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度常识及测量方法
平面度常识及测量方法

平面度常识及测量方法平面度是指一个物体表面在平面上的精确度。
在制造和工程领域中,平面度是衡量零件表面平坦度的重要指标。
保证零件的平面度可以保证零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一、平面度的意义和影响因素平面度是衡量一个物体表面平坦度的重要指标。
一个物体表面越平坦,说明它更接近于一个理想的平面。
而一个不平坦的表面会导致零件组装和操作的不稳定性,同时也会影响零件之间的精确度。
二、平面度的测量方法1.直尺法测量:这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测量方法。
使用一根直尺放置在被测物体上,通过目视或使用平行仪器来判断直尺与物体之间的间隙来确定平面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要求不高的平面度测量。
2.平行仪法测量:平行仪是一种通过调整两个平面使其平行以判断被测物体平面度的仪器。
通过平行仪的调节,使两个平面之间的间隙最小,可以粗略地判断被测物体的平面度。
3.平面投影法测量:平面投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它利用白光投影仪或激光投影仪将一个光束垂直投影到被测物体上,然后通过观察物体表面上的光斑变形来判断其平面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薄且平整的物体。
4.平面比较法测量:平面比较法是一种相对精确的测量方法。
它使用了一个精密平面与被测物体接触,并通过观察介于它们之间所产生的光线间隙来判断被测物体的平面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测量。
5.平面仪测量:平面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平面度的仪器。
它可以精确测量被测物体表面的高度和平坦度,并通过数字显示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平面仪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重复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工程领域。
总结:。
平面度常识及测量方法

仄里度缺面丈量数据处理.之阳早格格创做正在大中博书院板滞类各博业中,《互换性与丈量技能前提》是一门要害的技能前提课,该课程真量格中歉富,而教教课时相对付较少,许多沉面战易面真量易以做仔细道解.其中形位公好与技能丈量的真量教死明白掌握更为艰易,正在四项形位公好中,直线度与仄里度缺面的丈量是普遍板滞制制止业主要的检测名目,故央供教死沉面教习战掌握.直线度缺面的丈量相对付较为简朴,而仄里度缺面的丈量及数据处理比较搀纯,且明白艰易.本文仅对付仄里度缺面的丈量战数据处理做较为仔细的介绍,希冀初教者能尽量掌握那一沉面战易面真量.一、仄里度缺面的丈量仄里度缺面是指被测本量表面对付其理念仄里的变动量.仄里度缺面是将被测本量表面与理念仄里举止比较,二者之间的线值距离即为仄里度缺面值;或者通过丈量本量表面上若搞面的相对付下度好,再换算以线值表示的仄里度缺面值.仄里度缺面丈量的时常使用要领犹如下几种:1、仄晶搞涉法:用光教仄晶的处事里体现理念仄里,间接以搞涉条纹的蜿蜒程度决定被测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主要用于丈量小仄里,如量规的处事里战千分尺测头丈量里的仄里度缺面.2、挨表丈量法:挨表丈量法是将被测整件战测微计搁正在尺度仄板上,以尺度仄板动做丈量基准里,用测微计沿本量表面逐面或者沿几条直线目标举止丈量.挨表丈量法按评比基准里分为三面法战对付角线法:三面法是用被测本量表面上相距最近的三面所决断的理念仄里动做评比基准里,真测时先将被测本量表面上相距最近的三面安排到与尺度仄板等下;对付角线法真测时先将本量表面上的四个角面按对付角线安排到二二等下.而后用测微计举止丈量,测微计正在所有本量表面上测得的最大变动量即为该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3、液仄里法:液仄里法是用液仄里动做丈量基准里,液仄里由“连通罐”内的液里形成,而后用传感器举止丈量.此法主要用于丈量大仄里的仄里度缺面.4、光束仄里法:光束仄里法是采与准值视近镜战瞄准靶镜举止丈量,采用本量表面上相距最近的三个面产死的光束仄里动做仄里度缺面的丈量基准里.除上述要领可丈量仄里度缺面中,另有采与仄里搞涉仪、火仄仪、自准直仪等用于丈量庞大仄里的仄里度缺面.二、仄里度缺面的评比要领仄里度缺面的评比要领有:三近面法、对付角线法、最小二乘法战最小地区法等四种.1、三近面法:是以通过本量被测表面上相距最近的三面所组成的仄里动做评比基准里,以仄止于此基准里,且具备最小距离的二包涵仄里间的距离动做仄里度缺面值.2、对付角线法:是以通过本量被测表面上的一条对付角线,且仄止于另一条对付角线所做的评比基准里,以仄止于此基准里且具备最小距离的二包涵仄里间的距离动做仄里度缺面值.3、最小二乘法:是以本量被测表面的最小二乘仄里动做评比基准里,以仄止于最小二乘仄里,且具备最小距离的二包涵仄里间的距离动做仄里度缺面值.最小二乘仄里是使本量被测表面上各面与该仄里的距离的仄圆战为最小的仄里.此法估计较为搀纯,普遍均需估计机处理.4、最小地区法:是以包涵本量被测表面的最小包涵地区的宽度动做仄里度缺面值,是切合仄里度缺面定义的评比要领.三、仄里度缺面的数据处理由上述仄里度缺面的丈量要领战评比要领叙述可知,丈量要领战评比要领分歧,数据处理的要领也没有相共.选定某一丈量要领战评比要领,大概间接得到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如采与挨表法举止丈量,再用对付角线法评比其仄里度缺面,则可没有必举止数据处理,可间接得到丈量截止;采与火仄仪举止丈量,则没有管采与何种评比要领,均需举止数据处理;而对付于所有一种丈量要领,如果按最小地区法去评比其仄里度缺面,皆必须举止数据处理才搞得到仄里度缺面值.其余,还应注意到,丈量基准里战评比基准里普遍是没有沉合的(或者道没有服止的).更加是切合最小条件的评比基准里的位子是按本量表面的形状决定的,没有成能正在丈量之前预先决定,如图一所示.且丈量所得到的本初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本去纷歧定是本量表面上的最下面战最矮面,故正在数据处理之前,普遍应根据所测数据对付本量表面的形状特性举止大概分解,收端推断本量表面是凸形、凸形、鞍形或者其余搀纯形态,免得过多沉复估计耗费时间,需要时还可绘出其数据空间分散示企图,从而决定其评比基准里.数据处理要领有:剖析法、坐标变更法战投影做图法等.其中坐标变更法对付数据处理戴有普遍性,该当流利掌握.坐标变更法是将被测本量表面上各面对付丈量基准里的坐标值,变更为与评比要领相对付应的评比基准里的坐标值.由于评比基准里的转动可使各测得值爆收分歧的变更,从而赢得分歧的评比截止.坐标变更法又称为转动法,本去量是正在测得数据上加上一对付应的等好数列.各测面的转动量如图二所示.当采与最小地区法评比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时,最小地区法判别规则亦应流利掌握,才搞正在数据处理之前搞到胸有成竹,预防过多沉复估计而少走直路.仄里度最小地区的判别规则是:由二仄止仄里包涵本量被测因素时,真止起码三面或者四面交战,且具备下列形式之一者,即为最小地区,如图三所示.图一图二最大值与最小值可间接得到被测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1= 90-(-50)=140μm.2、三近面法决定仄里度缺面采用a3、b1、c 2三面组成的三角形动做评比基准里,采与旋转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五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由评比数据可知,过最下面b2 =115战最矮面a1=0,可做二包涵仄里且仄止a 3=b1=c3=5 组成的三角形评比基准里,则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 2 =115 - 0 =115μm.3、最小包涵地区法决定仄里度缺面由本初数据分解,本量表面为凸型,可真止三角形规则,今采用a1、a3、c2三面组成的三角形仄里动做一个包涵仄里,采与转动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六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μm..例二、用火仄仪丈量某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所测数据按丈量程序乏积后,各测面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值.解:采与火仄仪丈量,没有成能间接得到丈量截止,现采与坐标变更法举止数据处理,以适用分歧评比要领赢得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1、对付角线法决定仄里度缺面将二对付角线的测得值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最大值与最小值可间接得到被测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1= 90-(-50)=140μm.2、三近面法决定仄里度缺面采用a3、b1、c 2三面组成的三角形动做评比基准里,采与旋转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五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由评比数据可知,过最下面b2 =115战最矮面a1=0,可做二包涵仄里且仄止a 3=b1=c3=5 组成的三角形评比基准里,则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 2 =115 - 0 =115μm.3、最小包涵地区法决定仄里度缺面由本初数据分解,本量表面为凸型,可真止三角形规则,今采用a1、a3、c2三面组成的三角形仄里动做一个包涵仄里,采与转动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六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1、一个最下(矮)面正在另一包涵仄里上的投影位于三个最矮(下)面所产死的三角形地区内,称为三角形的规则,如图三(a)、(b)所示.2、二个最下面的连线与二个最矮面的连线正在包涵仄里上的投影相接,称为接叉规则,如图三(c)所示.3、一个最下(矮)面正在另一个包涵仄里上的投影位于二个最矮(下)面的连线上,称为直线规则.如图三(d)所示,直线规则是三角形规则战接叉规则的特殊情况四、举例例一、用挨表法丈量某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数据(单位μm),如图四所示,试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值.解:1、对付角线法决定仄里度缺面μm..例二、用火仄仪丈量某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所测数据按丈量程序乏积后,各测面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值.解:采与火仄仪丈量,没有成能间接得到丈量截止,现采与坐标变更法举止数据处理,以适用分歧评比要领赢得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1、对付角线法决定仄里度缺面将二对付角线的测得值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八所示.修坐圆程组:解之得:μm.2、三近面法决定仄里度缺面采用a2、b1、c 3三面组成的三角形动做评比基准里,采与转动法将此三面转动至等下,估计转动量,并将各面转动量与本初数据各对付应面相加,可得评比数据如图九所示. 修坐圆程组:解之得:小包涵地区规则,没有正在接叉线上的其余面均可降正在此包涵地区内,故本量被测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为:f3=32-(-10)=42μm.例三、某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数据(单位:μm),如图十一所示,数据处理采与投影做图法,试按最小包涵地区法评比其仄里度缺面值.解:投影做图法真量是绘法几许前提表里中的投影变更法,其中有换里法战转动法.将真测数据置于投影体系中,对付选定的评比基准里变更成某投影里的笔直里,即可根据相映的评比要领决定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值.根据被测本量表面的本初数据推断为凸形表面,可真止三角形规则.绘出各测面的空间分散示企图,如图十二所示.采用a 3、b1、c2三面组成一个三角形包涵仄里,若过最下面b 2做另一包涵仄里,则可真止最小包涵地区规则. 今采与换里法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将各测面背V/H投影体系中举止投影,并将a3、b1、c2 三面组成的三角形仄里变更成V1/H新投影体系中的笔直里,其余测面皆背V1里投影,过最下面b 2做仄止线与笔直里仄止,可睹其余测面均正在二仄止线之间,如图十三所示.则被测本量表面的仄里度缺面为二仄止线之间的坐标值:f=54μm. 若采与投影变更法中的转动法亦可决定其仄里度缺面值,正在此没有再赘述.。
平面度常识及测量方法

平面度误差测量数据处理.在大中专黉舍机械类各专业中,《交换性与测量技巧基本》是一门重要的技巧基本课,该课程内容十分丰硕,而教授教养课时相对较少,很多重点和难点内容难以作具体讲授.个中形位公役与技巧测量的内容学生懂得控制更为艰苦,在四项形位公役中,直线度与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是一般机械制作行业重要的检测项目,故要肄业生重点进修和控制.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相对较为简略,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比较庞杂,且懂得艰苦.本文仅对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作较为具体的介绍,希冀初学者能尽快控制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一.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平面度误差是指被测现实概况对其幻想平面的变动量.平面度误差是将被测现实概况与幻想平面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线值距离即为平面度误差值;或经由过程测量现实概况上若干点的相对高度差,再换算以线值暗示的平面度误差值.平面度误差测量的经常应用办法有如下几种:1.平晶干预法:用光学平晶的工作面表现幻想平面,直接以干预条纹的曲折程度肯定被测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重要用于测量小平面,如量规的工作面和千分尺测头测量面的平面度误差.2.打表测量法:打表测量法是将被测零件和测微计放在尺度平板上,以尺度平板作为测量基准面,用测微计沿现实概况逐点或沿几条直线偏向进行测量.打表测量法按评定基准面分为三点法和对角线法:三点法是用被测现实概况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决议的幻想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实测时先将被测现实概况上相距最远的三点调剂到与尺度平板等高;对角线法实测时先将现实概况上的四个角点按对角线调剂到两两等高.然后用测微计进行测量,测微计在全部现实概况上测得的最大变动量即为该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3.液平面法:液平面法是用液平面作为测量基准面,液平面由“连通罐”内的液面构成,然后用传感器进行测量.此法重要用于测量大平面的平面度误差.4.光束平面法:光束平面法是采取准值千里镜和对准靶镜进行测量,选择现实概况上相距最远的三个点形成的光束平面作为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基准面.除上述办法可测量平面度误差外,还有采取平面干预仪.程度仪.自准直仪等用于测量大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二.平面度误差的评定办法平面度误差的评定办法有:三远点法.对角线法.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区域法等四种.1.三远点法:是以经由过程现实被测概况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构成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涵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2.对角线法:是以经由过程现实被测概况上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所作的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涵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3.最小二乘法:是以现实被测概况的最小二乘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最小二乘平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涵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最小二乘平面是使现实被测概况上各点与该平面的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平面.此法盘算较为庞杂,一般均需盘算机处理.4.最小区域法:是以包涵现实被测概况的最小包涵区域的宽度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是相符平面度误差界说的评定办法.三.平面度误差的数据处理由上述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办法和评定办法阐述可知,测量办法和评定办法不合,数据处理的办法也不雷同.选定某一测量办法和评定办法,可能直接得到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如采取打表法进行测量,再用对角线法评定其平面度误差,则可不必进行数据处理,可直接得到测量成果;采取程度仪进行测量,则不管采取何种评定办法,均需进行数据处理;而对于任何一种测量办法,假如按最小区域法来评定其平面度误差,都必须进行数据处理才干得到平面度误差值.别的,还应留意到,测量基准面和评定基准面一般是不重合的(或说不服行的).尤其是相符最小前提的评定基准面的地位是按现实概况的外形肯定的,不成能在测量之前预先肯定,如图一所示.且测量所得到的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其实不一定是现实概况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故在数据处理之前,一般应依据所测数据对现实概况的外形特点进行大致剖析,初步断定现实概况是凸形.凹形.鞍形或其它庞杂形态,以免过多反复盘算消费时光,须要时还可画出其数据空间散布示意图,进而肯定其评定基准面.数据处理办法有:解析法.坐标变换法和投影作图法等.个中坐标变换法对数据处理带有一般性,应当闇练控制.坐标变换法是将被测现实概况上各点对测量基准面的坐标值,转换为与评定办法相对应的评定基准面的坐标值.因为评定基准面的扭转可使各测得值产生不合的变更,从而获得不合的评定成果.坐标变换法又称为扭转法,其本质是在测得数据上加上一对应的等差数列.各测点的扭转量如图二所示.当采取最小区域法评定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时,最小区域法判别准则亦应闇练控制,才干在数据处理之前做到胸有成竹,防止过多反复盘算而少走弯路.平面度最小区域的判别准则是:由两平行平面包涵现实被测要素时,实现至少三点或四点接触,且具有下列情势之一者,即为最小区域,如图三所示.图一图二最大值与最小值可直接得到被测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1= 90-(-50)=140μm.2.三远点法肯定平面度误差选择a3.b1.c 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作为评定基准面,采取旋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五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由评定命据可知,过最高点b2 =115和最低点a1=0,可作两包涵平面且平行 a 3=b1=c3=5 构成的三角形评定基准面,则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 2 =115 - 0 =115μm.3.最小包涵区域法肯定平面度误差由原始数据剖析,现实概况为凸型,可实现三角形准则,今选择a1.a3.c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平面作为一个包涵平面,采取扭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六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由评定命据可知,最高点b2 =111.75,最低点a1=a3=c2 =0,其余各点的坐标值均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过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两包涵平行平面,相符最小包涵区域的准则,故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3=111.75 - 0=111.75μm..例二.用程度仪测量某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所测数据按测量次序累积后,各测点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值.解:采取程度仪测量,不成能直接得到测量成果,现采取坐标变换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实用不合评定办法获得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1. 对角线法肯定平面度误差将两对角线的测得值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最大值与最小值可直接得到被测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1= 90-(-50)=140μm.2.三远点法肯定平面度误差选择a3.b1.c 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作为评定基准面,采取旋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五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由评定命据可知,过最高点b2 =115和最低点a1=0,可作两包涵平面且平行 a 3=b1=c3=5 构成的三角形评定基准面,则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 2 =115 - 0 =115μm.3.最小包涵区域法肯定平面度误差由原始数据剖析,现实概况为凸型,可实现三角形准则,今选择a1.a3.c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平面作为一个包涵平面,采取扭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六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1.一个最高(低)点在另一包涵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三个最低(高)点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称为三角形的准则,如图三(a).(b)所示.2.两个最高点的连线与两个最低点的连线在包涵平面上的投影订交,称为交叉准则,如图三(c)所示.3.一个最高(低)点在另一个包涵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两个最低(高)点的连线上,称为直线准则.如图三(d)所示,直线准则是三角形准则和交叉准则的特别情形四.举例例一.用打表法测量某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数据(单位μm),如图四所示,试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值.解:1.对角线法肯定平面度误差因实测数据两对角线已等高,不必再进行数据处理,依据实测数据的由评定命据可知,最高点b2 =111.75,最低点a1=a3=c2 =0,其余各点的坐标值均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过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两包涵平行平面,相符最小包涵区域的准则,故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3=111.75 - 0=111.75μm..例二.用程度仪测量某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所测数据按测量次序累积后,各测点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值.解:采取程度仪测量,不成能直接得到测量成果,现采取坐标变换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实用不合评定办法获得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1. 对角线法肯定平面度误差将两对角线的测得值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八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依据评定命据可得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 1=37-(-7.5)=44.5μm.2.三远点法肯定平面度误差选择a2.b1.c 3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作为评定基准面,采取扭转法将此三点扭转至等高,盘算扭转量,并将各点扭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命据如图九所示.树立方程组:解之得:小包涵区域准则,不在交叉线上的其余点均可落在此包涵区域内,故现实被测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3=32-(-10)=42μm.例三.某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数据(单位:μm),如图十一所示,数据处理采取投影作图法,试按最小包涵区域法评定其平面度误差值.解:投影作图法本质是画法几何基本理论中的投影变换法,个中有换面法和扭转法.将实测数据置于投影系统中,对选定的评定基准面变换成某投影面的垂直面,即可依据响应的评定办法肯定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值.依据被测现实概况的原始数据断定为凸形概况,可实现三角形准则.画出各测点的空间散布示意图,如图十二所示.选择a 3.b1.c2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包涵平面,若过最高点 b 2作另一包涵平面,则可实现最小包涵区域准则. 今采取换面法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将各测点向V/H投影系统中进行投影,并将a3.b1.c2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平面变换成V1/H新投影系统中的垂直面,其余测点都向V1面投影,过最高点b 2作平行线与垂直面平行,可见其余测点均在两平行线之间,如图十三所示.则被测现实概况的平面度误差为两平行线之间的坐标值:f=54μm. 若采取投影变换法中的扭转法亦可肯定其平面度误差值,在此不再赘述.。
平面度常识及测量方法

平面度误差测量数据处理。
在大中专学校机械类各专业中,《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而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许多重点和难点内容难以作详细讲解。
其中形位公差与技术测量的内容学生理解掌握更为困难,在四项形位公差中,直线度与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是一般机械制造行业主要的检测项目,故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相对较为简单,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比较复杂,且理解困难。
本文仅对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作较为详细的介绍,希冀初学者能尽快掌握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
一、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平面度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表面对其理想平面的变动量。
平面度误差是将被测实际表面与理想平面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线值距离即为平面度误差值;或通过测量实际表面上若干点的相对高度差,再换算以线值表示的平面度误差值。
平面度误差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1、平晶干涉法:用光学平晶的工作面体现理想平面,直接以干涉条纹的弯曲程度确定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主要用于测量小平面,如量规的工作面和千分尺测头测量面的平面度误差。
2、打表测量法:打表测量法是将被测零件和测微计放在标准平板上,以标准平板作为测量基准面,用测微计沿实际表面逐点或沿几条直线方向进行测量。
打表测量法按评定基准面分为三点法和对角线法:三点法是用被测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决定的理想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实测时先将被测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调整到与标准平板等高;对角线法实测时先将实际表面上的四个角点按对角线调整到两两等高。
然后用测微计进行测量,测微计在整个实际表面上测得的最大变动量即为该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
3、液平面法:液平面法是用液平面作为测量基准面,液平面由“连通罐”内的液面构成,然后用传感器进行测量。
此法主要用于测量大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4、光束平面法:光束平面法是采用准值望远镜和瞄准靶镜进行测量,选择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个点形成的光束平面作为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基准面。
平面度定义及测量方法

平面度定义及测量方法平面度是指表达物体表面相对平整度的度量指标。
一个表面越平整,就越具有良好的平面度。
因为许多工程中表面的平面度对于装配、密封、接触等关键技术要求很高,所以平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面质量指标。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平板对比法:这是平面度测量中最基本的方法。
原理是将被检测的物体与一个已知平面度的标准平板放在一起,通过目视或使用仪器测量两者之间的接触情况,从而判断被测物体的平面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度的测量。
2.光栅干涉法:这种方法利用光栅干涉原理测量被测物体表面的平面度。
在测量过程中,光线通过被测物体表面,然后经过干涉装置,形成干涉条纹。
通过观察和测量干涉条纹的形态和数量,可以推断出被测物体的平面度。
3.激光测距法:这种方法通过激光器发射一束激光,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然后激光经过反射回到激光器,使用激光测距装置测量激光来回行程的时间,从而计算出被测物体表面的平面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平面度测量。
4.探针法:这种方法使用平面度测量仪,通过调整仪器中的探针来测量被测物体表面的平面度。
探针会通过机械或电子方式感知被测物体的表面形状,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5.影像处理法:这种方法使用相机或扫描仪等设备对被测物体的表面进行拍摄或扫描,将图像传输到计算机,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被测物体的平面度进行分析和计算。
影像处理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大面积物体的平面度。
总结起来,平面度是表达物体表面平整度的度量指标,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平板对比法、光栅干涉法、激光测距法、探针法和影像处理法。
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平面度测量。
平面度测试方法

平面度测试方法一、介绍平面度是指一个物体表面相对于参考平面的平整程度,即表面的高低起伏程度。
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平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决定了物体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平面度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二、测试仪器1. 平板:用于支撑被测物体,在测试时作为参考平面。
2.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被测物体表面高低起伏的长度。
3. 平行垫片:用于调整游标卡尺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
三、测试步骤1. 准备工作: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平板上,并调整平板水平,使其成为参考平面。
2. 测试前准备:将游标卡尺与平行垫片配合使用,调整游标卡尺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
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一组合适大小的平行垫片,并将其放置在被测物体上;(2)将游标卡尺对准两个垫片之间,并记录下距离;(3)更换不同大小的垫片,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游标卡尺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被准确测量。
3. 测试过程:将游标卡尺平行地放置在被测物体表面,记录下高低起伏的长度。
具体方法如下:(1)将游标卡尺平行地放置在被测物体表面;(2)记录下游标卡尺指针所指示的长度;(3)将游标卡尺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表面都被测试完毕。
4. 结果处理:将所有的测试数据汇总,并计算出平均值和最大值。
如果需要更加精确的结果,可以使用三点法或五点法进行测试。
四、注意事项1. 在测试前,应该检查游标卡尺和平板是否有损坏或变形,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在测试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垫片,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3. 在记录数据时,应该注意保持一致性和准确性,并避免误差。
4. 如果需要更加精确的测试结果,可以使用更加精密的仪器进行测试。
五、总结平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
通过使用游标卡尺和平行垫片进行测试,可以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一致性和准确性,并避免误差。
如果需要更加精确的结果,可以使用更加精密的仪器进行测试。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一、引言。
平面度是指物体表面与一个理想平面之间的距离差异。
在工程制造中,平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零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因此,正确的测量平面度,选择合适的检测工具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常用的检测工具。
二、平面度的测量方法。
1. 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测量平面度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平面度检测仪器,直接对被测平面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将平面度检测仪器放置在被测平面上,然后通过仪器显示的数值来判断平面度的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一般的平面度测量。
2. 对比测量法。
对比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的方法。
它通过将被测平面与一个标准平面进行对比,来确定平面度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平面度对照板或平面度对照尺来进行对比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3. 光学测量法。
光学测量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
它通过使用光学测量仪器,如激光干涉仪、投影仪等,来对被测平面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且需要高精度测量的情况。
光学测量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但仪器的成本较高。
三、平面度的检测工具。
1. 平面度检测仪。
平面度检测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平面度的仪器。
它通常由主体、测头、显示屏等部分组成,可以直接对被测平面进行测量,并显示出平面度的数值。
平面度检测仪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一般的平面度测量。
2. 平面度对照板。
平面度对照板是一种用于对比测量的工具。
它通常由标准平面和被测平面两部分组成,通过将两个平面进行对比,来判断被测平面的平面度情况。
平面度对照板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3. 激光干涉仪。
激光干涉仪是一种高精度的光学测量仪器,可以用于测量平面度。
它通过激光的干涉原理,可以实现对被测平面的高精度测量。
激光干涉仪具有测量精度高、非接触式测量的特点,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平面度常识测量方法

平面度常识测量方法平面度是指其中一平面上各点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差异,也就是该平面上的点与参考面的垂直距离。
在许多工程领域,平面度是一个重要的测量参数,尤其是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确保零件和设备的平面度可以确保它们相互之间的紧密贴合和正确运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平面度测量方法:1.直尺法:直尺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平面度测量方法。
首先,将直尺放在待测平面上,然后使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在不同位置下压直尺,观察直尺与平面之间的间隙。
通过检查所有点的间隙大小和均匀性,可以初步判断平面度。
2.精密定位平台法:精密定位平台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平面度的设备。
它通常由一块平面的基座,几个可调节高度的脚和一指示器组成。
通过使用调节脚,并观察指示器的读数,可以测量出平面的不平度。
3.平台水平仪法:平台水平仪是一种通过气泡位置指示平面度的工具。
将平台水平仪放置在待测平面上,调整平面直到气泡位于中心。
根据气泡的位置,可以判断平面度的好坏。
4.平板对平板法:平板对平板法是一种经典的测量平面度的方法。
它使用两块平面平板,一个作为参考平面,另一个用于测量待测平面。
首先,将待测平面放置在参考平面上,然后在两个平面上同时放置千分尺或刀尺。
通过测量两个平面上的千分尺或刀尺的高度差异,可以计算出平面度。
5.激光测量法:激光测量法是一种非常精确和先进的测量平面度的方法。
它使用一束激光束扫描待测平面,并使用光电传感器测量激光束与平面的距离。
通过获取多个点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高精度的平面度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平面度测量需求和精度要求。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平面度测量的精度、测量时间和所需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正确的仪器校准和操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平面度定义及测量方法

判定标准:
间隙处使用塞尺,尺寸0.3以
图2
上不可塞入为合格
例如: 塞尺尺寸为0.3可以塞入 超过0.3不可塞入, 产品OK
若塞尺尺寸0.4可塞入 则产品NG
细节图
图1
塞尺
下表面为待测平面, 要求公差为0.3,测 量时,此面向下贴 合平台放置
平面度测量方法②
测量工具:百分表
测量方法:
1、将产品固定在基准平台的垫块上。如图1所
100:0.1
例1:
表面任意100x100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平行 平面内。
图中符号含义:
定义:
平面度:
是指基片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
理想平面的偏差。表示符号:“
”平面度公差实例源自例2:0.1符号含义:图1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1mm的两平行平面内。
图1
细节解释如图2所示:
0.1
}
公差带 虚拟平面(容许在两实际平面浮动)
图2
实际平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的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平面度测量方法①
测量工具:塞尺 测量方法:
测量要求:产品平面度公差值为0.3 如图1所示
1、将待测产品固定在基准平台,
待检测面向下放置,贴合平台
表面。如图2
2、在产品边缘插入塞尺,
如细节图所示。
0
+8
- 经分析得出:
7
最大测量值为:18 最小值为:-7
-7 +18 -5
此图为九个点测定结果
因此实际公差值为: 18-(-7)=25<要求公差值30 根据结果产品合格
+15 -7
示
2、将百分表在A点调0沿路径到B点。记录过程
平面度知识点总结

平面度知识点总结一、平面度的概念平面度是指工件表面在一定范围内的平整度,是工件表面与基准平面的形状要求,也可以理解为工件表面与参照平面之间的平整度。
平面度是表征工件表面平整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要求较高平整度的工件来说,平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
二、平面度的测量方法1. 直尺法测量在工件的表面上放置直尺,并由直尺延伸到平直的参考面上,通过观察直尺与参考面之间的间隙来判断平面度是否合格。
2. 测高仪法测量使用测高仪在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高度测量,通过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平面度。
3. 光学平面度测量法使用显微镜或激光仪器对工件表面进行观察和测量,通过观察表面的变化来判断平面度。
4. 平面度仪测量利用专用的平面度仪器对工件表面进行快速测量,并可以得到数字化的平面度数据。
三、平面度的符号表示和标准在工程图纸上,平面度的符号表示为“□”,通常与尺寸公差一起表示。
平面度的标准通常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规定,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平面度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四、平面度的影响因素1. 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的硬度、韧性、塑性等性质对平面度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硬度大、韧性好的材料更容易保持平面度。
2. 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对工件的平面度影响较大,包括切削工艺、磨削工艺、压铸工艺等都会影响工件的平面度。
3. 加工设备加工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刚性等都会对工件的平面度产生影响,通常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可以提高工件的平面度。
4. 操作技术操作技术对工件的平面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包括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经验等都会对工件的平面度产生影响。
五、平面度的应用1. 机械加工在机械加工中,平面度通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精密机械零件来说,平面度的要求更为严格。
2. 模具制造在模具制造中,平面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对于要求较高的模具来说,平面度的要求也会很高。
3. 装配工艺在装配工艺中,对于要求较高的装配精度的产品,平面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可以保证装配的精度和质量。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平面度是指一个物体表面与一个虚拟平面之间的距离差异。
在制造和工程领域,平面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它描述了一个物体表面在一些特定区域内与一个理想平面的吻合程度。
测量平面度的方法和检测工具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1.直尺法:直尺是测量平面度的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工具。
通过在被测表面上放置直尺,可以直观地观察平面度。
如果直尺的边缘能够与被测表面接触,则表明表面是平坦的。
然而,直尺法并不适用于精确测量和大面积的平面度测量。
2.平板法:平板是一种精度很高的测量工具。
平板的一面可以作为参考平面,被测表面则与参考平面进行比较。
通过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可以判断被测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平面度差异。
3.平床法:平床是专门用于测量平面度的设备。
被测物体放置在平床上,平床上有一个移动的测量头。
测量头可以通过感应器测量被测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异。
平床法适用于精密测量和大面积平面度测量。
4.激光测量法:激光测量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平面度。
激光发射器发射一束激光,通过感应器接收激光的反射,从而测量表面的高度差异。
激光测量具有高精度和快速测量的优点,适用于小面积和复杂形状的平面度测量。
5.干涉仪法: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干涉原理的测量设备,可以用于测量平面度。
干涉仪通过光束进行干涉,从而测量被测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异。
干涉仪具有高精度和快速测量的优点,适用于大面积和高精度的平面度测量。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和工具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如平行仪、光栅尺、石蜡球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在不同的测量场景和要求下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总结起来,测量平面度的方法和检测工具有很多种。
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需要考虑被测物体的尺寸、形状、几何要求以及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平面度的测量。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平面度是指一个物体表面与一个理想平面的接触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物体表面的平整程度。
在工程制造中,平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零件的装配质量和工作性能。
因此,正确地测量和控制平面度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相关检测工具。
一、平面度的测量方法。
1. 用平板测量法。
平板测量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测量平面度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被测工件表面与平板接触,使其保持平稳;(2)用游标卡尺或其他测量工具在不同位置测量工件与平板的间隙;(3)根据测量值计算平面度。
2. 用投影仪测量法。
投影仪测量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工件。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被测工件放置在投影仪工作台上,并调整工作台使其与投影仪光线平行;(2)通过投影仪投射出工件表面的投影图像;(3)通过投影仪的测量功能,测量工件表面的平面度。
3. 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法。
三坐标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极高的工件。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被测工件放置在三坐标测量仪的工作台上;(2)通过三坐标测量仪的探测系统,对工件表面进行扫描测量;(3)通过三坐标测量仪的软件分析,得出工件表面的平面度数据。
二、平面度的检测工具。
1.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一般的工件。
它具有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是平面度测量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2. 投影仪。
投影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工件。
它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满足对平面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测量需求。
3. 三坐标测量仪。
三坐标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极高的工件。
它具有测量精度极高、测量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满足对平面度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件测量需求。
综上所述,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平面度是指工件表面与某一基准面之间的最大有效间隙的距离,也就是工件表面的平整程度。
在工程制造中,平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直接影响着工件的装配和使用效果。
因此,正确的测量平面度以及选择合适的检测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一、平面度的测量方法。
1. 使用平面度测量仪。
平面度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工件平面度的仪器,它通过接触式或光学式的测量原理,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工件表面的平整程度。
在使用平面度测量仪时,需要将工件放置在测量台上,然后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即可得出工件的平面度数据。
2. 使用平面度测量块。
平面度测量块是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平面度的标准工具,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非常高的平整度。
在进行平面度测量时,可以将平面度测量块放置在工件表面上,通过观察工件与测量块之间的间隙来判断工件的平面度情况。
3. 使用平面度测量夹具。
平面度测量夹具是一种用于固定工件并进行平面度测量的工具,它通常由夹具本体和测量传感器组成。
在使用平面度测量夹具时,可以将工件夹在夹具上,然后通过夹具上的测量传感器来获取工件的平面度数据。
二、检测工具的选择。
1. 平面度测量仪。
平面度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工件平面度的仪器,它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工件。
在选择平面度测量仪时,需要考虑测量范围、测量精度、使用便捷性等因素。
2. 平面度测量块。
平面度测量块是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平面度的标准工具,它具有高精度、高耐磨性的特点,可以作为平面度检测的参照标准。
在选择平面度测量块时,需要注意其表面平整度和材质的选择。
3. 平面度测量夹具。
平面度测量夹具是一种用于固定工件并进行平面度测量的工具,它具有固定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在选择平面度测量夹具时,需要考虑夹具的稳定性和适用范围。
三、总结。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是保证工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测量方法和合适的检测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平面度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平面度检测是用于评估一个物体表面的平面程度和平整度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平面度检测方法和步骤:
1. 方法一:使用平板对比法
-准备一个已知平整度的平板或参考物体。
-将待检测物体与平板或参考物体相邻放置,使它们的表面接触。
-使用观察仪器(如光源、投影仪等)照射或投射光线到待检测物体表面,并观察光线在表面的反射或投影情况。
-根据反射或投影的图案,判断待检测物体表面的平整度。
2. 方法二:使用测量仪器
-准备一个精密的平面度测量仪器,如平面度测量仪、三坐标测量机等。
-将待检测物体放置在测量仪器上,确保其表面与测量仪器的探测器接触。
-启动测量仪器进行自动或手动测量。
-测量结果将显示待检测物体表面的平整度数据,包括平面度偏差、最大偏差点位置等。
3. 方法三:使用触摸法
-使用手或特定的测量工具,轻触待检测物体表面。
-观察触摸点的反应,如是否有明显凹陷、起伏或不平整感。
-根据触摸感受判断待检测物体表面的平整度。
4. 步骤
-根据所选方法选择相应的工具和仪器。
-清洁待检测物体表面,确保无杂质或污垢。
-将待检测物体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与参考平板或测量仪器接触。
-按照方法要求进行观察、测量或触摸操作。
-记录和分析检测结果,评估待检测物体表面的平整度,并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平面度检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可能因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检测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和工具,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同时,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一、平面度的定义和重要性平面度是指物体表面或工件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接触的质量和状态,是评价表面平整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工程领域中,平面度的精度要求通常很高,因为平面度的不合格可能会导致零件装配不良、工作效果下降甚至设备故障。
二、平面度的测量方法1. 直尺法:这是一种简单常用的平面度测量方法。
首先选择一把较长的直尺,然后将直尺贴附在被测面上,通过目视或触摸来判断直尺与被测面之间的间隙。
这种方法适用于表面粗糙度较大的情况,但精度较低。
2. 平面检测仪:平面检测仪是一种专业的测量工具,可以测量和记录被测平面的形状和尺寸。
它通过激光或光电传感器来检测和计算平面度,具有高精度和自动化的特点。
3. 平板对比法:该方法需要使用一个已知平面度的平板作为参照。
将被测物件与平板相互接触,通过观察两者之间的间隙来判断平面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工件的测量,但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判断力。
4. 垂直投影法:该方法使用投影仪将光线投射到平面上,通过观察投影的图案变化来判断平面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工件的测量,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常用的平面度检测工具1. 平面度表:平面度表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平面度的数值。
它由测头和刻度盘组成,通过测头与被测平面的接触来测量平面度的数值,并通过刻度盘来读取测量结果。
平面度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重复性。
2. 数字高度规:数字高度规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高度差异,也可以用于测量平面度。
它通过数字显示屏来显示测量结果,具有高精度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3. 平面度测量仪:平面度测量仪是一种专业的测量设备,可以自动测量和记录平面度的数值。
它通过激光或光电传感器来检测平面度,并将测量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平面度测量仪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自动化的特点,适用于大批量工件的测量。
总结: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和检测工具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平面度是指工件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偏差,是表征工件平整度的重要参数。
在工程制造中,平面度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和检测工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常用的检测工具。
一、平面度的测量方法。
1. 视觉法。
视觉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一些表面平整度要求不高的工件。
操作人员通过目测或使用简单的辅助工具(如直尺、游标卡尺等)来判断工件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禮偏差。
这种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但精度有限,适用范围有限。
2. 使用平板检测法。
平板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工件。
操作人员将被测工件放置在平板上,通过对比工件表面与平板之间的接触情况来判断工件的平面度。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精度较高,适用范围广。
3. 使用测平仪。
测平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平面度的仪器,通过测平仪的测量结果可以直观地了解工件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偏差。
测平仪的精度高,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工件,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二、检测工具。
1. 平板。
平板是用于支撑被测工件的基准平面,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和硬度。
在平面度的测量中,平板被用作参考平面,被测工件放置在平板上进行测量。
2. 测平仪。
测平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平面度的仪器,通常包括测头、示数器和支撑座等部件。
测平仪的测头可以在工件表面移动,通过示数器显示工件表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偏差。
3. 三坐标测量机。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可以实现对工件平面度的三维测量。
通过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可以得到工件表面在不同位置的平面度情况,为工件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总结。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和检测工具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检测工具需要根据工件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件的材料、尺寸、形状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检测工具,确保工件的平面度符合要求。
平面度测量方法

平面度测量方法
1. 点测法:使用平面度测量仪器,在被测平面的不同位置选取若干个测量点,通过测量这些点的高度差,计算出平面度的数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面较小的情况。
2. 线测法:使用平面度测量仪器,在被测平面上选择一条直线作为基准线,在该直线上选取若干个测量点,通过测量这些点到基准线的距离,计算出平面度的数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面较大的情况,并可检测出平面的整体倾斜情况。
3. 面测法:使用平面度测量仪器,将仪器压平在被测平面上,将其激光或干涉系统调整至垂直于被测平面,通过测量仪器上的显示数值,获得平面度的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4. 局部测量法:将被测平面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局部区域,分别使用上述方法对每个局部区域进行测量,并记录每个区域的平面度数值。
通过对这些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整体的平面度情况。
5. 光学投影法:使用光学投影仪或投影仪等设备,在被测平面上投射出光栅或网格,并将投影结果与标准平面进行比较。
通过观察光栅或网格的畸变程度,可以评估出被测平面的平面度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平面度的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但对仪器的精度要求也较高。
6. 计算机辅助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建立
被测平面的三维模型,并进行数字化分析。
通过对模型进行几何计算,可以得出平面度的数值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曲面或非规则形状的平面度测量。
通过以上不同的测量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场合和不同精度要求下的平面度测量需求。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一、引言。
平面度是指工件表面与某一基准平面之间的最大间隙距离,是表征工件平面形状和质量的重要参数。
在工程制造中,平面度的测量对于保证工件的质量和精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常用的检测工具。
二、测量方法。
1. 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最常用的平面度测量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使用平面度测量仪器,直接在工件表面进行测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工件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2)使用平面度测量仪器,在工件表面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数值;(3)根据测量数值判断工件的平面度是否符合要求。
2. 对比测量法。
对比测量法是通过对比工件表面与标准平面的差异来进行测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取一块标准平面作为参照;(2)将工件与标准平面进行对比,观察工件表面的平面度差异;(3)根据观察结果判断工件的平面度是否符合要求。
3. 视觉测量法。
视觉测量法是通过肉眼观察工件表面的平整程度来进行测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工件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2)用肉眼观察工件表面,判断其平面度;(3)根据观察结果判断工件的平面度是否符合要求。
三、检测工具。
1. 平面度测量仪。
平面度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工件平面度的仪器,主要包括平面度测量座、测头和显示屏。
通过将工件放置在测量座上,测头可以在工件表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判断。
2. 平板对比仪。
平板对比仪是一种用于对比测量的仪器,主要包括标准平板和对比尺。
通过将工件与标准平板进行对比,可以直观地观察工件表面的平整程度,并判断其平面度是否符合要求。
3. 视觉观察工具。
视觉观察工具主要包括裸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两种方式。
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工件表面,可以直接判断其平面度,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估。
四、总结。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及检测工具对于保证工件的质量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具体的工件形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检测工具进行平面度的测量是至关重要的。
平面度常识测量方法

平面度常识测量方法平面度是指工件表面与参照平面之间的平行度差异。
在工程领域中,平面度的控制和测量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平面度测量方法。
1.直尺法:这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方法。
使用一个直尺或平板将其放置在被测表面上,然后观察直尺与表面之间的接触情况,判断平面度差异。
2.平底嵌入法:将被测表面放置在平底嵌入设备上,设备中心有一个可以移动的探针。
通过调整探针的位置,使其与被测表面接触,并记录相应的高度差异。
3.干涉法:干涉法是通过干涉仪来测量平面度的方法。
干涉仪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其中一束光被分成两束光后经过不同路径,然后再次汇聚在一起。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密度和形状,可以确定表面的平面度。
4.吮吸盖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平面度较高的表面。
在被测表面上放置一个吸盖,通过吸力将吸盖紧密地吸附在表面上。
然后观察吸盖与表面之间的接触情况,即可判断平面度差异。
5.联动测量法:这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对平面度控制要求非常高的工件。
该方法使用多个测量探头以联动的方式测量表面的几何特征,从而实现对平面度的测量。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光干涉仪、激光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等先进的测量设备来测量平面度。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特别适用于精密加工和质量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件和平面度要求。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考虑到被测表面的特性、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以及测量设备的可用性和成本等因素。
平面度的测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遵循相应的测量标准和程序,同时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平面度测量的几种方法

平面度测量的几种方法一、平面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简介平面度是指一个曲面或平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平整程度,也就是曲面或平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度差。
在工程中,平面度的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产品的平整度,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根据国际标准ISO1101,平面度的测量有以下几种方法:采用直接测量法、基准线法、投影仪测量法、测量仪器法和光干涉法。
二、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基本的平面度测量方法,使用较简单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深度计等。
测量时,将工件放在平整的测量台上,采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工件上的高度,然后计算出两点之间的高度差。
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工件。
但是,对于曲面不规则或形状复杂的工件,直接测量法无法满足精度要求。
三、基准线法基准线法是通过建立基准线来测量平面度。
首先在工件上选取一条直线作为基准线,然后使用测量工具沿着基准线测量工件上各点的高度,再与基准线上对应的点的高度进行比较,得到两点之间的高度差。
基准线法的优点是可适用于不规则、复杂的工件,能够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但是,基准线法需要事先确定一个直线作为基准线,而这个直线的选择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四、投影仪测量法投影仪测量法是通过投影仪来测量工件上各点的高度差。
投影仪在平面内投影一幅线条图案,然后通过观察图案在工件上的变形,来判断工件的平面度。
投影仪测量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形状规则和不规则的工件,能够满足较高的精度要求。
但是,投影仪具有一定的设备成本,并且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光源的一致性和光线的干扰问题。
五、测量仪器法测量仪器法是通过使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激光测量仪等,来测量工件的高度差。
这些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自动化程度,能够实现对工件平面度的精确测量。
测量仪器法的优点是能够满足高精度和大批量测量的需求,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工件。
但是,测量仪器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且价格较昂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度误差测量数据处理。
在大中专学校机械类各专业中,《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而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许多重点和难点内容难以作详细讲解。
其中形位公差与技术测量的内容学生理解掌握更为困难,在四项形位公差中,直线度与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是一般机械制造行业主要的检测项目,故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相对较为简单,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比较复杂,且理解困难。
本文仅对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作较为详细的介绍,希冀初学者能尽快掌握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
一、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平面度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表面对其理想平面的变动量。
平面度误差是将被测实际表面与理想平面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线值距离即为平面度误差值;或通过测量实际表面上若干点的相对高度差,再换算以线值表示的平面度误差值。
平面度误差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1、平晶干涉法:用光学平晶的工作面体现理想平面,直接以干涉条纹的弯曲程度确定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主要用于测量小平面,如量规的工作面和千分尺测头测量面的平面度误差。
2、打表测量法:打表测量法是将被测零件和测微计放在标准平板上,以标准平板作为测量基准面,用测微计沿实际表面逐点或沿几条直线方向进行测量。
打表测量法按评定基准面分为三点法和对角线法:三点法是用被测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决定的理想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实测时先将被测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调整到与标准平板等高;对角线法实测时先将实际表面上的四个角点按对角线调整到两两等高。
然后用测微计进行测量,测微计在整个实际表面上测得的最大变动量即为该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
3、液平面法:液平面法是用液平面作为测量基准面,液平面由“连通罐”内的液面构成,然后用传感器进行测量。
此法主要用于测量大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4、光束平面法:光束平面法是采用准值望远镜和瞄准靶镜进行测量,选择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个点形成的光束平面作为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基准面。
除上述方法可测量平面度误差外,还有采用平面干涉仪、水平仪、自准直仪等用于测量大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二、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有:三远点法、对角线法、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区域法等四种。
1、三远点法:是以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2、对角线法:是以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所作的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3、最小二乘法:是以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二乘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最小二乘平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最小二乘平面是使实际被测表面上各点与该平面的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平面。
此法计算较为复杂,一般均需计算机处理。
4、最小区域法:是以包容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是符合平面度误差定义的评定方法。
三、平面度误差的数据处理由上述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方法和评定方法阐述可知,测量方法和评定方法不同,数据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
选定某一测量方法和评定方法,可能直接得到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如采用打表法进行测量,再用对角线法评定其平面度误差,则可不必进行数据处理,可直接得到测量结果;采用水平仪进行测量,则不论采用何种评定方法,均需进行数据处理;而对于任何一种测量方法,如果按最小区域法来评定其平面度误差,都必须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得到平面度误差值。
另外,还应注意到,测量基准面和评定基准面一般是不重合的(或说不平行的)。
尤其是符合最小条件的评定基准面的位置是按实际表面的形状确定的,不可能在测量之前预先确定,如图一所示。
且测量所得到的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不一定是实际表面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故在数据处理之前,一般应根据所测数据对实际表面的形状特征进行大致分析,初步判断实际表面是凸形、凹形、鞍形或其它复杂形态,以免过多重复计算花费时间,必要时还可画出其数据空间分布示意图,进而确定其评定基准面。
数据处理方法有:解析法、坐标变换法和投影作图法等。
其中坐标变换法对数据处理带有一般性,应该熟练掌握。
坐标变换法是将被测实际表面上各点对测量基准面的坐标值,转换为与评定方法相对应的评定基准面的坐标值。
由于评定基准面的旋转可使各测得值产生不同的变化,从而获得不同的评定结果。
坐标变换法又称为旋转法,其实质是在测得数据上加上一对应的等差数列。
各测点的旋转量如图二所示。
当采用最小区域法评定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时,最小区域法判别准则亦应熟练掌握,才能在数据处理之前做到胸有成竹,避免过多重复计算而少走弯路。
平面度最小区域的判别准则是:由两平行平面包容实际被测要素时,实现至少三点或四点接触,且具有下列形式之一者,即为最小区域,如图三所示。
图一图二最大值与最小值可直接得到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1= 90-(-50)=140μm。
2、三远点法确定平面度误差选择a3、b1、c 2三点组成的三角形作为评定基准面,采用旋转法将此三点旋转至等高,计算旋转量,并将各点旋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数据如图五所示。
建立方程组:解之得:由评定数据可知,过最高点b2 =115和最低点a1=0,可作两包容平面且平行a 3=b1=c3=5 组成的三角形评定基准面,则被测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 2 =115 - 0 =115μm。
3、最小包容区域法确定平面度误差由原始数据分析,实际表面为凸型,可实现三角形准则,今选择a1、a3、c2三点组成的三角形平面作为一个包容平面,采用旋转法将此三点旋转至等高,计算旋转量,并将各点旋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数据如图六所示。
建立方程组:解之得:由评定数据可知,最高点b2 =111.75,最低点a1=a3=c2 =0,其余各点的坐标值均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过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两包容平行平面,符合最小包容区域的准则,故被测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3=111.75 - 0=111.75μm.。
例二、用水平仪测量某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所测数据按测量顺序累积后,各测点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确定其平面度误差值。
解:采用水平仪测量,不可能直接得到测量结果,现采用坐标变换法进行数据处理,以适用不同评定方法获得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1、对角线法确定平面度误差将两对角线的测得值旋转至等高,计算旋转量,并将各点旋转量与最大值与最小值可直接得到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1= 90-(-50)=140μm。
2、三远点法确定平面度误差选择a3、b1、c 2三点组成的三角形作为评定基准面,采用旋转法将此三点旋转至等高,计算旋转量,并将各点旋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数据如图五所示。
建立方程组:解之得:由评定数据可知,过最高点b2 =115和最低点a1=0,可作两包容平面且平行a 3=b1=c3=5 组成的三角形评定基准面,则被测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 2 =115 - 0 =115μm。
3、最小包容区域法确定平面度误差由原始数据分析,实际表面为凸型,可实现三角形准则,今选择a1、a3、c2三点组成的三角形平面作为一个包容平面,采用旋转法将此三点旋转至等高,计算旋转量,并将各点旋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数据如图六所示。
建立方程组:解之得:1、一个最高(低)点在另一包容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三个最低(高)点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称为三角形的准则,如图三(a)、(b)所示。
2、两个最高点的连线与两个最低点的连线在包容平面上的投影相交,称为交叉准则,如图三(c)所示。
3、一个最高(低)点在另一个包容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两个最低(高)点的连线上,称为直线准则。
如图三(d)所示,直线准则是三角形准则和交叉准则的特殊情况四、举例例一、用打表法测量某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数据(单位μm),如图四所示,试确定其平面度误差值。
解:1、对角线法确定平面度误差因实测数据两对角线已等高,不必再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实测数据的由评定数据可知,最高点b2 =111.75,最低点a1=a3=c2 =0,其余各点的坐标值均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过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两包容平行平面,符合最小包容区域的准则,故被测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3=111.75 - 0=111.75μm.。
例二、用水平仪测量某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所测数据按测量顺序累积后,各测点坐标值(单位:μm),如图七所示,试确定其平面度误差值。
解:采用水平仪测量,不可能直接得到测量结果,现采用坐标变换法进行数据处理,以适用不同评定方法获得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1、对角线法确定平面度误差将两对角线的测得值旋转至等高,计算旋转量,并将各点旋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数据如图八所示。
建立方程组:解之得:根据评定数据可得被测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 1=37-(-7.5)=44.5μm。
2、三远点法确定平面度误差选择a2、b1、c 3三点组成的三角形作为评定基准面,采用旋转法将此三点旋转至等高,计算旋转量,并将各点旋转量与原始数据各对应点相加,可得评定数据如图九所示。
建立方程组:解之得:小包容区域准则,不在交叉线上的其余点均可落在此包容区域内,故实际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f3=32-(-10)=42μm。
例三、某被测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数据(单位:μm),如图十一所示,数据处理采用投影作图法,试按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其平面度误差值。
解:投影作图法实质是画法几何基础理论中的投影变换法,其中有换面法和旋转法。
将实测数据置于投影体系中,对选定的评定基准面变换成某投影面的垂直面,即可根据相应的评定方法确定被测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根据被测实际表面的原始数据判断为凸形表面,可实现三角形准则。
画出各测点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如图十二所示。
选择a 3、b1、c2三点组成一个三角形包容平面,若过最高点b 2作另一包容平面,则可实现最小包容区域准则。
今采用换面法确定其平面度误差,将各测点向V/H投影体系中进行投影,并将a3、b1、c2 三点组成的三角形平面变换成V1/H 新投影体系中的垂直面,其余测点都向V1面投影,过最高点b 2作平行线与垂直面平行,可见其余测点均在两平行线之间,如图十三所示。
则被测实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为两平行线之间的坐标值:f=54μm。
若采用投影变换法中的旋转法亦可确定其平面度误差值,在此不再赘述。
由以上三例分析计算可知,数据处理采用坐标变换旋转法对各种评定方法带有普遍性,在多作练习和理解之后不难掌握,投影作图法有一定的直观性,当按最小区域法评定平面度误差时,能较方便地确定基准包容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