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与质量、标准化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与质量、标准化的关系
内容概要: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质量;标准是组织生产、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计量是工业的眼睛,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合理的计量器具配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准确的计量数据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本文简要论述质量、标准化、计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质量、标准化、计量是企业的三大技术基础工作,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有机整体,都是依据国家《计量法》、《标准化法》、《质量法》进行的依法管理的技术工作。
清楚地认识三者的相互关系,对企业做好三项基础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质量是标准的体现,标准是衡量质量的尺度,计量是控制质量和检验质量,使之达到标准要求的手段.
先谈定义
质量: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总体特征和特性,基于此能力来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搞好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关键是要对来自各方面的因素有个清楚的认识。
因此,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是改进产品质量、改善各环节工作质量的最直接的原始资料和依据,是掌握提高产品质量规律性的基本依
据。
由于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收集信息、判断、权衡的过程,各种决策必须建立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之上,只有充分了解企业内部及市场的情况,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质量信息工作必须满足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完整这五个方面的要求。
标准:
技术意义上的标准就是一种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统一协定,其中包含可以用来为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制定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其目的是确保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符合需要。
标准化工作是企业中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一定的秩序,使企业的各种经济技术活动遵循着共同的准则,使复杂的管理工作系统化、规划化、简单化,保证企业这一生产经营系统能够高效、准确、连续不断地运行。
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是质量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十分强调必须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为此,我们
就不可避免地要想办法解决如何获取数据的问题。
一般说来,我们只能通过计量来获取数据,因此,计量工作有两方面的内容: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
通过现代科学计量方法的充分运用,使计量不但准确,
而且快速、简单和易行,这对于顺利完成计量工作的要求是非常有利的。
从定义上,我看可以看到,质量是我们人类对自已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性能的要求,同时含有了制造者和用户(使用者)的主观诉求。
但制造者与用户为满足这种要求所持的立场是存在不同点的,制造者以满足这要求为底线,以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为目的,用户以付出最小代价为底线,取得最优性能为目的,这就会出现矛盾。
这时就有了标准的制订的要求,标准在充分考量了制造者与用户双方的权益后制订出双方认可的规则。
有了标准,就要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这时计量以标准为基点的检验过程和监督活动就出现了。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那么反过来,计量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标准也更加周密和完善,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正是在这种从需要出发又以满足需要为结束的不断循环,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更有效、更合理、更科学、更自由。
生产沥青混凝土的设备主要有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
前者是通过控制冷料来控制级配,骨料经烘干后,通过搅龙,一边喷油,一边拌合,其缺点是骨料级配稳定性差,沥青用量不好控制;后者是将冷料烘干后,再进行二次筛分,用电子称称量骨料、矿粉、沥青,按顺序倒入拌缸均匀搅拌,其骨料级配和沥青用量都
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致使间歇式沥青拌合设备目前被广泛的应
用。
拌合站主要组成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主要由上料机组、烘干加热机组、拌合机组、
沥青供给机组、矿粉供给机组、成品料储存机组及中央控制室组成。
工作原理
各机组分别安装在单独的基础上由电动机驱动。
当中央控制室发出开机命令后,冷料仓冷料经皮带输送机输送到干燥滚筒内,烘干后的骨料,由热料提升机输送到振动筛上进行筛分。
筛分后的骨料落入各热料仓室。
各骨料和粉料由各自室门落人各自的称量斗内由电子称计量,随后放人拌缸内,经称量好后的热沥青随后喷人拌缸内。
各种混合料经充分搅拌后,形成成品料,卸到送料斗车里。
送料斗车经轨道卸人储料罐。
最后通过卸料闸门,将成品料放到运输汽车上。
骨料的输送、烘干、筛分,粉料和沥青的输送是连续进行的,而骨料、粉料、沥青称量、混合料的
拌合及送料斗车运输成品料是按周期进行的。
间歇式沥青拌合站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一、切实把好进场材料关
原材料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根本所在,严格把好进场材料关对沥青混凝土生产质量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生产沥青混凝土所需材料为沥青、石料、填料。
对进场沥青,应严格检查装
运数量、装运日期、出厂化验单,并按照规范规定的标准和频率
抽样检测。
不同来源、不同规格的沥青要分开存放。
沥青罐口应封闭严密,避免水分进入沥青中。
石料应结合当地的地材情况,根
据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要求确定。
要采用优质石料用先进的锤式破
碎机生产。
控制石料中的扁平状含量,扁片颗粒含量多会增加石料的表面积和沥青用量,也会降低混合料的抗形变能力。
一般选破碎面较多、扁平颗粒较少的石料,并且必须达到洁净、无杂质、无风化,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与沥青材料粘结力不低于三级。
材料堆放场地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硬化。
各种材料要堆放整齐,界限清楚。
二、加强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控制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与所选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有重要关系,拌和设备要能满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连续性要求。
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
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沥青材料应采用
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60 C-170 C范围内。
矿料加热温度为170 C-180 C,混合料超过200 C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 C-150 C。
经过混合并由运料皮带及提升机送进振动筛,由振动筛重新筛分,振动筛的尺寸选择要基本与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一致。
拌和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各种数据随时可以通过操作室的指令进行调整。
工地试验室要随时抽检油石比及矿料级配。
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混合料出厂。
间歇式沥青拌合站沥青混凝土标准化建设
拌和场地:
(一)场地布置
1、施工总体布置合理,拌和场要选在空旷、干燥、交通便利,并远离工厂、居民区、经济农作物及畜牧业集中的区域,避免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拌和场地的面积要根据项目工程量、拌和设备的型号、施工工期、材料供应速度经过计算确定,拌和场占地面积应满足施工需要,一般不小于12000平方米(特殊路段地理条件受限时可分成几个拌和
场),并将生活区及工作区分开。
3、拌和场地要有良好排水、防水措施。
分隔仓内应纵向每隔5〜10m , 横向每隔15〜20m设盲沟,坡度不小于0.5%,盲沟应与场地排水明沟相连,在堆料仓前后应设置排水明沟,保持排水通畅,场地内不允许积水。
4、要求对基层堆料场地用水稳结合料进行硬化(厚度不小于20cm ), 面层堆料场地和场区道路采用水稳结合料加水泥砼(厚度不小于
8cm )或沥青砼(厚度不小于6cm )进行硬化。
杜绝产生弹簧、翻浆现象。
要求设专人每天对拌和场、场区道路等及时进行洒水清扫,减少灰尘对集料的二次污染。
5、拌和场地内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配备消防设备。
(二)原材料堆放和质量管理
1、项目经理部要采取有效措施,按原材料质量管理程序进行检验。
不合格
材料不得进入料场。
2、不同规格砂石材料要严格分档、隔离堆放,严禁混堆。
各档材料间应设置高于2m的硬分隔墙,2m以上部分可采用软隔离;分隔墙顶面高度应高于料堆坡脚至少50cm以上,料堆形状为梯形。
砂石材料堆放时应防止离析。
3、基层4.75mm 及以下集料须设雨棚或覆盖防雨油布。
面层4.75mm及以下集料必须设防雨棚,防雨棚仓储面积至少大于2000 平方米并满足实际施工需要;面层4.75mm以上集料宜覆盖防雨油布;袋装水泥应在室内架空堆放。
(三)拌和场内施工标牌
1、拌和场地施工标牌要结合监理规程有关原材料及混合料报验制度
的规定,在材料堆放处设立原材料品名牌及报验牌,在拌和设备前设
混合料配合比标牌,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施工。
2、不同规格的材料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原材料报验牌上应注明材料品名、用途、规格、产地、检验时间、检验结果、监理工程师是否同意使用等内容。
间歇式沥青拌合站沥青混凝土计量控制
作业条件:
1.试验室已下达沥青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2.所用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3•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运转灵活、安全、可靠。
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
要求,安全可靠。
4.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
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计量器具灵敏可靠,并按施工配合比设专人定磅。
5.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6.新下达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热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及其质量控制是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施工单位必须从原材料的管理,搅拌设备的正确使用,混合料的装卸运输等诸多方面对沥青混合料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格控制。
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化、计量为基础。
对于任何一项事物或活动,都存在数量和质量的问题,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而没有质量也就谈不上数量。
数量是形象,容易被人们所理解,而质量是比较抽象,含义广泛的。
对这一个在日常语言文字交流中经常提及的术语,尽管人们试图于行政或技术法规中给出确切的定义,并在GB/T6583-1994 (idtlSO8402:1994 )中给出质量的定义:“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例如事物可以是活动或过程产品组织体系或人上述各项的任意综合。
”
对物体,质量要素是其状态、性能;对一项活动(过程)质量要
素是其时效性、与其计划和目的的符合性、对相关活动(过程)和全
局(乃至历史)的影响;对于数据资料,一是形式:载体质量、单位制、有效数字、符号、文件(档)规格和格式、责任人的签字、审核程序、时空密
度、繁简程度,文件(档)完整程度、文档压缩取舍方法、易脍坏值和内差数据准则、异常数值(特殊意思)的原由、量值分布和环境评估的推导和结论等均为评价数据资料质量的指标;二是内在质量:数据资料的不确定度、可靠性、溯源性、代表性、时效性、合法化,承担任务的单位资质、人员水平、仪器设备质量及采用的方法,和数据资料的元数据等质量证明文件都表征其质量水平。
工程建设归建设部监督管理。
标准化工作的目的之一是“提高质量”,计量工作的目的之一也是保证数据质量,产品质量法的目的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它们仅是对象、角度的差异,不存在谁主谁次。
不能认为“质量问题归质量法”,“质量部门抓总、标准化、计量部门配合”,更不可肆意拓展产品的概念,混淆法律适用范围,否则将导致
“依法办事”办成“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