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调查

合集下载

历史记忆与非遗传承:湘西龙山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基于洗车河镇老洞、耳洞二村的田野调查

历史记忆与非遗传承:湘西龙山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基于洗车河镇老洞、耳洞二村的田野调查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洗车河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时至今日洗车镇下辖的相关村寨仍保留着诸多文化遗产,其中包括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遗存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亦彰显着土家族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与属性。

当前学界对洗车河镇的相关研究亦取得了一些成果。

陈磊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背景提出洗车河镇相关总体规划与改革方案。

[1]吴昶则从洗车河镇的手工艺文化和船运经济关系着手讨论文化遗产的历史活态性,提出洗车河镇的非遗保护应与经济生态保护相关联。

[2]此外,得益于洗车河镇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诸多学位论文亦基于此作为田野点,主要聚焦民俗节日[3]、传统建筑[4]与乡旅融合发展[5]的学术关怀与人文感召。

综上而论,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规划之上,而对于洗车摘要:老洞村与耳洞村作为入选第四批、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名村,在文化为湘西龙山县洗车河镇的典型代表。

其谢家四合院遗址、清代谢氏古墓、三月堂构成了洗车河镇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元素,三棒鼓、打溜子、打围鼓、汉戏阳戏已渐趋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文化标志。

“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有力结合无疑彰显域土家人的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同时,洗车河镇两村“双形”遗产的保护亦应形成物产保护群落,凝聚传承人与民间艺人的文化力量,形成镇域重要历史标志带,构成间力量的生产性互惠保护传承模式,持续彰显龙山县洗车河镇传统村落的非遗文化内家族历史文化血脉。

关键词:湘西龙山;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洗车河镇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21)03-0135-12历史记忆与非遗传承:湘西龙山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基于洗车河镇老洞、耳洞二村的田野调查李超(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开发利用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调研报告”(项目编号:13AZD056)阶段性成果。

基于田野调查的山歌传承人保护与传承研究

基于田野调查的山歌传承人保护与传承研究

004《名家名作》·传承[摘 要] 通过对山歌传承人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山歌的历史、文化背景、技艺传承等方面的信息,对山歌传承人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山歌传承人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包括政策支持、文化传承、技艺传承等,同时数字化技术、旅游文化开发等新兴手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旨在为山歌传承人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和传承,同时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山歌传承人;田野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于田野调查的山歌传承人保护与传承研究甘芳明一、引言山歌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其独特的旋律和歌词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山歌传承人是山歌文化的代表和传播者,对于保护和传承山歌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山歌传承人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研究基于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了解了山歌传承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传承策略。

咘沙歌圩由来已久,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分为头坡、中坡、尾坡,分别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四月十三、四月二十三这三天举行,头坡最为热闹,除了对唱山歌,还有各类商品交易。

歌圩当天,方圆几十里到百里的村民都会前来参加。

咘沙山歌是壮族民间音乐的分支,也是广西地方民歌的瑰宝,记载了咘沙当地的口头历史,山歌内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产生活、民族文化、时事政治,曲调丰富多样、旋律优美、情感丰沛。

作为沟通山歌过去、现在、未来的重要桥梁,咘沙山歌传承人深度访谈资料的采集和收录,对于传承咘沙山歌尤为重要。

二、山歌传承人的田野调查本研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咘沙村进行了田野调查,深入了解了当地山歌传承人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

调查发现,山歌传承人的年龄普遍较大,身体状况和记忆力下降,技艺传承面临困难,年轻一代对于山歌的热情不高,传承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田野调查和出土文物的应用历史

田野调查和出土文物的应用历史

田野调查和出土文物的应用历史人类文明有着漫长和丰富的历史,这些历史的痕迹被记录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上。

田野调查和出土文物是了解这些历史痕迹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田野调查和出土文物的应用历史,介绍它们的定义和意义,并探究它们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研究的贡献。

一、田野调查的定义和意义田野调查是一种旨在了解和记录特定地区社会生活和人类活动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它是由人类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或其他研究人员进行的。

田野调查可以采用许多方法和技术,包括观察、访谈、问卷、人口普查和地图制作等。

通常,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的结构、文化、社会和政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

田野调查对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民和社区的生活和文化状况非常重要。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了解社会结构的变化、文化演变的历史和社会关系的演变。

此外,田野调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被研究群体的需求和问题,更好地规划、实施和评估社会政策和项目。

二、出土文物的定义和意义出土文物指的是在考古和史前遗址中发现的历史文物。

它们可以包括人工制品、建筑、工具、遗址和墓葬等。

这些文物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过去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

通过研究出土文物,考古学家可以推断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变化和演变,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

出土文物对于了解人类发展史非常重要。

它们可以展现人类过去的文化、信仰和技术水平。

通过对这些文物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这些文物还可以作为展示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物品,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精彩性。

三、田野调查和出土文物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贡献田野调查和出土文物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非常重要。

通过田野调查,人们可以了解文化遗产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文化历史和传统习俗。

通过出土文物的发掘和研究,人们可以了解文物的年代和种类,从而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指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遵循以下8项基本原则:
1. 多方参与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专家学者、传承人和广大民众等。

在保护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2. 传承人优先原则: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命力,应该在保护工作中得到优先保护和支持。

应该鼓励和培养年轻人参与到传承中来,确保文化传统的延续。

3. 全面保护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采取全面的保护策略,包括田野调查、文化调查、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研究和保护、传承人培训和活动策划等一系列工作。

4. 科学保护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遵循科学方法和规范,根据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来进行研究和保护,确保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 涵盖性保护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涵盖各个方面,包括认同感、社区参与、符号意义、艺术表现、经济价值等。

保护工作应考虑到所有可能影响文化保护的因素。

6. 可持续保护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采取可持续性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文化传统的延续和良性发展。

保护工作应考虑到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问题。

7. 民主参与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建立公开透明的保护机制,促进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加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8. 文化多样性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保护工作中尊重和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性,反对文化侵略和同化。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一、前言民间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报告主要介绍我所在地区的民间文学调查结果,并分析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二、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步骤为了深入了解当地的民间文学情况,我们在调查中采用了多种方法:1.问卷调查。

我们通过散发问卷的方式,收集了200份居民对当地民间文学的认知和态度。

2.访谈调查。

我们走遍了当地的各个乡镇和村庄,采访了许多民间文学的传承人、鼓励者和研究者,了解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3.实地观察调查。

我们出现场考察了当地的各种传统节目、舞蹈和歌曲,并做了详细记录和研究。

三、民间文学的现状通过对民间文学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民间文学的传承有严重的断层。

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缺乏传承的意识和能力。

2.民间文学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

市场的商业化、文化的单一化等因素,使得民间文学在现代文化浪潮中越来越难以生存。

3.民间文学的创新受到限制。

缺乏原创能力、缺乏创新精神、缺乏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等因素,制约着民间文学的发展。

四、民间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文学传承的现状比较堪忧,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民间文学在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希望:1.传承问题。

应该加强对年轻一代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学的认识,并通过教育培养他们的传承意识和技能。

2.市场营销。

应该开发创新的营销方式,使得民间文学能够进入市场化运作,同时也确保了民间文学的生存和发展。

3.创新问题。

应该积极研发现代化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使得民间文学更好地适应现代文化的需求。

五、结论民间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

通过对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民间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希望我们的调查报告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民俗文化田野调查研究报告

民俗文化田野调查研究报告

引言概述: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遗产,反映了其历史、风俗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进行第二次民俗文化田野调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发展现状。

本次调查将涵盖中国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包括节日庆典、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仪式以及传统生活方式。

正文内容:一、节日庆典1.春节的传统习俗: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我们将调查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拜年、吃年夜饭等,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内涵和变迁。

2.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我们将研究一些典型的端午节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探讨其起源和意义,并探究它们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演变。

3.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我们将了解月饼、赏月、故事传说等传统习俗,并分析中秋节在当代社会中的推广和变化。

二、传统习俗1.婚礼习俗:我们将深入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婚礼习俗,包括迎亲、过大门、敬茶、拜堂等,以及对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诠释和现代婚礼的融合。

2.葬礼习俗:我们将调查中国不同地区的葬礼习俗,包括丧葬守制、行礼顺序、丧葬音乐等,探讨葬礼习俗的文化背景和变迁。

3.祭祀习俗:我们将研究中国人对神灵和祖先的祭祀习俗,如祭祀仪式、祭祀用具、祭祀寺庙等,探讨这些习俗的宗教和历史意义。

三、民间艺术1.传统音乐:我们将研究中国的传统音乐形式,如京剧、评剧、山歌等,分析其音乐特点、表演形式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2.民间舞蹈:我们将调查中国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如广场舞、串场舞、杂技等,研究这些舞蹈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对身体健康和社交活动的影响。

3.民间绘画:我们将探讨中国传统的民间绘画形式,如民间年画、剪纸等,了解其艺术特点和传承现状。

四、宗教仪式1.佛教仪式:我们将研究佛教的典型仪式,如诵经、念珠、供养等,探讨佛教仪式在现代中国的传承和演变。

2.道教仪式:我们将了解道教的典型仪式,如祈福、炼丹、法术等,研究这些仪式的宗教内涵和对信众生活的影响。

野外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田野调查与分析

野外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田野调查与分析

野外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田野调查与分析考古学是一门通过对过去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进行系统的发掘、整理、分析和研究,以还原和解释过去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

而野外考古发掘作为考古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护和研究文化遗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野外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田野调查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田野调查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在进行野外考古发掘之前,田野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田野调查通过对潜在考古遗址进行初步调查和探测,确定具体发掘点位,为后续的考古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而文化遗产保护则保护和维护着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对于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田野调查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1. 野外调查:采用人工步行或科技手段,对潜在考古遗址进行广泛的地表调查。

通过观察地表的痕迹、遗迹以及地貌特征,寻找可能的考古遗址。

2. 无损调查技术:应用多种科技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激光扫描、雷达探测等,进行地下遗址的勘探和探测。

这些技术能够在不破坏遗址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的信息。

3. 试掘:为了验证潜在的考古遗址,进行小规模的试掘,逐步确定目标。

试掘主要包括手工挖掘和机械挖掘两种方式,以及采集遗物、构筑物和地层的样本。

4. 文物保护:在野外考古发掘中,文物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采用合适的保护措施和方法,防止文物的进一步损毁和丧失。

三、田野调查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1. 了解人类历史:通过田野调查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方式,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自己。

2. 保护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的之一是保护和维护文化遗产,保留历史像册,将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

3. 学术研究与教育:通过对野外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和整理,可以为学术界和教育界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源和教学材料。

四、案例分析:秦始皇陵的田野调查与分析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其田野调查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备受关注。

非遗田野调查问卷模板

非遗田野调查问卷模板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1)18岁以下(2)18-30岁(3)31-45岁(4)46-60岁(5)60岁以上3. 您的学历:(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4)大专及以上4. 您所在的地区:(1)城市(2)农村二、非遗认知1. 您是否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1)非常了解(2)比较了解(3)一般了解(5)完全不了解2. 您对以下非遗项目了解程度如何?(多选)(1)传统音乐(2)传统舞蹈(3)传统戏剧(4)曲艺(5)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传统美术(7)传统技艺(8)传统医药(9)民俗3. 您接触非遗的途径有哪些?(多选)(1)电视、网络(2)书籍、报纸(3)学校教育(4)社区活动(5)亲朋好友(6)其他(请注明)4. 您认为非遗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如何?(1)非常重视(2)比较重视(3)一般(5)完全不重视三、非遗传承与保护1.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非遗传承与保护有重要影响?(多选)(1)政府政策(2)传承人(3)市场(4)社会舆论(5)教育(6)其他(请注明)2.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非遗传承与保护?(多选)(1)政府加大资金投入(2)加强传承人培养(3)提高公众认知度(4)加强市场监管(5)开展非遗教育活动(6)其他(请注明)3. 您是否愿意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活动?(1)非常愿意(2)比较愿意(3)一般(4)不太愿意(5)完全不愿意四、非遗体验与消费1. 您是否体验过非遗项目?(1)是(2)否2. 您体验过的非遗项目有哪些?(多选)(1)传统音乐(2)传统舞蹈(3)传统戏剧(4)曲艺(5)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传统美术(7)传统技艺(8)传统医药(9)民俗3. 您是否购买过非遗相关产品?(1)是(2)否4. 您购买非遗相关产品的途径有哪些?(多选)(1)线上线下电商平台(2)实体店(3)亲朋好友推荐(4)其他(请注明)五、其他1. 您对本问卷的填写有何建议或意见?2. 您是否愿意继续关注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感谢您的参与!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开展非遗田野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田野调查与非遗保护的双重视阈——萧山细十番的田野调查与保护研究

田野调查与非遗保护的双重视阈——萧山细十番的田野调查与保护研究

方 面的 关注和重视。笔者取萧 山细十番为研 究对 象,在进 行田
分析和案头文献梳理 ,对萧山细十番历 史流 变、生态现状 、本体构成 、存在 问题和保护策略做 出了符合 实际的 思
考 和 探 索。 关 键 词 :萧 山 细十 番 ;田 野 调 查 ;非 遗 保 护
轻 人参与 了进 来 ,而 且 学 校也 把 细 十 番 当成 了必 修
课。
萧山细十番主要是歌颂大 禹治水 的丰功伟 绩 ,也 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流传 至江南 以后 开始
配以丝竹 ,成为从明代就流行于江南一 带 的民间器乐
合 奏形式。细十番又称 “ 文十番 ” ,它 以吹 、拉 、弹 、 打四类 乐器组成 ,选择 的 曲 目为 “ 节奏平稳 ,悠扬 悦 耳 ” 的古典或传统 曲牌 。萧山细十番以弦乐为 主 ,配 上 吹奏 、弹拨 、打 击 乐 器 ,用 “ 姿 ” 和 “ 姿 ” 坐 形
化站干部楼黎 明选 定 了细十番 ,由李麟 根据 15 9 7年
辙 ,致使 民间流传 了几百年 的文艺传 统和文艺样式受 到强烈 冲击 。萧 山细 十番 的命 运 也不 例 外 ,并 处 于 “ 皮之不存 、毛将难 附” 状态 。老 艺人不 断谢世 ,演 奏者青黄不接 ,已到了濒临失传 境地 。伴 随国家 、省
的高速猛进 ,人民群众 物质 生活和精神 生活 的 日益变 化 ,尤其是年轻一代 的审美趣 味和审美诉 求 的改弦 易
期 ,作为喜 庆乐 曲的细十番一度在 民间消失。 建 国后 ,老艺人楼金焕 、俞金其 、楼如竹 、楼关
祥等 ,对楼志忠 、楼加宝等年轻的乐 曲爱好者 进行教 授细十番 ,并成立 了一支 民间乐 曲队伍 ,参加 了 15 97 年 2月举 办 的 “ 全省 民间音乐 舞蹈 观摩 演 出大 会” , 得到专 家们 的好 评 。文 革期 间 ,萧 山细 十 番处 于 低 谷 ,曲谱被毁 ,濒 临灭绝。2 0世 纪 6 0年代 ,以楼 正 寿为代表的又一代传 人 ,四处奔 波 ,东 山再起 。17 98 年 ,文化馆对本地 民间文艺进行抢救和挖掘 ,楼塔 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是指在实践中以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为基础,通过在现场进行实地调查、采访、记录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地调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

2. 采访记录:通过对相关民间艺人、传承人和生活在当地的老年人等进行采访和交流,掌握更加详细和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如技艺的传承方法、历史渊源等,并记录下来。

3. 现场观察:通过自己亲身到现场观察、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和认识,并记录下来。

4. 数据整理:对以上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便后续使用。

5. 综合分析:通过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

以上方法的关键在于田野工作,即在现场进行实地调查、采访、记录等工作,通过与当地民众沟通交流,亲身感受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纯正性、地域性和传承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非遗田野调查方法》习题与答案

《非遗田野调查方法》习题与答案

《非遗田野调查方法》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非遗田野调查:非遗田野调查是指在实地环境中,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记录。

2. 口述史方法:口述史方法是一种通过直接访谈和记录传承人、见证人等个体的口头叙述,来收集和研究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的方法。

3.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深入、结构化的对话,了解其内心感受、观念、行为动机等方面的信息。

4. 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参与到被研究群体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深入了解。

5. 文献资料分析:文献资料分析是通过对已有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类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阅读、整理、解读和分析,以获取研究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二、填空题1. 非遗田野调查的主要目标是________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状况和价值。

答案:了解和记录2. 在非遗田野调查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________、访谈、参与观察等。

答案:观察3. 口述史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取________的视角和经验,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

答案:个体或社群4. 深度访谈通常需要提前设计好________,以便引导访谈方向和深度。

答案:访谈提纲5. 参与观察法要求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保持________的态度,避免主观偏见和干扰。

答案:客观和开放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合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表现和实践过程?A. 文献资料分析B. 深度访谈C. 观察D. 口述史方法答案:C2. 在非遗田野调查中,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学术伦理?A. 征得受访者同意后录音录像B. 尊重和保护受访者的隐私权C. 对受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篡改或虚构D. 对研究结果进行公正客观的解读和呈现答案:C3. 口述史方法主要适用于研究哪种类型的信息?A. 宏观历史趋势和事件B. 微观个体经验和情感C. 统计数据和图表D. 理论模型和框架答案:B4. 下列哪种情况更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进行非遗田野调查?A. 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B. 调查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C. 探索偏远山区的传统工艺技术D. 分析历史档案中的政策文件答案:C5. 在非遗田野调查中,以下哪种资料来源最具权威性和可靠性?A. 当地民众的口头传说B. 学术期刊上的专业论文C. 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D. 传承人的个人回忆录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非遗田野调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A. 语言和文化障碍B. 访谈对象的配合程度C. 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量大D. 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通用性较低答案:ABCD2. 口述史方法的优点包括:A. 获取个体和社群的主观经验B. 补充和纠正文献资料的不足C. 揭示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深层含义D. 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A. 动态性B. 地域性C. 活态性D. 社会性答案:ABCD4. 参与观察法的优点包括:A. 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深入了解B. 突破表面现象和表象C. 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D. 减少研究者的主观干预和影响答案:ABC5. 下列哪些是文献资料分析的作用?A. 获取历史和文化背景信息B. 比较和验证田野调查数据C. 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线索D. 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答案:ABCD五、判断题1. 非遗田野调查只需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和实物证据。

田野调查与非遗保护的双重视阈——萧山《细十番》的田野调查与保护研究

田野调查与非遗保护的双重视阈——萧山《细十番》的田野调查与保护研究

江 省 首 届 民 族 民 间 艺 术 之 乡 ”之 称 号 。 萧 山 《细 十 番 》曲 调 悠 扬 柔 美 、 转 流 畅 , 达 着 萧 山 人 民 群 众 婉 表
积 极 乐 观 的 生 活 态 度 。 然 而 , 着 我 国 城 市 化 的 飞 速 随
发 展 , 体 、 络 、 息 的 高 速 猛 进 , 民 群 众 物 质 生 媒 网 信 人 活 和 精 神 生 活 的 日益 变 化 , 其 是 年 青 一 代 的 审 美 趣 尤 味 和 审 美 诉 求 的 改 弦 更 辙 , 使 民 间 流 传 了 几 百 年 的 致 文 艺 传 统 和 文 艺 样 式 受 到 强 烈 冲 击 。 萧 山 《细 十 番 》 的 命 运 也 不 例 外 , 处 于 “皮 之 不 存 , 将 难 附 ”状 并 毛
保 护 政 策 的 出 台 , 山 政 府 部 门 积 极 响 应 号 召 , 即 萧 立 行 动 起 来 , 视 民 间 艺 术 的 传 承 和 保 护 , 入 了 大 量 重 投 的人 力 、 力 , 立 了抢 救 保 护 组 织 , 征 集 、 理 物 成 并 整
十番 》 印象 , 合 前 辈 艺 人 的 口述 , 同 他 人 运 用 的 结 会 “ 尺 ” 谱 法 记 录 了 “ 庄 台 ”、 八 板 ”、 一 条 枪 ” 工 记 望 “ “ 三 首 曲 牌 , 此 萧 山 《 十 番 》演 奏 古 典 套 曲 被 固 定 从 细
萧 山 《 十 番 》于 2 0 细 0 8年 被 列 入 国 家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名 录 , 萧 山 这 一 古 老 的 民 间 艺 术 形 式 受 到 多 使
方 面 的重 视 。为此 , 州 市 萧 山 区楼 塔 镇 也 荣 获 “ 杭 浙

来自田野的报告——民族田野调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自田野的报告——民族田野调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产保 护 中的意义 和作 用 。 中国 民族服 饰是 中华 民族优 秀 历史 文 化
族 民间非物 质 文化遗 产 ,民族 田野调 查 是 有 遗产 的组 成 部 分 ,其 不 仅 是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维普资讯
( 哮, , 尊 腥装博物馆 专业委爨会专稿 尊
化 空 间 ” 这 样 一 个 定 义 ,指 出 了非 物 质 文 的资 料 ,其成 果 至今仍 是 开展 民族工 作 的重
化 遗 产 既 是 历 史 发 展 的 见 证 ,又 是 珍 贵 的 要 依 据 ,是 民族研 究必 不 可少 的参 考 文献 和 具 有 重要 价 值 的 文 化 资 源 ,强 调 了 我 国 非 反复 引述 的基 础材 料 。半个 世 纪 过去 了 ,中 物 质 文化 遗 产 保 护 工作 的重 要 性 和 紧迫 性 。 国各 民族 在经 济 、社会 、文化 等 方 面发 生 了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的根 本 是 民族 民 间 活 巨大 变化 。当非物 质 文化 遗产 濒 临 消失 的问 态 文 化 及 其 文 化 空 间 。博 物 馆 在 物 质 文 化 题 日益 凸显之 时 ,田野 调 查仍 然 是抢 救 和保 遗 产 的 保 护 方 面 卓 有 成 就 ,在 非 物 质 文 化 护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 最 基 本 、最 有 效 的 方 遗 产 的保 护 方 面 尚 显 不 足 ,博 物 馆 作 为 人 法 。本 文 以笔 者所 在 的北 京服 装 学 院 民族 服
质 文 化遗 产 保 护 的意见 》 ,明 确 了 “ 物 质 年代 开展 的全 国少 数 民族社 会 历 史调 查研 究 非 文 化遗 产 是 各 族 人 民 世 代 相 承 、 与 群 众 生 工 作 ,开 创 了大 规 模 的 民族 田野 调 查 的先 活 密 切 相 关 的各 种 传 统 文 化 表 现 形 式 和 文 河 ,为 民族研 究 收集 和积 累 了大 量 弥足 珍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结衡南县地处南岳衡山之南,七十二峰余脉散布境内,峰峦叠翠。

湘、蒸、耒河穿境而过,三水流碧。

2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肥沃而美丽。

110多万人口,勤劳当自强。

衡南以湘江为界,旧称东乡、南乡。

南乡保存了自宋代以来“衡阳第一家”王氏宗祠,“古今忠孝门第,世代耕读人家”,南乡人自古以忠孝崇本,耕读传家。

东乡是荣获中国首届李白诗歌奖得主,诗魔洛夫先生的故乡,“屈楚才情洛阳纸,潇湘水月夫子诗”,东乡人具有追求卓越与极致的文化情怀。

衡南县为农业大县,在这片热土上产生了质朴灿烂的农耕文化。

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年广泛进行田野调查,主动开展传承活动,积极申报非遗保护项目,取得一定的成绩。

目前拥有的省级项目:衡南七巧龙、衡南渔鼓;正在申报的省级项目有:泉湖二月八;市级项目有:衡州花鼓、衡南烧饼、冠市红豆腐;正在申报的市级项目有:渔溪王氏春冬祭、衡南莲花落、东乡糖人;县级项目有:衡南民歌、衡南皮影、衡南剪纸、尝新、酃酒、茅市豆腐、栗江豆油、管山祭河神、宝盖唢呐、樟树脚百草膏、川口竹篾等。

一、广泛进行田野调查2006年,衡南县成立非遗保护中心,挂靠文化馆。

为了将衡南的非遗项目登记造册,文化馆员工分赴全县各乡镇、办事处进行田野调查,掌握详尽的资料,采访了近百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记录10万文字,拍摄了近万张图片。

2012年,再次田野调查,发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新项目:稻草手工编织、豆油饼、橙子糖、扯粑糖、发糕、三星楼米粉、三塘鱼粉、爆米花等。

搜集到民间故事、民间美术、曲艺、传统舞蹈,传统医药、民俗等各大类别的非遗项目数十个。

整理撰写文献有:谭绩论文《论七巧龙的传承与发展》,王梅英歌词《泉湖二月八》,罗诗斌诗歌《泉湖二月八》,胡朝阳电视片《古老的声音》等,收集整理出版衡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衡南瑰宝》一书,打造了一个农耕文化展览馆、六个非遗展示馆,为衡南非遗保护留下永远的记载。

二、开展宣传保护活动为了宣传与保护获得过世界龙舞大赛金奖的省级非遗项目“衡南七巧龙”,我馆连续三年春节举行“衡南七巧龙大拜年”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民俗学作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学科,却面临着诸多两难选择。

一方面,民俗学致力于深入挖掘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揭示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历史脉络。

同时,民俗学也积极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化与发展。

在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度开发、过度包装的现象,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还需要面对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文化形式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和传承空间。

如何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实现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成为民俗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既体现在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也体现在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两难选择的实质,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精神价值。

它不仅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智慧结晶,更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身份和认同的重要标识。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生存土壤和文化空间。

广州市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概述

广州市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概述

将完成全船队 40 艘船舶的系统安装应用,届时将按月为每 船舶航行线路的实际,计划于 2019 年底中国首颗 Ka 波段高
位船员分配一定的网络使用流量,让每一位船员在船享有网 通量宽带通信卫星亚太 6D 发射后,整个系统将切换至亚太
上学习、浏览的便利。在丰富船员业余生活的同时,最为暖 6D,进一步提升系统上网速率。
一个卫星宽带机箱和 8 台卫星宽带 WIFI 发射器组成的船岸 随时听到来自亲人的问候,感受亲情的温馨。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船舶生活区域卫星 WIFI 信号覆盖。
据了解,神华中海航运在推广应用船岸宽带卫星通信系
根据国家能源集团和神华中海航运的项目计划,今年 8 月底 统后,将根据亚太 9 号宽带通信卫星西波束覆盖“北煤南运”
括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俗、曲艺等 5 个类别, 保持与其他滨海城市类似的特征,如多数的涉海类非物质文
共计 43 位专家。委员会负责为该市非遗保护工作规划、普 化遗产多与海洋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外,还呈现出
查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评审、保护与管 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显著地表现为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对外贸易港口。广州民众创造了丰富的涉海类 [1] 物质文 及交流传播等工作。同年,广州市 11 个区相继建立区级非
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州 遗保护中心或非遗保护办公室,受各区文化馆和区文广新闻
滨海民众世代传承、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传统文化表现 出版局领导,具体负责各区非遗保护工作。
东方新航路的开辟,西方的货船纷至沓来,广州成为华洋商 馆和文广新闻出版局社文处(2015 年后改为非遗处)领导。
贸中心。有清一代,广州曾பைடு நூலகம்期是国内唯一的对西洋各国进 中心主要负责全市非遗保护规划及规范的制定,指导并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调查
二、乐 曲
三、民 歌
3.传统舞蹈
是指生产劳动、 岁时节令、 婚丧礼仪, 信仰崇拜(祭祖、 祭祀)等活动中表演的舞蹈。
按不同场合大致可分为:节庆类舞蹈、宗教信仰类舞 蹈。
按使用的道具大致可分为: 秧歌类 、锣鼓类、 彩灯类、 车船类、花鸟类、拟兽类、武技类、神鬼类。
4.传统戏曲 包括川剧、京剧、傩戏、土戏、跳端公、花灯戏、灯 儿戏、木偶戏、皮影戏、阳戏、杨戏、辰河戏、梆子戏、落 子戏、秧歌戏、碗碗腔、二人台、小花戏、耍孩儿、线腔、 皮簧等,还包括比较古老的“吟诵体”戏剧(没有唱腔曲调), 如赛戏、锣鼓杂戏、对子戏等等。
二、普查内容 主要包括: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主体民族、产生背 景、发展沿革、流传区域、兴盛时期、传承人员、班社团体、 基本内容、主要特色、现实状况、濒危程度、保护构想等。
三、对“非遗”资源的分类定性和价值认定 从民间文化的思想性看,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健康和比较健康的文化; 第二种是有健康的因素又有不健康的内容,泛称落 后文化;
建筑类:
一、宅 居
二、年 画
门神、吉庆、生活、戏曲、传说、神仙、符像、杂画
、几
三、剪

1.窗

2.门

3.其

四、家

/、
工艺传承
交通类: 道路、桥梁的装饰与形制、雕刻、贴塑、绘画形式 传统交通工具的装饰
生产生活器具类:
一、 生 产
二、 生 活
神像类:
一、绘画形式
二、塑作形式
8.传统手工技艺
包括金、银、铜、铁、锡等制作工艺、戏服、印染、 绗缝、桑麻纸制作、酿造技艺、生产、生活竹木制品技艺, 推光漆器制作、编织(线、草、绳)、传统面食制作、泥工、 石匠、木匠、裁缝制作、制茶工艺、砖、石、玻璃雕刻等、 花灯、龙灯制作、制陶工艺等。

反思“非遗”保护——从傣族赞哈田野调查说起

反思“非遗”保护——从傣族赞哈田野调查说起
粹 的 赞 哈 在 这 个 声 色 光 影 的 时 代 显 得 古 旧生 僻 。 难 以复 建 的 群 众基 础 笔 者 执 教 的 云 南 师 范 大 学 , 学 生 以 汉 族 为 主 ,每 个 班 也 有 些 少 数 民族 学 生 。 笔 者 在 数 个 班 级 提 问谁 知 道傣 族 赞 哈 ,竟然 无一 个 人 知 道 , 其 中有 非西双 版纳 籍 的傣 族学 生 ,
傣 族 在 中 国 境 内仅 居 于 云 南 省 , 甚 至 需 要 几 代 人 的积 累 。
曲 艺 , 既 指 赞 哈 调 ,也 指 表 演 赞 哈 的 人 ,傣 族 民 众 称 之 为 “ 活 中 的 生
赞 哈 影 响 力 的 小 众 化 。 同 为 国 家 级 的 经 济 资 助 和 开 展 传 承 工 作 的 权 利 , “ 物质 文化 遗 产 ”,赞 哈与 黄 梅 戏 、 相 比之前 自生 自灭状 态 ,传 人们 的 非
“ 物 质 文化 遗 产 ”得 以更好 的保 护 和 传 承 。 非
[ 键 词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关 赞哈 生 态
d i O3 6 /.s .0 2 9 62)11 .4 o: .9 9jin 10 —6 1 .( .1( 5 l s 1 1
赞 哈 又 叫 章 哈 , 是 一 种 曾流 行
还 是 很 小 , 即 使 全 都 傣 族 同 胞 都 热 爱 赞 哈,由于 语言 限制 ,赞 哈很 难 超 越 地 域 , 同 川 剧 、 黄 梅 戏 一 样 广
结 人缘。 保 护 “ 物质 文 化遗产 ” 非 是 一 场 自上 而 下 的 官 方 文 化 活 动 ,
傣文 的 艺术 能手。 在西 双版 纳傣 族 地 区 , 传 统 男 子 从 小 要 入 寺 为僧 , 按

徽州雉山凤舞的田野调查与传承价值思考

徽州雉山凤舞的田野调查与传承价值思考

收稿日期:2019-01-09基金项目:黄山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徽州文化类)一般项目“徽州民俗舞蹈雉山凤舞的传承与舞台化研究”(2017xhwh00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徽州雉山龙灯会之凤舞的传承与舞台化研究”(SKHS2018B14);黄山学院示范性课程改革项目“基于教编演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研究———以《形体舞蹈》课程为例”(2016XBJC0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徽州民歌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研究”(AHSKQ2018D82)作者简介:张文文(1983-),女,山东枣庄人,黄山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徽州雉山凤舞的田野调查与传承价值思考张文文(黄山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摘要:徽州雉山凤舞是徽州民俗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舞蹈文化人类学和舞蹈民俗学的学科思维对徽州雉山凤舞的舞蹈结构(道具装束、步伐、动律、体态)和表演形式予以细腻地梳理,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对其文化现存状况和传承价值进行思考研究。

关键词:徽州民俗舞蹈;雉山凤舞;田野考察;舞蹈文化人类学;传承价值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47(2019)03-0079-004素有“徽州木雕第一楼”的安徽黟县雉山村又名卢村,距国家5A 级景区宏村仅有1.5公里,位于安徽黟县宏村镇西部羊栈岭南麓宁池古驿道上。

由于该地区的山形状如雉,故因形得名,被命名为雉山。

雉山村传统民俗舞蹈“雉山凤舞”,不仅特色浓厚、民俗风格鲜明,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徽州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论是从舞蹈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田野考察其宗教地域习俗与艺术文化个性的形成,还是从舞蹈民俗学的学科思维来思考如何科学地借现代媒体盘活徽州雉山凤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探究雉山凤舞当前的处境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围绕“以小见大”的理念,从文化与教育艺术价值、经济与社会交流价值、健身与娱乐审美价值为切入点,加强对它的传承与保护,使其魅力和艺术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活态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调查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技艺;
6.与以上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活态流变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固态文化遗产”
三、总体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
1.“活态流变性”是其传承的基本规律;
2.对项目要坚持科学认定、正本清源。

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者文化空间;
具有见证现存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群体或者地方文化特性;
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或者社区文化传承的作用;
具有精粹的技术性;
具有影响人们思想情感的精神价值;
其生存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濒危性。

3.保护的基本方式和原则
(1)保护的基本方式
建立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保护名录体系
转变为有形的形式加以保存
原始生态中保存它的活力
生产性方式进行保护
保护传承人
(2)保护的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第一、坚持积极保护;
第二、坚持整体性保护;
第三、坚持本真性;
第四、坚持可解读性;
第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部分怎样进行“非遗”资源普查
一、普查前的准备
(一)是弄清普查对象的内容
(二)是查阅本地区非遗资源的相关资料
(三)是广泛听取多方意见
(四)是编制普查计划,拟订普查提纲
(五)是组建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普查队伍
(六)是落实普查资金
(七)是举办普查人员培训班
二、普查内容
主要包括: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主体民族、产生背景、发展沿革、流传区域、兴盛时期、传承人员、班社团体、基本内容、主要特色、现实状况、濒危程度、保护构想等。

三、对“非遗”资源的分类定性和价值认定
从民间文化的思想性看,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健康和比较健康的文化;
第二种是有健康的因素又有不健康的内容,泛称落后文化;
第三种是有害的民间文化,但是从历史和学术上看,它又有一定价值,这也需要搜集、记录,把有关文物搜集到博物馆收藏。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类别划分
1.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神话(唐宋以前的古籍记载,包括开辟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传奇神话)、传说(包括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传说)、故事(包括地名、节日、特产、人物等)、笑话、歌谣(儿歌)、民间流传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2.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包含民间歌曲:山歌、号子(如扳船号子、打夯号子等)、小调(如放羊调等);民间器乐,包括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丝竹乐,以及各种传统节日、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奏的乐曲、上代流传下来的工尺谱、浪当谱、乐社组织等;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班社艺人等。

调查涉及:
一、乐器
二、乐曲
三、民歌
3.传统舞蹈
是指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祭祖、祭祀)等活动中表演的舞蹈。

按不同场合大致可分为:节庆类舞蹈、宗教信仰类舞蹈。

按使用的道具大致可分为:秧歌类、锣鼓类、彩灯类、
车船类、花鸟类、拟兽类、武技类、神鬼类。

4.传统戏曲
包括川剧、京剧、傩戏、土戏、跳端公、花灯戏、灯儿戏、木偶戏、皮影戏、阳戏、杨戏、辰河戏、梆子戏、落子戏、秧歌戏、碗碗腔、二人台、小花戏、耍孩儿、线腔、皮簧等,还包括比较古老的“吟诵体”戏剧(没有唱腔曲调),如赛戏、锣鼓杂戏、对子戏等等。

调查涉及:
一、基本情况
二、行当组织
三、表演
四、艺人生活
5.传统曲艺
又称说唱音乐,是以说唱为手段来状物写景、倾诉感情、表达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体包括竹琴、金钱板、评书、谐剧、车灯、花鼓、快板、相声、小锣书、鼓词、弦书、说唱、莲花落、数来宝、琴书等。

6.传统杂技
如:叠罗汉、民间拳术、翻九楼、走钢丝、踩高跷、顶碗、魔术、马戏、口技、滑稽戏等。

7.传统美术
包括;剪纸、绘画(壁画、祖宗画等)、刺绣、花灯、
布艺、面塑、炕围画、木版年画、珍珠贝雕、木雕、竹编、根雕(竹木根雕)、泥塑:漆画、砖雕、石雕、贝、骨、玉镶嵌雕画、麦秆贴画、堆锦(布贴、树皮贴)、脸谱等。

服饰类:
一、纺线
二、织布
三、印染
四、刺绣
五、剪裁
饮食类:
一、餐饮厨炊用具
二、食品供
建筑类:
一、宅居
二、年画
门神、吉庆、生活、戏曲、传说、神仙、符像、杂画
三、剪纸
1.窗花
2.门笺
3.其他
四、家具
工艺传承
交通类:
道路、桥梁的装饰与形制、雕刻、贴塑、绘画形式
传统交通工具的装饰
生产生活器具类:
一、生产
二、生活
神像类:
一、绘画形式
二、塑作形式
8.传统手工技艺
包括金、银、铜、铁、锡等制作工艺、戏服、印染、绗缝、桑麻纸制作、酿造技艺、生产、生活竹木制品技艺,推光漆器制作、编织(线、草、绳)、传统面食制作、泥工、石匠、木匠、裁缝制作、制茶工艺、砖、石、玻璃雕刻等、花灯、龙灯制作、制陶工艺等。

9.生产商贸习俗
灌溉、耕田、播种、收割、求雨、捕捞、加工、交易、果实采集、伐木、猎手上山猎狩前祭祀活动,货郎担子、剃头挑子、老字号、商店开张、生意兜揽、传统集市等习俗。

生产习俗:
一、农业生产习俗
二、林业生产习俗
三、狩猎习俗
四、桑蚕养殖习俗
五、畜牧养殖习俗
六、染织习俗
七、煤业习俗
商贸习俗:
一、商业种类
二、交易习惯
三、商业组织
四、从业人员
10.消费习俗
指祭祀时的饮食、待客时的饮食、过节时的饮食、不同场合的穿衣打扮习惯、建房时的动土、上梁等习俗。

分类:
服饰习俗
饮食习俗
居住习俗
11.人生礼俗
求子、坐月子、满月、给小孩过百日、抓周、做媒、相亲、订婚、迎娶、拜堂、闹洞房、回门,做生、做寿、做坟、送终、守夜、入殓、报丧、吊孝、送葬、安葬、做七等习俗。

分类:
生育习俗
婚姻习俗
寿诞习俗
丧葬习俗
12.岁时节令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清明等中国二十四节气,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腊八节等习俗。

上九、二月二、三月会、七月半、赶社、羊马节、牛王节、报菜节、四月八、六月六、过赶年、早斋节、踩红犁等习俗。

13.民间信仰
各种庙会、祭祖仪式,拜财神等行业神崇拜,巫术、看风水、算命等习俗。

分为:
一、信仰习俗
二、庙会习俗
14.民间知识
解释风、雨、雷、电、地震等现象,预防瘟疫、虫灾等灾害,各种民间的测量、计算方法等。

分为:
一、医药卫生
二、物候天象
三、灾害
四、数理知识
五、测量
六、记事
七、建筑
15.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荡秋千、下棋、过家家、滚铁环、猜拳、踢毽子、放风筝、龙舟赛、三六福、打麻将、扭扁担、蹴球、扳手腕、麻四角、五马棋、裤裆棋、鸡母棋、竹马、抢花炮、民间武术等。

16.传统医药
怎么保养身体、诊断急病,各种疾病的治疗办法、民间药物、偏方医书、药典等。

17.其他
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家谱族谱等。

五、普查步骤
第一步:组织人员,按照普查计划和工作步骤开展调查工作,要落实具体任务、确定普查点(城镇街道或村落)、配备专兼职人员、以及实施的目标和完成的时间等。

第二步:在第一步摸清文化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对本地区最有价值、最有特色、最为濒危、最亟需抢救保护的对象,
,.
进行深入调研,列出保护项目名录清单。

六、普查的基本方式
1.普查的形式:
一是个别访问
二是开座谈会
三是现场观摩
四是亲自参与
2、记录的方法
一是文字记录
二是拍照
三是录像
四是录音
五是测绘
六是搜集实物或标本
七是拓片
八是统计数据
七、普查工作总结
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按照普查计划和调查提纲逐一叙述,要对各项要求做出分析和统计,各项调查均需写出书面报告,要对普查的成果与调查的完善程度作出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