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
发表时间:2018-08-20T15:47:05.5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孙蕾
[导读] 摘要:跨流域调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缺水地区的供水问题,并为当地的手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等方面用水提供帮助,不断促进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山东省蓬莱市环境保护局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跨流域调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缺水地区的供水问题,并为当地的手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等方面用水提供帮助,不断促进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现状,使得实施跨流域调水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跨流域调水过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基于此,本文简述了跨流域调水的主要特性,简要分析了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以及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以及评价方法,旨在保障跨流域调水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特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跨流域调水的主要特性
跨流域调水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1.1复杂多样性。跨流域调水具有复杂多样性。有些地区因为相互间的距离较长,经常会遇见高填深挖、坚硬岩石等不良土质的地带,这将使得跨流域调水具有一定的难度。
1.2多用途和多目标特性。跨流域调水的目标一般都是为了灌溉、发电、供水、养殖等。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各个区域的生态与利益问题,为实现人们美好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1.3多流域和多地区性。为了弥补缺水地区的供水不足,人们要根据科学的分配方法,将有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流域的水资源进行分析,正确评价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处理各地区流域间的利益和调水权转移问题,以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1.4不确定性。跨流域调水虽然只是进行水资源的分配,但是一些地区水资源的使用和决策等方面会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将会给跨流域调水带来一定风险。
2.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2.1对调水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跨流域调水会使河流、湖泊的特性发生改变;大型的渠道输水对于发展航运、改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输水沿线水量增加,对于改善沿线的水质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若输水沿线存在水污染源,向河道排放后,就会使调水量受到污染,输水沿线水量的增多,对水生物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它们的数量急剧增加;在输水沿线处,若存在不良的地质条件,将严重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若有强大暴雨,会造成水源区和供水区之间存在洪水遭遇的危险,进而形成大洪涝,若输水线路、地表水流向地下时,会阻止地下水或地表水的出路,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若输水沿线需要经过人口稠密区,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新水源,并增加新的风景区,但是,会对当地的企业造成影响,使大量移民和工矿业的搬迁,甚至城镇也要进行搬迁。
2.2对调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2.2.1对调出水地区洪水威胁的缓解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具有显著的防洪效益。
2.2.2跨流域调水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用水不足的问题。
2.2.3对水源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使当地的水温升高,泥沙淤积,造成水质恶化、水库地震、水生物变迁、破坏自然景观等问题。
2.2.4虽然调水对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具有较好的作用,但是会因为下游水量减少,造成下游航道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等问题。
2.2.5如果引水口与河流入海口接近,会改变水位,造成河口泥沙淤积等问题。
2.3跨流域调水建设期和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2.3.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跨流域调水会对大面积农田、野生物生长环境造成破坏,甚至淹没土地、房屋,被迫搬迁;引水工程建设时,隧道开挖量大,产生的大量废渣,影响当地的环境;各种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的运用,会带来极大的噪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中动物的生活质量;造成输水沿线、受水地区的土地出现大量盐碱化、沼泽化问题,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严重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
2.3.2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工业发展提供可行的水源,缓解水源紧张的局面,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保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前提下,为农业灌溉提供丰富的水源,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调水可以将营养盐带进调水体中,增加生物量,并可以控制水质,改善当地的环境;通过调水,受水区就不过分开采地下水,进而防止了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调水工程沿线范围和源头可能存在大量的污染源,若规划和处理不当,都会造成受水区水源的污染,破坏受水区的生态环境;经过调水,可能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影响人们的健康,调水过量,会造成水生物病害等。
3.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评价方法分析
3.1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主要体现在:
3.1.1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的确定应避免加入个人的主观愿望,指标含义尽量明确,并注意参与指标确定人员的权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
3.1.2系统性原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应全面真实反映各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个侧面的基本特性。每一侧面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由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评价系统,反映不同地区从综合到分类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
3.1.3代表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准确反映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变化特性。
3.1.4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只有将这两类指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才有可能达到科学评价目的,取得可信结果。在具体分析时,还应当注意到定量和定性的划分是相对的。
3.1.5动态导向性原则。选择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评价区域的历史、现状、潜力以及演变趋势,揭示内在发展规律。每一个具体的指标应该反映待评价领域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体现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具有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敏感性,从而指导可
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
3.2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主要表现为:
3.2.1 BP神经网络法。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非线性逼近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在满足建模条件的前提下特有的。但通过对该方法的研究、探析,也发现了该法的薄弱环节:在训练中,非常容易进入局部极小点;由于网络结构过大,在训练时,极易出现过拟合现象;网络泛化能力受训练样本的数量、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若隐层节点数量足够,网络输出就可依据任意精度,逼近期望值,合理隐层与问题的复杂程度有关,但并没有理论计算公式。
3.2.2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为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提供行之有效的措施,并有机地将定性和定量进行结合;对模糊性、不确定的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解决;可以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的描述,而且具有物理意义,这样就克服了数学方法结果单一的问题;对评价因素多、评价复杂、评价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2.3综合评价指数法。综合评价指数具有全面、灵活的特点,凭借其独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涉及面广且复杂的评价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评价指数法评价生态因子单因子质量、生态环境多因子综合质量及生态系统功能,在运用该方法时,要确定指标权重和指标集,可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和指标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跨流域调水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并且由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因此为了保障跨流域调水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国卿.跨流域调水方式的分析与比选[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6(05)
[2]陈艳丽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问题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1)
[3]罗昊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生态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