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电影类型分析.doc
中日两国电影与文化分析.doc
中日两国电影与文化分析-1中日两国的社会与文化概况从总体上看,中日两国的社会一般具备现代性、商业性、标准化等共性,与此同时,由于两国文化背景、国家意识形态及工业化进程的不同,又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
首先,中日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属性以及所承担的主要功能上。
从文化产品的生产目的上讲,文化产品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而被市场化生产的,虽然是精神产品,但其根本属性是任然是商品。
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阶段,资本主义在日本开始发展,经过了短短的四十年探索就成功的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由于大力度的改革,市场经济在日本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就十分稳固,从而日本经济并没有经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而是直接进入到了帝国主义时期。
所以学界普遍认为日本文化产业从诞生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商品属性,也是以单纯的商品展现出来的,其文化产品完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社会化的生产,所以其产品娱乐性很强,用市场效益来反应产品是否取得成功。
由于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和政治环境因素双重影响,中国所生产的文化艺术产品难免带上主流意识形态的痕迹,其内容主要是歌颂政治形态,文化产品为我们展示的人物形象也大部分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中国式文化产物。
它的主要功能一是实现国民教育,而是引导主流文化走向,实现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服务的目的。
所以对于中国文化产品来说,经济效益是比较次要的方面。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进入开放的时期,受开放的经济环境影响,文化产品的生产才逐渐开始注重经济效益,看重市场导向。
关注的角度也像普通大众倾斜,开始满足大众休闲娱乐的需求。
由于政治环境因素,到现在为止中国文化也不能完全说是以市场为目标导向的,也不是完全属于商品范畴的,强调教育引导仍是十分重要的功能。
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中日两国的受众群在审美标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里所说对于文化产品的审美标准仅仅是指的平均值而非绝对值。
对于不同的文化而言,审美标准就是平均值,而对于固定的某一种文化而言,审美标准就是绝对值。
中日剧情片电影叙述方式的对比研究
中日剧情片电影叙述方式的对比研究作者:何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摘 ;要: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改编自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
这部电影通过多重叙述视角的组织与建构,为读者展现了善恶交织的悖论诉讼,以及价值失落时代的人性思考,其叙事技巧与人文内涵带来丰厚的解读层次。
王全安导演的电影《白鹿原》改编自作家陈忠实的同名小说,以田小娥为主要的叙事路线,单一的叙事视角使得原小说浓厚的民族历史主题的消失。
两部电影在呈现时均有一个鲜明的男性视角,可见其对于女性的不同程度的忽视与物化。
关键词:《筱竹丛中》;《罗生门》;《白鹿原》;女性失声;价值取向作者简介:何音(1993-),女,满,河北人,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2黑泽明的著名电影《罗生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并取《筱竹丛中》为电影之骨肉,原著与改编在艺术世界中均属经典之作,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的同名小说《白鹿原》。
小说《白鹿原》长达五十万字,描绘了田小娥与鹿原祖孙三代的纠葛,反映了渭河平原时代的变迁,从1911年清朝的崩溃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时近半个世纪。
2012年9月15日,王全安导演的《白鹿原》在全国上映:影片中,女主角田小娥是两个姓氏之间家庭斗争的象征,原著中的激烈的家族斗争和时代的巨大变迁,在电影中沦落为田小娥与不同男性感情纠葛的背景。
这部电影充满了田小娥和不同男人情爱场面,女性身体成为民族、政治、权力和地方色彩的特殊修辞。
当女性只是作为一个欲望的对象被呈现和观看时,就有必要探讨在历史和民族的生死之后,在电影中选择女性叙事策略的深层原因。
一、再解读《筱竹丛中》的意义罅隙:隐蔽女声的重新发掘当我们再度回归小说,从电影改编的取舍偏重考虑基点出发,重新对芥川龙之介在文本中体现的价值取向作出阐释。
中日两国电影类型分析.doc
中日两国电影类型分析-1前言电影与民族文化有密切关系,往往真实地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特性。
即由于一国的某种处境、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才会出现某种类型的电影作品。
钟大丰教授指出中国电影是在影戏的基础上产生的,影戏由戏和影组成,其风格是矛盾而又统一的。
电影在法国诞生,之后的不仅便传入了东方。
早期的中国电影受作为长期的传统文化艺术戏剧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中国早期的电影,不论是题材还是拍摄方法都是源自于戏剧。
一百多年之前,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是直接采用摄影机拍摄京剧《定军山》片段录制而成的。
2早期电影简介第一部电影诞生之后十年,我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才问世,同样也是采用戏剧的结构形式来拍摄的。
受《难夫难妻》的影响,此后的大部分的早期中国电影等也都采用的是与《难夫难妻》相同的拍摄模式。
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影戏理论逐渐成为了影响中国电影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正如中国著名电影理论学家陈犀禾所说的:作为传统的东方美学概念,影戏的范畴甚至包括了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范畴,影响了百余年的中国历史。
在电影不断发展之中,技术形态也随之不断改变,但是技术的改变没有影响到中国人对于电影基本性质的把握,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美学观念,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又产生了如下表述,虽然影戏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己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其对于电影的影响却是长期而持久的。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影戏理论成为了中国电影理论的最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电影中所特有的类型是戏曲片和武侠功夫片。
从中国电影诞生以来,拍摄戏曲片和武侠功夫片就没有间断过。
值得一提的是,以电影形式来表现传统的戏曲其难度是非常大的。
采用较多的舞台布景设计的粤语戏曲片还相对容易处理,而注重虚的京剧与昆曲,不但其动作流程丰富,而且很少舞台布景,如何与电影艺术相结合,还需要进行更长期的实践和研究。
虽然戏曲电影类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但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值得我们共同努力来发掘这个宝库。
中日美动作影像风格比较
中日美动作影像风格比较“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是承受着先前的遗产。
”在丹尼尔·贝尔看来,这种先前的遗产”本质上是文化,文化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最终解释的系统。
动作电影中的追逐、武打、搏斗等场景代表着人们对力量和速度的向往,通常是一部电影中的华彩乐章。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动作电影在影像风格上的差异,从一个小切口处审视文化对影像的塑型作用。
一、膨胀式的动作——中国动作影像的文化语汇中国的动作影像大多由武术动作演化而来。
中国武术不仅是一套动作组合,更是一个融合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运动宇宙。
它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主张“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发展了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武术哲学,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由其生发,中国动作影像是一种具有较高文化浓度的影像,慢速播放和时间回环是中国动作影像最常用的语汇,它的表述重点是渲染单个动作或动作的细节为武打场面点睛,追慕动作中最有神采的聚光点。
慢速播放在中国动作电影中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66年张彻的《边城三侠》,该片通过慢速播放延长侠客出场的过程,突出侠客的精神气概。
后来慢速播放在打斗过程中被广泛运用。
电影《太极张三丰》为了营造“动之则开,静之则合”的太极意境,首次将完整的太极动作分解为“刚”“柔”两部分,两者保持不同的速率,柔韧的部分用慢速播放突出柔丽的美感,发劲的招式用正常速度行进;或者舒缓处采取正常的速率,发力时接入慢镜头塑造动作中的刚性。
该片在微观细部运用“慢速播放”标志着创作者对“慢”影像的探索进入了新的审美层级,今年的电影《孤岛少女》也同样学习了此电影的优点,把动作格斗的镜头切入了快慢。
2013年电影《一代宗师》则更进一步开掘了慢速影像美学,片中几乎所有的打斗回合都将动作放慢,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动作如何发力与受力,并在力量的延宕中感受中国武术的美感。
探究中日电影题材中的“犬”类影片
关 键 词 : 中 日电 影 ,“ 犬”
中图分类号 :.0 1 5 9
一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0 2 5— 0 0—0 0 6— 2 X 2 1 )0 0 0 2 六 天,最终和老爷爷团聚。影片依循了这一 真实故事 ,运用 电影 中的特 有 流畅 画面 ,人 物 表演 ,以及 音 乐 方 面 的 多 重效 果 ,打 造 出 了 因 真 实 魅 力 而具 有 极 强 艺 术感 染 力 的 电影 。 而 中 国此 类 题 材创 作 很 多 改 编 自小 说 等 艺术 创 作 ,甚 至 更 多 的 是 编 剧 的一 己之 思 。艺 术创 作 成 为 了 中 国同 类 影 片 的首 选 ,艺 术 创 作 是 指 艺 术家以一定 的世界观为指导 ,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 ,通过对 现实生活观 察、体验 、研究 、分析 、选 择 、加工 、提炼 生活素材 ,塑造艺 术形象 , 创 作艺 术 作 品 的创 造 性 劳 动 。艺 术 创 作 是 人 类 为 自身 审 美 需 要 而 进 行 的 精 神 生产 活动 ,是 一 种 独立 的 、纯 粹 的 、高 级 形 态 的 审 美 创 造 活 动 。 艺 术创作 以社会生活为源泉 ,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 ,实质上是一 种特殊 的审美创造 。改编 自作 家张贤亮的 《 邢老汉和狗 的故事》,搬上 荧屏成为了颇具悲凉意味的 《 老人与狗》 、诸 如 《 白桦林 中 的哨所》 等 影片 ,也取材 于真实生活 ,创 作了一位年轻士兵与狗的动人故事 。虽然 不是具体的人 ”犬” 间故事 ,但创作者选取生活 中的典型事例也更具有 普遍的代表性 。不是真实个例 ,却将千千万 的真实故事浓 缩于一部作 品
中日动画电影制片模式对比研究
中日动画电影制片模式对比研究绪论电影产业是中国未来的黄金产业之一。
在文化经济领域,电影自商业化模式诞生开始,就具有其他文化产品所不能及的现代化特点,他是一种艺术的集合体,更是一种艺术的形态。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份子,独立于电影产业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将要大力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
本论文将在动画电影生产方面,从制片模式入手,结合2015年和2016年初的数据和相关案例,以此作为基点,对比世界主流国家日本的动画电影制作模式,寻找国产动画电影制片模式在创作与制作两个方面的优劣。
一、动画电影概述(一)动画电影界定动画,是汇集绘画、漫画、媒体、影像、音乐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它不单纯的只是动画片,是包含诸多领域的作品的集合;电影则是一门采用活动画面技术,结合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
而结合两者的,则是在现代电影行业中大放异彩的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即采用动画的各种形式制作的电影作品,概念诞生是为了与真人电影有所区分,但并不代表在电影院内放映的动画作品就能被称之为动画电影.维基百科词条:动画电影//wiki/%E5%8B%95%E7%95%AB%E9%9B%BB%E5%BD%B1]]。
动画电影与电视放映动画片不同的是,其含有独立的故事剧情和长篇幅的描绘,自成一体的故事结构,更为精良的制作水平以及特殊的视觉表现。
这不仅仅是他与普通动画片的区别,更是与电影产业中其他份子的重要区别。
动画电影是电影产业和动画产业的接点,它包含着动画制作的特殊的艺术性,创作的高自由度,也拥有电影制作的一切,甚至比起其他领域的电影作品,动画电影更具有强大传播价值。
动画电影的受众广泛,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发展兴盛的中国,电影产业也在逐步走向完善和繁荣的过程之中,作为中国电影市场中所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国产动画电影正在逐步走入电影消费者的视野,人们对于电影内容的需求日益扩大的同时,也对动画电影有着更加苛刻的审美需求,中国动画电影正在面临着有史以来的一次巨大的挑战。
中日动画电影的叙事方法与审美比较——以《魁拔》和《千与千寻》为例中期报告
中日动画电影的叙事方法与审美比较——以《魁拔》和《千与千寻》为例中期报告一、前言动画电影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电影形式,在具体制作上与实景电影有很大的不同。
在影片叙事方法和审美上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本文主要研究中日两国动画电影的叙事方法和审美比较,选取的两部作品分别是中国电影《魁拔》和日本电影《千与千寻》。
二、《魁拔》的叙事方法和审美特点《魁拔》是一部中国3D动画电影,于2010年上映。
该电影描述了一个发生于古代中国的神话故事,主人公魁拔带领着多个部落的勇士一起抵御外界的入侵。
该电影的叙事方法和审美特点如下:1. 叙事方法《魁拔》在叙事上采用了传统的英雄史诗式的方式,即在一个个大气磅礴的场景之后,加上一个势不可挡的主角来推动剧情。
这个主角需要具有强大的力量和英勇的精神,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众人于危难之中。
而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该电影注重强调情感、生态、宗教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层层堆叠的情节,实现了紧凑而既有气势的情节进展。
2. 审美特点在审美上,《魁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和西方电影元素的多元审美思想。
在场景上,该电影呈现出一种多彩而缤纷的视觉效果,其中不乏大自然的美好和物与人共生的理念。
同时,该电影还融合了大量的武侠元素和特技效果,塑造了一组具有中国传统武士精神和理念的英雄形象,从而体现了民族情感和文化价值。
三、《千与千寻》的叙事方法和审美特点《千与千寻》是一部日本动画电影,由宫崎骏执导,于2001年上映。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千寻在被父母带到乡下时意外进入了神秘的神灵世界,并在这里历经了危险和磨练后最终摆脱了魔法的困扰。
该电影的叙事方法和审美特点如下:1. 叙事方法《千与千寻》采用了幻想式的叙事方式,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复杂的世界观。
在叙事过程中,该电影的情节起伏跌宕,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成长和培养,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思想和宫廷雅士的文艺气息。
因此,该影片虽然属于幻想类型,但却具有非常丰富的叙事内涵和情感深度。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以《南京!南京!》等影片为例
2015年第10期一毋庸置疑,《南京!南京!》(下称《南京》)是一部宣扬反战思想的影片,其主题突出反映了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苦难,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前者遭受的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后者承受的是灵魂的折磨。
有别于其他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南京》用较多的镜头反映了个别日本士兵在大屠杀期间的心理活动,第一次通过电影语言告诉人们:随处残暴淫虐、无恶不作的日本兵也有人性,竟也会悲悯生命。
对中国一些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者来说,这实在不易接受。
故而,影片自播出起便引起强烈的争议是必然的。
影片注意了中日两国人民在面对战争灾难(尤其是生死问题)时的种种不同表现。
而这些表现,潜藏着两国人民迥异的生死观。
民国时期的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种文化数千年来养成了独特的生命价值观。
比如,重生慎死。
《论语·先进》载:“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显然孔子是重生慎死的。
又据《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
”①孔子首先关心的人有没有受伤,而不问及马的情况。
《孝经·开宗明义》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②更何况生命呢?荀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人“最为天下贵”。
可见,在中国文化中早就滋生了高度珍视生命的仁爱思想。
佛教传入后,“天地间以生为大”、“慈悲为怀不杀生”等教义也以各种途径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影响着他们对生死的态度。
无论是知识阶层,还是普通民众,都以不同方式接受了这种价值取向。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死生亦大”,“仁者,爱人也”,是夫子教诲,自当恪守。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这些体现人性光辉的晦涩文言已化作“上天有好生之德”、“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生活准则。
可见,这种生命可贵、生命至上的思想已经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为了活下去,不做无谓的牺牲,哪怕忍受一定的屈辱。
中国内地和日本青春纯爱电影比较研究
中国内地和日本青春纯爱电影比较研究
自电影诞生以来,爱情一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青春纯爱电影作为其中的一种,在日本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内地则起步稍晚。
本文聚焦中国内地和日本青春纯爱电影的比较分析,重点梳理中国内地和日本青春纯爱电影各自发展的历程,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着眼于电影文本的解读和分析,从发展历程、背景和电影美学三方面对两国青春纯爱电影进行比较。
其中背景对比研究包括文化传统和社会意识两方面。
电影美学比较研究则从叙事风格以及影像语言两方面进行。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认为日本的青春纯爱电影所具有的美学特征,相对成熟固定的情感表达模式和更为开放、发展的理念与认识,相较于中国内地青春纯爱电影还是过于着重传统浪漫而忽略实际有
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对于要让这个类型电影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而言。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第一章:中国内地和日本青春纯爱电影发展历程比较;第二章:中国内地和日本青春纯爱电影的背景比较;第三章:中国内地和日本青春纯爱电影美学风格比较。
中日动画电影创作风格之比较
中日动画电影创作风格之比较绪论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的动画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以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着。
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形式,动画电影在二十世纪得到了普遍发展,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们在影像的世界里编织自己的童真和梦幻。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动画电影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歩发展,带领着人们走进那旖旎的多彩世界,唤醒着人们心底最纯真的梦,构筑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心灵家园。
中国在世界动画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沿着万氏兄弟开创的动画之路一路走来,中国动画电影曾一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祷就了"中国学派"式的辉煌。
如今的中国动画电影在经历了90年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之后,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正在衰落与新生中探索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而与此同时,日本动画电影却以其世界动画大国的傲人姿态瓜分着中国的动画市场。
面对中国动画电影面临的尴尬境地,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动画电影既无法延续前辈们创造的辉煌,又无法开拓出新的发展之路?难道本属于中国动画电影的风格已经被磨平殆尽了吗?带着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比较,挖掘出属于中国动画电影本身的特色与优势。
我们相信,中国动画电影会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走向新的辉煌。
一、研究背景首先,中国和円本动画电影几乎同时起歩,并且都是在美国动画的影响下产生、发展的。
万氏兄弟是在看了《大力水手》、《勃比小姐》等早期美国动画之后萌发了创作中H自己的动画的想法。
早期万氏兄弟作品的诙谐幽默,角色的夸张和变形等这些特色就明显带有模仿当时美国动画的痕迹。
在日本,大川博创立了东映动画株式会社,他亲自去美国迪斯尼公司参观,带领员工们观看迪斯尼的影片,学习借鉴他们的创作风格和制作技巧,从而带动了R本动画的崛起。
山此可以看出,中国和H本动画电影都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带动了本国动画Itl影的发展,中FI动画电影有共同的发展基础。
其次,上I—n:纪90年代,由于本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动画电影没有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逐渐脱离了市场需求,已无法延续曾经的辉煌,出现了"断层",丌始走下坡路。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作者:崔昆仑来源:《新闻世界》2015年第10期【摘要】影片《南京!南京!》反映了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的苦难。
有别于其他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影片注意了中日两国普通人在面对战争灾难(尤其是生死问题)时的不同表现。
笔者试图通过对该片的分析,及其与其他同类题材影片的比较,挖掘潜藏在两国人民生死观的差异。
【关键词】《南京!南京!》反战生死观差异一毋庸置疑,《南京!南京!》(下称《南京》)是一部宣扬反战思想的影片,其主题突出反映了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苦难,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前者遭受的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后者承受的是灵魂的折磨。
有别于其他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南京》用较多的镜头反映了个别日本士兵在大屠杀期间的心理活动,第一次通过电影语言告诉人们:随处残暴淫虐、无恶不作的日本兵也有人性,竟也会悲悯生命。
对中国一些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者来说,这实在不易接受。
故而,影片自播出起便引起强烈的争议是必然的。
影片注意了中日两国人民在面对战争灾难(尤其是生死问题)时的种种不同表现。
而这些表现,潜藏着两国人民迥异的生死观。
民国时期的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种文化数千年来养成了独特的生命价值观。
比如,重生慎死。
《论语·先进》载:“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显然孔子是重生慎死的。
又据《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
”①孔子首先关心的人有没有受伤,而不问及马的情况。
《孝经·开宗明义》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②更何况生命呢?荀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人“最为天下贵”。
可见,在中国文化中早就滋生了高度珍视生命的仁爱思想。
佛教传入后,“天地间以生为大”、“慈悲为怀不杀生”等教义也以各种途径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影响着他们对生死的态度。
基于中日韩影视剧的对比分析
基于中日韩影视剧的对比分析张芳芳摘要:现在,美国电视剧在东亚非常受欢迎,中国观看外国电视剧的人数也在增加。
他们中的许多人喜欢日本和韩国的电视剧。
日本爱情电视剧中的情节使人们相信世界上存在真实的爱情,韩国电视剧也从其他方面影响着人们,但是这些电视剧中的角色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找不到,是不现实的。
影视它具有舆论指导的功能,其最终目标是社会利益而不是经济利益。
因此,影视文化的生产被归为精神生产而非物质生产。
关键词:影视分析;对比研究;影视情节首先对于国内电视剧,总局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市场规范,评论和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电视剧产量保持稳定,艺术水平显着提高,真实题材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的电视剧随着中国力的不断提升,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创造新局面。
其中有以下这些特点:1.继续向美好的方向发展;坚持“宣传,保证,管理”的三位一体,不断优化和加强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全面部署新时期电视剧的工作。
加强源头指导,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示范指导作用;加强宣传和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优秀作品的传播效率;加强行业管理,营造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现代中国电视剧主题是积极宣传,努力弘扬改革精神和时代风范。
关注普通生活并反映社会变化,青年风格的新表达赢得了观众的共鸣。
丰富的主题类型和多样化的组合,主题突出,主题均衡,多屏联动的制作和播出模式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电视剧制作结构。
在新时代,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加强内容建设,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新思想带来的一系列历史变迁,新发展思想的一系列历史成就,为我们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丰富的经验。
2.面临的问题;创作水平有待提高,内容同质化严重,细节设计不严谨,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的电视剧整体缺乏项目管理和控制能力,观众参与新媒体时代电视剧产业的改组,发展电视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产和广播业的改组表明了互联网文化对传统观看电视概念的初步影响,因为国内电视剧市场的前景仍然乐观,导致中国电视剧制作公司流行的侥幸心理很多,总觉得在中国可以被认可的战略是稳健的企业战略,故而不对电视剧的内容进行自主创新,大部分是对以前题材的翻拍和借鉴。
Word长文档排版(素材)
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西风东渐”下的中日动画20世纪初,这样的年代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时期,科技和战争并存,生存的苦恼和种种新发现同时扎根在这里。
人们在乱世探讨科技的奥秘,追求生命的真理,动画也诞生在这样纷繁的乱世。
当中日两国在为动画之谜苦思不得其解时,西方人已经在用逐格拍摄法制作动画。
美国的迪斯尼以无与伦比的力量横扫全球,它在每一个国家搭建了一座动画片的舞台,在各国上映自己的剧目。
中国和日本的动画就在这个舞台上经历了摸索到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中日两国的社会使命与对西方文化的诉求。
在几经磨练之后,中国和日本分别成就了不同的空间。
“西风东渐”下的相同风格1918年,美国动画片在中国上海的首次放映吸引了中国热爱美术的年轻人。
在这样的契机之下,中国一批年轻人产生了研制属于中国自己的动画片的想法,其中就包括万氏四兄弟。
万氏兄弟即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真实名字分别叫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
四兄弟自幼喜欢绘画,成人后开始绘画生涯。
1919年老大万籁鸣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在美术部、活动影片部任职。
1925年老二万古蟾结束任教生涯,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影片部美术设计。
不久,其他兄弟陆续从美专毕业,考入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工作。
从1920年开始,万氏四兄弟在上海闸北通天庵路的一条弄堂里进行着中国最早的动画试验。
一个夜晚,万氏兄弟在一本厚簿子的每一页的角上,一气画了几十页猫捉老鼠的图画,故意把猫和老鼠的距离越画越近,然后迅速地翻动簿子。
就这样,一不小心触动了“视觉暂留”原理,推开了动画电影的大门。
万氏兄弟的绘画生涯由此转为“会动的画”。
1922年,商务印书馆约万氏兄弟为馆里自制的一种“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做广告。
他们先后拍了三部动画广告片,由于背景问题不能解决,成绩均不理想。
动画人物描在纸上,不能显露背景;倘若用刀片挖去背景,这样的方式又只能适用在线条简单的背景,复杂的就受到限制。
中日青春电影审美风格比较
中日青春电影审美风格比较【摘要】中日青春电影在审美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日青春电影的背景和发展、主题和情感表达、拍摄手法和艺术特色、音乐和氛围营造以及受众群体和反响等方面。
中日青春电影的审美风格在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受众需求上存在差异。
随着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中日青春电影审美风格也逐渐融合,展现出更多共同点。
中日青春电影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未来,中日青春电影可能会在主题表达、艺术手法和受众群体上更加多样化,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观影体验。
通过深入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日青春电影的审美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其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青春电影、审美风格、比较、背景、发展、主题、情感表达、拍摄手法、艺术特色、音乐、氛围营造、受众群体、反响、异同、发展趋势、影响、青少年。
1. 引言1.1 中日青春电影审美风格比较中日青春电影在审美风格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这些差异和相似之处反映了两国青春文化与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日青春电影各自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同时也受到了各自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中日青春电影审美风格的比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在叙事方式上,中国青春电影往往注重家庭、友情和草根情感的表现,强调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交流;而日本青春电影则更加注重内心的独白和个人成长,强调人物内心的纠葛和思考。
在视觉风格上,中国青春电影常常以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为背景,注重风景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而日本青春电影则更加注重细腻的画面处理和情绪的渲染,强调镜头语言的表达和节奏的控制。
中日青春电影在审美风格上各有特点,但都致力于通过表现年轻人的成长与情感体验,探讨青春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
通过比较中日青春电影的审美风格,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青春文化的异同,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2. 正文2.1 中日青春电影的背景和发展中日青春电影在近年来备受关注,成为两国电影市场中的一大亮点。
在日本,青春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中日青春电视剧对比分析
中日青春电视剧对比分析日本青春片值得中国青春片借鉴说起青春电影,日本青春电影应该算是鼻祖了。
例如《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等,都曾经感动过无数的中国文艺小青年们。
而中国的青春怀旧电影们也明显感觉到有日本的影子,最起码在拍摄风格上,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日系小清新”风格。
尽管青春电影世界各地都有,好莱坞每年也生产大量的青春电影。
但是,这些青春片都没有像日本和中国一样能引发社会现象,并取得一线大片的票房待遇。
终其原因,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这一点上,日本青春电影是最值得中国借鉴和参考的,因为两国同属于东方文化。
比起美国好莱坞那样《歌舞青春》那样闹腾的青春片,日本青春片主打暖暖的初恋、淡淡的忧伤,这种气质是东方人才会懂的隐忍、内敛。
是啊,青春就是一部电影,它是唯美的、逆光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让人揪心的。
这一点上,日本青春电影发挥到了极致,而后来者中国青春电影其实也不差,也深深掌握了青春的精髓青春电影其实就跟我们每个人的青春一样,是眼里只有对方而没有别人的。
青春电影只看粉丝的眼光而不用去关心评论家的眼光;青春期的我们也是一样。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国青春片的尽管中国青春片遭受很多业内人士的诟病,但是对比日本的青春电影,更是没有什么主线和高潮,并且格局更小,仅仅是纯纯的暗恋和一些芝麻小事。
但是,青春电影有它成功的秘诀。
它贵在一种体验,一种如诗如梦的往事。
每个人都有初恋,每个人都有青春。
观众追求的是“代入感”,看的是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初恋。
这一点上,日本观众比中国更成熟,更明白,所以也更宽容,懂得欣赏这些“玛丽苏”电影。
我之前有过评论《何以笙萧默》的文章:《关于“何以”的争论,是时候谈一谈“烂片”的科学定义了!》中有过专门的论述。
例如玛丽苏电影《五十度灰》,很多男性观众都觉得很无聊,但是它不能算是烂片,因为它是女性的A片,本来就是为了满足女性观众的审美需求而来的。
否则,也不会有这么高的票房。
而日本娱乐产业一直是粉丝和偶像经济的天下,这和美国娱乐产业是明显不同的。
日本电影和中国电影风格有什么区别.doc
日本电影和中国电影风格有什么区别日本电影是指在日本本土拍摄制作或由日本人拍摄制作的电影。
在这些风格上,跟中国的电影是有一定区别的。
两个国家的电影风格呈现了怎样的特色呢?一起往下看就知道了。
日本电影和中国电影风格的区别近两次看的电影都有部日本的,比较安静,人文,感人的,但并不很出奇,和预期的差不多,日本影片的表现方式过于夸张,而缺乏逻辑,不能说不好,只是不适合我这种人的口味。
或许是受了中国电影,电视剧的熏陶,我们习惯于将每个细节追求到极致,将每个情节都挖掘充分,理出一个逻辑顺序来,而日本片似乎更习惯于跳跃性的思维,莫名其妙中,一个人不见了,忽然间,一个人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而省略了其没落或成名的过程,而这对某些现实主义来讲难以接受。
还记得《东京铁塔:我与母亲》,这是对亲情描绘的很浓重的影片,而确实从母亲的青年到老年的过渡都做的非常出色,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经历也非常自然,然而孩子成人后的刻画就显得非常粗糙了,莫名其妙,他似乎就有出息了,而之前我们观众看到的不过是个颓废的青年形象。
虽然,这部电影获得了很多国际奖项包括日本国内的,但说实话,这部电影的水平和中国的亲情片相差无几,在细节上的刻画可能还没有那么真挚自然。
再说到中国亲情片,可以说,让你感动到流泪不是件困难的事,它的不足之处是将电影都无意识的制成了苦情片,所谓成功的影片无外乎,孩子出生在贫寒的家庭,父母如何用尽一切能力培养他,可能中间还会发生一些惨剧,然后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就,回报父母,可能结局还没那么好,通常此时父母都不在了。
这的确很感人,但光感人不是一部电影追求的最终境界,它应该有更宽广的思路,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渠道,比如故事情节完全可以跳出这个范围,不是所有的感人的亲情都发生在贫寒的家庭,在普通的家庭中同样可以挖掘出故事。
也可以基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这更加现实,也和社会结合的更加紧密。
日本电影风格对中国的影响被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实际上是日本在伪满洲国时期建立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
中日两国电影的“情感纠葛”
[摘要]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电影作为文化传播媒体,中日两国电影沿着历史的形态轨迹不断推进和发展。
日本电影起源于欧美电影,吸收了欧美电影元素,形成了自身的风格。
尤其是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等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东亚国家。
文章分析和阐述不同历史时期,日本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和带给中国电影的影响,以及中日电影的合作。
[关键词]中日电影;影响;合作;交流[中图分类号]J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98(2017)01-0101-03中日两国电影的“情感纠葛”张娅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收稿日期]2016-11-06[作者简介]张娅萍(1981—),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化和日语语言学。
一、日本电影对中国电影形成初期的推动根据中国电资料馆的公布的资料可知,新中国初期电影的出现是借助日本电影的力量。
比如,内田吐梦等人对东北电影制片厂(即后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大力协助。
后来,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桥》、《草原上的人们》、《皇帝的梦》、《六号门》、《保家卫国》、《钢铁战士》等众多电影都有日本人的参与。
持永只仁就是其中之一,他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创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电影界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与受到苏联现实主义深远影响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受到好莱坞影响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不同,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作品大多反映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具有通俗性、平民性、传奇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对叙事音乐和插曲的重视,独白的使用,这些都是长影作品的显著特征,也是其在中国电影行列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广为人知的《铁道卫士》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60年拍摄完成的。
这部电影和1933年内田吐梦的无声电影代表作品《警察官》的剧情有很多相似之处。
二、日本电影在中国的传播1972年之前,中日两国未恢复邦交正常化,两国电影界的交流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美、日、中动画电影赏析
美、日、中动画电影赏析梁宸回顾我们的童年,有谁不是与动画片一起相伴成长的呢?所以今天我想来说一说这些风格各异但又各具特色的动画片。
说到动画电影,人们脑海里大都会想起一些美国动画电影,日本动画电影与中国动画电影的名字。
不得不说的是中国的动画电影市场主要由这三方主导,但是就电影质量和收欢迎成度而言,美国动画电影和日本动画电影则更胜一筹。
我也不是刻意去贬低中国动画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电影一样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等。
在我看了很多的动画电影后,我也总结出了各国的动画电影的不同点。
比如说动画的剧情,描写手法,画风和影片传达的价值观等。
首先就来说一下我之前最喜欢的美国动画电影吧。
美国一直都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
“美国梦”俨然已经成为了美国一个闪亮的标志。
除了这个之外,我还是不得不说一下他们的“英雄主义”。
好莱坞大片中从来都不缺少的就是英雄,例如超人、蝙蝠侠、金刚狼和钢铁侠,这些美国超级英雄的名称早已熟透人心。
所以说,在这种全民“英雄主义”的背景下,美国的动漫电影同样存在“英雄”的情结,也就不足为怪了。
就拿前两年上映的《超能陆战队》来说吧。
影片改编自漫威于1998年出版的同名漫画,故事设定在一个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虚构大都市旧京山中,一位精通机器人技术的小神童滨田广发现,这座充斥高新技术的城市正遭遇着一场犯罪危机,为了拆穿阴谋拯救家园,他将携伙伴机器人Baymax,与一伙生拉硬凑的菜鸟团队组成“六大英雄”联盟,共同作战抗击罪恶。
不得不说,光看影片简介就觉得这个电影的故事非常的老套。
永恒不变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漫威电影的经典套路。
但为什么这类型的电影如此受欢迎呢?不可否认,虽然“个人英雄”的主题非常老套,但是美国动漫电影的画质一流,叙事风格幽默风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团圆的结局也是非常符合国人的口味。
美国电影受到国人的追捧也就不作为怪了。
除此之外,我也曾注意到美国的动画的人物的形象都比较偏卡通化,人物的身材比例一般不会像我们所见到的正常人的身体比例。
浅析中日影视作品生死观研究对比——以《人生大事》和《入殓师》为例
浅析中日影视作品生死观研究对比——以《人生大事》和《入殓师》为例摘要:通过讨论中日两国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以及在电影中如何表现这些观念。
对比中国和日本在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生死观。
以及通过两部电影《入殓师》和《人生大事》,它们分别展示了日本和中国的殡葬行业,并探讨了生死问题。
文章强调了中国和日本在处理生死观方面的不同方法和共同之处,并提出了在现代社会面对老龄化问题时应借鉴对方的观点的建议。
关键词:中日文化、生死观;一、背景与概念提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日两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
我国佛教研究者索甲仁波切指出,现代人忌讳谈及死亡,似乎只要不触及这个话题,死亡就可以离我们很远。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亦认为,生与死是生命的一体两面,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
由此可见中日两国对于死亡教育的概念依据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与宗教信仰等差距下的解读都有各自的差异与相同之处。
日本电影《入殓师》讲述了主人公小林大悟由于欠债而阴差阳错的成为入殓师,一开始对这份职业的厌恶在工作中逐渐对死亡有了新的领悟与理解。
我国近年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有此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通过一系列殡葬故事、市井日常和拟家庭叙事,展现了被忌讳和被边缘化的殡葬从业者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描绘出电影主角莫三妹的成长蜕变和心灵救赎。
对于生死问题,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看法。
但从本质上来说,死亡都是人类生命周期的一部分,都是不能避免的事情。
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影视作品中关于死亡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在影视作品中,生死并不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存在于作品之中,在此可以提取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一定价值意义。
二、中日生死观的发展生死观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对于生与死的根本看法。
儒家的生死观主张“贵生、乐生、轻死”,且将生死观与“仁、德”紧紧相联倡导立德、成仁、取义。
正是在这样的儒家生死观下培养出来了中华民族刚正不阿,自尊自爱的民族气节激发着人们去追求比肉体更为长久的留存价值,即对死而不朽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两国电影类型分析-
1前言
电影与民族文化有密切关系,往往真实地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特性。
即由于一国
的某种处境、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才会出现某种类型的电影作品。
钟大丰教授指出中国电影是在影戏的基础上产生的,影戏由戏和影组成,其风格是矛盾而又统一的。
电影在法国诞生,之后的不仅便传入了东方。
早期的中国电影受作为长期的传统文化艺术戏剧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中国早期的电影,不论是题材还是拍摄方法都是源自于戏剧。
一百多年之前,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是直接采用摄影机拍摄京剧《定军山》片段录制而成的。
2早期电影简介
第一部电影诞生之后十年,我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才问世,同样也是采用戏剧的结构形式来拍摄的。
受《难夫难妻》的影响,此后的大部分的早期中国电影等也都采用的是与《难夫难妻》相同的拍摄模式。
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影戏理论逐渐成为了影响中国电影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正如中国著名电影理论学家陈犀禾所说的:作为传统的东方美学概念,影戏的范畴甚至包括了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范畴,影响了百余年的中国历史。
在电影不断发展之中,技术形态也随之不断改变,但是技术的改变没有影响到中国人对于电影基本性质的把握,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美学观念,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又产生了如下表述,虽然影戏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己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其对于电影的影响却是长
期而持久的。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影戏理论成为了中国电影理论的最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电影中所特有的类型是戏曲片和武侠功夫片。
从中国电影诞生以来,拍摄戏曲片和武侠功夫片就没有间断过。
值得一提的是,以电影形式来表现传统的戏曲其难度是非常大的。
采用较多的舞台布景设计的粤语戏曲片还相对容易处理,而注重虚的京剧与昆曲,不但其动作流程丰富,而且很少舞台布景,如何与电影艺术相结合,还需要进行更长期的实践和研究。
虽然戏曲电影类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但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值得我们共同努力来发掘这个宝库。
3结语
日本是世界上电影产业比较发达且历史颇为悠久的国家。
20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使用本国或美国的发明专利试制有声电影。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具有民族风格的日本电影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日本电影,题材丰富,各具风格,既体现出于传统文化的血肉关系,又映喻近百年来日本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波澜起伏,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而成为东方电影的杰出代表。
同样,日本电影也是从日本传统的戏剧发展演变产生的。
早在十九世纪末期,日本就开始了对戏剧的拍摄实践,最早的是拍摄日本戏剧歌舞伎的几小段表演。
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初的日活公司成立以后,日本才真正走向电影产业化。
日本日活公司不仅拍摄现代题材影片,还拍摄传统题材的古代影片,也曾经专门把戏剧作为单独的电影类型拍成影片。
所以我们认为,传统戏剧文化对日本电影所施加的影响力甚至超过文学的影响。
特别是日本的能剧和歌舞伎的影响最为显而易见。
在日本电影早期发展阶段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电影的叙
事结构和美学表现与日本的传统戏剧形式是非常相似的。
如日本武士剑道片就与日本历史及其武士阶级有关,这类题材是别国不能处理的。
日本常常拍摄《元禄忠臣藏》中的四十七武士,讲述的是以忠君为题材的传统故事。
每当日本电影陷入低潮时,就会重拍《元禄忠臣藏》,电视也不断重演这类连续剧。
《元禄忠臣藏》仿佛成了日本电影界的急救灵丹,由最早的默片时期重拍至今,己经重拍近五六十次,差不多能自成一种类型。
《元禄忠臣藏》和座头市电影都是日本独有的电影类型,其他地区可以借用其某些电影元素,但所拍的己经不是同样的类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