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教案

上课教案
上课教案

醉在村居——《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与美好;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诵读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诵读诗词,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农村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入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词叫《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另外一位爱国词人辛弃疾笔下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板书课题)解释:词。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或者“长短句”“诗余”等,盛行于宋代。特点是每首词都有词牌。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者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的缘由。在音韵上,词和音乐紧密结合。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以小组为单位预习,现在哪一组来汇报一下预习的情况?

三、指导朗读,吟品词韵

1、一起朗读,读通读顺。

2、小组合作朗读。(指导:古人朗读古诗词的时候往往还会加上动作,比如摇头、用手击掌,脚还会打着节拍。词一般分为上阙和下阙,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另外,古人写词,是把感情、内容和节奏结合在一起,推敲出来的。所以,同学们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读,都要注意节奏和感情。)

四、品读赏析,感悟意象

1.师:太美了。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溪水人家绕,绿野乡村,有对老夫妇正醉中逗趣,三个孩子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那你们呢?你仿佛看见什么了?读着我仿佛看到了。

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谁来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现在的感受?美、爽、好

最好能用诗中的一个字。醉。“醉”字好啊,(板书:醉)村里的景让人都醉了。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和这家翁媪聊聊。引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相媚好”什么意思?(互相夸奖赞美对方的好。)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夸赞对方的好?(我来说翁夸赞媪,翁对媪说:老伴啊,你真能干,为我生了三个儿子。)(翁对媪说,老伴啊,你真漂亮啊,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这么美。)……我们再来夸一夸翁吧。出示: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也很能干,家里全靠你一个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真能干,三个儿子全靠你来教育,家里的生活全靠你一个人。……你家中爸爸妈妈有没有这样“相媚好”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我们来送他们一个“媚”字,一个“媚”字,让人醉了。因为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家庭自然和谐,孩子自然听话懂事,你看他们家的孩子多棒?我们再来夸夸三个儿子。先来夸夸谁?(我来夸大儿:你真能干,知道帮爸爸、妈妈干活了。你真勤劳!)……是啊,引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也许什么也没说,就这么媚好,就这样让人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小儿就在溪头莲蓬处。”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卧在那儿剥莲蓬。)“卧”什么意思?(趴的意思。)带进诗中去读一读。那你是怎么理解小儿是怎么卧的?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还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怎么卧舒服就怎么卧。师:看他的小脚丫,你能让它们动起来吗?引领学生以手代脚丫自在地动,使小儿悠然自得的心情跃然纸上。你在看他的神情,他怎样剥的?送他一个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专心致志)他在剥莲蓬时态度怎样?这一动一静,让人醉了。板书:醉中有最。那大儿、中儿他们就不喜欢吗?(喜欢。)你有调皮的时候吗?父母是怎么责备你的?(调皮鬼,你怎么不听话?小捣蛋,…………看似责备,实则喜爱。所以说他是“无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和睦的家庭。和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你羡慕吗?你看他一家五口: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要是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多好啊。(点名刚才回答的孩子,当你看到爸爸妈妈“相媚好”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如此美好的家园,如此“安居乐业”的生活,真的让人留恋忘返,让人陶醉。(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觉得爸爸妈妈幸福吗?你幸福吗?这样的家庭幸福吗?

五、升华感情。

辛弃疾幸福吗?(幸福)真的幸福吗?老师觉得不然。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读读这首词,

你就知道辛弃疾是否幸福。(课件出示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你读出了什么?你体会到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首词写于1176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一位精忠报国,誓死收复中原失地的爱国词人,他更是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将军。同学们再看这首词,你会用什么语气、什么感情来读呢?(学生交流)是啊,期盼着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和平生活、安居乐业的向往。

带着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来背诵《清平乐·村居》。配上音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板书:清平乐醉在村居

(南宋)辛弃疾

安居乐业

精忠报国

《我的身体》教案公开课

我的身体 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具体、明确、适合本班幼儿的目标是活动成功的一半。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对活动的通盘考虑,我定出了一下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自己头手脚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幼儿探索 身体奥妙的兴趣。(兴趣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激发幼 儿对活动的兴趣成为首要任务) 2、培养保护脚、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 3、初步领会脚会随着人体的长大而长大,激发幼儿对生活 及自己成长的热爱与渴望之情。(对小班幼儿对生命、生长的理 解刚刚萌芽,因此,目标不能太高) 活动目标: l、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功用。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活动准备: l、大的身体挂图 2、音乐我的身体

活动步骤: 一 l、播放儿歌我的身体教师带幼儿做律动--刚才这首儿歌中都唱了什么? 2.出示布偶安安--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朋友,(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他叫安安,安安有一件事情,想让我们小五班的小朋友们来帮帮他,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说的的事情是什么。 3.布偶安安播放录音--刚才你们表演的真棒,可是我还是分不清,我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请你们帮帮我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教师带领有一起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我们要怎么来帮他呢,咦!这里有一副身体挂图,让我们和安安一起来找一找身体的各个部位吧。 要求:指一下图片上的一个部位,摸一下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并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是他/她/它的鼻子(或其他),我的自己在这儿! 2.游戏"你说我指"--刚才我们已经通过挂图认识了我们身体的各部位,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小朋友们是不是真的知道了。 要求幼儿迅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试讲稿

课题:观察物体、 试讲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本68 页例1 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 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目标解析: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 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教具、学具:学生4 人一组,每组一个“阳阳”玩偶;游戏道具;课件。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课前谈话:如何区分左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故事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故事。 请看大屏幕:《盲人摸象》。比一比谁看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课件播放故事) 师:你想和这几位盲人叔叔说点什么?(生答) 师: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大胆发言。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都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但实际是他们每个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其实把这五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看来,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就需要我们对物体进行全面地观察。

《上课了》教学设计

上课了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3.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4.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2.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3.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4.知道课间放松心情,积极休息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知道课前准备的好处并能够做到。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猜是哪位好朋友 1.猜猜看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猜猜它叫什么名字好吗? “小个头,本事大。所有课程都装下,啥时该上哪节课,看他一眼就知道。” (1)你猜出它是谁了吗?

(2)它有什么用? 2.故事会 (1)听大姐姐讲自己和课表的故事(高年级同学讲每天的课间和晚上都会利用课表换书准备用具的方法)。 (2)你有课表朋友吗?你是怎样和它相处的?(每天带,存放好,常看望,听它话) 3.小课表大用处 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刚才大姐姐说的课表故事,编排一个小短剧《没看课表》。 (1)小组展示。 (2)看了这个小剧,我们想说点什么? 小结:是啊,一张小小的课表看着很普通,但是,如果我们忘记了它就会给上课带来麻烦。 所以,一定要存放好,每节课后按照课表把下节课的书本用具准备好,再上课时就方便了。 活动二:课前准备歌 1.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小儿歌,看谁最聪明,能记住里面都说了什么内容:“下课铃声响,先把课表看,下节什么课,学习用品摆放好。喝水上厕所,一样不能少。聊聊天,唱首歌,轻声漫步走,心情真舒畅,上课铃声到,早已安坐好。小伙伴,互提醒,都做到,大家都是好学生” (1)你从小歌谣里听懂了什么? (2)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吗?(每人只说一句) (3)书本摆放好是什么意思? 2.学习用具摆放好 (1)看图学摆物: 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削好,要不要再用转笔刀削一下。 (2)请一名学生演示。 (3)两位同学一组,按上面说的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活动三:课堂勤举手,提问助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

课程简介: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然后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同时每一部分配有相应的教学设计,这也是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对相应问题的理解。 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与分析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性质 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从4个方面来理解: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小学到初中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体现基础性。基础性表现在要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数学基础。普及性是从义务教育的任务考虑的。我国从1986年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说明我国的学生大部分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和逐步实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就应当与之相适应。。数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从普及教育的角度,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而设计和实施的。发展性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得到提高。发展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不是一刀切,不是要求儿童都达到同一水平,应该给那些能够发展和可以发展的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这种发展是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潜能来发展。 2.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

说一说教案

课题说一说教时1课时教 学目标1、会根据实物或实物图正确数出1 ~ 10物体的个数,并会用数字表示。 2、在计数中培养学会上对个数进行多种形式表达的能力。 3、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重点结合具体场景,能正确而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难点结合具体场景,能正确而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二、探究新知1、多媒体展示,他们是 谁呢? 2、老师介绍学习伙伴: 小丁丁、小胖、小巧、小 亚、欢欢、乐乐。 3、板书课题:《说一说》 1、教室主体图: 1)、找一找:图上是哪 里?有什么东西,你能找 出来吗? 2)、数一数:小朋友们刚 才找到了那么多的东西, 现在老师看看谁的本领 大,会数出这些物品的数 量? 3)、说一说:要求学生说 的时候、注意单位名称。 2、情景图, 3、小结:小结:我们在 学生尝试说说。 学生跟着老师读一 读。 读课题。 小组内说一说: 桌子,小朋友,椅子, 书包,门等。 学生数一数,要求学 生指着数. 学生说说。 数一数,说一说。交 流 激发学生的 兴趣。 在说一说的 活动中,认 识新同学。 让学生在说 的过程中, 说话声音要 响亮,站姿 大方,表达 要完整。

三、巩固作业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数数时先要看清楚物品 在哪里,有顺序地数一 数,在口头表达时要完 整,而且要注意单位名 称。 际数一数:小朋友们刚才 我们在小伙伴的教师,现 在我们来看一看我们教 室,数一数,说一说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 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 口头作业: 1、家里的电话号码? 2、你今年多大了? 3、看一看操场上有几盆 花? 说一说,交流反馈。 说一说 培养表达能 力.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本节课主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的对各数进行口头表达,这一课是学生进入 小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 况,并不是正式的教学数数,读数。

上课用教案

怀念母亲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一、谈话导入 1.师: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师:下面是季羡林的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2)学生默读。 (3)师: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这里是其中一篇, 板书《怀念母亲》 师: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 1.师: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2.出示生词,读准和理解 3.师: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A、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 B、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 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C、出示答案。 三、细读怀念生母的名子,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 1、师: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 2、出示句子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3、师: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4、出示答案: (这里写出了“我”失去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文章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我的老师》模拟上课教案

《我的老师》魏巍 一、导入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你一定已经接触过很多老师了。可能不少老师的面容还时常在你脑海中浮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还会引起你会心的微笑。那么,魏巍笔下的老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让我们随着魏巍的文字一起去看看这位老师。(板:题目) 二、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我”的老师是谁? S1~T: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2.文中围绕蔡老师,写了哪些事? S2~T:(1)蔡老师假装发怒;(2)蔡老师教我们跳舞;(3)蔡老 师教我们观察蜜蜂。预习工作做得很好,一下子就找到了三件事。 S3~T:(4)蔡老师教我们读诗;(5)我们看蔡老师写字;(6)蔡 老师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7)我睡梦中找蔡老师。你的眼睛真亮, 将事情都补充完整了。 3.这7件事如何安排? S4~T:有详有略。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前五件略写,后两件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后两件事是“我”印象最深的,刻骨铭心的, 也最能表现蔡老师对我的爱和我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你的见解真独特,分析很精彩!可见详略在写作中可以使结构清晰,情感分明。 三、探究 1.再读课文,说说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蔡老师,让我如此(板)

难忘? S5~T:温柔慈爱、(板)热爱学生的人。体现?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也不是存心要打。从哪里看出来不是存心要打?“好像”并不是真的,似真实假,“轻轻”和“石板边”说明蔡老师动作很轻,也只是敲在边上,不是真心要打。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慈母情怀可见一斑。你还看到了我的机灵和调皮,用石板一迎。并从“一迎”的动作中看出了师生关系的亲近。你的分析确实精彩! (朗读。感受蔡老师的温柔、热爱学生。同桌评。“一迎”没有读出顽皮感和师生关系的和谐,试试?“轻轻”的轻读,柔和轻快的语调感受到了。) S6~T:热情、活泼、多才多艺的人。何处得知?在课外,她教我们跳舞,教我们观察蜜蜂,还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她对我的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我至今都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有那首诗。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是啊,像这样的一位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呢? 2.这样一位温柔慈爱、热爱学生的老师,我对她又有着怎样的情感? S7~T:感激。体现?蔡老师教我们读诗,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她帮我处理了我和同学的纠纷,“莫大的支持”可见我对于蔡老师当时的处理是有多么得感激、感动,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大的了。当时在我的眼睛里,我觉得蔡老师怎么样?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

简案模版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1.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aims) 2. 过程与方法(Ability aims)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ims) 二、教学重点难点(Teaching key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 1. 教学重点(Key point) 2. 教学难点(Difficult point)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Step1 Lead in): 2. 新课教学(Step2 Presentation): 3. 巩固提高(Step3 Consolidation): 4. 小结作业(Summary and homework): 四、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 五、教学反思(Teaching reflection)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 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 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怎样说教学设计

怎样说教学设计 建立教学设计的构想最初是由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美国心理学家、测量学家桑代克提出来的,他们设想建立一门"桥梁科学",把学习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连接起来。教学设计作为一门科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布鲁纳与奥苏伯尔的认知学习理论对此有着重要影响。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并且在90年代末日益重视教学设计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为其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与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尤其着重分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的学习者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设计是用最优化的教学思想和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尤其着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内容。教学设计将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一、"说教学设计"的意义1、"教学设计"是运用课程改革的新思想,设计和呈现课程实施方案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是说课的崭新发展。 "教学设计"是以校为本的有效教研活动。它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各学科考研组考研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为教学实施的科学化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是备课活动的高级阶段。既是对备课质量的全面审视,又是修订教学方案的有效途径。 "教学设计"应该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考研制度进行管理,有章可循,且按照教学常规有的放矢。 二、"说教学设计"的特点1、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教学设计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又不牵涉到学生,简便易行。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 理论性与科学性。 在备课中,虽然教师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处理是浅显的感性的。而通过说教学设计,从理性上审视教材,就有可能发现备课中的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教材。 另外,说教学设计的准备过程是教师驾驭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尤其说教学设计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就迫使教师去学习教学理论,认真思考问题。这是教师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的过程。说教学设计还需要教师写讲稿和演讲,这又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交流性与示范性。 说教学设计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无论是同行,还是

最新整理课堂上的礼仪教案

课堂上的礼仪教案 教学目的: 1、明白课前作准备,课堂效率高。知道上课迟到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进教室。在课堂上学会倾听与交流,学会尊重别人。 2、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学生演一演、议一议、辩一辩、写一写等环节,理解、巩固课堂礼仪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上课迟到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进教室。在课堂上学会倾听与交流,学会尊重别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情境创设:师生问好,一位学生迟到,站在门口喊报告,教师准许他进教室,回座位,这位学生开始准备课堂用具。 2、教师提问:××同学迟到了,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揭题: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历来崇尚文明,注重礼仪。今天的`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课堂礼仪”的问题。 活动二、故事导入明白道理

1、师讲述故事坊内容:课堂上,师生问好:“同学们好。” “老师好!”明明上课迟到了,在教室门口喊道:“报告老师……我迟到了。”课堂上明明双手从老师手中接过试卷。课上明明踊跃举手发言,师生鼓掌表扬。下课了,明明和同学让老师先出教室。明明今天也迟到了,明明在课堂上的表现你满意吗?为什么? 2、同学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在课堂上,除了要遵守课堂纪律外,我们还应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必要的礼仪,显示我们应有的文明素养。 活动三、演演议议归纳要点 1、上课时,我们还应该做到哪些要求? 2、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3、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课堂是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地方;同学间的交流,师生间的沟通都离不开文明礼仪;此外课堂活动是有秩序有组织的,它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影响到他人。所以课堂需要一定的礼仪来规范它。让我们共同完成一首儿歌,让它来激励我们做个文明的小学生。 上课铃响进教室, 学习用品摆整齐。 师生问好懂礼貌, 假如迟到喊报告。 认真听讲勤思考, 学会倾听和交流。

我的 教案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教案设计 MODULE2 Friendship Unit2 No one knew who I was

教案背景 学生在第一模块刚学习和掌握简单句六种基本句型, 本模块又开始涉及宾语从句的三种形式, 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所以我在设计有关话题和练习时适当降低难度,循序渐进。但就本模块友谊这个话题来说,因为它很贴近自己的生活,学生应该很感兴趣。我预设了一些生活化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使得学生有话可说,乐于合作分享。这样就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运用课本知识,达到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教学课题 Module2Friendship Unit2 No one knew who I was 教材分析 本模块以友谊为话题,通过听力、对话和阅读文章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会运用带宾语从句的复合句; 通过设计较真实的语境,教育学生去积极地对待生活,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 同时引导学生慎重交友, 交真朋友, 正确对待朋友间出现的矛盾。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或增加,或删除,或前后调整),合理设置课时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进行有关友谊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功能能用英语进行电话会话,能用宾语从句讨论有关友谊的话题。语法了解、掌握和会运用that, if/whether 和疑问词引导的宾语

从句。 词汇能够正确使用下列单词和短语:friendship, hold, hold the line, right now, if, whether, whether…or not, personal, classmate, in fact, public, a couple of, relation, close, foreigner, feel like, by the way, gift, far away, lonely, afraid, be afraid to do, make friends with, anyone, laugh, worry, worry about, usual, at the moment, pass, touch, bright, day by day, matter, believe, at first 理解的短语:junior high school 语音能够正确朗读带宾语从句的复合句, 做到语音语调和停顿正确。 2.语言技能目标 听能听懂用宾语从句表述的意义。 说流利地说出本模块的生词和短语;能够用带宾语从句的复合句来询问和表达友谊。 读能够运用阅读策略获取信息,了解那个改变了作者一生的微笑的故事,并能理解作者要真正表达的意义。 写能用宾语从句写有关友谊的对话和短文。 演示与表达能够表达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或你与朋友间发生过的印象深刻的事件。 3.文化意识目标 生活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社会中的人们可以通过书信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看每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四、学情展示 课本第2页练一练的第3题要求: 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向对方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可出各组呼号争抢主讲展示机会,也可出教师根据板演情况指定某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做补充、解释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给予评价。

幼儿园上课讲故事教案(10篇)

幼儿园上课讲故事教案(10篇) 幼儿园上课讲故事教案第1篇: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使幼儿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获得解决不愉快的情绪经验。 2、让幼儿经过联想、大胆的推测,表达自我的想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的经验来表达自我的想法。 难点:理解用雨天、晴天来比喻心境的好坏。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 1、请幼儿看天气预报,并学习播报。 2、日常生活中,请幼儿说说自我生病时的感受。 材料准备: 用纸箱做的电视机一只,话筒一只,兔子头饰一个,背景图一幅,小鸟、老虎、小羊、小青蛙、小鸡、小鸭等图片若干,小动物心境图若干(高兴、紧张、生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请幼儿模仿播报天气预报。刚才播送的是什么预报 2、森林电视台不仅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境预报,请

仔细听,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下头请看森林电视台的心境预报。(播两遍) 请一名幼儿扮演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森林电视台的主持人小白,欢迎收看心境预报。今日森林里大部分小动物心境是晴天,仅有狮子心境是雨天,并伴有八级脾气。心境预报播送完毕,多谢大家收看,再见。 第一遍提问:天气预报和心境预报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一个是天气的情景,一个是心境的情景。 二、组织讨论。 1、小动物的心境和狮子的心境有什么不一样 2、“雨天”是指狮子的心境怎样样为什么用“雨天”来表示教师归纳:当人们悲痛流泪时,眼睛里就会流出泪水:当天气不好下雨时,雨水就会落下来,就好像天在哭。所以,能够用“雨天”来表示不愉快的心境。 3、为什么狮子的心境是雨天可能因为什么事 4、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事让狮子的心境是雨天。(出示狮子生病躺在床上的图片)狮子怎样了 5、请幼儿回忆自我生病时的感觉。 辅助提问: ①当你生病时,身体会有哪些不舒服的反应 ②当你生病时,外面天气很好,小朋友都在玩你却只能躺在床上,你有什么感觉

智慧课堂教案电子教案

e-World智慧课堂软件使用手册@2014

前言1 1 总体常用按钮介绍 (2) 1.1认识振华智慧课堂软件中的常用按钮 (2) 1.2富媒体按钮的使用方法介绍 (2) 1.2.1 图片按钮 (2) 1.2.2 文字按钮(可在文件内添加文字进行说明) (6) 1.2.3 动画按钮 (7) 1.2.4 音频按钮(可进行录制或播放音频) (8) 1.2.5 视频按钮: (10) 1.2.6 浏览器按钮(可对文件进行添加浏览器,方便浏览资源) (11) 1.2.7 摄像按钮(智慧课堂默认三个摄像头来源) (12) 1.2.8 工具箱按钮(可对选定的对象进行属性、动作、工具、设定特性进行编辑) (15) 1.2.9 回收箱按钮 (16) 1.3操作按钮的使用方法介绍 (16) 1.3.1 聚光灯按钮: (16) 1.3.2 遮幕按钮 (17) 1.3.3小白板(对文档内某一处做进一步的说明,形成子课件) (20) 1.3.4 钢笔(可对屏幕进行文字书写) (23) 1.3.5 规则剪刀 (24) 1.3.6 不规则剪刀(可对对象进行任意形状裁剪) (24) 2 部分按钮及特效的具体操作 (26) 2.1页面的调整和管理 (26) 2.2图片插入与移动特效 (28)

前言 什么是振华智慧课堂? 振华智慧课堂是一款为学校电子信息硬件量身定做的教学互动软件,以带给教师信息化的视野为目标。 【振华智慧课堂】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平台可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整体方案】的全部过程。其操作便捷,功能强大,让老师轻松做出高交互教学课件。 它是能将图片、视频、音频、ppt等其他格式引入并进行加工操作的教学互动软件。该软件能进行微课视频录制、拆分与合并,有利于教师将知识点碎片化,满足不同学生对于薄弱知识点的再次复习巩固需求。

幼儿园上课教案

示范课25分钟 一、教学对象:3岁以上学前儿童 二、教学时间安排:本节课时25分钟。导1分钟;看会动的字宝宝6分钟左右;检查效果6 分钟;拓展练习10分钟;游戏2分钟。 三、教材内容:本节课教学“鸟鱼马鼠牛鸡象兔龟羊”10个生字。都是动物,对幼儿来说都比较 熟悉。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动画,认识10个生字宝宝,并且能准确地认读; 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初步训练幼儿的识字能力; 3.通过图片展示,小朋友学会给生字宝宝找伙伴(扩词),从而初步理解每个生字的意思; 4.通过本节课堂的学习,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度,培养幼儿良好的课堂常规意识,增强幼儿自信心。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果图字生字卡片、娃娃图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㈠新课导入:1分钟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出示课题: 看幻灯1:哇,会动的字宝宝!想不想看啊? 幼:想! 师:但是一定要看仔细哦!看看这些字宝宝都叫什么?看完后我们比一比谁认识字宝宝多! 看幻灯2: ㈡播放《会动的字宝宝》6分钟 ㈢检查观看效果,6分钟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啊!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这些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没有?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字宝宝吧! 看幻灯3: 师范读:鸟鸟鸟——(每个生字读三遍) ①幼齐读 ②集体抽读:如,3号3号什么字?(3号3号是马字……) 过渡:哇,小朋友真聪明,只一会就认识了10个字宝宝。这10个字宝宝啊,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字宝宝交朋友呢? 幼:想!

看幻灯4、5、6:玩摘果子游戏,(个别抽读) 师:小朋友看,这些字宝宝啊很顽皮,他们都爬到树上,躲在了水果里面了。以为你们就认不出它们了。但是我们认得出它们吗? 幼:认得出! 师:好,如果能认出躲在水果里面的字宝宝,那个字宝宝就会从树上跑下来和你做朋友,你们相信吗? 幼:相信(奇怪)! 师:那老师要请你认认看。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哦,认出了字宝宝,字宝宝自然会跑下来与你交朋友的。请你认一认石榴上躲着那个字宝宝?(牛)对不对呀?那你们要说“对对对,牛牛牛!”(老师再点幻灯,水果就跑下来) 幼:对对对,牛牛牛! 师:橙子上呢?…… 师:小朋友已经和字宝宝交了朋友,大家开心吗? 幼:开心 过渡: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有很多同班的朋友是不是呀?字宝宝们也会互相做朋友,他们做了朋友后啊就成了——词宝宝。 看幻灯7: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师:这里有5个字宝宝互相做了好朋友,我们用高兴的语气来读一读,祝贺他们组成了3个词宝宝! 师范读:×××××××× 过渡:这些字宝宝呀还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呢,但是它们自己不会找,需要小朋友帮帮他们,你们愿意帮它们吗?那么怎么帮呢?别着急,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图片,小朋友看着图片就可以帮字宝宝找到新朋友了。 三、复习巩固、拓展学习,10分钟 ①扩词,4分钟 幻灯8: 师:这个字宝宝叫什么? 幼:“鸡” 师:来了一只什么鸡? 幼:“公鸡“ 师:对“公鸡公鸡公鸡公鸡”(跟读)

我的教育故事讲课教案

我的教育故事征文 我是一株青草 引言:有人说,教师是一个雕塑家,孩子们是一个个未成形的艺术品,需要有教师的雕琢、打磨,才能成精品。我更愿意相信孩子们是一株株春天的幼苗——教师能提供的绝不是刻刀,而是适合孩子成长的土壤、空气、水和养分。长成参天大树、开出鲜艳花朵固然令人欣喜,那漫山遍野的青草就代表不了春天吗? 而我,同样也是一株青草,一株教育大花园里不起眼的青草...... 参加教育工作整整十五个年头,我一如既往的耕耘在一线教师的岗位上,没有太大的头衔,也没有耀眼的光环。我,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班主任,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而我的学生们却称我为最特别的老师...... 尽信师,不如无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每个学期开学伊始,我首先要讲的就是一个故事:“有个秀才要过沟,怎么也过不去。一个农夫看到了,叫他跳过去。秀才两腿一并,往前一蹦,结果掉在了沟里头。农夫说,你的跳法不对,于是做了个示范动作。秀才看了埋怨农夫说,你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叫作跃,两腿并起来才叫跳,你为什么不叫我跃呢?”每次学生听了都会会心一笑,在笑声中,我会告诉他们——不要死板教条,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教师,不要迷信权威。 有一次,在课堂上讲解《草虫的村落》,同学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质疑,找答案......一节课就这么过去了。正当我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沾沾自喜的时候,一名女同学却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举起了手。在得到许可后,她开始陈述;”老师,我认为您这一课上的让人失望。这是一篇优美的、充满童趣的课文,文章意思连贯,文笔流畅,适合在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这种优美和流畅。而您却将这篇文章剖析的支离破碎,失去了那种美感,变了味道。就像一件精美的青花瓷,您不让我们去欣赏它的美,而让我们在它的残片中寻找它的价值,您觉得,这一课算是成功的吗?“在沉思片刻之后,我带头为这名女生鼓起了掌...... 课后,我问她:“你怎么连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质疑起来了呢?”她顽皮的笑了笑,在“这可是您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只不过是把它改了改——尽信师,不如无师!” 什么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那就是质疑。在不断地考证中,学生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动手,在好与不好、对与不对的激烈碰撞中,才能找到真正自己需要的答案。 聆听春天的的声音 一上课,我就发现他不对劲儿——无精打采的趴在桌上,茫然的眼神中似乎有一点点别样的情绪在里面。对于这个孩子,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家庭的不和谐,父母无休止的争吵,让这原本优秀的孩子越来越趋向没落,也许用没落这个词不很恰当,但我真的为这个孩子感到心痛。 我没说什么——这是六年级的大孩子,说的越多,他们越反感,尤其是在教室里当着这么多同龄人,除了被表扬,他们不会接受其余任何形式的问询或是批评。我继续讲课,偶尔用充满疑问的目光看看他。也许是意识到我的关注了吧,他开始认真听讲,然而并不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教案设计方案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案目的 《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类“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为4学分、72学时。这门课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并综合运用心理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于数学教育的实践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系统地获得小学数学教育教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案实践。通过各个教案环节,使学生获得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数学教案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2.本课程的编制思路和特点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依据小学数学教案研究的任务和教案目的为编制思路,考虑到学员在专科阶段已经学过《小学数学教育学》等课程,因此,本课程从素质教育出发,结合当前中外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案中的应用,就当前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材和教案的改革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本课程的设计着力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分为十三章。第一章---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及其任务。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结构与目标。第三章---小学数学教案内容。第四章---儿童的数学学习。第五章--小学数学主要学习理论与教案模式。第六章---小学数学学习的课堂分析。第七章---小学数学教案组织及其方法;第八章---小学数学的概念学习。第九章--- 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第十章---小学数学的几何学习。第十一章---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第十二章---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第十三章---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本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独立性很强的跨学科课程,它需要应用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有关数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去思考并解决一系列教案上的问题。 (2)本课程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特别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当前所遇到的一些教案实际问题。 (3)本课程是一门发展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不断充实新鲜的素材和原理。所以要使学生学会利用资料,善于总结。 (4)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加强数学教案的实践活动。 3.本课程的学习对象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我国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小学教师。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理解能力较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教育教案能力和实际经验,但基础理论普遍欠佳。他们大多处于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他们的工作任务一般较重。他们缺少良好的工作环境,多数学员有家务负担,学习时间非常缺乏,只能利用零碎时间进

《学说量词》教案上课讲义

《学说量词》教案

大班语言《学说量词》教案 华池县幼儿园刘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量词。 2、通过自己创编量词歌,进一步巩固使用量词。 3、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量词歌 活动过程: 一、信件导入 1.配班老师送来一封信:寄给大一班的一封信。 2.教师打开信:我看看是谁给我们班小朋友写的信。 读信: 亲爱的小朋友,我是琪琪,周末,妈妈带我到城里给我买了一个衣服,一个裤子,还有一个鞋子。 妈妈还买了很多好吃的呢,有一条鸡腿,二只鱼,三两黄瓜,四把苹果, 请你们到我家来一起吃,好吗? ⒊听了这封信,你想笑吗?为什么? 它可笑在哪里?把什么词说错了。(量词)

⒋我们一起来帮红红纠正一下吧,指导幼儿正确说出量词。 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一双鞋一根鸡腿两条鱼 三根黄瓜四个苹果 ⒌量词能不能说错啊?说错了会怎样? (量词千万别说错,说错就要闹笑话。) 二、学习量词 ⒈说量词 ⑴你们会不会也把量词说错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 ⑵出示量词歌里涉及到的物品 请幼儿逐一把正确的量词说出来。 ⒉谁来想个好办法帮助红红也学会说量词呢? 现在,我们用这些图片来编一首量词歌吧,请小朋友听好了。 (教师示范念儿歌) 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杯牛奶,四碗茶, 五双鞋,六顶帽, 七条金鱼,八只鸭, 九棵树,十枝花,

量词用对顶呱呱。 ⒊老师编得好吗,你们听清楚了吗?老师编的儿歌里用到了哪些数字, 三、创编量词歌。 ⒈量词有许许多多,我们刚刚念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如果想学会更多的量词,就要编更多的量词歌,你会编吗? ⒉请小朋友说说看,是怎样编的? 要把数字1-10都要放进去,最后结尾时要加上一句什么话? ⒊桌子上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创编一首量词歌。 可以两人商量一下,然后把图片贴纸上。 编好了,就把你们编的量词歌说给大家听。 四、活动小结。 二零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