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的供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公共产品的供给
第一节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性质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除以上两个本质的区别外,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还有其他的不同,如在效用上,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
总之,我们把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取得方式上具有非竞争性、效用上具有不可分割性的产品称为公共产品。
(二)公共产品的进一步说明
1.公共产品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公共物品。
2.公共产品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社会产品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原属私人产品可能转化为公共产品,原属公共产品的可能转化为私人产品。
3.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按公共物品的地域划分,可将公共物品分为全国性公共物品、区域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4.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生产。公共产品的提供,指的是公共产品的决策层面,即公共产品的总量、结构、水平以及如何融资、由谁生产等的决定;而公共产品的生产,指的是公共产品的技术层面,即公共产品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工作。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资源、俱乐部产品与混合产品可统称为准公共产品。概括地说,公共产品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组成。
三、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一般地说私人产品主要由市场来提供,而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称之为“免费搭车”现象。
政府主要是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公共产品。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市场只适于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对提供公共产品是失效的,而提供公共产品恰恰是政府活动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表4-1政府供给的三种方式
第二节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
一、支出结构的一般分析
(一)财政支出费用结构
1.分类
依据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分类,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战备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费用五大类。
2.分类的意义
可以分析财政支出的用途及整个财政支出在主要职能之间的配置,还可以分析各类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对若干国家在同一时期的支出结构作横向分析,则可以揭示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异。
3.费用结构分析
表4-2 不同收入水平国家财政支出结构(1983-1993) 单位:(%)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5年政府统计年鉴》
(1)经济建设费是最大的支出项目。
(2)社会文教费是财政支出中的重要项目。
(3)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大,其支出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4)行政管理费在财政支出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结构
1.分类
(1)购买性支出。所谓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及其机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所谓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对私人部门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资金支付。
2.分类的意义
(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而转移性支出恰好相反。
(2)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而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3.经济性质构成分析
二、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分析
财政支出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政府职能及财政资金供给范围、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
第三节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分析
一、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衡量指标
(一)绝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是用货币表示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它要说明的是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也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支出的货币价值总额。
运用绝对量指标测量财政支出规模,可以比较直观、具体地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规模,所以它是国家财政部门编制财政预算和控制财政支出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相对量指标
相对量指标即用财政支出/GDP(国内生产总值)或财政支出/GNP(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它说明的是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运用相对量指标测量财政支出规模,最大的优点是便于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三、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
(一)有关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
1.瓦格纳法则——公共支出不断上升规律
(1)政治因素。这是指社会经济日益工业化的过程中,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的设施。
(2)经济因素。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也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而会快于GDP的增长。
因此,国家的职能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不断扩大,也就是说,不仅原有职能不断扩大,而且新的职能陆续出现。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展,政府从事的各项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经费开支也就相应上升。
2.皮考克和魏斯曼理论
内在原因,即政府喜欢多支出,而公民不愿多纳税,因此,政府在决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应注意公民能容忍的税收水平,而公民能容忍的税收水平正是政府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外在冲突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上述两方面的原因相互交替的作用,才导致财政支出规模呈梯度渐进增长,故此,这一理论也称“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理论
(1)初期阶段。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大量的社会基础设施,所以,政府投资在整个国家的总投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2)中期阶段。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继续进行公共部门投资,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还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的活动来进行干预与调节。
(3)成熟阶段。一旦经济进入成熟期,公共支出的主要对象将从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提供教育、卫生和福利等方面的服务。
表4-9 发展阶段论
(二)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因素
1.经济发展因素
(1)发展经济需要有相应的财政支出,以保证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公共条件;
(2)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提高了一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使该国居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