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宣传之典型人物的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与宣传之典型人物的宣传
典型人物宣传,是中国新闻报道百花园里一支绚丽的奇葩,耀眼夺目。回望典型人物灿烂的星空,我们发现其生命力最长久和影响最深刻的,是那些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的典型人物。所谓亲和力,原是化学术语,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后被引进新闻学领域。典型人物的亲和力,是指典型人物与受众之间融合、互通的吸引力,反映二者心理相近的关系。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亲和力,是实现“三贴近”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典型人物的人气指数,进而增强典型宣传的导向性,增加典型人物的社会效益。多年来,《解放军报》在典型人物的宣传上,特别注重增强其亲和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1.在主题提炼上增强亲和力。
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报道主题思想的提炼。这个主题越有时代性,越有针对性,越有指导性,其宣传价值越大。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主题与大多数受众的接近性,那么则曲高和寡,典型人物就会缺乏亲和力,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也就影响了典型宣传的实际社会效果。
在新中国成立55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各媒体宣传的大大小小的典型人物多不胜数,而雷锋是真正深入人心、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典型人物。并且,雷锋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典型人物。雷锋宣传的巨大成功,与其报道主题思想提炼的准确、鲜明,及其与受众灵魂的接近性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在新时期《解放军报》典型人物的宣传上不断得到体现。
2001年,《解放军报》关于浙江省军区金华军分区政委范匡夫的宣传,在主题思想的提炼上就特别注意增强对受众的亲和力。由于主人公所处的地位和特殊环境,要想让他获得军内外大多数读者的认可,并非易事。在对范匡夫这个典型人物的宣传进行策划时,采编人员提炼出了“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反腐倡廉”的主题。当今社会,人们对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非常憎恨,选择这样的主题正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广大读者的期盼。然而,过去我们宣传的一些领导反腐败的典型大多介绍了他是怎么做的,主题比较肤浅,而范匡夫的报道回答了“他为什么能这样做”的问题,这对其他领导干部很有启发。一些领导干部腐败的一个原因,是对亲属和身边的人员要求不严,而范匡夫在对子女们的教育管理和在亲友面前的做法,启人心智。
其真实可信的形象,就有广泛的亲和力。
2.在事迹选择上增强亲和力。
如果说在典型人物的宣传中,主题是灵魂,那么事迹就是其血肉,是灵魂的载体。没有血肉,一切无从谈起。
这一点,已成为媒体人的共识。但是,我们一些典型人物报道在其事迹的选择上,片面理解和强调了“典型”二字,将其事迹描述得高不可攀。即便事实是完全真实的,受众心里也难有真实感。这样的典型人物就难有亲和力。
然而,作为典型人物,他的事迹必须突出,否则他就不配当典型。这里的矛盾是:典型人物的事迹不突出不行,突出得离奇了也不行。怎么办?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把握好典型报道事迹选择的原则:既要突出“典型”,高于一般,又能让一般人觉得自己也能够做得到。对那些“典型”得出奇的事迹,或是忍痛割爱,或是别把话说过了头,或做些适当的说明,这样就能增强其可信度。
在部队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尤其是在特殊岗位上的军人们付出的牺牲和作出的奉献,有时是令和平环境中的人们难以想象的,有些事迹让一般人听来似乎是“天方夜谭”,难以令人置信。如果选择这样的事迹来宣传典型,其亲和力肯定会大打折扣。正是基于这样的
认识,《解放军报》在近些年的典型宣传中,特别注意对人物事迹“度”的把握。兰州军区某部班长彭光荣,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典型人物。比如,他带出27名训练尖子和骨干,全连的班长都出自他带的兵。全班连续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他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解放军报》在报道彭光荣的事迹时,砍掉了不少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例,选择了一些看似平平常常却又很突出的事迹。当班长3年,他给战士家里写了360多封信,与其家人一起帮助战士尽快进步。他帮助一个当兵前只上过一年学的少数民族战士每天至少认识两个字,3年使其达到初中文化水平;他为了帮一个全团的训练尖子退掉娃娃亲,发动全班的战友给那个战士的父母及女方的家人做工作,并咬破手指写血书,终于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他使一个13年来从未叫过继母一声妈的战士家庭和解;他还通过“渐进法”,让入伍前开长途车的战士戒掉多年的吸烟习惯。其系列报道发表后,在部队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军委领导给予了表扬和肯定。
由此可见,典型人物的事迹从他的生活中挖掘、筛选出来就可以,用不着拔高,更不能“塑造”。某报一位记者在报道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时,说他一次病倒在稻田里还坚持工作。袁院士当众否认了这个事实,说人病了还坚持工作是不值得提倡的。可见,这样的“典型”事例令读者生疑,连主人公自己也反感,哪来的亲和力?这个教训,值得一些记者细细品味。
3.在感情共鸣上增强亲和力。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典型人物报道,要增强亲和力,必须在感情上与受众产生共鸣。典型也是人,有常人的七情六欲。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典型人物的情感世界是非常丰富的。他们一样有父(母)子(女)情、夫妻情、兄弟情、师生情、官兵情、战士情、同学情。只是在表达这些感情时,应突出他们在个人感情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以后者为重的品格特征。这种矛盾越尖锐,主人公处理得越好,报道越能打动人。当典型人物与受众的情感能够共鸣时,其亲和力必然大增。
“台上演好戏、台下做好人”,是沈阳军区前进话剧团曲艺队队长、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的中青年艺术家叶景林的追求,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边关、哨所和海岛为官兵演出,把满腔的真情洒在为兵服务的路上。他帮助别人,也关心家人。平时不管工作多忙,隔一两天,他都要打电话问候远在老家的老母。2000年10月,叶景林在某边防团演出结束后晕倒了,经医院检查,发现他已是肺癌晚期。在他生命最后昏迷的日子里,善于模仿不同人说话的战友邹德江照着叶景林的口气给他妈打电话:“妈,好不?缺钱不?”只模仿了几句,德江就想流泪,嗓子哽哽的,模仿不下去了,在场的人无不为叶景林的孝心和诚挚的战友真情所感动。
《解放军报》在2002年5月14日发表的《德艺双馨的文艺战士叶景林》这篇通讯时,把许多类似的感人细节报道出来,深深感动了读者,许多人边看报道边落泪。
随后,军报为满足读者希望更多了解他的愿望,又陆续刊登了45篇与叶景林相关的报道,使其成为当年军报宣传最有影响的全国重大典型之一。
4.在立体形象上增强亲和力。
凡人,总有某些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典型人物同样如此。这就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么,在典型报道中,我们是否可以写写典型人物某些方面的缺陷呢?回答是肯定的。
过去,媒体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受“高大全”观念的影响,报道出来的典型人物方方面面都完美无缺,让受众觉得这样的典型“只应天上有”,反而缺乏亲和力。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受众对那些存在与自身相似缺点的人更容易产生亲近感,这叫“同病相怜”。这样报道的典型人物,使受众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一点影子,反而容易接受。当年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报道张海迪时,大胆地写了她几次想自杀的事,结果不仅没有降低其宣传效果,反而使人物的形象显得更丰满、更真实。《生命