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有感10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有感10篇
【篇一】
看到《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这本书的书名,我首先想到了一个词——“教书匠”。

在我们的观念里,教书匠是一个带有轻蔑成分的称谓,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都不希望自己被冠上“教书匠”这一称谓。

这本书的作者却拿大家都很反感的名词命名,是何用意呢?带着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作者在前言以非常精准的语言介绍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就是优秀工匠们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它是一种做事极为认真、细心、执着、求精的精神追求。

各行各业都需要工匠精神,每个人也都需要工匠精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与文明的传播者,身上担负的是传授知识和塑造灵魂的双重责任,这就决定了比之其他行业,教师尤其需要具备工匠精神。

教师不但应该具备工匠精神,而且严格来讲,教师本质上应该算是特殊的工匠,是教书育人的工匠。

我们反对固守成规的教书匠,呼唤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喜欢精雕细琢,对待工作和事情精益求精,视工作为修为,视品质如生命,视产品为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机心。

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

有的人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工匠精神;从教数十年的教师依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这是工匠精神;那些拥有某项绝技,能在黑板上反手画圆、能用二十种语气说“你好”、能在开学一周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这都体现了工匠精神,都是合格的、时代呼唤的“教育匠人”。

【篇二】
“匠心”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

在教学中,“匠心”可以让孩子们莞尔一笑,学习瞬间变得幸福而快乐;能够使枯燥的知识立刻展现神奇,终身难忘;更会令师生的交流,欢快顺畅,水乳交融。

在教学中追求“匠心”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职业意识。

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首先我们得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赚钱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目标,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工作中生活中我们是教师,教师如果仅仅是为了金钱,那他绝对不是一个好教师。

我们应该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仆人。

哪个职务薪资高就想方设法的调职调岗,哪方待遇好,就不顾承诺,不顾感情的辞退离职。

我们需要拥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

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

拾起公德心、钻研心,恒久心。

弥补信仰的缺失,诚信的缺失,感恩的缺失。

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心性。

每天踏实,用心,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每天反思反省,实务精进,磨炼灵魂,修炼心智,修正内心的误差,改变行为的偏颇。

做一个快乐的工匠师。

工作中的先后心态和多少心态。

还是和金钱有关的话题。

薪资是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有了一定的积极表现,或者是取得了一定的结果后得到的回报。

所以说我们需要先努力的工作,积极的进取,得到一定的认可和赏识,薪资自然是不用愁了。

这个便是先工作,后金钱的心态。

如果抱着先金钱,后工作,给多钱,干多少活的心态去工作,那你永远是一个不入流的打工者,而不是工作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者,首先你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工作者。

多一份专注的心,少一份功利的心;多一份精进心,少一份浮躁心;多一份感恩心,少一份利己心。

在《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

”我个人觉得这句话很对,我们需要拥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目标。

明确这个目标以后,我们就需要寻找方法,达成目标,实现梦想。

梦想,目标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在这里不多说,大家需要想想自己有没有梦想,梦想是什
么?自己是不是正在梦途中铿锵有力的信心百倍的行走?在这里重点讲述我们在达成目标,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即现实工作中的一些好方法,大家共享之:一是结果导向,凡事以结果为导向,没有结果,一切都是空谈。

二要有提前量,让工作中没有重要紧急的事情。

这样或许你的工作才能更加有质有量,因为你有充裕的时间去完成它。

三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完美,避免返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工作者,进而上升为工匠者。

工作中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

带着爱去工作,带着爱去处理人际关系,带着爱去处理工作事务。

让工作在爱中,让爱在工作。

这是我们应该靠拢的方向。

减少自己偏见的心,利己的心,不公的心。

增强自己利他,助他,成他之心。

让爱的力量深入工作,深入人心。

一个人对她所选择的事业,爱之至深,干之极致。

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

也正是带着修行的心去工作,我们的心灵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也的到了成长。

这不正是我们的所求吗?
【篇三】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屈指可数。

从表面看来,工人和工匠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

当前一些贴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在地摊上销售,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

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活得快乐。

这些工匠都能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者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第一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的工资外加两套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

理由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说: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八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

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造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制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更是创造了“航海6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紧密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

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篇四】
工匠入目,木匠、石匠等职业入心,然“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则勾起了我的好奇,一气呵成将此书阅读完毕。

勾勾画画,圈圈点点,让我沉思不已。

作者付永正先生在书中精心阐述的“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把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

本书从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术、工匠之器、工匠之行等方面,告诉我们“工作不能只是你赚钱的工具,而更应该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行业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舞台,是我们追求目标,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曾看到小野二郎的这句话,“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

而这就是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读了此书引起我的共鸣的句段是:“用智慧驾驭自己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人才众多的社会,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本职工作,每天不停的重复的工作,每个人都会
厌烦,觉得工作没有一点挑战性,都会累,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这工作不归我管……从而我们会慢慢变得马虎、懒散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

这次通过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愈加理解了许多,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定位:做一个善良坦诚的人,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明白了即使不能带动气氛,但至少不做气氛的破坏者,有效沟通,永远保持初学者的心态,才能保持自己心态年轻,心情愉悦;把教书和关爱孩子们的工作做好了,才是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工作定位,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这样,生命才有动力,才不会虚度光阴!
【篇五】
“工匠精神”古以有之。

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优秀工匠们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它是一种做事极为认真、细心、执着,求精的精神追求。

它在近年来能够成为热闹词汇,引起国人广泛思考和关注,是由于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一个大国总理如此看重工匠精神,必定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新的时代内涵,新时期的“工匠精神”也由此出炉,让人耳目一新,引起人们争相讨论和解读。

工匠精神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极端认真,极端专业,极端敬业的精神。

它要求我们要踏实努力,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

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

教师不但应该具有工匠精神,而且严格来讲,教师从本质上应该也算是特殊的工匠,是教书育人的工匠。

当然,我们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需要工匠型教师,它跟人们平常理解的教书匠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反对墨守成规的教书匠,呼唤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的精神的教师。

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

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工匠精神,就是要改变我们的精神面貌,重塑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

【篇六】
用了一天时间读完了李安心编著的这本《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工匠”的含义及“工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书中说“"工匠精神"是一种做事极为认真、细心、执着、求精的精神,一切优秀劳动者的身上都有“工匠精神”的影子”。

“工匠精神”的关键内核是:敬业专业、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精益求精。

最为深刻的感触是: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享受到职业之幸福。

书中有一个观点:不为薪水工作,为理想而奋斗。

为了爱、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工作,对工作的付出远远大于薪水的回报,收获的也绝不仅仅是一份薪水。

所以,永远不要为金钱而做事,不要为薪水而工作,要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而奋斗。

不管报酬厚薄,做事时全心全意、竭尽所能,你就会感到自己内心的充实,你会体会到比薪水多得多的回报。

这些话全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在全心全意的工作中,心无旁骛,享受工作的过程,感受职业之幸福。

再一点:静心讷言
这是个浮躁的社会,是短视的时代,大家都急功急利,殊不知“心浮气躁,终将一事无成”。

书中讲了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是我以前未曾听闻的:
凡是像居里夫人那样有大智慧的人,均是不为外物所动,能够保持内心安宁的人,能够沉浸到自己的事业中,坐得下,守得住。

培根曾说:“名声是条河流,轻浮和空虚的东西漂浮在上,沉重和坚实的东西沉在河底”。

浮躁者的双手永远托不起事业的辉煌,浮躁者的双脚永远踏不上成功的顶峰。

沉静使人清醒,浮躁使人狂妄。

所以,必须静下心来,拒绝浮躁。

书中还讲了一个例子,也是我不曾听闻的:
一部《泰坦尼克号》成就了卡梅隆,当铺天盖地的荣誉和巨大的名声落在仅仅33岁的青年导演头上时,他却忽然蛰伏起来,以十几年的策划推出了轰动全球的《阿凡达》。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卡梅隆的智慧是一种启迪。

他告诉人们:匆匆之间的灵感一现所催生的东西,大多只会如细小蜉蝣,昙花一现。

只有将心灵置于静湖之中,将浮躁拒之门外,心无杂念,才能使自己的梦想日渐丰满,最终绽放绚烂之花。

优秀的匠人身上都有一种安静的气质,或者说是气场,给人以静定、远离浮躁的感觉。

书中说清朝的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都从静中来。

孔子曾说:“君子敏于言而讷于行”,意思就是做人做事要少说多做。

说该说的话,恰如其分地说话,不多说,不乱说。

在工作中,更应该少说多做,踏实做人。

——少说,是务必要做到的。

从小就话多,好说话,语速还快。

不惑之年了,这个毛病一定要改,话出口前,一定要提醒自己三思,要想想再说,尽量少说话!再有,语速一定要慢下来,慢下来给别人也给自己充足的思考消化的时间。

坚守理想,静心讷言,是读完此书后最深刻的感受,希望自己能记住,能改正。

【篇七】
放假前,校长给我们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书----《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让我们寒假里读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首先我就喜欢上了书的封面:淡黄的木质纹理的底色透着一种大气,隐约可以看到一间教室:课桌、椅子、黑板以及门窗,在这简单又和谐的图案上面有几个磨砂的黑色大字: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看上去很有立体感,摸着也很有质感。

我急不可耐的翻开书,第一页上赫然写着: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并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

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就暗下决心,寒假一定要细细地读这本书。

忙完考试、改卷后,寒假如约而至,一朋友在微信上问我:“明老师,放假了有何打算啊?”我迅速地回复:“吃饭睡觉、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辅导孩子、读《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写读书笔记心得!”朋友嗤之以鼻:“你省省吧,都放假啦还不歇歇读什么书啊?”“这你就不懂啦,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放假了没有工作的束缚,没有教案作业的牵绊,更能心无杂念地安心读书呢!”
事实也正是如此,即便别人都在聚会嗨歌、逛庙会或是观灯展,我都不为所动,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读我的《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本书共有10章、60个小节,分别从匠者之心、匠者之专、匠者之道、匠者之德、匠者之智、匠者之魂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结合具体事例,语言生动,妙语如珠,情理并举,是一本提升教师修养的学习用书。

“工匠精神”是时下最流行和最热门的词汇,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来的。

时代在召唤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让社会真正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在教育上,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观念,做一个学术有专攻敬业专业的工匠型教师。

书的第一章是理论性的道理,初读感觉有点空洞,便有了“此书也不过如此”的想法,认为也是玩的语言游戏罢了。

有一段文字竟连着用了15个成语,让我忍不住批上了:敢问李校长你是背成语词典长大的吗?还是为成语词典做代言的?甚至在作者李安心校长多次提到日本“职人”小野二郎做寿司的事例,我竟又批上了:你是日本派来的卧底吗?可是越往后读越觉得我之前的想法是错的,甚至大错特错啦!读完整本书后我才明白:成语多,那是妙语如珠哇!提到日本“职人”精神,是在强调专注,唯有专注于心,才能走的更远。

读到第二章匠者之心:爱岗敬业,专注于心和第三章匠者之专:钻心致志,专业乐业的时候,我被牢牢的吸引了,我在书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对一个一线的普通老师是很实用的,书里的道理、方法和事例,都在净化着我的心灵,启迪着我的心智,这简直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也是寒假里的收心大全啊!特别是李校长倡导的“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让我深深折服,人生苦短,做好一件事情就够了,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去追求那些大而空的东西。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浅尝辄止,而要像放大镜一样,把阳光聚焦在一处,到时间自然能点着火来,发挥巨大作用。

一辈子都做教师这个职业,投入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精力,把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到游刃有余、做到极致足矣!而要做到如此专注,就要脚踏实地戒除浮躁,在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也避免不了因为马虎、浮躁而做错一些事,让自己感到沮丧。

有时看到学生完不成作业就不耐烦地训斥、读书时静不下心而走马观花的敷衍了事、写东西时挖空心思东拼西凑......李安心校长说:“心浮气躁,终将一事无成;认真专注,才能事半功倍。

”是啊,我开始反思自己,作为一个人,我们不能浮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不能浮躁。

告别浮躁,做真正的自己,是我们教师眼下最紧要做的事,静下来、慢下来,打造一个“纯手工”的教育: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份作业、关爱每一个学生,“慢工出细活”!做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具有
“工匠精神”教师。

这样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实际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简单的事情能坚持重复做下来就更不容易了,正应了李校长在此书中提到的“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我们应该少说多做,做到“知行合一”,行动胜于空谈,不追求做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成就,只求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努力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凭借三尺讲台、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写春秋,我们只要努力了、付出了,总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篇八】
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东京塔》、《自由在高处》、《佐贺的超级阿嬷》等书,引发了我对自身的工作、生活、信仰一系列的思考,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教书是细艺活
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知无力”,就是知识不是很丰满,身体也没长好的时候,你在读书。

第三个阶段是“有知无力”,就是积累了很多知识经验,可是年纪大了,老了做不动了。

第二个阶段是中间三十年,是“有知有力”的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应该练好“马步”。

到第二个十年才能掌握做事、做人的技巧。

前两个十年走得扎实,才能迈向“有知有力”的第三个十年。

这三个阶段都得好好锤炼自己,才能从容不迫从事那份工作。

读师范的时候,每天的晚自修练字、画画、弹琴、视唱……琴棋书画,样样要练,为将来的教师工作苦练基本功,参加工作后听课、赛课、自学考试,一步一步迈向“教书匠”。

但总觉得师生关系是生硬的,缺少亲切感,自从结婚生子后,必须处理好各种亲人关系,才发现做人、做事的技巧要提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做好“教书匠”。

事实是如此,上好一堂课需要反复推敲,细细琢磨。

和学生交流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呵护他们的小心灵。

要取得家长们的全力支持以及信任,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他们才会配合你的工作,也就是说关系和谐了才能顺利开展工作,这些都是细艺活,不是书本上能学得来,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去打磨。

刚踏上工作岗位那会儿,总是站在老师角度上与学生、家长对话,说出来的话不走心,所以“发声”总是不那么协调,事情的结果总是粗糙的,不尽人意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教书是细艺,慢慢锤炼,按照自己的节奏专注地前行,你笃定了,学生也就“胸有成竹”了。

教书这活的确是细艺,在每个阶段练好基本功,才能做到“慢”就是“快”。

二、自由在高处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

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事情。

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让自己摆脱周围人的影响,从而进入一种向上的维度,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真正的育人。

“要怎样把学生管得很听话,班级纪律最好,怎样消除不做作业的现象,怎样让班级不扣分……”所有的这些思考,我们常常陷于一种横向的思维,一种左右的思维之中,而很少有一种向上的维度、个体的维度、神性的维度和时间的维度。

不知不觉我们的教育思想陷入了僵化。

于教师而言,困于单位文化,但你的心是自由的,思想是自由的。

在班级管理中一样,怎样客观地对待上级布置的工作,怎样客观地和现有的家长交流,怎样客观地引领学生,虽你遇到怎样的家长、学生,纯属偶然的安排,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但你的思维应该在高处。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个人认为在学校现有的文化和制度内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学生的熏陶还是要开放、自由、有一定高度的。

所以我现在思考的不是今天教哪篇课文,而是怎样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不是班里的平均分要在年级里的排名,而是怎样把孩子的脑洞打开,学得轻松有效;不是让家长和学生感觉到你师道威严,而是怎样智慧引领,让他们进入和谐的、舒适的学习氛围中……这时候,我们的工作是高效的、是智慧的、是灵动的,对待学生也是理性地表达情感的。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都用师道威严来压制学生,而不遵循理性,更多地倾向于用责备、要求、说教,甚至贬低等形式来教育学生,对学生造成攻击性的伤害。

所以一直认为只有心灵自由、有一定高度的、幸福的老师才能给予学生满满的爱心与智慧引领。

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只知道左右,而忘了站在高处张望,是很难找到方向的。

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才可能是自由的,教师才会智慧地育人,培养高素质的、有灵气的下一代。

【篇九】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

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它的绿荫的。

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与文明的传播者,教师身上担负的是传授知识和塑造灵魂的双重任务,这就决定了教师尤其需要工匠精神。

从业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伟大。

想到最多的是如何教好学生,无论付出多少,总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付出多少都是职责决定的。

教师工作和其它行业不一样。

医生看病针对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要把一群懵懂的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塑造成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离不开教师的精雕细琢,耐心打磨。

教师从事的培养人的工作,可谓是精中之精,细中之细,在教师的工作中何尝不需要倡导工匠精神?教师也是工匠,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效果,这是我们积极推崇的时代“工匠精神。


教育名言: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是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既然是事业,科学和艺术,只有不懈的努力用毕生的精力,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达到科学和艺术的高峰,教师的“工匠精神”不可或缺。

书中说:“教育事业是一项灌溉事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是一条流动的溪,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只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智力背景,才能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和活力,在教学中才能灵感泉涌。

工匠精神要我们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也就是要追求职业心境的从容淡泊,工作是一种修行。

我们摒弃君子不器的落伍观念,摒弃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躲开喧闹,回归宁静;拒绝追风,坚守内在;避免盲从,坚持独立,坚守本真,苦心探索,让工匠精神在我们的行业中生根开花。

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工匠,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将“工匠精神”带到工作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篇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