic means of urban design. Through interrelation, urban streets, transports and urban spaces may be integrated. Finally it expatiates the problem of con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novation of old cities. Discussion also focuses on design of urban waterfront and greenbelt planning. It provides many valuable teachings for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Paris, urban form,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transport, integration, conservation中图分类号TU98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0-0232(2010)01-0074-03作者简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6)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的同时,保持城市应有的特色,一直是各国探讨的重要问题。
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分析报告
国外城市设计案例研究——以巴黎拉德芳斯新区为例摘要: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并列为四大世界级城市。
随着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改造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
城市改造主要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改造旧城区,增高新建筑,增加建筑空间。
二是合理规划,另建新城区。
巴黎城市改造两条路都走,不仅对老城进行改造还在原来的荒野上建成一个新城区——拉德芳斯区。
关键词:城市设计拉德芳斯新城巴黎,这座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早在2000多年以前还是一个以西岱岛为中心、占地面积仅仅为0.5平方千米的渔民小村镇,经过时代变迁,现在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独有的非凡的城市建设规划艺术在世界城建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改造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
城市改造主要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改造旧城区,增高新建筑,增加建筑空间。
二是合理规划,另建新城区。
巴黎城市改造两条路都走,不仅对老城进行改造还在原来的荒野上建成一个新城区——拉德芳斯区。
巴黎城市改造,改造出一个举世瞩目的新区,并一举成为巴黎主要的商务区,是各国学习的楷模。
1.设计意图从19世纪开始,巴黎城市规模发展迅猛,人口急剧增长。
60年代初,巴黎大区的面积尽管仅为法国领土面积的2%,而人口却占了19%,法国大型的工商企业集团总部的70%设在巴黎地区。
政府设置了一个城市规划研究中心来负责就巴黎大区的规划问题向政府提供咨询。
1965年该中心提出巴黎大区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在巴黎外围设立城市副中心,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新城的概念和卫星城的计划,以平衡城市布局,分散居住人口,解决用地压力,并都付诸了实施。
2.拉德芳斯新城目前,这些规划中城市副中心和新城都已相继建成并具一定规模,使巴黎的经济结构与基础设施布局得到了重新组合,扭转了经济生活过于向中心城市集中地状况,缓解了市中心所面临的各种压力。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以巴黎拉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巴黎拉·德方斯区规划与实践刘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摘要拉·德方斯从50多年前的郊区住宅区演变成今日欧洲最大商务办公区之一,其城市设计及实施过程是一部从艰难曲折走向成功辉煌的史篇。
它阐明了新区规划不可能由一张规划蓝图确定,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而不断更新调整,是一个逐渐生长互动的过程。
这对我们的城市设计,特别是CBD的规划和实践,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德方斯CBD 新区规划1拉·德方斯概况拉·德方斯从50多年前的郊区住宅区演变成今日欧洲最大商务办公区之一,其城市规划及实施过程是一部从艰难曲折走向成功辉煌的史篇。
德方斯位于法国巴黎西北塞纳河畔,距凯旋门5公里,与卢浮宫和星型广场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
出于改善巴黎老区住宅拥挤、交通不畅的现状,同时又必须完好地保护古城历史原貌这一考虑,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和继任者蓬皮杜的倡议下兴建了拉·德方斯新区。
这个新区的规划可追溯到1932年,那时塞纳省会搞了一个“设计竞赛”,对从星型广场到拉·德方斯一带的道路进行整治美化,使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东西轴线得以进一步加强。
在1958年成立了“德方斯公共规划机构”,提出要把德方斯建设成为工作、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商业事务区,以作为公元2000年巴黎的“橱窗”。
1963年通过了第一个总体规划,包括东部事务区和西部公园区。
1962~1965年制订的《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导方案》中,德方斯区被定为巴黎市中心周围的九个副中心之一;全区规划用地750公顷,先期开发250公顷,其中商务区l 60公顷,公园区(以住宅区为主)90公顷。
并在此后的40多年里不断完善,80年代初已经基本建成。
现今已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新兴国际性商务办公区,世界著名、最成熟的CBD,这里聚集了法国一半以上的大企业总部。
3拉·德方斯规划●第一轮规划德方斯规划为2个片区,即商务办公区130公顷,公园区620公顷,在进行德方斯开发规划的第一轮草图期间,EPAD就开展了实质性工作,购买3土地,确立德方斯边界范围,1956年10月制定的德方斯第一轮规划草图中明确了德方斯建筑的功能、高度、和每栋建筑的面积。
景观照明设计案例分析——巴黎协和广场
•照明方式:通体的泛光照明
这样大面积的使用泛光照明能够 在保持方尖碑作为广场视觉中心地位 的同时将其简约的几何形态与高耸垂 直的视觉效果以最佳的方式展现出来。
X
剪影照明法
(周围无比例相当建筑,其修 长的形体会融入茫茫夜空之中 。)
X
层叠照明法
(它由抽象简练的几何线条构 成,表面有浮雕,不论从造型还是 表面装饰都不具备丰富变化。)
3.2 照明设施细部装饰烘托历史文化内涵
照明是现代技术手段在使用中应依据被照明 事物的体态与文化特征做出变化和调整,不能只 顾及照明效果而忽视了对细节的斟酌 。 正如本案例,广场及其周边的建筑景观大多 有200多年的历史,方尖碑更是可以追溯至3400多 年的人类古文明时代。在广场照明中起到主要光 源功效的主要路灯,在体积与高度方面都占据一 定的空间,他们在夜晚是提供照明的工具,在白 天又成为广场景观的一部分。在其造型设计上迎 合了广场历史文化氛围,使用与历史文化相符合 的装饰符号和装饰形式,其中包括纹样的重复阵 列与繁复雕花等装饰手法。在色彩上提取与喷泉 相一致的青铜底色与金色点缀色。照明设施在细 节的把握上烘托出了广场浓厚的人文积淀,构造 出一种与建筑景观艺术气质相一致的情感境界。
协和广场的灯光设计, 尊重原有景观的造型特征, 使用合理的照明方式突显 场内设施不同风格气质的 形态美,其中充斥着生机 盎然的音律节奏氛围。夜 景照明将广场各个孤立的 景观统一为整体 。照明 设施分别在垂直与水平方 向保持了一致性,在垂直 方向突出方尖碑的主导地 位,在水平方向强调光亮 带的延展视觉效果 。
3
2 1 3 2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1 泛光照明方式——方尖碑
广场中最具历史意义的, 也是最宏 伟壮观的建筑便是埃及方尖碑 ( L'Obelisque delouxor) , 它承载着 3400 多年的人类文明历史, 是 1831 年由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 ( Muhammad Ali) 赠送于法国的礼物 。它高耸在广 场的中心位置, 高 23 米, 重 230 吨, 是广场中建筑景观的制高点, 无论在白 天还是夜晚它都是人们的视觉焦点 。
周征巴黎协和广场案例
通过与国际知名设计师的交流合作, 团队在方案设计中融入更多创新理念, 提高了设计水平。
历史保护意识
在协和广场项目中,团队深刻认识到 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并学习到先 进的保护技术和理念。
对未来类似项目的启示
重视前期调研
在未来的项目中,应更加重视前 期对当地文化、历史和环境的调 研,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特色。
质量控制措施
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 材料检验、施工工艺监管等,确 保了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资源调配与成本控制
资源调配方案
制定了合理的资源调配方案,确保了 工程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充足 供应。
成本控制措施
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如预算审 核、成本核算等,有效控制了工程成 本。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游客行为分析
分析游客在周征巴黎协和广场案例中 的游览行为,包括停留时间、游览路 线、拍照打卡点等,以评估案例的吸 引力。
社会反响与影响
社会舆论关注度
关注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对周征巴黎协和广场案例的报道和讨论,了解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观点。
案例知名度
评估周征巴黎协和广场案例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了解其在旅游景点、城市规划等领域内的知名度。
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安全责任,确保了 施工安全。
风险控制措施
采取了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如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 有效降低了工程风险。
Part
04
效果评估与反馈
游客满意度调查
游客满意度
通过调查问卷、在线评价等方式收集 游客对周征巴黎协和广场案例的满意 度,了解游客对景观、设施、服务等 各方面的评价。
STEP 01
新旧融合
历史建筑保护
OFIS在巴黎设计的学生公寓楼设计分析
OFIS在巴黎设计的学生公寓楼设计分析第一篇:OFIS在巴黎设计的学生公寓楼设计分析OFIS在巴黎设计的学生公寓楼设计分析一、基本功能要求:设计的要求是使大楼能耗到最低标准以达到巴黎市的“气候改善计划”的要求。
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研究、娱乐与聚会环境。
设计师按照管理与维护简单化的标准进行整体布局。
,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室内与室外的自由交流场所,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室内、室外景观。
二、基地环境选择与规划:该项目是在巴黎第19区的Stade de Ladoumègue基地上建造一栋学生公寓,里面还有180个工作室,属于由Reichen & Robert建筑师事务所完成的巴黎城市开发项目的一部分。
到2012年年初,巴黎电车将通过此地,现在任务是力争在2011年到来之前完成所有的设计建造工作。
公寓楼拥有独特的结构:11米宽,并在南北中轴线上延伸200米左右,这显示了正确处理俯瞰着小桥街区延伸地带的东面幕墙的重要性。
此外,这条街还将修建电车轨道、自行车道与人行道。
它不是一个将环境融入其中建筑,而是将街区、建筑幕墙与景观融合了。
三、可持续性设计理念:公寓楼包括192间工作室,底楼为残疾人士专用工作室。
所有房间按照同一的风格进行装修设计,以使居住条件达到最优化。
每个楼层还设计了一个带有两个卧室的工作室,整栋楼共有7个这样的工作室,是专为学生夫妇而准备。
这一设计理念的关键点在于工作室内部:通风明亮的学习工作环境。
四、楼栋设计分析:公寓楼按照整个城市开发方案进行设计,包括被一个共享景观园林分割开的两个建筑。
两个建筑按照一个简单的功能框架实现了逻辑与经济的优化。
底楼是大堂、房间、开口朝向操场的个公共空间与一些工作室(设有残疾人士专用通道)。
楼上为其余的工作室与一个天台。
两栋楼之间设又通道。
处于安全与管理的需要,只有一个入口。
公寓楼设计成扭曲状,采用外廊式,保证整个公寓的自然采光,有利于通风,创造一种舒适、明亮、富有功能性的环境。
传承城市特征,营造生活品质--法国巴黎的2个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摘 要 直 以 来 , 巴黎 以其 统一 而 不乏 丰 富 的城 市 面貌 和 经 典 的城 市 空 间著 称 于 世 。 其城 市 空 间 的特 色集 中体 现 于严 格 遵 守 大
一
尺度城 市格 局 、 延 续城 市轴 线 空 间 骨 架 、 构 筑 城 市 节点之 间 的 强 大 空 间张 力 。 在 保 护 基 本城 市 肌 理 、 保 护 城 市 空间 轮廓 完
t o ma k e t h e n e w c r e a t i o n f o r t h e l i f e s p a c e o f p e o p l e .
关 键 词 巴黎 l 城市空间特征 l 传承 l 创造
K e y wo r ds P a r i s I Ur b a n s p a c e c h a r a c t m‘ s I I n h e it r a n c e I Cr e a t i o n
城市设计 I 3 7
个城市 传承城市特征 , 营造生活 品质 法 国巴黎的2
设计案例分析
C r e a t e Ar t i s t i c L i f e Q u a l i t y wi t h t h e I n h e r i t a n c e o f C i y t C h a r a c t e r : R e s e a r c h o n T w o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s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s a n a l y s i n g i n b o t h c a s e s h o w t o i n n o v a t i v e l y i n h e r i t P a r i s u r b a n s p a c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a n d
4—以巴黎左岸玛森纳(Masséna)街区设计为例
2004—2008年,借参加中法交流“150名建 筑师在法国”总统项目④的机会,笔者来到了欧 洲文化中心——巴黎。这里除了每周,甚至每天 各种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展览让笔者可以跟许多 法国和其他国家建筑师及规划师面对面地讨论之 外,笔者还时常漫步于巴黎的普通街区,同那里 的居民交谈。通过这些日常的城市生活体验,笔 者渐渐地明白了: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存在 于它精致的城市空间和那些著名的标志性建筑, 更渗透在那些普通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居民 间的交往之中。这些Et常体验让笔者对城市空间 和街区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建筑师要如何通 过空间的创造来促成一种生机勃勃的城市生活? 经典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原则是否还适用于当前 城市高速发展、不断膨胀、日趋复杂和无法预知 的趋势呢?城市街区应该独立于城市还是更加紧 密地融入城市?笔者以为,这些城市规划和社会 学课题也是建筑师需要关心的,尤其是我们的中 国城市目前正在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笔者现在 还没有找到明确答案,但却被这些问题深深地吸 引……
二巴黎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在巴黎你既可以欣赏到大量保留下来的古典时期的历史建筑广场公园和纪念碑也可以目睹大量建造于现代主义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从20世纪初的埃菲尔铁塔到1977年建成的蓬皮杜中心以及后来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拉德方斯新大门拉维莱特公园和音乐城阿拉伯文化中心再到最后一个密特朗总统工程1995年建成的新国家图书馆还有现代主义大师柯布93万方数据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西耶留下的数量不菲的经典作品
来说,笔者对巴黎的这种多元化的魅力深有体会。 巴黎的城市规划,是以“多中心”、多功能混合拼 贴的杰作,在任何地点、任何时段都充满了“人多种选择。
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
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摘要:本人曾于5年前有幸亲临巴黎游览,其大气而又精致的城市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城市一样,巴黎也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且二战初始即被击败),城市也曾一度破败不堪。
但是它并没有被时代所淘汰,相反的,经过几次大的改建,巴黎一步一步地摆脱了各种旧的束缚,很好地解决了全球各个大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若干问题,愈加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现今被誉为世界最美丽、最现代化的城市,也成为全世界历史古城改建发展的范例.这其中,本人认为有三个时期的改建规划非常重要,本文就这三个时期的背景,规划内容及影响为主线,简要探讨巴黎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大巴黎地区,及本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巴黎;大巴黎地区;改建;规划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大背景巴黎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一个位于塞纳河边名叫西岱的小渔村,后在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公元360 年,罗马总督于连·拉波斯(JVLIENL’APOSTAC),把吕戈戴斯城正式命名为巴黎(PARIS) .公元508 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CLOVIS)正式建都于巴黎, 使巴黎城取代了里昂城,成为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888 年法兰西封建王国又以巴黎作为首都。
历史学家一般把公元476年到14,15世纪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处于全面萧条状态。
当时的巴黎,街道狭窄曲折,沿街市民房屋多为木结构。
由于基督教对人民精神上的黑暗统治,除了教堂,居住区完全处于无规划杂乱无章的状态,零零散散的商铺和作坊散布其中。
直到10 世纪,工商业开始复苏,城市发展开始有所转机.路易七世统治时期,国王和城市相互利用携手,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到了奥古斯都统治时期(1180 年~1225 年),修建了卢佛尔堡垒和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工程。
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地位被强烈动摇。
传承城市特征,营造生活品质——法国巴黎的2个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传承城市特征,营造生活品质——法国巴黎的2个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作者:周俭张仁仁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1期周俭张仁仁文章编号1673-8985(2015)01-0037-06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B摘要一直以来,巴黎以其统一而不乏丰富的城市面貌和经典的城市空间著称于世。
其城市空间的特色集中体现于严格遵守大尺度城市格局、延续城市轴线空间骨架、构筑城市节点之间的强大空间张力。
在保护基本城市肌理、保护城市空间轮廓完整性的原则下,城市建设者对巴黎城市空间的艺术性、丰富性和社会性方面进行了着力的创新。
从巴黎的两个新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这两个案例中如何创新性传承巴黎城市空间特色,营造城市生活空间品质。
1 案例背景1.1 巴黎ZAC Masséna——马塞纳街区城市设计(设计师 :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巴黎左岸协议开发区(ZAC RiveGauche)覆盖了130hm2的用地,用地呈三角形,沿塞纳河展开3km。
这片弃置地曾经是为首都巴黎供应物资的“城市后台”,包括众多功能类型的用地,诸如火车站、铁路、港口、仓储、物流等公共设施,也有大量的厂房。
巴黎市政府计划在这片工业与铁路用地中,进行有步骤的整体再开发,建设形成融合文化、教育、办公、居住等多功能的、富有吸引力和活力的综合片区(图1)。
巴黎左岸与右岸,在城市用地结构上有着极其相似的形态。
右岸的里昂火车站铁路沿线地带隔离了十二区内部与塞纳河的联系;左岸的奥斯特里茨火车站铁路沿线地带隔离了五区、十三区内部与塞纳河的联系。
巴黎以申请“19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1992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选址贝尔西—奥斯特里茨(即左岸和右岸地区)进行国际方案招标。
邀请了Dominique Perrault、Jean-Paul Viguier、Antoine Grumbach、OMA、APUR等多家设计机构进行研究与设计。
办公建筑参考案例
上海保利广场占地面积27301㎡,总建筑面积100520㎡, 共有五栋单体建筑。 北侧为四栋高档滨江独栋办公楼,其中塔 楼一、二层不地下一层为商业物业,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为车 库。 滨江独栋办公楼采用大层高空间、呼吸式幕墙、局部跃层 和屋顶花园,整个建筑群犹如玲珑剔透的水晶体块构成了统一 的、向着江水敞开的建筑艺术整体。
Case analysis
高层案例分析
项目概况:
印度孟买Namaste Tower
孟买计划关建高达300米的Namaste Tower,由阿 联酋迪拜的WS Atkins设计。建筑采用了印度传统的 问候方式——合十礼(Namaste)为建筑外形的灵感 来源,计划用该建筑代表印度正在蓬勃収展的经济和 文化。 返座62层高的塔楼包括一间酒庖,办公室和零 售空间。一个新的W Hotel将亍2015年将在返里开幕。 借鉴模式:高塔不底层商业的灵活布置,造型大胆
Office Building
办公参考案例
Case analysis
办公案例分析 法国巴黎 Grenelle 塔楼
项目位置:法国,巴黎 经济指标: 工程造价:3亿 设计说明: 建筑面积:168000㎡
Atelier Zündel & Cristea事务所带来了他们设计的位 亍法国巴黎的Grenelle塔楼。多样性的城市要向天空収展, 获得城市的密度。 高速度的城市交通幵丌一定保证一个地匙的整体效率, 幵且“生活质量“应该被提高到“生活的艺术“的高度, 一个纯粹城市土地扩张的美国模式是丌可行的。 建筑师设想的初始体量是“空间结构“塔,由200米高 垂直排列的板组成。采用坚实的和统一的机理,建筑师采 用了劢态的生成过程,利用劢态几何。通过运劢,产生劢 态的,波劢和丌断収展的空间。其拓扑结构划定的接近性, 连续性,连贯性等特性的空间。 塔楼反映了城市的多样性:统一有序的巴黎,快速交通 网络,广场,公园,渠道,已知的和著名的公众集会场所。
巴黎新城规划评析
城市规划实例评析——巴黎的新城规划评析姓名:付凯班级:建筑学院城市规划0501班学号:050120131导师:任云英黄嘉颖城市规划实例评析——巴黎的新城规划评析[摘要]:本文先从区域空间的角度评析了巴黎新城规划与巴黎老城的关系,并且从新城位置、功能、建设基础以及布局这几个宏观的方面分析了巴黎新城是如何解决巴黎大城市矛盾。
其次从新城的总体布局、产业布局、城市中心布局、生活居住区布局、城市绿化布局、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以及建筑布局这几个微观的方面分析了新城规划与区域空间是如何协调发展的。
[关键词]:巴黎新城、区域空间、新城结构布局一.巴黎新城规划1. 1965年巴黎城市的基本概况1.1.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是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人口九百多万,面积一万二千平方公里,其中老市区即巴黎城人口二百三十万,面积105平方公里。
巴黎过去长期盲目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矛盾之一——城市过分拥挤,城郊之间和东西部之间人口和工作岗位不配套;●矛盾之二——郊区设施严重不足,造成当地居民生活极大不便;●矛盾之三——城市绿地逐渐减少,环境恶化;●矛盾之四——城市用地严重不足;2.针对巴黎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这几个矛盾,1965年巴黎提出了巴黎新城规划.如下四个图所示.2.1。
巴黎新城规划的结构图2.2巴黎各个新城的规划结构图二.对巴黎新城规划的评析(一)从区域空间评析巴黎新城规划区域空间的发展,对于像巴黎这类采用大范围的区域规划缓解旧城的压力,是总体规划上必须采取的措施。
20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范围内的研究,希望在一个较大的地域内进行全面的经济和社会规划,均匀的分布生产力和就业人口,以抗大城市所产生的向心力。
巴黎也不例外。
巴黎的城市总体布局模式是”老区—副中心—卫星城—平衡城市”9个副中心均匀的分布在中心区的周围,距老城区最近,5个卫星城距市区15—35公里不等,规划人口20-50万.人。
1.1.在巴黎新城的规划中,是在塞纳,马恩和瓦兹河谷划定了两条平行的发展轴线,从现状城市建成区的南北两侧向切而过.并在这两条轴线上建设了5座新城。
巴黎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论文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巴黎摘要本文对巴黎地区发展及沿历史改革进行城市的分析总结,主要对1965年前后的改造,对巴黎的规划主要内容,措施及成效进行分析阐述,巴黎地区规划实现了从是去想市郊的发展,从遏制城市膨胀箱引导城市空间合理转变,解决了交通,住房等要素向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要素发展。
及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历史回顾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名城,素有“花都”之称。
这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繁荣奢华,另一方面也由于美丽动人的城市景观。
和北京一样,巴黎也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它不象北京那样是按照城市设计统一建成。
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
17世纪初亨利四世在位,为出尽工商业的发展,做了一些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把巴黎昔日许多破烂房屋改成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形成。
卢浮宫和一大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物都与主要干道,桥梁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艺术标志。
1724年,丢勒花园延伸向西,其轴线可到达星型广场。
这条轴线后来成为巴黎中枢主轴,18世纪中叶至下叶完成了巴黎最壮观的林荫道——爱丽舍田园大道,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广场是旺道姆广场。
这一时期建筑基本完成了对市政,道路建设,街道的改造,奠定了大都市的雏形。
确立了城市中枢轴线,特别是凡尔赛宫的总布局对欧洲城市规划影响很大,三天笔直的放射形大道和对称严谨的大花园为其后一些城市的规划所借鉴。
看下图奥斯曼改造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种种矛盾出现,大工业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盲目扩建,布局混乱,交通阻塞,建筑艺术衰退,1853年~1870年,拿破仑三世执政,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作——历史上著名的“奥斯曼改建”。
主要内容:(1)改造道路结构网,完成巴黎“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城市中心区的改建。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Les Halles前身是法王菲利普二世于1183年在巴黎市中心建设的商业市场,于1971—1977年被 改造成一个倒金字塔形的综合商场,并在地下建设轨交、地上建设公交枢纽,融入文化与体 育功能,成为高度复合的综合性中心。南联系卢浮来自、塞纳河、西堤岛。感谢下载
13
Paris:Reconversion Of Les Halles 流线组织规划
新的步行网络秉承“创造最大可能、最大自由的步行流线与空间”的理念,贯通了从蓬皮杜到达小皇宫的东
西向地面步行路径、强调从公园到半室内与地下商场的步行轴线。通过减少地下机动车地道入口、整合机动
感谢下载
4
Paris:Reconversion Of Left Bank 路网体系与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感谢下载
5
Paris:Reconversion Of Left Bank 街坊用地功能规划
感谢下载
6
Paris:Reconversion Of Left Bank 围合街坊形式
狭长的街道/
四面围合式的住宅组团布局/
在建成后的30年,Les Halles充分发挥了“巴黎城市门户”这个无可替代的角色作用。但因交 通人流量的庞大使得交通换乘中心不堪重负,同时因建筑物结构老旧、公园与地下广场成为 流浪汉的驻扎地等种种原因,使得Les Halles现有状况不能继续胜任大都会城市中心的角色。
感谢下载
11
Paris:Reconversion Of Les Halles 原状与现状
、五层连续露台、对齐的檐口高度以及封闭的街
道界面”为特征,而在开放街区的沿街建筑中,
巴黎城市中心设计——香榭丽舍案例分析
巴黎香榭丽舍案例分析概况:巴黎市区最热闹、游客最繁多的一区应属第八区。
第八区包括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和协和广场,以及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
从古到今一直是法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区,省市政府的所在地。
香榭丽舍大道两旁商店尤其多,时装店、精品店、香水店;大街小巷尽是五星级旅馆、高级餐厅;沿着圣多诺黑路即是总统府爱丽舍宫,在此区还有内政部、海军部,还有大小皇宫、玛德莲教堂等。
区位:第八区是巴黎20区之一。
第八区位于纳塞河的右岸,以巴黎歌剧院为中心的地区,和第二区、第九区一起构成巴黎主要的商业区。
东起巴黎的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位于卢浮宫与新凯旋门门连心中轴线上的香榭丽舍大道(又称“爱丽舍田园大街”)地势西高东低,它以圆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是条约700米长的林荫大道,以自然风光为主;西段是长约1200米的高级商业区。
重点分析:1.整体:香榭丽舍大街不比卢浮宫华丽,也没有左岸咖啡淡然,它只是优雅、高贵、浪漫地铺陈开来:从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到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香榭丽舍毫无保留地诠释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
“香榭丽舍”既有古典的中国韵味,又有浪漫的西方气息,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
而曾经的香榭丽舍就曾是一片水榭泽国,现在则是一个让世人流连忘返的巨形观景平台。
弥漫着咖啡、香水、糕点香气的街道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香榭”,而街道两旁典雅的奥斯曼式建筑,被称为“丽舍”,毫不为过。
香榭丽舍大街以圆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是条约700米长的林荫大道,以自然风光为主,道路是平坦的英式草坪,绿树成行,莺往燕来,鸟语花香,是闹市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处。
西段是长约1200米的高级商业区,两道8线行车的大街配上其间起伏凹凸的地势,使这条大街气度非凡。
2.交通:奥斯曼将星形广场原有的5条大道拓宽,又增建7条,使广场成为12条呈辐射状大道的中心。
香榭丽舍大道则从圆点广场延长至星形广场,成为12条大道中的一条。
城市发展案例——巴黎著名新城马恩拉瓦莱
巴黎RER轨道系统
交通体系
(4)具有凝聚力的城市组团:
在马恩拉瓦莱新城的各城市组团内部,不同功能空 间围绕RER车站呈圈层状布局,建设密度和人口密 度由中心向外缘逐步降低;自然的林地、水系被经 过精心设计的林荫步道联系在一起形成绿脉,与密 集的建成空间相互交织穿插。RER车站作为空间组 织的核心,周围集中布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商务 办公机构和少量住宅,形成相对密集的组团中心; 在组团中心以外,是以高密度集合住宅为主的居住 区,间以部分占地少、干扰小的生产企业,并结合 居住区服务设施配套形成小区中心;在居住区外围, 沿公路或铁路分布着大部分生产企业;在城市组团 边缘,是低密度的郊区住宅和大片的自然空间。
比西谷分区平面
比西谷分区鸟瞰
绿化空间引入城市建成空间
人性化和多样化住宅
古典设计语汇
● 第四分区:欧洲谷
1987年迪斯尼公司与法国中央、 巴黎地区和塞纳-马恩省三级政 府签订了一项为期30年的合作协 议,决定以创建巴黎迪斯尼主题 公园为契机,共同投资建设集旅 游、娱乐、商务、居住为一体的 城市综合体。在国家、地方和迪 斯尼公司三方的协作下,第四分 区的城市建设稳步增长;1992年 迪斯尼主题公园对外开放,当年 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 的各国游客242万人次,创造经济 产值71亿法郎、税收9.58亿法郎, 以及相当于62亿法郎的外汇收入。
葡萄串状不连续建设空间
(3)等级化交通体系 :
马恩拉瓦莱新城的交通系统规划考虑了新城内部与 外部两方面的交通需求,并且针对公共交通和私人 交通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工。新城内部以及新城与 巴黎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公共交通为主,其它对外交 通则以私人交通为主。作为优先发展对象,公共交 通由轨道交通(包括国有铁路和RER)和公共汽车 交通共同承担;前者主要面向新城与巴黎之间以及 各个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后者作为对前者的补充 服务于城市组团内部,特别是轨道交通站场与组团 其它地区之间的联系。
巴黎的知名建筑设计赏析
巴黎的知名建筑巴黎凯旋门(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广场(现称戴高乐将军广场)的中央,是法国为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
工程由建筑师夏尔格兰设计,1806年8月奠基,历时30个寒暑,于1836年7月落成。
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
它四面有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楼以两座高墩为支柱,中间有电梯上下。
在拱形圆顶之上有三层围廊,最高一层是陈列室,这里展示着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第二层收藏着各种法国勋章、奖章;最低一层则是凯旋门的警卫处和会计室。
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
因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而得名。
建于1887—1889年。
塔高300余米,塔身重达9,000吨,分三层。
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米,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115米,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面积1万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
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
该塔由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构成。
有电梯或徒步登塔顶。
入夜,塔顶发出转动着彩色探照灯光,防飞机碰撞。
塔旁竖立长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顶安放斯塔夫埃菲尔镀金头像。
卢浮宫(Palais du Louvre) 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
原是一座中世纪城堡,16世纪后经多次改建、扩建,至18世纪为现存规模。
占地约45公顷。
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
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纪念日时,法国“国民公会”决定把昔日的皇宫辟为国立美术博物馆;同年11月18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论文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巴黎摘要本文对巴黎地区发展及沿历史改革进行城市的分析总结,年前后的改造,对巴黎的规划主要内容,措施1965主要对.及成效进行分析阐述,巴黎地区规划实现了从是去想市郊的发展,从遏制城市膨胀箱引导城市空间合理转变,解决了交通,住房等要素向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要素发展。
及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历史回顾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名城,素有“花都”之称。
这一
方面是由于它的繁荣奢华,另一方面也由于美丽动人的城市年历史的古城,景观。
和北京一样,巴黎也是一座具有800
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它不象北京那样是按照城市设计统一建成。
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
17世纪初亨利四世在位,为出尽工商业的发展,做了一些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把巴黎昔日许多破烂房屋改成整齐一色的砖.巴黎有了很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17石联排建筑,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形成。
卢浮宫和一大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物都与主要干道,桥梁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艺术标年,丢勒花园延伸向西,其轴线可到达星型广场。
志。
1724世纪中叶至下叶完成了这条轴线后来成为巴黎中枢主轴,18巴黎最壮观的林荫道——爱丽舍田园大道,这个时期最有代
表性的广场是旺道姆广场。
这一时期建筑基本完成了对市政,道路建设,街道的改造,奠定了大都市的雏形。
确立了城市中枢轴线,特别是凡尔赛宫的总布局对欧洲城市规划影响很大,三天笔直的放射形大道和对称严谨的大花园为其后一些城市的规划所借鉴。
看下图
奥斯曼改造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种种矛盾出现,大工业1789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盲目扩建,布局年,拿破仑年~1870混乱,交通阻塞,建筑艺术衰退,1853三世执政,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作——历史上著名的“奥斯曼改建”。
1)改造道路结构网,完成巴黎“大十字”主要内容:(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城市中心区的改建。
()新建主要的基础设施。
3()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
(4 )采用新城市行政结构,把重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
(5
点:3豪斯曼主持的巴黎城市设计成功之处有.
(1)开敞丰富的城市轴线。
巴黎主轴线是东西走向,平行于塞纳河。
以其开敞和丰富多彩的面貌显示了法兰西王朝的财富和文化,这和北京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封闭性完全不同。
它的特点是:
①城市主轴线与塞纳河平行,充分利用宽阔的水面
和绿地,使城市空间开朗明快。
而北京城的皇家园林、水面在封建时代对公众是封闭的。
②除主轴线外,还有许多副轴线,这些副轴线通向
市内许多广场和建筑群,形成了许多对景和借景。
③轴线上串连着很多名胜古迹、花园、广场、林荫道,它们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2)星罗棋布的城市绿地。
巴黎旧城区除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大面积的森林公园外,还有不少有名的公园和花园。
在许多古建筑前、广场上又有不少绿地相陪衬。
这些绿地面积不大,但却都经过精心布置。
从一张巴黎绿化分布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巴黎旧区绿地星罗棋布,真不愧为著名的花都。
至今巴黎每人平均绿地面积已达24平方米,比北京大4~5倍。
(3)精心规划和建造的广场建筑群。
巴黎旧城在几百年
的建设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宫殿、府邸、寺庙、教堂和其它.公共建筑,并由这些建筑形成了广场建筑群。
这些公共建筑和古迹质量都很好,并且在城市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年3月通过的“巴黎市区整顿和建设方针”,特别是1977世纪形成的旧城的传统风貌,并要求维~1918定要保护好持其传统的职能活动。
新的副中心如德方斯,远离旧区,但对高层建筑也加以限制,这在城市保护上是非常重要的。
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三执政时,由豪斯曼主持对巴黎19到17年中,1870年的在进行了较大的改建。
巴黎1853年——完成了几项重大工程,修通长400公里的城市道路,开辟广场,建公园,拆除房子,改善城市通风,基本解决窒息不卫生等问题,此期间巴黎面积增加30%,人口增加一倍。
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绿地和新的轴线,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
巴黎市区的城市形态基本定型,特征如下:
(1)多个在高度体量有一定特征的建筑物作为真个建筑群的主体性建筑统领全区,是的该建筑群布局呈现“三段式”的典型形式。
(2)建筑物大多依地形,道路走向规则布局。
(3)各个交通枢纽均以城市广场作为基本布局形式,各个
交通枢纽间均以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相连,结每条大道都通向一处纪念性的建筑。
.
从空间形态上看,巴黎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以社区为中心,成同心圆向外围扩展。
巴黎市中心集行政,科学文化,商业,金融于一体,但边缘仅为结构单调,简单的住宅群,城市街道呈放射。
这样是巴黎市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市区人口过多,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等。
1965年是巴黎地区城市规划的转折点,巴黎地区实现了从“以限为主”到以发展为主的转变。
最终1976年,巴
黎地区成立代替了原来巴黎地区行政区,经过几次规划调整,最终发展为现在有8个主成,拥有2%国土面积和20%的人口的大巴黎地区。
总结
城市区域整体性是一个逐渐加强的发展过程,由城市的聚集引起。
多目标多层次的整体性规划是区域大都市的必然选择,因为发展过程终都存在着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间相互依存共生关系。
我国目前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也面临着当时巴黎的一系列问题,如人口爆炸,交通不堪重负,住房问题,历史街区等,在这些方面,巴黎地区的城市规划经验是可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